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4300000035

第35章 结论(3)

(一)有关参驳部分《诸司职掌》定曰:“候(刑部或都察院)三次改拟不当,照例将当该吏具奏送问。”这项规定在正统至弘治年间即少有事例。正德以后,更是鲜见施行。按刑部或都察院均为正二品衙门,大理寺为正三品衙门,以正三品衙门的地位参劾正二品衙门认事用法不当,实有其困难之处。嘉靖年间大理寺卿刘玉即曰:

法司所以专理刑名,至于大理寺,职司参驳,关系尤重。凡任两寺官,非精律例,见出原问官1之上,何评其轻重,服其心乎?近见两寺官,其间历年既久,谙谏事体,尽心职业者固多;亦有初入仕途,律之名例尚未通晓,即欲断按庶狱,未免有差。原问官因得指摘罅漏,借为口实。至于参驳,本寺亦不降心听从,辄逞雄辩,往复数次,淹累囚众。至不得已,只得将就允行。亦有彼此腾谤,遂相挤陷,本5公务,反成私隙,以致刑狱不清,多此故也。

(二)有关“番异”、“调问”部分《诸司职掌》规定,囚人告诉冤枉,一次番异时,大理寺2审(会审)相同后,行移隔别衙门再问。二次番异时,大理寺会同各衙门堂上官2审(会审)后,奏闻皇帝裁决。但《大明会典》则定曰:“(凡两法司发审罪囚,)其或情词有异,议拟未当,囚犯番异,文移舛错,……候(大理寺)2审相同,或参驳,或调问。”依《诸司职掌》规定,大理寺仅为调问。但依《大明会典》规定,大理寺得或为参驳,或为调问。

正德初年以后,因大理寺审理京师案件时,人犯俱不到寺,大理寺之审理系书面审理,而非言词审理。有关“番异”、“二次番异”的规定,已无适用可能。大理寺虽仍有“调问”一事,但并非因人犯番异而起。

(三)有关各衙门堂上官2审部分《诸司职掌》定曰:“若二次番异者,再取本囚供状在官,照例具奏,会同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等衙门堂上官1审,回奏施行。”前已言之,正德初年以后,因大理寺审理京师案件时,人犯俱不到寺,大理寺之审理系书面审理,而非言词审理。有关“番异”、“二次番异”的规定,已无适用可能。

又《大明会典》定曰:“凡发审罪囚,有事情重大,执词称冤,不肯服辩者,(大理寺)具由奏请,会同刑部、都察院或锦衣衙堂上官,于京畿道问理。”

因正德初年以后,人犯俱不到寺,故本项规定所称“执词称冤,不肯服辩”系人犯在刑部初审时所为。遇有此种情形时,大理寺得具由奏请实行三法司会审。由本项规定可以证明,所谓“各衙门堂上官2审”一项规定,根本是具文。

明代正德以后,大理寺的职权渐不受刑部及都察院尊重,大理寺对于这种情形亦莫可奈何,大理寺官1往往屈从刑部定拟之判决意见。嘉靖四十二年(1563)四月,刑科都给事中李瑜纠大理失平反之职,言:属者刑部开送囚数,动计五百余人,岂皆情罪允当无一可议者乎?

抑犹有过犯由于灾眚,而情法属于可疑者乎?臣等看详章奏,多称冤抑,间尝随时抄发,未见该部一为议行。国家设大理寺以审谳,盖付之以天下之平也。近闻该寺谳囚,非不间有参驳,苟见该部执拗,即以无词复之。甚至狱词已付廷评,而该部意有出入,辄复追改,寺臣亦径从之。

五内阁始终不是典制下的丞相机关,无法制衡皇帝的最高司法审判权明太祖为彻底废除丞相制度,预防后代子孙复置丞相,洪武二十八年(1395)敕谕群臣曰:“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因为有明太祖这项敕谕,所以有明一代始终未复置丞相,但国家政务繁钜,皇帝必须有人协助处理政务,皇帝只好另设机关及官1协助处理政务。明宣宗以后,内阁逐渐类似中书省,内阁大学士逐渐类似左右丞相。明代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实。有明一代,内阁始终不是典制下的丞相机关,各部院不是内阁的下级机关。各部院各自行使职权,各部院大臣各自向皇帝负责。

