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600000005

第5章 台湾女性文学的出发(3)

样一种政治背景和现实心态的影响。“战斗文艺”思潮汹涌而来之际,台湾文坛于高压政策下成立的带有政治色彩的第一个女作家组织——“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以及稍后组织的“中国妇女写作协会”的宗旨,都是“结合全国爱好文艺写作的妇女,从事战斗的、健康的文艺作品的创作。”1955年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成立之际,还宣言过如下目标:“我们8望拿起一支笔写下自己的心声、自由中国的复兴、大陆铁幕的黑暗。”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50年代曾经出版过三辑《妇女创作集》,该会的常务理事许素玉在编辑序中明言,协会的宗旨是“鼓励妇女写作及研究妇女问题以实践三民主义,增强反共抗俄力量”。事实上,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不仅仅是“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包括“中国文艺协会”、“中国青年写作协会”等等,作家团体采取向官方主动表态的模式彼此规约,当局把作家纳入官办“民间”文艺团体,千方百计地扩充反共文艺人口,让他们服膺“战斗文艺”运动。这既构成50年代文化体制下的文艺运动的显著特征,也让人们窥见民间社团与统治者当局之间的微妙关系;它所反映的,是主流意识形态对于文坛的强大的裹挟力量,同时也是拓定时代背景下一种互为影响,并非孤立存在的文学现象。

另一方面,在“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的宣言告白与实际的创作面貌之间,在主流文坛对女作家政治笼络与文学排斥之间,又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导致当时呈现弱势文坛地位的女作家,多以疏离于主流文坛的创作姿态,不断开拓女性书写的空间。在“战斗文艺”运动一统天下的50年代,主流文学倡导的是“反共抗俄”的“战斗”主题,女性书写侧重的多是思乡忆旧的文学情怀;主流文坛评价作家创作的尺度,首先是作家能否纳入“战斗文艺”的反共轨道,而非文学艺术的标准。凡符合“战斗文艺”创作宗旨的,官方极尽鼓励重奖之荣誉,如潘人木的《如梦记》、《莲漪表妹》、《马兰自传》等小说,连年获得“中华文艺奖”;凡有悖于官方要求的女性书写,却遭到贬损排斥,甚至被打入另册。早在50年代,针对女作家不重视文学的“战斗性”的倾向,具有官方文学色彩的评论家刘心皇就曾这样批评道:

她们的优点在于感情丰富、思想细致,描写心情和事物,都能入情入理,而且用词美丽。可惜的是,她们所写的差不多是身边琐事。读她们的作品,仿佛不知道是在这样惊心动魄的大时代里。在主流文坛眼里,女作家普遍的创作,得到的是这样的评价:和“反共文学”相比,以怀乡为主的题材显得不够“积极”,在不重视文学性的“战斗”时代只能成为支流;和当时已形成另一风潮的现代派比起来,女性爱情小说显得太“平凡”了些,在那个创作上的狂飙猛进时期,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仿佛茶余饭后的消遣,也是支流。处于支流地位的女性书写,如果创作出了“格”,那就不仅仅是遭致批评了,强有力的政治干预,将给人带来灭顶之灾。这种干预一直延续到六七十年代。60年代初期,女作家郭良蕙的长篇小说《心锁》因为涉及到性描写,便被指控为“黄色小说”,“内政部”据此查禁了《心锁》,作者也被“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和“中国文艺协会”开除会籍。在“战斗文艺”团体互为网络的背景下,任何一个作家,一旦被“中国文艺协会”等团体所摒弃,无异于被放逐在台湾文坛的边地带,其承受的社会压力可想而知。

不管官方文坛对于女性书写采取怎样的态度,从普遍的意义来说,50年代女作家疏离于主流文坛的创作姿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与那些多在政界和军中任职、具有官方文化色彩的男性作家不同,这些在教育、文化部门服务的女作家,相对而言,民间的、个体的写作色彩更浓一些,离政治的漩涡相对6一些,或许因为她们不属于反共文学的正规部队,这反而使她们在无形中拥有了写作的自由度和新的文学空间。尽管不排斥极少数女作家曾以峻急之情投入“战斗文艺”写作,一些女性作品中也流露过初到台湾的政治心态与“战斗”字眼,某些篇什在特定的社会氛围中也会增添“反共的尾巴”,但在她们的全部创作中,这类写作占据少数;在她们后来的思想感情变化中,最初的“战斗”色彩也不断由浓变淡;在50年代女性作家的整体创作格局中,“战斗文艺”的倾向并不占据主导位置。

