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4900000011

第11章 鲁僖公(5)

秦穆公押着晋惠公,继续西回。他的夫人穆姬,听说老公捉了晋惠公要回来了,于是拉着她生的太子和二儿子,还有一个闺女,登到宫中的一处台上,站在一堆柴禾上,准备自焚。然后派人把丧服给秦穆公送去,意思是,等我们死了,你就要穿这个了,并且叫人对秦穆公说:“上天降下灾祸,使我们两君不以玉帛相见,而是军戎交加。如果晋侯早晨入城,则我就当晚死,晚上入城,我就早上死。国君自己定吧。”

穆姬是太子申生的姐姐,算是晋惠公(三公子夷吾)的异母姐姐,本来是赞同去讨晋惠公的,但是没想到给抓来了,生怕秦穆公按照那个妖梦所说,要把惠公杀了,祭祀上帝和申生用。于是,她的妇人之仁就出来了,又不愿意处罚晋惠公了,这时以死相逼。

秦穆公刚到城郊,见媳妇送来了合体的丧服,还传达了要死的话,一时错愕。大夫们都说:“还是赶紧进城吧。”意思是带着晋惠公进城,然后拿他祭祀上帝。

秦穆公满脸苦相,左右为难,他说:“俘获晋侯,是为了回来有收获,如果是变成穿着丧服回来,那还有什么用。对你们又有什么好?而且,晋国人做出忧戚的样子来振动我,说出天地的话来要挟我。如果不考虑晋国人的忧戚,就会加重他们的愤怒,自食其言,就违背天地。众怒,谁抗,背天,不祥,我看还是把晋侯给送回去吧。”

公子絷说:“我看还是杀了吧,放他回去,他们君臣相合,必然报复我国,就要害到我们了。”

公孙枝说:“不可,我们没有灭晋的能力,却杀了他们的国君,只能结成恶恨。尚书说了,‘无始祸,无怙乱,无重怒’。一再促成别人的恨,谁也扛不住,欺凌别人,也不祥。所以,不如放了晋侯,叫他太子过来做人质,必能使秦晋长得和平。”

秦穆公本来就说不敢对晋惠公太过分,媳妇又要死要活,大夫公孙枝的话又有道理,于是不听公子絷的杀晋惠公的建议。秦穆公遂把晋惠公暂时放在城外的灵台,自己进城,派人把老婆从柴禾堆上叫下来,然后通知晋惠公,叫晋惠公从国内喊个大夫来,商议秦晋讲和的事。

晋国那里,大夫吕饴甥是晋惠公的死党,他准备去秦国谈判。去之前,他先把国人都叫来,叫到公门前,给了他们赏赐,然后说:“国君叫我传话给你们,国君说:‘孤即便回来,也已经辱没社稷(因为是俘虏了嘛,不配再当国君)。请你们占卜另立新君。’”

国人听了,无不大哭。国人本来怨恨晋惠公,但是听了这话,却转而怜悯晋惠公了。同时,这等于是告诉秦国,硬捏着晋惠公这张废纸也没有用,人家要另立太子为君了。

吕饴甥又对国人宣布,国家要作爰田。这也是给民众好处。

作爰田,大约是把国君卿大夫原本拥有的井田土地,授给农民终身使用,改作征租税的方式。这样百姓耕作积极性大,百姓收益也大,国家得利也多。而原来的井田,是执行劳役地租,农民在井田的属于卿大夫的公田上劳动,以此作为“地租”,属于力役地租,但是人们在公田上劳动往往出工不出力,导致“公田荒芜”。改革后的方法,比劳役地租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作爰田完毕后,吕饴甥又把国人都召来,说:“国君对自己的死活都不顾恤,却替你们担忧,给了你们这样的好处。你们怎么报答国君啊?”

众国人都问:“怎么报答啊?”

吕饴甥说:“我们多征敛些财赋、军赋,用这些财物修缮兵甲,以保卫太子。诸侯听说了,我们虽然国君被俘,但有新君,群臣又和睦,兵甲更多了,原本结好我们的,就更加积极,恨我们的,比如秦国,也就害怕。这样,大约能管用吧。”

国人皆大悦。

于是,已经得了爰田的国人,就又都多交纳赋税。其中税是交粮食钱物,赋是供给军队用的物资,比如车马和军资。

晋国接着又开始作州兵。作州兵,大约就是拓大征兵资源,在边鄙农村也建立兵民组织,以为后备力量。

多难兴邦,晋国趁机做了土地和赋税、军事改革。

这些措施,都威慑了秦国,使秦国力不足以灭晋,而只能与晋讲和。

到了冬天,东南方,楚军在娄林大败徐国。

看来,八国的救徐行动,相当失败。齐桓公以八国大夫救徐,又以齐鲁军攻击楚国的与国厉国,都没能阻止楚成王战败徐国于娄林。

冬天十月,吕饴甥向西渡过黄河,跑到了秦国的王城(陕西东部大荔县),和秦穆公相见,进行谈判。

秦穆公问:“晋国人愿意讲和吗?”

