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6500000038

第38章 地面上的会谈(2)

十分钟后,一辆侦察车准时停在格里辛的活动指挥所前。那位地球的团指挥官从车上下来的时候,格里辛着实被吓了一跳,他拼命压住心中的惊恐,生怕它在脸上有所表现。斯帕克斯看起来就像是从某部古老的——老得掉牙的那种——美国西部片的布景里走出来的。这个细瘦结实的男人身上穿着地球陆军的标准作战服,头上戴顶牛仔式的黑色骑兵军官帽,帽子上别着一枚双刀交叉模样的徽章,帽檐上装饰着一圈坠有金橡子的绳辫,作战服上衣的“V”字领上还系着配套的亮黄色宽领带。他左胳膊下面的一只黑色磨砂皮枪套里装着一只手枪,这可是格里辛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手枪。这只巨大的武器全身镀镍,格里辛能肯定,那只有波纹的枪把一定是珍珠母做的,为这他敢赌上一个月的军饷。

但最可笑,并且让格里辛大吃一惊的地方,莫过于这个人靴子后跟上的玩意儿:一对马刺。这位地球陆军上校大步流星,一脸笃定地朝格里辛走过来的时候,这玩意儿就跟着“叮叮叮”地响了一路。

这家伙从头到脚的装扮简直可以用“吓人”来形容。

“我的上帝啊,”格里辛的副官小声叹道,拼命地绷住面孔,生怕一不小心笑出声来。

格里辛也颇有同感,直到斯帕克斯走到离自己两臂之遥,摘下太阳镜塞进口袋里,他才算止住了想要大笑的冲动。虽然格里辛并不认为通过一个人的眼睛就能把对方看个清楚透彻,但某些情况下,眼睛的确能透露不少东西。这一次,斯帕克斯那双锐利的蓝眼睛和一脸“拒绝儿戏”的表情已经告诉了格里辛他需要知道的一切。也许这家伙只是看起来像个好莱坞来的花花公子,格里辛猜测——也很是希望——他还是个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作战指挥官。

格里辛干净利索地敬个军礼,郑重其事地说:“我代表第一外籍装甲团全体官兵在此向您表示热烈欢迎,长官。”

斯帕克斯也迅捷有力地回敬一个军礼,动作标准得像是在参加阅兵式,然后答道:“谢谢您,中校。我对您的盛情感激不尽。”格里辛敬完礼,握了握地球陆军上校伸出的右手,惊异于这个个头还没有自己高的男人竟有如此强劲的握力。斯帕克斯继续说:“但如果您也愿意接受我的款待的话,我建议我们边喝威士忌边谈公事。”说罢他变戏法似的摸出一只镀银小酒瓶来,带着一脸狡黠的笑容拿到格里辛眼前。

格里辛再也憋不住了。他大笑起来,示意斯帕克斯随他一起到指挥所里去。“来吧,上校,”他对斯帕克斯说,“如果你有威士忌的话,那就别浪费时间了……”

在格里辛的指挥车里,两位指挥官和他们为数不多的几位参谋正围着地图显示器商量作战方案,史蒂芬就站在后面给这场协调会录像,同时添加一些录音说明。她不确定这两名军官谁更特别一点:光看外表的话,斯帕克斯是个典型的翩翩骑士,不过史蒂芬却在和他部队不长的相处时间里,发现官兵们个个心肝情愿为他赴汤蹈火,死心塌地地追随着他。斯帕克斯彬彬有礼,体贴入微,从心底里爱护自己麾下的每一个战士,就像对待家人一样。可是,一旦发现有人缺少全力以赴的决心,或是谁做了任何玷污他们团荣誉的事,斯帕克斯又会毫不留情地换上一副残忍冷酷的面孔。听他眼下说的话就知道,面对敌人时,他一定会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无情。

再看另一位,格里辛不管放到哪支军队,似乎都满足人们对于一位能力卓著的领导人物的所有期望,只有一点明显的例外:在外籍军团麾下的二十个团中,他是唯一不是从法盟军队调任的团指挥。能从下级军团成员一路摸爬滚打,做到作战团指挥官的人屈指可数,格里辛便是其中一个。事实上,这位参加过圣彼得堡之战的老兵在停战协议签订后就立刻加入了外籍军团,还有传言说在圣彼得堡红军覆灭之际,只有他和寥寥可数的其他几个共产主义者得以全身而退。但在军团里没人在乎这些。格里辛的过去——不管他真实的过去是什么——已经一去不复返。话说回来,如果他有能力在左右军团军官任免的政治战场上游刃有余,也许也能跟克利兰人好好过上两招。

