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8300000011

第11章 犯罪客体之含义(7)

在我国刑法条文规定的针对国家利益的犯罪中,有的明确规定了对权力的侵犯,有的隐含了对权力的侵犯。总体而言,行为对权力的侵犯有两种形式:一是国家工作人员从内部侵犯国家权力,二是行为人从外部侵犯国家权力。

首先看国家工作人员从内部侵犯国家权力的情形。我国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罪”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内部侵犯国家权力的犯罪,该章共23个条文,33个罪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第397条。该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这里面包含了两个罪名,即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由于职权是权力的存在形式,因此对于滥用职权罪,刑法规定必须是对“职权”的侵犯。至于“玩忽职守罪”,其实质也是对国家职权即权力的侵犯,只是这种侵犯是一种消极的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国家工作人员从内部侵犯国家权力的时候,往往不能忽视其义务违反的一面。这主要是由于在权力义务之法律关系中,权力主体和义务主体集于一身,行使权力往往也是履行义务。因此,这种情况下行为的违法性程度,不但取决于行为人对权力的侵犯程度或对国家利益的损害程度,而且取决于行为人义务违反的程度。成立玩忽职守罪要求行为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虽然在一般情况重大损害以严重违反义务为基础,但实际情况异常复杂,不排除行为人些许的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况。是否能将这种情况作为玩忽职守罪处理,我认为还值得商榷。此外,有的情况下国家工作人员对权力的侵犯,主要是以违反义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基于司法适用中便利的需要,需要从义务违反的角度来把握。当然,即使如此,也不能否定侵犯权力这一根基。违反义务只是侵犯权力的手段。

①参见[日]大谷实:《刑法各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35页。

②参见[日]前田雅英:《日本刑法各论》,董璠舆等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471页。

其次看行为人从外部侵犯国家权力的情况。我国刑法分则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可以视为行为人从内部侵犯国家权力的犯罪。行为人从外部侵犯国家权力的情况有许多。例如,我国刑法分则第六章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许多罪名就是其适例。所谓“社会管理秩序”,就是指国家依法管理社会而形成的秩序。这里的“管理”,就是“国家权力的行使”,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就是指妨害国家权力的正常行使。国家之所以在这些社会事项上设定管理权力,是因为这些事项的背后是公共利益。又如,刑法第277条规定的妨害公务罪,刑法第290条规定的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都体现了对国家权力的侵犯。妨害公务罪就是妨害国家权力的依法行使,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危害不是给国家机关造成了物质性的损失,也不是给国家机关的威信造成了影响,而是妨害了国家机关权力的正常行使。如果行为人只是单纯造成了国家机关的物质损失而未妨害国家机关权力的正常行使,就应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而不是本罪。

除了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外,我国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某些罪名也属于行为人从外部侵犯国家权力的情形,如该章第二节“走私罪”,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即是其适例。本章其他节中的某些罪名也属于行为人从外部侵犯国家权力的情况,如第四节之伪造货币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等等。

在刑法分则有的章节中,既规定了国家工作人员从内部侵犯国家权力,也规定了行为人从外部侵犯国家权力,呈现出错杂规定的立法格局。如刑法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等章节即是如此。这种错杂规定的情形,有的是为了便于集中规定,是一种立法技术上的需要,有的则是立法者思虑不成熟造成的。

所谓“侵犯国家权力的犯罪”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概括或归纳,在立法表述上并不一定如此。如我国刑法分则第七章规定的危害国防利益罪就是如此。那么能否说,危害国防利益罪不是对国家权力的侵犯呢?不能这样说!对国防利益的侵犯,是该类犯罪侵犯的利益属性。国防利益就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法律实质是国家法益,法律形式是国家权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国防权是一项国家权力。《国防法》是最为典型的公法,在《国防法》里面,既有对国家国防职权的具体规定,也有对公民国防义务的具体规定。我国刑法规定的危害国防利益罪的20个具体罪名,几乎都可以在《国防法》里面找到依据。

(三)一个困惑的话题: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客体类型

在规范属性上,如果说对个人法益的侵犯可以用“权利侵害说”加以解释,对国家法益的侵犯可以用“权力侵害说”来解释,那么,对社会法益的侵犯从形式上应当归入到哪一种犯罪客体类型中去呢?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因为社会法益本身就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因此,要研究侵犯社会法益在形式上可以归入到犯罪客体中的哪一种类型,首先必须对社会利益的含义进行探讨。

