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6300000046

第46章 用炮弹对话(2)

好一阵,毛泽东才说:“能不能不打到美国人?”

谁都不好说。叶飞摇头:“主席,那无法避免。”

毛泽东没有再深谈下去,只是对叶飞说:“你也够辛苦的了,先到住处休息一下,养养精神。”

叶飞告退后,便回到住处。傍晚时分,叶飞正在思考该如何解决毛主席提出的问题,王尚荣拿着一张纸条找来了。他对叶飞说:“主席要你看看这个条子。”

条子是林彪写给毛泽东的,内容是:是否可以通过王炳南(此时正在华沙同美国进行大使级谈判)给美国人透露一点消息。

林彪是个很有点子的人。他想出这个两全之计,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告诉美国人就等于告诉台湾方面,这样一来,突袭的效果就没有了。

叶飞问:“主席有没有什么交代?是否让我表态?”

王尚荣说:“没有,主席没有说什么,只让我拿给你看这条子。”

叶飞又仔细看了一遍纸条。

第二天,会议继续进行。

经过一夜的思考后,毛泽东的决心不再动摇,也没有采纳林彪的建议。他直截了当地说:“那好,照你们拟订的计划打!”

叶飞还记得纸条的事,拿眼睛看看林彪,林彪没说什么。叶飞又请示毛泽东:

“主席,我马上发电回福州去。”

毛泽东同意,又对叶飞说:“你不必回福州了,就留下在北戴河指挥炮击,有什么事我们也好及时研究。”

“是,主席。”叶飞答应下来。

毛泽东又补充说:“你干脆与彭老总住在一起吧。”

毛泽东站起来的时候,表明一切已经布置停当。

蒋介石侥幸躲过金门炮战

美国政府一直把台湾攥在手心里,1956年对台湾的经济援助101亿美元,翌年又增加700万美元。同时将顾问团扩编至2500人。1957年5月,美国又派遣“斗牛士”战术导弹部队进驻台湾。当中东事件发生后,美国于1958年7月16日宣布其远东地区陆海空军进入戒备状态。蒋介石乘机大造舆论,于17日宣布其军队进入“特别戒备状态”。8月4日,蒋介石在台北阳明山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金、马作战问题。次日,“国防部长”俞大维向美国提出三项要求:就外岛之立场发表声明;美在台海进行武力示威;向台湾运“响尾蛇”导弹。同日,美国援台的第一批F—100型战斗机运抵台湾。6日,美国第七舰队开始进行武力示威。蒋的参谋总长王叔铭以美国做靠山,宣称:准备应战。同日,台“国防部”宣布:“台澎金马地区进入紧急备战状态。”

福建前线的解放军在频频调动,国民党的侦察飞机虽然出动过几次,但对中共的具体意图尚不明了。所以,在解放军大规模炮击金门的前两天,蒋介石还亲临大小金门巡视。

8月21日早餐后,小金门国民党军第九师师长郝柏村正准备去阵地,突然传来消息:“陆军总司令”彭孟缉已至水头,要郝立即前往。根据郝柏村的经验,一定是“老头子”来了。

果然,上午10时,蒋介石抵达。在此之前,他已视察了大金门。

虽然天气闷热,蒋介石还是一身戎装,戴着军帽。有军官敬礼时,总是一一还礼。他将手杖挂在臂弯里,跟着随员,来到23高地二十七团四连阵地的坑道式防炮掩体,后又来到卫生连,用戴着白手套的手,四处摸了摸,看有无灰尘。在木椅子上坐了片刻,侍从递上随身携带的白开水,润润嗓子,并喝下几口。不管走到哪里,蒋介石20分钟左右喝一次水的习惯总是不变。水是副官准备好的,放在一个茶箱里,一瓶热开水,一瓶冷开水,一条毛巾,外加两瓶从美军服务社买来的可口可乐。

有时心血来潮,也喝可乐。但不喝冰过的,最喜欢喝刚开罐时冒出的气泡。蒋介石又是个“开会迷”,在家几乎天天开会,出外则必训话。他一到小金门,就叫传令兵将营长以上主官叫到招待所集合。点完名后,蒋介石就开始训话:

“我只讲三点:第一,现在一切胜利基础已建立,今后全看我人之精神如何,亦即全在决心意志,决心就是与阵地共存亡,亦即与国家共存亡,而此次金马作战应负责开反攻复国胜利的基础。第二,敌人两个月内一定要来攻我们,故时时刻刻要准备防御敌之来攻,加强技术、战术及胆力,两个月内敌如不来,则我们也要打敌了,要反攻复国。第三,各级务要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贯彻到底,不可放纵。”

