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2100000012

第12章

第二天,怀志一大早就出了门,他今天是要到各家各户去串串门,顺便了解一些情况,这本是他们通讯组随时可以做的一件事。他每到一家,社员们还是非常热情地给他倒茶拿烟,又加之是新年刚过的正月间,所以不少的人还给他端出了醪糟儿、脆果儿等什么的请他吃。他哪里是来吃这些东西的,但每每是盛情难却,只好随便应付应付,他问到大家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年轻人都只讲学习上抓得如何如何扎实和怎样怎样紧,至于生活方面,人们总是不愿意多去涉及。而且,人们都很少主动说话,只是听他说的多,待他一走,大家却又都有说有笑起来了。怀志走了几处,见都是这样,他琢磨起来,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一定是大家有苦楚,但为什么又不说呢?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一下子明白了,他们一定是认为我是大队里的干部,可我明明不是什么干部,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况且,我也是一片好心啊。他有些想不开,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第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回到家里,父亲问:“志娃,今天到哪儿去来?”

怀志把自己当天的情况给父亲说了一遍。父亲说:“这很好,近来,你离群众的距离是越来越远了些,在我们当老爹的面前夸你们的人也不多了,有的虽然说几句,但都是什么那孩子本事是有,各方面都还能来上几下子,可就是……就是什么,他们却不说出来。我想来想去,想必然你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要不然,我估计就是你和大家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太少了。你要知道,在农业社,凡是有法做活路而不做,光躲懒、偷奸耍滑的人,那人家是像恨不生的谷种一样恨他的。我说志娃,你们还是要多参加一些劳动才对,别年纪轻轻就成天去编那些什么上不挨天,下不着地的假文章了。年轻人,劲用了又来,我记得你刚回来时,好多人都在我面前说你好,有的夸奖你,很多人关心你,都还指望你能顺着大家的心,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但现在呢?大家都失望了。一句话,人家都认为你们是史正仁那一伙子的了。我常说,史正仁那东西不是好人,你不时时注意嘛!”

怀志也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过多地脱离了生产劳动,手变得细了,皮肤变得白了。可他觉得自己的思想并没有变,他也很想改变自己这种尴尬的局面,但他一时又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做起,因为他每天都很忙,写稿组稿,指导新手什么的,很少有空闲时间。谁知到头来却是顶起兑窝耍狮子——内石(累死)不讨好。当天晚上,怀志左思右想,在铺里辗转不能入睡。

突然,他闻到了一股父亲的旱烟味,便猛地想起了老支书的旱烟锅,想起了老支书,他恨不得马上去找老支书谈谈。此时此刻,他就像一只单独出海却恰遇风浪的孤舟,是多么地需要救援呀!他猛地坐起来,打开门向外看了看,还是深夜,他只好又重新回来,倒在床上。此时,他多么希望黑暗马上过去,曙光快点到来啊。

第二天天刚亮,怀志就跑去找老支书了,他一口气把昨天吃闭门羹的事向老支书说了。老支书笑笑,又叫小孙孙把旱烟锅给他拿来。他说:“是有差距了吧!”他又指了指旁边的小凳,“坐下来,我们好好谈谈!”

老支书一口气谈了目前大队里还存在着的许多问题,也谈了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怀志觉得奇怪的是,老支书的看法,却恰巧和史正仁的看法完全相反,怀志觉得老支书讲的尽是道理,好像挑不出一点破绽来似的。最后,老支书用诚恳的口气说:“我们一定要重事实,再不能搞浮夸了。对这些摆着的事实,群众为什么不向你谈呢?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不敢说。

这主要是他们对你还不了解。你从小就在外边读书,虽然初中毕业后和大家一起劳动了一段时间,可那毕竟还很短暂,对问题还看不透,往往只是看到了事物的现象,却没有看到本质。