1.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

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并非泾渭分明。有学者认为,个人只有生活于社会中,才有必要保护其个人利益;如果该个人不是在社会中与他人共同生活,便不发生法益保护问题。虽然个人利益是核心出发点,但任何利益的前提要件是社会共同生活。将利益区分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不妥当的。①按照论者的观点,似乎只有社会利益而无个人利益。确实,所谓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区分有一些困难。但我认为,个人利益作为法的根基,是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出发点,如果不承认个人利益的独立存在(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则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无以产生。毕竟,国家和社会都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个人的存在是一种无须辨析的客观先在,个人的利益虽然只能作为一种利益关系而取得合法性,但毕竟还是有别于社会利益。

还有一种与上述观点截然对立的学说,即“对个人法益的还原论”。“还原论”主张,社会利益是不特定多数个人利益的集合,社会利益都应还原成个人利益。“还原论”认为,“社会”可被还原为其构成要求的“个人”,而给予“社会”超越个人的独立存在性是错误的。在侵害社会利益的场合,应该考虑到这种犯罪究竟对个人利益产生多大的侵害和危害,把个人法益看作该犯罪的保护法益。这样一来,日本刑法所规定的骚扰罪中的“公共安全”被还原为“公众的生命、身体及财产安全”;赌博罪中的“勤劳美德”被还原为“赌博者的财产”;宗教犯罪上的“宗教秩序”被还原为“公众的宗教感情”(即不特定多数个人的感情);如此等等。②

①参见陈志龙:《法益与刑事立法》,台湾大学丛书编辑委员会1992年版,第152页。

②参见[日]梅崎进哉:《个人の保护と社会法益の构造》,载《日本刑法杂志》,1997年第25卷第2期,第173页。

但是,上述观点也是有问题的。首先,侵犯社会利益的犯罪不一定直接针对具体的个人,这种情况下,由于社会利益无法还原成具体的个人利益,因而会导致将侵犯社会利益的犯罪非犯罪化。其次,即使存在直接针对的具体个人,但勉强对个人法益的还原会导致“侵害概念”的淡薄化或观念化。例如,日本刑法学者认为,公然猥亵罪是对“公众的性情感的侵犯”。“还原论”者主张“公众”是“多数的个人”,如此一来,“不想看到猥亵场面的这种个人的情感”就成了保护法益。问题是,这种纯粹基于“个人兴趣”的“感情”是否真正值得刑法保护?我认为,对于这种程度轻微的对感情的侵害还不值得动用刑法来保护,还原论的解释在该问题上是行不通的。再次,“公众”一词也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根据“还原论”者的主张,“公众”是指多数的个人,但是,在诸如“公然猥亵罪”之类的场合,并不是所有与此相关的人都有感情上的厌恶,在具体的犯罪中,到底谁对此厌恶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这样,所谓“侵害公众的情感”即使在没有任何人的感情被侵害时也会被承认。“还原论”的本来目的是保护具体的被侵害对象,防止滥用刑法,但具体解释结论显然背离了这一目的。又次,在对公众的犯罪中,依照“还原论”的主张,注意力应集中于受到直接侵害的个人,但这会导致一些问题。如在日本刑法所规定的骚扰罪中,“还原论”认为是复数的个人的身体、生命受到侵害,但“社会的公众”与“复数的个人”应该是有区别的,“还原论”者无法正确回答两者的关系。最后,在某些具体的经济犯罪中,个人往往只受到间接的、轻微的侵害,一定的社会经济系统却受到了严重的侵犯,依据“还原论”,显然无法把握行为的侵害程度。①

同类推荐
  •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程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程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商贸法律实务

    商贸法律实务

    《商贸法律实务》是为解决高职院校商贸、财经类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而编纂的一本新型项目化教材。其着重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基本思想。全书分为法律基础知识、市场行为法、市场主体法、公平竞争法、工业产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商贸争议解决法七大模块。我们期冀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在面对法律问题时能运用法律的思维方式来考虑解决方案,并能将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业务工作中去。
  • 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耕砚窗稿)

    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耕砚窗稿)

