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9100000014

第14章 斯大林(1)

1.早期的革命活动

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出生于在格鲁吉亚一个叫哥里的小城里。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为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维里。

1894年,斯大林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第比利斯正教中学,并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

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入学不久,斯大林就加入了一个秘密的学习小组。他们偷偷地把禁书带到学校里秘密阅读。后来,他加入了“麦撒墨达西”社,这是一个第比利斯首批社会民主党小组之一。俄国社会民主党是后来的原苏联共产党的前身,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要求推翻沙皇专制制度,进行社会革命。

1899年5月,20岁的斯大林从第比利斯正教中学不辞而别,他没有等到中学毕业。一个多月后,学校以无故不参加考试且原因不明为理由作出了开除的决定。

斯大林从此永远地离开学校,开始一种新生活——职业革命者。

1901年11月11日,第比利斯社会民主党召开代表大会。斯大林当选为这个委员会的委员,并派他到巴统去建立党组织。

巴统位于黑海沿岸,是个有两三万人的城镇。这里交通便利,是俄国的一个工业中心。

斯大林到巴统后组织发动工人,并办了一个秘密印刷所。

印刷所就设在他的住所。铅字都放在火柴和香烟盒里,斯大林坐在桌子旁写传单,然后就交给排字工人,各种传单和宣言书很快就从这个印刷所散发到工人手中。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用柯巴作为化名,并且一直用了很长时间。

在斯大林的宣传、鼓动下,巴统的工人开始罢工,上街游行。

警察千方百计想找到秘密印刷所,为了躲避侦查,斯大林把印刷机转移到巴统郊区一个阿布哈兹人村庄。为了保密,到这里来领传单的工人都穿上高加索妇女的服装,戴着面纱。左邻右舍起初怀疑印刷机在印钞票,因此要求分一份。斯大林费了好大劲才向他们解释明白是怎么回事,并得到当地村民的帮助。

1902年4月5日,星期五晚上。斯大林和几个同志在一个朋友家聚会、联欢。联欢会正在进行中,有人猛然发觉,巴统警卫队不仅包围了这座房子,而且在地下室里安了密探。斯大林抽着香烟,正与一位朋友谈话。他没动声色只平静地说:“没事儿。”继续抽他的烟。过了不久,警察闯进屋里,逮捕了屋里所有的人,包括斯大林。

这是斯大林在他的职业革命生涯中第一次被捕。几经流转,一年多后他被判处3年流放。流放地是在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省的新乌拉村。经过4个月押送,才到达目的地。但他很快就从流放地逃跑,1904年1月斯大林又偷偷地回到第比利斯。那时他已经24岁了,正是婚爱的年龄。

他在第比利斯的秘密接头点遇见了亚历山大·斯瓦尼泽,后来介绍他同自己的妹妹相识,她叫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

姑娘和斯大林的母亲同名,都叫叶卡捷琳娜。斯大林很快地和叶卡捷琳娜结了婚。婚礼是在一所东正教堂秘密举行的,母亲特地从哥里赶来操办了这次婚礼。

儿媳与婆婆一样是个虔诚的教徒。她一心一意的服侍她的丈夫。每天晚上在等待她的忙于开会的索索时不停地祈祷,祈求他丢掉得罪上帝的想法,在家劳动、安分守己,平平静静地过日子。斯大林从不干涉妻子的宗教活动。

斯瓦尼泽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本分的家庭主妇。对她来说,家庭是她的全部生活。斯大林总是很忙,东奔西跑,但斯大林是爱她的。她也很爱丈夫,每当丈夫回到家,她总是用她那双大大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望着他,希望丈夫能在自己的身边多呆些时光。但斯大林每次回家都风尘仆仆,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尽管短了些,但很甜蜜。

1907年,他们有了一个男孩,取名为雅可夫。不幸的是孩子生下不满一岁,年轻的斯瓦尼泽就病故了。

斯大林很伤心,在妻子的葬礼上,他心情抑郁,把右手按在胸上,指着棺材说道:“这个人使我的铁石心肠也变软了,她死了。而我对人类的最后一点温情也随她一起去了。”

1905年12月斯大林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高加索联盟代表的资格出席了在芬兰举行的全俄布尔什维克第一次代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列宁和斯大林第一次直接会面了。

