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8100000045

第45章 学记

发虑[1]宪[2],求善良,足以謏闻[3],不足以动众;就[4]贤体[5]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6]。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7]民,教学为先。《兑命》[8]曰:“念终始典[9]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10]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B11]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B12]。”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B13]有庠[B14],术[B15]有序[B16],国有学。比年[B17]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B18]辨志[B19],三年视敬业乐群[B20],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B21],强立[B22]而不反[B23],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B24]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B25]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B26],示敬道也;《宵雅》[B27]肄三[B28],官其始也;入学鼓箧[B29],孙[B30]其业也;夏楚[B31]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稀[B32]不视学[B33],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B34]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B35]也。记曰:“凡学,官先事[B36],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B37]。不学操缦[B38]不能安弦,不学博依[B39]不能安诗一,不学杂服[B40]不能安礼,不兴其艺[B41],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B42]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B43],厥修乃来[B44]。”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B45]其占毕[B46],多其讯言,及于数[B47]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B48],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B49],其求之也佛[B50]。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B51],其此之由乎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B52]豫[B53],当其可之谓时[B54],不陵节[B55]而施之谓孙[B56],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扦格[B57]而不胜[B58];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B59]逆[B60]其师,燕辟[B61]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B62]而弗牵[B63],强[B64]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B65],微而臧[B66],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B67],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惟[B68]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B69]二:当其为尸[B70]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B71]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B72],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记问[B73]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良冶[B74]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B75];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B76]类。鼓无当[B77]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B78];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B79];学无当于五官[B80],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B81],五服弗得不亲。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B82]也,此之谓务本。

[注释][1]发虑:深思熟虑。[2]宪:法令。[3]謏闻:小有声名。[4]就:亲近。[5]体:关怀。[6]道:道理。[7]君:君临。[8]《兑命》:《尚书》中的《说命》。[9]典:经常。[10]旨:美味。[B11]反:反省。[B12]学学半:教与学各学得一半。[B13]党:周制五百家为党。[B14]庠:学校。[B15]术:当作“遂”,郊区。[B16]序:学校。[B17]比年:每年。[B18]离经:读断经书的句逗。[B19]辨志:辨别志向。[B20]乐群:友爱同学。[B21]知类通达:触类旁通。[B22]强立:独立判断的能力。[B23]反:违背。[B24]说:通“悦”。[B25]蛾:大蚂蚁。术:学习。[B26]皮弁:古代的一种帽子,用白鹿皮制成。祭菜:以萃、藻之类水草祭先师。[B27]《宵雅》:即《诗经·小雅》。[B28]肄三:即《小雅》中的《鹿鸣》、《四牲》、《皇皇者华》三篇。[B29]鼓箧:闻鼓声而启箧。[B30]孙:通“逊”,顺也。[B31]夏楚:指楸木和荆条,均可作鞭子。[B32]卜稀:大祭祀前要占卜,故称卜稀。[B33]视学:考察学业。[B34]躐:超越。[B35]伦:原则。[B36]官先事:做官先学办事。[B37]居学:居家的学习。[B38]操缦:练习弹琴的指法动作。[B39]博依:诗的比喻,比兴。一说指可以歌咏的杂曲。[B40]杂服:区分等级身份的各种礼服制度。[B41]艺:娱乐。[B42]藏:积累。[B43]务时敏:随时努力精进。[B44]厥修乃来:才能学成。[B45]呻:吟诵。[B46]占毕:书籍。[B47]数:频繁。[B48]诚:真心、自愿。[B49]悖:混乱。[B50]佛:同“拂”,违背。[B51]刑:成。[B52]之谓:即“是谓”,叫做。[B53]豫:预防。[B54]时:适时、及时。[B55]陵节:陵,超越;节,指年龄和智力高低程度。[B56]孙:顺。[B57]扦格:抵触。[B58]胜:承受。[B59]燕朋:即宴朋,酒肉朋友。[B60]逆:违背。[B61]燕辟:贪图享受玩乐。[B62]道:引导。[B63]牵:强迫。[B64]强:劝勉。[B65]达:通晓。[B66]臧:善、中肯。[B67]长:官长。[B68]惟:顺从。[B69]所不臣于其臣者:不把臣子当臣下看待的。[B70]为尸:扮作受祭的神。[B71]庸:功,感谢老师有功于己。[B72]节目:木之节。[B73]记问:记诵诗书以待问。[B74]冶:冶工。[B75]箕:簸箕。[B76]丑:比。[B77]当:处于。[B78]弗得不和:无鼓则不和谐。[B79]章:彰显。[B80]五官:五行之官,木正句芒,火正祝融,金正蓐收,水正玄冥,土正后土。[B81]五服:血缘亲疏的等差,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B82]委:水的下流。

