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6500000001

第1章 第一次接触(1)

欧文·麦克拉伦上校已经绷得像根拉紧的弦,不过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作为TNS奥罗拉号勘测船的指挥官,他在勘测船队的军官之中算得上顶尖人物。在船员面前,他永远镇定自若,谁也没见过他惊慌失措的样子。上次船队驶进干船坞[1]时,飞船上一个新装配的反应堆发生了泄漏,是麦克拉伦亲自指挥值班机师控制住了这场事故。整个过程中他那低沉的嗓音始终平静如初,慈父般的面庞上没有流露出丝毫恐惧与忧虑。奥罗拉号和她的姊妹船每次远征太空,都肩负着为人类寻找新居的使命,麦克拉伦体魄强健,品性刚正,正是担任船长的不二人选。

在过去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麦克拉伦经历过不下千次的超空间[2]跃迁,但在他看来,每一次跃迁都跟第一次一样刺激。每当超空间跃迁程序开始归零倒计,他的心便开始狂跳,全身肌肉像绷紧了的弦一样。虽说跃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足以让人胆寒,但麦克拉伦之所以反应如此强烈,却并不是出于恐惧。

要知道,这位四十三岁的船长曾在地球海军军官学院中量级拳击赛上一举夺魁,让他死死抓住指挥椅的扶手的绝不是恐惧——不,那是一种期待。对于奥罗拉号的船长而言,每一次跃迁——尤其是奔向未在星图上标注过的宇宙空间时——都像买下一注彩票,可能赢得的头奖,将是任何人毕生梦寐以求的发现。只要能够安全到达,奥罗拉号总能在所到之处收获大量星际航行信息,这些宝贵的信息将帮助人类飞船朝着离母星地球越来越远的空间进发。

旅途中有时还能碰上难得一遇的珍宝——宜居行星。勘测船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这样的行星系。麦克拉伦在十五年的太空征程中,已经发现了十二颗宜居行星,是船队目前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超空间程序准备就绪,”飞船驾驶员宣布,声音在奥罗拉号五百米长的船身中传播开去,回荡在每一条通道、每一间船舱里。

麦克拉伦更紧张了,他强健的胳膊和背肌开始不由自主地用力,仿佛回到了拳击场上,正准备往一位假想对手的下巴上结结实实地来上一记上勾拳。但他表面看来仍然镇定自若。“很好,”他回答,深棕色的双眼饥渴地吸收着导航屏上涨潮般涌起的信息流。

“计算机自动锁定启动,”计算机用一种冷冰冰的女声确认道。每当这时,麦克拉伦总有一种想做鬼脸的冲动:奥罗拉号上唯一让他受不了的就是这个声音,总让他不由地想起自己的前妻。

接下来的几秒钟里,在飞船计算机精确到千万分之一秒的导引下,奥罗拉号完成了从超空间到爱因斯坦宇宙的跃迁,在这期间船员们要做的只是安静地等待,就像飞船搭载的一份多余的行李。奥罗拉号的舰桥位于飞船中心居住区,没有直接对外的观测窗,但从四周的大屏幕上,可以完整观测到环绕飞船的一道道诡异光束,以及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变化。其实在飞船超光速推进场外的量子物理漩涡中,人类肉眼所见的一切都不过是错觉。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真实的,但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是虚幻的。人类通常所理解的空间和时间在这里并不存在。作为星际飞船的船长,麦克拉伦不仅要懂得超空间的理论原理,还要应用这一原理完成超空间中的跃迁。虽然创造这样一个科学奇迹是他倾尽一生所能也做不到的事情,但能够站在科学巨人们的肩膀上,他已经知足了。这些巨人早在他诞生之前很久就已经首度尝试了超空间跃迁。

飞船在超空间内沿(相对而言的)直线航行的过程中,计算机会测算出星体的相对位置和其他已知的天体航标,这些信息通常会显示在大屏幕上。但麦克拉伦却喜欢清除这些画面,让大屏幕在回到常态空间之前显示飞船外的真实景象。这一幕总让他百看不厌。

“十秒……”计算机开始超空间跃迁倒计时。“五……四……三……二……一……程序启动。超空间引擎脱离。”

屏幕上的画面突然一变,旋转的光束聚拢起来,在满天星斗的映衬下缩成一颗耀眼的黄色太阳。麦克拉伦知道这个星系中有许多行星,从上一次的跃迁点观测到的引力扰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它们之中是否有运行轨道距离恒星远近适中,能够保证液态水存在的行星尚未可知。有液态水的地方才可能有碳基生命,目前飞船的任务就是找到这样的行星。虽然每一颗近在眼前的行星都是庞然大物,但在浩瀚广袤的星系中,它们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长官,机舱已确认超空间引擎安全,”副船长罗杰·库玛少校报告道,“机舱准备就绪,随时待命。飞船可以在常态宇宙正常航行。”

麦克拉伦向副船长点头致谢,然后转向此刻舰桥上的关键人物——导航员。“赖莎,情况怎么样?”

