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5200000024

第24章 大唐厨艺之宗师(十七)

这两天,一是杂事儿萦身,疲于应对,疲累不堪,不过没办法,至少现在还是要保证谋生吃饭为主;二是感觉有点卡文了,就好比便秘一样,无比痛苦,却憋不出来(哦,呕一个先)……没有最苦B,只有更苦B!我就是那个更什么滴……

今晚好容易吭哧吭哧三四个小时,挤牙膏似儿的一点点往外挤,写了改,写了删的,好容易弄出一小章,暂且上传……我要好好理一下思路:话说这种便秘的感觉真TMD难受……

啥也不说了,真是不好意思再说啥了,容我卖个萌,给各位爷儿、姐儿笑一个……

……………………………………………………………………正文:

大概,捯饬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个做母亲的乐趣所在。崔氏也是乐此不疲,直到杜笛自己都感觉都要精疲力尽了,崔氏还是神采奕奕,一点都看不出累的迹象。

看来,与逛街一样,妆扮也是能够让女人爆发成超人的一种激发模式。

只是杜笛却实在没有觉得这是一种快乐的事情,就像后世的女子觉得逛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而男人们却避之不及一样。同一件事儿,不同的人,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杜笛终于忍不住了,提醒崔氏:“阿娘,阿耶就要回来了,我们该准备好了去迎接了。总不能让阿耶和大娘等我们吧!”

崔氏这才如梦初醒一般:“是啊,你阿耶快要回来了,我们是得早点过去!”

杜笛忍不住在内心中暗暗吐槽:合着您老人家现在才想起来啊!

崔氏再次检查了一下自己的仪表,又看了看杜笛和小清漪的妆扮没有什么问题了,娘三个这才启程去往正堂。

看来也不是崔氏自己重新装扮了一下,王氏和杜构、杜荷、杜清涟也都从头到尾新换了一身,娘四个正在堂内等候。崔氏和杜笛、清漪连忙上前再次见过王氏,孩子们也再次行过礼,又是纷纷扰扰一阵。

……

到了夕阳已经落下了西天,弯月已经快要升起的时候,前边小厮来报,杜相已经快要到家了。王氏和崔氏连忙起来重新整理仪表,并且嘱咐杜构、杜荷、杜笛兄弟三个到门前去迎接阿耶——杜家一向如此,在家的小辈儿男子都是要迎接相府男主人每日散朝的,而女孩儿,就不必要尽这份义务了,只需要在内堂帮助阿娘督促、监督膳食的准备即可。

杜府现在的小一辈儿的孩子,都还没有成年的。嫡长子杜构这个做大哥的也才十五岁,仅仅是能够行束发礼的年龄,离着成年人标志的冠礼还有五年的时间;嫡次子杜荷今年也不过才十二岁,还是在总角之年打混的时候;庶三子杜笛今年才八岁,正好是在垂髫和总角之间的分界线上,本来跟小清漪一样垂髫是最合礼制的发型,但不知道崔氏是怎么想的,经常给杜笛和小清漪梳总角的发式——今天见识了老娘的“魔爪”之后,杜笛暗暗推测,也许总角要比垂髫发式要妆扮的花样多一些?!今天的杜笛就是一直顶着总角到处晃悠。也可能是府里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就连王氏对杜笛的总角发式也没有发表什么批评,因此现在八岁的杜笛和十二岁的杜荷一样,顶着两个羊角一样的总角发式出现在大门前。

……

杜笛倒是有点惴惴,一是有点要见到杜如晦真人的那种不真实感,和一些微微的兴奋和恐惧感,二是自从杜笛渐渐明白了大唐作为封建社会朝代,对后世人不以为然的一些礼制要求的很严格,杜笛也不知道待会儿行礼的时候会不会出错,也不知道自己稍稍超格的总角发式,是不是合适。但愿杜如晦不是那么一个死板板的卫道士嘴脸。

杜笛只能从这一世杜笛的记忆中,得知对杜如晦的印象——貌似这贞观名相对杜笛很严格?!不过,在侧面了解到以前杜笛的行事和个性之后,杜笛自己也觉得杜如晦要是不对杜笛严格一些,倒是不对了。

就在杜笛心里七上八下,胡思乱想的时候,长街上传来一阵阵马蹄声——杜如晦回府了。

同明、清时兴起的文官坐轿不同的是,在唐朝,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除非皇帝特赐功臣、老臣予以坐车、辇的礼遇,余者统统都是骑马而行,无论春夏秋冬。

有时候,杜笛想,唐朝在武功方面有此赫赫威名,文臣、武将都能够骑得了马,受得了骑马的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起码在精神上,仍然有不畏艰辛、勇于开拓的传统。

过于舒适的生活,尤其是对一个国家的统治阶层来说,少了那种不畏艰辛、敢于开拓的精神,注定了腰是软的,膝盖是站不直的。也不能指望这样的统治阶层,能够为国而战、与国偕亡。

……

马蹄声越来越清脆,已经看到挑着灯笼,一马当先而来的前卫转过街角的身影了。

同类推荐
  • 大国贼

    大国贼

    风流少爷唐舟穿越到金国一座妓院,金国太残暴,宋国太懦弱,唐舟哪个也不投。经营妓院,开娱乐城,建美食城,创立东厂,斗金国宗族,贪污受贿,积蓄兵马,囤积粮草,从此走上了一条祸国不殃民的大国贼道路。*************************************************************书友讨论群名称:奸臣当道193……5(不能发群号,一共九位数,193开头)新书《贷款给大侠》
  • 弦断谁人听

