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6500000022

第22章 魂惊华清池(4)

蒋介石被扣之后,自忖生死难卜,想方设法打听外面的消息,想收买看守的副官,未成之后,便要求见省主席邵力子。邵力子也被扣押。张、杨也想借邵向蒋提出八项政治主张,同意邵去见蒋。

蒋介石关在新城大楼。邵力子走进蒋的卧室,看见骨瘦如柴的蒋介石脸色青紫,神情颓丧地蜷曲在床上。

“他们的事,你预先知道吗?你现在是否自由?”蒋介石焦急地问。

“我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这几年我从不过问他们军队里的事,事前我也没有看出什么迹象。现在,我自己也在被监禁中。”邵力子回答,“不过,事已至此,委员长应以国家、人民为重。他们要求停止内战,各党派团结抗日,释放爱国领袖、一切政治犯,遵守总理遗嘱等主张,我看委员长似乎是可以考虑的。”

蒋介石呼地坐起来,两眼怒逼邵力子:“你和他们一起这么久,在平日交往言谈中,就一点也看不出两人的思想变化?你怎么不把他们两人的情况告诉我?你,汉卿,有负党国,未起到我希望起的作用!”

邵力子忍着,等蒋介石发完火,又劝道:“张汉卿,杨虎城,无加害委员长之意,他们的政治主张,我看可以接受。”

蒋介石一扭身,腰痛得龇了一下牙,又火起来:“让他们杀死我好了,杀死我好了!”

邵力子扶扶眼镜,说了些安慰的话后要告退。

“等一等。你把这封信给我转交。”说着,蒋介石挪到桌边,给宋美龄写了份“遗嘱”。

蒋在新城大楼住了几天,张、杨决定把蒋转移到西安玄风桥高桂滋的房子去住,命令孙铭九、宋文梅执行。这天晚上,孙、宋去见蒋,要他搬家。蒋介石一见孙、宋表情严肃,腰插手枪,以为今晚要杀他了,立刻上下牙托相击“咯咯”作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我死,就死在这里,我……绝不搬家!”一边说,一边向后退,退到床边坐下,又往床里边退,把被子拖过来压在身上,闭上眼睛。后来由张、杨亲自来劝,他才狐疑地搬到高宅。

蒋介石时常闭目养神,脑子却一刻不停地转。他见张学良总是一个人来见他,想到是否张、杨意见不合?于是要求见杨。杨虎城到来后,蒋介石问:“你事前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如果杨虎城说不知道,蒋介石就有空子可钻。可杨虎城直言不讳:“知道。”

蒋介石的最后一丝希望落空了。他本来就对杨抱有很深的成见,到西安从不住在杨的防区之内,后来认为这次事变也是上了杨虎城“这个土匪”的当,没斗过他。他又闭上眼睛,任杨虎城说什么都一言不发……蒋介石自忖生还的可能性小,又摆出一副“可杀不可辱”的架势。

12月14日下午4时,西安上空出现一架飞机,盘旋几周后投下一个掷信筒。

警戒部队把它交给张学良。张打开一看,是英人端纳写给他的。信上说他(端纳)受蒋夫人的委托乘飞机来西安希望与张一见。如同意,请在机场燃一堆烟火。张派人点了火,飞机徐徐降落下来。

端纳是澳大利亚的英国人,属于保守派人物,新闻记者出身,和英国的情报机关有联系,在中国的活动前后达二三十年之久。“九一八事变”前,任张学良的顾问。张在热河失陷后,下野出国,端纳随行。此后,端纳又成为蒋介石的顾问,颇受宋美龄的信任。由于这层关系,宋美龄才让端纳飞往西安,以探明虚实。端纳带来了宋美龄的两封信,一封是给张学良的,一封是给蒋介石的。致张的信中,她是希望张能顾全蒋介石个人和国家的两重关系,不要乱来。给蒋介石的信,大意是说:

你的脾气不好,你心中的话总是不肯很好地对部下说明,你也不能虚心倾听部下的意见,这种情况,我很担心。因此,你每次出外,我常陪同你一起。这次因航空协会在上海开会,我不能不去参加,没有同你一直去西安,不料就在这次出了事情。

东北军官兵是亡省亡家的人,他们要求抗日是自然的事情,你应该把你心里的话告诉他们,对他们的抗日情绪,应该很好地安慰。你不这样做,所以激出这样的事情。

我托端纳先生冒险去看你,望你为国家为民族保重身体。可能和必要的时候,我愿亲去西安。

信的最后附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南京的情况戏中有戏。

蒋介石看到“如子文三日内不回京,则必来与君共生死”这几句话,当着宋子文和端纳的面,呜呜地哭了起来。

宋子文到西安时,没想到周恩来已来西安,心里十分不安,对人说:“周恩来一来,事情就难办了。”和他同来的郭增恺主张他去见周恩来,因为周是个关键人物。但宋子文顾虑会被南京的何应钦抓把柄,不敢单独同周会面,就由郭增恺去见周恩来。周恩来告诉他:这次事变,中共并未参与,对事变主张和平解决,希望宋子文认清大势,权衡利害,劝说蒋介石改变政策,为国家做出贡献。郭增恺向宋子文一说,宋子文大喜过望,第二天就飞回南京报告。

22日,宋美龄偕同宋子文、端纳、蒋鼎文、戴笠等来到西安。在飞机即将着陆时,她从手提包里抽出一支左轮手枪,交给端纳,请求他在军队企图抓她时,就把她打死。走下飞机,她冷淡而有礼貌地向少帅问候。然后她转向迎接的官员,不许他们检查她的行李,她说她不能容忍把她的衣服弄皱;并提出要带茶叶,要求在见蒋之前先梳洗一番。

蒋介石一见宋美龄走进来,大惊失色,如在梦境,他喃喃道:“我不是嘱咐你,叫你万万不可来西安,你怎么敢冒这个风险而入虎穴呢?”说完,惆然摇头,泪潸潸而下。

宋美龄强抑着感情,保持常态:“我来看看你。”她知道蒋一直不肯同张、杨谈判,一谈就要寻死寻活,宋美龄便理智地劝道:“你呀,以后不应该再随便说寻死这类话,你的责任是在救国,为此更应珍惜生命。你好好合作,事情会马上解决的。”

蒋介石脸上顿时轻松了许多,两手叉在脑后,说他今天清晨偶翻《圣经》旧约篇,其中一篇有“耶和华今要作一件新事,即以女子护卫男子”云云,妻子果然到来,要不是受宗教信仰极深,绝不可能……

宋美龄随即会见了张学良。张向宋透露,他当前的苦衷是蒋怒气冲冲,闭口不愿发一言,请宋从中做一些工作。宋美龄一口答应:“我愿意面晤任何人,凡是委员长不愿见的人,我都可以代他见。”

宋美龄、宋子文马上又向蒋介石转达。蒋介石开始还是不情愿,宋美龄急了:

“你现在不要过虑,最重要的是你要取得自由。”

蒋介石这才同意谈判,愿意改组政府,重新联俄联共,但又提出两个条件:

“一是我本人不出面,由你兄妹代表我谈判;二是商定的条件,我以领袖的人格作保证,但我不做任何书面签字。”

宋美龄啧嘴:“你不签字,人家怎会答应?让我同他们讲讲看。”

对方为了照顾蒋介石的面子,同意了。23日上午,双方在张公馆张学良所住的西楼二层开始正式谈判。蒋方由宋子文出席,西安方面由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三人出席。谈判一开始,先由周恩来提出中共和红军的六项主张,要蒋接受并保证实行。中共、红军赞助他统一中国,一致对日。

宋子文仔细听完最后一个条件,说:“我个人同意,回头转达给委员长。”

