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2000000001

第1章 气与历法(1)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阳历一年有十二个月,分四个季节二十四个节气。四季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月二个节气,上半年(即:1月到6月)一般在6日、21日左右,下半年(即:7月到12月)一般在8日、23日左右,前后不差1~2天。如立春一般在2月6日左右,雨水在2月21日左右,立秋一般在8月8日左右,处暑在8月23日左右,以此类推。每个季节三个月包括六个节气,从立春到立夏前称春季,从立夏到立秋前称夏季,从立秋到立冬前称秋季,从立冬到立春前称冬季。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二十四节气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世界通用。

二十四节怎样来的

二十四节气最早起源于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摇篮一一黄河流域。

春秋时代还处于典型的农耕社会,农业生产是维系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天大的事”自然是搞好农业生产。要搞好农业生产,自然就得把握农时,掌握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以便在恶劣天气到来时,提前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古人是怎样有效地把握自然气候变化规律的呢?人们首先从观察物候的变化人手。所谓物候,就是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这些反应都是有一定规律的。

最古老的历书一一《夏小正》上就物候有详细的记载。《夏小正》全文虽只有五百余字,却以全年12个月为序,记载了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农事、气象等方面的内容,说明我国古人对于星辰,特别是北斗星的变化规律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后来,人们发现通过物候来掌握气候显得没有规律,并且也不太稳定。直到周朝、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年),人们意识到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长短可能与太阳的位置和气候变化有某种关系。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土圭被发明,用来测量太阳对晷针所投影子的长短,这就是土圭测日影的方法。

经过长久的观测和记录,人们发现在夏天的某一天正午,土圭上的杆影长度最短,而后就越来越长,天气也随之越来越凉;进入冬天后,又有一天其正午的杆影长度最长,我们的祖先给它们命名为“日至”。“至”就是达到极限的意思。后来,为了把两个“至”区分开,又把夏季的日至称作日南至,或夏至;冬季的日至称作日北至,或冬至。夏至到夏至,或冬至到冬至,恰恰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即阳历的一年。在夏至到冬至和冬至到夏至的两个时段里,有两天的白天和夜晚一样长,命名为“秋分”和“春分”,“分”表示昼夜平分。今天,在河南嵩山脚下还保留着世界上最古老的“周公测量台”。它完好如初,是我国先民用土圭测日影的最好证据。

另据史书记载,土圭并非唯一的测量工具,也有人用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定节气。黄昏时斗柄指东为“春分”,指南为“夏至”,指西为“秋分”,指北为“冬至”。

“两至”、“两分”确立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开端的四个节气也相继确定下来。这样“四立”加上“两分”、“两至”,正好把一年分为八个基本相等的时段,把四季的时间范围定了下来。《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就记载了完整的八个节气。

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具不断涌现,农业生产也变得更加精细与复杂。为了使生产效率提高,必然要求人对农时和气候的掌握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到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根据本区域历年气候、天气、物候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规律和特性,先后补充确立了其余16个节气。这16个节气分别是: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这时二十四节气才趋于完善。西汉《淮南子》一书(公元前137年)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就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从此,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延伸着。对农业生产有特别含义的时段,有了更详细的阐述,并且在不同气候和农业生产特点的地区运用时,产生出大量的农谚、民谣。节气的含义,已不仅仅是24个名称所能表达的了。可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渐掌握季节变化规律,不断总结、探索而创造出来的。二十四节气的应用,可使人用力少而收成多,是指导农业生产的课程表。

节气的“节气”和“中气”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顺属,逢单的均为“节气”,通常简称为“节”,逢双的则为“中气”,简称为“气”,合称为“节气”。现在一般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历法

1.阳历

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通用的历法是阳历。它的全称叫太阳历,又叫公历。

太阳历始于4000年前的古埃及。当时,聪明的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泛滥和天狼星的出没有一定的日期可循。经过长时间的总结,他们首先计算出一年是365天,随后又把这365天分成12个月,每月30天,多余的5天为年终节日,这就是古埃及的太阳历。

随后近2000年时问,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订,古埃及的太阳历才形成现在世界普遍应用的阳历。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6年,古罗马的儒略·恺撒大帝掌管修改历法,第二次是在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组织人员修改历法。

最终形成的阳历有了月大月小之分,每年12个月的各月天数并不完全一致,月大31天,月小30天。除此之外,还有个比较特殊的2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在阳历没有广泛使用之前,二十四节气是农历很好的补充。人们把节气用农历日期来表示,对掌握农时、安排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像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所说:“秦汉以前古人不得不看天上星星(行星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定季节安排农事。秦汉以后有了节气月令,例如‘清明下种,谷雨插秧’,老百姓就无须再仰观天文了。”现在阳历普遍应用,节气的阳历日期也基本固定,应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2.阴历

