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1000000031

第31章 文化观察(7)

据考,当时白马滩田地荒芜,民户外逃,数十年无夫可派。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王又居工所督作,开通大渠81里,使水畅流,荒废之田又有领户复垦。适逢工程告竣,欣喜之余,赋诗两首,留作珍贵文化遗产。现录之,以备资鉴。“万顷芳田若镜开,稻孙秧母及时栽。世间霖雨寻常事,此水原从天上来。”此乃其一。“雨后寒潭分外清,秋来山势更峥嵘。牛羊满地无人管,一路渠田放水声。”此乃其二。

十四中卫有个莫家楼

在中国西部地区,人们时常用“中卫有个莫家楼,半截子襦到天里头”这样一句话来调侃。故事说:一天,一个莫家楼的商人前往银川,和一个银川商人、一个青铜峡商人相逢于一家旅店,因为是冬天,店家仅剩一个热炕了,但这三个商人都想往热炕,又都不差钱。最后,三人达成协议,谁炫耀各自家乡有水平谁就睡热炕。银川商人首先抢着说:“银川有个海宝塔,离天只有一丈八。”青铜峡商人一听要比高,脱口而出:“广武有个牛首山,揸起胳膊摸着天。”莫家楼商人听后不急不火地道来:“中卫有个莫家楼,半截子襦到天里头。”银川、青铜峡的两位商人都觉得对方虽然吹得离谱,但确实技高一筹,便甘拜下风。于是,莫家楼商人睡上了热炕,“中卫有个莫家楼”作为典故也从此广为流传。

莫家楼现为村庄名,拥有近3000人口,地处黄河北岸,距中卫城5公里。至20世纪50年代末,村里存有一个大土台,高约2丈,方圆亩余,土质坚硬,经风雨侵蚀而显得满目疮痍,台顶上长满野枸杞。据考,清朝同治年间,此处建有楼阁,后被土匪焚而弃之,只留下个土堆。其实,莫家楼出名是有历史渊源的。民国时期《西北日报》曾对其有“人烟稠密,风景佳丽,人民生活比别的村子宽裕得多”的赞誉。

莫家楼曾是历史上着名的“黄河九渡”之一。《元史·太祖本纪》载:“蒙古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秋天,成吉思汗至黄河九渡,取应理等县。”《甘肃新统志》记载的“黄河九渡”,包括“水沟渡、新墩渡、莫家楼房渡、宁安堡渡、张义渡、老鼠嘴渡、广武渡、李安子渡、青铜峡渡”。据《宁夏盐业史》记载,清朝乾隆十二年(1724年)朝廷在莫家楼开设官盐处以来,因盐业带动商业、手工业、运输业、文化教育事业兴旺了200多年。

西夏王朝定都于今银川之后,宁夏平原上的黄河水运达到了历史巅峰,从上游而来的货物经由莫家楼中转后顺流而下,从北边的阿拉善草原深处来的商旅、货物也从这里渡河,向南进人宁夏中部、南部地区甚至抵达中原地区,小小渡口在日渐繁忙中连通了南北商贸往来,在一船船、一筏筏的水上忙碌中,书写和记录着一串串宁夏平原第一渡的故事和历史,描绘着生活在古渡两岸的民众的生活场景。

明朝时期,整个宁夏平原成了大明王朝的边境地区,莫家楼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一批批来自内地的战略物资通过这里运往黄河北岸的戍边将士手中,为扞卫边疆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清朝时期,莫家楼渡口成了青海、甘肃、宁夏到包头的物资水运交通枢纽,尤其是经过黑山峡的险恶水域后,水上商旅或放筏人都会在这里歇脚或置办生活物品。清朝乾隆年间,中卫知县黄恩锡的一首《竹枝词》描写了初春时便开始繁忙的莫家楼渡口的情景:“解冻河开欲暮春,船家生理趁兹晨。土窑瓷器通宁夏,石炭连船贩水滨。”

历史的积淀使莫家楼渡口一度成了从兰州而来进人宁夏平原的中转站,来来往往的客商、行旅及黄河两岸的民众,使莫家楼既是一个南来北往的水陆交通码头,又是一个商贸活跃的集镇。鼎盛时期,莫家楼渡口与仁存渡口、石嘴山渡口并称为宁夏三大官渡。

