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3900000003

第3章 前言(2)

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楚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生于春秋末期周灵王之世,约公元前570年—前580年。他出身于士大夫家庭,从小聪慧好学,曾师从当时的大学问家商容。二十多岁时任周王室守藏史(管理国家文物典籍的官员),先后供职三十多年。在此期间,他得以博览周王室的图书史料,掌握了一般人难以得到的历史知识。同时他对周王朝的腐败没落,王室贵族内部、王室与诸侯、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大夫之间的倾轧、征讨内幕也有了比较深刻的亲身感受。约在公元前516年左右,周王室内部发生了王子朝之乱,老子乃弃官回归故里,不久,即迁至沛泽隐居。其后,周王室愈益衰微,诸侯征战不息,民不聊生,社会动乱愈甚,老子遂西行,进入当时政治比较清明、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的秦国,在扶风一带归隐。据司马迁《史记》所载,他活了一百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明清以来许多考据家认为不可信,有的说他最多只活了九十多岁。不过,在当时那种生活条件下,能活到这把年纪,也算是一位罕见的高寿老人了。

由于老子晚年过着隐居生活,又“以自隐无名为务”,他的行踪自然很少引起世人注意,因而对于他的一切活动以及离世的具体时间,未能留下可靠记载。到司马迁为他立传时,虽相距不过四百多年,而对于老子其人,却已有几种不同的传说:有的把他当老莱子,有的说他是太史儋,使人莫辨真假。司马迁虽然如实地列举了以上传说,然而他毕竟没有忘记作为史官的职责;还因为他和他的父亲司马谈都是老子之道的向往者,自然也不愿意让这位哲人的真面目作为悬案而搁置起来。为了查清事实,他对上述传言作了严肃认真的考证。老莱子虽是楚人,所处时代与老子颇为接近,且同属道家者流,但他的著作不是上、下篇,而是十五篇。周太史儋虽也到过秦国,但太史的执掌和守藏史显然不同,而且太史儋比孔子晚出一百二十九年,与孔子问礼于老聃的事实显然悖谬。此外,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司马迁又明确指出:“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孔子皆后之,不并世。”明白无误地解开了老莱子之谜。此外,出于史官特有的慎重态度,司马迁还不厌其详地列举了老子的世系。这在《史记》七十篇人物列传所涉及的近二百位人物介绍中,只有老子一人。应当说,这已为《史记》的正面记载提供了足够的证据。令人遗憾的是,后来竟有不少学人把司马迁这种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手法,错误地当作存疑之笔,因而引发出一场“老子究竟是谁”的争论。此种争论到了晚清、民国初年更趋激烈;有的甚至指责司马迁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来自《庄子》著作(其中记述老子的事迹有十六处:有七处记述老子及其弟子的活动,九处关于孔子向老子问礼、求道的资料),认为存在着崇道抑儒倾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查阅当时著作,记载老子活动的,决不止庄子一家,即使在儒家的权威著作中也不少见。如《孔子家语》中,就有孔子适周,见老子问礼的记载;《礼记·曾子问》也有四次提到孔子向老聃求教的记录。而且这些资料历来为各种学派所接受。因此,我倾向于认定老子即是老聃。这是近代一百多年来,许多考据专家经过长期争论、反复考证得出的历史定论;毋须在没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继续进行那些不必要的争论。

