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7200000009

第9章 科学的苍白与国家的间谍(2)

此后,她在东柏林的科研院度过了12年。安格拉——不再姓卡斯纳,而姓默克尔——就像生活在甲板下面。她是一位科学家,但只是一位“小”科学家,这与她总想成为“第一”的抱负相抵触,而野心和抱负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伴随着她,直到任职德国总理。她的研究工作没怎么得到重视,进展也非常缓慢。在民主德国每一项学术活动的典型特征就是缓慢。在这里,时间流逝得似乎也比其他地方缓慢。科研工作在一幢灰色的楼里进行,那里满是灰尘,令人抑郁。而安格拉曾是“典型的没有幻想的年轻科学家……只有在骑自行车去勃兰登堡孤独地郊游时她才会伤感”。迈克尔?辛德海姆在一本类似于自传的小说中这样写道。他曾经是安格拉的同事,后来成为柏林歌剧院的主管人。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民主德国简直就处在史前状态。很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在柏林安德尔斯霍夫科研院工作,那里的硬件条件相当简陋。罗博顿是德累斯顿州的一个生产电脑的联合企业,该企业制造了巨大的中央计算机。它以IBM公司的一个产品为模型,仍然使用打孔卡片。要得到计算结果需要几天的时间,每一项计算的进展总是缓慢得令人恼火。1986年1月8日,默克尔上交了她的量子化学博士论文,但是在论文后要附上一篇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章。她的题目是《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风格是什么》。她表示该文章更多地论及了农民而不是工人的工作,她由此受到了当局的多次批评。2010年,《明镜》周刊发现,默克尔曾因那篇文章获得纯粹的满足。但这篇文章再也找不到了。除了与朋友们搭便车去 “异国”旅行之外,默克尔在柏林科研院的那几年似乎没留下什么太醒目的标记。旅行的目的地有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美国佐治亚州(这也证明了她能够在社会主义世界的狭隘中自由活动的显著能力)。辛德海姆讲述说,他与安格拉关系密切,并不是因为奇妙的科学的世界,而是因为他的同事安格拉每天都会去他办公室两次,手里端着一个放着两杯咖啡的托盘,就为了随便聊聊天。遗憾的是,正如2001年被发现的那样,辛德海姆在那些年里一直是一个“伊姆(Im)”,也就是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的“非官方线人”。他似乎只向安全部汇报一些诸如默克尔的文化消费习惯、艺术趣味以及其他日常问题。他似乎是一个最糟糕的间谍。2002年他表示,“从来没有说过关于安格拉?默克尔的任何一句话”,这引起了默克尔的极大愤怒,当时她已经成为联邦德国最大政党的领袖。

这就是关于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的内容。很显然,安格拉在民主德国时与国家安全部[Mfs,更机密一些的说法是史塔西(Stasi)]可能存在的关系问题,最微妙棘手,调查起来也最痛苦、最困难。她与史塔西可能存在的关系,有些时候仅仅只是一种猜测且并不能证明,但在另一些时候则是非常相关的。这个问题难以调查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她本人对此很圆滑,另一方面现在相关文件经常是无从查询。本书开始就多次提到了卡斯纳与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的合作,尽管时间很短暂。卡斯纳真的与安全部有过联系吗?现在,回忆有多少人与民主德国安全机构有过关系,这是无用的,而且这也不是大做伦理道德文章的地方。然而从史塔西的文件档案中可知,当卡斯纳初来民主德国时,曾被视为“一个国家的对手”。朗古特参考了1972年的一份卷宗后转述,一些密探曾试图勒索卡斯纳,因为他手里有持不同政见的苏联人安德烈?萨哈洛夫的一篇文章。后来卡斯纳牧师同意将该文章充公,并且也同意在他的工作室里接受询问,而这也违反了教会的规定。总的来说,之后卡斯纳在与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可能发生的关系上并没有严格地保持距离,尽管他与安全部不定期的或者是定期的合作从来都没有被证实过。

然而,几年之后,关于安格拉与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的联系引起了种种思索和猜想。安格拉本人说,在1978年曾有两名安全部的官员接近她,向她提出了合作的提议。她当时还是一名研究员,她以不善于保守秘密为由拒绝了。说得更直白一些,她就是在装傻。根据安格拉的说法,在拒绝了安全部之后,她申请进入伊尔梅瑙工业大学当科研助理的请求就落空了。那两名官员是谁,人们不得而知。这位德国总理在2009年的一次电视节目上再谈到这个问题时,两名安全部的官员变成了一个。然后就有了安格拉的证件照事件。她的证件照在著名的异见分子、共产主义者罗伯特?哈维曼的卷宗中被找了出来,并且不停地被媒体,尤其是极右的媒体炒作(其意义和吸引力在于,这或多或少证明默克尔当时是一个热忱的共产主义者)。我们只是简单地转述完整的信息。

