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1700000032

第32章

市一中位于中心大街东头,交通便利,校区宽敞,是五十年代末市里建起的第一所完全中学。一九七八年,王显贵当市长的时候,全市职工代表大会对一中教学质量年年下滑,意见纷纷。主要是一中高考升学率竟在全省地、市级打了狼。不然,王显贵不会下那么大工夫去师院挖优秀毕业生。照他自己的话说,父母、父母——父母企盼的是儿女有出息。他觉得这样下去,简直难以面对父老乡亲。其实,去所谓镜泊湖师范学院讲座,不过是名堂而已,去找刘吉祥要优秀毕业生才是真的。当然了,他也不知道谁优秀,他只见过郑风华一面,又听王燕那么一说,就点了“三兄弟”的名字。三兄弟也就这样来到了一中。

教育局长龙玉田高度重视王显贵引进的“三兄弟”,亲自送到学校。还在教职工大会上介绍了他们的情况,一再说明他们考入大学前、下乡当知青时就有了领导职务,比如郑风华就是农场宣传科的副科长。他宣布了他们的职务,并要求学校关心、支持他们工作。对新毕业生来说,这一切算是超常规的,在学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龙局长走后,校长王涛志领着“三兄弟”参观完了学校,安排了办公室以及黄夫子和韩小冬的单独宿舍。天色已晚,郑风华坚持要回家,明天一早再来。王涛志非要请他们三个在教工食堂吃晚饭。盛情难却,他们只好同意了。郑风华知道家里正等着他,甚至两家都在等着他,因为他并没有告诉他们,自己是回父母那里,还是回老丈母娘那里。但他知道,郝倩丽坚持住在老丈母娘家。对此,爸爸还有意见:“老大两口子住着那间房子的时候,你们说偏向,现在倒出来让你们住,你们又不住。”

郑风华婉言为郝倩丽解释:“主要是老丈母娘家离倩丽上班的学校近。”

爸爸说:“愿意在她娘家住就住,我可不管。她商量要把冬冬也接走,那是坚决不行。冬冬离上学的地方远呀。”

郑风华说:“那好办,就让冬冬在这里。”

郝倩丽心里有些不高兴,又一考虑自己刚上班,环境生疏,初中课本也有改变,可能忙一些,也就同意了。但留下话说:“过阵子再说。”

郑风华还解释说:“老岳父走得早,家里有倩丽做个伴儿也好。”

这么一说,妈妈先说这样做对,爸爸也就服从了。

王涛志陪着三兄弟吃完晚饭,还喝了两盅,一直把他们送到宿舍才走。郑风华说:“两个人住一个宿舍也凑合,可能是房间紧张。中学就比不上大学了,你们哥俩就将就点儿。”

黄夫子和韩小冬都说没问题。乍来到一个新地方,两个人住一起说说话更好。黄夫子催郑风华快回家,郑风华觉得有许多话要说,又不知从哪儿说起,说等一会儿再说。

黄夫子急了:“你郑风华不像我俩,我离婚了,小冬是跑腿子。你上有老人,又有老婆孩子的,快回去吧。”

郑风华一想可也是,急急忙忙离开了学校。这回,他当然要回老丈母娘家了。

郝母猜定郑风华会回这儿来,郝倩丽心情已经好多了,嘴上说他到现在还不回来咱就先吃,没准儿在外边吃了,心里还是想等等。正叨叨着,郑风华推门进来了。郝母开口就问吃了没有,郑风华刚要撒谎说没吃,郝倩丽已经看见他脸泛红,说话还有酒味,微笑着斜瞪了他一眼。他忙改口回答说:“妈,吃了,校长请客,盛情难却。我知道家里等着,就填了半拉肚子,还留了半拉肚子。”

倩丽说:“以后千万别这样了。”

郝母笑笑说:“是呀,风华呀,让两家弄得你都不知怎么好了。妈理解你。”说着就倒啤酒,三口人吃喝上了。郑风华不说,郝母也不问安排工作的事情,只是用筷子一个劲儿地往郑风华小碟子里夹菜。郑风华本来吃饱了,又不好意思,丈母娘夹一块肉就吃一块,连说“妈,我自己夹”,郝母见他吃了就又给他夹,郑风华就只好再吃。

