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000000037

第37章 我国新闻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2)

例如,听到某位领导同志讲了个新名词,往往会立即看到进行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的论证,个别文章甚至到了驴唇不对马嘴的地步。有些出于树“学”目的文章,效果却不佳,因为犯了同样性质的毛病。例如,提倡尊重新闻规律,一时就出现一批论证新闻规律的文章,几千字的稿子一下列出“规律”几条至十几条。其实,这些条不过是新闻工作的某些特点。科学规律怎么会这么容易发现呢?马克思的价值规律表述起来100多字就够了,可是为了发现、论证它,他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写了一千万字,还没有最后完成。

再如,“学”现在受到重视了,于是,本来是新闻学某个方面的具体研究课题,便都升级为“新闻学”或“新闻学”。

这几年这类“学”增长速度极快,由于要编《新社会科学词典》,有人收集了不少,真的提笔写词条,便发现从定义到内容都无法作为一门“学”。作为一门“学”,需要有独立的基础理论,可是这些“学”几乎都谈不上这一点,除了“学”的名词外连比较系统论证它的论文都很难找到。看来,小题目上使用大字眼,除了满足一种心理要求外,别无益处。

这几年,借鉴外国社会科学和科学方法论成为时尚。这件事做好了,会促进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但就新闻学而言,却总有一些赶时髦的倾向,一些论文虽很少政治术语了,但又充满了流行的外国概念。如果有新的认识当然很好,但是新瓶盛旧酒,外国名词成了装饰,拆穿了不过是把一些人所共知的新闻现象变得神乎其神而已,有些对外国的名词的含义也没有弄懂,却论证了数千言,闹出笑话。这从另一个方面使人感到新闻无学。

除了硬搬外国名词外,我们自己创造的也不少,其中有的真的有些门道,读了使人受启发,但也有一些是在语言上耍花架子,把新闻写作上的对偶句和新的时髦用语搬到新闻学术研究中来。看来,还得讲究一点“理论良心”。马克思的学术着作,只要有一点地方没有把握便宁肯不发表,他说他的理论良心不允许他发表。后来多少人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找他的引文毛病,结果都以失败告终。马克思的这种严肃的治学态度,值得很好地提倡,它对树“学”大有帮助。不然,人家读了几篇新闻学论文,会说:噢,这就是新闻学呀?咱们拜拜吧。

(4)有学无派。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很重视“和为贵”,它对处理社会关系也许是有用的,但对学科建设却其害无穷。

有不同的学派和学派间的论争,才能使学科有所发展。但我国的新闻学研究,近年来却一直致力于学术观点上的统一。

偌大的国家,各路新闻学的研究、教学人员把能量内耗在各种“统一”的标准教材上,搞出来的东西像一块块被水冲击过的鹅卵石,平滑无奇,给人留不下印象。本来,作为一门学科,各个新闻研究、教育机构应该形成自己的学派和风格,有各自的代表人物和着作,培养各自的学生。现在从学生起,一概统一口径,学术观点与老师的对立就别想毕业,指望日后有系统的新闻学,这本身就是矛盾。保持并发展各学派的特点,同时防止“近亲繁殖”,是新闻学发展的条件。学术上的派别与计划经济、政治上保持一致完全不是同一个范畴的问题,把学术分歧扩展到其他领域,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的副产品,它早应该失效了。当然,对很成熟的学科来说,学派林立会互相牵制,影响学科发展;而对新闻学来说,现在却是苦于学派太少,且不成形。

针对这些问题,新闻学研究界的自身建设是当务之急。首先,要明确新闻学的研究对象,重申四十多年前的旧话:新闻不是政治本身。

其次,这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新闻学研究的水平,研究人员得系统地深入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再不能靠“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等大白话过日子,也不能靠半懂不懂的流行性新名词装门面。做学问,就得踏踏实实,甘坐几年冷板凳,不要急于发文章,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现在新闻学尚无多少理论,需要它成为“学”,就得付出时间、人才上的代价,要求知识水准尚不高的一些人能够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一套套新闻改革的方案,是不现实的。当然,坐冷板凳是个形容,研究新闻学当然离不开实际新闻工作,“坐”的过程也是可以解决某些具体问题的,如对某一新闻机构的受众进行调查等。但在总体上,不能急于让新闻学研究马上解决很大的问题。

