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0800000004

第4章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发展简况(4)

战争参加国中,有的国家自认其实力不如其他国家,不会主动参战;有的国家认为,战争爆发后,本国将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只有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才能弥补实力不足造成的损失。其次,广泛搜集有关材料,包括报纸杂志、广播、档案、会议记录、回忆录、日记等。该工程参与者从英、法、俄、德、奥五国的档案中查阅了3000多份文件,其中有各国政府声明、外交报告、情报、内阁会议记录、议会辩论记录、回忆录与日记等。第三,将材料分类整理。研究者将大量的材料分类整理,并归成四类:a.对别国实力的认识;b.关于威胁、恐惧、损害的政府陈述中有敌意的认识;c.对国家间结盟的认识;d.对冲突及其严重性的认识。

研究者对以上四类材料统计对比后,发现“一战”中主要同盟国德国与奥地利在165份统计材料中,有128处陈述了自己实力不如协约国,因此只有主动出击的观点。有关威胁、恐惧、损害等有敌意的陈述达482处之多。

这些统计材料证明了,德国与奥地利将受到别国威胁置于国家实力对比之上。由于意识到实力不足,因此主动出击,挑起战争,导致“一战”爆发。这一分析的结果,论证了战争爆发的两种假设中的第二种假设。

内容分析法的运用,首先前提是必须掌握大量的可靠第一手材料,尤其是政府文件、档案材料等。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又并非易事,因为各国的保密法不同,对档案与政府文件的阅读,有各种限制条件,研究当代国际政治,受到限制特别多,因此研究结论的正确可靠性,也存在问题。而对近现代国际政治的研究,其结论相对可靠,尽管“斯坦福工程”的研究结论被证明与客观事实相一致,但是这一结论的意义并不重大。它无法最终证明德奥发动战争的性质是自卫还是侵略,合理还是非法;它也无法揭示战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这一方法过分强调量化研究,回避定性分析,因此结论貌似客观公正,但仍有失偏颇之处。

总之,对国际问题量化分析仍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但是对于量化分析重要性的认识,在学术界已经达成较普遍的共识。

(第三节)国际政治学的发展阶段与

主要理论流派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国际政治现象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随之出现的。

但是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国际政治现象,即以主权国家为基本行为体的国际社会中出现的政治现象,则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学术界,第一部公认的现代国际政治学专著,是1900年美国学者保罗·莱茵奇出版的《在东方形势影响下的19世纪末的世界政治》。

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开始深入研究外交史、战争史、国际法等国际政治内容,但是“国际政治”一词尚未被广泛使用。“二战”以后,该词被普遍使用,逐渐形成了以国际政治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学科——国际政治学。194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国际性政治学会议,会议期间一些国家建议并成立了专门的“国际政治科学协会”(IPSA)。该协会成立后,决定以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现象为其研究的重点对象。“二战”以后,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英国、联邦德国与日本等国的有关学者,出于本国利益的迫切需要,尤其是战后“冷战”的严峻局面,纷纷加强了对国际政治的研究。相比而言,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政治领域里的研究,起步较迟。前苏联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此项研究,我国对国际政治学的研究,主要始于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

一般认为,战后西方国际政治学的研究,美国学者的成果最显著,美国的该项研究最具代表性。战后西方国际政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主要指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国际政治学形成独立学科,并以理想主义为代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全人类蒙受了空前的劫难,全世界30多个国家,共约13亿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期间死伤人数共达3000余万人,物质损失约3300多亿美元,超过以往125年中发生的战争次数的总和。战争的惨重损失与战后的和平维持,促使西方国家政府领导人,尤其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广大学者,加强了对战争与和平等重大国际政治现象的研究。

1919年5月30日巴黎和会以后,美英等国率先由政府或高等学校建立各种研究机构。以美国为例,政府建立了对外关系委员会。自1919年到1926年的8年中,有40所著名大学相继建立了一批专门从事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的学科专业、系所或有关机构。其中包括耶鲁大学的国际研究所、哈佛大学的国际与地区委员会等。一大批专业学者与教授产生了,一大批专著陆续问世,国际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所需要的学者队伍与学术研究成果两大条件均已具备。