蒋介石说有些话他在此不讲,要留到大金门去讲。于是,郝柏村带上团长代表一人、政治部主任及士兵代表一人,乘船到大金门去接着受训。蒋介石讲完后,即下岸登船,返回大金门。

下午5时半,蒋介石在金门防卫司令部召集团长以上主官点名,并即席训话。

卫兵找来一段木头台阶,蒋介石便站了上去,使得他比受训的人高出一头。这次蒋介石的话多了起来,因为他一讲那套历史就长:

“退出大陆已九年,从三十七年开始失败,则已十年。十年来受耻忍辱,含辛茹苦,日日期望反攻复国才能扬眉吐气,此机已待十年。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近已时代不同,十年工夫不算少,此机如不到,徒有此心,并不能达到目的。”

已近晚餐时间,军官们饿着肚子,精力早不集中,只盼着蒋介石能早点结束训话。但蒋介石训话时,最重视下面是否专心听训。只要有人胆敢打瞌睡,被他看到,必是一顿臭骂。他还戴着两副眼镜,一副是老花镜,另一副是看远的眼镜。干部受训时,他常常是一边看训词,一边用他炯炯有神的双眼,对着台下众军官的脸庞逡巡,他是绝对不会宽纵的,一定在训话做结论时,当众检讨这个人,所以听蒋介石训话,谁也不敢打瞌睡。蒋介石仿佛在考验军官们的意志,故意“饿其体肤”,越讲越慢,越讲声调越高:“我们再不打胜仗,尚有何面目见世人,而决心牺牲就是成功的条件。金马四面环海,敌四面可来,再加以空中威胁,指挥第一要紧是作战纪律,只许看海面不许看上空,此即吾我锻炼精神、争取胜利之大好时机。”

一直到晚上7时半,食堂的大门才打开。蒋介石缓缓走向首席。“陆军总司令”

彭孟缉请蒋介石用饭,蒋介石慢悠悠地用毛巾擦着手,叫大家先吃。他只拣几个素菜伸筷子,不要酒,也不吃肉。

他吃完半碗饭,擦完嘴,又开始说话,这次不是对军官训话,而是对着第一桌上负要职的军官布置战术:“一、注意空中、地下、水底。空中、海底非吾人能力所能办到,此时特须注意地下。现在坚强防守非进入地下不可,故工事地下化第一重要,但地下化工事在保存战力,这是临时的,而更重要的在发挥地面力量,不可为地下工事所限制。二、金马每一主官,必须确保核心据点,与核心工事共存亡。核心工事即是死所,须知吾人攻击东山所以未成功者,乃由于敌据守其核心阵地。只要守住核心阵地,一定会援救你,而核心阵地储水尤为重要。三、加强预备队力量。使用预备队应有计划有准备,军官团教育尤应注重研究。逆袭必须训练,预备队位置应分散配置,集结要快。逆袭就是白刃战,在战术上应从侧方打,如高登岛一营守备部队只有40名预备队,对火力运用现虽有火力协调中心,其可靠性如何,仍待事实证明,而最重要者仍为侧防火。四、伪装不够,假工事不够。鉴于三十六年敌渡黄河之教训,不可以未见其集结等而认为不来,特应注意其人海战术……”

尽管高级军官们一再点头称是,可是蒋介石讲得太碎,太无重点,根本记不得要领。蒋介石也看出军官们的不用心,有些生气,教训道:“你们要研究干部教育之回顾,以及剿共战术之检讨!”

蒋介石当晚即离开金门回台北。

两天后——8月23日下午5时许,这天正是星期六,也是台湾“国防部长”俞大维奉蒋介石之命,来金门视察防务的第二天。俞的兴致还特别高,在视察时谈及外岛工事强固时,还说笑开来:“某次偕殷格索协防司令视察高登后,我笑着对殷格索将军说:‘假如你是共产党,你计划如何来攻这个岛?’殷格索将军很幽默地说:‘我考虑的结果是不攻。’”

