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53200000005

第5章 丰浩达回乡遇春桃 十同学帮班主任收麦打场

旧历年在竹马旱船的锣鼓喧天中过去了,眨眼间就到了“五一”国际劳动节。临放假前,丰浩达邀丰德昌一块去骊马玩,瘦高个、带眼镜、书生气十足的叱云升听到消息也要去,于是,他们三人决定结伴回丰浩达家。

骊马山就像一匹腾飞的黑马巍然屹立在渭HN岸,它是关中大地几千年历史的见证人,在它脚下的这块热土上,曾经上演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鸿门宴楚汉相争狼烟起、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不道荔枝来等历史故事,著名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在这里发生,更令人神往的是,在秦始皇陵墓的东侧发现了展现秦朝军阵的世界第八奇迹--兵马佣。骊马县就是因骊马山而得名,它的知名度在国内外已经是妇孺皆知了。

四月三十日上午十一点多,丰浩达带着丰德昌、叱云升二人,和一群同路回家的同学一起挤上从洛西县城开往陈庄的班车,到车站后拿学生证买了火车半票,坐在候车室等下午三点从韩城开往西安的火车,等他们从骊马车站下车步行到骊马SX部脚下的上丰村村口,已经是下午四点多。

上丰村在代丰沟中部,村子顺沟壑边沿蜿蜒迤逦而落,大部分人家都是借黄土崖势开挖窑洞而居,个别家境比较富裕的户会在窑洞前边的院子里盖几间两对檐瓦房。丰浩达家在村子中部,一进村,就遇见不少邻居,丰浩达从来都是笑容满面地和他们打招呼,“大妈”、“大姨”、“姐”等称呼叫得亲切,让人感觉很热乎,直到轻轻地推开自家院门走进去。

院落不算很大,但扫得很干净,正北一孔土窑洞,窑洞前盖着两间单面朝东的瓦房。丰浩达推开房门,让丰德昌和叱云升先坐在瓦房里休息,他来到窑洞前叫道:“妈,我同学丰德昌和叱云升来看你了!”

两扇对开的黑色木门“吱呀”一声开了,窑洞里面缓步走出一位面容枯瘦神情恍惚的中年妇女答道:“是浩娃啊!我娃回来了,回来就好,快给你同学倒点水喝。”

丰德昌和叱云升听到说话声从瓦房里出来,站在那儿叫着“大姨”问好。浩达母亲挣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两个小伙,忽然间神情有点紧张,浑身禁不住打起哆嗦,身体不由自主地向丰浩达靠去。丰浩达见状急忙从后面扶住母亲安慰道:“妈,妈,别怕!他们俩是我的同学,不是那伙人!不是那伙人!”浩达母亲听到儿子的解释,情绪渐渐地从那种记忆幽深的恐慌中摆脱出来。

丰浩达把母亲送回窑洞,看着母亲上炕休息了,这才出来给丰德昌和叱云升各倒一杯开水。休息了一会,丰浩达叫丰德昌和叱云升一块到责任田里拔草。

五月的原野一片深绿,麦子已经长高出穗。此时夕阳西下,霞光遍染,远远近近的人们沐浴在和谐的韵色里。丰浩达来到自家责任田里,看着长势喜人的麦田,丰浩达由衷地露出了笑容,他高兴地给丰德昌和叱云升指了界边,嘱咐二人要顺着麦行向前,不要踩着麦子。之后三人便顺着麦行子弯腰向前拔草。其实这活三个人从小都干过,很老练,很轻松,不大一会儿就拔到地尽头,在田头扔下一堆堆杂草。

夜缓缓地拉下了黑色大幕,暮色朦胧中,丰浩达招呼丰德昌和叱云升回家吃饭。临到地里去时,丰浩达请邻居玉兰嫂子帮忙做饭,等他们三人回来时,玉兰嫂子正在厨房揉面蒸馍。丰德昌洗过手脸,感觉有点凉,就坐在灶堂前烧火。

