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4000000019

第19章 深谋远虑选干部(2)

邓小平指出,在粉碎“四人帮”以后,老同志先后都恢复了工作,但他们的年纪都比较大了,精力不够,又多数有病,并不能真正顶班。有的即使现在能顶班,再过5年也不行了。因此,现在要有意识地选拔一些比较年轻的人进领导班子,这是党的战略任务、根本任务。他还要求老同志要有意识地培养、帮助并大公无私地选拔年轻力壮的人,要任人唯贤,选真正好的,不能论资排辈。讲解放思想,这是最大的解放思想。

这次讲话表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思考的一件根本大事,就是要解决组织路线问题,选拔好接班人。这次邓小平在上海发表的讲话仅仅是他在这个问题上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开始。此后,邓小平在山东、天津视察时,又多次谈到,选拔和培养年轻干部,这是涉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否后继有人,党和国家的重要岗位能否掌握在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的干部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对于上海市委领导班子的组成,邓小平提出:市委常委这么多人就不太好,最好7个左右。

当时,上海市委共有19个常委。后来,邓小平在山东、天津的讲话中也都提到上海市委的常委太多了、太老了的问题。

彭冲说,7个人少了。

邓小平接着说,7个人少了,那就9个人吧。如果能比现在的班子年轻一点就好。另外,把市政府建立起来,副市长、副省长必须能干工作,厅局长一定要是壮丁。

他还向在座的上海市委领导同志特别提出,要善于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这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

当然,这不仅仅是对上海,也是对全国其他地区提出的要求。

邓小平的这番话使上海的市委领导陷入了沉思。全国其他地区培养选拔接班人的工作已经起步,上海在这个方面决不能落后,这是关系着上海今后发展的一件大事啊。

根据邓小平的讲话精神,市委、市人事安排小组和中央工作组通过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发现人才,请老干部、老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举荐人才等各种方式,从与“四人帮”斗争坚决的干部群众中和其他先进人物中选拔人才,到知识分子集中的高校和科研单位物色人才,经过认真的考察、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比较,提出了由吴邦国、黄菊等18名年轻干部组成的名单。邓小平还特地请回了上海的老领导、当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丕显来指导上海领导班子的组建工作。

1983年2月22日上午,来到上海视察工作的邓小平召集陈丕显,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第二书记胡立教,市委书记、市长汪道涵等老同志一起商谈上海领导班子的组成问题。

邓小平在看了上海市委推荐的中青年干部的名单材料后,十分满意。虽然邓小平对这18个人一个也不认识,但他表示,这18个人都合格。上海人才多,合格的人也多,也选年轻的。

60岁的,只能再干五六年了。你们市委各部、委、办、局每个单位要选3到5个年龄在三十多到四十几岁的人,准备再接替。

你们提的名单中有5个50岁以下的可以了。从年龄上来讲,这些人可以说是后来居上。

一旁的陈国栋补充道,把踩线的人加上去是7个。

邓小平表示,年轻的同志可以提到前面一点。我相信市委、市人事安排小组、中央工作组考察的结果。

接着,邓小平谈了对上海市委、市政府等领导班子具体组成的意见。市委、市政府的组成班子要进行大换血,要让更多的年轻干部有机会大显身手,但同时,也要适当地保留一些老同志。

他对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3位老同志嘱托道,在这次调整班子时,你们要留下来,要为年轻干部把握大方向,培养、锻炼这些年轻干部。

对于上海选拔、培养年轻干部的工作,邓小平借用了陈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快刀斩乱麻”,一个星期解决问题,10天到半个月足够了。包括中央书记处拍板时间在内,10天到15天。

不解决,要碍事。

邓小平还对继续留任的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3位老同志说,两三年后要交班。

一旁的3位老同志连连点头,表示要服从命令听指挥,努力搞好传帮带,站好最后一班岗,两三年内随时准备交班。

其他一些不再担任市委书记、常委的老同志,也都表示了愉快地退出岗位,积极支持青年同志上来。

邓小平还说,交班以后,可以当上海的顾问,工作是做不完的嘛!不靠年轻人,靠我们霸住不行。

最后,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谈到,要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要进行各方面的改革,首先要进行机构改革,机构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调整领导班子。可以说领导班子的调整是整个改革工作第一位的问题,其他的问题都要让路,不能干扰。对上海要求是如此,对全国要求也是如此。不抓紧领导班子的调整,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工作都会受到影响,这就直接影响到四化建设的进程,更谈不上开创新局面了。对调整领导班子要有紧迫感。上海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在这个问题上再也不能迟了。