根据月亮的变化周期来制定的历法叫阴历,全称太阴历,它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出现。阴历一年12个月,单月是大月,共30天,双月是小月,共29天,全年共354天,12个朔望月总计3514.367天,二者一年相差0.367天。如果不加以调整,40年后朔望日期就会出现颠倒。所以阴历需要穿叉“闰年”。方法是每30年给规定的11年中的每年最后一月加1天。阴历经过这样安排以后,每30年和月亮绕地球的步伐仅差16.8分了。

由于月亮围绕地球运转和地球围绕太阳运转速度不一致,为保持朔日必在阴历每月初一,也必须进行调整,所以有时出现一连两个阴历大月或一连两个阴历小月的情况。

3.农历(阴阳合历)

阳历和阴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因此就出现了把阳历和阴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的历法,这就是“阴阳合历”。阴阳合历最早在我国夏代时就已制定,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被称为“夏历”。这种历法安排有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活动,而且主要在广大农村应用,因此称为农历,又叫旧历、中历,民间也有称为阴历的。

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接近,兼有阴历和阳历的性质,因此说它是一种阴阳两历并用的历法。

同类推荐
  •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上海外国人家

    上海外国人家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秋风吹不尽

    秋风吹不尽

    本书是萧默作为建筑艺术专业之外的一个文章选集,是对那一代知识分子(如常书鸿、高尔泰等著名人物)的真实记录。1963年,作者由梁思成先生促成到敦煌莫高窟从事建筑历史研究,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十五年。敦煌不仅赐予作者成为一位有影响的建筑艺术历史与理论学者所需要的学术资源,也给了他难以忘怀的人生历练。
热门推荐
  • 天才仵作

    天才仵作

    身中一刀,头部遭到重击,但死因却是溺水。银针探喉发黑,明明是中毒而死,却死于自缢。蝇虫为何最先叮咬尸体头部。枯井之中为何倒映明月。…………且看宋小仙如何凭借着一身的验尸本事,让死人说话,让骷髅讲述,来为无数冤狱沉冤昭雪。改了状态,大家可以收藏了。
  • 学弟翻身:溺宠傲娇小萌妻

    学弟翻身:溺宠傲娇小萌妻

    开学社团招新时,她一不留神就招了个妖孽进了自己的部门。“会编排报纸吗?”少年闪着耀眼的如猫眼石般美丽的眼睛,很恳切的点了点头,怕她不信般,他掰着手指头:“我不仅会编排报纸,还会编排程序黑人电脑,还会撒娇,会卖萌,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怎样,学姐你收吗?”许伊人“……”却不想这只看上去无害又萌萌哒的学弟是怎样腹黑又无耻,以至于让自己在被拐的路上一去不复返,让自己未来的大半时间都在床上惨绝人寰地度过。“无耻,大混蛋,我要离家出走!”
  • 唯恋冷血酷公主

    唯恋冷血酷公主

    爱情总是在不知不觉间来到,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彼此就这样爱了,伤了,痛了,到最后明白了,也许有些晚了。当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命运早已注定,命运的轮回,你我剪不断的情缘,心中那抹微笑只为你绽开!多多支持,多多建议。
  • 一世溺宠:邪帝的冷漠王妃

    一世溺宠:邪帝的冷漠王妃

    她冷眸独立,淡看世间风云变幻;他邪魅狂娟,世间所有不过蝼蚁。两人萍水相逢,本以为之后再无交集,却不料他国再遇,他日日缠她,她避之不及。他凤眸轻挑,风流无比;她淡然处之,他故作哀伤“娘子怎可不认为夫?”她“……”
  • 宠婚撩心:老公不准戒掉爱

    宠婚撩心:老公不准戒掉爱

    十二年后,第一次见面,她向他求婚。第二次见面,闪电领证。第三次见面,她不得不住他家。于是,他把她爱进了心坎,宠上了天。然,她觉得她的爱应该是轰轰烈烈的。她对他没有那种心悸的感觉。当另一男人让她心悸时,向他提出了离婚。而他为了让她快乐幸福选择大爱放手。然签离婚书时说了一句,“以后我会努力的戒掉爱你,直至彼此陌路。”之后,她受伤,他视若无睹!她受人欺负,眼神陌生的飘过!为重获他的宠,他的爱,她做他的佣人,下属,想各种办法偷他的种。然,他象铁了心要把她当陌路人一般,无动于衷。最后,她不得不与他哥契约定婚……
  • 云叟住禅师语录

    云叟住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红杏出墙记1:红杏出墙

    红杏出墙记1:红杏出墙

    小说《红杏出墙记》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屠夫新传

    屠夫新传

    作者带您走进一个有趣的地方,一群有趣的人,一个光棍村,一群靠杀猪谋生的屠夫。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邪宠猫咪的魔君大人

    邪宠猫咪的魔君大人

    人家在妖界活的好好的,干嘛要下来,不就是吃东西吗?还遇到,遇到,这个,不知道什么的男人。谁你告诉我,他现在在干嘛?取暖?还是干嘛!要不是本公主丧失功力,你以为你敢动手动脚吗?,唔!放过我,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