史蒂芬又把注意力转回到地图边的讨论上,她听见斯帕克斯说:“要我看,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情报:既不知道要对付的是什么人,也不知道对方会打哪儿冒出来。”

“长官,”格里辛的副官说,“他们肯定要从南面过来,就从这儿。”佛山城位于丛林地带,城西一直延伸到一个淡水湖的湖岸。副官在地图上指出城南丛林中的一处开阔地带。“在我们的火力直接覆盖范围之外,附近能着陆的地区也只有这里。这些外星人没什么别的选择,除非她们想直接降落在城里,可这……”他耸耸肩,“我觉得这样做并不合理。但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想的。”

“这就是问题所在,”格里辛叹口气,“我们对外星人一无所知。她们会采取什么战略,有多大能耐?要是她们真的直接在城里降落呢?我们的坦克是专为野外作战设计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步兵支持,在城市里它们只会变得不堪一击。再说了,佛山有一半的街道窄到连我们的坦克都进不去,更不用说你们的。”第一装甲团使用的是法盟制造的轻型轮式坦克,这种坦克和很久以前人们使用的机动车辆仍有不少相似之处,原因很简单:军团的作战对象通常是些技术落后的敌人,对他们来说这种集合了机动性、轻便性和强大火力的坦克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打击手段。与之相反,地球重型装甲部队装备的装甲车辆最重的能达到一百吨,而且每一辆都是凝聚着人类工程学各领域技术与智慧的奇迹之作。它们拥有难以置信的超大火力,日常维护妥善,状态良好,虽然体型庞大,跑起来却快得出奇。但说到近距离巷战,它们却完全派不上用场。

“是啊,”斯帕克斯郁郁地表示赞同,“要把它们开进来,我们得炸掉他妈的半座城。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都是装甲兵,就算得从装甲车上下来,我团里的每个兵还都有条步枪呢,他们可是会使枪的。”

格里辛心想,把坦克兵当步兵使,这也太荒唐了。但他看得出,斯帕克斯可不是跟他开玩笑的。

“必须把机动性作为决胜的关键,”斯帕克斯思考了好一会才又重新开口。“面对这么多未知因素,这是我们唯一能依靠的优势。我提议,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一个坦克连——还得请中校您手下的几个人做向导——到这位副官指给我们的这块空地去。要是外星朋友真的在那儿露面的话,我们就能给她们来个热烈欢迎。”

格里辛思索一番,点点头。这么做他们损失不了什么,因为他们对敌人的行动压根就没有概念。如果克利兰人果真在那里降落,第七装甲团的坦克连随便拉一支出去就够她们喝一壶的。“我同意,上校,”格里辛对他说,“我会派一支侦察小队跟你们去。那个地区他们已经去过很多次,对那儿的路线和优势地形都很熟。”

“太棒了,”斯帕克斯对他说,“三十分钟后我的坦克就会开到你的大门口。什么时候你觉得脚下地面轰隆隆直响,那就是它们到了。”说完他伸出一只手,“中校,这真是我的荣幸。我一定和你保持联络,但我这就得回去,团里余下的人还等着我安置。”

“我也非常荣幸,长官,”格里辛发自肺腑地说,然后和这位地球装甲兵握过手,再次与他互致军礼,“我们随时待命。”

史蒂芬和斯帕克斯并肩走向他们来时乘坐的那辆侦察车。这段路不远,只有短短几步,刚才陪同他的两位参谋官此刻走在后面,已经开始通过制服肩带内置的通讯装置传达上校刚才的指令。史蒂芬在斯帕克斯脸上看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忧虑。“上校,”她轻声问道,“能告诉我您在想什么吗?”

斯帕克斯看了史蒂芬一眼,直截了当地问:“见报还是不见报?”

