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6300000007

第7章 网络传播的多维观照(2)

在此,我们不妨从比较熟悉的传统媒体电视与网络媒体说起,理清不同媒体之间的关系。回首新媒体出现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基本规律:

首先,一种新媒介的问世最初总是沿袭旧媒介的形式和内容。书写媒介早期就是模仿口语媒介,印刷媒介则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大力模仿书写媒介,电视则模仿电台。

其次,新媒介亮相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受到各种批评,在批评中不断成熟。如书写媒介刚问世时被人称之为将“弱化我们的记忆”,印刷媒介也一直遭受到如此待遇,连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都曾说过“无知的利器就是印刷制品的传播”。

再次,新媒体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报纸、电台、电视台的出现,都极大地改变了传播方式,影响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存在着继承与沿袭的问题,因此,新旧媒体必定具有相似的共性。因特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但它尚处于起步阶段,模仿和借鉴传统媒体在所难免,因特网在接受批评中成长,走向进一步的完善。

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差异仍是存在的。对网络媒体,你可以选择自己喜好的内容,对其他内容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因此,网络媒体的信息对你而言,是你自己主动地去“拉”(pull)出来的。而电视是一种单向传播,你是大众中的一员,因此,电视的内容你无法主动选择,你只能被动地接受电视“推”(push)出的内容。这种获取信息的不同方式,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重要区别。

从表面上看,电视和网络媒体都是人的感觉器官的延伸。凭借各个通道似乎都可以到达一个信息的大海。但电视的信息海洋与网络媒体的海洋并非同一内容。

按乔治·吉尔德的说法,大众传媒所遵循的,在内容上是“最低公倍数”规则,在形式上是“两分钟规则”,即一条电视新闻所占用的时间不能超过两分钟。这两种规则其实可以概括为一种规则——在最低的水平上寻求知识、信息旨趣上的共同点。这样的规则显然是否定性、限制性,甚至独裁性的。当你对一条新闻所涉及的内容欲知其详时,当你错过你感兴趣的一条新闻的播出时间时,当你不满足于看关于一个人物的短短的新闻报道,而想看他的详细资料时,你别无选择。这就是个人趣味对于大众趣味,创造性的领悟能力对于平均化的领悟能力的无条件服从。个人在大众传媒所营造的环境下不断服从的过程,就是一个被不断复制、不断“平均化”,被彻底改造成为文化上的消费者的过程。

而网络媒体的使用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参与信息内容传播的生产者。网络媒体的用户,可以在无边的信息天空自由地飞翔。

人们爱说,电视犹如一扇让你了解世界的窗口。但,此窗口与彼窗口仍有很大的区别,你在实际窗口上,转换不同的角度,从窗口向外看到的不同的风景,你仍有主动性选择不同的角度。然而在电视面前,你没有主动权。你能看到电视台为你选择的角度,无论你如何转换角度,从电视这一窗口看到的只能是经过电视人取舍过的风景。

网络媒体给用户打开的不是窗口而是一道门。它引导你走出房间,走向户外,走向整个世界,发现外部的世界。沿着鼠标的航线,你自己掌握着航海的舵把,自由地游来游去。你可以看你想看的任何信息,没有任何时间、地点的限制,网络媒体之信息海洋是真正的自由空间。

2.网络传播的明天

美国西北大学的麦迪尔新闻学院的助理教授大卫·亚伯拉罕逊(DavidAbrahamson)考察了杂志在20世纪、广播电视在战后的发展,并将之与因特网的发展作一类比得出:网络的发展和将来必将经历商业化、定位塑造和分层化之路。政府介入和监督的逐渐淡出、相当程度的合并和集中将是网络发展的主流方向。

因此,大卫·亚伯拉罕逊认为,因特网的发展和信息自身的发展关系不大。在网络话语中曾反复强调“信息自身要求自由”的诉求,但大卫·亚伯拉罕逊认为恰好相反,信息将不会自由发展。因此,技术上的发展如信用卡的加密、解密,“猫”的速度、带宽的增加,有线电视能否在网上提供同步的节目等等,都不能对因特网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因特网的发展最终将由市场和资本来推动。

首先,尽管因特网的成本结构和形式还未最终确定,但是,广告必将成为支撑因特网运营成本的主要部分。大众媒体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建立一个更加现实、更加商业化和更加有效的广告支撑模式。然而当前网上广告的发展仍然十分幼稚。仅有的形式如旗帜广告、按钮广告和动画显然十分幼稚,尚有待发展。第二,因特网将一如既往朝提供信息的主流方向发展。因特网上的信息提供将经历一场方向式的变革,将转变为主要为特定的受众提供高价值的信息。这些受众将是这些信息的高消费者。网站将从原先的大众市场转变为向受众提供定位明确的信息。