这一阶段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理想主义。鉴于“一战”的惨痛历史教训,人们更注重战后世界和平的保障与维持的研究。不少学者与政治家都提出了杜绝世界战争根源——国际无政府状态的理想方案,其中典型的理论是,制定某些国家行为准则,迫使各国政府遵守;建立“超国家”的“世界政府”,来确保国际行为准则的履行与阻止少数国家的战争行为。

理想主义的理论源于18世纪欧洲的启蒙主义与19世纪欧洲的理想主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追求的是会给人类带来永久幸福的“理想王国”,它是以平等、自由、公正与理性原则为基础的联合体。

理想主义的理论代表,当推美国第28届总统兼著名学者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他在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时,著有《论国家》、《国会政体》、《美国政治研究》与《美国人民史》等著作。1918年1月8日,他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著名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十四点计划”,该计划是其理想主义的集中体现,对“一战”后的国际政治演变产生了深刻影响。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1.国家不分大小,应普遍尊重“民族国家的独立自主”,为保障各国主权独立,阻止殖民占有行为,应在自愿基础上,建立超国家的“国际联盟”。

2.传统的世界和平以列强间的均势来维持,这种均势是不能长久的,也是不可靠的;由众多国家组成的“权力共同体”——国际联盟能够取代列强均势,实现有组织的普遍和平。

3.传统的世界贸易以殖民主义的势力范围与各国间的关税壁垒来维持,以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为特征的自由平等贸易,应取代传统的殖民贸易,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一战”以后“国际联盟”的建立,是威尔逊总统“十四点计划”的理想主义理论的直接产物。但是国际局势的发展,并不如理想主义者所企盼的一帆风顺。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爆发经济危机,一些国家出现了法西斯主义运动,并最终引发“二战”。“国际联盟”无力阻止世界经济的恶化与国际社会向新的世界战争深渊的滑跌,这一事实无情地宣告理想主义的破产。

当威尔逊以后的美国政府打着“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幌子,在中国与其他地区同样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时,理想主义理论的虚伪性已暴露无遗。

二、第二阶段

主要从“二战”到战后50年代,国际政治学的发展,进入政治现实主义阶段。

“二战”的爆发与空前的人类浩劫,宣告理想主义的破产。西方学者面对严峻的战争现象,纷纷集中力量探讨战争发生的直接与基本原因、战争的规律等重大国际政治现象,人们更多注重国家利益、国家权力与地位等现实因素,而摒弃理想主义的世界政府与永久和平等渺茫的目标。美国学者汉斯·摩根索在倡导政治现实主义过程中,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政治现实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国际政治实质。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1948年),以“权力”与“国家利益”为中心,将如何实现国家权力与利益的研究,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基础。他认为,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必然使各国为自身的国际地位与权力,自身的利益而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对此,不能用一般的价值标准去判断。国际社会中的追逐国家权力与利益的行为,都是天经地义、无可非议的。与国家权力和利益理论密切相关的,还有其他一系列理论,诸如国家力量的评估、均势战略、冲突与控制理论等。一般认为,摩根索国家权力说的产生,标志着国际政治学研究进入了政治现实主义的新阶段。

政治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除汉斯·摩根索之外,还有不少直接参与美国对外政策制定的政治思想家,例如,首先提出对苏联进行遏制战略的乔治·凯南,尼克松总统时的国务卿基辛格等。在欧洲,英国威尔士大学教授爱德华·卡尔,在1939年出版的现实主义代表作《20世纪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曾提出过三个著名的现实主义论断:权力是国际政治的中心因素;民主、正义与道德的评判标准都是相对的;政治是权力与道德的结合体。法国学者雷蒙·阿隆也同样认为,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关系的动力,由于各国外交受其国内政治制度的制约和主导意识形态的支配,各国政府对国家利益的理解也会有差异。应该强调,对各国对外关系影响最大的因素只能是国家内部的政治制度。

同类推荐
  •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辩证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本质内涵,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演进规律,系统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给理论以深化、给实践以指导、给未来以启迪。
  • 走进怀仁堂(下卷)