《道德经》的作者为老聃,在汉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写得很清楚:“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明确记载此书,乃是老子归隐前留下的传世之作。到汉景帝时,由于道教盛行,始依其内容,改称为《道德经》(《法苑珠林·六十八》引《吴书》“阚泽对孙权曰:‘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体尤深,改子为经,始立道学,敕令朝野悉讽诵之’”)。后至唐代,由于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唐高宗还亲自到亳州老君祠祭拜,追号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尊称《道德经》为上经。从此,老子所著言道德之意的上下篇,便以《道德经》闻名于世。但自清末以来,由于梁启超等著名学者发起了“老子究竟是谁”的争论,于是道德经的作者以及成书年代也随之受到质疑。有的甚至认为这本书不是老子本人所写,而是其再传弟子环渊等人辑录而成;有的甚至把《道德经》的成书时间推到战国以后。这类质疑,虽然证据不足,未能推倒司马迁的记述,却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百年来,许多学者卷入了这场争论,多方面地搜集资料,经过比较分析,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已渐趋一致。近代考据家胡适在其所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列举出许多可靠资料,认定“《老子》一书,在先秦诸子著作中最为真实,其中假的最少”。台湾以研究老子闻名的陈鼓应教授也认为“《道德经》很可能出于老子一人的手笔”(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特别是我国文物工作者继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出土之后,1993年又在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了竹简《老子》。经专家鉴定:该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期。虽经数次被盗,剩下的部分竹简,仍整理出2046个字,约为今本的五分之二,其中较完整的章节,与今本内容基本一致。这就为《道德经》的成书年代,提供了更有力的佐证。虽然如此,但也并不排除迄今流传下来的版本没有讹错之处以及后人增补成分。从现有各种版本分析,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一类以唐傅奕本和帛书《老子》为代表;一类以汉河上公及魏王弼为代表,竹简《老子》亦属此类。前者语辞较多,错别亦多;后者文字简洁,错别较少。但印证老子本义,其思想脉络基本一致;两种版本各有优劣,算是“大醇而小疵”,似不应肯定或否定一方。综合近期学术界研究意见,我倾向于认定:在我国文字书写方式发生大变革以前,老子的《道德经》曾以两种方式流传于世:一种靠少数文人用刀在竹简上刻写,主要在贵族阶层中保存;另一种靠口头传诵(或据口述留下的抄本),大多流行于民间及下层知识分子。随着年代久远,战乱频仍,竹简的混乱失真,自然不足为奇;口语流传,辗转抄刻,更难免发生讹错。因此,我们对现行各种版本,应采客观态度,从肯定老子思想体系这个大前提出发,经过仔细比较、鉴定,尽可能博采众长,改正或删去经文中芜杂、失真之处,以便较准确地撷取我国这部最古老的哲学著作的思想精华,为宏扬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作出应有的努力。这就是我在研究《老子》中所持的基本态度。

几点说明

(一)《正解》引用的老子原文,系以浙江书局据清武英殿校订的明华亭张氏校刻的王弼注本为基础,参照河上公、傅奕等古本,以及晚清以来若干著名学者的考据成果,特别是近期出土的汉墓帛书和楚墓竹简,经过反复对照、订正并采用简体汉字,以便广大读者阅读。

(二)老子原著为上下篇。汉、唐以后,始称《道德经》。而在次序上,多为道经在前,德经居后;但帛书《老子》甲、乙本则均为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在这个问题上,笔者仍采用王弼本的安排,但不赞同以道、德二字区分上、下篇。因为整个经文都是“言道德之意”,经文首章即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以道德分篇,不符原旨。故本书仍恢复上、下篇原貌。

(三)本书章节,仍沿用八十一章分法;但对少数章节的先后顺序及句读,依据前人考证以及近期出土文献,作了必要调整;使前后词意更加连贯,句法更加清晰,便于读者理解。

(四)对经文中个别字句,虽经若干学者认真考证,确属羼入或误写;但由于尚缺乏必要的原始证据,书中仍予保留,并加上引号以示区别。在译文中则予以更正。

(五)本书对经文中常用的“无名”、“有名”、“无为”、“有为”、“圣人”等常用名词,均作了相应注解,惟独对经文的中心概念——“道”字,虽亦有注释,实出于方便读者,不得已才这么做的。笔者认为:上下篇五千言就是老子本人对道的详尽表述,只有真正读通经文,方能领悟它的特定内涵。如果妄加注释,很难切中原意,请读者见谅。

(六)老子文字简古,又是以诗的形式写成;而且也必然会受到当时社会、政治因素的制约,自然不能不有所顾忌。因此不少地方语带双关,措辞隐晦,不仅省去了许多联系词,甚至句中的主词也被略去,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了使原义较清晰地表达出来,编者在译文中作了必要的补充,并用括号加以表示。

(七)本书对词义的诠释,以阐明老子固有的思想体系为基本出发点,以经文自解为主。凡经文中能相互印证、贯通、相互发明的,即据以为解,力求融通原旨。

(八)对经文中出现的若干古字、难字、多音字,在注解中加了汉语注音,以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阅览。