就全国范围而言,上海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处于中游了。当然上海有上海的具体情况。下一步部、委、办、局、区的班子调整工作,还是可以跑到前面去的。上海有人才,希望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再迟了。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精神,上海市委对市委、市政府的班子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和重组。1983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原来上海市委的18名常委中,只留下了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王鉴和上海警备区的章尘政委5人,为年轻干部把握方向。

其余的13位常委全部退居二线。同时从18名年轻干部中选择了7名优秀人才进入市委常委。在同年4月召开的市八届人代会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7名正副市长,其中6名副市长都是新当选的。新的市委常委的人数从原来的近20人减为13人,他们平均年龄56.4岁,比原来的64.7岁,平均下降了8.3岁。原先市政府中13名市长、副市长的平均年龄是65岁,文化水平大学程度的占38%,现在新当选的市长和副市长的平均年龄为52.7岁,比原来整整下降了12.3岁,大学文化程度的为100%。

同时,上海还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按照“先进后出”、“边进边出”的原则,对区、县、局以及大厂、大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和加强,一批老干部从第一线退下来,或者离职休养,充实了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调整后的区、县、局以上领导干部班子正副职人数共1188人,比1982年底调整前减少了126人,成员的平均年龄52.8岁,比调整前降低了7.3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成员占班子成员总数的比例上升到64.4%,比调整前提高了30.6%,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班子成员总数的36.9%。

经过调整,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原先存在的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部门结构重叠,副职过多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变。

对于上海选拔培养接班人的工作,邓小平十分满意。八九十年代,邓小平曾多次来到上海,对上海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表示支持,并对吴邦国、黄菊等年轻干部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吴邦国、黄菊等一批在邓小平的直接关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在90年代先后成为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有的还走上了中央领导岗位。

作为在邓小平亲自关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领导干部中的一员,黄菊每当提到邓小平对上海领导班子的关心时,总是感慨万千。他说,1983年上海调整市级领导班子,当时的市领导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挑选了18个人,他也是其中之一。他们这批人当时都是四五十岁左右。市委书记陈国栋同志比年龄最小的邦国同志大了31岁,比我大了28岁,可以算是我们的父辈。这些老领导与我们素不相识,通过全面考察后,扶上马送一程,在实践中逐渐培养我们。

老领导们敢于挑选同他们年龄差三十多岁的中青年干部,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充分体现了他们在培养接班人上的宽广胸怀和用人胆略。所以,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观念也深植于他的脑中,成为日后他作为主要决策者选用人才的一贯思想。

如今,加强对优秀中青年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已经成为上海市各级领导的共识。

从1995年以来,上海市委组织部先后下发了《关于调整充实局级后备干部队伍的通知》、《关于加大中青年干部教育培养力度的意见》等通知,实现了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一批60年代出生、80年代大学毕业的优秀年轻干部先后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从1995年到2000年底,上海市共提拔局级干部1388名,其中45岁以下的487名,占35.1%,年轻干部的比例正在不断攀升,并日渐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

可以说,没有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伟大战略,没有80年代在邓小平的直接关心下上海的干部准备,没有上海历届市委领导的历史责任感和高风亮节,就不可能有上海自90年代以来的飞跃发展。

(第三节)培养跨世纪年轻干部

1992年初,88岁高龄的邓小平再次南下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城市,发表了着名的“南方谈话”。在谈话中,他又一次提到了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问题。

2月8日,邓小平在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市长黄菊等人的陪同下,先来到南京路看灯,然后乘船观赏了黄浦江两岸的1992年2月8日,邓小平在观赏浦江夜色时提出了培养跨世纪干部问题。

同类推荐
  • 荣格心里的象征与信仰

    荣格心里的象征与信仰

    本书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了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宗教情怀的思想家。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向人们展示出他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他为人类的思想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丰臣秀吉(四)

    丰臣秀吉(四)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武将世家,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罗斯福(名人传记丛书)

    罗斯福(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的事迹。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与华盛顿、林肯齐名。
热门推荐
  • 神医狂妃:天才星唤师