这位导航员骨骼粗壮,肌肉发达,要是到了拳击场上,估计还能和麦克拉伦较量两个回合。其实赖莎·玛丽索娃上大学那会儿就是摔跤冠军,但她却在星际航行方面显示出了不凡的才能,从而为她在这支自愿为奥罗拉号服役的船员队伍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让我看看……”赖莎低声答道,一面又检查了一遍读数。虽然刚返回常态宇宙不久,但这已经是麦克拉伦看到她第五次检查读数了。赖莎总能迅速确定每次跃迁后飞船的出没位置,因为她不仅计算精准,并且总能确保各种望远镜和传感器对准已知星体,从而得出准确的方位坐标。“我们应该就在……预计的出没位置,”她转向船长微微一笑,“差不出几米。从跃迁前的勘测信息来看,飞船就处在黄道面上。现在要找到下一颗宜居行星,该勘测组上场了,船长。”

麦克拉伦咧嘴笑了笑,开启全舰广播频道对大伙儿讲话:“很好,船员们,看来我们又成功完成了一次跃迁,而且出没位置刚刚好。坏消息是我们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鬼地方越走越远了。不过我们拿钱就是干这个的。大家都是好样的。”最后一句远不只是象征性的口头褒奖——这句话是发自肺腑的。一般飞船在执行运输任务时,有时要在超空间停留几天,甚至一两个星期。但奥罗拉号不同,对她来说,空间跃迁是家常便饭,而且一去就是几个星期或是几个月。虽然船员们做起这项工作来显得很轻松,但麦克拉伦很清楚,每次跃迁前要完成的计划和准备都包含着惊人的工作量,而且在飞船置身超空间的每分每秒里,大家都在尽心尽力地继续着各项工作。船员们如此卖力,不光是为了让飞船准确地出现在预定地点,也不仅仅因为有这么一位精益求精的船长,更因为他们都有一股不愿落后的劲头。麦克拉伦顿了顿,又加上一句:“等回了基地,我再请你们每人多喝一轮。大伙加把劲儿。”

听到这话,舰桥上的船员个个相视而笑:每次出任务时,船长都会答应请他们到酒吧喝个痛快。虽然这是笔不小的开销,但飞船到港时,船长总会兑现承诺。

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在之后的短短几个小时里,等待自己的将是死亡的厄运——能够逃出生天的,只有一人。

从恒星中心向外数,在第三和第四颗行星定居地的绕行轨道上,帝国舰队正在巡视。对于这群陌生人的到来,她们丝毫不感到惊奇。虽然帝国最先进的技术也无法追踪超空间中的飞船,但通过探测重力冲击波进而发现即将出没在常态宇宙的飞船,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按地球时间计算,这群外来者好几个小时前就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尽管这个星系位于帝国遥远的边疆,远离母星和女王,但防御力量却毫不逊色:环绕两个行星定居点巡视的星际飞船就有几十艘,小行星带上还有几百艘飞船来来往往,它们之中更有四艘建于上世纪的战列巡空舰。在人类看来,这些飞船实在古老得很,不过人类要是知道帝国的武士已经在星际航行了十万多个地球年,也许就不会这么想了。女王麾下的战舰中,即使是仍在星际穿梭的最古老的飞船,也比刚刚抵达的天外来客要先进几万年。人类几乎很难认出这些家伙就是星际飞船。

但保卫这片辽阔星系的武士们并不知道,这个即将闯入的陌生族类竟然如此原始。不过无所谓。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帝国也曾遭遇过其他智慧族类,第一次接触原则从古至今未曾改变:用一场势不可挡的攻势招呼胆敢闯入的外星来客。

四艘战列巡空舰齐刷刷地驶离轨道,高速驶向重力异常区。得益于防护罩的严密保护,不但巨大的能量冲击奈何不了它们,就连种种探测手段也对它们统统失效,只有通过肉眼观察才能发现这些战舰的行踪。

四艘巡空舰身后的小型战舰和行星防御系统也已整装待命。一旦发现排头兵不是闯入者的对手,它们就会顶上去协助完成“迎接”工作。

“舰桥,勘测组呼叫……”