郝倩丽看出了门道儿,用筷子挡住了老妈的筷子,说:“妈,你这老丈母娘疼姑爷儿有这么疼的吗?要给他撑破肚皮呀!”三人都开心地笑了。

老丈母娘不再夹菜了,郑风华觉得胃里有点发胀。他拿着筷子做样子,其实早就吃不下去了,就问郝倩丽到三中报到情况怎么样。郝倩丽对这个话题比较冷淡,只是说还行。郑风华再问,她就说:“我不像你们三兄弟有什么野心,又要振兴教育,又要创新教育新路子。我图安安稳稳有个工作就心满意足了。”

郑风华说:“这样想不对,我们都年轻轻的,一定要争上进。”

这回,老丈母娘可和他观点不一样了,喝口啤酒说:“风华呀,你俩有一个一心一意扑在外头就行。倩丽一个老娘们儿家,上有老下有小,要是也像你那样,这家还要不要了?”

郑风华心里不同意,嘴上直称是。老丈母娘怕郑风华不高兴,还一个劲儿解释,直到郑风华又编了些话才算圆了这个话题。

饭后,郝母偷偷溜出房间,要去郝立亭家小房住,被郑风华发现,急步赶到门口,硬把她截了回来。意思是天太晚了,再说,他家那间小房子是火炕,白天不烧一烧,别看是夏天,也发凉,岁数大了容易着凉得腰腿疼病。而且他反复说:“冬冬不在,就我们三口人,宽宽绰绰,在炕上打把式翻跟头都够了,咱们娘仨也说说话。”

可是,这回郝倩丽没来截她,郝母知道姑娘还是愿意让她走。小两口磕磕绊绊过牛郎织女生活好几年了,这回工作都安排了,也该好好唠唠过日子的事情了。郑风华明白老丈母娘的意思,又呛呛一会儿,还是硬截回来了。

郝倩丽格外兴奋,主动放铺、熄灯。刚躺下,就一边佯装打鼾,一边把手伸进郑风华的被窝里动手动脚。郑风华推她弄出了声响,老丈母娘警觉地斜身躺了过去,过了一会儿也装作打鼾。郑风华好笑,他多次在这里住过,老丈母娘是不打鼾声的。这是在给小两口开绿灯,郑风华心里非常明白。要是在自己父母家不在乎什么,但也要有分寸,何况是在老丈母娘家。郝倩丽竟甩掉被子钻进了郑风华的被窝,紧紧抱住郑风华开始亲吻起来。此时,郑风华也已冲动,但他努力克制着自己。郝倩丽作为儿女,在妈妈面前可以不管不顾,放肆一些。老丈母娘是过来人,处处在给他们创造条件,那也不能寻思什么。他还是不能放肆,因为郝倩丽心情好做爱时会不顾一切地叫床。在农场时就把冬冬吵醒,吓得直往他们被窝里钻,嘴里说着胡话还直哆嗦,以为怎么的了呢。假如那样,事后留在心里的总是尴尬和不肃静……郑风华在刹那间想到这些,使劲从身上推开了郝倩丽,弄得郝倩丽一下子没了情绪,烂泥一样佯躺在自己的褥子上生起闷气儿来。郑风华去轻轻抚慰哄她,却被她狠狠地掐了一下,他强忍着疼痛才没有喊出声来。郝倩丽脸冲墙斜身躺下不理他了,而且心里在宣战:不理他,再也不理他,直至……

郑风华平躺着,又不能去哄她,不能去解释。一天发生的事情在那脑海里翻腾起来。他实在躺不住了,悄悄坐起来,抱起衣服,穿上拖鞋,摸黑佯装到门口要小便,到了厨房拉开灯,留了个去学校的纸条放在厨房案板上,悄悄开门,又悄悄关门,一出院门便一溜小跑朝一中走去。他走走跑跑,跑跑走走。路遇对面来人,把人家吓得直靠一边躲,还以为他是冲上来抢劫的呢。

黄夫子和韩小冬这间宿舍是临时准备出来的,安放着三张床,而且铺放好了行李,显然不知道郑风华有妻室在本市。两人坐在床沿上,把小办公桌往床前一拉,买了一瓶老白干,两个罐头,用新摆放上的洗漱杯做酒盅喝了起来,唠了起来。话题当然是王显贵造这么大声势,“三兄弟”怎么开这个局。韩小冬酒劲儿冲头,发开了牢骚:“这题目算了,不唠了,郑风华不在怎么行。咱俩研究问题,他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享福,哪里还有三兄弟同甘共苦的味道呀。”

