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8000000008

第8章 周其仁:在“冬天”谋划、布局、投资(2)

第二个原因:大量行政手段进入经济体。由于经济连年的高速增长,我们就得进行调控。上一届政府忙了10年,基本上都是忙调控房价、地价等。为什么呢?这有个宏观环境。美元进来了、顺差进来了、外国投资进来了。美元在中国不能花,花人民币要跟谁兑换?当然是跟商业银行换。商业银行美元在手,怎么在中国做生意?这就需要在外汇市场把美元投换成人民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这个“高度依赖出口”的国家,就产生了一个政策目标—要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人民币在中国都是成本:雇工人、交税、买电,都是用人民币,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出口,要美元起价,所以,人民币对于美元升一分钱,出口企业成本压力就上来了。2010年,我跟任正非在达沃斯论坛聊过一次。他说他的企业已经有很大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影响很大。由于华为的设备在全球的生产基地还是中国,成本是人民币做,产品是美元计价。人民币对美元一升,那么,中国政府、央行就要维持人民币对于美元汇率的稳定。维持这种稳定就有代价,什么代价?进来1美元,你说我汇率稳定,7元对不对?那7元人民币就出去,你要变成6元出去就是升了。可是如果一天进来好几十亿美元,每天这样进。所以,我们大量的基础货币,去同商业银行换汇,就变成了国家外汇储备。国家外汇储备一条线地往上升,看起来很好。朱镕基到北京的时候,中国外汇储备只有180亿美元,来了以后搞了汇率并轨,一年增加320亿美元,这就是500亿,后来很快就是5000亿、1万亿、2万亿、3万亿、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个机制是什么机制?主要都卖给央行。央行拿什么买?拿基础货币买。这样,基础货币就进入了市场,中国就进入不差钱的时代。货币太少了是不行的,太多了也是要出问题的。货币供应超过了商品、资本、服务的增长,物价就上涨。这个热那个热,这个涨那个涨,这样就需要调控。不调控,好多中国人就不好过,因为他们工资没有涨,消费没有增长怎么受得了。而调控,在我们这个正在转型的体制中,说是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一定要用大量的行政手段。因为中国是个政府非常强势的经济体,一调控,行政部门一起上,一个部委发文件不管用,五个部委联合发。增长太快出问题,就要勒着,要控制房价、控制地价等。我们的行政控制就是要进入经济体,但这个东西是有很强的滞后性的。为什么呢?因为为了宏观稳定要加强调控,到了下面的部门、处,这些就需要各种审批,不要小看审批这个事情,这是会上瘾的。

这是我们国家“高速增长”当中的一个代价:大量行政手段进入经济体。高速增长没关系,可一下行就发现:到处装着刹车、吸铁石,到处都在消磨企业家精神。由于过去穷,不办企业不可以;而现在生活都过得去,办企业太麻烦,企业家的斗志就下降了,企业家精神就衰减了。这是把经济拉下来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中国是“债权经济”,而非“股权经济”。像中国这种经济,如今改革改了30年,我们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为主,而银行就是债权。这个“债权为主”的经济,上去、下来都会放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债务是一个杠杆。经济热的时候,大家对未来都是看好的,借贷需求非常旺,物价都在涨,物价减掉以后,真实利率是负的,谁借钱谁合算。借了钱买房,房价涨得都会超过利息,很多家庭都懂得这个道理。借钱买资产,资产涨得快,是很合算的。这个杠杆作用在好的时候会放大,而坏的时候,物价指数一下来,名义利率哪怕不变,真实利率就迅速转正。这是现在很多企业和地方表现困难的根本原因。股权为主的经济体,没有这个问题。股权这个东西,放进去不能退,好就分红,不好就一起赔,这是“股权为主”经济的特征。但我们是债权为主,好的时候会加倍好,而差的时候呢?最近很多行业财务成本上升,所谓财务成本大部分就是还债。很多人为什么跳楼了,就是想不通自己怎么会借了这么多的钱。他们忘记了市场好的时候借钱是很划算的,但市场一翻脸时才发现借了很多的钱。因为曾经利率是负的,而现在利率转正了,很多的行业、企业都被顶得很难受。

所以,以上这三种力量把中国经济拉下来了。

阻碍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块石头”

