登陆注册
4855000000004

第4章 我的学术经历

复旦大学出版社要我着手编自选集,起初以为选几篇文章很简单,但是一查找起历史上发表的文章,就发觉工作量相当大,因为年代久远,数量太大。工作中许多记忆被重新唤起,感慨万千。如果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发表的第一篇新闻学文章算起(1979年),至今已经发表了超过700万字的各类成果,包括独着10本、论文和一般文章1000篇以上,以及近2000个词条和少量译文等等,还有约100万字的编辑成果。

我1951年2月大年初一那天出生于南京。从事专职新闻工作是在1970年9月,那时我19岁,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八团汽车连调到团宣传股报道组工作,第二年起为报道组组长。此后便与新闻工作结缘。

1973年我通过考试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工农兵学员”。这个新闻专业即“文革”中被解散了的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系,人民大学老一代的教师,如甘惜分、方汉奇、张隆栋、郑兴东等等,都是我的老师。人民大学复校后,我算是人大校友。1975年我参加写作《新闻理论》一书,承担了第一章(关于马列新闻活动)的写作(初稿4万字,发表时删节为2万字),并参与了第二、三章架构的讨论。这是我“研究”新闻学的起点,当时24岁,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1976年初,受专业领导的指派,我有幸与方汉奇、张之华老师一起研究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完成了我所承担的1.5万字的写作任务。这是我第二次的“研究”工作。

在光明日报社工作两年(1976-1978年)后,我于1978年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师从温济泽教授,从此开始了专职研究新闻传播学的生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照耀下,我清理了自己的思想,有了独立的见解,并且至今为在那个时候确定的目标努力工作。

1981年毕业后,我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工作。1985年起为研究室副主任,1988年起为主任。1987年起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3年起为研究员,同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起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6月调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我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在新闻所的22年内取得的。

我逐渐成长起来了,我的老师温济泽、戴邦、商恺等却相继逝世,他们是我永远尊重的人。

到了人民大学,岁月的流逝令人感叹。我当年的老师们,仅有一位当时最年轻的还在岗,也已经头发花白了。我现在转到大学工作,需要重新熟悉环境。尽量把工作做好,这就是我的简单想法。

我熟悉的研究领域是以下三方面:新闻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舆论学、世界新闻史。这三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是以下四本: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45万字,1993年开明出版社出版。2002年再版。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22万字,1999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2002年第三次印刷。

《世界新闻传播史》,37万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003年第二次印刷。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40万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这本文集,凡是内容在以上代表作中已有论述的论文,均不再收入。在余下的论文和一般文章中,第一次选了80多篇,一估算,有70多万字。筛选到第四次,才最终算清楚字数,减到了预定的30万字(39篇)。文集涉及的内容多数是这三方面以外的,因为不是我最熟悉的,我不敢说很深入。

除了入选的篇目外,还有许多文章,作为历史需要在这里提一下。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我最早涉及的研究领域,本文集只选了1980年的一篇文章,其他需要提及的论文有:较早的《关于马克思报刊思想的几个问题》(1983年,2万字)、《列宁论党报与党性》(1983年,1.3万字)。《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1984年),最早论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里谈到的这个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的真实报道》(1986年,1.6万字),系统地论述了他们关于“有机的报纸运动”的思想。《列宁论苏维埃报刊的作用》(1986年,1.2万字),这是对列宁这个时期思想的初次探讨。《对几个传统新闻学观点的思考》(1987年,1万字),与时俱进地分析了一些我们熟悉的传统新闻学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若干新闻观点略考》(1988年,1万字),最先指出了马恩着作的误译造成的理解差误。《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新闻思想》(1996年,1.5万字),对表现马克思新闻思想的旧译文与新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的对应部分进行分析,并指出了新全集的一处漏译问题。

二、关于一般新闻理论的研究,在真实性方面还有《警惕精彩的软新闻》(1998年)和《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2003年)等文章。在客观性方面亦有一些文章。

在新闻自由方面还有《关于“绝对出版自由”的质疑》(1983年)、《少数能享有自由:出版自由的标志》(1988年),以及《自由的心灵——“五四”的文化精神》(1989年)等文章。