黄夫子刚说了句:“你这理儿挑得不对。”

郑风华推开门,一步跨进来说:“小冬,你小子又在说我坏话。”

韩小冬急忙站起来作揖赔礼说:“二哥,小有得罪,不是,不是,内心不是。”

黄夫子哈哈一笑,韩小冬不好意思了,急忙解释:“我心里在想,大哥、二哥,你俩在我们七七级里是最合算的,别说什么十年‘文革’耽误了你们。我看,你们只是时间上错位而已,其实质是三没耽误。”

黄夫子一旁问:“什么也没耽误?”

韩小冬掰着手指头说:“一是结婚娶妻生儿育女没耽误,二是事业上没耽误,三是金榜题名上大学没耽误。”

郑风华说:“我们是幸运者,其实还是耽误了。”他说着坐下,也拿过一个茶杯来倒上酒说,“我回去以后怎么也睡不着了。”

黄夫子说:“真可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哥俩也睡不着了,真是心有灵犀。你放着老婆孩子的热炕头不睡来找我俩,够哥们儿!”

“你说,二哥呀,”韩小冬接过话说,“这王燕的爸爸整得太大发了,学校欢迎会上老师们交头接耳,都拿着奇怪的眼光看咱们,怎么他妈的像看怪物似的……”

郑风华严肃地说:“小冬,我告诉你,以后你不要再这个腔调了。来到这里,我们哥仨摇身一变,都成老师了,又是格外受注意的老师。老师就要为人师表,不能像当学生那时候了,也不能像和我们知青在一起混的时候,张口‘他妈的’闭口‘他妈的’,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这你放心。”韩小冬说,“我就觉得从上到下,对咱们期望值太高,有欢迎的,有不服的,肯定有等着看笑话的。依我看,我们高一语文教研室那十来个人中就有三四个看着我不舒服的!”

“我也有这种感觉。”黄夫子叹气说,“我当语文组副组长,我看那个组长,对了,还有几个老教师,就有点儿不是滋味。”

郑风华说:“不管他们,就看咱哥仨怎么登台表演了。”

“风华,”黄夫子喝杯酒说,“这不像咱们进师院,你是写作好手,我是古典文学拿手,小冬是现代汉语强手,露一手就显出本事了。这中学教学是多少年一贯制,那些课本万变不离其宗,怎么讲也讲不过他们。”

“是这么回事儿,这改革开放的年代,教育也要改革,咱们得研究个新路子。”郑风华说,“我想,一是按部就班默默无声沿着常规路线往前走,再就是抓住当前教学工作的一些弊端,来个循规与创新相结合……”

“二哥,”韩小冬问,“你说这创新到底怎么创法?”

郑风华说:“自孔子开始几千年来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我们大概掌握了,外国的教学方式我们基本了解了,解放以来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我们亲身体验了。从我们七七级高考到现在,从高考题目到教材修改,我觉得像这些传统的东西固然可贵,可又有一种刻板的感觉……”

黄夫子接话说:“对劲儿!我看好多教学杂志都在呼吁,我也觉得我们的教育要继承,要创新,要适应形势,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韩小冬接话说:“喂,怪了,我怎么也有你俩的感觉呢?你哥俩那么一味崇拜孔子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什么,不过细说又说不出来。”

“好,”郑风华说,“这样吧,我们各自躺在自己的床上,闭上眼睛,按着这个影影绰绰的感觉往前探索着想,使劲地想,想他一个小时,然后坐起来交流想法,看各自的第一堂课怎么上!”

黄夫子和韩小冬都赞成,说完各自躺到床上去了。他们每个人都躺在床上冥思苦想一会儿,再偷偷看一下表。还差五分钟时间。韩小冬腾地跳起来攥紧拳头使劲一砸桌子,说:“叫我说,办重点校的唯一目标就是追求高考入榜率,百分之百收考大学有基础的学生,这就是重点中学录取学生的唯一好办法,目标是百分之百升大学!”

“你小子一干什么就过激,就绝对。”黄夫子忽地坐起来说,“这么提肯定遭反对,但又是这么回事儿!”