    戴宏才博士将他的文集《耕砚窗稿——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以下简称《窗稿》)的文稿早就寄给我了,并嘱咐为其作序,我却迟迟未能动笔。这不仅仅是因为需要花一点时间对这本跨学科的文集进行全面阅读,还因为有些文章的观点引起了我特别的兴趣和更深刻的思考。更主要的原因还有两点:一是我尚缺乏“与时俱进”的良心;二是对政治、哲学、法律、教育多种学科的“跨越性”研究也不熟悉,加上对法律这门学科又不太感兴趣(这又是不与时俱进的劣根性)等。这些原因使我视为其作序为畏途,延时至今,勉为其难。不过作为读后感而已,实难为序,故请见。
  • 就业有路:就业创业政策法规解读

    就业有路:就业创业政策法规解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和创业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障公民的劳动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坚持把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基础,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扩大了就业领域,提高了就业质量,稳定了就业形势。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热门推荐
  • 腹黑总裁看上你

    腹黑总裁看上你

    苏浅兮和黎夕大概是上辈子结了仇吧!“哇塞!这个男人是谁?我看上了,以后就是我的了。”苏浅兮帅气的说,旁边的助理急死了。准备去拉苏浅兮……噢!苏浅兮把、把黎夕给…给亲了!好死不死的苏浅兮在这个时候说“我们已经么么哒了!你以后就是我的了,不许出去偷吃,姐姐我一定满足你。”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大事,“好,以后我就是你的了。放心我不会出去偷吃的!有你就够了!”黎夕说。“恩,来我们去临证。”某女豪气的说。
  • 元始无上之主

    元始无上之主

    无上大陆,是自盘古开天辟时候混沌之心飞走,经过无数年的演变形成的一片大陆,詹天赐出生与这个大陆中的一个小家族,经历千辛万苦练就无上神功,成为这片大陆之主。
  • 寂夜复仇之翼:洛丽玛丝的花香

    寂夜复仇之翼:洛丽玛丝的花香

    寂夜之中,复仇之翼,坠之天使,该往何去?她不配拥有白色。自认为,灵魂被黑色复仇之火污染。已经回不到原点了,只能不顾嘴角的血丝,拖着被黑荆棘缠绕的双脚,一步步的向前走。走在无际的黑暗之中。她们心疼她。如灵魂被牵引般,愿意和她同甘共苦。哪怕前面是地狱,也会跟着她,步步走过。洛丽玛丝轻轻摇曳。金色之瞳向往何处?
  • 捉弄过去没现在

    捉弄过去没现在

    映像短篇,梦中记忆,各种回忆深深浅浅的击中着我的心,不管你走过或是停留。我都会在岁月的长河里等待着你的到来。
  • 红尘为帝

    红尘为帝

    一朝为天帝·踏世为永恒.用心去守护要保护的一切
  • 再不理财就晚了

    再不理财就晚了

    本书以年轻的主人翁梦见中年的自己,反思投资理财问题为线索,向读者介绍如何通过理财来解决收入不稳、物价上涨、社会保障低、子女教育及赡养父母支出高等问题,为读者提供了若干实用的理财方法。
  • 我的驱魔经历

    我的驱魔经历

    他遇到老神棍遭到一场意外,因此走上驱魔除妖的坎坷道路。他和亡灵签订锲魂,和妖精签订契约。却不知道他们的出现正在指向自己的前世夙愿。我的命是上天注定的吗?不!我要逆天改命!
  • 剑仙狂神

    剑仙狂神

    荒原仙界,六族争霸。人域之中,九大仙门纷争不断。身怀先天剑体的聂天风,携带无上至宝混沌珠,化成天外神兵意外降临这片大陆。他修为尽毁,却成了冷傲仙子誓言中的伴侣,有着随时都可能将门派覆灭的强大情敌......踩强敌,诛异族,抱美人,探寻父母身世......
  • 乱世豪杰

    乱世豪杰

    一片神奇的大陆,一片迷茫的天空,不可想象的力量,无法形容的战斗,无数人进行追逐的力量,却也令的所有人感觉到无法形容。令狐天迷一人独步江湖,起初也只不过是一个孩子,但最后凭借着不断努力,走上了世界巅峰,成就一代宗师。
  • 镇魂瞳

    镇魂瞳

    幼婴时候的辰昊便被人遗弃在一个四处环山的村庄里,村子里的人从来没有人出去过,也没有人可以出去,但在辰昊九岁的时候,天空突降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