许多年以后,斯大林在一次讲演中谈到这次会面:“我本来希望看见我们党的山鹰,看见一个伟人,这个人不仅在政治上是高大的,而且可以说在体格上也是高大的,因为当时列宁在我的想象中是一个身材匀称和仪表堂堂的巨人。当我看见了他原来是一个和凡人毫无区别,最平常的,身材比较矮小的人的时候,我是多么失望啊……”

“通常,‘大人物’照例是开会迟到,让会场上的人望眼欲穿地等看他出现,而且在‘大人物’就要出现之前,会场上的人彼此告诫说:‘嘘……静一点……他来了’。我当时觉得这一套并不是多余的,……当我知道列宁比代表们到得更早,躲在一个角落里朴实地同那些参加代表会议的最普通的代表进行最普通的谈话的时候,我是多么失望啊。”

“后来我才明白,列宁这样朴质谦逊,这样不愿表现自己,至少是不想惹人注目,不摆架子的特点,正是他的最大长处。”斯大林赞叹到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非凡的说服力,简单明了的论据,简短通俗的词句”。

1905年的俄国第一次革命失败后,沙皇制度重又站稳脚跟,工人运动急剧衰落,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许多人脱离了党的队伍,党的组织成员大大减少。

就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来到巴库,领导当地的工人继续斗争。他在自己参与编辑的《汽笛报》上发表许多文章,坚持认为石油公司必须同整个产业的代表进行谈判。工资制度必须改变,工人需要的不是更多一点的奖金,而是欧洲的工资制度。他和战友奥尔忠尼启则、伏罗希洛夫等人一起领导石油工人同雇主进行斗争,在工厂主同意与整个产业的代表进行谈判之后,他号召五万巴库石油工人来选举他们的代表,当局答应给工人代表以豁免权。

斯大林等人还组织了多次石油工人的罢工,迫使工厂主向工人作出让步。

巴库的斗争引起了列宁的重视。特别是那些有着积极斗争情绪的人使列宁表示十分钦佩。

斯大林在巴库的名气越来越大了,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派出大量的警察,侦探来寻找跟踪他。1908年3月25日,斯大林和他的战友奥尔忠尼启则同时被捕,囚禁在巴库的拜洛夫监狱。

拜洛夫监狱原来只能容纳400人,可现在是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到斯大林被捕时这里却关押了1500人。

斯大林是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囚犯们睡在拥挤不堪的牢房里,走廊上或楼梯上。除个别罪行严重的犯人的房门锁着,其他的门都敞开着,刑事犯和政治犯可以在院内,房子之间自由地走来走去。死囚和其他犯人吃住都在一起,而处决的地点就在监狱的院子里。所以牢房里总能听到被处死者的哭喊和绝望的叫声。

当人们看着可能是刚刚呆在一起的人被带到院子里绞死的时候,他们的神经就非常紧张,但斯大林却镇静自若。跟他关在同一个监狱的维列沙克回忆说:“柯巴睡的很熟,要不就安安静静地念世界语。”

在狱中,斯大林除了学习世界语,还利用闲散时间读书,并继续注意着巴库石油工人的斗争,不断地为《汽笛报》和《巴库无产者报》撰写评论。

在这里他被关押了七个半月,然后被判处流放沃洛格达省索利维切戈茨克两年。在押解流放地的途中因患斑疹伤寒,直到1909年底才到达流放地。

不久他从流放地逃了出来,回到首都彼得堡又开始了他新的战斗。

从1908年斯大林在巴库被捕并判处流放,到1912年这段时间,他又先后3次被捕、流放。但他每次都逃了出来,在斯大林的革命生涯中真是多灾多难。在1911年的一次服刑中,他在缺席的情况下被选为中央俄国局委员。

1912年底,斯大林再次奉召到克拉科夫参加列宁主持的联席会议。

经过一番艰辛后,斯大林终于到了克拉科夫,并如期参加了会议。

由于叛徒的告密,斯大林又一次被捕了。

斯大林在彼得堡监狱中住了5个月后,被判处流放到图鲁汉斯克边疆区,由警察公开监视,期限4年。图鲁汉斯边疆区是一个著名的流放地。斯大林在那里受到极其严密的监视,起初他还打算逃出流放地,但敌人对他越来越严的监视使他放弃了逃跑的念头。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著名的二月革命。沙皇制度被彻底推翻,斯大林的流放生涯随着二月革命的胜利也就结束了。