下午,又就组织过渡政府、撤兵、释放政治犯、放蒋等问题进行讨论。宋美龄也到场,她的注意力还在蒋的问题上。她对周恩来说:“既然中共有诚意,应该在政府领导下共同努力。”

周恩来说得很明白:“只要蒋委员长同意抗日,我们当然可以拥护他为全国领袖。在这一点上,我完全同意张将军的说法,中国除蒋先生外,没有第二个合适的人做领袖。”

宋美龄听到这点,特别欣慰,和宋子文交换了个眼色,如释重负地将后背靠在椅背上,微笑着点头。

第二天上午,谈判继续进行。宋美龄情绪颇高,明确表示赞成停止内战:“我等皆黄帝裔胄,断不应自相残杀,凡内政问题,都应该在政治上求解决,不应擅用武力。”

宋子文也愿出面重组政府:“委员长也同意三个月后改组国民党,不再剿共。一切政治犯将分批释放,具体办法由我与美龄再商。抗战将全面发动,共产党也可公开。”

“蒋先生不签字,由你们代达,是可以同意的。但委员长回去后,要发表通电自责,以示诚意。行政院既拟改组,蒋先生应辞去院长一职。”

宋子文:“一定转告。南京亲日派势力还是比较大的,我也吁请中共,请你们做我反亲日派的后盾。你们也派出专人驻沪,好与我秘密接洽。”

“没有问题。”周恩来答应。秘书进来在他耳边小声报告,说叶剑英、博古、李克农三位谈判“高手”已到,并把一份电报递上。电文并不长,但周恩来看了好一会儿才一声不响地递还秘书。这个细节被与会的杨虎城看见了。他在会上发言不多,不像少帅那般潇洒,心中却很有路数。与周恩来几次交往,十分钦佩他的办事效率,回到公馆,一摘军帽,向部下长叹一声:“张副司令年轻有为,我本已佩服,今日见周先生一举一动,乃知其为‘圣人’也!”

24日晚,张学良去见蒋介石,说周恩来先生来了。蒋介石一惊,立即摇手:

“不见不见!”

张学良莞尔一笑:“还是见一见吧。你们是老交情,我们是近年新交。”

蒋介石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焦躁不安。还没等他再次拒绝时,周恩来已在宋氏兄妹的陪同下,走进屋来。窘迫不安的蒋介石想从床上坐起来,可摔伤的腰不给劲,只好半靠着,向周恩来伸出手。

周恩来上前握了握,脸色颇为惊讶:“蒋先生,我们十年不见面了,你显得比以前苍老些。”

蒋介石摇头:“能不老吗?你看……你看这些事情。”他竟一时不知从何处说起。稍稍平静之后,他又端起架子:“在我们斗争的整个过程中,我常常想起你,即使在内战期间,我仍然回忆起你曾经为我工作得很好。我希望我们能再次一起工作。”

宋美龄对蒋介石的这番表白从心里赞同,握着手绢拭着眼窝,不住点头。

周恩来稳稳地坐着,只是眼中的锋芒一闪:“我们多次要求停止内战,可你为何不停呢?”

蒋介石惊了一下,顺口答道:“我等你们到西北来。”

“我们已到西北一年多了。”

蒋介石两手交叉在胸前,干咳了两声,又回到老话题:“恩来,你是我的老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

周恩来不满地瞥了一眼蒋介石,蒋介石顿时收回目光。周恩来说:“蒋先生,你违背孙中山先生的遗教,十年来因内战牺牲了千百万革命者,我这颗头颅也是从你的刀下滚过来的。”他一说,屋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周恩来又从激流转入平缓:“这些,现在都不去说它了。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是我们红军也可以听从蒋先生的指挥。”

蒋介石实在无话可说,垂下眼帘:“我后悔,杀人太多了。”

宋美龄见气氛不对,连忙打圆场:“周先生说过去的事不提了,以后,不要‘剿共’就是了。”

周恩来说:“我们党一贯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各党派无论过去有什么旧怨宿仇或不同政见,都应该摒弃前嫌,组成抗日统一战线,去赴国难。我这次来西安,不是来算旧账,而是来商谈今后的救国大计。”

宋美龄拿胳膊碰碰好像睡着蒋介石:“周先生和你商谈救国大计,你听清没有?”