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蒙古察汗盐池作为外债抵押,盐税权划归比利时国,于新墩设仓销售。往后,由于盐运业务扩大,建仓设场需要占用大量耕地,当地“尽盛魁”商号的掌门人刘宗相联络本土绅士,让出自家耕地,将盐务局诚招引人莫家楼。遂大兴土木,历时4年,于民国14年(1925年)建成办公、生活用房及库房80余间,土夯围墙高1丈8尺、底宽9尺、顶宽6尺,布有女儿墙,四角置岗楼,砖雕拱门上刻有“比商卜内门盐碱公司”“中条盐场公署”两块牌匾,由3名比利时人和中国盐务人员共同管理。此可谓中卫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民国16年(1927年)盐税权收归国有,成立甘肃省中卫盐务局,内设产盐局、盐税局、缉私局和盐警队,固定职警人员110余人,从事盐务储运、官督商销。冬季大忙,雇临时佣工百余人。蒙古察汗池的盐用骆驼运往莫家楼盐局,路上行走七八天,每年从入冬到翌年春季投入的骆驼近10万峰次,仓房灌满后,另有百尺见方砖砌围墙用于露天储盐,盐堆呈银色,俗名盐坨。运盐驼户既有蒙古族,也有回族、汉族。每一链队驼前有一峰供骑坐,驼鞍很漂亮。拉骆驼的人步行。抗日战争爆发,日寇占领呼和浩特,吉兰泰盐池运输通道中断,只能由莫家楼转运。此时,四川、陕西、河南盐源告急,也与之相求,于是莫家楼盐业市场非常繁荣,运销量超过抗战前的3倍,加之中卫处于抗战大后方,相对安定,外地商人蜂拥而至,投资置业。每年一入冬,每天便有上千峰骆驼进出,从北沙窝到莫家楼一路绵延数十里的驼队,蔚为壮观。这些驼队返回时,购买米面、布匹、白酒、茶叶等物品。莫家楼的盐装船渡河,由马拉胶车运往固原、平凉、陕西等地,返回时运进红糖、干果、布匹、棉花、药材等货物。由此,从内蒙古到陕甘,形成长达千里的商贸之路。盐务局迁到莫家楼后产生了连锁反应,地产开发带动建筑,建筑带动木工、瓦工、杂工,从而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莫家楼村民有的被雇佣背盐、装盐,称作盐夫子;有的赶车运盐,谓之车户;女人缝盐袋封口,叫缭包子。

“老羊皮袄狗皮帽,骆驼蛋蛋毡窝络”,这是中卫人冬天的四大宝。驼粪俗称骆驼蛋蛋,晒干后用于生火炉取暖做饭。莫家楼人大多不用煤炭,家家炕前砌一连体火炉,呈上大下小,俗称鸡窝炉子,生火时用麦柴引燃,倒入驼粪,坐上砂锅,不一会儿炕热了饭也做好了。小孩子半夜起来跟着骆驼转,捡拾驼粪,家家房上晒满骆驼蛋蛋。毡窝络,实指用羊毛毡为材料制作的鞋子。有了如此多的驼队,便派生出许多车马店、驼店、商铺,形成颇具规模的市场,棉布绸缎、烟酒糖茶、针织百货、香表火柴、陶瓷五金、文具纸张、干果调料、米店面铺、碾坊磨坊、油坊醋坊,饭馆旅店、药铺医馆应有尽有,还有赌场、烟馆、窑子等。当地人自豪地说中卫城里有的莫家楼都有,中卫城里没有的莫家楼也有。”

当时,莫家楼有“尽盛魁”“鸿泰店”“春兴永”“中兴泰”四大商号,其中“尽盛魁”势力最大,富甲宁夏,拥有骆驼300多峰、店铺17处、铺面房100多间,雇用店员二三十人。其四合院外有花园,奇花异树,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并在中卫城郊又置有新墩花园。这期间,“尽盛魁”钱柜被盗,警察严刑逼供,酿成冤案,惊动了驻军及宁夏《民国日报》记者,上诉状递到了马鸿逵手上。东家刘宗相原本忠厚诚实,遇到这件麻烦事,吓得跑到定远营,送“宝羽衣”一件,请王爷说情,将新墩花园大门重修,加横额“颐养太和”呈送马鸿逵,又为受冤者补赏损失,赔情道歉,恢复名誉,方为了结。刘宗相因祸得福,被马鸿逵封为宁夏省参议。

莫家楼的人口主要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湖北、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甘肃、宁夏、内蒙古、广东、湖南等地,有100多个姓氏。莫家楼渡口有木船20多只,形成码头集市。20世纪70年代仍有148马力小渡轮5艘、60吨大渡船5艘,固定工人80多名,车辆经常排成长串,摆渡有时竟需等一两天方能过河。