麦克拉伦船长不由地皱起了眉头。他知道阿蒙森上尉的勘测组工作效率一向很高,但此时距他们进入这个星系还不到十五分钟。除非事先掌握星系中一颗或多颗恒星的大量扰动数据,否则勘测组通常要花上几天时间才能弄清宜居带上行星的运行轨道。可是他们花不起这么多时间——以人类进军星空的速度来看,花几年时间来观察某一颗恒星是不现实的。当阿蒙森的脸出现在通讯屏上,他的表情让船长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个一向内向矜持的男人此刻脸上浮现出一种不寻常的激动神情,像是受到了什么惊吓。“出什么事了,詹斯?”

“长官……”阿蒙森回答,淡蓝色的眼睛向另一台显示屏匆匆瞥了一眼,“船长……我们确认过了,宜居带上的行星不止一颗,而是两颗……”

“我的老天!”麦克拉伦情不自禁地叫道。能发现一颗可能有液态水存在的行星已经是十足的奇迹了。跃迁前的数据分析显示只有一颗行星处在宜居带上,能发现两颗这样的行星是想也不敢想的。“那真是太棒了!”

“长官……上面已经有‘人’居住了,”阿蒙森的声音嘶哑而微弱。他素来沉默寡言,比起与人类同胞在一起,他倒更愿意和星星打交道。面对眼前的情形,他的声音渐渐地微弱下去。“我们根本用不着寻找它们的运行轨道,中微子和红外线读数已经显示了它们的位置。”他顿了一下,“我……我从没见过这样的事,就连太阳系也没有这么高的活跃度。宜居带上的两颗行星工业化程度很高。整个小行星带,以及一颗孤立气态巨行星的几颗卫星上还有其他活跃点。我们还从主望远镜里看到了飞船——有上百艘。它们……跟我们的飞船完全两个样。”

麦克拉伦仰倒在椅背上,一时间呆住了。第一次接触,他想道。虽然人类探索的触角早已远远地伸向无限的宇宙空间,涉足过的星系多达上千个,但还从未遭遇过另一个智慧族类。人类已经找到一百多颗适合生存,或是改造后能维持人类生存的行星,并在这些星球上发现了丰富的生命形式。从微小的细菌到足以与当年地球上的恐龙媲美的巨型食肉动物,只要把目光放得够远够广,就会发现宇宙中生命无处不在,无奇不有。但要说到发现智慧生命存在的迹象,则仅限于智慧人类漫游太空时留下的遗踪。

直到现在。

“老天啊,”麦克拉伦费力地吐出一句,突然意识到舰桥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大家虽然没听见阿蒙森说了什么,却马上注意到了船长的反应。麦克拉伦努力把思绪拉回现实,开始坐镇指挥:“副船长,我们需要第一次接触规程。”说话时他特意看向罗杰·库玛,“务必要让这些家伙明白我们没有恶意,绝不能出岔子。”

“是,长官,”罗杰·库玛回答得干脆利落,手指在电脑终端上飞快地操作着。“在第一显示屏上。”舰桥内环绕式屏幕中的一块暗了下来,第一次接触现行命令出现在上面。

“阿蒙森上尉,”麦克拉伦下达命令,“让我们看看你说的那些飞船,接二号显示屏。”

“是,”阿蒙森把望远镜传入的影像接入舰桥内的另一块主屏。在船长的通讯终端上,他的脸微波似的颤动起来。

“万能的主啊!”有人低声叹道。奥罗拉号的船首是一个巨大的球面,上面密密麻麻安装着飞船的探测装置,宽约十米的主望远镜高踞其上,总领整个探测器方阵。正常情况下,望远镜的作用是搜寻恒星和行星及标注星体位置,但必要时还能够提供几乎任何物体的高倍放大影像,甚至包括相对较近的移动物体,比如(相对于星系而言)近处的飞船。

影像中的这些家伙和奥罗拉号毫无相似之处,就像奥罗拉号和木帆船之间有着天壤之别一样。奥罗拉号的船身贯穿着坚固的龙骨,龙骨上安装着一个个圆柱形组件,船尾是机舱,船头装有一系列探测仪器。舰桥大屏幕上出现的这只外星飞船却更像只昆虫,整个船身都由光滑的曲线连接而成,让麦克拉伦不由得想起一只巨大的黄蜂。

“为什么焦点一直在变换?”瞬间安静下来的舰桥上突然响起赖莎的声音。大屏幕上的外星飞船闪闪烁烁,就像有个顽童正骑在望远镜上,把一个假想的旋钮拧来拧去,让影像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