第三,明确实际新闻工作、新闻学研究的分工界限。这件似乎不成问题的事所以提出,是由于近几年新闻职称评定中出现一种现象:不管条文上有没有规定,发表在新闻学术刊物上的一两篇论文往往会成为天平上的重砝码。本来,大家关心新闻学的研究、写一些论文是件好事,一旦它成为评定新闻工作职称的砝码,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于是,大家都往学术这个不大熟悉的方向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的学术性质。

这在客观上不利于树“学”,参加评职称的人也为之苦恼。希望职称评定机构作出明确规定,评定新闻工作职称的依据是新闻工作实践、是新闻作品,就像新闻研究界的职称评定不以新闻作品为依据一样。实际新闻工作和新闻学研究有各自的领域,并无贵贱之分。当然,这里绝没有实际新闻工作者就不会写新闻学论文的意思(应当提倡新闻工作者也写学术论文),而是指目前的一股潮流。

第四,新闻研究界要有自知之明,意识到本学科在社会科学中学术水平低下的状况,奋发赶上去。学术水平是不能以数量对质量的。我国新闻学着作、论文中平庸的居多,与缺乏自我认识有关。近几年不少人的论文力作,投之我国社会科学的大雅之堂《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无一命中。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怨人家不重视,而要多看几本《中国社会科学》,找找学术研究上的差距。在新闻学研究中显得水平还可以的东西,摆到社会科学的大雅之堂上,就相形见绌了。有了这点自知之明,才会对自己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不然,总是在新闻学这个小圈子里自我欣赏,新闻学就摆脱不了新闻无学的影子。

我国新闻学向何处去?我认为,从方法论上,要改变过去简单推理的单纯定性分析方法,把它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并建立在大规模数量分析的基础上。我国自1982年北京受众调查以来,各新闻单位,尤其是广播电视部门,已经建立起定期的调查网系统,它们为新闻学研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条件。马克思说:

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目前新闻研究界多数人尚不懂电脑的现象,应在几年内逐步消除。在信息时代,面临如此庞大的新闻事业,还只靠原始的“性”去论证问题,怎么行呢?

根据现在的新闻体制、文化传统,在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上,我国历史上新闻学研究中的两种倾向都要保持。党的传统新闻学研究,一向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视毛泽东等中国党的领袖的新闻思想,但对马克思、恩格斯、倍倍尔、威廉·李卜克内西、卢森堡、列宁、斯大林、葛兰西、加香、库恩·贝拉、铁托等国际共运领袖的新闻思想,却研究得很少。这是一个思想宝库,其中不乏许多现代传播学理论的思想萌芽,我们对此还相当生疏。因此,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不是过时了,而是应当有一个新的起点。

另外,现代世界主要国家的新闻学研究成果,已成为我国新闻学研究的新的重大课题,它包括美国传播学、欧洲各国的传播学批判学派、德国的理论报学和广报学以及联合国的发展新闻学等等。在借鉴外国的学说时,我们也容易形成一哄而起的现象。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美国的什么东西都吃香了,一时人们只知道外国有个传播学,后来才多少知道一点传播学批判学派。

至于德国的新闻学,尽管它的历史比美国悠久,却没有出现一篇介绍性文章。最近我写《未被认识的文化威力——报学基础》

这部世界上最长的新闻学巨着的词条,除了书名,一无所知,连作者奥托·格罗特的生辰忌年也查不到,深感我们在研究外国时赶浪潮的害处。

总之,努力提高新闻学研究的质量,改变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运用科学方法论替代原始的简单推理,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与现代新闻学研究结合起来,即是我国新闻学明天的任务。

1978年以来,我国的新闻学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作为新闻学研究者,我却讲了本行业的许多坏话,肯定会有不同意见和引来责备,但有一点也是事实:我国新闻学研究处在一个转折点上,新闻界不满意,新闻研究界也感觉到它在徘徊之中。