而中国经济一被拉下来,三大块石头就浮出水面了。这就是我在2012年11月所做的判断:水落石出。

第一块石头是成本。成本就是企业的开支,问题是什么时候开支?钢铁企业库存什么时候买的?都是大家看好的时候买的。即使钢价、矿石价还在涨,但涨也有人买。等到钢铁价一下去,过去买的库存就能顶死企业。如果是借钱买的,那就死得更快,因为要还息。企业是什么时候雇的人?在大家抢人的时候雇的,工资肯定高,工资不高,人就不会来。但当你的产品的销售量下降了,你能马上削减工资吗?这是很难的。因此,成本是第一块石头。

第二块石头是债务。由于债权合约都是在形势好的时候签的,随着真实利率的转正,债务就成了第二块石头。

第三块是过剩产能。市场好的时候,就会出现抢货,你上,我上,国家也上,国务院开会讲7大新兴战略行业。中国是一个大国,有个传导机制,怎么可以这样来定事情?聪明的农民,县长让他种什么他是不种的。可是,面对大项目时我们还是一起上,好产业都做得不好了。其实,是市场和政府两个力量一起推动了过剩产能,等到市场翻脸,外需没有了订单,可钱已经变成社会的了,这时你是撤还是不撤?你是停还是不停?有的行业还有连续性,不能随便说“没订单就关门”,所以还要接着做,这是很难受的。

以上这三块石头,就把国民经济顶住了。

变被动为主动:消化资本、重组债务、消化过剩产能

那么,这个时候,宏观经济要怎么应对?

首先,就是要知道“高位下行”是由不得你的。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审批制度改革”来控制一些因素,这种变量是在中国内部。然而,外需不在我们的手里,是由不得我们的。“欧债危机”这个冲击力什么时候好转,现在还不知道,美国则是在刚刚有一点起色后又不行了。美国在困难的时期,其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造业逐渐在发展起来。这是由于,中国的相对成本变化让很多美国公司回到本土去了,这就是新的全球格局。

我们需要改革,但改革没有那么快。国务院已经很着急,开始放松审批。但企业问,这对他们有影响吗?回答是没有影响。国务院已经宣布去掉了几千项,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还剩多少项。企业要跟剩下的去打交道,经常是把含金量小的放放。总的来说,改革不会是那么快的。

如今的这个既得利益,中央做了决定,国务院也推行,然而这样的大国要实现“政策落地”,还需要一个过程。至于“真实利率”,这一把刀是很厉害的,这个需要经济学家做大量研究。

至于通缩,通常市场一翻脸就由“通胀”变成了“通缩”。20世纪90年代我们遇到过一次,通货膨胀达到24%,朱镕基大刀阔斧杀通货膨胀,在1997年突然开始出现通缩。这是什么道理?就是我们这个基本的金融结构里有一个问题:过度依赖银行债务。我们说要发展股权、发展资本市场,目标提出来了却没有落下来。现在,直接融资占整个社会总融资的比例没有比20年前增加多少。那这个经济结构遇到波动,就会有派生的情况出现。所以,难受是肯定的。

有几种措施,可以把我们国家从这种情况中拉出来:第一,消化资本;第二,重组债务;第三,消化我们的过剩产能。

现在,很多人的经济预期都很有意思,一看情况不好,觉得什么都不行了,这种预期就会互相传染,悲观情绪就占主导地位。所以,现在很多的企业很茫然,实际上是看错了时机,很多人认为不好的时候,反而是投资的时候。对此,要冷静地分析。

对外升级:新兴市场大有可为

从全球角度考虑,发达国家的市场一时还不会回到2007年以前,这个判断大概不会错。

但是,在危机之后,全球的总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兴市场的份额大幅度地提高。最发达的7个国家与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7个最厉害的新兴市场国家放一起,总量哪一个大?当然是后一个大。然而,我们的“外向经济”到目前为止,很大程度还是习惯于最发达的那个市场,因为其购买力现成、出价高、基础设施完备、金融服务良好、物流非常顺畅。我们接单子生产,于是就成了世界的工厂。但很多新兴市场的特点不是这样的,比如有购买力但市场不成熟,要买货但基础设施不够、电量不够、港口不够、铁道不够等。所以,中国现在提海上、陆上两条丝绸之路,APEC会议宣布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就是个重大的战略。

新兴市场这个板块还是中空的,我们实际上铺了多少货在新兴市场?几年前我去印度看,那里虽天气很热但没几家用空调,这两年才好一点。面对印度这个空调的新兴市场,中国物美价廉的空调却没有打进印度多少。而在俄罗斯的市场上都是欧洲货,日本货、韩国货都少,就更不要说中国货了。面对资源广大的新兴市场,毕业生包括我们北大的毕业生却都看不上,一讲就是美国、法国之类的地方。华为是怎样打进世界的?怎么去阿富汗的?那里是会有炸弹掉下来的,是要死人的。我们真正在这些市场上去开拓、耕耘的商人还是很少。大学生总说就业机会少,今年700万毕业生的签约率看了让人焦虑。我们为什么不走出去呢?我总说,下一个时代,是要小语种人才的时代。小语种的需求会急速增加,因为新兴市场有很大的空间,比如,印度尼西亚有1亿人,这是很大的市场,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看不上。