    走进怀仁堂(下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国际舆论将中国视作正在崛起的大国,浙江省则是这个蓬勃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先行省份。本书的研究以该省为主要模本,正是基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政府改革在全国所处的领先地位,因为先行探索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当然,聚焦浙江并非局限于浙江,本书的着眼点在于探讨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模式创新的实现途径。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本是书作者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领域的学习、科研与教学心得的集中展现。虽然一本小书难以承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历史及辉煌成就,但多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和科研经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尽管有些思考还是初步的。今天将其成书,着眼点是对自己过去思考做一点总结,以期能静下心来做点更有深度的理论思考。
  •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观为指导,运用最新资料,在吸收后苏联时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俄国民粹主义产生、形成、发展和演进的历史,以及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理论特征、各种思想流派,按照历史编年顺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和论析;也对过去由苏联意识形态屏蔽和时代变迁而掩盖的某些学术误区,做了拨乱反正的系统辨析和清理;同时,也对这一跨世纪、超国界的强大社会政治思潮在20世纪的影响,特别对其在俄罗斯、中国和非洲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做了重点考察。这对了解近年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民粹主义的争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痞子民工向左,美女总裁向右

    痞子民工向左,美女总裁向右

    秦川,大学毕业带着满腔的热血来到魔都,上火车前他觉得高楼大厦在召唤他,下了火车他才发现自己只猜对了一半,召唤他的只是建设高楼大厦的建筑工地。机缘巧合下,认识了美女总裁,一个小人物的都市奇遇记由此开始。
  • 乱世血瞳

    乱世血瞳

    她,姜雨凝。八岁被母亲毒哑,在玫瑰花园的小木屋里苟活。直到16岁那年,在少年云尘的帮助下逃离原本的生活。不料一场精心策划的大火烧光了她的童年,包括她的母亲。就在她母亲的葬礼上,她被残忍的枪杀。不料却穿越了。生活却没有因此平静,她拥有这异于常人的嗜血之瞳。一世为神女,魔尊为她舍江山,弃亲人。国师为她舍命相救。一朝为妖女,太子为她步入歧途。乱世红尘,她到底是神还是妖。谁又为谁舍命相救。
  • 你好鹿晗我是木樨

    你好鹿晗我是木樨

    自家人就看,注意,有什么错误请明确指出,宝宝智商有限。还有,加扣2221693569~
  • 倾城凤后娘娘别闹了

    倾城凤后娘娘别闹了

    作为一个21世纪现代女柳夏离!本是圣母元君(西王母)的弟子九天玄女转世!穿到乱世,只为拯救苍生!在记忆苏醒前,作为某男的妃子,她狠蛋疼的知道,没有无耻,只要更无耻!记忆复苏之后,虾米?九天玄女转世?耗尽元气助他渡过天灾人祸!为和他白头偕老,任性的斩断仙根,受火烛冰锥之痛!可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她却被他无情的送上断头台!芳心错付,帝王无情,万劫不复!是孤独终老还是携手红尘,亲们来决定!
  • 留间

    留间

    再怎么逃避也没有用的,人的命运在一出生时就注定了。——-——-——-——-——-——-——-——-——-——这是一本对孤独心灵进行抚慰的书。以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视角讲述了他平凡而又一波三折的故事。何念第一次遇见张千锁时是冬天,第一次遇上夏荟芯时是夏天。或许张千锁与夏荟芯的出现就是上帝对他的磨练,一边是最铁的基友,一边是自己喜欢的人。【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 半夏锦年之复仇归来

    半夏锦年之复仇归来

    她冷酷,她温柔,她可爱,当他们遇见他们会发生什么?
  • 圣殿往事

    圣殿往事

    一个懵懂善良的女孩,一个身怀血仇的男孩,再聚首,已是百年身。当国仇家恨遭遇亲情、爱情、友情,当阴谋与诡计交织,荣耀与欺骗并行,男孩女孩该如何自处?
  • 恨天录

    恨天录

    一部天录,六世更迭,循复环往,永恒之轮。
  • 基因渗透

    基因渗透

    你有修仙法门,我有基因调制、克隆工程、天网络……我为自己带盐,请叫我未来方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