    弦断谁人听

    一代名将岳飞戎马一生,驰骋沙场二十年从无一不敌!可是纵观他一生的两段婚姻,第一任妻子在战乱中抛母弃子而去,岳飞缘何并不伤心?第二任妻子贤良淑德,持家有方,岳飞又缘何在深夜里苦吟“知音少,弦断有人听?”究竟谁才是让他魂牵梦绕一生,痴恋一世都不能割舍的女子呢?
  • 异世界的二战

    异世界的二战

    附体重生,还可以召唤地球二战名将!那就不好意思了,成立地球帝国,做地球一世皇帝,就是我的目标了。
  • 三国之贤才乱舞

    三国之贤才乱舞

    义薄云天关二爷,小孟尝秦二哥。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才女蔡琰九岁辨琴,上官婉儿称量天下……我想这里应该会有你们想看的。
  • 锦衣为明

    锦衣为明

    万历末年,帝国的余晖已经将逝。后世突兀撞入此间的少年,在大明的旗帜下。身穿锦衣,权倾天下。长城内外,塞北江南,骑马看唱,软玉温香。镇压农民起义的罪首,灭了满清朝廷的祸害。“有我大明人之所在,便是我大明之土地。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
热门推荐
  • 澜宇界

    澜宇界

    澜宇界拥有九块大陆,在一块快要被除名九大陆之一的穆云大陆,走出了一位站立在元武道之巅的人,此人名为韩雷。韩雷不仅挽救了家乡大陆被除名九大陆之一的危机,还带领着澜宇界成为亿万武道世界中武者崇拜的世界。
  • 专属安全感

    专属安全感

    任秋怔怔地看着藤介手上盘踞的疤,轻轻抚过。藤介觉得有点痒。任秋:什么时候的事?藤介:你走的时候我恰好出任务。看见了你的短信不能回去抓你。刚好那次任务的对象被他女朋友抛弃了,抓他的时候他大叫着他女朋友的名字。我突然想到你,走了神,他的刀就刺了过来。。。任秋:对不起。藤介吻了吻她,说:所以你很重要,别再走了好吗。
  • 永恋

    永恋

    女主雪柠从18岁开始,就开始做一个有关一个白发男子梦,可每当雪柠从梦中醒来,却只记的有个白发的男人,其他的都不记得了......偶然的一次机会雪柠遇见了一个白发男子:“咦?你......我好像见过你......”(希望大家可以点进来看看,小冷万分感谢,拜托拜托了,跪求!)
  • 倾世公主非同小可

    倾世公主非同小可

    她是丞相府的嫡女,丞相府的三小姐,可她却受冷漠,无人问津,他是王朝皇子,受尽欢迎,可他却是性情冷酷。一朝嫡女变公主,人人受捧,人人尊敬。他与她相遇,会擦出怎么样的故事???
  • 我们青春不约在人间

    我们青春不约在人间

    我们青春不约在人间是不是名字有点怪怪的呢,诶其实吖,都是差不多的啦,就是后来会穿越男主带着女主装逼带她飞有一点点玛丽苏和狗血和虐,嘿嘿。青春这个浪漫又懵懂的季节我们一起见证
  • 幸福是一种心态

    幸福是一种心态

    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擦肩而过的人有千千万万,于千千万万人之中能够真正走到一起实属不易,理应互相珍惜。相爱时真诚,争执时沟通,生气时冷静,愉悦时分享,指责时谅解,犯错时包容。如此,爱情方可在两人之间开出一朵幸福的花。面对爱情,我们能够做的除了珍惜还是珍惜,愿所有有情人都能将彼此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珍惜。
  • 独宠娇妻:老公,别太坏

    独宠娇妻:老公,别太坏

    “boss,夫人说想去商场购物。”某男笑,“去把商场买下来。”“boss,有记者说夫人是第三者。”某男怒,“去告诉他,余阑珊是我顾念琛的妻子。”“boss,夫人说晚上要和秦家公子聚餐。”某男拍案,“反了。”“老婆,你是我的独家私宠,谁准许你和别的男人去幽会的。”自此之后,她身边有多少桃花,他就拧掉多少。余阑珊终于忍无可忍了,愤怒道:“顾念琛,你太过分了。”某男邪魅一笑,“老婆,这点就算过分?我还有更过分的。”他说完就一把抱起余阑珊,大步往卧室走去。
  • 心理学称霸世界2:战争篇

    心理学称霸世界2:战争篇

    在本书中,为了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特征,勒庞援用了集体行为的三大基本准则:非理性和集体冲动强于理性和个人冲动;人的行为更容易受到情绪推动,而并不是按照理性计算。同时,勒庞还认为,各种潜在性格构成了心理,稳定不变的人格仅仅源于稳定不变的环境,在不同环境的压力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潜在性格特征都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当然,仅凭环境因素这一点,还不能将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心理转型合理解释。同样重要的还有“心理感染”因素。心理感染是“个人依照周围众人的意志行事”,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就此产生。
  • 口袋妖怪之冒险之始

    口袋妖怪之冒险之始

    主要在丰缘地区,和绿宝石的剧情有些关系,偶然会加入复刻的剧情,也会杂揉进其他版本的世界观。主体还是游戏剧情!游戏剧情!游戏剧情!因为很重要所以说三遍。嘛,本书非正经向!主体还是轻松搞笑的日常……大概(封面其实是路人女主沙奈朵)开玩笑的……
  • 唐诗精品鉴赏

    唐诗精品鉴赏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