自从北魏边防守将刁雍在今中宁造船往五原运军粮,首开黄河航运之先河,莫家楼又是兰州、青海至包头的水上运输必经之地和水运货物集散点,牛皮筏、木排时有停靠。俗语有道砂锅煮着山药蛋,羊皮筏子赛军船。”黄河航运主要交通工具为牛皮筏,由100多个牛皮囊缀成,载重5吨,航速一天100多里。台湾作家林黎于新中国成立前曾乘牛皮筏从兰州经莫家楼到银川,有诗云空囊实气膨膨胀,任重途遥泛大荒。湍急凝神穿峡过,银川千里半朝航。”那时的莫家楼,不仅有山西、陕西、山东、河南人开的大店,也有平凉、天水人开的小铺,还有提篮叫卖的小贩,街道两边的店铺林立。

民国16年(1927年),为避开腾格里沙漠的侵害,甘肃省将原宁兰(银川至兰州)公路中卫经沙坡头、营盘水至兰州段废弃,改由莫家楼渡黄河经寺口子、兴仁堡、靖远达兰州,从此莫家楼既成为银川通往固原、平凉、兰州、西安的商贸要津,又因莫家楼渡口向北通往北矿区及内蒙古边境而成为战略要冲。1949年9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宁夏时,南路部队由兰州经靖远从莫家楼渡口过河,迫使国民党八十一军起义投诚,莫家楼民众高举彩旗,抬着三牲,到渡口迎接解放军,从此中卫和平解放。

莫家楼的繁荣也造就了一批人才。中卫二毛皮备受青睐,莫家楼民间裁缝和河南籍皮匠是鞣皮制裘高手,他们的生意十分红火。蒙古族人喜用铜器,如铜锅、铜壶、铜酒器、铜刀鞘之类,马铜匠手艺远近闻名,蒙古族客户络绎不绝,所在的巷子叫作铜匠巷。雍记“干烙子”馍,有底有帮形似盆状,吃起来酥而不碎,干而不硬,越嚼越香,装在毛口袋里成年不坏,是长途跋涉于沙漠中的驼户喜爱的必备干粮,现已失传。安徽籍饭馆老板因其糖醋鲤鱼和黄焖鸡出名,得雅号“花公鸡”。“抓破天”的风味小吃“猪脏”,由猪头肉和糯米做成,肥而不腻,既充饥又解馋。有趣的是,常年往返于蒙汉之间的商贾,独步穿越沙漠绝不会迷失方向,夏日进沙漠时带两个西瓜,隔一天路程往沙里埋一个,做个记号,待回时刨出来解渴,并将西瓜皮壳扣起来放置路边。他们虽是汉人却会说蒙古语,可充当翻译,被当地人称为“长着两个舌头的人”。那时,盐务局还出了个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毛杰。民国31年(1942年),宁夏军阀马鸿逵为其庶母过六十大寿,各县都准备寿礼寿嶂,中卫县县长周某某,外号周鞭子,工于心计善逢迎,所备寿礼十分丰厚,却为寿嶂伤透了脑筋,于是便把中卫有名的书法家、莫家楼盐局的毛杰招来。毛杰为湖南户籍,写得一手好字,当兵流落到中卫,因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被安置在盐务局看门打扫卫生。这次为马母写寿嶂准备是被当作替罪羊推出,不料毛杰却一鸣惊人,所书“寿山福海”四个斗大行书龙飞凤舞、风驰电掣,令马鸿逵赞不绝口,遂被任了个科长,县长周鞭子因巴结有功被提升为宁夏省警察总局局长。

莫家楼也因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事件而荣光。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赴新疆途中,在河西走廊险关古浪峡遭遇马步芳骑兵“围剿”,受挫祁连山,被迫分散行动,寻找中央。西路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只身一人劳累饥渴,昏倒在人迹罕至的腾格里沙漠,被拉骆驼的中卫宣和堡人俞学仁营救脱险,扮成驼盐脚夫趁夜色从莫家楼渡口过黄河,途经同心县城前往甘肃环县,终于找到了红军。王树声后来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后来,王树声多次委托地方军政部门寻找恩人后代,因地名记错,直到将军去世后其后人方得知俞学仁终身一人并无后代,晚年在腾格里沙漠边一寺庙守门度日。这是多么遗憾的事!