她不等蒋介石开口,又转朝周恩来说道,“你们本是同校故交,今日见面,要互相谅解。此次委员长在西安出事,多亏周先生亲自前来斡旋,实在感激得很啊!”

在轻松的气氛中,周恩来和蒋介石拉起家常:“蒋先生,好些年没有见过经国了吧?如果想见,我们可以设法向斯大林交涉,将滞留苏联的经国接回来。”

蒋介石在生死未卜的情况下,最挂念的要数经国、纬国两儿。周恩来一说,蒋介石马上鼻子一酸,要落下泪来,许久不说话,最后压低嗓音说了句:“恩来,我们再也不要打内战了。我回南京后,你可直接来找我谈。”

周恩来见蒋介石困顿不堪的样子,便起身告辞:“蒋先生休息吧,我们以后还有机会再谈。”

蒋介石连连说好好。

这一夜,蒋介石和宋美龄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醒来时,蒋介石望着窗外射进来的朝阳,禁不住笑了。这是他被扣留以来的第一次。所以蒋介石的顾问端纳后来说:“周恩来……实际上是使委员长在1936年西安御驾中能够安然无恙地离开的人。”

这一段,周恩来睡得很少,所有预定的交谈进行完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是向延安的毛泽东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毛泽东担心放蒋放出毛病

毛泽东得知要放蒋的消息,不免担心起来。虽然他与蒋介石打了几年仗,但是直接谋面的机会极少,所以对蒋介石个性方面的了解很少。他只有去电询问周恩来:

“蒋说话算不算数?”周恩来体会到毛的紧张心情,回电说:蒋一向自命英雄,他曾答应过的事,大致不会全部反悔。毛泽东接到电报,无疑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他把电报拿给张国焘看,张国焘嘴上不说什么,可心里也不得不承认:一个毛,一个周,一个在内策划,一个在外周旋,二人配合得何等默契!他惊奇:毛氏能如此彻底地向周吐露心中所想及所盼;周又哪来的那么大本事,竟能根据外面如此复杂的实况,逐一实施……毛泽东也感慨:“恩来同志办外交所受的气,比我1926年3月20日事变以后,在广州受的气还要多。”

可是周恩来并没料到张学良会如此快捷地把蒋介石送走,并由此酿成了张、杨的历史性悲剧!直到1946年国共再次和谈,周恩来对此还是耿耿于怀:一天下午,讨论团结问题时,周恩来站起来发言,刚说了几句,降旗的时间到了,响起“达达”的立正号音,全场肃静,礼毕后,周恩来继续说下去,他在发言前先感慨万千地长叹一声,然后以动人的感情说出下面的一段话:“在刚才一刹那的沉默中,我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我的朋友,也是在座各位的朋友。今天我们讨论团结问题,这个人在促成团结方面贡献最大,却因为促成团结而失去了自由。这个人就是张汉卿先生……”

周恩来回公馆不到十分钟,张学良的卫队营营长孙铭九急匆匆来找:“少帅到机场送委员长回京,你知不知道?”

周恩来大惊:“不知道,几时走的?”

“有十来分钟了。”

“你怎么不早来告诉我?”