[鉴赏]《学记》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教育学专论,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篇教育学专论。它的成篇年代大约是在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之间。作者大概是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全文虽然仅有1229个字,但却概括与总结了先秦时期极为丰富的教育思想以及当时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

《学记》开宗明义,首先便表达了儒家对教育所具有的功能与其目的的认识。它从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认为教育乃是为了“化民成俗”和“建国君民”,也就是用道德观念与知识来教育人,从而转变不良的风俗习惯,以便更有成效地治理国家与社会。《学记》将教育同完善个人与社会进步相联系起来,尤其突出强调了教育的政治功能,这在后来成为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一大优良传统。

性善论乃是《学记》提倡的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学记》将受教育者喻为玉石,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一方面是说明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儒家认为人如同玉石,生来就具有美好的本质,这就表现了他们对人的发展所具有的种种可能性充满了信心。正是因为对于人的价值与精神作用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因而《学记》在教育学的一系列十分重要的问题上都能够提出卓越见解。《学记》相当全面而且深入地论述了整个教育学的各个方面,极大地丰富和推动发展了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使之更为完备,更加系统化。可以说,《学记》对我国古代的教育事业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小窗幽记 围炉夜话(传世名著百部第38卷)

    小窗幽记 围炉夜话(传世名著百部第38卷)

    本书精选了近100个最具代表性的古罗马神话故事,包括神的出世、神的家族、神的创造、神的战争、人类的起源、人神爱恋等。
  •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由二十四不经典著作组合而成的《二十四史》,其成就和意义绝不仅仅局限在历史方面。就像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的初衷一样,从中既可察时势之变、误决策得失、学领导智慧。古人几千年积淀下来的领导智慧,从文化上有着割舍不断的延续性,从应用上有着极具可操作性的现实意义。因此,从领导学的角度开掘《二十四史》这座智慧的宝库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本书对《二十四史》中有关领导智慧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条文清晰,是读着轻松阅读、理解深入、掌握到位。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阴阳斗

    阴阳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需要理解,但又有几个人能写到庄子心里去泥。我们只能去近似地理解庄子,以求更多地走近庄子的内心。天下滔滔,人为名利所趋,为世事而求索奔忙,从来不问何处有净土可退。生活有时一叶障目,耽于眼前物欲,我们便不知道也不相信有“至德之世”的美妙意境。而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也需要庄子的浓墨重彩、美仑美奂的理想王国。
热门推荐
  • 七七你的爱太卑微

    七七你的爱太卑微

    三年前,七七不顾世俗的眼光,对自己的老师告白——叶老师,我喜欢你。面对她的真情告白,叶沐辰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七七痛彻心扉的笑着说——叶老师,我爱你,你爱我,是幸。我爱你,你不爱我,是命。我不敢奢求你能回报给我你的爱,只希望你能够记得有一个叫染七七的你的学生,曾经在她最青涩美好的年纪里,对你说过,我爱你。三年后,叶沐辰终于选择正视自己的心,深情地说道——曾经你把对我的爱低到了尘土里。现在以及以后我会把姿态放低,那么你,是否还能在重新爱我一次?只是两人的身份注定爱情道路的坎坷,不被社会接受的爱情究竟能走多远呢?他们是否有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呢?
  • 做人哲学全知道

    做人哲学全知道

    两千多年前苟子就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学会做人,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世间的人与事,这样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与接受,曲高和寡者终究会因不适应周围的环境而被淘汰出局。做人是大难事,也是一种高深的境界。从普通平凡到鹤立鸡群,从鹤立鸡群上升到超凡脱俗,这就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做人哲学全知道》对做人哲学做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得出人生哲学最精辟的结论:做人就是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人自己的心身关系、人与自然的天人关系、人与衬:会的人际关系。愿每一位读者看完《做人哲学全知道》后能够学习一些做人哲学,能够有所长进,在完美的人生道路上潇洒畅游。
  • 原谅我完成不了十年之约