一般的说法是默克尔常常去哈维曼的家,因为他儿子乌尔利西是她的朋友,并且曾经帮助她从莱比锡搬家到柏林。作为回报,她去照顾他的孩子们。在情报网(The Intelligence)看来(我们还可以从各种其他网站上引证),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就像一个右派作者辛里奇?罗博恩在他的《默克尔体系》一书中所写的一样。哈维曼从1976年开始就被软禁在家中。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不间断地监控着他。为WDR频道(德国公共电视三台)写了一篇题为《权力之眼——史塔西印象》通讯报道的作者们,在他们的调查中偶然发现了哈维曼卷宗里默克尔的证件照。那张照片是1980年拍的,是由安全部密探所做的系列“肖像”中的一张,那些照片是那些年里去过哈维曼家里的人的。也就是说,除了朋友和家人“正常的”拜访者以外,也包括安全部的首脑们逐渐派去的“非官方线人”。《瑞士杂志》(Schweiz Magazine)猜测她可能是那些奉命监视哈维曼的人之一。也就是说,默克尔曾经也是史塔西的一个“非官方线人”。这显然未经证实,也无法证实,也许是不合逻辑的。据信,哈维曼曾是默克尔的朋友。他也是一名物理学家,有一段时间默克尔还与他在科研院共用过一个办公室,这也使默克尔出现在哈维曼家变得非常“正常”。但是,WDR频道的纪录片作者们曾向默克尔询问是否可以在电视上展示那张照片,这位总理生硬地拒绝了。理由是,保护默克尔女士的个人隐私。此事在2005年被《明镜》周刊再次提及。问题是,在民主德国,间谍问题几乎总是最复杂的,没有经历过那些年、去过那些地方和体验过那种氛围的人,是很难重新还原和体验的。经常会有这样的故事,比如美术馆馆长拉弗?巴托洛迈乌斯,本来他生活在反政体的文化活动一线,突然就被一个与他关系亲近的女艺术家指控为史塔西间谍。因为当局发现这个女艺术家想离弃祖国,而能将此事告知当局的人就是拉弗?巴托洛迈乌斯,在民主德国他是唯一知道此事的人。然而她错了,在柏林墙倒塌之后,当史塔西的档案卷宗被翻开,人们发现那个背叛她的“深喉”竟是一个西方的朋友。

蛇蝎友人,在民主德国非常典型,就以弗兰克?施耐德的故事为例。他是安格拉的同事兼密友,当时所有人都称呼他为施耐菲。他也是“伊姆”,一个史塔西的“非官方线人”,代号是巴赫曼。在档案卷宗里他断言安格拉?默克尔“对于我们的国家是持批判态度的”,在别处则说这个女人“与普伦茨劳贝格地区的各界有联系,该地区与我国的政治鲜有相同之处。她也与年轻的艺术家以及福音派教会的成员有联系。尽管安格拉认为苏联的领导犹如独裁者,所有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要屈从,但另一方面她对于俄国语言和文化充满了兴趣和热情”。为了说明这个话题有多么微妙,伊福林?罗尔在他的书中——可能有一些故意地——回忆:

在民主德国,当问题变成一个关于实现民主并且建立民主党派的问题时,据说在所有的政治构成中都是史塔西的人——或者用更谨慎一些的说法——是跟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相关的专门人士,那些手握民主政党领导权的人。时至今日,没有人知道当初是谁负责让这些带着史塔西牌照的人在每一个恰当的时候出现……

还有一个关于曾经活跃于西德的史塔西成员的话题。“那不只是几打人,而是好几千人。”玛丽安娜?比尔特勒曾经这样对《明镜》周刊说,她是“Gauk Behrde”的负责人。而默克尔总理则对《世界》说,她自己“非常有兴趣知道有哪些联邦议院的议员曾经是史塔西麾下的人”。然后她补充道:

我的“民主觉醒”的上司曾经与史塔西有染,民主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头儿也曾与史塔西合作。我对此已经不抱幻想了。如果在西德也曾经有过类似的事情,就应该摆到桌面上来。即使事实会令人非常悲苦,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相当坚强的。我们不应该对此感到惧怕。我们会经历这一切而幸存。

直到今天,那些关于安格拉?默克尔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的文件都没有公开。

同类推荐
  • 恺撒(名人传记丛书)

    恺撒(名人传记丛书)

