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24900000008

第8章 (八)折山之行

东方望的计划是先到西北取得巨蜂之蜜,然后到西南取得恶蛟之角,二者都取得后,立即赶到东北联系上白狐仙姑,想方设法取得白狐仙姑信任,感动她,让她能以天下苍生为重,献出千年修炼之血。至于如何取得信任如何感动,目前他还没有具体的办法。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再说吧。本来,到西北方向由慈山穿越仁河最近,但现在北宫、南门两方交战多有不便,于是东方望便由西南方向绕道进入西北方向准备取得巨峰之蜜。

往西南方向即将进入西北方向交界处有一山,当地人叫折山,意谓此山蜿延多折,山形变化莫测,令人难以捉摸。但东方望知道,这座山的名字实际上应是叫“哲山”。此山实因古代两个很有声望的隐士在此修炼而得名,隐者隐居之时,此山默然无名,后隐者之名渐显,于是便有许多人慕名前来,或探访隐者之足迹或择其地以修身,于是此山之名日隆。隐士,哲者也,故时人称之为“哲山”,其后盛极而衰,且哲山之意不易理解,于是民间便称之为折山了,其名以讹传讹,以致于流传至今。东方望喜欢山,热爱山,闲暇之余常常在山中游荡。或探幽寻远,待到水尽头,座看云起处;或赏花品草,醉与蝶舞,青山相看两不厌;或登高望远,放声长啸,尽抒平生之意气;或月下徘徊,静听山泉细流,桂花轻落。

东方望此行没有带多少东西,随身只带着一把古剑和一个小箱子,小箱子里除了一些必需品外还有几本书,这几本书是:《论语》、《庄子》、《孙子兵法》、《金刚经》。《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儒家主张积极关注人世的生存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奉行以“孝”、“仁”为中心的道德。《庄子》是道家三大经典文献之一,它不但继承发扬了老子“无为而不为”的哲学,而且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超越,如在“无为贵、齐物论”等方面相对于老子而言,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家主张出世,主张绝圣弃智。儒、道之理论是中国文化之基础,总体来说中国文化是由儒、道构成的混和体,或者说是和谐而完美的矛盾体。一个传统的中国文化人,不论他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他在这矛盾体中总是可以找到理论依据的,总是可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的。所以一般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人是亦儒亦道的,春风得意、呼风唤雨时是儒,主张出世,而一旦路遇坎坷、心灰意冷时便归卧南山、把盏东篱,主张出世了,于是便是道了。但一有机会,他又可以东山再起,由道变儒。《孙子兵法》是兵家之圣经,推崇“诡道”,是集冷兵器时代战略战术之大成,特别适合于多极力量平衡时进行生存和发展竞争的,是一种揉心理力量和物质力量为一体的艺术。《金刚经》虽然原是印度佛教经典,但传到中国后,却被给予了另一种解释,由此也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禅宗后又被儒家所吸受,成为宋明理学构建基石之一,所以禅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补充。这几本书,东方望总是随身携带,常常诵读,也常有新体会。至于带剑而行,则是东方家由来已久的传统习惯之一。东方家的人兼有隐士风范和侠客风采,历来主张文武双全。他们认为一个优秀的人应该是智力和体力的良好结合,于是才能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层次结构,所以东方家的人总是时时刻刻不忘锻炼身体。有此熏陶,东方望自然也是能文能武之人。在他的各种锻炼身体方式中,东方望最喜欢的是气功和剑术,气功为静,剑术为动,一静一动,一松一驰,文武之道也。外出时,如有可能,他总是尽量携剑而行。剑对于他来说,不仅仅只是种利器,更是种对古老文化理念的心仪神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只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能佩剑,所以春秋战国期间,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贫困潦倒的世家弟子,什么都可没有,却不能没有把剑。武士负剑是种豪气和刚烈,表现一种随时拨剑而起、视死如归的气慨;文人佩剑,则意味着内柔外刚,意味着“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杀身成仁”,意味着一种冷傲和自信、执着和超然。东方望此次进山所携带的古剑,是柄“百炼成钢化作柔指缠”的软剑,不用时可藏之身中,用时运气于剑,则剑锋利无比,截金断玉,削铁如泥。该剑是东方家代代相传的珍藏之宝,它历经千年的人世风霜和千百次浴血之战,早已颇有灵性了,每有杀气临近之时,它便会铮然作声,以示其主人。但若不是道德、武学修养深厚之人,它则根本不听使唤也不表露灵气。东方望对之视若己命,常常挑灯看剑,每当他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剑时,他便会感到剑有种神奇的吸引力,一下便可将他吸入剑中,一时之间,仿佛剑就是他、他就是剑,在这种状态下,他可以感受到剑的神奇历史,感到剑气、傲气和杀气慢慢地在体内滋生,与此同时,弘毅阳刚之气也得到培养。有时兴之所致,他也月下小酌,乘兴舞剑,自得其乐,或临水弹剑而歌,追慕古风。一般情况下,他是将此剑珍藏不携其行走的,要带也只是带其它的剑,但考虑到此行入山,多有野外露宿之时,需要利器防身和驱毒避邪,这样他才携此剑同行。

