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000000024

第24章 谈谈“绝对的出版自由”问题(1)

写于1986年,发表于《新闻法通讯》1986年4期。

根据多年的体验,如果不是为了批判的目的而提“绝对的出版自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件犯忌的事情,因为对它的否定大有不容讨论之势。以近几年的有关文章为例:

1981年第7期《红旗》刊登专文《有绝对的言论自由吗?》,指出:“言论绝对自由是从来没有的”。“言论自由从来都是具体的、相对的、有阶级性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超阶级的。”

1982年第1-2期《新闻研究》刊登专文《列宁论言论出版自由》,指出:“只要国家存在,就没有绝对的言论、出版自由”。

“无论是在封建专制的沙皇俄国,还是在其他所谓民主国家,出版自由一向只是统治阶级独享的特权。”

1985年版《新闻学概论》指出:“世界上不存在不受限制的绝对的出版自由。”“在社会主义中国,我们公开否认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只有有限制的新闻自由。”

1986年第1期《新闻学刊》刊登的文章《新闻是从属于宣传的》指出:“新闻的绝对自由是没有的,它只能作为一种宣传工具,为宣传服务。”

类似观点的文章还有不少,这里只限手头能够找到的材料。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等概念,指的是同一个意思,即表达自由。在西方语言中,出版自由和新闻自由是同一个词组,只是我们的翻译不同而已。出版自由是一种政治自由,因而它只能在法律、政治、社会的范围起作用。作为法律、政治、社会关系方面的概念,出版自由早已具有了独立于具体社会体制的特定含义,并且反过来影响社会。特别是作为法律概念的出版自由,更具有这个特点。

一、什么是出版自由什么是出版自由?恩格斯对这个概念曾作过比较准确、完整的回答。他说:“每个人都可以不经国家事先许可自由无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就是出版自由。”这里只需补充一点,即主语再加上“法人”,就更为完整了。毋庸置疑,所谓发表意见,不是饭后茶余的聊天扯淡,而是指就政治问题发表意见。对报纸(法人)来说,它发表意见的主要形式是对公共事务和社会活动家的评论,特别是揭露和批评。1848-1849年,当普鲁士当局禁止报纸进行这种揭露和批评时,马克思反问道:“批准官员们的恣意专横,给官方的一切卑劣行为大开方便之门,专门惩罚对这种卑劣行为的揭露。既然如此,何必还要虚伪地承认出版自由呢?”“当不让公众蔑视理应受到公众蔑视的东西的时候,究竟还有什么出版自由呢?”从这些反问中,同样可以得出恩格斯关于出版自由含义的回答。这里的首要前提显然是“不经国家事先许可”,即排除当权者的随意干预,其次是“自由无阻地发表意见”,最后应当注意的是“自己的意见”,而不是捉刀代笔的意见。根据这一得到普遍公认的比较确切的出版自由的含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过各种不完全的出版自由和假出版自由,并且号召工人阶级争取完全的出版自由,以便为自己争得开展活动的“土壤、空气、光线和场地”。

二、什么是绝对的出版自由

这种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的完全的出版自由,恩格斯把它称为绝对的出版自由。这并不是他的发明,而是沿用了当时已经被社会接受了的概念。绝对的出版自由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政治自由呢?恩格斯曾经讲到《新莱茵报》和《社会民主党人报》获得了绝对的出版自由,那么,了解这两家报纸的出版环境是有意义的。

1848年的德国民主革命,曾迫使普鲁士国王宣布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因而在莱茵省只有原有的拿破仑法典能够起作用。

在这部法典中,没有报刊案件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在那里创办了《新莱茵报》。恩格斯说:“在莱茵河地区,我们却享有绝对的出版自由,并且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个自由”。这是一种怎样的自由呢?恩格斯多次曾详细地叙述过《新莱茵报》自由出版的程度。上至国王和德意志帝国摄政王,下至宪兵,都受到过《新莱茵报》的攻击和讽刺,它被官方报纸指责为“粗鲁无礼的秦波拉索峰”(南美科迪勒拉山脉最高峰)。

在不到一年的报纸出版时期,涉及它的诉讼案多达23起,然而“这一切都没有用,报纸在警察面前仍然从容地继续编辑和印行,而且它的销行和声誉随着它对政府和资产阶级的尖锐攻击愈益扩大了”。

