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300000020

第20章 通向世界的文化桥梁(7)

社会学作为一门探索社会体系发展和作用规律的学科,就其精神而言,与历史学是一致的。虽然两者的侧重各有不同,一为当代,一为过去,但其研究的依据都是历史事实,目标也十分相近,即都以人类社会的生活为考察对象。故其一经产生,即引起了史学界的重视,其理论和方法也被引入历史研究领域。在中国,它自传入之日始,便与历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严复翻译的英国甄克思著《社会通诠》,本身就是一部运用社会学方法考察人类社会各种形态的发展史。书中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蛮夷社会(亦称图腾社会)、宗法社会和国家社会(亦称军国社会)三种历史形态,并对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及其制度沿革做了论述。章太炎在1902年7月致梁启超的信中也曾说:“酷暑无事,日读各种社会学书,平日有修《中国通史》之志,至此新旧材料,融合无间,兴会勃发。”其时章太炎方译毕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可见他在研读和翻译社会学书籍时,已将之与通史的研究编写结合起来思索了。他的《訄书》中,有不少史学论文便是运用社会学观点和方法写成的。这种情况表明,由于社会学内在的某些历史学属性,加之中国知识界素有重史的传统,使之很容易被人引向历史学领域。

西方社会学对我国近代史学的影响,首先在于其所宣传的社会进化理论,以及按照社会达尔文主义加以解释的民族史观等。自严译《天演论》出,一时新史家几无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今胜于古”数语作为认识历史上各种事变及民族斗争的不二法门。不仅如此,从孔德以来社会学倡导的实证方法、比较历史方法(包括世界各地各族社会的横向比较和纵向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比较)以及广泛吸取考古学、语言文字学、法学、民俗学、统计学、地理学等研究方法和成果的主张,也引起了不少国内学者的重视。如章太炎指出,斯宾塞在社会学研究中,往往能从探讨一些语言的起源及其初义下手,而得到重要的发现。这是因为“上世草昧,中古帝王之行事,存在传记者已寡,惟文字语言间留其痕迹,此与地中僵石为无形之二种大史。中国寻审语根,诚不能繁博如欧洲,然即以禹域一隅言,所得固已多矣”。主张借助现代语言学知识考史。严复则更多地注意到了中西历史文化的比较。如在《论世变之亟》中指出:“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又谓:“东西立国之相异,而国民资格,亦由是而大不同也。盖西国之王者,其事专于作君而已。而中国帝王作君而外,兼以作师,且其社会,固宗法之社会也。故又曰‘元后作民父母’。夫彼专为君,故所重在兵刑,而礼乐、宗教、营造、树畜、工商乃至教育、文字之事,皆可放任其民,使自为之。中国帝王,下至守宰,皆以其身兼天、地、君、亲、师之众责,兵刑二者,不足以尽之也……卒之君上之责任无穷。而民之能事,无由以发达。”这种认识,在当时确是比较深刻的。

可见,尽管社会学理论本身并非针对史学专业提出的,但却对20世纪初年中国史学的理论更新,及其后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结合起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20世纪初起,在“新史学”思潮逐浪兴起的过程中,西方近代史学专业理论也开始输入国内。至其输入的途径,则大致经历了由日本间接输入为主到直接由欧美输入的转变。1902年,留日学生汪荣宝在《译书汇编》发表了据日本近代史学元老坪井九马三(1859—1936)《史学研究法》讲义和久米邦武(1839—1931)、浮田和民(1859—1945)等人有关论著编译的《史学概论》,简述了近代史学的目的、定义、研究法及其相关学科,并称“所采皆最近史学界之学说,与本邦从来史学之习惯大异其趣,聊绍介于吾同嗜者,以为他日新史学之先河焉”。指出了近代史学理论和方法对建立中国“新史学”的引导作用。