斯大林一生被捕7次,6次流放,而且集中在1902~1917年期间,真正是百炼成钢。

二月革命结束后,资产阶级又发动了七月事变。警方指控列宁和季诺维也夫是德国间谍,布尔什维克又遇到了新的挫折不得不转入地下。

临时政府极力迫害列宁,说他是德国派来的奸细,要他到政府自首,列宁无法公开露面了。

斯大林承担了安排列宁转入地下的工作,列宁先被隐藏在老布尔什维克阿利卢耶夫家中,暂时躲避几天。

中央讨论了列宁和季诺维也夫是否接受临时政府提出的“出庭受审”的要求,大家意见很不一致,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列宁也犹豫不决,因为他担心,如果逃避审讯,会使那些不明真相的人相信对他们的指控。相反,斯大林却建议他们隐藏起来,他说,士官生不可能把列宁押送到监狱,在路上就会被打死,必须把列宁可靠地掩护起来。

事实证明斯大林是对的,一旦列宁同意出庭受审,后果是很严重的,最后列宁和季诺维也夫下决心隐藏起来。

天黑以后,化妆后的斯大林亲自将列宁送上火车,列宁隐居在离彼得堡34公里处一个小火车站附近的草棚内。

斯大林成了列宁和中央委员会的秘密联络员。

十月革命越来越临近了,党的队伍又不断地扩大,斯大林肩上的任务更繁重了。他是《真理报》的负责人,又是全俄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委员。斯大林紧张地工作着,整日整月没有好好睡过觉。他时常记得巴库石油工人们常夸奖他有坚强的意志。因此,他早就用斯大林这个词做他的笔名,在俄语中,斯大林是钢铁的意思,斯大林一生确实具有钢铁般的意志。

1917年10月7日,列宁秘密地回到彼得格勒,党中央举行秘密会议,列宁在会上强烈地坚持“武装起义不可避免,时机完全成熟”的判断。

大家的意见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列宁的计划太急迫,太突然,而且有危险性。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表现得尤其惊慌,极力反对列宁的主张。

在这场辩论中,斯大林没有过多地表态,但是,在投票的关键时刻,他站在了列宁一边,列宁的举行武装起义的提议以多数票获得通过。

会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仍然坚持己见,甚至在《新生活报》上发表了他们反对起义的声明,泄露了党的机密。这使列宁和他的支持者非常气愤,他们认为反对和泄露党的决议是一种叛变,列宁向党中央提出把他们两人开除出党。

在中央的会议上,列宁、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坚决要求开除,还有一些中央委员也同意开除。只有斯大林主张从宽处理,认为他们只要承认错误,就应给予改正的机会。

在斯大林的影响下,会议撤销了开除他俩党籍的建议,但要把加米涅夫调离《真理报》编委会。斯大林同样提出反对意见,并提出“辞职”以示抗议。中央委员会没有接受他的辞职,加米涅夫仍留在《真理报》编委会里。

斯大林在组织上保护了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在路线方针上坚决地站在了列宁一边。

10月24日,列宁再次秘密地来到了斯莫尔尼宫,参与指挥武装起义。

武装起义在托洛茨基的直接组织和指挥下,起义成功了。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人苏维埃独掌政权。

在十月革命中,列宁是公认的领袖,托洛茨基的作用仅次于列宁。

1918年11月6日,为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斯大林在《真理报》发表了十月革命的一文,文中说:“起义的鼓舞者自始至终都是以列宁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委员会,弗拉基米尔·伊里奇那时秘密住在彼得格勒维堡区。10月24日晚上,大家要他到斯莫尔尼宫去领导总的运动。起义的一切实际组织工作是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托洛茨基同志直接指挥下完成的。我们可以确切地说,卫戍部队之所以迅速站到苏维埃方面来,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工作之所以做得这样好,党认为这首先要归功于托洛茨基同志。”