是什么使《新莱茵报》有如此的自由?除当时的革命形势对人们的影响外,主要原因是莱茵省不仅取消了以“人治”为特点的书报检查,而且以“人治”为特点的普鲁士法在那里也不起作用。包括检察官、警察在内的一切公务人员,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必须按照拿破仑法典的程序办事,即按“法治”行事,这就大大限制了他们迫害《新莱茵报》的行动。凡已审判的有关《新莱茵报》的案件,陪审法庭均宣告被告无罪;由于不能直接查封报纸,反动当局花了很大气力,寻找理由,对每个报纸编辑实行法律追究,用釜底抽薪的办法才迫使报纸停刊。

如果当时莱茵省实行普鲁士法,那么反动当局就不必如此绞尽脑汁去迫使《新莱茵报》停刊,只要一道命令,派警察去查封就行了。

三、实现绝对的出版自由的条件

1875年,恩格斯曾论述过政治自由的首要条件,他说:“一切自由的首要条件:一切公务人员在自己的一切职务活动方面都应当在普通法庭上按照一般法律向每一个公民负责。”《新莱茵报》出版时期所享受到的出版自由,即带有这一特点。根据恩格斯的看法,在出版方面只按比较完善、彻底的资产阶级法律办事,而无“人治”干预,便是实现了绝对出版自由。什么情况是对出版的“人治”表现呢,恩格斯对此有一段论证。他说:

“如果禁止报刊报道它所目睹的事情,如果报刊在每一个有分量的问题上都要等待法庭的判决,如果报刊不管事实是否真实,首先得问一问每个官员——从大臣到宪兵——他们的荣誉或他们的尊严是否会由于所引用的事实而受到损伤,如果要把报刊置于二者择一的地位:或是歪曲事件,或是完全避而不谈,——那么,诸位先生,出版自由就完结了。”这些假设的情况即对出版的“人治”,出版自由便谈不上了。消除这些假设情况,才可能进一步考察出版自由实现的程度。在这里,恩格斯实际上从反证角度,再次论证了出版自由的定义。

除了没有“人治”干预外,通行的法律必须是排除“人治”

的民主法律,这是实现绝对的出版自由的第二个条件。恩格斯所以说《新莱茵报》获得了绝对的出版自由,原因之一是当时莱茵省实行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是比较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它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被保留下来的唯一胜利成果。

如果仅仅在宪法中宣布出版自由,而其他的法律都是专制性质的,那么自由的字眼不过是对人民的嘲弄。马克思为此谈到过1848年革命失败后的普鲁士的“出版自由”。在1850年的普鲁士宪法中,规定“每一个普鲁士人都有权利以口述、书写和印刷的方式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马克思写道:这里“理想和现实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何等惊人的矛盾。你每迈一步,甚至只是走动一下,都要受到万能的官僚制度这个纯粹普鲁士土生土长的第二天神的干涉。没有当局的许可,你……不能写信、不能思想、不能出版……什么都不能做”。矛盾发生在什么地方呢?“原来普鲁士宪章所恩准的这一切自由受到一个重大保留条件的限制,这些自由只是‘在法律范围内’被恩准,但现行的法律恰好是专制独裁的法律”。

显然,没有具体的民主法律做保障,绝对的出版自由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四、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绝对的出版自由是常规在专制主义统治下的普鲁士,绝对的出版自由仅仅在革命时期的莱茵地区昙花一现,而在民主制度实行比较彻底的国家,绝对的出版自由是常规,出版方面的“人治”事件则是例外。马克思、恩格斯利用这种环境的典型事例,是帮助德国社会民主党在瑞士和英国出版党的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1879-1890)。在《社会民主党人报》自动停刊的时候,恩格斯回顾说:

“我生平曾经有两次荣幸地为报纸撰稿而完全得到了出版工作中一般所能有的两个最有利的条件:第一,绝对的出版自由……”。这里讲的报纸是《新莱茵报》和《社会民主党人报》。

1890年的形势与1848年已经大不一样,民主制度不仅在美、英、法等国确立,德国也正向这个方向迈进,因而,恩格斯讲绝对的出版自由是“出版工作中一般所能有的”最有利的条件之一。

在列宁的着作里,也多次出现过绝对的出版自由的概念。

同类推荐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盗梦工厂

    盗梦工厂

    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在这篇三万字的意见书里指出,互联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成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 童年的秘密(精典教育)

    童年的秘密(精典教育)