晚间,东方望一行牵着小毛驴,来到了山间古寺。他伸手在山寺那古朴沉重的硬青冈木门上轻轻地敲了敲,虽然是轻轻敲,但深夜之中敲击之声仍甚为清脆,十分醒耳。片刻,便有一小沙弥来到门口,从门洞里观察了东方望一会儿,问了几句话,见无异常,便开门让东方望进去了。东方望进寺一看,原来是个禅宗小寺,还好,这小寺由于地处偏远,近段时期没有什么香客前来,还有房子空着。小和尚安排东方望在西厢的一间房子住下,便打着呵欠回房继续睡觉去了。东方望他们此时也睡意很浓,便卸下行李,拴好驴子,倒床而睡了。

一觉醒来,天色已经大亮,寺外已是艳阳高照。古寺由于座落在半山腰,四周又有参天大树环绕,灿烂的阳光一时难以照射进来,只有几缕难耐寂寞、好奇的光线从树叶缝中透过来,不经意地柔和地洒落于庭院中。柔和的阳光和着青苔、落叶和青石板,悠悠然流露出一种古老的历史沧桑感和深深的禅意来。东方望见之赶快起床,吃了点素菜稀饭,见寺中僧徒正忙着各自的事,不想打扰。又看着鲁夫正睡得香甜,不忍叫醒他。想找金猴,也没有找到。估计它早就按耐不住,到山间野林中结识新朋友、寻找时鲜果子去了,于是便独自一人出寺去了,想静下心,思考下一步的行动。

