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7300000026

第26章 对华政策的突破(5)

1969年3月,在全民“准备打仗”的气氛中,周恩来受毛泽东的委托,让陈毅主持一项关于国际形势的深入研讨,三位老将军叶剑英、徐向前和聂荣臻参与了这个项目。周恩来说,毛泽东的意思是,如果客观现实确实已经发生了变化,那我们的目标和战略也应该随之进行调整,以适应这种新的世界形势。在外交部一些人员的协助下,从1969年3月到10月间,这个工作小组总共进行了23次会议,并向中央提交了一大批报告。报告主要集中在苏联是否有直接向中国发动军事攻击的意图,以及美、苏联合反对中国的问题上。陈毅认为,即使美、苏有联合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他们之间的争斗还是最主要的。而与苏联明确的对中国的威胁相比,美国对中国利益构成的威胁并不是那么明显的①。这个判断为中国领导人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导致了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改变。

1969年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并没有停止反对美国,而是提出既反美,同时也反苏。但实际上,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苏联对中国的威胁大于美国对中国的威胁,并认为苏联是中国安全最大的威胁,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成为中国反对的主要目标。到“文化大革命”后半期,中国开始为恢复与世界各国的正常关系做出努力。至1970年,中国已经恢复了与加拿大、意大利、赤道几内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外交关系。1969年11月16日,周恩来告诉毛泽东,尼克松与基辛格的动向值得注意②。1970年12月,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就是对尼克松1970年9月在《时代》周刊采访中说想要访问中国的反应。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虽然不是美中接触的正式的官方渠道,但是,他对美中关系的突破,起到了无法代替的作用。斯诺不仅是中国信赖的好朋友,在某些方面,他也影响了尼克松政府。如尼克松政府的中国政策专家、外交家约翰. H.霍尔德里奇所说,在很多方面,“斯诺的激动人心的描述,成为我们前进的路标”③。

①MacFarquhar,Cambrid e Hist0ry 0f China,Vol. 15,pp. 410 - 411;金冲及,《周恩来传》,第4卷,第2039—2041页。

② 金冲及:《周恩来传》,第4卷,第2046页。

③Holdridge,Cr0ssin the Divide,p. 49.

埃德加·斯诺1905年7月19日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并在那里长大。1929年,斯诺从美国来到中国,在上海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涯。1936年,斯诺报道说,中国共产党人并不是如国民党所称的“赤匪”,而是受到中国农民拥护的有生力量。他的著作《西行漫记》在西方被认为是关于毛泽东和其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长征、关于共产党的游击战略和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读物之一。1949年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之后,斯诺也是能够接近中国领导人的少数外国人之一,他在中国一直呆到60年代,他写的关于中国的另一本书《今日红色中国》与《西行漫记》一样,受到一些人的赞赏,同时也受到另一些人的谩骂。

1969年7月,斯诺写信给毛泽东,询问他是否可以重访中国。在等待消息的日子里,他患了重病,这次生病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健康。1970年6月,当斯诺正准备出发前往罗马,出席一个电视节目时,中国驻巴黎大使馆打电话给他,说他和他的夫人可以来中国。斯诺成为“文化大革命”前最后一个离开和“文化大革命”中第一个返回中国的西方记者。7月31日,斯诺夫妇搭乘瑞士航空公司的班机到达香港,但长途旅行的劳累使斯诺精疲力竭,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直到8月14日,身体恢复后,斯诺才进入中国。当他到达北京机场时,一班老朋友前来迎接他,外交部长黄华安排斯诺的行程。令斯诺感到意外的是,周恩来总理要接见他。周恩来让斯诺到北戴河疗养,同时,也询问了斯诺一些关于美国的问题。当斯诺问到关于美中关系的问题时,周恩来说,邀请斯诺来访,也是想找到答案①。

很快,中国政府安排斯诺向美国发出信号,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1周年时,邀请斯诺和他的夫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并被安排与毛泽东主席并肩站立在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中央。毛泽东问了斯诺有关美国国内政治及反战运动的情况。毛泽东与斯诺在一起愉快交谈的大幅照片,被刊登在1970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斯诺也在其中被称为“美国友人”。更异乎寻常的是,在报纸的右上角语录框里,登载的是毛泽东的话:“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②这实际上是中国向美国发出愿意进行接触的信号,可惜,尼克松和基辛格没有注意到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①John Maxwell Hamilton,Ed ar Sn0w,A Bi0 raphy(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8),pp.266 -267.