    本书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秘密,论述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和表现。作者蒙台梭利揭示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教育理念。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智力、运动、工作、节奏、行走、秩序感等方面的发展都有敏感期。
  • 秋获集

    秋获集

    本书分中国春节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年节两部分,介绍了春节的形成及演变、春节的习俗、古代宫廷的春节礼仪、港澳台地区的春节活动、中国春节在海外等内容。
  • 信仰追问

    信仰追问

    这本小册子,所说的信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恪守的个别信念或信条,而是关于信念的系统化的理论思考,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关于信仰问题的不懈探求与追问。在论述信仰这一哲学味很浓的较为玄奥的问题时,作者梳理出101个问题,采用哲学随笔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何谓信仰、谁在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信仰何用,极富哲理的语言,给人以思辨的体验和一种精神的愉快。
热门推荐
  • 灵域毒尊

    灵域毒尊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驱人者

    驱人者

    凡人都有私欲,无外乎凭外力为自己躲灾避祸、争权夺利,能驱使机械的人只需数日之功,能驱使鸟兽的人就要数月之功,如果要成为能驱使人的人,那是虽然用尽十年之功也不一定能修成的。
  • 重铸人族

    重铸人族

    五万纪元前,六大巅峰族群围攻人族,昊天大帝战死,旧人族被灭!五万纪元后,新人族从宇宙边界的银河系崛起,作为人族圣书之灵亲选的新人族领袖,李若凡如何带领人族重回宇宙中央?若凡却非凡!新书《重铸人族》求收藏!求支持!
  • 赴神途

    赴神途

    出生天生异象,自小母离世,被父驱逐,行走九州大陆,血雨腥风,明仇暗箭,谁与争锋。凝身,长识,开丹田,聚气,破虚,窥阴阳,乾坤阴境,乾坤阳境,乾坤境,只为赴神途
  • 人类的生态困境(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人类的生态困境(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本书由谢芾主编,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本书包括了人类生活、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让青少年了解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在《人类的生态困境》里,既有令人感动的环保故事,又有深刻实用的环保知识,它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守护地球家园的忠诚卫士。
  • 养只小鬼当宝贝

    养只小鬼当宝贝

    只是在大明星家当了个生活助理后,她的运气便开始不好了……父母相继住院,而她经常发现有恐怖的事情在她身边发生,一个一个的迷团让她心方,她耳边常常听到恐怖的笑声......原来竟然来自一只小鬼!
  • 关于爱情的事

    关于爱情的事

    也许一个人一个世界是错误的,你孤独的走来。也许一个人一个世界是苍凉的,满世界只有灰色。也许你是一个独特的男子或女子,厌倦了俗世挣扎彷徨。也许你一个人无力改变周遭的世界!也许你要让这天再不遮眼视野无边无际。要这束缚都无影无踪、身心自由自在。也许你可以让诸佛都烟消云散、无法无天。也许你要爱你的人忘记怯懦,无拘无束、无法无天、并且无可救药的爱你-----也许这世界是灰暗的,你散发光彩;全世界因你而精彩!也许这世界是孤独的,你精彩演出;全世界因你而互相拥抱。
  • 天涯沫路

    天涯沫路

    16岁的少女叶沫陌在一天清晨发现了属于自己的精灵,了解了很多事,又在学校认识了很多朋友,又和一位贵公子一见钟情,在学校安排的S级任务中,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在成长的路上渐行渐远......
  • 倾世无双:王女,魅惑天下

    倾世无双:王女,魅惑天下

    【男强女强,宠宠宠!!!】传说中枫城慕家的嫡小姐,泼如悍妇,丑如妖怪,且又痴又傻。慕烟淡然一笑,泼?丑?痴?傻?她倒是得了个好名声。惊世骇俗的天赋,一笑倾城的容貌,待到传说中这泼丑痴傻的慕家嫡小姐真正出现在世人眼前时闪瞎了所有人的眼。————————————论如何追求孤傲高冷的王女,某人邪魅一笑传授心得:“不要脸!死不要脸!坚决不要脸!”『时刻铭记刻在血液中的誓约,终有一日,她要以这罪恶的血咒之体,逆乱天下!』
  • 妖精诗歌

    妖精诗歌

    诗人,是上帝的天使坠落人间。本妖精诗人,是正常人中的疯子,是疯子中的正常人。本妖精诗人之妖精诗歌,给你一个另类的感知和触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