十五中卫话形成

方言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浓缩了一个地区历史、民俗、人文、地理、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机成分,保护、开发和利用好方言,对于丰富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有着深远意义。中卫市沙坡头区地处黄河上游河套平原,北倚腾格里大沙漠,南临香山丘陵台地,黄河中贯,分割为南北两块,民众所操方言也明显地区划为河南口音和河北口音两种,而“中卫话”通常则指自黄河以北灌区到市区附近为代表的方言。

中卫话特点中卫话以其特有的语音、语调和词汇,将中卫人和其他地区的人们区别开来,形成了西部地区个性非常突出的一个“方言岛”。它不仅在西北方言中占有特殊地位,而且在现代汉语以北方话为代表的共同语中一致性也较强。乍到中卫,或听或说“中卫话”,感到非常有趣,别具一格。

特点一:词汇形成融合了全国部分地区方言土语。中卫境内汉族人口五方杂处,来源不一,这些情况反映在语言上,便形成了中卫话词汇各地方言土语相混杂的融合性特点。对照各地方言资料,从中卫话里可以看到:日眼(调皮捣蛋)、心疼(漂亮)、锅盔(大饼)、恶梭(垃圾)、愁怅(发愁)、招视(搭理)、颔水(口水)、拌嘴(吵架)、扯磨(聊天)、奸弯(狡猾)、胳浪翅(腋窝)、腿恰子(大腿内侧)、丫头(姑娘)等词语来源于秦晋方言;景致(风景)、儿马(公马)、茅塞(厕所)、跑肚(腹泻)等词语来源于河北、山东、河南方言;冷子(冰雹)、芋头(土豆)、黍黍(高粱)、烧包(不稳重的人)、轴辘子(车轮)、阿不子(不知道)、吃不消(受不了)、邋遢(不整洁)、欢势(活泼、高兴)、红火(热闹)、瘪三(二流子)、阿木(我们)等词语来源于江淮方言;囊胎子(窝囊而乏力的人)、怂汉子(没主见而干不成事的人)、崴汉子(有主见而干事麻利的人)、跌壮活(占便宜)、咕噜子头(玩赌博的人)等词语来源于甘肃方言;嚷仗(骂架)、干饭(米饭)、蒸馍馍(馒头)、背时鬼(运气不佳的人)、吃包包(接吻)、牢实(结实)、胰子(月巴皂)等词语来源于四川方言;瞎折腾(做无用功)、抓瞎(没办法)等是东北方言词汇;尕渣子(品质恶劣的人)、尕日鬼(不务正业的人)、哑尕尕(婴儿吃奶)、着气(生气)、傍肩儿(差不多)、布衫子(衬衣)等是回族方言词汇。除上所述,中卫话里还有湖南话、内蒙古话、广东话方言词语。所有这些词汇,它经过一定的再生演变逐渐融合形成了中卫话常用语。

特点二:在名词、动词词汇用语上用“子”做后缀且重叠构词。平时的口语中经常听到的后缀名词诸如:火取子(火柴)、干腿子(小腿)、胳肘子(胳膊肘)、脖勒盖子(膝盖)、屎格子(小女孩)、牛格子(小男孩)、莽格子(长辈对晚辈的昵称)、娘母子(母亲)、狗娃子(小狗)等。重叠名词诸如:缸缸子(茶杯)、盆盆子(水盆)、醋醋子(食醋)、钟表表子(闹钟)、海海子(鞋子)等。经常使用的一些重叠动词如:耍耍子(玩)、牦牦子(看一会儿)、歇歇子(休息)、贫贫子(闲谈),等等。仅一个“给”字就有好多种用法,在一句话里可以接连出现三四个,甚至更多,如“这么好的房子给别给给给小张了”……不深入了解中卫方言的特点,是无法明了中卫话的妙处的。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的风俗和节日,大家知道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指什么吗?在这些节日中需要准备什么?有什么样的禁忌吗?大家想了解少数民族的婚礼是怎么的一种场面吗?他们的服饰丰富多彩,有着怎么的来历吗?一年分为四季,有二十四个节气,这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呢,他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妈祖祭典、成吉思汗祭典、黄帝陵祭典是人们对先祖们表示尊敬的仪式,想了解他们有着怎样的传奇的经历吗?打开本书吧,它将为你揭开这些谜团!
  •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的演变轨迹、《龙图公案》成书内容简介、《龙图公案》展现的市井乡村风貌、《龙图公案》中的破案技巧、《龙图公案》的艺术特色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 人生礼俗

    人生礼俗

    所谓人生,就是人这种特殊动物的生存与生活,生存是生命的保存,往往被认为更多地带有自然性;生活则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色彩。人类未必是惟一对死亡有清醒认识的动物(据说大象也有类似人类葬礼的行为),但却是惟一能对死亡有所思考有所作为的动物。人类可以在他的生命之轮的前行运转中为自己安排种种的活动,帮助自己生存得更好,从而也使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生礼谷(民俗学的规范术语为人生仪礼,鉴于“礼俗”一词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故而书名使用“人生礼人俗”)正是人类安排的使自己的生命有内容、有价值的活动之一。
热门推荐
  • 腹黑王子好呆萌