这一问完全出乎意料。前线部队随队记者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确保除了那些可能危及友军安全的信息,发生在战地的一切必须全部“见报”。

“好吧,上校,”两人走到车跟前的时候,史蒂芬转过身来小心翼翼地说,“那就先不见报吧。”

斯帕克斯四下环视一番:在他们身后就是佛山城,面前茂密的丛林向远方的山峰延伸过去,层峦叠嶂,掩住了山那边敌人可能着陆的那片空地。然后他对史蒂芬说:“要么就是我这次大错特错,要么就是敌人着实让我失望了一把,否则我们要面临的很可能是自卡斯特在小比格霍恩全军覆没以来最大的惨败。”

“什么?”史蒂芬大吃一惊,失声叫道。要是她没理解错两位指挥官的意思的话,斯帕克斯现在的看法简直与他和格里辛刚才的那番谈话大相径庭。“为什么?”

“听我说,纪尧姆小姐,”斯帕克斯说,示意她到车前来,把他那两位仍在“嗡嗡嗡”地下达指令的参谋甩在身后,“也许在现代历史上还没有过这样的战役:有一方——也就是我们这方——对敌人几乎一无所知。完全一无所知。她们用什么武器,采取什么策略,出于什么动机,为了什么目的,我们半点儿都不知道:我们对她们的了解是零。看在上帝的份上,要不是那个叫佐藤的小伙子带回来一些信息,我们连这些家伙长什么样儿都不知道。在搞不清楚敌人目的的情况下,要想阻止他得逞那是真他妈的难。而且,因为不了解她们,我们就拿不到战争的主动权,也没法照着我们自己的思路来打仗。现在只能猜测她们的意图,然后摸索着做出相应的准备,对她们的动作做出反应。但我们所有的猜测都可能是错的。要我说,她们说不定干脆就直接往这些城市扔核弹,然后什么事儿都省了。还有,她们要是使用生化武器呢?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她们竟然像袭击奥罗拉号那样派登船队攻击法语国家法盟的飞船,跟佐藤讲的一模一样。在现在这个年代,谁他妈能想到还有这种事?刚才空降的时候我看过战报,就因为这个,法盟那边已经付出了代价:他们十好几艘飞船都毁在那些登船队手上。敌人在这儿照样能做出些意想不到的事来,到时候我们也会应付不迭,只是现在还不知道罢了。一想到这儿我就心烦意乱得要命。”斯帕克斯把脚后跟往地上使劲一磕,发泄着心中的沮丧。“所以我们现在都只是实验品,我猜,”他叹口气,“在这场舞会上,我们只能等她们先现身,让她们来领舞。”

听了斯帕克斯的话,史蒂芬的心情实在好不起来,但上校的意思她已经明彻于心。“那么,”她提议道,“关于见报的那部分,能说说您的想法吗?”

斯帕克斯看着她,一双蓝眼睛炯炯发亮,嘴唇抿成一条坚硬的直线,“关于见报的那部分——要是这些外星来的女妖精敢下来找事儿,第七装甲团非常乐意为她们效劳。”

[1]第七骑:第七装甲团的前身,即美国第一骑兵师第七骑兵团,在1876年的小比格霍恩战役中,被印第安联军全歼,包括团长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在内的所有成员无一幸存。

[2]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将军:美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美国陆军西点军校1861届学生。在南北战争中因骁勇善战而倍受林肯总统青睐,南北战争后被派到美国西部去镇压印第安人。

[3]小比格霍恩战役:1876年6月25日,在蒙大拿小比格霍恩河附近发生在美国第七骑兵团与当地印第安土著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以第七骑兵团的惨败而告终。

同类推荐
  • 痒

    《痒》为青年作家郑小驴的中短篇小说集。这些小说贴近现实,以触摸大地的姿态,书写普通人在新世纪的现实与精神面前的双重焦虑,以及个体命运的遭遇与变迁,再现了一代人的心灵轨迹与成长之旅,表达了年轻一代对人生的质疑,对世界的诘问,对人性的思考与观照。
  • 家园或一个春天的童话

    家园或一个春天的童话

    二十几年前,一个维吾尔族青年怀着对孔子的敬仰来到山东曲阜学习,如今他已双鬓斑白。本书是他一生重要经历的回顾。作者将维吾尔族的风俗、饮食、文化特色融入他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中,饱含作者对本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深情热爱,也从中看到了几十年来维汉两民族之间不断交融的历史与民族情谊。
  • 兰思思都市爱情合集

