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2100000016

第16章 认识你自己(3)

康德在《逻辑学讲义》中曾提到四个著名问题:我能认识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期待什么?人是什么?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认识论的,第二个问题是道德哲学,第三个问题是美学问题,第四个问题是康德的人性论,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忽视了人性论的研究,不仅不能理解“我应当做什么”这一问题所触及的理论内涵和意义,同样也无法深刻理解美。康德的人性论概括起来就是:人性无善恶。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康德对人性没有基督教因认识到人有不可避免的原罪而导致悲观主义,也没有部分启蒙思想家只看到人性善的一面而具有的乐观主义,康德介于二者之间,既承认人具有“根本恶”,又承认人具有去恶向善的可能。他将二者纳入到他的人性论中,没有笼统地说性善或性恶。康德认为人之为人有两种维度:面向兽成为人和面向神成为人,人性也存在于兽性与神性之间。兽与神是成为人的两个坐标和价值参照。兽是成人的起点和价值的反向参照,也是成人所必须要超越的,兽性也是人性所要克服和逃离的。面向神成为人,就是在与神的比照中,认识到人的不完善和缺陷,不断地向神靠近,使人性趋向神性,同时也要防止人成为神的企图。这两种维度在方向上是同一的,逃离兽性的过程就是趋向神性的过程。兽与神是成人的两个“临界点”,人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兽,也不可能完全成为神,所以应该防止人成为兽,也要防止人成为神。如果人是兽,伦理道德对人是不可能的;如果人是神,伦理道德对人是不必要的。正是人处在神与兽之间,伦理道德才对人既是可能也是必要的。

康德论人性有善的一面,即他认为人的本性中生而具有向善的原初禀赋。按照康德的自由理论,任何能够在伦理上称得上善或恶的,均是由人的自由意志而可能,这种向善的禀赋生而具有。康德同时也认为人性具有根本恶,即人的本性中趋恶的倾向,这种趋恶的倾向虽然与人的本性交织在一起,并且适用于整个人类,但它并不是一种现实的恶,而是一种可能的恶,或者说,这种趋恶的倾向是人作恶的主观根据。

通过以上对康德人性思想的论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人性不是一种实在,不是现成摆在那儿已经确定的,而是一种“生成”,即是人在一步一步地远离兽性趋向神性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的;第二,道德是人性的重要的体现,德行是理性对感性的克制和胜利,表现出一种偏好理性的价值规范;第三,这种偏好具体体现在人性的去恶向善的价值旨趣上,对康德来说,理性才是人性的本质所在,才是价值之源,伦理之本。道德进步体现的是理性对感性的胜利,人性对兽性的胜利。

存在先于本质

罗素说:“三种单纯却又极强的激情支配了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感到无法忍受的怜悯之情。”这三种内在的生命激情同样也是萨特的人生动力,在这种激情的鼓舞下,萨特不仅在哲学上论证了人的自由,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实践了人的自由价值。萨特论证人的自由是从人的存在和本质的关系入手的,他的一句名言是,“存在先于本质”。

要理解“存在先于本质”,先要区分两种不同的存在。萨特认为存在可以分为:“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萨特认为,意识不具有实体性,作为意识显现的现象不依赖意识,它是一种“超现象”的存在,它本身是自在的,即“自在的存在”。萨特这里讲的“自在的存在”并不是我们所谓的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自在的存在实质上是对万物存在共性的抽象的结果。这种存在就处于绝对孤立的存在状态,和人的意识无关。“存在是它自身”,它不包含变化的原则,是僵死的、不变的,既不被动也不主动,不与他物发生关系,也不是自身与自身的关系;是一种偶然的存在,不包含肯定也不包含否定。

自为的存在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又要成为什么东西,它是不断变化的。是其所不是是说它要不断向着另一种状态转化;不是其所是则是因为这种转化,它不再是之前的那种状态,也就不再具有原有的特征。

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则是说人作为自为的存在,不是先被赋予确定的本质,然后才被创造出来,而是首先存在,然后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因为上帝不存在,人就不是一种被创造物,因而也就没有什么先天本性,没有先天的本质,这是自由的先决条件。所以本质是自己赋予的、创造的,人是主体,是自己的主人。