寺外,山径幽曲,竹木清翠,薄雾之中不时传来悠悠钟声和叮咚的风铃声,安详宁静而肃穆。距寺约四五里路的样子,有一片约有三四百亩左右的林子,长得繁郁苍劲,生机盎然,其气势不同于寻常之林子,东方望觉得有点奇怪,走近一看,原来是片继木纯林。但见这片继木林中清净无杂物,唯有地面上铺着一层厚厚的铁芒萁,间有少许枯黄的凤尾蕨,还有几块紫色岩石隐没其中。更为神妙之处是林中有一细细泉水静静而流,蜿蜒曲折于林中漫行。泉水清澈、明亮,不时有细碎如珠的泉泡不停歇地从泉底鹅卵石层里“嘟嘟”地升起,水中游鱼、青丝、水蕨、红黄之碎石皆历历可见。林中继木扭曲盘折,姿势形态各异,但都给人一种沧桑倔傲之意。此片继木林,高约十丈,粗约一人合抱大小,估计至少也有千年历史了,如此成片古老的继木纯林,实为平常所罕见,东方望一见之下,大为欢喜,随即步入林中,靠泉水边选了一干净处躺下来,静静地思考宇宙、人生等玄而又玄的问题来了。东方望躺在林中,闭目深思,灵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一时之间思绪万千,哲兴大发,颇有顿悟之意。东方望兴奋异常,无法再躺得住,便干脆爬起来,在林中来回行走着,口中忍不住喃喃有词,其态状若疯颠。正兴奋之时,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在说:“心无所住而生其心。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声音不大,却极具穿透力,如雄狮低吟,鹤鸣九天。东方望听之,如当头棒喝,猛然一愣,马上冷静清醒过来,他定下神四下看了看,却未发现有人。正疑惑之间,忽见从一继木树顶上飘落下一老者,身着黄色袈裟,口诵佛号,瞬间已意态悠然地站在自己面前了。东方望仔细端详,但见老者眉须皆白,年约八十开外,身材削瘦,红光满面,全身上下流转着一股强大的纯阳精气,该气一般人见之立刻会感觉到金刚的勇猛无畏,会感到一种威严和镇摄,而象东方望这样有一定修养功夫的人见了则会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振奋和一种先哲的慈祥和亲切。另外东方望还特别注意到老者双眼之特殊,但见其两眼清澈无比却异常有神,似清潭水面,澄清恬静,人们对之便如对镜而照,一下便可看到自己的真正本形。又似佛之慧眼,具有无物能隔的穿透力,其前无物可隐匿其形。老者的目光中既有悲天悯人、普渡众生的救人的目光,也有“霹雳手段、菩萨心肠”的惩恶扬善的杀人目光。东方望一见之下便知是位得道高僧,其禅养功夫极深。细看则见其头顶有隐隐金环笼罩,不过这个常人也是看不到的。东方望由此便知其已领悟天地之玄机,知生死之遁化。东方望暗想:“深山野寺,想不到藏龙卧虎,竟然有如此高人,真可谓“蓬茅之下有香草,布衣之中藏良相”啊!真可谓佛无不在啊!”东方望心中暗暗在想,行动上却不敢怠慢,只见他快步走到老者面前参拜问好。东方望向来尊师重道,对有学问有修养之人十分推崇敬仰,一旦遇见有道之人,总是想方设法与之接触,不耻下问,向他们请教,商讨心中疑难问题。对东方望之执礼,老者心领神会,欣然而受,不作丝毫推辞。

东方望虽然是第一次见到老者,但总觉其音容笑貌在那儿见过,心中感到特别的亲近。一问之下,原来老者法名智了,是寺中的老方丈。智了禅师自幼在此寺出家,距今已经有八十余年了。此寺乃禅宗一脉,信奉《金刚经》,讲究机缘和顿悟。寺虽小、偏僻,却有数百年历史,因此方圆百里也是赫赫有名,香火尚可。寺中诸僧朴实、勤劳、节俭,信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寺规,生活虽然清苦但却无衣食之忧,可以专心于禅养。传至老者,老者一改昔日寺中自我局限不与外界相接触的传统习惯,云游四海,遍访高僧大儒和著名道士,或聆听教诲,或辩论析疑,几十年下来已是深得佛之真旨。如今的他对禅的看法已与传统的大不一样,但苦于无人论证和争辩,也担心衣钵不传,无奈和郁闷之下只好独自离寺到这继木林中禅修,希望靠自身之体悟验证理性之最高境界,明了人世间的真谛,也希望万一找不到可传衣钵之徒,还可凭着高度的意志集中,将自己毕身的体悟浓聚于天地之间,以待有缘者。言谈之间,老僧问及东方望对禅的看法,东方望也不推辞,本着研习天地之道的宗旨,就事论事,不加掩饰地直率地谈了自己对禅宗的看法。东方望认为:

“现在所流传的禅早已失去了达摩祖师西来之意,更不用说迦叶尊者“拈花而笑,问而不答”的玄妙之处了。现在的禅,大都是“口头禅”、“文学禅”,是“世间禅”、‘“媚俗之禅”,是不重实证的,具有一种自我欺骗性。达摩之禅,是超越之禅,是理性之最高境界,是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是“知行合一”的典型。达摩之禅,是实证和禅机的完美统一。达摩祖师曾面壁十年,身不离座,影印石壁;其传人四祖道信大师,更是“摄心无寐,胁不至席者六十年”。他们的修养功夫深之又深,但却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所有的一切皆源于通天达地的慧和慧后的执着。由此可见禅宗祖师笃实禅修的作风,由此也可见禅的实证和禅机。象这样的事例,禅宗历史上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一苇过江”,“只履西归”、”“见性成佛”是实证;“教外别传 ”、“不立文字”、“磨石成镜” 、“当头棒喝”、“风动幡动皆不是,乃是心动”,是禅机。可惜达摩祖师所传授之徒一代不如一代,禅之深意渐渐失真,传至六祖慧能巳是衰落之兆百出了。六祖以后更不值一提,其所授之徒大都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既没有多少实证,也没有多少禅机了,只知道逞口舌之快,议渐顿之是非,只知道“禅机不可泄,禅机不可言,禅机不可传”,以神秘为悟境,以虚无为悟道,以不可求、不可证、不可知为至知,全然不知禅之有路可循,禅之可证。一个个沉溺于“自证自悟”、“顿悟成佛”之中去了,全然忘记了因果之关系。所以到后来,连一般之文人甚至市井狂徒也会几句禅语,也仿佛得道之人了。而真正执着于禅的有心人,却由于无实证之途径,只得苦读禅之公案,熟记大德之言行,而这样的结果到头来也只有落入“拘于文字”的泥淖中了。现在的禅大都失去了对生命的独特感受,失去了活力与激情,蜕变成了一种高贵的点缀和风雅的附庸了,因此也为世人所不信、不敬了。此种结果不客气地说,是禅之五祖、六祖流毒所致。实际上,严格来说,禅千百年以来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大的飞跃,创见少,束缚多,这是大违达摩祖师所传禅之宗旨的,须知,禅之宗旨是强调无执的,无执即不固守,即突破和飞跃。”

东方望毫无顾忌,也不考虑智了禅师是禅宗之传人,大谈了禅一通,语气之中颇有讥讽之意。智了禅师闻之却不觉恼怒,反而面有喜色。他虽然不完全赞同东方望的说法,但却十分欣赏东方望的智识和勇气,认为东方望有慧根,与佛有缘,是个可造之材,如刻苦修炼、机缘循合,日后必成一代宗师,所以对东方望甚为喜欢。东方望与智了禅师,一老一少在密林中交谈得甚为投机,虽然有时主张各异,争论激烈,但究其实质却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彼此之间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言谈之中,智了禅师有传东方望衣钵之意,东方望察知其意,心也有其意,便恳求老禅师能受自己为徒,对自己指点迷津。智了禅师欣然应之,二人行过师徒之礼后,智了禅师便将自己八十余年修道之法及修道所悟一一叙说与东方望,其意大慨如此:

“道是宇宙间的至理,对道的追求应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因为明了道就明了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就可以行动有准则,就可以每一次行动都带来欣慰和愉悦,通过这些欣慰和愉悦的积累,则人生将达到幸福的彼岸。人世间,因为对道的理解不同而造成了许多的误解和成见,引起了许多的纷争和仇恨。其实,道之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宗旨却是一样,这就是所有的道都是为了人世间能更好的生活、能更愉悦的生活、能不断地发展进化,总归一句,求道是为了生存得更幸福、更有价值。儒家之“仁”,佛家之“极乐世界”,道家之“悟道成仙”,西方之“天堂”等等,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只是幸福的慨念有所不同而已。所以,求道之人首先应弄清什么是天地间的至乐、人世间的至乐,弄清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弄清幸福的含义后,接着应该明确的是如何采取行动达到幸福。譬如,对老僧来说,幸福就是抛却一切欲望,达到“心无所住行于布施”、“见诸相非相”,就是不坠轮回之道,永无烦恼。为达到此目的,老僧几十年来苦苦修炼,坚持不懈地研习佛理、明了佛理、遵循佛理。修炼方法和过程固然外人觉得清苦,但老僧却不觉得,比如粗茶淡饭、素食素菜,比如不近繁华、静思禅座、不近女色等等,如常人来说可谓难以忍受,但于老僧来说却是种享受。风流美女如常人而言可谓艳福矣,然而于老僧来说却似空中风、天中云、镜中月、雾中花,缥渺虚无,其真也幻,其幻也虚,没有特别的感受,其感觉远不能与空寂之乐相比拟,由此也可理解世间不同的求道之人为了一个原本相同的目的为什么有时会有极不相同、甚至矛盾的见解和行为。所以,东方徒儿,应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人世间的行为,要用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各种不同的事物,而不应过于执着于某种善与恶的标准,更不应该偏执地坚持“除恶扬善”、“斩草除根”。要宽容对待世间万物。另外,作为求道之人,没有比较也实在是件憾事。老僧求道几十年,自我感觉十分幸福与愉悦,但这份感觉是很单纯与简单地,没有多少的比较。比如,在我心中我认为接近女色是不祥之兆,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沉溺于女色则更是种坠落、是种自我毁灭,但究竟是否真实我就不得而知了,我所知的只是先哲的教诲,但我坚信和遵循先哲的教诲。但如此一来,我终究也就不知“女色”的究竟了,或许“女色”是种愉悦也未可?或许女色只是一种浅层次的愉悦,是不能和修行禅法之空寂幸福所相比拟的?或许通过女色也可达到一定的佛家修炼层次?凡此种种,我不得而知了。所以至今虽然我佛学知识可谓渊博,禅定修行功夫可谓深厚,内心可谓清澄无碍,但悟道却不能说透彻。为什么?因为缺少了比较,缺少了实证的比较。实际上,求得大道之人,应该无所畏惧,敢于比较验证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大道之人,应是可以“无所不入、无所不出”的,应是“物不碍我、我不碍物”的。所以东方徒儿自此之后希望你能多多地尝试体验生活,多比较、验证,而不用拘泥于以往的定论和偏见,当然尝试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切不可因尝试而无法脱身,尝试时要“进得去,出得来”。这就要求尝试者要有一定的修养、禅定、智慧功力,依老僧来看,以徒儿目前之功力是可以尝试生活中的不同方式也有能力比较、归纳总结的。回想几十年来,老僧过着与世人不同的生活,有着与世人不同的价值标准,享受着“不同”的幸福,就我所理解的境界而言,我基本上已经达到了禅宗之极致,我已尽了我一生之力追求我所能达到的人生层次,达到了我人生尽可能达到的幸福,于生已无悔矣!唯觉禅不应与世间相隔,不应该独立而存,禅应与世间相通,禅即生活,饮水吃饭即禅,禅应为人世间造福。但此念起时,老僧年事已高,无力深探和付之具体行动了,这不能不说是种遗憾。所以望东方徒儿能将人世间各种不同的乃至于对立的言语行动化为一种基本相似的、具有共同宗旨的“大理论”的不同表现,弄清它们背后潜伏的渊源,从而使众生明了相斥之中的相容、相同,于是众生就能和平共处、协调发展。”

东方望听完智了禅师的心得传授,内心世界之空间忽然大为拓宽,特别是对“极限之道”深有所悟。他意识到:“极限之道”是可望不可求的,或许是种虚幻、无法求证的假想,对“极限之道”不必详细地认真地论证和追求,越详细可能就越脱离事实真相。但“极限之道”应看作是一个有次序、存在等级差别“道”之系统的顶级,人世间着重的应是弄清这些等级,弄清如何一级级拾级而上,最终达到顶级之道。最重要的一点,对于极限之道的追求,应该重过程而轻结果。也即人们不必以是否达到最高境界来要求自己,而只要自己知行合一、尽力而为便可了,便是达到了自己的最高境界,每个人达到自我最高境界的快乐应与人类最高层次的人达到其最高的境界相同。”

传授完心得和修炼之法后,智了禅师说道:“悟道难,传授更难。寻师易,觅徒难。“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几十年来我一直苦苦寻觅可传授之徒,以传我衣钵,然迟迟未得,以为将抱憾于终身。不想今日林中奇遇徒儿,当了吾一生心愿。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缘乎?缘乎!老僧今日能将平生所悟之道传授,不再忧以道之不传矣,实为人生之至乐。但望徒儿能将之发扬光大,尽拓“道”之路。”“色身法身同转。定慧双修、福慧双修。只管积德修行,修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明白,心有多大,世界有多大。三千世界,我们所感触、生存的世间只是弱水一瓢。”