明代内阁不是典制下的丞相机关,内阁大学士也不是典制下的丞相。

所谓“典制”是指“典章制度”,也就是“祖宗法”。“非典制下的”这项性质,成了内阁及内阁大学士的致命伤,内阁的首辅很容易因此招致政敌的攻击。

明世宗朝,杨继盛奏劾权相严嵩即曰:

高皇帝罢丞相,设立殿阁之臣,备顾问、视制草而已,嵩乃俨然以丞相自居。凡府部题复,先面白而后草奏。百官请命,奔走直房如市。无丞相名,而有丞相权。天下知有嵩,不知有陛下。是坏祖宗之成法。大罪一也。

明神宗朝,刘台上书论劾辅臣张居正“擅作威祖,蔑祖宗法”。刘台曰:

臣闻进言者皆望陛下以尧、舜,而不闻责辅以皋、夔。何者?陛下有纳谏之明,而辅臣无容言之量也。高皇帝鉴前代之失,不设丞相,事归部院,势不相摄,而职易称。文皇帝始置内阁,参预机务。其时官阶未峻,无专肆之萌。二百年来,即有擅作威福者,尚惴惴然避宰相之名而不敢居,以祖宗之法在也。乃大学士张居正偃然以相自处,自高拱被逐,擅威福者三四年矣。谏官因事论及,必曰:“吾守祖宗法。”臣请即以祖宗法正之。

杨继盛劾严嵩的第一项大罪是“坏祖宗之成法”。刘台劾张居正的罪名是“偃然以相自处”,“蔑祖宗法”。杨继盛的劾严嵩及刘台的劾张居正,就法言法,是站得住的。内阁大学士不是典制下的丞相,这注定了内阁大学士难脱“名不正,言不顺”的窘境。

在司法审判上,内阁大学士虽有票拟权,得参与司法审判。但所有有关司法审判的题本,必须先送司礼监,由司礼监送皇帝裁决。皇帝或亲批,或授权司礼监太监代表皇帝批朱。内阁大学士的票拟权无法制衡皇帝的批朱权。黄宗羲曰:“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在司法审判上,黄宗羲的评语也可以套用。

六司礼监常获皇帝授权,得代理皇帝批朱,裁决司法案件,是明代司法制度的重大弊病洪武时期司礼监的职掌为宫廷礼仪等事项,并无特殊重要之职掌。宣德以后,司礼监大受亲信。司礼监的职掌由宫廷礼仪转为处理章奏及代为批朱,这是明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弊病,也是明代司法制度的重大弊病。司礼监太监是皇帝的亲信,替皇帝处理政务,替皇帝批朱。《明史·职官志》即曰:“凡内官,司礼监掌印(太监),权如外廷元辅(指首席内阁大学士);掌东厂(太监),权如总宪(指左都御史)。秉笔、随堂视众辅(指内阁大学士)。”司礼监太监有宰相之实,权势显赫,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司礼监对三法司的司法审判影响颇巨,尤以正德以后为然。明熹宗时,朱国弼即上疏直言:“朝廷之设三法司也,原以伸冤理枉,持天下之平。自忠贤当权,而三法司又为忠贤颐指气使之衙门也。”

司礼监与内阁共同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司礼监主内,内阁主外,两者都是皇帝的秘书机关。但内阁只有票拟权,司礼监有批朱权。批朱权是皇帝裁决国家政务(含司法审判)的最高权力,司礼监行使批朱权是得到皇帝授权的,是代表皇帝行使的。批朱权当然压倒票拟权,内阁亦不得不受制于司礼监,内阁大学士亦不得不听命于司礼监太监。

《明史·职官志》曰:“凡内官司礼掌印(太监),权如外廷元辅(指首辅),掌东厂(太监),权如总宪(指左都御史)。秉笔、随堂视众辅(指内阁大学士)。”事实上,多数时候,司礼监太监的权力大于内阁大学士,司礼监的权力大于内阁。即使是明代最有权力的权相张居正,也必须争取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支持。黄宗羲即认为明代太监有宰相之实,黄宗羲曰:

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也。盖大权不能无所寄;彼宫奴者,见宰相之政事坠地不收,从而设为科条,增其职掌,生杀予夺,出自宰相者,次第而尽归焉。