萨特从“存在先于本质”出发,推出了人是绝对自由的观点,他说:“假如存在确实先于本质,那么就无法用一个定型的现成的人性来说明人的行为。”他认为:“人的自由先于本质,并使之成为可能的,人的本质寓于他的自由之中,我们所说的自由是不可能与人的现实的存在相区别的,人并不是首先存在着以便在后来成为自由的,在他的存在与自由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

萨特称自由的哲学是一种积极的行动哲学而不是无为论的哲学,因为他是通过自由选择的行为哲学。他十分强调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主张把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和选择权交到自己手中。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思想充分肯定了人作为个体的价值,同时又把选择的自由和责任交给了人。他把一个人的价值和命运放在了每一个个体身上,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的可能和自由。

人做什么自己就是什么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实际上还是停留在把人的本质当做是给定的阶段。人的本质被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就是说人之为人就是因为人具有劳动能力。这也是我们高中政治课上一贯的说法,我们界定人的概念时就是依靠这个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来进行的。

后来马克思逐渐抛弃了这个观点。这个转变的原因主要是马克思意识到这样的观点是从一个非现实的、虚假的前提出发的,所以马克思要从现实的前提出发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马克思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条件。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于是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显然就比较符合近现代以来哲学家们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维度,也就是说不把人的本质当做现成的,而是出生以后个体自己活动构成的。后来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这个观点,指出人是自己造就自己的,他做什么自己就是什么。

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此,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这就是说,一个人并不是有什么固定的本质的,而是随着个体的活动而成就不同的人,这个活动最主要的就是人的生产活动。此时,马克思的观点已经显示出后现代的思维特征,也就是不再探求本质和现象的区别,人的现象就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现象本身的展现。

“人是什么”的答案是一个不断被书写的动态过程。每个人的个性也是在他的活动中不断被展开。

人的特性及其本质问题,是一个开放性的哲学问题。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这些思考和探讨对于我们认识人的特性和本质问题是非常有益的。但既然这是个哲学问题,也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常问常新、可以永无止境地对其追问的问题。虽然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断已经达到了科学理论的水平,但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已经被一劳永逸地解决。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我们对这个问题还会有新的解答。

同类推荐
  • 凡尔纳密码:神秘岛

    凡尔纳密码:神秘岛

    讲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五个被围困在南军城中的北方人乘坐热气球逃脱了。他们中途被风暴吹落到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依靠自己的科学知识和集体劳动,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从赤手空拳一直到制造出陶器、玻璃、风磨、电报机,把小岛建设成了一个繁荣富庶的乐园。每当危难时刻,总有一个神秘人物援助受难者,这个人就是在他们到达之前就已住在岛上的尼摩船长。受难者们还挽救了一个在附近孤岛上独居了十二年而失去理智的罪犯,使他恢复了人性,成为了他们忠实的伙伴。他们一起打退了海盗的侵袭。好景不长,岛上的火山复活了,火山爆发导致了孤岛沉没,在最后的危急时刻,还会有神秘人物伸出援手吗?
  • 选贤任能(中华美德)

    选贤任能(中华美德)

    选贤任能,就是选拔任用贤能的人。选贤任能出自《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不缺少贤能智士,他们身上有着许多的美好品德,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效仿的。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希望这些动人的故事,能够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 黄瓜架下的童话城堡

    黄瓜架下的童话城堡

    这本寓言集,收录了作者根据近年来发表的童话寓言习作中,精选了百余篇。作者本着“有趣、有益”为创作理念,同时努力实践了“童话中有寓言,寓言中有童话”的美学追求,并将“童话”、“寓言”这两个概念融合在了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十分适合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阅读。
  • 国宝有秘密

    国宝有秘密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
  • 被绑架的圣诞老人

    被绑架的圣诞老人

    书中讲述了圣诞老人的传奇一生:他如何从一个人类弃婴成为森林女神的养子,如何在精灵们的精心呵护下快乐成长,以及为何通过制作各种玩具为人类儿童们带去快乐。随着故事的一步步展开,圣诞老人为何要驾着雪橇、赶着驯鹿去派送礼物,他为什么只能在平安夜里出行,为什么只能通过烟囱进入房间,为什么会有圣诞树、长筒袜子,他为何能获得永生,以及为什么会有人想出了绑架圣诞老人的计划,等等,都得到了有趣的“解密”。对那些想要听圣诞起源故事的小读者来说,这是一本非常伟大的奇幻作品。
热门推荐
  • 双生妖纪事