    腹黑王子好呆萌

    蓝国,一个历史架空的国家,却是个强大的奇幻之国。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超能力,仿佛好像都承载自己的历史使命??????
  • 疯魔图

    疯魔图

    魔君穆云,只因一张封魔图,身殒幽冥不复之地。千年之后,穆云重生人间,再掀乱世风云。饮龙血,得异兽,魔刀横空,屠尽百万枭雄!斩宿敌,戮魔神,笑傲苍穹,称霸三千世界!已有百万完本经验,无断更,还请书友放心阅读,品质保障~~
  • 天元道诀

    天元道诀

    龙汉明月浮黎关,仙路长征人未还。但使天元道诀在,不教量劫至眼前。
  • 守护甜心之守护之恋

    守护甜心之守护之恋

    只是一个15岁的女孩就明白了这世间的丑陋,为了世间的悲剧不再重演,为了不再受到伤害,他只能努力的去隐藏,经过了爱情的坎坷,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他又会以怎样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呢?一次又一次的去隐藏自己的寂寞,孤独,和懦弱。习惯了这一切的沉默,习惯了用冷漠掩饰自己的懦弱。习惯了那些人丑陋的内心,但这一切我全部不希望发生在我身上,这一切的孤独?一切的一切,我只是希望做一个普通的人,可为何要经历过这么重重坎坷,有人哭泣就有人为她拭去她的泪水,但是谁又能给这个孤独的女孩一些安慰呢?谁又能安抚她的心灵寻找到真正的自己那个快乐自己
  • 夕阳与地平线的接交

    夕阳与地平线的接交

    [当夕阳和地平线相交时,即使夕阳再留恋,还是终究要离开地平线]沈夕,一个对大学生活充满美好的学生,刚开始,她遇到了她最好的姐妹,遇到了她人生中第一次使她的心感到悸动的人。但永远没有持久的幸福,一个一个的噩耗,朋友的心狠手辣,使得沈夕不得不一步一步踏出属于自己的路,步步为营,当她强势归来,看她如何掀起一段“惊心动魄”的复仇之旅......
  • 北京妖异志

    北京妖异志

    你信,或者不信,妖就在那里,可能是你的老板,可能是小区的保安,不增不减。镇妖师跨人妖两界,只为彼此安好,少些争端。这行中有僧有道有基督,也有赤脚游民,但有真本事的少,骗钱的多。解放前行业缺少规范,门派林立,解放后投师者日减,镇妖师就成了父传子的一脉传承。再后来有了计划生育,就变成了一人一派,又是掌门人,又是门徒。这本书记录了我和胖子等几位85后镇妖师在北京侦办的妖异事件。
  • 风羽萧萧易流年

    风羽萧萧易流年

    青春路上难免会遇到几个让自己心动的人,或悲或伤,都将成为几十年后我们忆起来最美的时光。“Hey,少年我喜欢过你”最终也还是没有让他知道,最终也成为了遗憾,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不管怎样我都会向那个少年说“孟羽博,我好像喜欢上你了,你呢有没有一点喜欢我”现实残酷,事与愿违,我想我们的距离也就是一张A四纸那么遥远吧...“嗯,傻瓜我也喜欢你”萧然永远也不会明白,曾,那个少年,那个高傲的少年为自己做了多少,也只是为了可以和那个有点小暴力,可傻傻纯纯的女孩在一起。。。。。。
  • 霍乱君心爱你如命

    霍乱君心爱你如命

    这是一篇自以为很腻害的女主想把自认为很小白男主扑倒却被腹黑男主反扑倒的故事﹒
  • 这天地之大

    这天地之大

    一個帝國,一段傳奇的歷史,我不喜歡戰爭,但為了我的子民,我被迫發動戰爭!同宇宙千萬種族反目成仇,直至我一統天下!
  • 都市策划者

    都市策划者

    郑重声明:本书时代背景为架空,不含任何映射,所出现的骗术,仅供大家娱乐,顺便提醒一句,切莫违法乱纪,贪小便宜吃大亏。为了摧毁科学家研制的DB-76基因毒素资料,“策划者”阿伦来到美国,却被各大势力盯上,只能诈死,以另一个身份开始新的生活。金发女郎,校花,白领从来不缺,金钱,名画,珠宝,顺手拈来。学生是他表面的身份,他还是一个小偷,一个骗子,一个策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