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100000008

第8章 水面下的桥梁(1)

(苏)康士坦丁·米哈伊洛维奇·西蒙诺夫

作者简介

康士坦丁·米哈伊洛维奇·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著名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战地记者。生于一个沙俄军官家庭。曾参加反法西斯卫国战争。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家协会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1939年出任军事记者。期间,西蒙诺夫以战地记者身份随苏军辗转于蒙古、芬兰等战场进行实地采访。卫国战争期间,他一直作为《红星报》等报刊的战地记者奔波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前线,参加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并随苏军反击法西斯军队,足迹到过东欧各国。曾因为和红军战士们一起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地报道了包括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内的卫国战争而闻名遐迩。他参加过攻克德国柏林的战役。以后,他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他写了大量的通讯、特写、政论,揭露和控诉了法西斯的罪行,歌颂了苏联与东欧各国人民的英雄业绩。他的创作面很广:诗歌、戏剧、小说、随笔、评论都有建树。他的大部分作品也都译成了中文。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战争初期的抒情诗作,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如《等着我吧……》《请你记住,阿辽沙,斯摩棱斯克的大道……》,在士兵中广为流传。剧本《俄罗斯人》(1942)歌颂了经受战争考验的苏联人民的精神力量,表现了卫国战争中俄罗斯人的英雄主义精神。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联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1942-1945)。战后到过美国。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1948)。《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

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陆续发表了几部战时札记,最著名的有《洛巴金札记摘录》(1965)。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发表过几十篇文艺评论文章,主要评论同时代的作家及其创作。

事件背景

事件发生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春,德军控制了西欧、北欧和巴尔干半岛。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纠集其附庸国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分三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使苏联国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欧洲主战场,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新阶段。

卫国战争初期,德军迅速占领立陶宛全部、拉脱维亚大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一部分。1941年10月,德军大举进犯莫斯科,苏军展开积极防御,消灭德军大批有生力量,1942年1月取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1942年11月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反攻,1943年2月2日全歼德军主力,德军损失惨重,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军基本上扭转了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1945年3月底,德国法西斯已处在最终灭亡的前夕。除了日本,德国在世界上已没有任何盟国。面对国内经济完全破产、人民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及军事上接连失败的严酷现实,德国法西斯政权已是四面楚歌,摇摇欲坠。与此同时,苏联军队在东欧各国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下,通过匈牙利战役、维斯瓦-奥得河战役、西里西亚战役以及东波莫瑞战役,消灭了德军的大量有生力量,解放了波兰、匈牙利、奥地利东部及维也纳、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区,攻占了德国东部地区,为攻克柏林创造了条件。1945年3月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结束后,苏军集结了250万兵力、4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60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及7500架作战飞机,完成了柏林战役的准备工作。德军此时虽然已成强弩之末,但希特勒仍然企图负隅顽抗。他集中了近100万兵力,组织起近20万人的守备队,在柏林以东设立了三道防线,并环绕柏林城筑起了三层防御圈,准备与苏军最后一搏。

4月16日,苏军突破奥德河、尼斯河和泽耶洛夫高地的法西斯德军防线,英美联军在西边突破莱茵河防御,并从这一地区发起旨在合围鲁尔工业区的希特勒军队的战役。经过四个昼夜的激战,苏军突破了德军的三道防线,逼近柏林防御圈。4月25日,苏军形成了对柏林的包围,并与英美联军在易北河会师。4月27日,苏军攻进柏林市。

30日,苏军攻占了象征着德国最高权力机构的国会大厦。5月2日下午3时,德军停止抵抗,柏林战役宣告结束。苏军在此次战役中共歼灭和俘虏德军40多万人。5月8日深夜,德军统帅部的代表在柏林正式签署德军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从5月9日零时开始生效。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至此落下帷幕。

报道原文

这是深秋的天气。在一块被初霜冻枯的森林中的空地上,工兵们正在完成着一个相当奇怪的构造。如果这里有一条河,它一定可以当做桥梁。但是这里并没有河,仅仅是一块森林中的空地。它是七对突出地面的木桩,很像还没有铺上桥板的河里的桥柱一般。木桩中间的距离都是三英尺。普通人看来单是这种构造物的本身就已经奇怪了,但是更奇怪的是还有坦克向着它开来,坦克兵们目不转睛地用批评的眼光注视着这个构造物。

师部工程师邵斯诺伏金同坦克队长叶伏列夫在这些木桩的周围缓缓地走着,并且对它们加以精密地检查。显然叶伏列夫对看到的情形很满意,他命令第一辆坦克开进空场,通过这平行的两排木桩。这沉重的机器爬上了第一对木桩,于是又慢慢地从第一对木桩爬到第二对木桩,坦克旋转的履带便在两对木桩之间的三英尺的空隙上跨过。这样坦克继续在一对一对的木桩上向前移动,安全地通过到空地的另一端,好像通过普通的桥梁一样。第一辆坦克通过之后,第二辆坦克也用同样的方法通过,于是第三辆,以及其余所有的坦克都陆续地通过了。

整个情形都很可笑---木桩钉在森林的空地上;坦克爬着木桩,好像在这个战争中间没有别的事比这更重要了;尤其是标柱竖立在道路的两旁---同我们在良好的公路旁所看见的标柱一样---好像如果没有这些标柱,坦克兵就无法知道木桩到哪里完毕,哪里是空地的开始。

最奇怪的是,无论邵斯诺伏金同叶伏列夫,工兵同坦克兵,总而言之,所有参加这种奇特游戏的人,对于这些情形都看得十分重要,而对于结果都好像非常满意。

坦克兵们对这座地上桥梁商讨之后,再度加以检查,继续热烈地讨论着;接着他们登上坦克,一辆跟着一辆地开进森林的深处不见了。叶伏列夫拍着邵斯诺伏金的背,用满意的语气说道“很不错”,接着又说道:“如果你把你的一部分事情做好,你能相信我们也可以照样做好。”