第三,政府在因特网发展中的直接作用最终将会消失。政府在因特网的发展中起了基础性的构架作用。但是,在因特网的继续发展中,政府的责权则会缩减,其干预将主要限制于一些文化性的问题中:网上色情问题、儿童的保护问题等等。

第四,媒介发展的向心动力将使得网络企业步入一个整合过程。网络上提供信息的企业至少在短期和中期之内会经历一个整合期。正如杂志和广播系统在70年代之后的整合一样,越来越少的公司将越来越大,并且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在互联网企业中,微软的模式将会盛行。尽管这些企业不是软件行业,而是互联网企业。假如这种整合最终出现的话,其中的商业文化现象值得关注。

根据媒介的发展规律,现在对互联网的前景还很难具体描绘,我们无法对互联网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20世纪40年代,电视最初露面时,有人将之称为“有图像的收音机”。现在我们知道,电视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巨大影响是无可比拟的。然而在当时,却鲜有人预测到这一点。同样,对互联网这样的技术,无疑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彩的一笔,我们仍无法预测到其真正的巨大影响。

网络传播的明天,很难预测准确,只能说明它发展的巨大潜力。正因为潜力无穷,它才吸收各路才俊纷纷投入网络,为网络的兴旺铺路。

网络传播的前景,从世纪之交的一股股的“网络热”中可见一斑。截止1999年底,全球可进入网站420多万个,可进入的站点73万多个,网页已超过10亿。

两次没有赶上技术革命浪潮的中国,在“第三次”浪潮中,中国奋起直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并不十分遥远,只要牢牢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在新世纪中叶重振中华民族的雄风。

从1998年以来,网络在中国不断升温,各种各样的网站应运而生,令人目不暇接。网民则几何级数向上窜,截止到2000年年底,中国网民已达到了2250万个。中国网络业的增长势头吸引了众多风险投资商,中关村曾游荡着数十亿美元的风险资金,积极寻找着理想的匹配伙伴。仅美国一家,在2000年一季度进入中国网络产业的资金就达十几亿美元。

网络的飞速发展,引来激烈的竞争。北京新浪公司总经理有句很形象的话:“现在我们只要打上一秒钟的盹儿就会被别人甩到身后去。”

搞好网络,最重要的还是信誉,信誉是网站的生命,网站的荣辱与存亡,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用户手中,掌握在用户手中的那只鼠标上。作为网络企业,要想让用户点击自己的网站,必须不遗余力地建立良好的信誉,并像保护生命一样维护它,踏踏实实地做下去。

网络业的健康成长,靠的是网络企业的共同努力。令人欣喜的是,业内人士已有所觉醒,并开始弥补以往的失误。新千年伊始,知名网络公司之间的结盟已成燎原之势,这表明中国的网络业已进入“抱团打天下”的新时代。

另一边全力争夺“眼球”,网住更多的用户。“搜狐”执行官张朝阳把网络业的竞争归纳为四个字,争夺眼球,提出了注意力经济的概念。网站的注意力越高,访问量越大,越能吸引网络广告,访问量大小与网站的收入成正比。为争夺用户的眼球,各个网站新招迭出,有实力的网站或降低上网费用,或赠送上网时间,或拉明星上网与网友聊天,或开发“傻瓜”上网工具免费供用户下载,或开办各种各样的免费服务,等等。

尤为可喜的是,舆论对网络的关注更加冷静,专家们在冷静地分析网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冷静地寻求解决网络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2.3网络传播是人类的文化革命

西方学者对网络媒体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其工具性特征或者经营上的兴趣。网络不应仅被视为一种新的技术和商业契机,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将催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从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上来说,网络对人们交流方式、话语行为的改变将是一个更为重要而且严肃的话题。

部分学者从网络对话语的影响出发,阐述了网络时代话语形式的特点。其中,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的黑兹尔·狄根加西亚教授(HazelDickenGarcia)主张从网络话语着手,来研究网络话语行为和网络的社会文化影响。他将网络话语分为五种类型:(1)关于网络的话语。(2)网上话语(onlinediscourse)。(3)传播的历史话语。(4)传播的未来话语。(5)话语行为在当前的重要性。

他认为应该从话语行为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出发,来寻求这五个方面的话语行为特点。