玉兰嫂子四十多岁,喜欢说话,一见到丰德昌就盘根问底,父母健在?兄弟姐妹几个?都干什么?丰德昌就像学生一样做了回答。

说着话又转到丰浩达的情况,玉兰嫂子感叹道:“娃娃可怜啊!啥都要他操心。他爸在县城铁厂食堂当管理员,十天半月回一次家。他妈有病,神神叨叨管不了家。两个妹妹和一个年幼的小弟全靠浩达照看。还有责任田,十亩多山地,也要靠他领着小弟小妹劳动。收呀!种呀!交公粮呀!这些活都是浩娃子的,不过浩娃子很能干,学得在行,像个小管家,大伙儿都喜欢他。咱这儿都是坡地,耕种太不方便了,麦子一熟大家都忙了,谁也帮不上谁。大热天的!兄妹三人一镰一镰割麦子,晚上一车一车往回拉。那一次车翻了,把浩娃子压到麦底下,吓得两个妹妹哇哇大哭。村里人急了,拔开麦垛,抬起架子车一看,还算好,浩娃子福大命大,只伤了点皮。唉!难哪!妈病着管不了自己,四个娃娃经常吃饭没个正点,饥一顿饱一顿,让人看着心酸啊!”

丰德昌点点头,顺手给炉堂加了一块煤,内心酸酸地难受,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就要滚下来,他强忍着站起来,走到大门外的沟沿上,让乡村夜景冲淡这内心的伤感。想来,他和丰浩达有着一样的遭遇,一样的生活在苦难之中。

半个月牙从骊马山顶露出头来,怯怯的,像羞涩的小姑娘一样,把朦胧美妙的月光倾洒在村庄的角角落落。此时,叱云升正在帮助丰浩达的小弟丰浩亮背诵唐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多么美妙的夜晚!然而丰德昌和丰浩达此时却没有这样的心境,因为生活的重负已经将他们压得顾不上欣赏这人间的美景了。

第二天一大早,丰浩达他们三人步行下山,在公路边挤上到华清池的公交车,十几分钟后,三个人先后跳下车,忽然,丰浩达眼睛一亮,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面前。同时,那个身影也忽然转过身来。

“丰浩达”

“赵春桃”

两个人几乎同时叫出对方的名字。怔怔地站住,四目相对,春心荡漾,像触电似的暖流融融。显然,今天在此相遇实属偶然。

丰浩达和赵春桃是高中同班同学,浩达是班长,春桃是文艺委员。毕业后又在同一个班补习,当年浩达考上奉先师范,春桃回到家乡,好在春桃的父亲是县供销社主任,通过关系把春桃招工到县医院当护士。今天春桃正准备到华清池找老同学高波,恰好遇上浩达。

丰浩达给赵春桃介绍丰德昌和叱云升,他们俩笑嘻嘻地向春桃问好。几个人来到华清池侧门,丰浩达通过门卫把高波找来,高波对门卫小声说了几句,门卫笑呵呵地打开小门放他们四个人进去。

赵春桃好像怕丰浩达飞走似的紧紧地跟在身边,本来就使丰浩达有点不大自然,高波又开玩笑说他们俩是天生一对,珠联璧合,更使丰浩达有点发窘,不知如何回答。而此时赵春桃也是满脸菲红,越发显得楚楚动人。丰德昌和叱云升一直走在后面,见此对视而笑,心领神会。

一会儿,有人在远处叫高波,说有事要紧急处理,高波匆忙告辞,临走邀请大家下山后一块吃饭。几个人挥手致意。

骊山怀抱华清宫,杨柳清清池水平。在绿荫翠色中,四个人兴致勃勃地参观游览了贵妃池,五间厅。出了南门,顺着弯弯曲曲的山道,踩着石台阶向山上爬去。

过了捉蒋亭,来到老母殿,丰浩达买了一拄香,深情地看了春桃一眼,双手合什地跪在骊马山老母神像前,在心中默默地祈求自己能和赵春桃结为夫妻,然后,神情严肃而又恭敬地向骊马山老母叩头。