“我正要说呢,”阿蒙森回答。这时麦克拉伦已经把阿蒙森的影像接入舰桥内的第三块大屏幕。之前的阿蒙森是既兴奋又恐惧,现在他脸上却只剩下了彻底的恐惧。“外轨道上的宜居行星那边至少有四艘飞船,其中一艘正径直向我们冲过来。这些飞船简直快得难以置信,望远镜根本没法时刻对准它们,所以才会出现聚焦异常。你们现在看到的影像已经是经过后期优化的了。”他狠狠地咽了口唾沫。“船长,它们知道我们要来,几个小时以前——说不定几天以前——它们就知道了,而且还知道我们出没的确切地点。这些家伙一定是在我们到达之前就从轨道那边赶过来了。一定是这样。理论上说,从超空间出没的物体是可以预测的,可是……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不只是个理论。”阿蒙森又把目光转向了旁边一台显示屏上的读数,然后转过身对着显示屏说:“我不知道确切的初始加速度,但它们的速度非常快,从船体的反射光可以看到明显的蓝移现象[3]。我估计它们的即时速度大约能达到百分之五个C。”

光速的百分之五,麦克拉伦想着,难以置信——那就是每秒钟接近15,000公里。而且外星人没花多少时间就达到了这个速度。

“我正尝试估算它们的加速度,但那肯定是——”

“我们做梦都达不到的速度,”麦克拉伦打断了阿蒙森,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那艘外星飞船摇晃不定的影像,一边问道:“知道她个头有多大吗?”

“凭我手头的数据没法计算她的长度,”阿蒙森回答,“但我估计这艘船大约有五百米宽。要我猜,她的长度肯定比这个数字大得多,但我们的观察角度要再斜一点才能看到她的侧面。”

“那艘船有五百米宽?”罗杰·库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奥罗拉号从船头到船尾也只是勉强达到这个长度。虽然奥罗拉号在人类的星际飞船中算不上最大,但她在停靠过的港口很少遇到更大的飞船。

“是的,”阿蒙森告诉他。“其他三艘船也差不多大。”

“主啊,”有人轻叹道。

“罗杰,”麦克拉伦转向副船长,“有什么想法?”

同类推荐
  • 时光,恰好

    时光,恰好

    明明,是你先动了心;最后,却是我动了情。我宁愿从未遇见过你,现在也不必一直流泪想要忘记。
  • 若非相见

    若非相见

    他的眼睛能看见所有人的磁场,于是再复杂的人心他也能揣测明白。可这世上偏偏只有一个她,那样简单的人,却让他看不见,猜不透更放不下。为了爱情,胆小的女孩也变得勇敢,可因为爱情再自信的人也有了怯懦的理由。于是差一点错过。还好只是差一点。既然我遇见了这世上最特别的你,那我就再不可能放手。
  • 空城

    空城

    苏明,年轻富商,李马华情妇,郑云生女友。李马华,市园林局处长。郑云生,市宗教局处长。谢芹,茶室女招待。曾宪,市教育局处长。尹老三,茶室老板。毕慧,系室女招待。张云楚,画家。玉禅子,道人。尖嘴子,曲艺家……似一本读书笔记上的众干人等,组成一部成都的大书!
  • 开往梅陇的地铁

    开往梅陇的地铁

    本书收录了韩昌盛的作品,包括《开往梅陇的地铁》、《每一片叶子都会跳舞》、《十六岁的盛宴》、《我的青春谁做主》等70部,主要以青春类、校园类小说为主。
  • 考古密档:血将军庙

    考古密档:血将军庙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考古学家乔纳森教授在加拿大北部的冻土层中发现了一具汉代女尸,身体不腐,衣物完整,美艳绝伦,为了弄清这具女尸的真相,他来到了中国,与中国的考古所合作,对新野的血将军庙进行考察。在血将军庙的考察中,考古者们的学识、体魄和神经强度都经受了残酷的考验。体弱者死于莫名袭击,胆怯者发疯而死,匪夷所思的事件接踵而至……惊险恐怖,扑朔迷离,真相到底在哪里?
热门推荐
  • 本命王俊凯:我们床上见

    本命王俊凯:我们床上见

    “你好,我叫王俊凯。”他说。“你好,我叫穆彬彬。”她说。他和她,在一次偶遇后,慢慢开始了解对方。一天起来,她发现她躺在他的臂弯里。他那长长的睫毛,离她不过两厘米。那盛世美颜,她不禁吻了上去……
  • 国民老公依赖你