晚上,他不顾来金门后连日巡视前沿阵地和连续召开军事会议的劳苦,特意吩咐部下一定要举行一次官兵“同心聚餐会”,以示他对部下的关心。

聚餐会后,他在金门卫戍司令胡琏、副司令赵家骧、吉星文和章杰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游览位于金门太武山下的翠谷湖心亭。他们在张湖公路的山下漫步,准备走回司令部。赵家骧、吉星文、章杰三个副司令官则站在翠谷湖与岸的桥头上谈天。突然有阵嘶叫声划过太武山头,驰落翠湖。军人们都知道是打炮。但不及细想,四周已是山摇地动的强烈爆炸声,整个翠谷湖顿时烟雾弥漫,弹片横飞。俞大维动作快,立即趴在地上,但也已是血流满面。随行的一个叫廖光华的科长眼疾手快,急忙把他拉到路边的山石下躲避,胡琏过来扶起他走。一阵混乱中,两人很快走散了。在小桥上的三个副司令官,在第一批炮弹落地爆炸时,就被炸死了。胡琏回到司令部,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用电话指示炮兵赶快还击。他对着电话喊了半天,没有回音,电话线已被炸断;他又抓起其他几部电话,对着听筒大喊,叫炮兵阵地,可是所有电话线都已炸断……从以上情况看,蒋介石与金门守敌并未料到“八二三炮战”的发生,因而金门岛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直到20分钟后,才有自发的火炮还击,但很快被解放军的炮火压了下去。

蒋介石侍从室的人都庆幸老先生命大,因为前几天蒋介石还去视察过金门。有人猜测,共军一定是把23日去金门视察防务的“国防部长”俞大维当成蒋介石了。

台湾岛上的军人都紧张万分。因为海峡两岸战火虽然频繁,但像23日一个晚上就打过来几十万发炮弹的情况,不但金门从未有过,就是整个国共战史、甚至整个世界战史,都是闻所未闻的。

24日,参谋总长王叔铭的部下翁显梁忽然接到一封特急电,上面赫然写着金门爆发了大规模的炮战,翁显梁马上打电话,向王叔铭报告,然后由王向蒋介石报告。

蒋介石刚接到报告时,紧皱眉头,看完电报时,脸上却显出淡淡的笑意,竟连声说了几个“好!好!好!”弄得王叔铭摸不着头脑,不知奥妙何在?

美国总统已被炮击弄糊涂了

蒋介石喊“好”,是冲着美国人去的。

可以说,蒋介石退居台湾后,要不是美国人不断地进行军事和经济援助,蒋介石是难以为继的。但蒋介石为此也不得不忍气吞声,将美国政府决策人物抛出的一个个苦果忍辱吞下。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否定国民党政权统治台湾的“合法性”,蒋介石忍痛吞下第一颗苦果。

1954年12月,台、美签订《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坚持明确规定这个条约仅限于台、澎等岛,不包括金、马,而且还明确规定“中华民国”只能代表台、澎、金、马,不可再说代表全中国,蒋介石也极不赞成,最后也不得不吞下这第二颗苦果。1955年8月,中美开始在日内瓦,后改在华沙谈判,蒋介石又吞下第三颗苦果。1957年3月20日,美国顾问团上士雷诺在台北美军住宅区枪杀了“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职员刘自然,美军事法庭以“误杀”判雷诺无罪,激起台湾人民愤慨。蒋经国利用民怨,发泄对美逼蒋“换马”的不满,亲自指挥“反共救国军”上街游行示威,怂恿冲击美国驻台“使馆”,砸了保险柜,拿到一些美政府“弃蒋”的文件,美、蒋之间的裂隙更深了。蒋介石本想借此反抗一下美国的压力,但最后还是以向美国道歉收场,这是蒋介石咽下的第四颗苦果。“刘自然事件”传到北京,毛泽东对他的国际问题秘书林克说:“美国对它自己的伙伴没有同情心。你看,连老朋友蒋介石都要整嘛!5月24日,台湾大打美在台‘大使馆’,用大铁锤砸开了美国‘使馆’的保险柜,拿走了秘密文件,文件上有要搞垮蒋介石的内容。”

到了1958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又举着第五颗苦果送到了蒋介石面前。他以削减美援为手段,力迫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军,避免美国由于这两个小岛的战端而被蒋介石拖入中国内战,同时又可以把台湾完全孤立起来。如果这一步得逞,可以实施第二步“托管台湾”,来制造“两个中国”,以便把台湾彻底从中国分割出去。

