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500000006

第6章 华夏族的原始传播思想(6)

我国发现的各种陶器及其上面的陶纹,都具有集体巫术的明显特点,而且深刻反映出农耕文化的传播。青海大通出土的舞蹈彩盆就是集体舞蹈祭礼的再现:在内壁画满跳舞的人像,五人一组手拉手,每一组间有稻谷状的线条,而容器本身正好是舞蹈围绕的空间——充满着原始人想象的神秘空间。陕西宝鸡出土了鸟衔鱼尾的陶纹,河南临汝出土有鸟衔鱼头的陶纹,应该说它们是鱼部落与鸟部落部落联姻结盟而进行祭礼的仪式。此外还有鱼纹和蛙纹,有鸟纹和龙纹等,陶纹图腾传播着原始人祭礼的一种行为模式。大量的布满图腾纹饰的陶器的出土,证明原始人在懂得用火和获得农耕知识之后,经常进行一些公共的祭献仪式,大家聚集一起使用经过巫术召唤的陶器来共享祭品。人与神的共通关系也就通过“共享”得到加强,但只有存在血缘关系的族群内才能“共享”。集体巫术是联结血缘的纽带,带有巫术性质的“共享”是原始时期族内传播的最高境界之一。原始人相信“共享”的祭礼能增强或改变族群原有的素质。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一种风俗,在长寿老人故世时,家族成员或与该家族有关系的人员常常“共享”死亡祭祀的食品和长寿老人用过的器皿,应该说这也是原始巫术的一种传承,仅略加变形而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这时巫术的集体性质不断减弱,一方面在民众中保留着原始巫术的传承,另一方面巫术专业化、繁琐化,加进许多新成分,开始脱离原始巫术的朴素性质,与宗教迷信结合起来。但不管如何变化,巫术利用强制手段,通过一定仪式,传播超自然力的存在或者说神的存在,也传播人的意志和愿望以期巫术能改变某种自然状态,来控制现实。人神交感的巫术的传播形式多种多样,巫术传播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巫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巫术传播诱发所欲求的事情;消极巫术也叫禁忌,其目的在于去避免不愿发生的事情。但无论是哪种结果,都被原始人想象为可以通过语言或者实物媒介或者某种仪式来达到。巫术传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1.祈求巫术

祈求神灵的庇护,以求获得丰收、征战胜利或人身安全等,是原始巫术的本来目的。“祈求”寄托着人类美好的心愿,是巫术传播的普遍仪式之一。狩猎巫术、庆丰巫术、征战巫术等都属于这一类,祈求巫术通常表现为隆重的祭礼。《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禮),从示从豊。豊,古代举行祭祀行礼的器具。“礼”的原意就是把祭祀的贡献放在陶器等容具里,奉献给神灵的意思,原始的“礼”乃原始部族成员之间实行最大规模交际传播的神圣手段。祭礼用的“豊”制作精致讲究,上面的纹饰也与原始崇拜或祭礼的内容有关。祭礼结束后的“豊”,视为神器被保留,这便是上古彩陶文化的来源。所以许多学者还认为,原始艺术可能就是祭礼的直接副产品;原始艺术传播也是祭礼传播的一个分支。总之祈求巫术中,祭礼仪式占着最显著的地位,它有一套特殊的“宗教语言”,成为原始社会里作用最大的一种传播行为。

2.接触巫术

接触巫术属于交感巫术的一种。它通过一定的媒介来达到巫术的目的,相信凡是接触过的事物在脱离接触后仍会继续发生相互作用。上面所说的原始人对“豊”的观念即基于接触巫术的传播。在原始墓葬的随葬物中显得更为突出,凡是死着生前接触过的器具、物品甚至奴仆往往都会随葬。许多岩画中的动物被原始人用赤铁矿粉涂抹,因为他们相信死亡与红色(血)有关。出土文物中经常发现有男性生殖形象或女性裸体形象,如辽宁喀左东山嘴出土红山新石器时代的女性裸像,可能曾经是一种全球性的接触巫术的产物,她象征着人类自身的繁殖和大地的丰产。上古所谓“履巨人迹”而生育的神话,正是接触巫术的写照,原始人相信只要接触生殖象征的事物就能创造新的生命。原始人这种人神交感的传播思想,是接触巫术得以广泛而深远传承的思想基础。至今我们还能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原始接触巫术的残余形式:把病人的药渣倒在路上让行人踩踏,把病人的疾病带走;对岳庙中长跪的秦桧吐以唾液,唾液的魔力将使这卖国贼永世受罚。如此之类,比比皆是。