② 《人民日报》,1970年12月26日。

斯诺还同周恩来进行过几次会谈,讨论中美和解的可能性问题。在11月5日的会谈中,周恩来承认,中国已经向美国表示,愿意接待美国的高级代表访华,但美国方面还没有答复。周恩来说,我们把建立友好关系的门已经打开了,但似乎“尼克松不会认真考虑”。然而一周后,当斯诺收到他和周恩来谈话的备忘录时,他发现,关于“尼克松不会认真考虑”的那段话被删除了。这是因为在这期间,叶海亚已经向中国转达美国愿意派出高级代表的信息①。

12月18日清晨,一位中国官员叫醒斯诺,说毛主席要见他。在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说他祝贺尼克松竞选获胜,他告诉斯诺,中国的外交部正在研究,允许美国人来华访问,左派和右派都可以。他说,虽然尼克松代表的是垄断资产阶级,但如果尼克松愿意来北京,他表示欢迎,因为中美之间的问题要跟尼克松谈才能解决。毛泽东说,他愿意与尼克松谈,尼克松以旅行者的身份来行,以总统的身份来也行,谈得成行,谈不成也行,但他相信中美之间迟早是要建立外交关系的。1971年4月,斯诺与毛泽东近5个小时的谈话的部分内容发表在美国《生活》杂志上②。

1972年,尼克松在进行他历史性的访华前夕,写了一封信给在瑞士治疗胰腺癌的斯诺,赞扬他“不平凡的生涯”,但斯诺没有给尼克松回信,因为他不会忘记,当年麦卡锡主义在国会制造红色恐怖,迫使斯诺离开美国时,尼克松也是一个积极的反共人士。不过,斯诺意识到了尼克松访华的重大意义,并计划在尼克松的正式访问前,再一次到北京。但不幸的是,就在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期间,斯诺病情恶化,于1972年2月15日在瑞士去世③。斯诺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中美关系翻开新的一页,但他对两国友好所做的贡献,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①Hamilton,Ed ar Sn0w,A Bi0 raphy,pp.268 -269.

②Edgar Snow,“A Conversation with Mao Tse-Tung”,partially reprinted in MacFarquhar,Sin0-American Relati0ns,pp. 255 -256;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稿》英文版,北京:外语出版社1998年版,第449—450页。

③Hamilton,Ed ar Sn0w,A Bi0 raphy,p.280;Lois Wheeler Snow,A Death with Di nity:When the Chinese Came(New York:Random House,1975),p.67.

尼克松虽然不知道中国国内的形势发展,但他和他的助手们也看到了中国的一些细微的变化。助理国务卿马歇尔·格林在其1969年10月的报告中就写道:在这一年开始的时候,中国对美国政府,特别是美国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猛烈攻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攻击反而“实际上减弱了”,在中国国庆节前就中美关系的例行评论中也没有包含任何谩骂的语言;而在私下,中国领导人告诉一些外国友人,他们已经意识到美国正在考虑其对华政策①。

尽管中美双方都已经有了改善两国关系的意愿,但是还是没有任何突破,直到中国政府借“乒乓外交”开始了这个进程。1971年4月7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到日本名古屋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出乎意料地邀请参加这次比赛的美国代表团访问北京。尼克松没有想到,他的对华政策会以“乒乓外交”的形式作为开端,但他还是立即同意接受中国的邀请②。在得到美国政府的同意后,美国队接受了中国的邀请,一行15人于4月14日到达北京,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当天下午,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了加拿大、哥伦比亚、英国、尼日利亚和美国乒乓球队的全体队员,并和他们友好交谈。周恩来的谈话内容和照片都登载于报纸上。“乒乓外交”标志着中美关系的突破性进展,也是尼克松盼望已久的好消息。

①Marshall Green to the Under Secretary,October 6,1969.