在写作路向上,与当时主流文坛充满“战斗”色彩的意识形态话语不同,50年代的女作家更重视创作的文学性。“战斗文艺”蔚为风潮的年代里,文艺团体争先恐后召开座谈会,报纸刊物纷纷开辟“战斗”专栏,这种现象曾经此起彼伏,但“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举办的三次文艺座谈会,却与当时风尚有所偏离。1955年6月,由罗家伦主讲“写作的理论”;1957年6月,香港作家徐讠于被特邀参加座谈会,研讨主题为“写作的传达与表达”;同年9月,梁实秋则为女作家们讲授“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小说的关系”。女作家们对于社团活动的文学期待,可以从中窥见一斑。女作家们曾经具有的文学素养和创作生涯,她们对于生命、人性、爱情、美与艺术的特别敏感和关注,使她们从台湾文坛出发的时候,更希望自己的写作定位首先是文学的角色,而非政治的传声筒。

这样一种文学角色的定位,势必带来女性书写的独异风貌。具体到创作题材和文学题旨的表现,当时的文坛上出现了三种情形。

第一,怀乡文学的创作,透过追忆大陆、怀旧思乡、寄寓离愁的描写,凸显出浓重的乡愁意识。尽管这一主题指向中,某些作品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但多数作家巧妙地避开对政治的直接发言,在人性和人情、故0与乡土的情感层面深入开掘,于“战斗文艺”原野的空白地带左奔右突,婉蜒曲行。张秀亚、琦君、谢冰莹、林海音等人的作品,往往在散文与小说的领域里见证了怀乡情感的浓度。

第二,对婚姻爱情故事的表现,蕴藏了一种反封建的主题指向。无论是借故乡人物的忆念,描摹过去时代悲欢离合的人情世态,如林海音的《婚姻的故事》、聂华苓的《失去的金铃子》等;还是以现实生活的观照,表现当下台湾的情感纠葛与伦理冲突,如郭良蕙的《银梦》、孟瑶的《心愿》等,这类创作都对男女不平等的传统与现实,对女性的历史命运与生存境遇,给予了特别关注。

第三,通过性别角色与性别论述的体认,承接了五四以来大陆女性文学所传达的女性意识。张漱菡、童真、刘枋、繁露、毕璞等作家在50年代创作的部分小说,从一个侧面透露出经过五四新文化思想濡染的知识女性的自主意识。这样一种女性书写带来的创作面貌,不仅在主题和题材上完全区别于那种“局限于揭发中共的贫穷、屠杀、无人性,以及心向王师这些教条”的反共文学作品,而且在风格上也没有那种号角冲天的呐喊,刀光剑影的对阵。女性书写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或纯情柔美或温婉而又苦涩的“闺秀”风格。也就是说,透过女性情态的“软性诉求”,传达一份真挚的人间关爱;避开“战斗文艺”的政策驱动,保持一种相对自由的艺术追求,这构成50年代女作家心向往之的创作态度与文学境界。

从社会的期待视野来看,女性文学疏离于主流文坛的话语呈现,竟然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拥戴,这对女作家的创作路向不啻于有力的肯定和鼓励。1956年,“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曾经举办“四十四年度全国青年最喜阅读文艺作品测验”,选出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各10部。其中女作家榜上有名的:小说占据4种,有张漱菡的《意难忘》,张爱玲的《秧歌》,孟瑶的《心愿》,谢冰莹的《圣洁的灵魂》;戏剧占据1种,有李曼瑰的《女画家》;散文比例最高,竟占据8种之多,它们分别为艾雯的《青春篇》,张秀亚的《三色堇》、《牧羊女》、《凡妮的手册》,徐钟佩的《我在台北》,谢冰莹的《爱晚亭》,钟梅音的《冷泉心影》,苏雪林的《绿天》。女作家的上榜作品,几乎都在“战斗文艺”创作的格局之外。倒是获得官方“中华文艺奖”的《莲漪表妹》、《马兰自传》等作品,并未进入读者的入选视野。上述情形,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50年代女性书写非主流形态的存在方式与文学面貌。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收录了莎士比亚四部悲剧代表作,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麦克白》(1606)等。在这四部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以悲剧告终,却因其喜剧气氛使得剧本里“处处是青春和春天”;《哈姆莱特》中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越来越少,现实主义描写越来越突出;《奥瑟罗》则对现实社会中的邪恶势力做了深刻有力的批判;《麦克白》等作品中,理想光辉的正面人物形象不再出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日趋破灭。这些作品无不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悲剧,代表了莎士比亚最杰出的成就。
  • 亲亲我的宝贝

    亲亲我的宝贝

    该书稿是一部育儿类的日记体作品。全书由200个小故事构成,描述了一名叫“贝贝”的小女孩从呱呱坠地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的点滴趣事和成长轨迹,并记录了贝贝所在的家庭成员伴其成长过程中的育儿感悟与经验分享。
  • 弯弯的沙河

    弯弯的沙河

    你来自那名不见经传的七十二条沟八十一个山头,你斗折蛇行,串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寨,也串起了沙河场,然后你不顾儿“拖”女“拉”,你不惧屎污尿染,纵身跳进“坑”中,来不及整理行囊,又匆匆地裂开河谷平坝钻出重围汇入渠江涌进长江投身大海……
  • 走向“经典”之路:《古诗十九首》阐释史研究