3.语言巫术

用语言实行巫术恐怕在语言产生的一刻起就有了,它来源于原始人对语言神秘力量的崇拜,在他们眼里语言具有无比的威力。语言巫术的传播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诅咒,一种是禁忌。前者是积极传播,希望通过语言得到预想的结果;后者是消极传播,不说某些话以避免招致于己不利的后果。但这时的语言已不是日常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与神灵沟通的特殊符号。执行诅咒的人在上古称为“祝”,是一位“主赞词者。”“祝”字从示从人从口,像一个人跪在神坛前,张大了嘴在祈祷。巫祝的身份非常特殊。《礼记·曾子问》:“祫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郑玄注释得十分清楚,巫祝是与神沟通的人。他们的职责是祝告神灵,祈求降福除灾或者嫁祸于他人。孔子的弟子子路死了,他大声哀叹说:“噫,天祝予!”(哎呀,上天要诅咒我哪!)《诗经》里多处提到“祝”如《大雅·荡》:“侯作侯祝,靡届靡究。”国王和大臣相互诅咒,造成天下大乱。写着祝词的木版称为“祝版”,与神灵交流的地方叫“祝祠”,实行诅咒的司仪是“祝宰”。传说伊耆有一片精彩的祝词:“希望土地回归田宅,洪水流入沟壑,昆虫不要作害,草木得到水泽。”巫术的语言传播更增加了巫术的力度,而且使巫术的传播从巫师的专利又回归到民众。这里暂且不说原始禁忌的作用,就是诅咒日益成为无意识传播的民俗行为。今天社会走向高度文明,即使谁也不会真正相信诅咒巫术的力量,但是传统观念也还在发挥作用,诅咒以其变化了的形式仍存活于人际传播中。

4.筮占巫术

吉凶祸福,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因果关系的基本认识。原始人极其希望了解吉凶祸福发自何人,来自何方,但是由于认识能力十分低下,对客观规律不可能掌握,于是就寄托于筮占。先秦古籍记录有大量关于占星、占梦、筮卜的事例,有人对《史记·天官书》记载的占星内容做过统计,共有17类321款之多。要说其中的传播价值,可以断定,如果没有原始占星术,就不会有中国古代发达的天文学。至于占梦术的出现,应该推算到黄帝时代,虽然当时没有文字而未被记录下来,但散见于后世的文献和甲骨卜辞亦足加以证明。《逸周书·程寤解》有一段文字:

文王去商在程。正月既生魄。太姒梦见商之庭产棘,小子发取;周庭之梓于阙,间化为松柏棫柞。寤惊,以告文王。文王乃召太子发,占之于明堂。王及太子发并拜。吉梦:受商之大命于皇天上帝。

周武王的母亲用梦为攻打殷商制造舆论,占梦仪式成为推翻商朝的政治动员令。占梦和占星有密切的联系,专司占梦的巫师既要有丰富的天文知识,还要有细密的心理知识。至于筮占更是古代最主要的文化技术传播,甲骨文里的巫术卜辞记录都展示了我国先民的聪明睿智。里面不仅有政治的、经济的历史记录,也有生产的、生活的经验记录,无论战争、迁徙、婚姻、祭祀、狩猎、农事等,都取决于巫师的占卜。我们撇开“神异”的外衣,不难发现华夏族的原始传播精华和原始传播思想,我们将发现宗教化原始道德体系的建构,发现中国人文精神与“天人合一”观念的形成,发现原始权利机制运转下社会制度的演变。

汉字的形成与社会传播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重大里程碑。通过文字书写是超越时空进行传播的重大象征,它体现的不仅仅是过去和现在,而且是指持续、未来和追求永恒的意志。说话和听话的传播,只能发生在当时当地,有了文字就能把一个人的声音传播给不在场的人,甚至向他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或还没有出生的人,乃至他死后数世纪的人也能听到他传播的信息;文字使语言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它能传播到遥远的地方,并与受播者建立起现实的而非幻想的传播关系。

所以传播学家都一致公认,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延伸了人际传播的距离。如果说语言的产生使人类摆脱了动物状态,那么文字的出现就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新阶段。

一、“六书”与早期传播思想理论

在文字产生前,人类曾经探索过多种语言外的传播符号,有实物传播,有结绳传播、有刻木传播、有原始图画传播。我国瑶族曾经用禾杆记录一年的收成,用木版刻点和玉米来记分等。云南陇川县的景颇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时候,有一种以实物代替信息传播的习惯,例如小伙子用树叶包上树根、大蒜、辣椒、火柴梗,再用线精巧地包扎好送给女方:树根表示想念,大蒜表示要姑娘考虑两人的事,辣椒表示炽热的爱,火柴梗表示态度坚决,叶子表示有许多话要说。女方收到后,如果同意就原物退回,意思是我的心意和你的一样;如果不同意,在原物上附加火炭,表示反感;如果还要考虑,往往加上奶浆菜。这应该说是原始实物传递信息在现代生活中的残留。在远古时代,比较普遍的记事办法大概是结绳。据《易经》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周易集解》引《九家易》:“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当汉民族已经有先进的文字传播时,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还使用着古老的传播手段,《北史·魏本纪》记载,魏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唐会要·吐蕃》记载吐蕃族“无文字,刻木结绳以为约。征兵用金箭,寇至举烽。”《五代会要》也说“契丹本无文记,惟刻木为信”。可见各个民族在文字创造前都曾有过探索传播手段的过程,结绳和刻木,或实物记事等,都不是文字,也无法与文字的传播功能相比拟。