关于新闻和报纸商品性的研究,还有《关于商品性讨论的几点意见》(1984年)、《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1986年)、《新闻生产商品化是历史的进步》(1988年),《马克思论新闻是商品是历史事实》(1994年),以及在学者内部流传的《从三次新闻商品性讨论看中国的新闻学》(1996年,1万字)等文章。

在新闻法方面,20世纪80年代发表了一些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法的小文章,对于推动这方面的研究产生了意料不到的正面效果。90年代发表过一些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文章,较有代表性的是:《关于新闻学研究中四个话题的新闻道德意识》(2000年,1.2万字)、《更正与答辩——一个国际公认的新闻职业规范》(2003年)。

综合性的新闻理论研究还有《中国的现代观念和大众传播媒介》(1993年,1.3万字)、在学者内部流传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既定的新闻观念与新闻学、新闻媒介》(1996年,2万字)等文章。

三、关于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还有《新闻学:从传统观念到现代观念》(1988年,1.7万字)、《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的新闻学》(1989年,2.8万字)、《五四时期的中国新闻学》(1989年)、《意大利不是现代报刊的起源地》(1991年)、《中国新闻工作改革开放的起点——纪念1979年全国新闻工作座谈会20周年》(1999年,1.2万字)、《论世界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

(2002年,1.6万字),以及关于《金瓶梅》中的邸报、马克思与《大陆中国之友》、叶铭琛与报刊、马克思恩格斯与郭士立等个案研究小文章。

四、关于传播学研究,还有一些文章相对重要些,例如《试论说明性信息的接受特征与舆论引导》(1998年)、《谈谈传播学批判学派》(2000年)、《电视对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影响》(2003年)。

五、关于新闻业务研究,1991年以后发表过一组借鉴中国古代笔记而谈论新闻写作的文章。关于具体的评报文章和写作案例分析文章,约有几十篇。

关于新闻业经营的文章,还有《从新闻消费看新闻生产》(1993年,1.2万字)、《从有偿新闻到不公平竞争》(1994年)、《我国经济新闻的发展和变化》(2000年)、《关于媒介资本的几个问题》(2001年)、《传媒竞争之路——减去共同的东西》(2001年)、《关于传媒发展和经营的一些宏观认识》(2002年)等十来篇文章。

六、讨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文章,本文集只选了两篇。其他概述性或见解性文章,较重要的还有《新闻理论研究现状及历史的探讨》(1986年,1.2万字)、《新闻学需要忏悔意识》(1989年)、《对我国新闻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1995年)、《对我国传播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1995年)、《近十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情况》(2001年,1万字)、《关于传播学研究的几点意见》(2001年)等等。另外,从80年代起,还有一些专论新闻学论文写作和规范化的文章。

七、关于中国内地与台湾及港澳新闻交流的研究,限于篇幅,本文集没有选。这是我自1991年以来不时涉猎的一个研究话题,较重要的文章有《中国台湾、大陆的新闻交流》(1991年,2万字,合作)、《台湾的新闻传播学和新闻教育》(1998年)、《香港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新闻教育》(1998年)、《海峡两岸及港澳的新闻交流与回顾》(2001年,1.3万字)。

本文集是历史的记录,因而我无权对已经发表或流传的文章做观点和表述的改动,只更正了错别字以及个别语法明显有误的地方。这些文章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有具体的生活背景,有些地方尚显幼稚。检阅以往的文章,我感到满意的地方在于:作为学者,我基本坚持了不说违心话、不说套话,无愧于1978年以来我独立确立的信念。

陈力丹

2003年9月24日

同类推荐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鸿雁高飞传忠诚

    鸿雁高飞传忠诚

    我是普通城民糊涂三毛,谨以工作之余拙作《鸿雁高飞传忠诚》(网络名《高端建议》),开启向党中央、国务院及部门高层真实反应当前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现象并拙诚可行性建议,力为国家和谐社会建设推波助澜、锦上添花。充分反映自我实事求是、客观民意、公正建言的诚实秉性,又不乏正直坦率、直言不讳、好管闲事的好汉作风,并着力充当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现象的优秀自由评论员而尽心尽责。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本书是2010年第4辑。
  •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本书从经营战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广播发展实践的经营战略。同时,对我国广播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广播经营的伦理规范。本书对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传媒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性与社会