就在丰浩达许愿的同时,赵春桃也跪在丰浩达的左边,祈求骊马山老母,让她能与心中的白马王子结一世的伉俪情缘。

离峰火台还有一段路程,春桃体力明显不支滞后,丰浩达伸出右手,拉着赵春桃慢悠悠地向上爬,等他们上到烽火台时,丰德昌和叱云升早已坐在烽火台上歇息了大半天。四个人在烽火台上转了转,一会儿感觉吹来的风有点寒冷,丰浩达招呼大家开始下山,出华清池大门时已经是下午五点,丰浩达跑去给高波打了一个招呼,高波热情地挽留大家吃饭,丰浩达连声感谢,说父亲已经在铁厂准备好饭,因为他知道高波是家里老大,父亲多病,弟妹多,经济上很困难,今天让高波掏了钱,明天高波就要从牙缝里往出挤,于是大家和高波挥手告别。春桃早就累得想休息,也来告辞回家,大家目送他向县医院方向走去。

次日,丰浩达和丰德昌、叱云升三人乘车经过秦陵来到兵马俑,不料赵春桃早在兵马俑车站等待。这次,丰浩达在兵马俑门口的摊点上找到卖工艺品的高中同学林掌印,经过掌印引导,门口验票的伙计给他笑了笑,顺利地放丰浩达四人进入一号大坑参观。

“秦王死去万事空,小卒翻起四海兵;楚王一炬成焦土,黄泉怒目亦抗争。”面对气势辉宏的兵阵,丰德昌在沉思中随口吟了四句诗。赵春桃还是紧紧地跟着浩达,当然,浩达是滔滔不绝的演讲者,而春桃是那个脉脉含情的听众。他们恋爱了。

第三天早上,丰浩达父亲从厂里食堂抬出五十斤一袋面粉和十斤大米,又让他在交通局的好友在公路上挡了一辆去洛西县城的顺车,亲眼看着丰浩达他们坐好才摆手离去。

回到学校,丰浩达和丰德昌把面粉交到大灶换成饭票,把大米送给班主任李海林,说李老师稀饭熬得好,喜得老班眉开眼笑。星期日,丰浩达和丰德昌在市场买了些菜,用饭票在大灶上领些馍,三个人一齐动手在老班处吃了饭。

班主任李海林是妻子在农村的“一头沉”家庭,膝下有三个女孩和一个宝贝儿子。自从他由民办教师考上秦北师范专科学校之后,媳妇老是怀疑他有外遇,变了心,看不起结发之妻,夫妻关系不很融洽。李海林在奉先师范任教后,学校没有家属楼,实行宿办合一。考虑到家里还有十多亩责任田,妻儿都在农村老家,所以,每隔十天半月,李海林都要回去照看家里。

节气不等人啊。芒种前后,天已经很炎热,田野里麦浪滚滚,一片金黄。秦北平原至此进入“麦黄地黄,绣姑娘娘下床”的三夏大忙季节。

师母捎话说麦子都焦黄了,让班主任李海林赶快回来。刚好丰浩达请假收麦才返校,班主任就叫他组织十个同学帮忙夏收,丰浩达在底下悄悄联系了平时关系不错的八个同学,下午各自借了辆自行车向东北方向急匆匆奔驰而去。

大面积收割已经开始了。勤劳的人们满怀丰收喜悦,挥汗如雨,夜以继日地进行着抢收抢打。大片大片的麦子倒下了,大马车、拖拉机驼着像小山一样的麦垛缓缓地向打麦场上流动。

回到村里,李海林笑嘻嘻地和邻居打招呼。师母正站在门口,看见一大队人过来,脸上马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她热情地接住大家,拿着打土的布穗给同学们弹尘土。李老师的大女儿端出两脸盆清水,大家先后马马虎虎地洗过脸,顺势围坐在方型饭桌上。一会儿,两个女儿又先后端出土豆丝、咸菜、炒鸡蛋等六盘菜和稀饭蒸馍,大家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最小的两个孩子跑前跑后,怯生生又好奇的看着大家,一会儿便和大家混熟了。饭后,李海林到邻居家借收麦的各种工具。大家在院里院外闲聊了一会,各自到窑洞里休息。