对当时中国史学界影响更大的是浮田和民《史学原论》。此书凡八章,博采西方史学名家之说,较系统地概述了近代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颇得时人好评,留日学生竞相译介入国内,仅1903年间,此书汉译本据广告即有六种之多。还在《史学原论》汉译本出版之前,章太炎就托人购求,以为“于修史有益”。汉译本出版后,闽学会及《苏报》、《游学译编》等刊物纷纷登载广告,称其“博引泰西学说加以论断,溯委穷源,语语精确,洵为不磨之论……有志史学者,一读是编,增长史识必不少也”。有的还认为其于史学宗旨“阐发无遗,其中蕴奥,能一取而观之,亦可以定读史之方针矣”。坪井九马三的《史学研究法》也在《汉声》、《学报》等好几家刊物上被摘译登载。这股史学专业理论著作译刊热的出现,标志着国内学术界对于西方史学的输入已进入了一个自觉的阶段,并直接启动了中国史学现代化的步伐。

如作为“新史学”理论宣言的梁启超名作《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便明显地受到上述著作的影响,《新史学》中关于历史学性质、社会历史进化运动方式等问题的论述,尤多取自浮田和民的《史学原论》。而这类史学概论著作中有关近代史料分类、收集、鉴别和考证方法的介绍,以及有关运用语言学、古文书学、地理学、年代学、考古学、系谱学、古泉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辅助手段,和在历史研究中注意纵横(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比较观察等论述,也大大促进了中国学术界对西方史学的了解。其中关于地理环境作用的论述,更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兴趣。19世纪中叶以后,地理环境论被人们广泛地用来解释世界各地文明消长的原因,中国史学界对这种观点的吸收,有不少便来自于此。汪荣宝《史学概论》称:“纬度之高低,地质之新古,海岸线之长短,河流之横直,大陆之于半岛,高原之于平原,皆于其国民之精神现象有非常之关系。文明之所以起源,国家之所以成立,胥由于此。”另一本当时颇为流行的教科书《新体中国历史》还引用浮田和民《史学原论》的观点,论述历史与地理的关系说:“带之寒热,地之高下,无一不关历史之发达……文明必起源于温带,国家必成立于中原。海滨国民多进取气象、独立思想;平原国民多保守之气、独尊之习;富火山地震之人民多迷信势力,而宗教之发达较科学为大;富天然景象之人民多想象理性,而美术之进步较科学为多。所以然者,盖因地理影响于历史上物质之文明、精神之文明,而遂成历史地理之公例也。”这里,尽管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倾向,但提出地理等自然条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较之于仅从帝王将相的意志或“上帝精神”中去探求历史变化原因的旧史观,眼界毕竟开阔多了。

其时由日本输入而对中国史界影响较大的还有“文明史学”。流行于日本明治初年的“文明史学”,是一种直接受法国基佐(FrancoisPierre GuillaumeGuizot,1787—1874)和英国巴克尔(Henry ThomasBuckle,1821—1862)文明史著作以及斯宾塞社会学理论启发而形成的日本近代早期史学,代表人物为福泽谕吉(1834~1901)和田口卯吉(1855~1905)。它以“鼓动世道之改进,知识之开化”为宗旨,激烈批判封建史学,主张研究人类文明进步的因果关系,以取代帝王为中心的、偏重政治权力记载的旧史学,这是“试图掌握日本社会史和文明史的沿革,为最初有系统地抓住主要问题来研究日本历史的创举”。日本文明史的一些著作在19世纪末便开始为中国学术界所知。1902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中对此更作了专门介绍。与此同时,中西牛郎的《支那文明史论》(1901年普通学书室译本)、田口卯吉的《中国文明小史》(1902年上海广智书局刘陶译本)、白河次郎与国府种德合著的《支那文明史》、(1903年上海竞化书局译本)等日本文明史著也纷纷在国内出版,并受到新学界的好评。

当然,20世纪初年国内学术界对西方专业史学理论的输入,就内容而言,尚呈一种肤泛笼统之状;从新史学的实践上看,也多局限在更新一般史学观念(包括历史观等)与编纂形式(如章节体)方面,而非对其理论与方法的整体把握,故总体上仍处于草创阶段。