图画记事是很重大的发明。连云港市郊西南九公里锦屏山马耳峰南麓的将军崖发现的岩画,就是图画记事,已经接近于原始文字,距今约7000年。

近年发现的纳西族《白蝙蝠经》就是典型的图画文字了,它完整叙述了纳西族人民流传的创世神话。例如画有一只船,船上站着两个人,一个戴着帽子,一个不戴帽子,嘴里吐着气,好像在说话;船上还长着树木。经文的意思是:在人众物丰的大地上,圣者与智者在商量着。船表示大地,戴帽子的表示智者,不戴帽子的表示圣者。纳西族东巴经的经师能用自己的语言把《白蝙蝠经》从头到底“念”出来,图画已经与语言发生联系,象征性图画的使用标志着图画文字由具象到抽象的飞跃,它们与真正的文字越来越近了。

记事图画虽然能表示复杂的意思,但是由于它表达的含义不确定,而且图形繁复,因此它不是理想的记事达意的传播符号。关于文字起源,最古的记载见于《易经·系辞传》:

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伏羲作八卦之说,未必可信,但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是西汉以前学者都公认的。所谓“近取诸身”,就是指男女两性差异,于是借用性器形状抽象而为阴()阳(—)符号;所谓“远取诸物”,则指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牝牡、雌雄、生死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应该说八卦是一种具有相当于文字功能的特殊符号,但它不是文字,它具有秘传、秘记、给自己发现加秘的性质,而且没有与语音发生直接的关系。不过八卦的发明为汉字中抽象记事符号的发展建立了基础。世界事物阴阳二分的观念,以及用抽象符号来表示这一观念的行为,已经充分显示上古传播思想的雏形。

人类从记事图画和记事符号中得到了启发,使图形简单化、线条化,使它们的意义明确化,使它们与语音联系并固定化,这样终于创造出了最早的文字——象形字。原始文字还很不成熟,只是一个个孤立的图形状的表意符号,记录语言中的某些重要词。如距今9000~7800年前的河南省舞阳贾湖遗址发现文字共16例,已有“父、日、目”等字;距今约7800~7350年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有炎帝的“炎”字。距今约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的“陶文”,有9种文字符号,其中已经被识别的有6种,如“昊、日、斤、华、皇(冀)”等字,其笔画工整,结构规则并趋于固定化;有的字反复出现,写法如出一人之手,可以认定是我国最早使用的原始文字。这些字集中表述的大多是原始崇拜物(日、月)、象征原始部族“族徽”的图腾物(鸟、鱼)、人体感知功能的部位(手、目)、生产的主要工具(斤、锛),说明文字创造的动力首先在于自我传播的需要。这种对外在世界命名的冲动,正是人类协调群体行为和表达喜怒哀乐感情的基本倾向。

在远古,人们创造文字的时候,显然以形表义是主要特征,如月字写作D,像半月之状;人字写作λ,像侧面看的人形;山字写有巅峰之形,等等。稍复杂一些的表动作意思的字,就用两个或三个图形组合起来,例如两手相合状的“共”,两足相错前行状的“步”,执鞭赶牛状的“牧”,人在树下的“休”,用手把肉放到祭台(示)上去的“祭”等。进一步又有了表示感情和联想的字,给母亲的头上安放图腾面具,表示生育之美,即“每”字;给男子头上安放羊的图腾面具,表示阳刚之美,即“美”字;把三条鱼在一起的“鱻”,使人联想到“鲜”;三条牛在一起的“犇”,使人联想到“奔”;三只鹿在一起的“麤”,使人联想到“粗”等。表示比较抽象意义时,人们发明了一些记号,如在“木”的下部加记号,表示树根(本);“木”的上部加记号,表示树梢(末);给“女”胸口加两点的记号,表示开始哺乳(母);在刀尖上加记号,表示锋刃(刃)等。这就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利用象形、指事和会意的方法来使图画记事演化为文字。然而,更复杂的动作,更复杂的抽象思维和情感,以及需要说明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概念,就很难用象形、指事和会意之类的表意字来表示了,于是借用现成的字作为书写符号来记录,如借用“石”字作为藏神主的“祏”,借用“巳”字作为祭祀的“巳”,借用原来表示簸箕的“其”来表示指代,借用原来表示日暮的“莫”来表示否定意义,如此出现一批意义上与字形脱离关系的借音字,也叫假借字。