次日早晨,东方的亮光驱赶了黎明前的最后一丝黑暗,丰浩达和丰德昌他们一伙同学已经在麦田里开始了收割。

今年麦子长势好,颗粒满,麦穗长,掂在手里沉甸甸的。望着这喜人的成果,李海林乐滋滋的。他把十一个人分成三组,五个人用筛镰收割,两个人拿杈拾麦堆,四个人装车往打麦场上拉运。丰浩达和丰德昌在五人组,昨晚,李海林从村里借来两个筛镰,连自己家的共三把,李海林使一把,余下四人每两人轮换着用一把。

筛镰是秦北旱原一带习惯使用的收割工具,类似筛子的样。一米长的刀片后连接着筛,一米长的手把与筛面大约成150度的夹角,距刀片约一尺的弓背上栓着一条一米多长的拉绳。使用时只要掌握技巧,一个麦客一天可以收割十多亩,是普通镰刀的十倍,效率极高。不过,这种工具危险性也大,使用不当,容易伤脚,所以,在收割开始前,班主任李海林不放心地反复给大家做示范。一定要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手握把,左手拉绳,扭腰向右抡,待筛镰抡到极尽时,左手微向左猛一拉,只听到“嚓--”的声音响过,一片麦子倒在筛里,待力尽时将麦子顺势倒在地上。示范了几次,李老师又强调道:“一定要右脚前左脚后,否则会把左脚弄伤,千万要小心注意!”

丰浩达是苦孩子出身,照样子试了几下,就已经使用的很地道。李老师是收割老把式,也没有把丰浩达和丰德昌拉下多少,倒是另外两个同学笨手笨脚,加上体力不支,当丰浩达他们快筛到地头时,他们还在地中间。但那“嚓—嚓—嚓—”太阳底下最雄壮、动人、欢乐的丰收交响曲始终响彻在黄土大地,让人舒心,让人感怀。

十点多,太阳已经火辣辣的,师母亲自送来早饭,大家疲惫地像散了架,懒洋洋的围过来,拍拍土,搓搓手,接过师母递过来的绿豆汤,抓起馒头,风卷残云地吃起来。

丰浩达端了一碗汤,拿了一个馍递给李老师,李老师推让,丰浩达硬是双手给他,最后一个端起碗喝了几口汤,抓了个馍吃起来。

歇了一阵,吃饱喝足,有几个同学躺在麦堆上很快睡着。李老师不忍心叫他们,给丰德昌和丰浩达挥挥手,他们三人继续收割。过了一个多小时,几个同学相互叫了叫,站起来伸伸懒腰,接着干起来。

西斜的骄阳丝毫不理睬蓝蓝的天上飘浮着的几朵白云,它肆意发放着淫威,用毒辣辣的光热把一阵又一阵的微风烤得炙烫,又送到别的地方,真是热浪滚滚啊!大家干一阵,喝一阵水,脏兮兮的手,抹得脸上灰一片,泥一道,简直就像个泥人。

夜幕降临,田野里吹来凉爽的风,炙人的热浪渐渐消退。班主任李老师挥动着筛镰刀,很潇洒威武地把最后一行麦子放倒。大家七手八脚把剩下的麦子装车,拉回打麦场。

吃过晚饭,大家累得不想说话,随便洗洗,便睡觉去了。李海林一人出去,凌晨三点多叫醒大家。大家揉揉发涩的眼睛,用热水洗洗脸,来到四周堆满麦垛的打麦场。

这是李老师用半亩自留地交换的一个打麦场。夏收季节怕天雨,所以家家争先,一定要等自家的麦子碾打完了,才肯将打麦场借给邻居使用。去年就是因为自家没有打麦场,借用邻居的场子,结果遇到下雨天,差点让麦子发霉变质。所以,入夏以来,只要天下雨,师母都要叫人把大场用碌碡碾一次,就是为了今天使用。此刻,打麦场上,五百瓦的大灯炮照得场地像白天一样,场地中央放着一台脱粒机,就是班主任李海林昨晚等邻居用完后抬过来的。