按理说,肯定是愿意,好把国君赎回来。不料,吕饴甥说:“不愿意讲和。我国的小人耻于自己把国君弄丢了,又哀悼于自己的亲人被杀于战场,于是不怕多给国家缴纳赋税以立太子,他们说:‘一定要报仇,宁可事奉戎狄,向戎狄借兵,也要报复秦国。’我国的君子爱自己的国君,又知道自己的过错,也不怕缴纳赋税,以迎战秦军,他们说:‘一定要报国君的大德,有死无二。’因此,都不愿讲和。”

这固然是危言耸听,吓唬秦穆公,为和谈争取有利于晋国的筹码,但也能自圆其说,晋强秦弱,一次败给秦国,晋国人又怒又不服,是可能的。而且晋国还做了改革,晋惠公还装出牺牲自己以为国家和民众的样子,晋国人要报仇血辱,不是不可能。

秦穆公一咧嘴,只好拿出自己唯一的筹码,你们就不怕这样跟秦对着干,把国君弄死在这里吗,于是问:“你们觉得国君将能怎样?”意思是,还要不要你们国君了?

吕饴甥微微一笑,说:“我国小人,都很忧戚,觉得国君肯定是不免了(活不了了)。我国君子则有仁恕之心,认为他一定会被放回来。小人们说:‘我们冒犯了秦国,秦国岂能归还国君?’君子说:‘我们已经知道自己的罪了,秦因此一定会归还国君的。有二心,就抓了他,服了,就舍了他,这样显示的德没有比这还厚的,立出的刑没有比这还威的。服了的人怀其德,尚有二心的惧其威,秦国以此一役,可以成为霸主。所以秦国肯定会放我们国君回来的。”

秦穆公完全没词了,说道:“这是我的心啊。”意思是,后面君子说的这些,也正是我所想的啊。

吕饴甥就以小人、君子的视角,来暗示秦穆公正确的作法的意义,真是高超的辞令啊。

于是,秦穆公把城外灵台小屋里关着的晋惠公释放出来,请到城内宾馆居住,又馈赠以七牢的豪华饮食。七牢是招待国君时,提供的膳食标准。牛、羊、猪各一头为一牢,七牢就是七套牛羊猪。做法是把它们分别各放在一只鼎里煮,一边煮,一边往外飘香味儿,里边还有奇奇怪怪的调料,慢慢煮熟了以后,香味甚至可以向东惊动远在齐国的野狗。这么诱人的美肉,够晋惠公和跟班们吃半年的了。

以礼相待之后,就释放了晋惠公。

这时候,晋国国内,大夫蛾析对庆郑说:“你赶快逃奔它国吧,国君就要回来啦。”

庆郑在韩原战场,故意不救晋惠公,是“大逆不道”啊。庆郑说:“陷国君于败,败而不能死之,又逃跑使国家失去刑度,这不是人臣啊。作为臣子,却不是人臣,这样的人出亡,哪个诸侯会接纳呢?”

他不是怕诸侯不接纳,而是有自己的原则。于是庆郑坐在家里等死。

十一月,晋惠公从秦国被释放回来了。到了都城郊外,晋惠公生怕庆郑跑了,就急急命戎右家仆徒,先行进城,杀了庆郑,然后才进城。君臣境界,有天壤之别。

庆郑的忠诚是大,本来是借机好好教育一下晋惠公,惠公回来不知谢罪、感谢,反倒杀了这个精神导师。晋惠公执迷不悟,刚愎之甚啊。

这一年,晋国其实又发生了饥荒。于是秦穆公又给晋国送去了小米救济。真是可贵。秦穆公说:“我虽然怨恨他的国君,但哀矜其民众。而且,我听说叔虞(周成王的弟弟,晋国始封之君)刚被封到晋国时,商朝大贤人箕子预测说,’叔虞的后人必然会强大。‘我怎么能侥幸对付晋国呢?我姑且树德,以待能者吧。”

那意思是,我现在没有能力侵犯或者消灭晋国,等着我的子孙中谁有本事再干吧。我现在就多多树德给晋国人,晋国人感念于我的旧恩,对秦国印象不错,以后我的后人中有能力的人,再想臣服晋国的时候,必然就会容易多些,易被晋国人接受。后来战国中期,秦国在改革后崛起,果然开始向东侵晋地。

这也不能说秦穆公阴险,国际竞争本来就是这样的,有德有能者居之。这也解释了秦穆公终身是为晋国做好事的原因了。他多次帮助晋国高层渡过安危,先后两次扶助晋君,是为了树恩,为长远的兼并或者臣服晋国考虑。这能说秦穆公阴险吗?我觉得这正是一个政治家高瞻远瞩之处,而且作为国际竞争,他这么做,附和公平的竞争。周文王战败纣王,难道不是先“树德”吗?