十月最后干燥晴朗的日子快要过完了。前线是很安静的,在森林的空地里仅偶尔随风传来几声迟钝的大炮声音,向人们提醒着它的存在。

那天在森林的空地里一个将来进攻的障碍被满意地克服了。在中央战场的这一块阵地上,从八月以来就安定下来,苏军与德军之间隔着一条河流。在这时候,俄罗斯一般的河流都不十分宽,虽然如此,它的宽度及深度仍然可以阻止坦克的通过。这种困难必须克服,以保证一个顺利的突破。

当穆亨将军奉命准备进攻时,他把工程师邵斯诺伏金召来说道:“你必须准备一个桥梁让我们的坦克通过,但是……”这位将军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第一,河上的这座桥梁必须在我们开始进攻之前建造起来而不能等到进攻开始之后;第二,最好使德国人一点儿也不知道我们预备在什么地方过河,甚至根本不知道我们在计划着这件事。”

邵斯诺伏金要求让他在24小时以内想出一种办法来解决这种似乎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位师部工程师是有丰富经验的人,但是在他所有工程的业务上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困难的事。在这24小时当中,有极多幻想的可能情形在他的心头飞过,但是他不得不把它们一一抛弃,因为它们是过于幻想了。最后,在第二天一清早,当他麻木的手指卷着大概是第一百支纸烟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是他一刹那之间所想到的---啊,说起来是太简单了,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

当向将军提出报告时,邵斯诺伏金宣布他已经想出一个办法,他将要建造一座桥梁,这座桥梁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一座极普通的桥梁,但是有两个---仅仅两个---特点:第一,他的桥梁将不是连接在一起的,而是中间有很多空隙;第二,他的桥梁将不是架在河的水面上,而是架在水面下。他所设计的这座桥在各桥柱之间都隔着三英尺的空隙。虽然步兵在这上面不能通过,但是坦克在上面通过却并不困难。而且这种桥梁的存在将只有我们自己人知道,德国人将要为之吃惊。它是看不见的,因为桥柱的顶端低于水平面有半码。

邵斯诺伏金的建议被接受了,这项工作开始在森林中的两个不同地点积极地进行起来。木料被砍伐下来建造两座桥梁---一座是实验桥梁作坦克兵在森林中训练之用,一座是真正的桥梁准备将来架设在河里。

同类推荐
  • 武威通志·古浪卷

    武威通志·古浪卷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 200万,居住着汉、藏、土、满、回、蒙古等25个民族。辖凉州区和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丝路重镇,五凉古都,西夏辅郡,佛教圣地,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驰名的白牦牛产地。
  •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传媒经济学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相关议题超出了许多对该学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象的深度和广度。从技术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特定的传媒经济学这一概念,因为这将意味着传媒领域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有别于其他领域。然而,从实践来看,将经济规律和理论具体应用于传媒产业和公司却意义深远。因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经济影响力如何指导或限制传媒活动,以及它如何对传媒市场的具体动态产生宏观影响。
  • 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自古至今中外教育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内容,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制度的优缺点,作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毋庸讳言,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尤其是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新闻作品,政治色彩是十分强烈的,是那个时代中剧烈动荡的政治在他新闻作品中的折射,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中普通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是值得一看的。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热门推荐
  • 带着三国穿越

    带着三国穿越

    一个宅男,带着三国杀传奇游戏系统穿越了。这是个有血有肉的世界。我想做的只是一个把他和他们的故事转述给你们听。
  • 逆战之竞技巅峰

    逆战之竞技巅峰

    一个屌丝宅男加入了一个白富美创建的俱乐部,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枪指巅峰,等你来战!全面解读逆战比赛地图,全面分析各种战术。教你成为大神级玩家。
  • 世界改造师

    世界改造师

    严峻意外得了一个Ps系统,然后他逆天了!嗯,这是传说中可以筑基丹?给我看看,我给你复制几份!嗯,这根香蕉太普通了,我在这香蕉的原子结构加了一点隐形元素,吃了就能隐形哦!你说帝都雾霾太大?我可以把霾全部Ps成巧克力,巧克力味道的霾,想吸么?
  • 狐妖老师是妹妹

    狐妖老师是妹妹

    木子飞有一个梦,梦里他是一个狐妖的哥哥,是一个蛇妖的未婚妻,上着妖怪学校,班主任是一只蛤蟆·······最重要的是,这个狐妖未来是木子飞的老师。
  • 从前有个修仙界

    从前有个修仙界

    腹黑特种兵遭遇小人偷袭,本失去希望,但张开眼来则到达了另一个世界--修仙界。他修仙天赋惊才艳艳,而后又遇到无数机缘,手段技惊四座,终得称霸一方。
  • 彻夜,辗转

    彻夜,辗转

    这城市夜晚的风很大吹走坦荡与浮夸不停的印出那些旧伤疤的过往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 莽荒仙途

    莽荒仙途

    地球慈善家太史云死后投胎到一个仙人满天飞、人人能长寿的莽荒修仙大陆。有奔月的嫦娥,有射九日的后羿。总而言之太史云也成为了一名修仙者,开始了他的修仙之路。
  • 船山经义

    船山经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狂妃:鬼医倾城

    异世狂妃:鬼医倾城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享誉世界的鬼医圣手,一朝穿越,沦为花家最不受宠的大小姐......他本是人人闻风丧胆的战神高冷王爷,不近女色,可现在谁来告诉他们,这个坐在王爷旁边,被王爷一眼宠溺望着的花家大小姐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