三、现代史学意识的觉醒

这种情况,至新文化运动期间才有了相当的改观。其时西方史学的输入,不仅规模上迥非前者可比,且从事者多为直接受过欧美现代史学或科学方法正规训练的专业史学家,如何炳松、陈衡哲、徐则陵、李济、李思纯、陈翰笙、胡适等;赴西方主修史学专业的留学生也有所增多。有的高校史学系还把选派学生到欧美进修史学列为经常性计划,如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大学研究所的《整理国学计画》便提出,整理传统学术,“宜先培植能任整理之人才,盖今日粹于国学之流,往往未涉科学之途径,使徒守成法,以谋整理,其成绩或且不及乾嘉诸老”。因而要求派遣有国学根基之人赴海外留学,接受现代科学训练,以造就新型的学术人才。时任北大史学系主任的朱希祖也“力主派本系毕业生至德国留学,学习历史与地理,归国之后,任本系教授,庶史学系有改良之望”。姚从吾即因此被选送德国柏林大学师从傅兰克、海尼士进修史学。而通过其他渠道留欧的傅斯年、陈寅恪,尽管主修专业并非史学,同样受到了西方现代史学很深的熏陶。又如20年代从清华学校毕业的梁思永、张荫麟,也到美国接受过现代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和史学等专门训练。30年代以后,燕京大学研究中心通过哈佛燕京学社派遣齐思和、翁独健、黄延毓、王伊同、蒙思明、邓嗣禹、郑德坤、周一良等赴美攻读博士学位,以及韩儒林、邵循正等赴法、德等国进修蒙古史和东方语言学,都是这种风气的延续。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大学和学术团体还常邀请外国学者来华讲学,如美国学者杜威和德国哲学家杜里舒之来华分别讲授实验主义方法与“新生机主义”,俄国梵文专家钢和泰(AlexanderVonStealHolstein,1877—1937)和西夏学家伊凤阁(AlekseiLvanovichLvanov,1878~?)分别在北京大学主讲古代印度史及担任国学门导师等。这些,都为中西史学交流的进一步扩展,特别是提高西方现代史学引入的专业化层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鉴于20世纪初年对西方史学的输入,大多转贩自日本,且往往“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较为庞杂无序,新文化运动期间的输入,已开始注意到西方各派史学理论本身的系统性,其所译介的西方史学理论著作不仅多为欧美原著,且数量颇多,范围也及于英、法、德、俄、意诸国,如美国塞格利曼(EdwinR.A.Seigman)的《经济史观》(陈石孚译本)、班兹(H.E.Barnes)的《史学》(向达译本)、英国弗林特(R.Flint)的《历史科学概论》(郭斌佳译本)、法国施亨利(HenrySee)的《历史之科学与哲学》(黎东方译本)、瑟诺博斯(Ch.Seignobos)的《社会科学与历史方法》(张宗文译本)等,从而大大拓展了西方史学输入的深广度。

五四时期输入国内的各种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中,除马克思主义外,影响最大的厥为实证史学和美国鲁滨逊的“新史学”。实证史学是19世纪西方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产物,创导人为法国的孔德,经法国史家泰恩(HippolyteA.Taine,1829—1893)和英国史家巴克尔的运用阐扬,影响益大。其基本主张,在提倡以自然科学依据经验事实和观察求得事物变化规律的“实证”方法,考察人类社会的活动,从中揭示各种复杂社会现象和历史的演变趋势。后来,不少人又把强调原始资料发掘和史料史实考辨的德国兰克(LeopoldvonRanke,1795—1886)客观主义史学也归入了实证史学的范畴。应当说,实证史学自20世纪初便已通过巴克尔的《英国文明史》节译本及日本的一些史学概论著作传入中国,其有关寻求历史因果律和注重人类文明史研究的观点,尤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至于兰克学派的史学方法,当时虽也有零星输入,却反响不大。而五四时期传入的各派实证史学,则大多倾向于后者。

如法国实证史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斯所著《历史研究法入门》,在未有中译本之前,便被胡适列为讨论史料整理和审定方法的重要参考书。1926年,该书中译本《史学原论》(李思纯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风行一时。书中强调,其所注重,本非“空泛无际之历史哲学”,而在为治史者提供一套合理的史料和史实考证方法,以求得历史真相,并对孔德、巴克尔等人认为历史受理性“定律”支配的观点表示了异议。说:“以世界事物均受理性之支配,遂发生人类乃连续而必定‘进步’之学说,此虽被实证哲学家(Positivists)所采,然亦纯然为形上学之假定耳……历史事实之研究,终不能指出一种‘简单的’普遍继续之人类进步。其呈现于吾人之目前者,仍是若干局部偶然之事实外,更无所谓任何之理性,足以显示属于人类全体恒久不易之因果。”故全书大部分论述都围绕着史料文献学的问题展开。