    性与社会

    性是人类两大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之一。应该说,没有性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没有性也就没有人类历史,更不会继往开来。
热门推荐
  • 三界道途

    三界道途

    鸿蒙初分,混沌开辟,茫茫星海,苍苍大界。这里,万族林立;这里,诸强争锋。无数天才力争上游,无数传奇黯然落幕。血与泪洒满天地,诗与歌传颂万古。......诸天万域吾为王,悠悠岁月我称尊。
  • 剑灵仙魂

    剑灵仙魂

    为了找到杀父仇人,他不惜一切去修炼。可是路上重重危险,而自己的使命也也成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
  • 迈步

    迈步

    内容提要:市场,官场,人场。一条河流的历史,一个村庄的变迁,一个家庭的命运……作者以原生态的手法展示了中国中部某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一段家庭、人生、社会的裂变。
  • 奢血日记..

    奢血日记..

    血的祭奠融下了她一身的悲哀多少次的惊醒给了她坚强的身心王族吸血鬼的地位换来的恶魔多少年后就会苏醒悲惨的重演血腥的历史
  • 无常天

    无常天

    一个被转化为亡灵的人,他的命运将会怎样,是欢笑还是泪水。他是否会用手中的剑斩断命运的轮回,斩断那深深的羁绊。本书慢热,但我想我会讲出一个让大家满意的故事。解释下笔名,在此怀念令人尊敬的左光斗和杨涟先人,他们曾面对权势毫不低头,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国人的脊梁。
  • 重生之找回初恋

    重生之找回初恋

    上一世的曹可一事无成,上一世也没能找到一个可心的女朋友,那么,既然穿越了,曾经的遗憾还会成为遗憾吗?不!这一世,我要挣下一份大大的事业,再找上几个漂亮的女朋友一起环游世界,loli,女教师,女护士…通通都会有。赶快点进来一起high吧。交流群号232268216
  • 末世人生之凉希

    末世人生之凉希

    我微笑着送完最后一个客户,抱着可爱的女儿,拥着亲爱的妻子继续我美好的下半辈子生活,就这样一直到老,这是我的愿望,也是一直所想的,我一直觉得只要人想平平静静的生活一辈子,那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这是我一直认为的道理,直到那一天。。。
  • 阴阳天师:我的鬼王妻子

    阴阳天师:我的鬼王妻子

    他因为一张照片,被学校莫名其妙的开除。回家的路上,他还遇到一名跟踪他的女鬼,那名穿红衣的女鬼,吵着要嫁给自己。妈妈重病去世,爸爸去打工几年离奇失踪,而身体一向很好的妹妹却生病了……不过奇怪的是,在自己迷迷糊糊睡熟中,最疼他的爷爷,还在梦中娶了那位别人称她为鬼王的女子做老婆,自己还成为了阴阳天师。紫之梦幻读者群576571963,欢迎读者加入,不喜欢可以不加入!
  • 沙华蔓珠的呆萌恋爱史

    沙华蔓珠的呆萌恋爱史

    如果爱一个人,却连执子之手的勇气都没有。如果爱一个人,却连与子偕老的誓言都不曾说出口。如果爱一个人,却连保护她的能力都不足够。如果爱一个人,只能无奈的假装决绝的放下她的手。如果爱一个人,就要勇敢的说出口。哪怕天神诛杀,哪怕世间不容,哪怕魂飞烟灭。只要给我一秒钟与你相拥,我也心甘情愿。
  • 富翁的秘密

    富翁的秘密

    《富翁的秘密》收录了《你是我的天使》、《最伟大的自私》、《给你更多的爱》、《哭泣的冠军》、《变重的母亲》、《世上最高贵的绑架》等近百篇微型小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