    神医狂妃:天才星唤师

    她,心狠手辣,却为一个不值得爱的人暴露了身份;她,医术高超,却在一起事故中离开人世;她,有勇有谋,会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他,绝情残酷,却为她做出了种种意想不到的事;他,高傲冷酷,却一次次牺牲自己来护她周全…一个是21世纪的高超医者,一个是风凰大陆的绝情王爷。他们又将怎样书写一幅幅多彩的画面?敬请期待……
  • 叶落化尘

    叶落化尘

    叶帆初遇向一尘时,她觉得她的人生不再孤独,就像太阳的光辉洒在终日躲在黑暗里的人一样。一场意外席卷而来,她才发现世上其实没有那么多美好。当一切尘埃落定,叶帆重新回到她原来的路,只是,她不再是一个人走。
  • 海鬼行尸——大明海贼风云

    海鬼行尸——大明海贼风云

    大海之上,波涛汹涌,凶险至极,无数船只在各种不知名的危险海域丧命,那些对海上不熟悉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葬身大海!然而海上也是黄金珠宝财富遍地的地方,无数沿海人冒着杀头罪名下海做了海贼。东洋、南洋海面上活跃着“净海王”、四大家族、扶桑国、占城国以及西方而来的佛郎机海盗团伙,然而决定性的力量一直都是大明水师以及他们的傀儡——龙旗海盗。这是个波云诡谲的世界,海水之下,荒岛之中不知道隐藏了多少可怕的生物,有吸人血的血蝉子,有迷人心性的噬魂峰,有恶心恐怖的破尸虫,最令海上人害怕的还是人鱼海鬼以及漂浮在木舟中的行尸!如果倒霉碰到阴沉木鬼船,那只能生死由天了!
  • 穿越大秦:我的相公是扶苏

    穿越大秦:我的相公是扶苏

    谁说嫁给扶苏要做寡妇,有她蒙离在,偏不信这个邪:胡亥不存在——好,赵高一命呜呼——太好了,扶苏是腹黑——那就更好了!虽有匈奴王捣乱,楚霸王刺秦……不过,谁让我的相公是扶苏,谁敢欺负他,我第一个不同意……既然乱,那就一起乱吧!不一样的大秦,不一样的扶苏!
  • 重生不复仇

    重生不复仇

    以另一个身份平淡的回到原来的生活,一切才慢慢清晰了
  • 血铭

    血铭

    公元2195年地球的能源在人类的预计的时间之前就开始枯竭,能源开始枯竭的同时各国开始变得动荡起来。小国之间开始战争互相吞并,直到战争的最后就连一些大国也不能独善其身投入到战争里。而在战争中催生出一个叫做‘堕天使’的组织。公元2200年‘堕天使’对地球发起一起全球性的核袭击。在袭击之后地球迅速被核尘埃覆盖,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大量生物在极度痛苦中挣扎着死亡,地球在此时变成了一个疯狂的炼狱。人类也进入到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但是越是在艰苦的环境里人类的能力才凸显出来,人们创造出各种设备在地下的保护所里自给自足。建立新的领导体系。就在人们以为生活会慢慢变好的时候,实际上这只是个噩梦的开始。
  • 王俊凯之爱你一生一世

    王俊凯之爱你一生一世

    她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女孩,她总是口是心非,但我王俊凯,总是不知道我喜欢她什么。
  • 蜀山之下

    蜀山之下

    “每天重复又重复的生活,百无聊赖,不管干什么都没有激情,这样活下去还干什么?”窝在电脑屏幕前的杜三眼神麻木而空洞……“想明白生命的意义吗?想真正的……活着吗?”Yes/No——————————————————当我们站在山顶,脚下云雾一片,众生卑微。
  • 纨绔子弟成长记

    纨绔子弟成长记

    生活无常,身为纨绔子弟需要强大的家族后盾支持,可父亲却意外被刺杀,留下巨额财富,牵连出神秘身份,作为纨绔子弟的他,又怎么来面对这一切。有亲人的背叛,有朋友的不解,有不明身份人的帮助,有神秘人的幕后操纵,他深深的陷在江湖的泥潭,又修习古拳法,有些厌烦俗世,却又不得不深陷其中。
  • 心眼心计心机全集

    心眼心计心机全集

    现在这个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些心眼、心计和心机来自保。本书用精彩的案例和经典的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本书语言简洁、道理精深,相信此书能够带给您生活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