“我也是刚刚从卫士那里知道的。”

周恩来抬腕看看表:“走,快到机场。”

赶到西郊机场,已是下午4点多钟,飞机早已消失在高天深处。这位颇具燕赵豪情的张学良发动了引擎,亲自驾机送走了蒋介石。

“晚了。”周恩来感叹不已,“汉卿中了‘连环套’了,窦尔墩不但摆队送天霸,还要负荆请罪呢。”

“这件事杨虎城知不知道?”周恩来问孙铭九。

“不清楚。”

原来蒋介石下午3时要去机场,张打电话请杨去,等杨到达时,张只低声告诉他,现在就放蒋走。杨虎城虽感突然,但他向以张学良的意见为主,当着蒋的面更不便争执,只好陪同张到机场去送蒋。蒋到飞机场后,在上飞机前对张、杨还说:

“今天以前发生内战,你们负责;今天以后发生内战,我负责,今后我绝不剿共。

我有错,我承认;你们有错,你们亦须承认。”蒋介石再一次重复了他的六项诺言,最后说了句:“西北交给你们了。将来设一个西北五省统一的军事机构,由你们负责。”

放蒋的消息传遍了西安,人人惊讶。十七路军总部军法处长米暂沉将信将疑,去问杨虎城:“蒋介石走了吗?”杨嘴皮一嘟囔:“走了一个不算,还跟了一个去。”

周恩来急电毛泽东:我们只认为在(蒋)走前还须有一政治文件表示,并不同意蒋今天走、张去。但通知未到张已亲送蒋、宋等人飞往洛阳。

同类推荐
  • 九三六说三国

    九三六说三国

    九三六说三国,不为钱,只为大家开心。看看别人眼中的历史
  • 这其实不是三国吧

    这其实不是三国吧

    一个普通的人,因为一起不普通的事故而来到了与记忆之中略有不同的地方在下司马堀,是一个要当上英雄的人,如此介绍着自己英雄?那是什么?以为当一位英雄就能保护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吗?天真,真是太天真了。终于,梦想在现实中破碎,看清了这个世界的原貌除去自己相信的,其余都不能相信,如此告诫着自己我为什么要去趟这趟浑水?让它按照历史的流程前进不就好了也是呢!毕竟还有我所珍重的人在这里,那么就必须要加油了!英雄?我现在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 揭开萧妃娘娘的面纱

    揭开萧妃娘娘的面纱

    红颜祸水,搁谁身上都屈!唯独冯小怜!北周高纬帝的淑妃、右皇后!冯小怜横空出世是迷!冯淑妃名小怜,大穆后从婢也,人从哪里来?冯小怜出身是奇!虽然是从婢,却奇迹般地拥有很多技能,技来是何方?冯小怜进宫是宠!冯小怜抓住高纬的心,越过三千佳丽,宠从何处得?冯小怜事齐是祸!冯小怜慧而狡黠,祸从何处说?冯小怜是谍!南北朝后三国时代,关陇贵族北周代表宇文泰与北齐高欢争夺天下,宇文泰屡败屡战,会不会使奸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冯小怜是不是另一版式的西施……欲知真相如何,笑看《谍.妃》为你精心铺展爱的痴迷与疯狂
  • 我的狂想症

    我的狂想症

    呵呵,一次小小的任性,呵呵,觉得自己很可怜啊!嗯……,就这样吧!想到就做
  • 魂归断桥

    魂归断桥

    守望湖畔,苦剪不断,一个等了四十六年的承诺,花开花落,年复一年,我在断桥等着你归来,因为相信,你一定会回来。血染征袍,奋战沙场,满天乌云,天空飘起雪花,地上溅起血花,挥剑杀敌,敢问苍天?断桥是否下过雪...
热门推荐
  • 仙不可为

    仙不可为

    自上元世纪开始,在宇宙众修士的耳中便流传着一个传说——仙不可为!!无数修士嗤之以鼻,不断尝试,多少盖代者葬送仙劫中,也未能看到有一人成功…少年自幼立誓成仙,一人踏上征途,等待他的将是尸骨与血堆砌而成的路!他,能否成功?
  • 花开满溪

