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7000000060

第60章 殚精竭虑开拓革命史学(13)

《中国历史概要》一书与翦伯赞、邵循正、胡华三位作者,一起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畅销国内外的鼎盛时期和60年代的“左”倾批判的腥风血雨,“文革”结束,该书也浴火重生。知识出版社1980年7月重版印行《中国历史概要》,胡华1979年11月22日在《后记》中记道:“1951年,中国史学会为了适应国内外广大读者的需求,决定编写一本简明的阐述中国通史的书。由郭沫若会长、范文澜副会长召集了十几位中国史研究工作者开会,决定书名为《中国历史概要》,字数为十四五万,书的内容要反映中国史学界多数同志的观点。推定翦伯赞(1898—1968,当时为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邵循正(1909—1973,当时为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和我三人执笔。此后,范文澜同志始终主持了此书的讨论、修改和定稿工作。1952年印出初稿,1954年印出二稿。两稿均曾分送国内史学界同志广泛征求意见。根据收集到的意见,范文澜同志多次召集十几位史学工作者参加此书的讨论和修改。1955年定稿后,由人民出版社于1956年2月出版,此后又重印过几次。同时,由外文出版社翻译成英文、德文、法文出版;由民族出版社翻译成朝鲜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出版。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讲中国通史的读物。

“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此书遭到他们的帮徒戚本禹在报刊上点名攻击。翦伯赞、邵循正两位老历史学家被摧残致死。‘四人帮’被粉碎以来,在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史学界又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此书乃由知识出版社重印,同向四个现代化进军中的广大读者见面。这也是对翦伯赞、邵循正两位老一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纪念。

“当年关怀和主持此书定稿工作的郭沫若、范文澜两位老学者,与参加讨论和修改此书的陈垣老教授、柴德赓同志等均已逝世。在十几位参加此书工作的史学界同志中,我是最年少的。老成凋谢,众芳摇落,史学界老一代博古通今、熟谙马列、治学严谨的学者,越来越少了。他们所留下的空白,是难以弥补的。人民的事业越前进,越使我们深深感到他们的逝世是多么大的损失!也更激励我们年轻一代要加倍努力,急起直追,勇于创新。

“翦伯赞老教授生前对本书古代史部分有一个仔细修改过的遗稿,由张传玺同志最近寻捡出来。老教授对此稿修改工作做得如此仔细和认真,睹遗墨而悼前贤,令人神伤!他的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永远是我们后继者学习的楷模!

“这次重印前,我们对本书作了少量的修订。古代部分是由张传玺同志依据翦老教授的遗稿整理的。近代史部分的修订工作是陈庆华同志担任的。现代史部分是我修订的。

“因为本书是‘概要’性质,写作时字数限制很严,五千年事,薄薄一本,以致语焉不详。缺点错误,在所难免,衷心欢迎指正。”

1985年2月13日《人民日报》第6版发表了《中国书好!——第十七届开罗图书博览会侧记》一文,报道说,《中国历史概要》的英译本在这次国际书展受到了很多国外读者的欢迎,列为中国畅销书之列。从1956年发行第1版算起,《中国历史概要》经历了近30年的风风雨雨,现在还能够如此受读者欢迎,作为著作者之一的胡华欣慰之情不言而喻。

编写一本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教材,与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革命史互相衔接,是胡华的一个心愿,也是党史教学的需要。随着拨乱反正步伐的加快,将这个心愿变为现实的条件也逐渐成熟。胡华在整理、修订再版史书的同时,又进行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的“笔耕”。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前,中共中央为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曾在北京组织了四千多人的大讨论。当时,不仅要求对《决议》的修改稿作逐章逐节地讨论,而且还要进行专题研究。每次讨论的情况还要求写成简报上报,供《决议》修改小组参考。当时,北京高校系统组成一个讨论小组,有十几位专家参加,地点在中国人民大学灰楼,组长为胡华。

在小组中,胡华不仅是组长,而且是资深的中共党史专家,所以对他的意见,大家都十分重视。胡华对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否还是党的指导思想,如何评价毛泽东,如何分析“文化大革命”运动等问题,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胡华在发言中坚持实事求是,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毛泽东必须要一分为二,功大于过,成绩和贡献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是一个大错误,但这是一个阶段、一个方面的错误。没有毛泽东的领导,中国革命不可能在1949年就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也不可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否定毛泽东是完全错误的。

胡华当时发表的这些思想和观点,在小组中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一次在争论中,双方都站了起来,甚至拍着桌子,指名点姓。可胡华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表现了他维护毛泽东思想的立场和勇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虽没有做录音,但所有的发言都记录了下来,并写进了简报。后来,在通过的《决议》中,有好几处提法明显地吸收了胡华的思想和观点。所以,后来他在党史系教师大会上曾十分高兴地讲述了《决议》的基本精神和思想。那时,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编著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革命史讲义》等都是写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而没有一本《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他决定编写这部书。