②Nixon,RN:Mem0irs,p. 548;参见顾宁,《永恒的美中民间友谊———“乒乓外交”揭秘》,《世界历史》,1997年第6期。

1971年4月14日,当意识到中国的态度有所转变并受到“乒乓外交”的鼓舞后,尼克松表示美国将进一步放宽对贸易和旅行的限制,发放更多签证,放松对中国使用美元的限制,美国石油公司向来往中国的船舶或飞机提供燃料的禁令也将结束———只有中国拥有的,或与北越、北朝鲜及古巴有关的除外。美国的船只和飞机可以在中国以外的港口运输中国的货物,美国人拥有的外国名义和旗帜的船只可以停泊中国港口。他还列举了一个长长的清单,列明了美国公司可以向中国销售的产品,包括小麦、筑路设备,中国要求的喷气式飞机和内燃机机车也包括在内。美国国务卿罗杰斯还说美国准备与中国交流非保密的科学和技术信息①。

当通过巴基斯坦渠道的沟通收到良好效果的时候,尼克松总统开始公开表达他对访问中国的兴趣,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正式邀请美国高级代表团访问中国,可以是基辛格、罗杰斯,或者是尼克松总统本人。尼克松为此考虑过好几个候选人,包括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乔治·布什、纳尔逊·洛克菲勒,以及托马斯·杜威。尼克松开始时比较倾向于派杜威去中国,但基辛格告诉他,杜威几个月以前已去世了。最后,尼克松决定派基辛格前往中国,进行中美之间的首次高级会晤②。

1971年7月9日至11日,基辛格秘密访问了北京,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会晤,并就中国邀请尼克松访华一事达成共识。在台湾问题上,并不是如基辛格在其回忆录中所说的只是“在第一次会谈时简略提到”③。最新的解密档案显示,在基辛格与周恩来的会谈中,用了大约20%的时间和篇幅谈到台湾问题。基辛格承诺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美军在越南战争结束后撤离台湾等,为尼克松访华奠定了基础④。

四、尼克松的北京之行

1971年7月15日晚上7点30分,尼克松总统发表全国电视讲话,他的讲话只有几分钟,但尼克松自己认为,他的话“制造了本世纪最大的外交惊奇之一”⑤。尼克松宣布,他将要对中国进行的访问,是建立世界持久和平努力的重大进展。他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 5亿人民参与,世界将没有持久的和平,这就是为什么他要在各个领域打开中国大门并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他还表示,减轻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建立更好的中美关系,对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有好处。他希望这次访问将是一次和平之旅,“不仅是为了当代人的和平,而且是为了地球上将来的几代人的和平”①。

①Nixon,RN:Mem0irs,p.254.

②Kissinger,White H0use Years,pp. 715 -717.

③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④ “Henry Kissinger"s Secret Trip to China,”The Beijing-Washington Back Channel,Sept . 1970 - July 1971,NSC Archive Electronic briefing Book,No. 66,edited by William burr,Feb. 2,2002.

⑤Nixon,RN:Mem0irs,p.544.

尼克松突然宣布要访问中国的消息,无疑是具有震撼力的。帕特里克·泰勒形容尼克松发布这个消息后,“世界暂停,静默无声”②。在片刻的震惊之后是美国国内和国际上的强烈反响。美国媒体所用的语言包括“令人晕眩的”、“难以置信的”、“不可思议的”等。在伦敦,外交官们相信,尼克松的这一举动将突然地和极大地改变世界的政治形势;在巴黎,法国的报纸称这是国际政治的转折点;在莫斯科和华沙,这个消息也是极其令人震惊的③。

1971年8月31日,罗杰斯国务卿在休斯敦举行的美国军团的一次会议上说,“在解决西方世界所有问题时我们必须充当主要角色”的那一天已经过去了,“我们需要与盟国及朋友分享领导作用”的这一天已经来临。他说,尼克松总统相信,如果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期望在本世纪剩余的岁月里生存下去,互不接触“对于我们自己和对世界都将是危险的”④。尽管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准备,尼克松心里还是没有底,他不知道他的这次访问是否会取得成功。在飞往中国的路途中,罗杰斯还在担心,因为尼克松与毛泽东的会谈日程还没有落实。尼克松也同样担心,但他没说出来⑤。

①MacFarquhar,Sin0-American Relati0ns,1949 - 1971,pp. 256 - 257;Public Papers 0f President Nix0n,1971,pp. 819 -820.

②Tyler,A Great Wall,p.108.

③Ambrose,Nix0n,Vol. 2,pp. 453 -454.