1.网络传播改变人类话语行为

所谓话语,指的是对主题或者目标的谈论方式,包括口语、文字以及其他的表述方式。话语根源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但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对生活中各个层面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其中包括对于技术的不同理解。这必将造成各种不同的话语。

(1)关于网络的话语

关于传播技术的话语在历史中不断出现。这些话语主要有三个视角:社会、组织和个人。用概念化的思维来看,这些主题主要有四个问题:①新的传播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利益。②新传播技术给我们带来的负面效应。③相互关系——比如从全球来看,凭借新技术,哪一部分人将获得获取信息的权力,多元性将以多大的程度实现和反映出来?④人的社会化过程和标准的新变化,特别是网络是催生了个人的孤立主义还是发展了个人的社会互动能力?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人们是继承了一种文化传统,并且试图从现有的观点出发,去解释任何新的现象和问题。

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关于新传播技术的话语一直集中在新技术对金融、商业的影响和它在工作和教育环境的应用上。而当前关于网络的话语出现了新的动向,即出于对技术的关注而引起的组织性改变。

从个人角度来看,特别值得注意的话语是,因特网对个人思考能力的影响。人们担心的是,由于通过因特网进行的是一种孤立的交流,长此以往必将减少个人真正的社会互动行为,人的思考能力也会因此而下降。

在有关传播技术的话语中,网络催生了关于人的社会化的一些新观点。其一,人必须要在社会互动和网络互动中寻求一种平衡;其二,计算机文化极力推销网络互动中的虚拟的中介世界,而降低了人际交流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着眼于发展完整的、有创造力的个人。

(2)网上话语

与以前的媒介相比,互联网无疑更多地强调随意的人际对话和交流。所谓网上话语指的是在网络上的话语和关于那些话语的话语。它们对于互联网的关注主要在法律和道德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限制上。

尽管个人的视角从来都无法和社会、组织分开,但是关于互联网的话语更多地集结在个人角度。其中,较为引人瞩目的是个人的角色分化。在互联网上,人们将获得崭新的人格,最典型的就是人的行为限制变小,有些人会在网上“说”一些他们平时不说的话。但是,与此同时也伴生着一些更严重的问题,如网络恶意和非礼行为。网络交流的产生源于孤独、缺少社会暗示和人际交流中的不确定性。此外,网络使用者毫无疑问地接受互联网上的信息,而如果在传统媒体上,他们则不会如此轻率,使用者们很少怀疑传播者的身份、职业、职位和在具体问题上的权威性。

(3)传播的历史话语

在考察了传播技术的历史话语之后,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人们对新技术总是充满了期待,并且希望将新技术的速度和效率整合到原有的传播体系之中。第二,和以往的历史性话语一样,技术的潜在危害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是,在互联网的话语中,对技术、使用这种媒介的能力和权力的强调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第三,与以往媒介不同的还有对于当前教育制度和学习过程的全面反思,对社区和价值的强调。意义究竟是固定的还是变动的?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这个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并且在网络媒体出现后成为了核心问题。

(4)传播的未来话语

同类推荐
  •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本书见证了石油人在石油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在重重困难面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顽强精神。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对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了萌芽、先驱、基础、基地和摇篮的作用。这些在书稿中真诚、详细、专业、实事求是地一一记载。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修订版)》结合翔实案例,针对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剖析,探究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代表性。全书内容全面,分析具体,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用书。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
  •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这本书。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书中的一幕幕校园闹剧,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书中老师的“斗智斗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由衷叹服。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
  •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本书系统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认识电视节目质量以及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价电视节目质量,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电视节目服务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对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热门推荐
  • 给那些没有自信的人

    给那些没有自信的人

    对于初恋来说,往往是那么的刻苦铭心,对于所有的人来说,得到的往往比失去的多得多。人生的路总是要靠自己走出来的,不要为不必要的事情的浪费太多的感情
  • 我家有个猫仆大人

    我家有个猫仆大人

    爱熊,爱吃,小傲娇;妖魅,狡黠,天然黑。命中注定的邂逅,意外缔结的契约。隐藏的秘密终随着空间大门的开启,而被逐步揭露。“喂,我才是主人,信不信我一把火烧掉你的尾巴!”她红着脸,踮脚恐吓着沙发上的猫仆。换来的却是它妖魅而不屑的一眼,头顶的猫耳微微颤动,对此全然无视。别忘了,此刻起「我是主人你是仆!」
  • 心的灵光