其次是你接触的人还不广泛,你只接触到了一些青年人或是部分中年以下的人,你去找那些爱说老实话的老汉家们谈谈看,他们会给你讲一些真话的,要真正了解群众的生活和疾苦,可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啊!现在我们有很多同志都是这样,下去检查工作,或搞调查什么的,都只是和干部谈谈,找领导问问,若是遇上了真正的好领导那倒还可以,唉,只可惜这些人往往太少了。有的干部上爬思想极其严重,他们只知道眼睛往上看,脚步往上抬,官位一步步地往上升,却根本不顾他下面的一大批群众的实际困难。他们只知道千方百计地让上级知道自己的好,成绩生怕说漏了一点,却从来不去说自己的缺点,领导一来,就忙着应酬,接待,参观重点,看典型。所以这几年凡当领导的都想去搞个点。因为只有点才能搞出名。什么点,还不是大家的血汗集中起来的。点再好,起不到带面的作用还是没用啊!有的人搞点的目的则全是为了用来迷领导的眼,而我们有的领导的眼睛,也确实就只看到了一点点。就说我们大队吧!也还算个重点,账本上粮食年年在增产,可实际怎样呢?

去年明明是减产十八万多斤,却硬要报个增产二十二万斤,说什么只能增产,不能减产。这不就浮夸了四十万斤吗?又说棉花吧,背名亩产二百零四斤,但真的要用绳子量的话,起码要多出三分之一的土地来。这叫什么实事求是?我那时正在受审查,也不让我说话,我总不知道,像这样搞下去怎么能行。你看,每年一到二、三月和九、十月间,好多社员家里就揭不开锅。唉!这些风气也不知是从哪里兴起来的……但我还是相信这是不会持久的,你们一定要立稳脚跟,最好是不要随波逐流地附和这些歪风邪气,做人,要有自己的良知和起码的道德底线才对。

“现在的人是整怕了的,个个都成了敢怒而不敢言,动辄批、斗,不分口粮,成什么话,还叫什么社会主义?……抓生产也有罪了!农民是生产粮食的,不搞生产、不种粮食干什么?

有些干部也太不像话,群众给他们总结的是要想修房子、把茅草房换瓦房,要想多吃粮、占便宜,就先要设法当干部!这话未必然还有假?你看,史正仁当上书记才一年多,就修了一套瓦房,一队、四队、六队、七队的队长,包括一些搞会计和财务的,甚至于有的记分员,都发财了,不是草房换瓦房,就是拆了旧房子修新的。地基,想占哪里就占哪里,树要多少砍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揭不开锅,有的人却修了房子还能吃不完,用不尽,哪来的钱?群众还有什么心肠做活路……这些问题,在支部会上我不止一次提出过,后来说我是在拆干部的台,搞分裂,还说要把我开除出党。

“你再看看,报纸上天天登的又是什么?你们报道的又是些什么?为什么报纸上对这些歪风邪气就不可以评一评呢?”

老支书说得气愤了,他把还没有吸完的半袋烟丢到桌上。

停了一会儿,他又对怀志说:“革命是靠的笔杆子和枪杆子,但有的人在内部搞夺权斗争也是靠的这两杆子。目前,枪杆子用不上了,所以他们就大抓笔杆子。你们还年轻,可一定要晓得,这笔杆子一旦握在我们手里,就一定要知道它的分量啊!要想想用它来为谁服务,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大家服务呢,还是为个人服务?可不能把写几个字看得那么随便和轻松啊……”

怀志的眼圈有些红润了。但他并没有哭。今天,他才感觉到,书报上说的,他自己写的,史正仁讲的和老支书的话比较起来,都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他也觉得他手里的这支笔的分量有多重了。

怀志有十多天没有到通讯室去了。这十几天来,他把自己的满腹忧愁、苦恼和悔恨都化作力气发泄到生产劳动上,社员们见怀志劳动起来很是展劲,便都又亲近起他来,说啊笑的,气氛义活跃了许多。加上史正仁这一段时间又不在,所以大家说话也就少了很多拘束。