    国民老公依赖你

    那场雨没有画下你的脸,晕开了视线,当记忆逐渐褪色变秋天,夏筠妍记忆再一次翻开,才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哥哥做的,他没想到自己最敬佩的哥哥却是凶手,逼我最爱的冥哥哥离开,她痛恨这一切,她恨身边所有的人,她决定与夏夜轩为敌…………
  • 凤凰涅槃:毒医兽妃很嚣张

    凤凰涅槃:毒医兽妃很嚣张

    她,是凤凰孔雀谷的两大杀手之一,和姐姐叶鸢被称为‘鸢落’、‘黑白无常’,不小心和姐姐一起穿越,她是——‘凤凰’叶落。在种种事情下,她不在是那个冷漠如冰的黑无常了,她是一个有心爱的人的女王了。俾视天下,这才是她的气势。她,是‘凤凰’,只有‘龙’可与她相配。
  • 戮道仙途

    戮道仙途

    灵泉中有一把生锈的黑铁剑立志要超越通天四仙剑。瓜藤上一个鲜嫩的黄葫芦想要装下整片汪洋大海。有个破破烂烂的青铜鼎能炼仙丹。山里有一位整日抠唆脚丫子的放牛老农是大神仙。地上有个美人儿整日就想谋杀亲夫……这个独立的天地大樊笼里,有人寻自在,有人乐高歌,有人想做天下第一仙,有人想鲸吞河山……人道渺渺。仙道莽莽。鬼道乐兮……赢启平凡,也不平凡。他是太子,家世显赫。遭遇变故,身世更是迷云重重,为了追寻答案,他成为修仙界的小草根,且看他如何凭一人之力,潇洒一把剑,砍翻整个弱肉强食的天地。这是一个与天争运,与人争命的杀戮时代。
  • 铸剑仙云录

    铸剑仙云录

    一个关于铸剑的故事。少年方云偶得一上古神秘之剑,为师报仇拜入修仙门派中最神秘的“铸剑门”。从此才发现,铸剑门并不是想象中的铸剑门,古剑也不是想象中的古剑,由铸剑而入修仙之道,更是异乎寻常的艰难……
  • 农门寡妇:扑倒将军大人

    农门寡妇:扑倒将军大人

    身为中医世家第一传人的苏绝穿越了,莫明成了杏花村的小寡妇,还被浸了猪笼。这小叔子时时惦记着她那一亩三分地不说,这小姑子还整天嘴闲的对她疯传是非,这还让不让人活啊?所以,某人要崛起。卷起袖子就开干,打小叔,斗妯娌,踹流氓……等等,啥,流氓是当朝大将军?赖在榻上还不走了,两个字“滚蛋”!别以为大将军的身份就了不起,姐还没说姐是村里第一富婆呢。
  • 穿越之不嫁太子

    穿越之不嫁太子

    她,穿越而来,为了实现身体原主人的心愿,一心嫁太子,可骨子里不信爱情;他,冷血无情,邪魅诱惑,天生的王者。本不该相遇,却又命中注定。活着,为了什么……
  • 浮生寒

    浮生寒

    一个朝廷豢养的顶级杀手莫名失忆,醒来之后忘记了生前的一切,甚至包括曾经朝夕相处的爱徒烟火。为了知道自己是谁,循着书信里的线索来到了鬼门关,遇到了一个来自另一个世界而被困于此的神秘女子,女子无法回去,自己却记不起过去,命运让两人由鬼门关开始相识,揭开了这个世界新的一面,踏上了一段如梦般的仙途
  • 龙啸五洲

    龙啸五洲

    龙云飞,华夏古武世家龙家核心子弟,家主传人。因家族传承,出世历练。一次次的生死危机,一次次的绝地逢生。痛失过曾经并肩作战的生死兄弟,接过兄弟的钢枪,带着兄弟的嘱托,继续前行。兄弟情谊,江湖道义,国家利益,能力越大,责任越重。哪怕前方危机四伏,陷阱重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 tfboys之请不要忘记我

    tfboys之请不要忘记我

    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却无缘无故的碰上这几个男孩,好吧!她承认这些男孩很帅气,可是.....她只是新转来的学生,请不要让她一下子成为女生的公敌好吗?没有错,这几个男孩就是tfboys组合的王源,王俊凯,易烊千玺。这个女孩就是谭苒苒。----“大哥们,请不要跟着我!”某某某女对着三个帅气的男生说道,“我们也是要走路的吧?”帅气的男生异口同声。某某某女立刻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