因此,新闻学的命运本身成了研究课题。新闻学的救世主是新闻研究界本身。我希望以此砖引来众多的美玉,以树“学”、壮“学”,使它能够自立于社会科学之林。

同类推荐
  •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本书从教师的外在形象入笔,深入剖析,对教师素养、心态、语言、学习、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主要概述。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个人卫生、教师的站姿、教师礼仪、做一名阳光教师、微笑提高语言修养等。
  •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 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作出“314”总体部署,强调要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因此,九龙坡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无疑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 法宝:宁夏“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研讨文集

    法宝:宁夏“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研讨文集

    明确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思想上的不断解放,观念上的不断创新,实践上的不断开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欣欣向荣的新阶段。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重生之错惹腹黑俊王爷

    重生之错惹腹黑俊王爷

    她本是殷家第一天才,光芒四射的郡主,怎料却被自己的表妹陷害致死,而她身死背后却隐藏着惊天阴谋,随着她的重生,真相一步一步浮出水面,所有的恩怨情仇就在她重生的那一刻开始,她失去的她要夺回来,伤害过她的她要加倍的还回去,她此世神宠美男应有尽有,炼器,灵阵,丹药……全数精通,她的耀眼归来注定引发一场腥风血雨,而谦谦君子与腹黑冰山谁又将抱得美人归?她的复仇之路注定不会平庸......看一代妖孽与各路人马如何上演一场爱恨交织的好戏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滋生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没有父母在身边悉心照料,没有好的教育学前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群体,因此,农村中小学工作者的责任更加沉重,农村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更加艰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
  • 血手情杀不归路

    血手情杀不归路

    一壶老酒,一身武艺,笑说江湖趣事,解说江湖恩仇。躲在众人宠爱的庇护之下,他可以自在悠闲,只是世事难料,有多少英雄好汉终究会被卷入江湖世事之中。也正因为如此才有英雄的肝肠寸断,才有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但是你怎样才能在江湖之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消极入世,还是拼搏奋起,打下一片天地,侠士群起,英雄纷争,谁又能定夺天下?
  • 那时年少吾仍狂妄

    那时年少吾仍狂妄

    我欲修仙法力无边噗哈哈哈哈哈哈那时中二那时宅腐那时肆无忌惮无拘无束
  •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莫泊桑千余字的短篇小说情节高度集中,人物呼之欲出,同时寄寓着深刻的社会意义,这当中对照艺术的运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莫泊桑短篇小说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经典之作)》便是他的作品合集。
  • 对对碰:只想宠爱你

    对对碰:只想宠爱你

    在外修行的好姐妹凯旋回归,自己的好友早已心属自己的哥哥,两情相悦,而自己的真命天子终究在何处?殊不知,早已在她身边。
  • 加油灰姑娘:如果爱情是童话

    加油灰姑娘:如果爱情是童话

    她本是一个单纯的乡下姑娘,却因为父亲的遗嘱走进宛月山庄。高傲的千金小姐,冷漠的少奶奶,脾气怪异的管家让她深感豪门的冰冷。唯有两位王子的爱让她像极穿上水晶鞋的公主。可,午夜的马车失去魔法之后,是否只能还原它的平凡。是否爱情终不能是童话,面对那些暗处滋生出来的无法避免的伤,她又该何去休从,是他还是他?
  • 萌帅如此多骄

    萌帅如此多骄

    【开心无虐,女扮男装,三无良品,欢迎入坑】八卦新闻代班女主播,在拒绝了美貌与财富集于一身的顶级高帅富公子高达888万的天价包养卡后,被羡慕嫉妒恨的嫩模闺蜜一板砖给拍到了穿越委员会。她被删除了“泛着桃花色的”记忆,流放到古代社会重新做人。谁料,就算她不得不接受成长为一朵奇葩的命运,反串起了“纯爷们”的角色,那也得是朵帅行天下,横扫千军,魅惑亿万俊男美女的奇葩!于是悲催的云州大陆,天翻了,地覆了,连龙椅也得换人坐了……哈哈,谁叫萌帅如此多骄,引得无数英豪竞折腰呢?!
  • 梦醒未醒

    梦醒未醒

    三生石,三生缘,分分合合,流离于世间,在梦中穿越,缘分只在那一瞬间,三世之恋,只是一段最美的谎言,却忘返流连。睁眼即醒,心却早已沉沦于那段渊源。回眸,却发现,你,就在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