    兰思思都市爱情合集

    知名言情女作家兰思思给你娓娓道来一个个发生在繁华都市的纯爱故事。
  • 中年革命

    中年革命

    林正英是今古传媒集团某杂志的主编,属于集团的中层干部,在竞聘集团高层领导岗位的过程中,遭遇了事业上的挫折。与此同时,妻子卓嫣然却与初恋情人王子奇重逢。王子奇刚从法国归来,已经成为身家千万的钻石王老五。为了得到卓嫣然,报林正英当年的夺妻之恨,王子奇无所不用其极,在事业上打击林正英,林正英面临失业的危机。在婚姻、事业、友情多方受挫的情况下,林正因奋起革命,决定开启自己的又一春!
  • 怀疑三部曲

    怀疑三部曲

    这本书里包括了王小波近年来写的三部长篇小说。我写长篇小说是很不适合的,主要的原因在于记忆力方面的缺陷。我相信如果不能把已写出的每一根线索都记在心里,就不能写出好的结构,如果不能把写出的每一句话记在心里,就不能写出好的风格,对我来说,五万字以下的篇幅是最合适的。但是这样的篇幅不能表达复杂的题目。
热门推荐
  • 天変

    天変

    少年从月轮山脉而出,身怀《三生黄泉道》,踏向精彩纷纭之界域,且看他如何翻江倒海、捭盍阴阳!
  • 战尽天明

    战尽天明

    一尊巨人站在宇宙中,望着面前的人海大军!他的表情冷漠,瞰众生如蝼蚁!他发出声音:“吾!是谁!”“你是战神!人族战神!南宫野!!”无数人嘶吼,发出自己最大的声音,宇宙颤抖!“既如此!汝等可愿随我战!!”“战!!战!!战!!”巨人猛地抬头,一拳轰向宇宙深处!大步一迈!“永恒杂碎!你爷爷我来了!!”
  • 倾狂绝世:魔妃太逆天

    倾狂绝世:魔妃太逆天

    冥界忘川河畔,彼岸花间;火红的曼珠沙华成了那位绝色佳人的陪衬之物。他本是无欲无念的忘川水所化的魂,却在那一刻听见了心里的萌动声。那女子是冥魔两界中最尊贵的公主,可惜天妒红颜她,在自己五百岁及姘礼上因心疾而香消玉殒。只因他先动心,便注定了要付出;他以自己的魂晶为那女子的眼,只有这样他才能找到她。冥尊将她的魂魄送进往生道之后,他悄悄的跟去了;从此开始了他漫长而又艰辛的追妻路!
  • 最美盛夏遇见你

    最美盛夏遇见你

    假如离别是为了重逢,幻想一切是早已预算好的结局,为什么又要邂逅更温暖的一个人,像夏日里最凉爽的清风,微风拂过,树梢发出声响。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放下那个人,对他说:“我爱你!”那年盛夏,最美邂逅你,是我最大的幸福。
  • 圣手农医

    圣手农医

    手握天罚刃,天地任逍遥!
  • 背梦而驰

    背梦而驰

    这是一部不太成熟的小说,由于是业余写作,时间跨度大,情节缺少连贯性,日后定将修改前段部分。但是本小说注重思想、语言和文字片段,因此尚可阅读。
  • 泪烛台

    泪烛台

    烽火狼烟,徒寻你一影随行,漫漫长路,只愿彼此能真心相待
  • 夫人,你好甜:国民老公宠上天

    夫人,你好甜:国民老公宠上天

    结婚后,每一晚的缠绵使她的心都碎成了渣渣,奈何他却津津有味,”夫人,你好甜!“惹不起我躲得起,”老公,我现在在巴黎玩呢!今晚你就守空房吧!“可是,一觉睡到天亮打开门时,”你怎么在这?“”不是喜欢躲我吗?来,咱们把昨天的补上。“……
  • 论奇葩少女的自身修养

    论奇葩少女的自身修养

    一个奇葩少女的奇葩日常,酸甜苦辣具备,有你不知的懵懂,也有你有的迷茫。
  • 续明纪事本末

    续明纪事本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