胡华提出编写《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在全国说,是最早的,也是大胆的。他认为当时编写这部书已具备了条件:一是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便有了编写这部讲义的原则、方向和基本观点;二是自己身体较好,有精力,资料也是比较多的;三是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内有中共党史教研室,室内当时有40多人,分3个小组,第三小组是社会主义时期组,专门担任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的教学和研究任务,约有18个人,胡华经常指导这个小组教学科研和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所以,他也十分了解第三小组中每位教师的思想和特长,把这个任务交给第三小组是一定能完成的。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的编写工作开始于1981年6月,即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制定以后,因它是《中国革命史讲义》的下篇,或姊妹篇,所以,书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

参加编写工作的陈明显教授回忆了主编胡华带领他们编写这本书的过程:

“这部讲义的编写,经过了以下几个步骤:一、起草提纲。提纲写出后,胡华作了修改和定稿,并在《教学与研究》杂志上发表;二、编写初稿。将提纲中的各个节分给第三小组中的每一位教师,初稿写出后,经胡华修改,打印出第一稿;三、讨论和修改第一稿,写出第二稿;四、由几个人执笔修改出第三稿;五、由胡华作最后的统稿和定稿,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当时条件下,胡华亲自主持撰写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是令人敬佩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后,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处于什么历史阶段,当时是什么社会性质”等问题,有些文章仍沿袭“文革”中宣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说法。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曾景忠研究员撰写了题为《关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文,认为:“革命阶段和社会性质是两个范畴,应当区分开。按照党的革命理论,1949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当时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内实行的政策,大致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故而根据地内或可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全国才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其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但并未立即转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本来,按照原定的方针,新民主主义社会应当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但因后来急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前于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这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的想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开始,才算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而‘三大改造’完成,中国才算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该文发表在《暨南学报》

1982年第1期,曾景忠将这份学报寄给了胡华。1982年3月22日胡华即复信曾景忠:“我对你的观点是同意的,我认为符合‘决议’的精神。邓力群同志的报告,基本上也是这个意思。从大的历史阶段说,笼统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可说是社会主义时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具体说,头三年主要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19)53年开始进入“一化三改”,(19)56年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前应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决议’讲得笼统些,所以有些不同的解释。

“你的文章,我以为是对的。这个问题,已成历史,即使有争论,可作学术问题探讨。我感到,现在我们处于社会主义什么阶段?对现行开放政策、经济搞活政策及新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到底怎样看,倒是个大问题。您如研究,望有以教我。”

曾景忠回忆:“接到胡华先生的信后,我对他充满感激之情。他是中共党史专业的权威专家,与我这个无名之辈、素不相识,而他对我向他请教的问题,迅速回复,表现出一个学者平易近人、乐于诲人的态度。同时他非常谦虚,还提出问题,启发我思考,愿与我讨论。我对所尊敬的学者敬而仰之,但并未近而亲之。

因此,我接到胡华先生信后,也没有前往拜访,进一步接触请教。胡华先生本来在学术上还可以做出更多贡献的,但很可惜,他去世较早。直到今天,当想起胡华先生时,我还是充满了怀念之情。”1985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此书自1981年编起,32万5千字,首印10万册。胡华在“后记”写道:

“本讲义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十几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供同学们学习参考的需要而编写的。从建国以来到党的十二大,这三十几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如何写法,我们既缺乏经验,也缺乏深入的研究。现在这本讲义只是着重叙述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建设过程,为了不使讲义篇幅过大,有些史实没有讲到,或讲得过于简略,有些经济数字也可能引用过多。总之,繁简不当,分析不深入等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衷心希望同志们对本讲义多多指正。

在编写过程中,学习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为编写的依据,同时也参考了许多对《决议》作注释说明的书籍和文章。

对这些书籍和文章的作者,我们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

“本书各章执笔编写的是下列同志:第一章:黄文安、程璇;第二章:张恒、于乃敏、邓琴涛、陈明显;第三章:陈明显、郭正平、黄文安;第四章:郭正平、戴知贤;第五章:戴知贤、钱月香、段慧敏;第六章:王建初;第七章:黄文安、屈动、邓琴涛。

“全书由胡华负责编审修改定稿工作。

“这本初稿性的讲义的出版,既是为了供应当前教学中的需要,也是想以此征求广大同志们的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