黄宗羲甚至认为宰相和六部官1只是太监的奉行之1,黄宗羲曰:

奄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汉、唐、宋,有干与朝政之奄宦,无奉行奄宦之朝政。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传,后有票拟;天下之财赋,先内库而后太仓;天下之刑狱,先东厂而后法司;其它无不皆然。则是宰相六部,为奄宦奉行之1而已。

七东厂及锦衣卫系侦缉衙门,均得参与司法审判,侵夺三法司的司法审判权明代法定的中央司法机关是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但在三法司之外,明代皇帝大多宠信东厂及锦衣卫,厂卫为皇帝侦防一切,有权逮捕拘禁、侦讯、审判以及执行刑罚。东厂及锦衣卫是明代司法制度的两项弊病。《明史·刑法志》即曰:“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末造而极。举朝野命,一听之武夫宦竖之手,良可叹也。”

京师或直省的一切情节重大案件,案件的前段由东厂或锦衣卫审讯,案件的中段由三法司拟罪,案件的后段由司礼监批朱。司礼监与厂卫关系密切,审理情节重大案件时,司礼监与厂卫常是同一立场的,三个机关,上下联手,制造冤狱,迫害忠良,而皇帝也常利用司礼监与厂卫打击政治反对势力。

在这种情形之下,明代司法审判制度的败坏,也就可见一斑了。

有明一代,厂卫荼毒官民,横行不法,朝臣亦有直言指斥者。隆庆年间的舒化和崇祯年间的刘宗周,可以作为代表。

隆庆初年,刑科给事中舒化言:

厂卫徼巡辇下,惟诘奸究、禁盗贼耳。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今命之刺访,将必开罗织之门,逞机阱之术,祸贻善类,使人人重足累息,何以为治?且厂卫非能自廉察,必属之番校,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隆庆中,舒化又言:

朝廷设立厂卫,原以捕盗、防奸细,非以察百官也。驾驭百官,乃天子之权;而奏劾诸司,责在台谏,朝廷自有公论。今以暗访之权归诸厂卫,万一人非正直,事出冤诬,是非颠倒,殃及善良,陛下何由知之?且朝廷既凭厂卫,厂卫必委之番役。此辈贪残,何所不至。人心忧危,众目睚眦,非盛世所宜有也。(上命付司知之。)

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工部左侍郎刘宗周言:

厂卫司讥察,而告讦之风炽,诏狱及士绅,而堂廉之等夷。……三尺法不伸于司寇,而犯者日众。诏旨杂治五刑,岁躬断狱以数千,而好生之德意泯。

东厂与锦衣卫是侦缉衙门,侵夺三法司的司法审判权。又厂卫多与司礼监勾结串连,狼狈为奸。明代司法审判的败坏与政治的腐败,都与厂卫有关。故明人沈起堂谓:“明不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确属的论。

同类推荐
  • 哈耶克法律哲学

    哈耶克法律哲学

    对我来说,最富启示性的发现之一就是,越趋近西方,亦即越趋近自由制度依然比较稳固、信奉自由信念的人数依旧相对众多的国家。那里的人们越不真正准备对他们自己的信念进行重新考察,越倾向于作出让步或进行妥协,也越倾向于把某种他们所知道的自由社会的偶然历史形态视作一种终极标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在那些直接经历过全权式政制(a totalitarian regime)的国家抑或在那些类似全权式政制的国家中,只有为数极少的人从这种经验中更为明确地认识到了自由社会赖以实现的条件和自由社会的价值。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为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保护老人、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婚姻法的重要原则之一。对老人、妇女和儿童合法权益的特别保护,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尊敬老人、关怀妇女、爱护儿童的崇高精神。坚持这一原则,对于切实贯彻男女平等原则,树立尊老爱幼的婚姻家庭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意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热门推荐
  • 血染重天

    血染重天

    受诸神背弃,坠入星河,穿越诸天万界,崛起于微末,只为复仇,重掌诸天。诸天神魔妖佛,挡我者死,阻我者杀,心中自有正义,自有柔情。。。“道名无常,承天地之始,万法不全,启轮回之源。天以载道,道亦方天,无仁心,可以斩道;无信义,可以斩道;无公正,可以斩道。以本心为道,成己之道,以心为器,量天道之不全;以心为皿,善天道之不敏;以己之道,掌天之道,补天道之以情,合天道之以思,则大道废有仁义,天道缺有德善,道法不沽,众道不失。”看本书主人公如何在向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道,众生的道。本书已在凤鸣轩同时发行,谢谢阅读。
  • 倾城修罗王:狂妄五小姐