    花开满溪

    本书免费,女主聪明勇敢,可爱唯美,被多个帝王掠夺争抢。此文属多个俊王虐恋一个女主的文,喜欢的点。新书:《本少爷不是邪神!》
  • 中医补脾胃养生法

    中医补脾胃养生法

    本书在第1版基础上修订而成,概述了中医有关脾胃与脾胃虚的基本知识,详细介绍了补脾胃养生的各种中药、食品及配方。其中单味中药和食品70余种,包括其性味、归经、成分、药理作用(功效)和应用等;各种补脾胃靓汤、药膳、膏方药酒及中药配方600余首,按中医治法分类,详述其组成、制作、功效和用法等。同时介绍了针刺、耳针、埋线、拔罐、艾灸、指压、按摩、敷脐等中医补脾胃法。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明实用,养生保健与治病效果确切,适于广大群众,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中老年朋友和亚健康者阅读参考。
  • 卿本杀手奈何黑萌

    卿本杀手奈何黑萌

    她是华夏黑暗组织之王,一朝穿越至不受宠的苏家大小姐身上。欺我?利用我?一朝崛起,异能激发,风华独绽。独行在幽暗的地狱,他是盛放在黄泉路旁的彼岸之花,看起来缥缈若仙,傲骨天成。实则妖娆魅惑,狠辣毒戾。遇见她之前,他只想呆在地狱狠狠复仇。遇见她之后,他才明白,什么叫唯一的救赎,什么又是他戒不掉的毒……她想寻回家的路,却惊觉她的穿越并不是偶然。被宿命控制?那我就逆天而行,踏出一条光明大道!可是,你这家伙干嘛?“听闻爱妃要杀人,本殿来帮忙,顺便递刀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道府仙路

    道府仙路

    一个普通山村小子,阴差阳错之下进入了一个帮派之中,偶然的机会接触了与之不同的世界,才发现原来传说还是传说。只是传说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若是努力的话还可以进行追赶。
  • 王源你是我的倔强

    王源你是我的倔强

    携一缕清风,捧几滴细雨,撑伞踏水享受竹马年代,年少时节不懂爱,你追阳光而去,我携明月入怀,相坐并肩低诉情窦初开,斗转星移间,蓦然回首,他已成翩翩少年,她亦是婷婷少女。一个呆萌青梅和一个腹黑毒舌竹马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上升真人。)
  • 网恋套牢了谁

    网恋套牢了谁

    一根电话线,两颗寂寞心,三更半夜里,十指传来情。可惜的是,有人在这场感情里认了真,有人没上心,有人更是心存祸心,而最终为这无疾而终的感情埋单的还是自己。
  • 二战进行曲

    二战进行曲

    热爱和平,热爱文明,原创《二战进行曲》在创世中文网可以看到啦(≧?≦),请认准笔名「清风大河」。目前爱好中东历史。。。想切磋的小窗要号码(私聊)遵循历史需要写的要很好读懂哒的信条~想知道历史教科书后的秘密吗?那就丢掉历史书,看《二战进行曲吧》~
  • 青仙之路

    青仙之路

    替母还恩。为父解咒。越千山,跨万水。识奇珍,交异兽。伴舞沙陵,争修仙路。辨善恶正邪,尝爱恨情仇。终仙尽头了悟初心。三生石上,孟婆桥边。于百年坚守,终执君之手。以爱之名,得道成仙。神仙眷侣,人间奇谈!一个懵懂少女被山海经吸引,向往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借此山海经,发挥瑰丽丰富的想象,没有坏人插足,没有小三故事,内心的成长助力更加成熟的感情,男主角始终温情如一的守候。荡气回肠,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确实可以矢志不渝,天长地久,长流人间!
  • 风流大学生

    风流大学生

    本书这部反映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长篇小说,通过对燕湖大学一群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不同社会阶层的大学生性格命运的描写,真实、细腻、生动地再现了他们不平静的校园生活,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历程。他们多彩多姿的人生追求,谱写着严肃与浪漫、欢快与凄凉、激昂与颓唐,迥然不同的青春乐章……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