同类推荐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迎来六十华诞。六十年来,南航培养了12万余名校友,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开拓者及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共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各个时期从南航毕业到校外工作或曾经在南航工作过的校友访谈录100篇 (共两辑)。篇目按受访校友的入校先后顺序排列,同级校友以姓氏笔画为序。从这些讲述校友成长足迹和创业风采的朴实文字中,读者能够分享南航校友们的人生经验,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读出一部鲜活的南航“校史”,找寻一脉相承的南航“基因”,感悟生生不息的南航“精神”。
  • 科技与传播

    科技与传播

    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本书收录梁晓声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思想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其中《当交管撞上人文》等新作是首次结集出版。梁晓声的思想随笔质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热门推荐
  • 女帝权术

    女帝权术

    一次意外的爆炸,她以为自己会死在这场爆炸之中,没想到醒来后却已经重生穿越了。这是一个架空的时代,所有的天马行空,只为和你相遇,千年之后,不悔曾经深爱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临天下追捕萌妻

    凤临天下追捕萌妻

    千雪儿成了狗血穿越大军一员来到古代可是谁能告诉我这是肿么回事?怎么到她面前一冷酷王爷转变小绵羊,一冷血公子转变阳光帅男。某小萝莉45度仰望天空说道“额滴神,救救俺吧为毛他们追着我不放”王爷说道“乖跟着我有糖吃”将军说道“跟着我有肉吃”小萝莉想肿么有骗小孩的感觉呢“那你们慢慢打谁赢了俺就嫁给谁”一听那打的叫山崩地裂啊情况不妙赶紧跑“娘子去那?”我们来看看王爷和将军的追妻路吧……
  • 锥命

    锥命

    纯正都市生活之作,没有异能,拒绝重生。每天稳步更新,绝不间断!杀人者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田家古族又有怎样的秘密?长生的传说来自何方?执迷的人们又有怎样的下场?揭开层层迷雾,你看到的是强者的不屈精神!不管生活给你的是什么,你可还曾坚持自己想要的生活?写我所想,活我自己的人生!睁开你的眼睛,精彩不容错过!支持我的亲们请加群111579192,注明起点昵称哦。相信我早晚必定成神!
  • 红尘虐

    红尘虐

    “长发断落,缁衣穿身,流下最后一滴红尘泪。禹瑛已去,更名勿念。”可勿念真的就能无念吗?寄身渡生庵的勿念,在一次任务中,被师门选去做卧底,与其同行的,还有简怡、舒静、善慈、德景。五朵金花在渡生庵闭关修炼数年,准备再步红尘,完成师门使命。可红尘是一个色彩缤纷又充满着诱惑的世界,五人能摒开杂念顺利完成任务吗?被分配到伤心地的勿念,又能否克服自己心里的障碍,顺利走过这道坎;简怡辗转多地,又会发现什么惊人秘密;舒静又能否不忘初心,坚持如一;善慈能否在此次重任中有所突破,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而德景,是不是又可以在这乱世红尘中改掉自己的小性子,还是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改变?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 何梦

    何梦

    一枚戒指引起的风云,修炼资源管够,时间,争取的就是时间!
  • 斗灵武帝

    斗灵武帝

    穿越异界,斗出一片天,灵根,灵明,灵门,灵脉,灵兽,灵石,这是一个修灵与斗灵的世界
  • 罗布泊之咒

    罗布泊之咒

    禁地死亡探险:罗布泊之咒。侯小强、石述思、叶匡政、谭飞、韩浩月、邢傲伟、唐丽君联袂引荐,众多明星追看的悬疑神作。恐怖之王周德东百万巨著,邀您一起绝地死亡探险!周德东首次创作超长篇小说,本书集青春、爱情、悬疑、探险、魔幻于一体,类型前所未有。
  • 最强师傅传说

    最强师傅传说

    他本是一个普通的宅男,却在某一天意外穿越到异界,so,他变强了,无敌了!那么,他将何处何从,他会怎么样选择呢?自己成为最强实在太无趣了,何况他已经是最强了,既然要做那就做最强的师傅,让自己徒弟成为最强!什么?没有系统,又不懂什么神功?没关系,我的背后有无数的理论作为后盾。靠忽悠教出来的最强弟子,你见识过吗?PS:以动漫元素为主。
  • 带血的文明

    带血的文明

    新作《回到战国当军阀》,是一本集悬疑、惊悚、热血和爱情于一身的小说。
  • 吾生唯洛

    吾生唯洛

    轻松幽默的文笔,记录花季少女的暗恋全过程,成真后恋人间的甜蜜与波折,校园的爆笑趣事,青春的阴晴圆缺,悲欢离合。还原真实的校园以及不同女孩的恋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