同类推荐
  • 云龙舞

    云龙舞

    文登首部以文学形式反映家纺业发展史的全景式史诗般长篇纪实文学,本书共有八个章节,二百零四个个性鲜明的主题。从文登家纺的源头说起,结合家纺产业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详细描述了驰名中外的工艺品“云龙绣”的发展历程。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舆情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在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作用下不断互动的过程。它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同时又经常随各种社会事项的发生具有变动不居的特点。2007年呈现给大家的舆情蓝皮书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同2006年相比,其发展态势具有新的特点。细心阅读该书并同2006年的情况做对比,对我们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 郁闷的中国人

    郁闷的中国人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到《郁闷的中国人》,著名作家梁晓声捅破了中国最后一层窗户纸!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热门推荐
  • 纳尼亚传奇(中)

    纳尼亚传奇(中)

    故事的开始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进入了一个异世界,被称为“纳尼亚”,并在那里经历过一连串的冒险,及看到那个世界的创造......,
  • 千古炎皇帝国梦

    千古炎皇帝国梦

    炎国铁蹄,无坚不摧!沉睡雄狮,大梦初醒。
  • 卷卷淑情:来生注定爱你

    卷卷淑情:来生注定爱你

    夜钦凌的前世,和夏婷的前世是一对刚结完婚的夫妻?灾难来临了,夜钦凌和夏婷倒在地板上,鲜血大口大口地吐出嘴来,“夏婷?我?们来生在做夫妻,好?好吗?”钦凌拉住夏婷的手,“我愿?愿意,来生我?注定爱你!”话音刚落,钦凌和夏婷“走了”?
  • 鬼医录之:狐心宠妾

    鬼医录之:狐心宠妾

    她是名门嫡女,战神王爷的未婚妻,可就在大婚前夕,惨遭妹妹挖心夺脸。重生归来,一双紫眸潋滟天下,一颗灵狐之心算尽天下人心。她誓要将那些迫害她的仇人统统送进地狱。可是为什么就有人偏偏喜欢跟她作对?那个面瘫王爷,人前高冷禁欲,人后却是无赖撒泼求抱抱。今天怀疑她是敌国奸细,明天说她是对头的亲信,更过分的是,审她居然审到了床上了。“你别过来,你要干什么?你可是正人君子!”某女紧张的拉着被角节节败退。某男一脸邪魅步步逼近,“正人君子也是男人,乖……”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道弑仙

    天道弑仙

    仙侠凡人流小说又一力作!平凡的修仙之路,一个来世俗丞相府的少年,偶然的一次机遇进入到了极北之地的一个门派当中,虽说资质平庸无奇,但偶得奇宝,从此开启了一段并不平常修仙之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乱天谱

    乱天谱

    这是一个属于天赋神通拥有者的世界杀戮天眼混沌左手麒麟臂雾里寻花月蚀之剑……他天资平凡,身份低微,但是不屈不挠他忠于爱情,人阻他敢杀人,仙挡他能弑仙,天不同意,他敢乱天!他会不会拥有独一无二的天赋神通?惟能极于情,故能极于剑!远古的传承,不屈的修炼,看他如何书写一卷乱天谱!
  • 恶魔太子别吃甜菜

    恶魔太子别吃甜菜

    在学校的换生教育工作中甜灿来到了有恶魔太子的一所高中“大家好,我叫甜灿……”“什么?你叫甜菜?”在回家的拐角处她感觉到了他的吻而他则是慢慢的,一口一口的吃掉这珠甜灿……这珠甜菜怎么那么好吃?真想把她吃完……
  • 故纸拾遗(第二卷)

    故纸拾遗(第二卷)

    本书收集了以洛阳地区为主,包括山西、陕西、云南、东北、甘肃等地在内的各种契约文书,时间从清康熙年间至解放初期,各类包括地契、房契、发票、借据、婚事文书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民俗、货币、度量等各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