因此,外需不是没有市场,在国际上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的。我们回想一下,1980年欧洲资本是怎么进入中国的?中国当时什么也没有,欧洲为什么借钱给我们?要知道这并不是自由外汇,不是“中国借这个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而是全部用来买德国设备,这就是今天工业设备都是德国设备的原因。今天我们的4万亿外汇储备,就不能倒过来做吗?为什么不能做外方信贷?没有电为什么不能去建电站?没有铁路为什么不能修铁路?为什么不借钱给别的国家,倒过来做BOT(建设—经营—转让)?当年外资为什么跑到大陆来修铁路和高速公路?就是为了20年的收费权,20年后再送给中国政府。我们现在要重新复习“80年代初外国资本进中国”的那些经验,并将它倒过来用,来开拓国际市场,等待欧美市场进一步复苏。总之,我的看法就是外需还是大有可为的。

对内升级:改变观念,在冬天投资

对内我们说的过剩,是大路货过剩,与进口货同样的东西,我们应该改进品质,这还是有很大市场的。大家看看现在进口的情况:阿里巴巴网站上很多东西都是进口的。为什么进口的东西多了?因为收入提高了以后,人们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也提高了。国庆节期间,我有一个朋友到德国去,回来带了一个双立人牌的指甲刀,那个指甲刀让我感叹:剪完以后怎么这么舒服?仔细看一下,它有两个弧度。这就是发达国家的产品品质。而我们的产业想要达到这样的品质还早着呢。中国的制造,尤其是精密制造,发展空间还非常大。我们为什么要买进口货?那些东西中国人都是可以造的,只是品质要差一点。就目前来看,中国的好企业,比如华为,按它手机业务的发展趋势,过几年发达国家就会遇到麻烦了。

当然,现在可以改善的两方面是:一是对外升级,二是对内升级。对于国内市场,我们的空间布局还早着呢。今天,还有65%的总人口是农村户籍人口,其中17%已经到了城市常年居住。这样的空间布局里面,就有大量的投资机会发展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我们现在要学会的是“跑马征地”,也就是政府主导的这个“跑马征地”,要真正地让这些骨头挂上肉,变成城市生活,有无数的事情可以做。

所以,我的看法是:当前是有些困难,但根据过去的经验,越冷的时候越是要调整预期。也就是要在所有人都说不好的时候,把未来谋划清楚;要在很多人还没有醒过来的时候,勇敢地决定投资;等人们都醒过来的时候,买啥啥贵,也就没你什么事了。很多人上在一个周期被咬了一口,被“三块石头”压得难受,想要放弃。但若真的放弃了,5年以后一定会后悔。因为这两个“海平面”,从100倍的差距缩减到现在,还剩下10倍呢。现在,很多人说“是人工把我们顶死了”,但发达国家怎么生产?苹果的工人什么收入?双立人是德国生产的产品,照样活下来了。所以,在这个时候要认清形势。当然,这一点国家也在进行部署,深化改革。然而,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产业界、企业界、第一线怎么认清现在这个形势,抓住这个战机。

所有优秀公司都是在冬天谋划、布局、投资,然后准备下一步的。等到别人看见的时候,看见的就是5年以后的成败得失,5年以后的市场份额,5年以后的风光云影。

同类推荐
  • 国外“三农”面面观

    国外“三农”面面观

    在外国,不少国家也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的方针政策。其中,有不少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日本的“一村一品”,韩国的“一社一村”,荷兰和德国的合作社组织,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的农民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科技兴农,荷兰和巴西的环保措施,等等,各有千秋,别具一格。若遵循“洋为中用”的方针予以借鉴和参考,对我们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将是很有意义的。
  •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爱尔兰的哲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过:“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或许很多人对经济学概念还很陌生,觉得这是一门遥远而专业的学问。但是,经济学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影响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即使你头脑中并没有“经济”的意识,经济学也会在你身边体现和发生。
  • 变革的路径与变革者的勇气

    变革的路径与变革者的勇气

    本书记录了2000~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那一段冲突与矛盾交织的历程,特别是2001年9月到2002年11月对每周证券市场的变动做了重点评述。内容涉及证券市场发展的阶段、上市公司质量等诸多方面。
  • 中国宏观调控三十年