就是这样,胡华自“文革”结束到1987年逝世,十年间百忙之中在史学园地笔耕不辍。除了前面重点介绍的书籍外,1977年8月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胡华编著的《南昌起义史话》;1977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胡华编著的《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同志》,该书先后发行100多万册(1980年外文出版社出版日文、英文本);1979年11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胡华主编的《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印行10万册;1982年8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以胡华为主合著本《周恩来的思想及理论贡献》;十年间,组稿并讨论修改、审定了由其担任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党史人物传》50卷共632人、629部传记;其中经胡华生前亲笔修改审定的为第1至44卷、共570部。

十年间,胡华“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表的文章、报告15篇,10余万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表文章、报告30余篇,18万余字;“关于工人运动”发表文章、讲话3篇,2万余字;“关于教学与研究”发表文章、报告40余篇,20余万字;“关于周恩来研究”发表文章、报告40余篇,20余万字;“关于党史人物研究”发表文章、报告18篇,8万余字;“关于人物传记与人物研究和纪念”发表文章25篇,6万余字;“关于人物批判”发表的文章、报告7篇,7万余字;“关于对国外研究中国革命史的评述”发表文章、报告8篇,7万余字;关于为他人著作作序、评介和漫笔散篇部分约40篇,近6万字;自述经历4篇,近2万字。这是胡华十年心血的结晶,是胡华为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留下的一笔珍贵的遗产。他的史学思想和治学精神,不仅在当时,而且对21世纪的党史学界也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弘扬长征

1985年10月,索尔兹伯里以国际视角所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在美国出版,立即在世界读书界产生巨大反响。“很短的时间里就拥有为数众多的读者,该书还在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国家以及许多小国翻印出版。那些从未阅读过红军壮丽史诗的人们,现在可以从某种意义上开始了解那些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不惜牺牲的男男女女的品质。他们将从这里开始知道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1986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该书中译本。该书作者索尔兹伯里是全美作家协会主席、《纽约时报》副总编,1983年在中国进行多方采访,并在中国有关方面支持下,得到历史资料和学界研究积累,又经中国有关方面安排踏访了长征路。索氏从事新闻工作五十多年,曾以研究苏联问题著称,在世界较有影响。他曾于1972年、1977年、1980年三次访华,并受到周恩来、宋庆龄、李先念的会见。这是第四次来华。索尔兹伯里这次来中国采访并撰写此书,有一位重要的伙伴,是助推这个写作行动并与之同行者谢伟思。谢伟思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老朋友,曾多次受到毛泽东与周恩来在延安、在北京的接见,是影响、促进中美建交的有远见的美国外交家,一位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

同类推荐
  • 直系教头冯国璋

    直系教头冯国璋

    冯国璋的一生,是充满了争议的一生。他是众人皆知的文武全才。他曾跟随过袁世凯,却在袁称帝之后发布“五将军密电”,与其决裂。他倡导革命,却依旧维护着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和名誉。他一生追求和平统一,却又拥兵自重,成为举世闻名的江宁霸主。他一生经历两次府院之争,却总是摆脱不了居间调解人的尴尬境地。正是这一个一个的争议,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冯国璋。
  • 普京传:不可替代的俄罗斯硬汉

    普京传:不可替代的俄罗斯硬汉

    六次当选俄罗斯年度人物,两度登顶《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十多年来领导着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第二大核武器国家……弗拉基米尔?普京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彼得大帝”、万民倾倒的政治偶像、冷酷强悍的铁血总统,也是无所不能的全能天才。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政治理想到治国方略,从行事方式到个人魅力,揭开普京六重身份下的真实面貌。普京究竟是谁?为何这个冷峻的政治强人总是收到西方不绝如缕的批评声?他究竟是一个专制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在东方与西方之间,他如何平衡取舍?他又将把俄罗斯带向何方?本书将为你一一解答。
  • 岳麓风云(上下)

    岳麓风云(上下)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它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发展、人才培养起过巨大的作用。岳麓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具有神奇色彩的岳麓山下,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至今已有一千零三十年。期间讲习绵延,弦歌不断,一直是湖南的最高学府,湘楚人才的摇篮。在有关资料所列的世界万.所大学中,其历史悠久仅次于摩洛哥加鲁因大学。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南宋初年,理学进入繁荣时期,人才辈出,学派林立,理学家纷纷以创办或主持书院为契机进行讲学和传播学术思想,岳麓书院成为重要理学学派之一——湖湘学派的主要活动基地。
  • 俞敏洪的人生江湖

    俞敏洪的人生江湖

    本书与读者分享俞敏洪的创业经验、处世哲学、人才策略、管理之道、危机应对及发展之道,是俞敏洪创业精神、创业真经与商道智慧的精华所在,汇集了俞敏洪艰辛创业历程的自述,集中了俞敏洪创业、管理、用人以及励志人生思想的精华。《俞敏洪的人生江湖》将从不同的角度带你走进俞敏洪的人生,翻开的每一页都将为你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精彩故事,为你带来不一样的视野!本书是对创业者、管理者的忠告与提醒,是俞敏洪创业精神、创业真经与商道智慧的精华所在!它汇集了俞敏洪艰辛创业历程的自述,精彩的创业、管理、用人以及其励志人生思想的精华。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热门推荐
  • 打工在魔界!