    心的灵光

    我的诗,记录我的心。在漫漫的人生路,记下我的每一笔感悟!
  • 烟华乱世:倾城如歌

    烟华乱世:倾城如歌

    转世重生,她是灵芃山上的小妖茯苓,也是散花楼的头牌慕容嫣儿。若如初见,一个是与她生死不弃的四皇子,一个是得不到所爱宁肯用阴谋毁去的三皇子。阴谋斗争,里面是大秦的皇储之争,外面是大周的虎视眈眈,她又该如何帮助四皇子打败诸位皇子,夺得储君之位。江山美人,在权利与爱情面前,她选择了爱情,而有些人依然执迷不悟。前朝宝藏,引起一场场血雨腥风,最后却在她的手上付之一炬。马蹄狂乱,淝水之战她毒杀三十万大周兵,松坡之战她烧死六十万九国联军……为了保住四皇子,她可以牺牲一切。绿蓑细雨,最后一场阴谋,最后一场乱战,是记忆复苏,还是相忘江湖……五代十国,传奇末代女将慕容嫣儿的一生烟华。
  • 双面情侣

    双面情侣

    她,是一个坚强又忧郁的女孩;他,是一个搞笑又冷酷的男孩。他们因命运的安排从相遇到相知再到不分离、他们因多种的原因从仇恨到无力再到新的开始。是什么能牵动他们能走在一起的呢?他们的之间...是老天的安排还是命运已注定?请大家关注《双面情侣》,青春正在绽放...殇殇热烈求点击、收藏、推荐...谢谢!!
  • 心灵改造

    心灵改造

    “再走近一点,对,就是这样。”听从他人命令摇摆着身体的男子,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刚学会走路的时候,那时候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就像过个二十年就会删除备份的资料一样。什么时候,自己的存在也会像这份记忆一样被删除掉吗。思念至此,男子恐惧的抓向一脸错愕的医生----事件发生日:7月26日
  • 最后的守灵师

    最后的守灵师

    大道伦常,亦有或缺。传承千年的神秘职业,坎坷一生的守灵师传承;终究耗尽上天气数。独留最后一个守灵师的后人,游离在茫茫都市。先秦的亡灵冤魂复苏在即,战国百家英魂难朽亦有残存。人类颠倒的作息,盲目的自大。千年之前的一个传说,却将灾难一直延续到了如今。作为最后的守灵师,灵月吟能够面对吗......
  • 帝王重生,呆萌皇后升级录

    帝王重生,呆萌皇后升级录

    皇桑重生了,凉凉还在萌蠢;皇桑决定好好只爱凉凉一个人了,凉凉还在萌蠢;皇桑忠犬得群臣激奋了,凉凉还在萌蠢……此文另一个名字《萌蠢凉凉虐重生帝千百遍》。皇桑不是处,不喜者慎入。****她是丞相嫡次女,和庶妹一起被送入藩王后宫为妃。庶妹被封为夫人,她却只是个美人!后宫险恶,少根筋的她常常能逢凶化吉!司洛芸觉得自己真的很低调了!但为什么大家都用想吃人的眼光望着她?大王落水、司夫人衣破、甄姬有孕……这些跟她都无关啊!**重生前,他被她蠢得要吐血!重生后,他被她蠢得偷偷吐了几次血!上一世他没有机会懂她,这一世他重生在最好的时机里,也懂了她那隐藏在看似呆板、不争、淡漠背后的脆弱!独孤夜发誓,这一世他要护她、疼她与他们的孩子一世无忧!前朝争斗不累及她烦忧,后宫不安分的女人不劳她动手……但是,皇后凉凉,您能不能开恩别再萌蠢得令皇桑时刻有吐血的冲动了?
  • 黑色恋心

    黑色恋心

    布知:“希,不管怎样,我爱你。”希:"那份黑漆漆的感情还是埋在心里吧。"
  • 英雄联盟之一影惊魂

    英雄联盟之一影惊魂

    因比赛失利而备受舆论谴责的年轻职业选手kzed被迫主动撕毁与俱乐部的协定,然而那笔巨大的违约金却使他寸步难移。因找不到工作而受到家人的压力与那笔时时催促的违约金使他几乎崩溃。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位神秘的女士来到了他的身边。“就算如今的我已经身败名裂,你们的邀请依然没有作废吗?”在那已失去往日光彩的脸上挂着的是带有淡淡嘲讽的莫名笑容。女士的邀请是帮助年轻人重回巅峰还是将他引入一个更深的深渊?(附:手工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