十月革命胜利了,斯大林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

根据托洛茨基的建议,新的人民政权不沿袭临时政府各部部长的名称,各部部长都改称人民委员,以增加新政权的人民性。

斯大林开始组建新的民族事务人民委员部。虽说是个民族事务人民委员部,但现在他连一个房间也没有。没有办公桌,椅子,列宁只配给他一个助手,波兰人培斯特柯夫斯基。

那时候,革命刚刚胜利,大家都很忙。什么都没有,一片混乱,一切都得靠自己动手。

培斯特柯夫斯基在斯莫尔尼宫一个没人占用的房间里,发现了一张空桌子。他把这张桌子推到边上,靠墙放下,又到别的房间找了两把椅子放在边上。在门上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写“民族事务人民委员部”。斯大林又让培斯特柯夫斯基到外交人民委员托洛茨基那里借了三千卢布,作为必要的经费。就这样,民族事务人民委员部成立了。

这个办公室的唯一优点是:离列宁很近,使斯大林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列宁,也使列宁有可能了解和帮助斯大林。

的确,在初握权柄的日子里,斯大林成了列宁的得力助手。他的冷静、果断和卓有成效的办事能力受到列宁的赏识。

培斯特柯夫斯基曾经回忆说:“列宁连一天都离不开斯大林……一天中,列宁总是没完没了地叫走斯大林,或到我们办公室把他带走。一天中的多半时间,斯大林是同列宁在一起度过的。”

召开立宪会议原来是列宁及其战友们的一贯主张,他们认为这是实行民主的一种措施。但是在立宪会议临近召开时,列宁却忧虑起来:他担心布尔什维克在选举中不能占优势,因此新生政权的力量将被削弱。

选举结果确实不出列宁所料:布尔什维克只占25%的席位。这使列宁等人感到不能容忍。于是决心取消立宪会议,对此,列宁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准备。

同类推荐
  • 石磊

    石磊

    人常说,今不如昨,少不如老,我想说这是我们的时代,是当下人的时代,我们不忘本,我们与时俱进,我们开拓未来,我们。嘻嘻,是犯二青年!
  • 天门岭禁区

    天门岭禁区

    主角连横天13岁时在兄弟连笑天帮助下,将灭门大仇人一家十八口屠宰干净。之后两人落草为寇做了小土匪。两年后被国军抓壮丁,索性离了匪窝混迹粤军,又学得一身杀敌本领。在围剿土匪战斗中英勇善战,积功升官为连长。因不愤国军高官子弟仗势欺人,滥杀无辜,怒杀朱公子,随即避祸中央军参加长城抗战。后又遇国军强抢民女作恶,复杀人泄愤。他重操旧业,抢占天门岭为王,到处搜罗武器弹药网罗手下,带领精锐小队逍遥民国大地,快意恩仇。煮汉奸,役日寇,创下日寇眼里的“阎罗鬼使”滔天恶名。鬼子七犯天门岭,七战七溃,自此视为日军禁区。后接受八路军收编,从此正式加入轰轰烈烈的抗日大洪流之中。
  • 军武使命

    军武使命

    2025年,因未知原因引发的大规模的地震海啸袭击了这世界的大部分地区。为了应对灾难成立了以亚洲国家为主的“亚洲共同体”、以欧美国家为主的“大西洋联盟”和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的“第三秩序”。世界进入三足鼎立的状态。因为板块变动等一系列原因,全世界的土地面积大规模减少。三大阵营之间剑拔弩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世界格局的改变导致隐藏在世界背后的秘密也渐渐的暴露出来,人们闻所未闻的神秘部队,让世界为之惊叹的特殊科技,藏身与人类历史背后的特殊势力......不到一年,这场不宣战的战争已经悄然开启。全人类在黑暗中思考世界何去何从.........
  • 激战英伦:不列颠空战(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

    激战英伦:不列颠空战(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

    石磊编著的《激战英伦(不列颠空战)/二战转折史》讲述了:德国空军的失败还在于战役目标的多变。最初攻击对方战斗机机场。以歼灭对方空中有生力量;转而改为攻击以飞机制造业为主的军工生产企业,以破坏对方的兵器生产能力;最后又改为专门轰炸伦敦以打击对方士气。没有自始至终把对英国战斗机部队的打击方针贯彻到底是其一大败因。
  • 热血军校