(九)书中的“解说”部分是编者个人对经文的研习心得;目的在于补充译文的不足之处,使读者能对老子本意有一个较深切的理解。但由于本人水平所限,错误在所难免,敬希读者指正。

同类推荐
  • 孝道

    孝道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 《道德经》品读

    《道德经》品读

    本书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
  •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的智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并且浸透了中国人的思维。除了儒家智慧,道家智慧又是一股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即使到了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在否定之否定、背叛与反背叛中接受它的影响与推动,获得重新思考生命、世界乃至宇宙的激情。
  •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外交事业。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热门推荐
  • 冷王子的翘爱公主(完结及续集)

    冷王子的翘爱公主(完结及续集)

    蓬莱岛 小时候的相约,王子念念不忘的等待着公主的归来,一次失忆却是让公主忘记了王子。公主归来掩盖了本性只当作是一次的游玩,公主装变成了贫女,王子内心产生了对公主的意念却只能够掩藏在心中,因为他还在等待着他,好友对公主的爱情游戏,误会重重之下公主最终离开!公主之后华丽归来,此时的他还会只是眼看着她吗?公主最终会记起他吗?明明相恋的两人却是相见不相识,一场爱情的追逐在校园之中浪漫展开!
  • 封天魂灵

    封天魂灵

    与世无争的性子却躲不掉本身的使命,父亲的离去与母亲的冷淡造就了他一副淡漠的性格异界大陆,万千魂者,皆臣服白色小狼,异世魂主银色身影,大陆漂浮
  • 横行于电影世界

    横行于电影世界

    李昂被放逐于超级英雄世界,钢铁侠,绿巨人,雷神,美国队长,鹰眼,黑寡妇等英雄齐聚一堂。‘妇联’世界以电影为准,将作为主角生活的主位面,而他为了提升实力必须在系统助手的帮助下出入作为历练场景的其他电影世界。国产、欧美、港台、海外,各种所能想到的,喜欢的,不喜欢的各种题材。类型为科幻,魔幻等。喜欢的朋友们可以多推荐、推荐!多收藏、收藏!也请大家对小白多提提意见,您的意见对小白很重要!
  • 霸气农二代

    霸气农二代

    有人问:“你是谁...”他说:“我只是一个种地的...”林丰无意间得到一个神奇空间,拿来做什么的?当然是种农作物的,什么变异水晶南瓜,百年野山参,随随便便就能种出来,而且价值不菲...既然这么厉害,那林丰岂不是叼炸天了?你想知道?进来看看吧...
  • 超时空手表

    超时空手表

    赵凡是个不折不扣的宅男,他唯一的梦想就是与电脑作伴。忽然有一天一只透明的环状物体凭空出现在了他的电脑桌上,它叫做超时空手表。赵凡不知这手表从何处而来,但他知道这手表具有超越时空的能力,并且功能还不止于此。从此发财不是梦,只不过它唯一的副作用就是偶尔会被卷入时空乱流中......
  • 后宫:我的后宫我作主

    后宫:我的后宫我作主

    皇后又如何,皇上的爱妃又什么样,只有对我不客气的,我不会纵容,那个对我好,我自然对他好,那个对我不好,啍。。。。。。
  • 新世纪青年

    新世纪青年

    谁敢石子扔校长。。。。谁敢智斗校霸。。。。谁敢军训玩教官。。。。谁敢把魔鬼训练当玩。。。谁敢拒绝美女明星的追求。。谁敢考试三科零分。。。这就在新书新世纪青年。。。
  • 英雄联盟之最强回归

    英雄联盟之最强回归

    一个偶然的机会,少年穿越到了异时空,担任起寻找英雄,学习魔法,唤起英雄记忆,并拯救符文大陆任务,他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呢?
  • 武神回忆录

    武神回忆录

    神武大陆最强者在要破空前往大千世界之前亲手书写的回忆录,这可能是历史上最粗鄙最随性最搞笑的回忆录了,你是熟悉的情节在里面演绎出搞笑的故事。
  • 暖心殿下的霸道小猫女

    暖心殿下的霸道小猫女

    在花开的季节,他们相遇了。曾经家人的阻止,情敌的刁难,人们的劝阻…………都没让他们放弃彼此,直到最后……自己的命运的阻止,他们能否和以前一样,美满幸福……【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