“大方向没问题。”郑风华说,“你们想啊,我们尊崇孔子的一些教育思想,应该尊崇学用他的精华。现在的考试制度照比‘八股文’科举考试制度进步了很多,但是,理科没离开死套公式,文科没离开死记硬背,教育发展的育人方法必须创新。”

“对!”黄夫子高兴地说,“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必须符合提高学生基本素质,调动学生内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才是教育的发展方向,才能为‘四化’培养合格有用的高等人才。”

“真是哥仨穿一条裤子。”韩小冬高兴地伸手同时拍一下黄夫子和郑风华的肩膀头说,“我就没想出好词儿来,重点中学的创新就是围绕提高学生的能动素质教育进行。”

一个词语激荡了三兄弟的激情,他们兴奋地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黄夫子说:“万事开头难。学校让我们三兄弟担任高一、高二、高三的语文课,新学期,每个人的第一堂课都是毛主席著作。这文革‘十年’,学了十年毛主席著作,背了十年毛主席语录,很枯燥,我担心第一堂课就打不开局面。”

“不,毛泽东著作里不论是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有很多经典,只是过去流于政治形势,没讲深,没讲透。我觉得,我们三兄弟要在讲的三篇毛主席著作里抓灵魂的东西。”郑风华说,“来,咱们哥仨就好好研究一下这第一堂课,还非讲出点特色来不可,否则,那闲话就多了。”

韩小冬问:“你说怎么讲吧?”

郑风华说:“肯定不能是他们那种老古板的讲法,读诗文、分段、段落大意、让学生抄中心思想……”

三兄弟从韩小冬要上的高一语文课第一堂课开始研究起来。“哎!”讨论正热烈,韩小冬突然叹口气说,“要是王燕分到咱们学校来,这里一些人就不会阴阳怪气儿了。”

“噢,”黄夫子说,“那你是想借助钟馗打鬼,不是我们自己的真本事服人。”

韩小冬说:“打不打鬼,我觉得她要在这里,我们就会顺利多了!”

“那倒是,社会就这么个现实嘛。王燕和我说了,”郑风华说,“她爸爸不让,究竟怎么想的,我就搞不明白了。教育局给她分到了三中,三中离她家近。这样也好。她说了,有事我们可以随时找她。”

黄夫子问:“和你爱人在一个学校?”

“是。”郑风华看看窗外,天已蒙蒙亮,忙说,“快书归正传吧,还有我的课没研究呢!”

三人又呛呛起来。

同类推荐
  • 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

    本书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场霍乱使性情乖戾的玛丽成了孤儿,她只得被送往远在英国约克郡的克莱蒙庄园生活。玛丽意外地在知更鸟的帮助下找到这个秘密花园的大门和钥匙,并认识了男孩柯林。在玛丽的帮助下,柯林感觉到了生活的温暖,在秘密花园里学会了奔跑和大笑。大自然的力量改变了一切,长年笼罩在阴霾之下的古老庄园及其主人也一同获得了新生。
  • 兰台赞歌

    兰台赞歌

    仪钦请我为《兰台赞歌》作序。我学档案、干档案,对文学毫无修养,不敢动笔。好在我对“兰台”并不陌生,小说中的人和事似在身边,通过作者的创作更生动、更深情、更典型,更具感染力。
  • 藏香: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藏香: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继《川藏秘录》后,80后青年作家廖宇靖另一部藏地风情小说《藏香:只为途中与你相见》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廖宇靖坦言,“这是一个让你一见倾心的爱情故事”。
  • 各活各的

    各活各的

    储红兵和小枫因爱而步入婚姻殿堂,但不久他们的婚姻就和许多婚姻一样遭遇到危机,他们既不愿放弃婚姻,又想得到自由,于是索性放飞对方,选择双城生活。他们一个住在北京,一个住在海州,虽然相互惦记着,但很快有了各自的交际圈和婚外恋情。小枫与风流倜傥的画家赵西迪相遇;储红兵成为了北漂女白烂漫的密友。新鲜的情感一旦被唤醒,身体的出轨和心灵的出轨便水到渠成。
  • 请用耳语说出爱