④Bevin Alexander,The Stran e C0nnecti0n:U. S. Interventi0n in China,1944 -1972(New York:Greenwood,1992),pp. 221 -222.

⑤Isaacson,Kissin er,A Bi0 raphy,p. 400.

同类推荐
  • 大国阴谋:美国独霸全球内幕

    大国阴谋:美国独霸全球内幕

    在人类发展最快的几十年里,美国凭借其首屈一指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球发动了一系列掠夺式的战争,用自己的霸权制造了一个个陷阱,把整个世界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当我们回眸那段历史,却发现美国政府有着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战争手段,以及接踵而至的政治措施。这是美国经济的需要,还是政治的需要?本书详细披露了美国长期以来存在激烈争议的诸多政治、历史事件幕后的阴谋,用全新的视角让你看到与历史大相径庭的一面,力求客观地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
  •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立的,1993年正式运作,其前身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为避免混淆,本书中出现“欧共体”之处特指1993年欧盟成立之前,出现“欧盟”之处则表示1993年欧盟成立以后的名称。
  • “三个代表”思想论

    “三个代表”思想论

    书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贡献、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的新思路、党的建设的战略定位、党的执政规律的总结、新时期党风建设的指南等15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
  • 润物无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成果集萃

    润物无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成果集萃

    思想政治工作,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企业业务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能够继往开来、卓有成效地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政治奥秘所在。
  • 邓小平外交谋略

    邓小平外交谋略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热门推荐
  • 玄帝灯仪

    玄帝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打仗亲兄弟

    打仗亲兄弟

    打仗亲兄弟,那是能把后背交给对方的信任!两宋之交三兄弟,四海征战九洲名!
  • 重生相女

    重生相女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此刻的我,本应该雍容华贵,安坐凤榻,享受多年来苦心积虑的成果。但那个位置上,坐的却不是我。
  • 步步为营:终难逃一个情字

    步步为营:终难逃一个情字

    她是现代绝情薄幸的黑道大姐,却被手下暗算,醒来后成了傻里傻气的慕容家的二小姐,且看她如何拆穿白莲花姨娘和姐姐的诡计,如何与各色人马周旋,活的肆意潇洒。他是王府的王爷,腹黑狡诈,为寻药而与她有了接触,慢慢爱上了她,从此变妻奴的故事......
  • tfboys之甜蜜爱恋

    tfboys之甜蜜爱恋

    柠檬,蓝天,白冰,她们与tfboys既甜蜜又虐心的爱恋,等你来看哦!么么,么么,么么哒!(*~*)。。。。。。。。。。。。。。。。。。。。。。。。。。。。。。。。。。。。。。。。。。。。。。。。。。。。。。。。。飘飘然(~ ̄▽ ̄)~。。。。。。。。。。。。。。。。。。。。。。。。。。。。。。。。。。。。。。。。。。。。。。。。。。。。。。。。。。。。。。。。。。。。。。。。。。。。。。。。。。。。。。。。。。。
  • 狩魔徽章

    狩魔徽章

    三百年前,世界秩序崩坏,三个位面崩溃后,碎片融为了一个巨大的新生位面——深渊魔域。袁浩带着最新型基因智能芯片,来到这个奇特位面,从此开始以杰罗恩的身份杀戮恶魔、狩猎荒兽、建立自己的天空之城······
  • 冰天雪蒂

    冰天雪蒂

    两个自创业以来就对立的两大家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相遇了……
  • 绝色倾城:神医嫡女

    绝色倾城:神医嫡女

    21世纪医学少女,嗜医成痴,一朝穿越,成了丞相府最无用的嫡女,爹不疼,受尽继母虐待,人称废物?草包?丑女?很好,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古人,马上让你们知道什么叫绝地重生强势归来,打脸打到你们北都找不到,看天才少女如何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
  • 火线归来

    火线归来

    穿越到穿越火线世界的许云,成为一代兵王后,因为一次惊天阴谋中牺牲,却意外回到地球。且看前世兵王,在地球中掀起一场怎样的血与火。一名战士,只要给他一把武器,他可以践踏一切律法。
  • 攀天藤

    攀天藤

    蛮荒大地多古迹,荒古毒瘴滋异种。茫茫宇宙一颗种子如流星。。。。。西荒少年以凡入道,雷劫逆天,其父老谋深算,其师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