相比来讲,秦穆公更能着眼于长远,而晋惠公就没法说了,都是饮鸩止渴、“自弃”、今天吃饱不管明天,也不修礼以为子孙考虑。本来,秦国国力不如晋国,晋相对于秦,地盘更大些,地盘的文明富庶度也更强些,韩原大战,晋国的实力是高于秦国的,但晋惠公战败,正是因为两国国君在素质的和着眼点长短上的区别所致。

而秦穆公一再施惠给晋国,这算不算“以力假仁者霸”呢,还是“以德行仁者王”呢?是假借仁,还是确有仁德之心呢?秦穆公说自己哀矜他的民众,不能说不是他心底的情感。

一个人假仁(假借仁作为工具),不是像浮士德那样和魔鬼签订契约,而是向天使签订契约,这也就够了。一辈子假仁,假而不还,也就是天使了。现在的民选政客,不也就是如此吗?

晋惠公回国后,终于说话算话了,献上河西土地给秦国,准确地说是河西五城。据史料说,秦国开始进入河东(也就是黄河以东的晋国本土西缘),并在那里设置官吏。这大约也是谈判的条件内容,准许秦国进入河东。

两年后,晋惠公派出自己的儿子太子圉入秦国做人质。之所以迟了两年才送去,大约是太子圉年幼吧。太子圉是晋惠公(夷吾)从前流亡到梁国后,娶了梁君闺女而生的,在韩原大战结束时最多十岁。

收到太子圉这个人质,晋国因此不能报复和伤害秦国了,秦穆公于是把河东之地(即黄河以东的晋国在山西本土的西缘)归还给了晋国。随即,秦穆公把自己一个女儿怀嬴嫁给了太子圉。而河西五城,大约就归了秦国。

鲁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

春天,有五颗陨石降落在宋国,又有六只鷁鸟,退着飞过宋国都城。因为风大,给刮得退着飞。上天的特异现象,通常被认为是上天对人间国君不德行为的警告。于是,正好,周天子的内史叔兴到宋国访问,宋襄公(在位七年了)就问他:“这是什么预兆啊,是吉还是凶?”

叔兴说:“这个意味着,鲁国今年要有大丧,明年齐国有乱,您将获得诸侯,但是不能最终成功。”

退出之后,叔兴说:“国君问的不当啊。这些陨石飞鸟什么的,都是阴阳之事,跟吉凶没有关系。吉凶都是由人自至的。他既然问了,我不敢拂逆他,所以才这么说的。”

他认为宇宙规律,是阴阳之气的动作在起作用,与人事无关。这是科学精神啊。

三月,果然,鲁国的执政官季友,死去了。随即,叔牙的儿子公孙兹,也是卿大夫,也死去了。这就是鲁国的大丧。而齐国的相国管仲在去年(具体几月不知道)也去世了,就剩下霸主国君齐桓公,齐桓公岁数也很老了,儿子们又不乖,所以叔兴预测齐国要乱,也不难。至于说宋襄公会获得诸侯,意思是像齐桓公那样做诸侯的霸主,这也不难预测,既然齐国要乱,宋国作为其他诸侯中相对最强的,宋襄公继位后又国家大治,接替做霸主,也是相对必然。

夏天,齐军自去年夏天进攻楚国的与国厉国,以牵制楚在东方的部队,这时还在攻打厉国,但是不能攻克,于是转向东,去救徐国,随即撤兵回国。

秋天,趁着晋国新败,狄人入侵晋国,夺取狐、厨、受铎三个城邑(山西中南部),渡过汾河,一直打到昆都(临汾)。

周襄王又遭到戎人攻击,前来通报给齐桓公,齐桓公征集诸侯,前往洛阳戍守。

冬天,十一月,郑文公终于杀掉了自己的太子华,就是那个要分裂祖国的。

十二月,齐桓公、鲁僖公、宋襄公、陈穆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邢君、曹共公,在淮河边上盟会,因为这时候东夷又在侵袭鄫国(山东南端),最后形成决议:一是给鄫国修筑城墙,一是以这九国联军,东向进攻东夷之地(在山东南和江苏北,淮河下游,也称淮夷)。这也算是攘夷。

联军于是给鄫国修城墙,这个活很累人,又是大冬天,似乎还闹了传染病,役夫们受不了,于是有闹事的,登在山坡上喊:“齐国出事啦,内乱啦!”于是,也顾不上修城了,从鄫国撤回。