这一点,毛泽东不答应。

蒋介石也不答应。

不答应的理由也很相似:毛泽东要将台湾统一回大陆;蒋介石也想“收复大陆”;两个人谁也不想割断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纽带。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关注点是相同的。所以在金门炮击开始后的一天,毛泽东突然对秘书林克说:“向金门打炮,也不是为了解放金门,而是蒋介石希望我们打炮,这样他就有了借口,可以抵抗美国的压力。”

现在台海之间的大炮一响,蒋介石反而精神抖擞,他立即对美国记者说:“炮击金门是进攻台湾的前奏。”他要求美国迅速帮助防守金门。

解放军炮击金门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时,艾森豪威尔正在北卡罗来纳山中地下深处的防弹掩蔽所里,这里的墙壁是坚固的钢筋水泥,到处都是闪烁的电子仪器。

置身其中,犹如置身于太空实验室。艾森豪威尔是在参加一年一度代号为“行动”的演习。

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匆忙进来,向总统报告中国情况:人民解放军炮击国民党军盘踞的金门、马祖,据台湾当局电告,大炮轰击所造成的有形损失是轻微的,尽管伤亡不小。蒋介石预料“中共将对这两个岛屿实行封锁,企图使守军挨饿”,美国必须迅速出兵,帮助守岛军民。

艾森豪威尔听了杜勒斯的汇报,也被中国突然发生的事情弄懵了。苦思冥想了三天,也弄不清毛泽东此举的意图何在。在此期间,又不断有新战况传来。正如蒋介石所预料的,人民解放军已调整部署,从地面、海上和空中三个方面加强对金门的封锁,国民党守军处境困难。艾森豪威尔已被眼前的情景所迷惑:解放军空军已经夺取了福建上空的制空权;解放军海军也有了福建沿海的制海权;陆地上,大批炮兵和坦克部队仍在向福建运动,通往福建的铁路已经修好,机场也在加强修建,种种迹象表明,中共此次大规模的炮击,其目标看来不仅仅是金门、马祖,看来有一举拿下台湾之势,毛泽东的胃口不小!

艾森豪威尔取来一小杯威士忌,他要借酒力兴奋自己的神经,以便作出超人的想象。因为毛泽东的许多主意常常令他难以捉摸。他不担心失去金门、马祖,甚至希望中共能在一夜间将它收拾;他担心的是毛泽东会像出兵朝鲜那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步跨向台湾岛。如果丢失了台湾,对红色中国的半月形的包围圈就会因失去一环,而导致一连串的崩溃。他的结论是小心为是。8月29日,艾森豪威尔匆忙回到华盛顿,下令从第六舰队调出2艘航空母舰驶过苏伊士运河,加入到台湾海峡的第七舰队。这样,美军在台湾海峡就有航空母舰7艘、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40艘。美国第四十六巡逻航空队、第一海军陆战队和其他好几批飞机也调来台湾,美国第一批陆战队3800人已在台湾南部登陆。艾森豪威尔声称,如果中共真的企图“侵占”金门和马祖,他将考虑批准“对共产主义中国的机场使用战术原子武器”。

同类推荐
  • 国王是怎样炼成的

    国王是怎样炼成的

    洛欢本以为能安心做个大地主,从此终老于乡间,但老天却不愿让他如愿,一场内乱让他走上了他从没想过的道路.....
  • 锦衣王侯

    锦衣王侯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
  • 临安初雨

    临安初雨

    南宋之初,宋金之畔。洛阳临安,白衣青衫。抗金报国,还我河山。墨色纯净,白色内敛。两人从不相识到相知,从少年到中年,江湖义气,凌云之志,华发苍颜,袖手南山,也不过如此。只是十年生死,一生一代,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曾说过一起看那场临安初春的冰雨,却不知是否还能实现。
  • 谁偷走了天下

    谁偷走了天下

    故事从丞相寿宴开始,预示着危险即将到来,当夜公主与宫女悄悄逃出内宫,不知去向,叛军企图动荡朝政,危情一触即发,丞相寿宴看似平和的表面下却是波涛暗涌。权高位重丞相的安危不容有失、赵子平只能想方设法护卫丞相安全、企图谋权的幕后黑手有着不可告人秘密。幕后黑手一步一步布下天罗黑网,让赵子平陷入绝境,赵子平是否能扭转乾坤,让国家避免陷入无尽的战乱之中。
  • 三国梦之吕布