    打工在魔界!

    楚楚:作为一只妖,上辈子,我欠了一个书生天大的债,这辈子,我得还债,了却因果,方可晋升为仙。可是,这特么怎么搞的,他一个文弱书生怎么转世成了魔王!!!这让我一只无权无势的小妖如何还这天大的债?!其实做妖也是不错的,逍遥自在,不就少活个几十万岁嘛。这债,还是……司音大魔王淡淡地看了楚楚一眼。楚楚:这债,还,必须还,铁定还。打工,打工,还是打工!什么时候才能翻身啊!宝宝心里苦,可是宝宝不敢说。以上为婉转版简介,以下为直白版简介——暴力萝莉修仙史
  • 唯恶自在

    唯恶自在

    既然你们认为我负了天下,那又如何?我有何不可?我负便负得天下,我负便负得此身。我不会怕,但会痛,会哭,会伤。分明不是我的错,可是你们却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我。哪我为何要遵守这卑微的正道。————————————————-————
  • 穿越之天定宸雪(已完结)

    穿越之天定宸雪(已完结)

    宸雪在一次宴会中穿越到古代,莫名其妙地连人带马车掉到王爷的选妃大典上,知道选妃内幕的她,凭着一身跆拳道在众目睽睽之下逃出了定天府……慕宸雪这一惊人的举动引起了王爷的注意,因而两人结下羁绊,但她逃出了定天府又会遇到什么事呢?
  • 凤雨有路

    凤雨有路

    凤雨,这个曾经美丽的小山村,因为人们肆无忌惮地放牧、开荒,生态遭到毁灭性破坏,随之而来的连年旱灾严峻考验着人们生存的意志。作者在深情书写逆境中少年奋发、母爱伟大、友情无价等真善美的同时,又以忧虑的目光关注着西部逐渐恶化的生态对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
  • 赛尔号之赛尔传奇

    赛尔号之赛尔传奇

    一个普通的赛尔奇翼和他的好朋友赫炎踏上了成为王者的旅程,他们在意外中进入了精英特训营,在这里,魔鬼训练…让他们尝到了苦头…后来经过了不断努力,和极天,凌寒他们成为了王者战队。平静的宇宙,就是为了以后的暴风雨做铺垫…
  • 几麦的导演功课

    几麦的导演功课

    张几麦励志要做一名导演,是哦,可是,她却不敢把这个想法告诉身边的人,她辞职去学校进修导演,身边都是各路大神,她发现自己离电影越来越遥远
  • 失心疯之身世

    失心疯之身世

    当人们谈起三岁以前的经历时,就仿佛进入了记忆的盲区,哪怕是一些零碎的片段,也无法在脑海中浮现。你能回想起自己3岁以前的记忆吗?在我出生的那一刻,我却能清晰的感觉到并记住这个新奇的世界。
  • 校草吻过我的幸福:爱的旋律

    校草吻过我的幸福:爱的旋律

    天啊,地啊,迟到了,迟到了又迟到了,人家她真不是故意要选在迟到前的最后一秒冲进校门咩!更不是故意要冲进那个怪里怪气的男生怀里的,她都到道过歉了耶,还想怎么样啊,他干什么紧揪着她不放啦。还学校周年庆典的舞会上对她……,还大刺刺的说他要在她的屁股后面追赶硬要跟她闹绯闻,拜托!她才不敢和他玩这种爱来爱去的无聊游戏。没想到他却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绑架”她到他的私人基地教她“爱的初体验”,再深情款款的帮她套上一枚戒指——“爱的旋律”。当她正享受着爱情的滋润时,他的妈妈却从中作梗坚决反对“害”得她只能带“球”跑路。。。。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捡到一只未来的萝莉

    捡到一只未来的萝莉

    这是一个未来的女博士穿越回了现代,变成6岁小萝莉,被男主收养,卖萌打滚撒娇的故事。本文温馨向,1V1,呆萌,养成,父嫁……不对,呸呸呸。总之,欢迎收看小萝莉欺负大叔的故事,请不要大意的把评论砸来吧O(∩_∩)O哈哈~【已有一篇完结作品,请放心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