怀志又一次领略到了参加体力劳动的辛苦和劳累,同时他也才真正开始体会到了体力劳动中的快乐,农民们那些憨厚朴实、正直大方的天性,关心他人、互相体贴的善良心肠和他们那颇有风趣、诙谐还带有浓烈乡土气息的语言,在怀志的脑海里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突然觉得,这不正是他新闻报道中所应该反映的形象吗?他们不正是值得歌颂的孺子牛吗?虽然他们不是英雄,手头也没有权力,但他们从来就不因为这些而觉得低人一等。他们可以为有一碗鸡蛋挂面吃而感到自豪,他们也会因为过年能穿上一件新衣服而高兴,他们虽然整天和灰尘或是雨水打交道,但他们却能看到在这个烟尘、雨水的世界里还有着别的什么。有的,他们厌恶,有的,他们喜欢。厌恶的,他们像抹去红苕上的泥巴一样毫不留情地把它抹去,喜欢的,他们像把钱币揣在贴身衣袋里一样地珍藏它。在那些空谈的政治问题上,他们是那样的不易动感情,他们对任何空洞的说教都表现出冷漠的神情,好像是有它可,无它也行一样。

他们的气量也如同他们的饭量一样大,能够装进很多的东西,对好的坏的兼收并蓄。但有时他们的气量又特别小,要是受了一点冤枉气,他们一下子就会怒从心上起,圆睁着铜铃般的眼睛,紧攥着精肉块块突起的拳头,找你把话说清楚。这就是占全国人口总数百分之八十的憨厚而朴实的农民。

正月间的活路不算十分繁忙,怀志他们一边劳动,一边说笑着,特别是活路做得累了,总不免就有人说上两句逗人发笑的话,或是讲上一个黄段子让人取乐;有时,对那些特别熟而又处得十分友好的人,他们也拿别人的一些生理缺陷善意地开开玩笑,大家也不会因此而冒火的。诸如走路的姿势、说话的声调、在家里和老婆吵架的话语以及和别人骂街之类的事等等,常常都会成为他们的谈资。因为新年刚过,一年一度吃不饱肚子的春荒季节还没有到来,这几天锅里煮的还有几颗粮食,他们说话的精力还很充沛。

供他们取笑最多的,是一个绰号叫“虾子”本名叫张玉全的人。这虾子本是生活在水里的一种动物,也不知从何年何月起,农村里的很多人就把那些公开戴了绿帽子的男人叫起虾子来。

“虾子,你怎么又来迟了?”

“肯定是田里水干了,走不动。”

那被叫作虾子的人笑笑,也不生气:“你们嘛,就是没名堂。”

“那一定是锅给别人煮肉吃,把饭煮迟了,你才没赶上?”

他们见虾子不冒火,不知谁说得有些过分了。

虾子的脸顿时一红,但没有继续红下去,倒是转了青,根根污筋突起:“谁再开玩笑,我可要日嚼人了哈。”

“那你为什么不把有个人日嚼一顿呢?”是一种揶揄的玩笑口气。

虾子嗫嚅一阵,咬咬牙,不再说话了。于是大家就哄堂大笑起来。虾子也微微一笑,用力做活路去了。

这“虾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那还得要从很久以前说起。

解放前,这前进大队方圆几十里都没有一个医生,人们每逢生病吃药什么的,都要跑很远去求医。本地有一个有些田地的无赖,人人叫他张老三。张老三只养了一个独生儿子,叫张正孝。张老三发现医生这门手艺很来钱,于是,他让儿子读了几句书过后,就去拜师学医。三年后,张正孝谢师了,张老三又给儿子娶了媳妇,也算是成家立业了。这张家有一个祖传的坏风俗,就是老爱出烧火佬儿,也就是说公公总喜欢调戏儿媳妇儿。张正孝是不了解老子张老三也是受过同样苦楚的,他对老子的行为极其反感,但又无可奈何,他也曾一度心生歹念,准备用他那包袱里的药来把他老子毒死,却不想偏偏张老三身体棒得像条水牯牛,一年之中竟一副药也没有吃过,张正孝无处下手,只有用经常打老婆的方法来发泄胸中的不满。张老三一见儿子打儿媳妇儿,他就要打儿子。张正孝实在没有办法,干脆就成天在外边吃喝嫖赌,很少回家,但他对老婆怀的孩子,无论是男是女,却总是设法不让养活的,所以一直没有后代。