    走向“经典”之路:《古诗十九首》阐释史研究

    本书将《古诗十九首》放置于其所属文化传统与中国古代诗歌批评所构建的诗歌经典谱系中进行动态考察,重点与历代《古诗十九首》阐释文本为研究对象,围绕《古诗十九首》作为经学的诗歌经典与文学的诗歌经典的价值进行研究。
  • 柔石作品集(一)

    柔石作品集(一)

    在烟一块似的衰柳底下,有一位三十岁的男子,颓然地坐着;似醉了,痴了一般。他正在回忆,回忆他几年来为爱神所搬弄得失败了的过去。他的额上流着血,有几条一寸多长的破裂了的皮,在眉的上面,斜向的划着,这时已一半凝结着黑痕,几滴血还从眼边流到两颊。这显然是被人用器物打坏的。可是他并不怎样注意他自己的受伤,好似孩子被母亲打了一顿一样,转眼就没有这一回事了。夜色冷酷的紧密的包围着他,使他全身发起颤抖来,好象要充军他到极荒鄙的边疆上去,这时,公文罪状上,都盖上了远配的印章。他朦胧的两眼望着湖上,湖水是没有一丝漪涟的笑波,只是套上一副黑色而可怕的假面,威吓他逼他就道。
热门推荐
  • 龙心记

    龙心记

    一块龙心石,承载着龙荒界最后一丝希望。吴家子弟回归龙荒,能否改写龙荒历史?
  • 放弃你,是我最好的选择

    放弃你,是我最好的选择

    每个人在学生时期都会有一段炽热的爱情,这段感情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破裂,当你放弃他的那一刻,你可能才意识到,你究竟有多爱他
  • 冷魅太子:红颜祸水

    冷魅太子:红颜祸水

    冷魅王爷独宠,“谁敢和本王抢人?”伸手捏了捏某人的小脸,“鸢儿,你说怎么办呢?是砍他一只手还是把他喂狗?”可事情在遇到顾青涔之后完全转变。“鸢儿,你喜欢的一直都是他吗?”这是白陌予第一次,第一次如此难过,可是他却什么都不能做,他说有人抢她他便一定会把他千刀万剐,但那个人是她最爱的人,他不忍心伤害。“陌予,对不起,原来我喜欢的是你,你等等我,等等我,别那么快离开好不好,我马上就找到你了。”许南鸢一路狂奔,才发现自己是如此害怕失去他,对顾青涔那只是年少的友情,却被错当成了爱情。她说,“和他在一起我一辈子都不会开心。”
  • 强势攻婚:总裁大人轻点宠

    强势攻婚:总裁大人轻点宠

    "韩沫沫,江城地产大亨二女,含着金汤匙出生,天生就是高高在上的凤凰!可是,韩家一家势败,父亲入狱,母亲重病,姐姐车祸身亡。韩沫沫落毛凤凰不如鸡,本欲卖身救母,却不想反而被强。“金主大人,他们都说我是狐媚子转世,你再不知节制,小心那什么尽了就人亡了!”韩沫沫扶着已经不堪重负的腰,幽怨地道。男人却是翻身将她压在了身下,勾起她玲珑的下颚,邪魅一笑,“我就喜欢你狐媚我!”自此,全世界都知道,那个冷漠入骨,杀罚无情的商场阎王顾家二少有了软肋,是他迷恋她的温暖,她的味道无法自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独家盛宠,等你来

    独家盛宠,等你来

    拒绝家人帮助她家如何立足,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创建属于自己的王国,,,好不容易喜欢上一个人,他将如何一步一步攻克她内心的防守,,,
  • 绝代妖姬很妖娆

    绝代妖姬很妖娆

    自古以来红颜易老,韶华易逝这是恒古定律。问世间女人最怕什么,不是生活的苦难亦不是死亡的黑暗。一个女人最怕的不外乎就是美人迟暮,这是所有女性最不能,也最害怕的事。历史上迷君倾城的女子不计其数,但唯有她经历六位帝王的宠幸,岁月的痕迹只是给她平添无限魅力。
  • 五行罗盘

    五行罗盘

    讲述一个少年获得了火电的能力在天皇的帮助下寻找伙伴,勇闯人界,天界,地界。最后天皇地皇的决一死战少年为了不让世界陷入地皇的统治废除了自己的能力回到了开始。
  • 欲飞之鸟

    欲飞之鸟

    在这个似小社会的校园里上课、生活,或积极向上,或惶惶度日,遇到的事,遇见的人,有些留下了,有些淡忘了。
  • The Lost Continent

    The Lost Contin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月人狐恋

    三月人狐恋

    呆萌小清新无意间解除了狐仙庙狐仙的封印,萌妹子狐仙以身相许破解校园七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