    倾城修罗王:狂妄五小姐

    她,是21世纪黑道顶尖的王者,从小就经受各种变态训练的杀手,身怀绝顶医术,却遭受情人和好友的背叛,消失在这个世界里;她从小就不能修炼,总是被其他人欺负,被小人害得失去生命。然而,她再一次睁眼,她复活,她消失,她要带着她的那一份好好活下去。说什么废物,说什么渣渣,这就让你们好好看看谁才是废物,谁才是渣渣。看我把所有职业都收入囊中,亮瞎你们的眼!
  • 五毒教中小巫仙

    五毒教中小巫仙

    作为穿越宅男,仙侠世界中自然是要降妖除魔,快意恩仇的,仙途险恶,岂是那么容易闯荡的,他有各种灵宠随身,天堂,地狱总要走一遭。他胆小,一样可以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 当代中国译制

    当代中国译制

    有人说如果没有翻译,西方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传到中国;如果没有翻译,中国的四大发明也不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如果说译制是电影在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桥梁,那么译制工作者就是世界电影的普罗米修斯。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译制的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翻译或者配音,因为诸多的译制生产元素,再加上生产之外的政策要素和市场要素构成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译制文化。显然,当代的译制文化不仅仅涉及外来作品的引进,而且包括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国产影视作品的对外输出,由此才能说明译制的全部意义。希望通过此书,把我们对译制工作的热爱、体验和认识奉献给广大读者。
  • 娶我你就是豪门

    娶我你就是豪门

    我是一个80后!文笔不是很好!但我喜欢浪漫的爱情!上学时候也谈过恋爱N但是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刻骨铭心!想在小说里表达一下浪漫的爱情!主人公蓝溪儿是一个调皮的学生!而和他开展一段美好爱情的却是一个好学生!这可能是我梦想中的学生时代吧!
  • 观天大道

    观天大道

    神,天生地养为神;魔,反正道而行为魔;妖,人之外的生灵皆可称为妖;鬼,没有肉体者为鬼;人,天生道体者为人。(本书是青莲观天修改后的作品,应该还算新人新书吧,总之入坑需谨慎)
  • 凤凰于天

    凤凰于天

    当世界崩溃,当心爱之人魂飞魄散,才发现爱情明白的太晚!悲痛之下,青丝变银丝。耗尽修为,历经千年,终是被他养足魂魄,顺利回归!片段一:国师大人:“夫人,你说我们要几个孩儿为好?三个还是四个?”某人鄙视:......国师大人:“那两个可行?”某人再鄙视:.......国师大人开始傲娇:“你那什么眼神,起码也要一个吧!不能太少了!”某人已经忍不了了:“你行不行啊,瞧你那点志向,起码也要来个足球队...”话语未落,红鸾叠嶂,锦被翻腾!片段二:国师大人:夫人,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某人:猪会渴死的!三千繁华一抹相思,你在故我在,你亡我亦不独存!
  • 阿拉德阻击战

    阿拉德阻击战

    现实世界的宇宙意志发现,不久的将来,黑暗的入口将被打开,自己将被吞噬,于是,4位被选召的玩家们进入异世界,修炼成神,带着异世界的战士回归现实,对抗另一个世界的入侵者!进攻的号角已经响起,修炼的脚步不容停留,不可对抗的敌人,我有东方的神秘力量。
  • 最晚不过黄昏前

    最晚不过黄昏前

    他们相识于落英缤纷的季节,亦与莲花有着相濡以沫的约定。高考完的那个暑假,她不辞而别,连夜远走他乡。从此,两人背道而驰。此时一别,久去经年。两人再遇在人声鼎沸的繁华街头,开始一段你转身我抬头的故事,然后各自点头,各自挥手,各自离去……命运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他爱她,却爱到绝望。爱情从来都不会洒下甜头,她想全身而退,却退到遍体鳞伤。
  • 警世阴阳梦

    警世阴阳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