    热血军校

    江宁陆军指挥学院,华夏国最隐秘的军校。这里的学员是军人中的军人,士兵中的王者。来这里的每一名年轻人都将用自己的满腔热血与青春无悔为这个国家铸就起属于自己的钢铁长城。
热门推荐
  • 腹黑魔皇:特工娘亲天才萌宝

    腹黑魔皇:特工娘亲天才萌宝

    她,24世纪的特工,被男友亲自推下高242层的大厦,穿越的时候还多了个小萌宝!他,魔界最高贵的统治者魔皇帝无尘,本来是不近女色,当他遇见她,变成了个腹黑魔皇,他们两之间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呢?【男女主身心干净】
  • 终释爱之羽

    终释爱之羽

    “十恶不赦的坏蛋!”面对幽纳,男孩炽大哭着说“但是…还是爱你…因为,意念失控都可以被原谅!”女孩幽纳降临豪门,自小过着饮玉炊桂的生活但这并不能使她快乐,她以为痛苦的根源是生活的畸形,实际上,邪恶的灵魂才是元凶…她认识了聪明男孩-炽并结下恋情,认识了纯善的女孩-真理。后来,幽纳流离失所被带入神府,开始生活于人神之间,炽和真理则带给她一段奇幻的童年之旅!这时,卡蒂斯灵魂(趋向正义的思想)开始萌芽…而这段童年时光成为幽纳重要的启蒙。长大后,启蒙之师真理已经不在了,幽纳再次意念失控,滥杀无辜,掀起翻江倒海的战争,炽开始帮她平衡。而正是那一段童恋的启蒙成为幽纳◆卡蒂斯转变思想、掌握世界的基奠!
  • 极道令

    极道令

    一不小心,李峡穿越了。一不小心,李峡变强了。一不小心,李峡把人家踩在脚下了。一不小心,李峡逆天了。一不小心,李峡到了另一个位面了。一不小心,李峡迎来无尽的挑战了。一不小心,李峡这样子说:“如果让我再一不小心从来的话,我也不会选这条路了,我要去走更逆天的路!”
  • 魔帝毒妃:七系娇女狂逆天

    魔帝毒妃:七系娇女狂逆天

    不更文了。不签约!不上架!全本免费!再次重生,水画颜睁开闪着寒意的双眸。老天爷对她还是不错的,又让她重活一次。虽然顶着废材的名声,但终归有一天她会让世人对她刮目相看的。当天赋逆天,实力展现。身边的美男一个个都扑了上来,还没等怎么样呢!就被某人一一解决。水画颜咬牙切齿地看着压在她身上的男人:“再不滚下去我就废了你。”某人一脸邪笑:“娘子身边的桃花这么多,不吃了你为夫怎么能放心的下?”欢迎加入清墨的扣扣群:310012890
  • 神迹打脸系统

    神迹打脸系统

    系统:“少年,你一味的努力是不会有前途的,只有装逼你才能变得更强!”……大力出奇迹,装逼出神迹!
  • 起行

    起行

    有儒,行万万里,传一道。有道,居千山中,争一线。有魔,事无禁忌,浊一名。
  • 天法典

    天法典

    一个学法律的大学生无意中穿越。穿越到达的世界是一个拥有严格法制的世界,这个世界有一本天法典,大陆上的各国都遵循着这部统一的法典。一旦有人违反法典上的规则,被权利最大的审判官审判之后,立刻就会被从天而降的锁链拉入神秘的天牢中。但凡事皆有例外,该天法典有诸多不完善之处,总有人想方设法规避其处罚。并且成功实施。加上部分审判官心术不正,造成世界秩序在严格法典的的控制下依旧混乱的局面。主角在穿越时学了一部分的现代先进法律,但也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况,最好运的算是手里留着一本刑法,而且刑法可以与该天法典对抗,且看他如何用法律做武器在异域来保护自己。
  • 海岳名言

    海岳名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阙行

    天阙行

    一拳破碎苍穹,一脚震撼大地。人,一撇一捺,可逆天。人,一撇一捺,可刑天。重生异世,天阙任我行!
  • 麒麟灭世印

    麒麟灭世印

    “姜子牙!你大爷,给老子等着!”“麒麟血脉?给我做个正室吧!”“白虎?朱雀?玄武?青龙?统统小妾!”“天照个小贱人!给我老实点!小心我不爽把你也给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