他虽在外边倒也留下了不少的野种,但那些都不能当面喊他一声爸爸,年轻的时候,他一直是混得很快乐的。

张老三见儿子整天在外面乱来和游荡,日不归家夜不落户的,同时还不管他和家里的一切,便也寒了心,一气之下把田地卖了许多去烧大烟,赌钱。到解放的时候,他的大田大地已是所剩无几了。土改时,给他订了个破产地主成分。解放后,张正孝不敢乱来了,只好老老实实地当他的乡村医生,虽然成分不好,但他的医术在当地还算过得去。常言说:人到中年忆子孙。渐渐地,张正孝盼起儿女来了,后来,妻子又生了一个女儿,也不知是张老三的种,还是张正孝的,反正起名叫张玉华。也大概是年轻时候的缘故吧,这以后,不论是吃药还是打针,正孝老婆再也无法怀孕了。这样又过了几年,一天张正孝在外大队给一个孤老太婆治病,还没下药,人就死了。老太婆留下了一个很小的养子,张正孝便把那孩子带回家来养。都一年过去了,他才知道这原来是个地主家的孩子,老子土改时被镇压了,母亲又病死了,当时这个孩子还不满周岁,被这位好心的孤老太婆收养。张正孝觉得自己成分不好,又引个成分同样不好的儿子,未免觉得有些恼火。他正准备把小孩子找个人家送出去时,田万山支书知道了这件事,对他说:“这是子女嘛,出身不由己啊,关键是看你给他什么样的教育,你又何必要那样做。同时,你这样做也不是政策所容许的。”张正孝听说是政策不容许,就也不再说什么了,这才安安心心地将孩子收做螟蛉,起名叫玉全。这张玉全正好和女儿张玉华同岁,两个娃儿都很懂事,又乖巧。十六岁那年,张正孝为了少办一桩婚事,便让他二人订下了终生。这张玉全、张玉华两人起初还有些不太好意思,后来也就惯了。不想,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张玉全在参加集体劳动时,从两丈多高的悬崖上摔了下去,几天几夜不省人事,后虽经抢救活了过来,但从此变得稍稍有些阵发性的呆傻。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长越好看。张玉华十九岁那年,人一下子出落得特别俊俏了,鹅蛋形的脸虽带怒却似笑,睫毛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既嗔视也有情。队里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小伙子,随时都想多看她一眼,跟她在一起做活路,都觉得特别有劲些,如果再能和她说上几句话的话,那便会觉得一整天心里都是甜滋滋的,但谁也没有去碰过她一下,因为大家都知道她已经是张玉全的未婚妻了。

史正仁那时结婚已经三四年了,他也正好乘“文化大革命”

的造反春风当上了队长。他看见张玉华一天比一天长得好看了,心里的一个邪念也就一天一天地大了起来,不过,他在玉华面前还完全是一副正人君子态,偶尔也说笑几句,但看来都还没有超过一定的限度,只是把玉华和他安排在一起做活路的时间多起来了。

同类推荐
  • 任君独孤天下

    任君独孤天下

    书籍情节虽然脱胎于南北朝,却又不完全等同于历史。作者塑造的主人公成了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和缔造者,能将历史如此完美的融合到剧情之中,成为推动主线发展的情节,环环相扣、伏笔连连,作者的构思堪称独具匠心。简约干练的对话方式,入目三本的人物刻画,美轮美奂的场景描写都是一魔温婉文笔逐渐成熟的标志。除了精彩的剧情,精致的文笔也将是一大看点。
  •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

    李继勇主编的《时文选粹》系列丛书包含有浪漫的诗歌、动人的故事、优美的散文、父爱母爱故事、真情故事、励志故事等,入选的每一个故事均为精品美文,突出语言的文学性、感召力,美丽的文字折射出文学永恒的魅力。
  • 不能说话的十二岁

    不能说话的十二岁

    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一个月不说一句话可能吗?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一个月不说一句话为什么?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一个月不说一句话是不是一种计谋?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一个月不说一句话是不是一种酷刑?千奇百怪的一遭遇,生死攸关的考验,战争对人性的挤压,厄运对生存的挑战……一切尽在本书之中。艰难困苦陪伴青春岁月,理想之光照亮少年之心。
  • 流泪的百合花