    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善于治军,足智多谋,政治上不囿陈规。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在任内实行一系列改革,一手缔造了古罗马帝国的辉煌。
  •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对你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对普通中国读者而言,对荷兰的印象似乎只有……郁金香和风车,可能还有永远拿不到冠军的足球。其实,荷兰有自己的王室,和曝光率颇高的英国王室相比毫不逊色。2013年4月,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从他母亲贝娅特丽克丝那里继承王位,荷兰有了一位来自阿根廷的王后:马克西玛?索雷吉耶塔。本书聚焦于马克西玛王后,讲述了她和威廉—亚历山大的故事。你将能读到她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生涯,1999年她和高个金发王储的邂逅和之后两人的秘密恋情。通过本书,你将对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他卓越的王室祖先有所了解,还将了解到荷兰君主政体、荷兰王宫、荷兰国王日,以及欧洲其他王室情侣的情况。
  •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本书根据对梁漱溟老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书中有少年立志救国参加同盟会,说自己的两次自杀经过……等七篇文章,再现风雨岁月,梁漱溟人生旅程的沧桑和其耿介率直,不同于流俗的人格形象。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威廉·配第、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弗朗斯瓦·魁奈、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安·杜尔哥、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巴蒂斯特·萨伊、罗伯特·欧文、、卫、李嘉图、让·西斯蒙第等。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热门推荐
  • 悠悠哉哉的邪神

    悠悠哉哉的邪神

    邪神常有,萌物邪神不常有。梦想常有,梦想跳出来打脸不常有。退婚常有,怀了我的孩子还退婚不常有。这就是一只邪神悠悠哉哉的寻找自己未出世的孩子的故事,大概,也许,可能是吧。
  • 云上三尺

    云上三尺

    初中的时候,班主任问我将来想要做什么。我说我要当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因为我渴望飞翔。嗯,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别再长个了……班主任笑了笑。高中的时候,新的班主任问我将来想要做什么。我说,战斗机飞行员,因为我渴望飞翔,我还需要双翅膀。班主任伸直胳膊才勉强的够到了我的肩膀,他叹了口气,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大学的时候,教练边给我传球边问我,喂,你小子,听说你的梦想是当一名战斗机飞行员?接过球,我点了点头,脚下发力,一步,两步,迈过三分线,罚球线就在眼前,我起跳,把自己扔上天空!那是我以前的梦想,而现在,不需要翅膀,我也能触到那三尺云上!
  • 家有萌皇:反穿傲娇有点狂

    家有萌皇:反穿傲娇有点狂

    作为一名新时代“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修得了电脑,打得了流氓”的职业女性,简颜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这么不科学地“调戏”上了一个自称“朕”的男人。——黄桑啊,请问你是来自哪个朝代?——不记得。——黄桑啊,请问你是哪年登基的?——不记得。……——黄桑啊,那,请问你觉得我们这个王朝如何?(不信这也能说“不记得”)他没立刻回答,上上下下把她打量了一番,微微一笑:后宫不得干政!
  • 满江红阙

    满江红阙

    我个人喜欢武侠,这部......我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归类。
  • 就这样各自长大

    就这样各自长大

    难以归类的小说,有趣有种有营养,有校园有社会,有乡村有都市,有真实有虚构,有生活也有梦想。作者当作唯一的作品来写,没有藏着掖着。一言不合拔刀相向,我是作家我怕谁,我以作家的智慧和大无畏的流氓精神蔑视任何权贵和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独特多元视角叙述从大学至今的真实生活,朝夕相处却只能各自长大,成长中潜藏着无限可能、无数秘密!在捧腹含泪大笑过后扪心自问:趁着年轻,是不是也要创作一部垫棺作枕的书来精彩自己的人生?算了,忘记这些吹捧吧,用你的慧眼自己去看,让作品自己说话!
  • 爱如梦似如幻

    爱如梦似如幻

    前一世碌碌无为,敢爱却不敢恨。为男友打胎,换来的是什么?欺骗?脚踏两只船?。呵呵,明知道自己在他心中不重要,还是说不出分手。人说伤心的说喝点酒,就能忘掉一切烦恼。老天也觉得我活着浪费粮食把,不然我就喝个酒也能中毒,以为自己就这样翘辫子了,没想到睁开眼睛却是宁一番景象,看本来胆小懦弱,敢爱不敢恨的何欢欢如何在另一时代来个华丽翻转。。。。。。
  • 夜袭女儿国

    夜袭女儿国

    讲述一位从高一辍学的高中生,因为打架坠楼穿越到女儿国,从此...............
  • 总裁的呆萌小甜妻

    总裁的呆萌小甜妻

    因为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她被禁锢在他的金丝笼,白天,她是他听话乖巧的小女仆,夜晚,她俯首臣服,只为缠住他的身心……
  • 千年遗殇

    千年遗殇

    从一个娇蛮公主到部落族长,再与周朝天子穆王姬满与徐偃王徐诞之间的爱恨情仇,等待她的有多少焦心痛和放不下的浓情密爱呢?最后归于平淡,深山修仙,千年后找寻心里生根的情殇~
  • 帝都之花,千古绝恋

    帝都之花,千古绝恋

    她,貌美如花,八面玲珑;他,英俊潇洒,玩世不恭;面对家族的恩怨,上天的考验,他们的感情能否经得住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