听完老僧的一席话,东方望神色凝重,眼睛注视着老者,一字一句地说道:“体道传道,将道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代代发展提升,是吾等求道之人义不容辞之责。道即吾之生命,我愿为道而奉献自己的生命,请大师放心。”智了禅师听后,十分高兴,慨然而叹:“吾愿巳达,世间巳了无牵挂,不日吾将乘风归去,望东方徒儿好自为之。”东方望心知其意,默然不语,长久侍立。最后,老僧将其最绝妙的宇宙灌顶大法倾心传授给他,亲自为他灌顶传法。告知他必须日夜苦练,到时会有大事件出来,此法将会有大机缘得到运用发挥的。东方望估计老僧是指南北决战之事。

走出继木林,已是日薄西山。东方望独自返回古寺,心中有几许凝重。古寺中,诸僧已吃过晚饭,正在谈笑着,忽见东方望从继木林中回来,神态宁静,大家不觉有几分惊奇。因为寺庙之中曾相互告诫:“寺中诸僧、来访之客未经特许,不可擅自进入继木林,否则将自取其辱。”东方望进继木林良久未出之事早已传遍寺中,大家正在议论纷纷,在猜测着东方望出来的狼狈相。现在见东方望安然而出,大出众人所料。有几位小沙弥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凑过来打听东方望林中所见所闻,东方望无心回答,便晒然一笑,随口答道:“见所见而见,闻所闻而闻。”众僧闻之,面上皆有不解之色,正欲继续详加盘问,这时,寺中现任方丈,一位五十开外的清瘦和尚忙赶过来喝退众僧,延请东方望进入客房,叫左右捧上饭菜、茶果点心。这位方丈自幼被智了禅师抚养长大,被禅师教育点化,深知禅师之性格为人,也深知禅师之所忧所想,但自知资质不够聪颖,无法继承发扬禅师之思想,为此心中颇有几分不安之情,所以也就十分留意可造之材,以望能解禅师之憾,只可惜迟迟未能寻访到。今日见东方望从继木林中出来,眼中充满着激动、勇毅、刚强、明澈之光,便隐隐约约猜测到东方望继木林之行的所见所得了,所以言谈之下对东方望甚为恭敬,喜悦之情难以掩盖。东方望也不客气,大吃了一通,因为他实在饿了。寺中饭菜甚为清淡,但却鲜美可口,吃完后令人觉得神清气宁,心境悠然。再去找鲁夫和金猴,但见他们在西厢小房里急得团团乱转。已经三天不见东方,找遍了附近也没有一点踪迹,他们怎么能不着急呢?见到东方望平安回来,二位高兴得不得了,连忙问这问那的,东方望只是笑而不答。

同类推荐
  • 灭世之界

    灭世之界

    科学终究有尽头,神学的来临势不可挡,东方神龙在28世纪降世,与此同时,西方魔法也来临了,这一世,受尽八方苦恼,纵然粉身碎骨,也要逆天改命,天若负我,我便弑天,人若负我,六亲不认,有着神龙血液的他,将会掀起一股腥风血雨……………………。
  • 灵武动天

    灵武动天

    灵武大陆,修行者拥有五行种灵脉,如果灵脉觉醒成功就可以踏上修仙之徒,成为大陆强者。韩枫本事铁融城人尽皆知的天才,但是却……修仙只有一条道路吗?五灵一体,仗剑天涯
  • 柳元传

    柳元传

    没有穿越,没有重生,有的只是从微末起步,一步步领略这宏大的世界,揭开层层迷雾。
  • 武神文仙

    武神文仙

    神圣大陆,广阔无边,各种各样的生灵众多。人族天生弱小,五万年前,万族争霸,诸神争雄,人族只能在众族的阴影下生存,一代代先烈,武神文仙,以武开国,以文定国,开创一个个帝国,崛起于众族之林。一代少年郎,追逐先烈脚步,开创自已的历史传说,带领人类争雄天下。
  • 焚破六界