李海林合上电闸,机器隆隆地运转起来。这是一个须两人一组合作的流水线活,从麦垛上拉来生麦往机口里填,机器经过旋转脱打,从左边流出颗粒,右边飞出麦秸,麦秸要及时运走并堆成麦秸垛,一环套一环,任何一环都不允许停顿,否则,就要停机。丰德昌和丰浩达轮流往机口里填送生麦,每当生麦入口,机子的音量就逐渐升高,然后又逐渐降低回落,就这样一阵接一阵,一波连一波,与寂静的夜空颇不和谐。由于麦秆上携带有尘土,机器旋转后尘土四处飞扬,黑夜里看不清,但鼻子感觉很呛,在灯光下,飞扬的尘土看得很清,不一会儿,大家已经是蓬头垢面的了。一直到下午两点多,十几个人全部完成了麦子的脱粒任务。

第三天,大家把脱粒过的麦秸在场内又用碌碡碾打一次,因为里面可能夹带不少的颗粒,丢掉可惜。之后在晚上十点多,大家结伴回到了学校。

在丰浩达的引导和影响下,丰德昌和班主任李海林的关系渐渐密切,也正是这密切,又一次改变了丰德昌的人生轨迹。

同类推荐
  • 那些年逆乱的青春

    那些年逆乱的青春

    我不是一个好孩子,但并不是很坏。我以为一辈子就那样平凡下去了,但没想到自己走出了一条让我自己都惊讶的路。为了曾经的兄弟朋友女友,我用自己的双手,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下……那些年,那些逆乱的青春岁月。
  • 魔都名探

    魔都名探

    他是魔都里久负盛名的侦探,也是被人暗地里称为魔都里最嗜血的杀手!做了坏事,千万不要被他盯上,否则……
  • 听说,有杀手

    听说,有杀手

    听说空城空情空世界传说旧人旧事旧人心且看,且行,且远.....
  • 全职学霸

    全职学霸

    说得了花言巧语,付得出深情款款;为兄弟两肋插刀,见小人插他两刀;浪得了学姐,泡得到学妹,学习我说第二,谁敢窥视第一?!
  • 约伯的瓦器

    约伯的瓦器

    本书讲述了一个70后少年心怀信仰,逆风飞扬,经历失败、失意,却屡败屡战,最终成功的创富故事。之所以取名《约伯的瓦器》,是因为《圣经》里把上帝的信徒比作瓦器,器皿越大,里面装的东西越多。而我们一开始可能只是个小瓦器,除非彻底打碎了重新陶造,才能承受更多的祝福。这个比喻很像我们这本小说中的主人公,他就像个瓦器,在不断的碎裂与锤炼中,艰难地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却始终未曾经放弃心中的信仰。
热门推荐
  • 荒咬

    荒咬

    在太空护送黑色火焰的途中,因为黑色火焰的怪异引起飞船的爆炸,也因为它的原因,一个宇航员降临到浩土神州。月夜枫坚信有来有回,能来就能回去的信念,一心变强却陷入了各种波谲云诡的纷斗当中,故事由此展开........楚国讲究淬体练气,超凡入圣,汉国讲究悟道修灵,脱俗成仙,两国终究被夏国所灭。夏国同样修行争斗,却是与天同辉,不修一人道,而修万万灵之道于己身。每天两更,不定时加更,希望多推荐、收藏,谢谢大家。
  • 此处有妖王妃快来