    双生妖纪事

    尝试过爱上另一个自己么?在实验室的玻璃门外,她第一次颤抖地看着,那人纤长睫毛投下的阴影,这一世不知注定谁,要为谁沉沦、、、、、、我倾尽此生,亲爱的,只为,在这滚滚三千红尘中,捕到你的一抹倩影,然后,在你的红唇上印下我的落痕。只要你愿意,甘心为你,负尽繁华,厮守一生、、、、
  • 那一朵飘来飘去的云

    那一朵飘来飘去的云

    我歌颂自由,就在我困于牢笼的时候;我歌颂洁白,就在我陷于肮脏的时候……
  • 裁决王剑

    裁决王剑

    在无尽的虚空中,一把通体漆黑的长剑被白色锁链紧紧禁锢,不知过了多久。他与她的相遇:“终于等到了!”“参见吾王,谢王之救赎,与王契约,化王之利器,为王裁决一切敌人,王存吾存,王在吾在,王死吾灭”一位天才的崛起,一位天才的陨落,充满传奇的故事。书友群:139204915
  • 三国之红尘客栈

    三国之红尘客栈

    佛说: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她和他偶然邂逅在长安街道,是谁在陪伴着谁?他和他注定相伴一生,抑或终将形同陌路?金戈铁马,爱恨纠缠,梦醒时分,却不过是满城烟雨......
  • 医生在末日

    医生在末日

    末日到了,巨兽,巨型干尸,巨大的仙人掌,种种危险在这个末日,医生是如何生存下去的呢?
  • 星级大管家

    星级大管家

    国际管家学院最年轻的理事楚流云,消失三年后归来,却得知自己叔叔的死讯。离奇的死亡,神秘的纹身,为了追查真相,意外成为了国内一家地产公司的小保安。“我想应聘的职位是管家”“你脸太黑”“我有这方面的经验”“你脸太黑”“你大爷的,咱能不说脸黑的事情吗?”“OK,你有名校的毕业证和物业管理师的资格证吗?”“好吧,我脸黑”。。。。。
  •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们热进取、爱美妆、轻规训、喜游耍,热衷精神愉悦,也沉醉于世俗生活。本书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九个方面,娓娓细叙唐人的世俗百态,文字讲究而带有活泼之意,徐徐展开一幅唐人生活的画卷。
  • 这个王妃太霸道

    这个王妃太霸道

    21世纪的刁蛮总裁大小姐夜里买醉被一道雷劈了之后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异世大陆,变成了将军府上的大小姐,本想安安静静当一只小米虫,却不想被赐婚,嫁给了一位妖孽王爷,从此开始了一段异世纵横之旅,斗王爷,斗侍妾,斗贱人;勾引美男,调戏美女;胡作非为,惊世骇俗;搞得赵国动荡不安,王府鸡犬不宁;却偏偏长着绝色之容,倾国倾城,让人又恼又疼;这是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故事;红颜祸水,江山常在,美人难得,可叹可恨。
  • 万年遗孤

    万年遗孤

    一个名为福祉的大陆,真的会是福祉吗,一个有着神秘背景的男孩在这个大陆上的一所学校与一群学生结识,他们的未来······
  • 叫我如何忘了你

    叫我如何忘了你

    五年前,他一句“可是我现在,根本不喜欢你,而且我也不确定自己以后会不会喜欢你……”,浇灭了她心底希望的火焰,可为何如此,她还是忘不了他,五年了,当她听到他回国的消息时那心底的悸动又是为何?她恨自己,恨自己对他用情至此,却又一点办法又没有,面对日思夜想的爱人,她该何去何从呢……五年前,他强忍心底那撕裂般的疼痛对她说出了他这辈子唯一的一句违心的话,因为他知道当时的他给不起他幸福,却没想到却伤她更深,这是他这辈子唯一不能原谅自己的事儿,五年后,他毅然决然的回国,只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她幸福,哪怕她结婚了,他也要守护在她身边,这次他绝不会再放手了……五年的时间,两人终于相遇,然而却已是沧海桑田,唯一不变的是两颗彼此相爱的心,错过,误会,两人到底还要经历多少坎坷才能紧握彼此的手走向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