    焚破六界

    “琴棋书画剑,诗医茶酒花”是当今天下十门玄术。※修炼国粹文化就看焚破六界※
热门推荐
  • 修仙道士

    修仙道士

    他是一名学生.在偶然之中得到了几本书,从此就改变他的一生,他开始捉鬼,修仙,而且还有美女相伴。希望支持.多推荐
  • 穿到异界当画圣

    穿到异界当画圣

    王凯旋很郁闷。身为最年轻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此刻本该风光无限的享受幸福生活。可谁知一副诡异的古代油画让他来到了一个陌生而神秘的大陆——艾斯大陆。王凯旋没想到,自己这个艾斯大陆的新晋黑户在穿越后不但身体素质变的超强,而且在战场上捡回一条小命的他居然还获得了一个神奇的画魂神宫!神秘的艾斯大陆上风云涌动,人类的各大王国明争暗斗。人族,精灵,兽族,矮人,巨人,地精,巨魔,海族之间有争斗,有同盟。而各种族共同的敌人——深渊恶魔也在蠢蠢欲动。作为一名东方大陆画修者的传承人,王凯旋为了完成传承诺言,为了在艾斯大陆结识的挚爱和朋友,展开了自己惊险奇幻的冒险之旅……
  • 柔弱女帝,权倾天下

    柔弱女帝,权倾天下

    身世柔弱可怜的她,救了一个杀手后,一切都改变了……皇朝皇子对她倾心……武林盟主为她折腰……黑道巨擎向她臣服……异国军师向她效忠……是无奈,也是她的坚持,最终,她成为了一代女帝。
  • 六合

    六合

    “我可是要成为天下共主的男人”——雪君敬在风云变幻丶天下倾覆的乱世之中,一代帝王雪君敬领豪杰俊才,内平逆乱,外克异敌,大治天下。我欲只有天在上,世间更无山与齐!且看一位浪荡子成长中的爱恨情仇。
  • 万界仙皇传

    万界仙皇传

    一场政变,脑中因此多了神秘秘笈,命运从此改变。也因这场政变,几乎从零开始,经脉寸断,难以修炼,命运又将指向何处?这是一个万事皆有可能的世界,但更需要实力办成的世界。一幕幕的经历,一次次的积累,一步步的成长,让一位少年逐步逐步地成为伟大的仙皇,最后统驭万界。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穿越之凰临天下

    穿越之凰临天下

    神秘的皇家女子,死后灵魂穿越,夺舍到五年后的一个女乞丐身上。化名白馨的她,立誓要卷土重来,让曾经对不起自己的人付出代价、血债血偿!世人只知皇家的荣华富贵,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那九重宫阙、那重重围墙之中,才是人世间最大的无欢城……“她不是这样的人,我知道的,她只是不能违背自己的心,她只是不爱我。”“不行,我不能让白馨那个女人,毁了我们皇室兄弟间的情谊。”白馨:“你们都没有这个资格指责我,都没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名记杂

    无名记杂

    爱情,生活,两者之间既排斥又不可缺少对方。生活久了必然会少了爱情的浪漫唯美,完美爱情必然失去生活中的一些现实。但是,没有爱情的不叫生活,没有生活的就不叫爱情……书本里每一章都是不一样的故事,有短篇有长篇。你,能参悟出什么?
  • 赛尔号之小米的进化

    赛尔号之小米的进化

    小米是一位神宠,但他有着进化驱阻折。昔日被消灭的恶灵兽魂魄复活,光之石的背后竟然有一个惊天动地的阴谋,谱尼的复苏带来的是无穷的灾难,小米能否通过这一系列的困难,成功进化?
  • 冥宿体

    冥宿体

    寄生,共生,作为载体,身体叫做宿体,当然有着各种分级。天赋异禀,能不能找到失踪的父母,悬疑重重,能不能拨云见日,真相却是越陷越深。。。
  • A贵公子城堡宿舍:贫穷公主

    A贵公子城堡宿舍:贫穷公主

    一个人霸占皇家学院A贵公子城堡宿舍本该十人住的第三层,考试六门加一起没超过三十分的金发美少年还没弄清楚她的名字就对她说要交往?!她是特优生,鄙视……不会读书的人……可他超会经商,哪怕任性又骄傲,只是高中生。校园里激荡深刻的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