    请用耳语说出爱

    当年叱咤大学校园的诗人才子,缘何抛却一片大好前程,不得不退学流浪社会?大学里公认的“校花”,竟然为了资助农村的穷小子创业,甚至不惜与父母不相往来?性格率真的歌厅舞女,为了追求爱情执著却不计后果,又为何忍心离去,背井离乡?优雅干练的商界女杰究竟使了怎样的阴谋,将我爸从我妈身边夺走?当她的诡计被识破,她又落得如何下场?12岁的“我”得知了自己的离奇身世,逐渐长大后为何要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青春年华?
热门推荐
  • 莲缘

    莲缘

    元芳沁失忆之后又想起从前自己爱上一个莲妖的故事
  • 极夜剑宗

    极夜剑宗

    粉嫩新人第一本书,希望大家能轻拍传说中,大陆中央有一个门派叫做极夜剑宗,曾经最为辉煌时,极夜剑宗在当代剑主的带领下横扫八荒六合,九天十地莫敢不从。他们称之为极夜时代,既没有光明,漫天皆是极夜星河。后来,极夜受到天罚而没落,法力砌成的天空城一夜之间化为飞灰,诺大宗门鸡犬不留。只留下一个个传说供后人缅怀,而后渐渐淡忘,偶从万年前出土文字中能感受到当年那个辉煌璀璨的极夜时代。主角邀天之幸得到了极夜剑宗完整的传承,而后崛起于微末之间,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再现极夜时代。不怎么会写简介,大家原谅我
  • 裁色无边

    裁色无边

    乡间自有美人玉,城里亦有女纷纭。且看叶林如何持枪横扫乡里,再冲进城里,玩美猎女,步步绮丽妖艳,打造一个大大的后宫。
  • 最刀锋

    最刀锋

    带着刀妹的技能来到现世。闪杀、甩刀、冲刺甩刀、鬼影闪、鬼影刺、侧身闪杀、半月斩、拖刀、绝对的超神技巧!能幻化的双刃:、漆夜—A、苍穹刺客、黑金玛雅、冰亡、讨伐利刃!绝对神器!深蓝之瞳~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钢铁之翼,超现代的绝对科技!尽在最刀锋!
  • 香谱

    香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掌门向前冲

    掌门向前冲

    御剑千里,逍遥天地。叶邺不小心穿越了,而他的祖传玉牌里竟有着另一片空间。看叶邺如何振兴师傅的门派,如何成为一代绝世掌门。御剑术,天剑,逍遥神剑,千方残光剑,万剑诀……九阴真经,九阳神功,六脉神剑……御剑乘风来,泡妞天地间……柳婉婷:你敢背着我们泡妞?!唐韵:夫君……唉~~叶邺:呜呜呜呜……我再也不敢了……
  • 弃世遗界

    弃世遗界

    他身负那遭人厌恶、唾弃的一切,他有着让世人辱骂的命中注定的东西,他只是一个一心了结仇敌而不惜一切的少年,他没有主角的光环,但,他有着那些可以为其倾负一切的人,也有些可以为之强忍焚心噬骨之痛的人。他生在黑暗之中,他活在遗弃之世里。却看清了那些道貌岸然的,自诩“正义”的人,他们的肮脏,在他的眸中,匕首的影中,一一映射……
  • 青春无敌:应付美男队伍

    青春无敌:应付美男队伍

    “宠儿..宠儿?”锦棋看着宠儿的脸问道,“你爸妈很宠爱你?”宠儿淡淡的道,“也许吧”。青春校园,明争暗斗。风云榜上的美男们,风格迥异。花花少爷,正太,暖男...亲情爱情从此开始上演。
  • 神将之天下

    神将之天下

    一宅男,一网游,相融合后会发生什么奇迹?一重生天才,一现代才男,强强相合又会发生什么故事?以三国人物的技能对上斗气魔法会擦出什么火花?看一代天才如何崛起。。。有热血,有兄弟之情,呵呵,当然更有挚爱相伴。。
  • 御用贴身高手

    御用贴身高手

    一个神秘的老头子教会了秦默一身本领之后又让他拥有了红色液体,之后意外的获得了强大的能力,从此身边的艳遇不断。拳打校园恶霸,脚踩地痞流氓。怎么样?你服不服,不服我就继续揍你;你服了?服了我还得揍你。他本平凡,在遇到老头子之后变得不平凡。你说老头子是谁?嘿嘿,只有看了你才知道。那秦默以后会怎么样?你想知道那就关注吧,好让我们一起见证秦默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