    此处有妖王妃快来

    仇三水自小便对妖怪有着不同于其他捉妖师的敏感,她想着这或许就是师父传于她捉妖本领的原因吧。她待在山上勤练法术,听说师父在妖怪手里救回了个孩子,仇三水便好奇的去看了。——那孩子有病吧?看着整日不言不语的孩子当时她是这么想的。她受师父之命下山历练,听说京城最近妖怪肆虐宁安王下落不明,仇三水便英勇的去救人。——这王爷有病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五大陆一万三千国

    五大陆一万三千国

    规则,就是在既有世界存在的原始的东西;就是原本就有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几千年下来我们发现了世界很多的既有规则,以此我们的科技飞速发展,这就是规则在人之外;同样,如果我们发现了世界的规则,不考虑人之外,让这些规则作用在人本身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 公主长生

    公主长生

    长生跟着母亲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寻父,却把自己亲爹给告了,又一不小心惹到了三个有权有势的公子王孙,最后还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公主。长生哀叹一声,原来我的真实身份是这个。。。
  • 公主不是萌淑女

    公主不是萌淑女

    红色的天空.是为我哭泣么纷繁的花瓣.是为我落下么绞杀藤上的花朵.是为我而默哀么就像是很久以前那样...很久很久以前.指尖一丝冰凉,划过夜空的一瞬谁记得它的陨落.青史已成灰.何况刹那芳华笙歌尽时会有人记得曾经的歌舞升平么烟花落时会有人记得曾经的绚丽多彩么当我死去时...会有人想起我么.试试看好了我离开以后.谁为我送葬.谁为我守灵.谁为我懊悔.谁为我不值谁亲眼见证我的灵魂沉入海底,永世安眠谁为我能够留下一滴泪水,慰藉我的亡灵谁愿意为我孤独一生,忏悔他的罪孽我以发为绳结,捆绑着的罂粟花其实我,也想要有人怜惜啊……
  • 魂王兵

    魂王兵

    这是一个发生在历史与仙侠并存的世界里,有关绝世兵器、有关称王做霸、有关魂者无敌的故事。
  • 规则是圆的

    规则是圆的

    是一部非常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与收藏的寓言精选集,图文并茂,滴水藏海,融哲理、文学、艺术于一炉。这些短小精悍的寓言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深刻的审美教育作用,显示了作家对生活的真知灼见与文学才华。
  • 灭世神炎

    灭世神炎

    在五年前的魔族天灾之后,长江以便成了魔术师的人类以及魔族共存之地───也就是魔界化了。在这个时局里,少年杨寒在结束了与最强种魔族的修行,成为了世界屈指的魔术师之后,为了保护先觉醒为魔术师───他最爱的少女梦瑶,回到了睽违五年的中国。但是与此同时,也开始了围绕著灭神魔王的遗物的争端。
  • 天界封仙

    天界封仙

    叙文前言仙之一字困惑无数修道之人,修道明性即是修真,然一切修仙之人真如传说中一样?无欲无求救人于危,度民于罗浮么?人若修仙真的要抛去七情六欲吗?吞云吐雾点石成金是描述仙人的,而他们真的可以如此?一个不知自己是谁的少年进入了一个追求长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强者林立,他不过是蝼蚁般的存在,如何能站住脚?世事无常,得运者昌,他能否争夺到那一点气运,成为傲世天地的仙人,成为不朽传奇?让我们一起进入看看他如何创造神话,成就唯我独尊的仙道第一人。
  • 异界之天才附魔师

    异界之天才附魔师

    业余美工李翔,连夜加班的时候穿越到了七曜大陆,被误认为是传说中的希诺人。骗吃骗喝的李翔惹上一身债务,只得打工还债,却意外发现自己拥有附魔师的能力。就在李翔以为自己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一名行业寡头的出现却彻底毁掉了他的前程。前路未卜,看李翔如何坑蒙拐骗偷,玩转异界。----------------------------------------------黑龙王子:李翔!李翔!李翔:什么李翔,叫姐夫!记住了,我是你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