    中国宏观调控三十年

    本书包括政府经济调节职能与加强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市场主体行为分析、价格管制与宏观调控、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困境下的制度转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展望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等内容。
  • 中国平安保险

    中国平安保险

    为了更好的探究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找出其成功秘笈,本套丛书主要从平安的管理模式与企业规划、企业文化与团队管理、营销模式与品牌管理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热门推荐
  • Maurine and Other Poems

    Maurine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恋爱达成100天

    恋爱达成100天

    偶像新人月颜夕在采访中口误,而被所有人认为她喜欢上了超级偶像石在信,在经理人和学长的逼迫下,她不得不与石在信一起参加一档名叫“一起结婚吧”的明星节目。在节目中她不得不和自己非常讨厌的石在信假扮夫妻,而在这过程中,两个人斗智斗勇,互相打击对方,看似关系无比恶劣,却在不知不觉中互相了解,互相关注,两个人认识到了彼此的善良和美好,在矛盾中擦出了爱的火花。然而,石在信的粉丝却并不接受月颜夕,并且对其进行了攻击,石在信为了保护月颜夕黯然离去,可是月颜夕却并没有放弃两个人之间的爱情……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网王】四叶草之恋(已完结)

    【网王】四叶草之恋(已完结)

    又名《平行线的交集》无良的写了第四文,还有是网王文,最近被网王给萌了。话题回归,其实这篇文在寒假之前发也是想了很久的,有三文在手,应该会在寒假结束。而此文会在暑假结束吧。还是那句话,绝不弃文。依雅看了越来越多的文,文风也不同。不要怪我无良的写文,随后就是无边的等待。老实说,这篇文我也没把握写好,而且会写的很缓慢。剧情介绍:平行线之间本没有交集有的只是无法跨越的距离但是一旦跨越距离彼此越来越远我从不奢望有一个人能够懂我只是请不要在我心中无法舍去的时候把我推开如果可以我愿意一辈子在一旁好好的看你懦弱的我没有勇气去爱也没有勇气去恨你我们不要交集只要永远平行就够了幸福的四叶草请给我爱的人快乐的回忆主要人物介绍:夏依涵穿越成为:不二依涵身份:不二的妹妹就读于:青学一年一组(还是和龙马错开吧)配角:幸村精市向日岳人不二周助青学众冰帝众立海大众等王子群号:71881450喜欢就加吧,只要写上女主名字就ok了看文咯……
  • 神龙御甲记

    神龙御甲记

    在广阔丰饶的魔方大陆,少年洛英齐穿越而来,披荆斩棘逆风飞翔,在异界书写充满铁血与诱惑的玄幻历史。黄金家族的真相,七神国的秘辛,鬼方蛮国的崛起。强大的魔武合流战斗术士,诡异的魔神锻体金尸巫王,野蛮的半兽人狂战王。风华绝代的玉雪皇,高贵睿智的元幼蝉,温柔善良的洛青火,可爱迷人的玉雪柯。。。。
  • 晶莹的泪,谁在哭泣

    晶莹的泪,谁在哭泣

    当你沉没在黑暗的无底洞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打破这黑暗微笑着面对自己的未来?拨开一层层迷雾,发现自己五彩缤纷的世界!爱,是一道光,如此美妙,如此多娇,如此脆弱……现在我知道——眼泪,是心无法诉说的话语。
  • 晶石传

    晶石传

    一个带着妹妹的普通男孩,莫名其妙的淘到了一颗神秘的晶石,机缘巧合激发了神奇的功能。在这个神奇的晶石世界之中,他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呢?
  • TFBOYS三只快快跑

    TFBOYS三只快快跑

    女主3个,男主3个,青春情爱,么么哒~~~
  • 当女汉子撞到恶少

    当女汉子撞到恶少

    她,本是天真无邪的一个女汉子。他,本事冷血无情的一个恶少。当女汉子撞到恶少,她变得有心机,变得狠毒。当恶少撞到女汉子,他变得柔情,懂得了爱情。
  • 武神不灭

    武神不灭

    武道大时代,妖鬼乱世,仙坠红尘。这一方世界当中,形意拳象万物而法天地,太极拳乱阴阳而破乾坤,八卦掌虚空游走而他化自在。一套鲜花甲,半页紫金书。宁初一从昏迷中醒来,就已经明白,这个世界上,唯一靠得住的,就是自己的拳头。或许,再加上一把斩人头颅的长刀,就足以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