    原谅我完成不了十年之约

    这是同人文昂,王俊凯是主角,第一次写(^??^)
  • 痴情王爷的火爆妃

    痴情王爷的火爆妃

    沐阳萱,沐氏集团千金大小姐,被男友利用,从三十五楼推下去身亡。沐阳萱,月初国尚书府嫡女,因娘亲软弱无能,屡屡受欺负,为了救娘亲,被父亲的妾室推到湖中身亡,机缘巧合,本应身亡的二十一世纪千金大小姐沐阳萱穿越到月初国,开启她火爆之旅。离思浩,月初国逍遥王爷,有着世人赞叹的美貌,身后一群狂蜂浪蝶,却无人能走进他,打动他那颗冰冷的心。一次意外,让本无交集的两人牵扯在一起,开始了他们的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
  • 虫痕

    虫痕

    当空间之门被研发,连通到了虫星,人类就走上了毁灭的道路,世界变得灰暗。他重生于这样的世界,迷茫,但又执着于内心一直坚持的道德观,不肯抛弃,也就成为牢笼里生存的异类。他的名字叫崇升,他的师父救出他时给他取的名,重生未世,所以叫崇升,但对他而言,又何尝不是两个世界之间的重生?而当他成功打开基因桥,才知道新生的肉体里有着与众不同的基因,某种生物留下的痕迹……也许他该叫虫生。或者……这本就是正常的……从远古开始,从人类的诞生,这就是人类原有的一部分。
  • 千茶中学篮球部

    千茶中学篮球部

    千茶中学,一个刚刚成立两年的高中,其篮球部参加过两次全国竞赛,最终都在前十强时落败,于是,千茶的篮球部便有了“废物”的称号,可是,这一切,都从几个新生的身上开始改变……
  • 末世大农主

    末世大农主

    “叮,检测宿主求吃欲望强烈,开启农家乐系统,自给自足,逍遥末世,绑定开启,绑定结束。”恍惚之间,沈峰似乎听到了农家乐三个字。我去你马勒戈壁的农家乐,在末世去哪找游客,难不成拉一帮丧尸啊。“宿主,农家乐系统并非你意识中的农家乐,而是农场,家园和乐土的缩写。”一个严肃冰冷的电子音在沈峰脑海中响起。……见惯了末世的残酷生活,尔虞我诈,你杀我夺,请点进这本书,享受末世后的轻松愉快生活。种种田,打打脸,泡泡妞,无名岭的生活很惬意……
  • 俏巫女绯月

    俏巫女绯月

    绯月死了,被心爱的人和仇敌联合杀的。她悲伤而痛苦,灵魂绝望之下,居然重生回十二岁,准备找敌人报仇,没想到她也重生了,那两人就拼巫技,拼宝物,拼灵宠,看谁主生死,谁主苗域!男人们,你们凑什么热闹?走开,这是女人的战争!有重生女斗狠,有穿越女斗智,同窗美男是妖怪,路遇帅哥是魔鬼……
  • 女尊之傻王爷的丑王夫

    女尊之傻王爷的丑王夫

    本人新书,女尊类,若喜欢请投一票。讲的是一个穿越到古代的女子,在心受到创伤后,在古代经历的一段爱情故事。
  • 天仙娘子太惑人

    天仙娘子太惑人

    那日,他闲适慵懒,透过时空的光阴看见她。那日,她浴血奋战,踏过敌人的尸体走向他。她说,今生今世,你只我一人。他笑,不离不弃,至上天入地。本是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大小姐,沉鱼落雁之姿的她却无法展颜一笑,日日痴傻,成了众人笑谈。原是能够君临天下的皇家血脉,两界骄子。而他却无奈隐姓埋名,背负重任,只等磨出利剑。本该是毫无相干的人,却从不信到信任,从毫无感觉到相濡以沫,从各自为营到相扶相持。对待他人的冷漠,战场杀敌的嗜血,却在目光触碰之时烟消云散。是追随彼此,此生不渝,还是放手分离,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