    三国梦之吕布

    内容介绍:【愿回溯时光到公元一八四年】【摘方天画戟在群雄逐鹿之前】【看斜阳余辉洒落汉末帝王殿】【看赤兔在虎牢内外惊世绝艳】【走过严馨蔡琰貂婵三女身边】【在众人面前垂下虔诚的双眼】【许下生生世世不了的钟情缘】当人中吕布,不光拥有着天下最快的赤兔,天下最利的画戟,还拥有了二千年后的见识。那么,曹操!还会是他的敌手吗?
热门推荐
  • 唐摭言

    唐摭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洗星河

    血洗星河

    他,本是一统天地的世界之主——神帝帝天,在一次阴谋的叛乱之中,他将计就计,转世百生,只为看清人性的真面目,突破自己最后一次的瓶颈,经历过长达千万年之久的一劫后,达到大圆满。转世之后的他,经历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后,造就了一个我主沉浮,谁敢不服的霸者心态。一路上他踏碎仙神路,血洗星河海,再造乾坤门,宣扬三藏行,让世界从此清平,永享太平。
  • 唤灵养成进行时

    唤灵养成进行时

    “我叫黄雀,因为爷爷捡到我的时候,旁边有只黄雀,所以我就叫黄雀了。”一本逆天的唤灵书,一个懵懂无知的人。一个卡哇伊的天使。如风似雨,不离我身。飞上枝头,黄雀变凰。
  • 备急灸法景宋本

    备急灸法景宋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破

    灵破

    比仙术更带劲,比魔法更炫,比灵气更狂暴。破灵大陆,是与灵意有很大关联,从古至今,已不知过去多久,破灵大陆流传着这样的流言:欲纵灵武修千年,却难脱凡化天神,待得黑莲显世时,灵意大劫近眼前!霖天后天生出黑莲,受族唾弃,举世皆敌.....举望天穹怒沧桑,不留今昔化悲恸。欲问灵意亦何物,手指苍穹灵破天。
  • 天纷雨

    天纷雨

    无论光明或者黑暗,都无法永远主宰天空。因为有黑夜,所以有白昼,如果没有白昼,也就没有人管黑夜叫黑夜。我是天纷雨……经历了无数次从大地到天空,天空到大地,下一次依旧会冲上天空的那滴雨!总有一天人会死亡,作为交换,在那之前我拥有了一生。不要放弃,不要迷茫,不要后悔,不要畏惧,就这样的活着。可惜往往就可惜在,现在的不能曾经能。最痛的伤莫过于最爱人的刀,说痛不是伤口痛,说恨不是彻底恨。《天纷雨》,一部融合了众多动漫,历史,影视,神话而呈现出的史上最乱斗的网络小说!古今天不论签约与否、关注多少,绝对不会让这本书不完整!世界,因为生命而了不起!时代,因为思想而了不起!我们,因为努力而了不起!
  • 战尘寰

    战尘寰

    人生百态,你我都是世间不起眼的小人物,心中有梦,却大多有心无力,那就在另一个世界中书写属于普通人的传奇故事。你准备好了吗
  • 重生归来仙尊走开

    重生归来仙尊走开

    前一世被一个一点也不关心自己的师傅被入当成他最宝贵徒弟的保命付这世看她怎反转大局――――――――――――什么你有三只宠对不起我有百万大军对不起我太忙沒时间写这个所以反正女主很牛
  • 穿回元朝之一战神横世

    穿回元朝之一战神横世

    宇宙飞船进入黑洞,利用黑洞引力加速重回地球,时间维度已经是元朝,由于当时地球引力场与现代不一样,飞船没有在设定位置迫降,并失事。吕文耀的安全舱降落到钦察汗国南部的一个山区。恰巧妮娜逃避官府追捕,妮娜救了吕文耀。在吕文耀的帮助下,博格达村民与官府对抗。
  • 契约皇后要爬墙

    契约皇后要爬墙

    她是黑道大姐,痴心之下却身死心爱之人之手,她是一朝皇后,心爱之人娶亲之日跳入荷花池身首异处。他是一国皇上,俊美如斯,却是佳丽三千,后宫三千却是独宠皇淑妃。两人相遇不过是一纸契约,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被她的才华吸引,再也不满足一纸契约将两个人联系在一起。但终究,他是皇上,她是皇后。皇上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皇上,被各种不同的女人爱慕,而皇后永远都是那些女人登上顶峰的障碍。他爱她,不离不弃,即便是她毁容了,他从来都没有放弃,反而用计让她成为自己的女人。皇后终究只能是皇后,皇上也只能是皇上,即使身边有再多爱慕的人。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