    流泪的百合花

    《流泪的百合花》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
  • 寻鼎记

    寻鼎记

    本书是一本探险幻想类的小说,具有一定的人文气息,探险情节紧张刺激,一环扣一环,造成悬念,略显夸张的笔法造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当然探险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探险的过程中,揭秘了很多民间风俗、历史知识及科学知识。
热门推荐
  • 千恋姻缘之紫洛仙草

    千恋姻缘之紫洛仙草

    讲述一棵仙草为了一个凡人而放弃几百年的修为,几百年前仙草掉落于人间,以为自己会死,却被一个好心的人救活,每天辛苦的浇水,仙子的法力在人间渐渐恢复,有一次她偷偷地幻化成人形,看看恩公长什么样子……但没想到恩公竟然如此帅气迷人,为了不让自己的恩公发现,只好变会仙草陪在恩公身边,日久生情,却对这个男子产生好感……
  • 傲娇学霸从良记

    傲娇学霸从良记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唉,一想到这样美好的词心情就不禁如维尼熊怀抱蜜罐般甜蜜、幸福,但是-----当你的两小无猜是一个从小骨子里就带着傲娇基因的天生智力超群的还长得妖言惑众的上天宠儿,当你的青梅竹马是一个从刚出生时就发展成傻白甜的外加后天养成的呆萌蠢的胖乎乎白嫩嫩~暂时称得上小萝莉的自然产物,就什么罗曼蒂克的可能都没有了~但是的但是呢,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意外,也许在你的生命中也总是会出现那么一个克星,就好像与你天生的八字不合,你总觉得不会再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越是会以一种特别的出场方式进驻你的生活!把那些生命中的意外通通变成命中注定,你准备好和我一起见证这个奇迹了吗?!
  • 合利

    合利

    在别人收获的季节,他播种。大商无算、大道无形、利源义起、天下合利。08年,那次金融海啸改变了很多人,有很多人成了海啸的牺牲品,而很多人却抓到了一个机会,改写了自己的传奇。凭手上拼凑来得一万元,世英成功的做出了一个地域文化背景,并一步步推向事业的巅峰。他凭着自己的智慧,做出了一个可供复制开发的乡村建设模板,同时也园了无数平凡人梦。
  • 诱妻:邪魅王爷夺爱

    诱妻:邪魅王爷夺爱

    沈芨芨的到来使沈家成了车水马龙的“赔偿府”,三天两头有人告状,今天砸了张家传世宝,明天打了李家的儿子,竟然还怂恿他人未婚妻逃婚!真是“沈家顽劣已长成,养在深闺人人识”!
  • 吾名左道

    吾名左道

    修士逆天而行,与天争命我之修行,顺天而行吾名左道,行之左道,是为异数新人新书,请大家多多关照,求推荐收藏
  • 我们都是失去了才懂珍惜

    我们都是失去了才懂珍惜

    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是酸涩懵懂的但也正是经历了青春,我们才慢慢成长然后我们才发现,很多事情很多人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等你好不容易学会了珍惜却再也找不到想要珍惜的人
  • 反正不够字数就丢这里吧

    反正不够字数就丢这里吧

    没写完就无所谓了:((((((((((((((((((((
  • 地星联盟时代

    地星联盟时代

    一人独坐,一颗心,存两个心眼?干二三件蠢事,摇头苦笑;两人对坐,两颗心,存仨个心眼?干推诿搪塞事,对视而笑;三人而坐,三颗心,存几个心眼?干奸懒馋滑事,相视坏笑;十人围坐,十颗心,存几多心眼?干蝇营狗苟事,心中暗笑;百人同坐,百颗心,存几多心眼?干争抢厮杀事,没人敢笑;千人齐坐,千颗心,存几多心眼?干相互拆台事,谁也别笑;万人难坐,万颗心,存几多心眼?干穷凶极恶事,谁傻谁笑;亿人不坐,亿颗心,存几多心眼?干狂犬吠日事,谁吠谁笑。——四海狂客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冥日幽风梦

    冥日幽风梦

    襁褓中的婴孩,师尊所救,一生修道道心不移,冥日之体,幽风之名,只为有梦,问鼎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