但是,齐桓公等九国各国诸侯国君,及其部队,依旧呆在淮地。大约也进行了东略的军事行动。

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

夏天,齐桓公等九国诸侯还在江苏北部的淮河岸边呆着呢,鲁国却从国内发兵,向东灭掉了项国(河南项城)。鲁国不全力以赴执行淮河地区的任务,无故灭亡它国也是大罪,于是,齐桓公当即把身边的鲁僖公(也还在淮河地)扣押,逮捕关进囚室。

秋天,鲁僖公的媳妇声姜,因为是齐国公女,南下跑到淮河边上,来见齐桓公,替老公说情。

九月,秋天最后一个月,鲁僖公方才被释放回国,算是取保候审,等侯处理。

冬天十月八日,出差战斗在外大半年的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刚刚回国不救,却突然死去了。

齐桓公有三个夫人,王姬,徐嬴,蔡姬,但是都没有生出儿子。齐桓公很喜欢女人,还有六个如夫人,分别给他生下了公子无亏、公子元、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雍这六个儿子。从前,齐桓公和管仲曾经确定立其中的三公子“公子昭”为太子,并且把公子昭托付给宋襄公,未来有什么闪失,由宋襄公给他撑腰。

自从前年管仲死后,齐桓公就开始宠信易牙、竖刁,这俩人都在宫中,于是齐桓公一死,这俩就带领一帮宫中杂役,把宫内官吏全部杀掉,然后迎接来他们所喜欢的齐桓公的长子公子无亏,继位做了国君。

老三公子昭本来是既定的接班人,仓皇出逃,向西投奔宋国的宋襄公(河南东部,商丘为都城)。

随即,齐桓公的其他四个儿子,也跑来和公子无亏争位,各自领了几百兵卒,冲入宫来,跟无亏交战。无亏打得四家家兵各自奔散。但是四个公子随即增补了人,又杀进来。双方在宫中杀得你来我往,不断有公子被打出去,但随即又喊来相好的大夫,追加人马,再次杀入宫中,与其他弟兄们互殴,合纵连横,你杀我打,反复进攻,整个公宫成了火葬场。

到了十二月,大家才意识到,齐桓公的尸体还在病床上躺着,没安葬呢,已经有六十多天了,齐桓公尸体上的蛆虫都一行行地流走出门户了。但是儿子们因为互相忙着打仗打,谁也不敢,也没有机会去给他收尸。最后,公子无亏稍稍把其他四个弟弟给打出宫外,稍微松快了,这才趁着一天半夜,公子无亏把老爹的尸体收殓了。

按照周礼,周朝尚赤,所以殡殓和出葬都应该是在日出时刻,但是无亏怕其他四个公子趁机冲进来捣乱,只能在夜里偷着殡殓了。公子无亏和易牙指挥人,给老齐桓公穿上寿衣,装在棺材里,停在大殿上,这叫作殡殓。但是出葬,则要葬到城外,那是万万不敢的,于是只在宫中停灵。

齐桓公主持霸业三十余年,身后凄凉如此。

鲁僖公十八年(公元前642年)

春天,宋襄公带着投奔他的公子昭(齐桓公的三儿子),亲领兵车,武装送公子昭回国,纳他回齐国做国君。

同类推荐
  • 刘裕传

    刘裕传

    混乱的东晋末代,南朝宋高祖刘裕从一介莽夫到开国武帝的故事。
  • 南北朝那些事儿2(南北争霸卷)

    南北朝那些事儿2(南北争霸卷)

    本书为读者展示了我国南北朝数百年辉煌而又纷乱的争霸历史,本书为南北争霸卷。
  • 三国之西方有豪强

    三国之西方有豪强

    三国时代是群雄云起,豪强丛生的时代,在这个乱世当中,北魏曹操、西蜀刘备、东吴孙权是时代枭雄中的翘楚,故而成就一番功名大业,然而,诸如马腾、公孙瓒、袁氏兄弟等诸侯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能够割据一方,利用时势造就自己,应当为人所尊敬,但是胜者王败者寇,人们大多不会记得这些失败者,除非,他们能够浴火重生,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小小的一个人的改变,即将改变这个乱世三国……
  • 三国大贤良师

    三国大贤良师

    大学生张子良穿越到三国成了人公将军张梁,不一样的命运造就不一样的传奇。乱世来临,学无上大道,收无双猛将,集天下寒士。成王成霸不成皇,残血风云谁为殇。汉末三国有大贤,群雄尊道是良师。
  • 蛮楚春秋

    蛮楚春秋

    南蛮荆楚,王霸天下。他被人耻笑为“米桶”,却梦想着解开和氏璧之谜。为了探访和氏璧,竟意外穿越回了发现和氏璧的前期。于是,寻找和氏璧的下落,便成了他唯一的目标。为了能一睹“和氏璧”,他不得不铲除异己,不得不弑侄篡位,不得不剿灭邻国,不得不大出天下……他成了人人敬畏的楚武王,他开辟了楚国称王的先河,他敢与周王室分庭抗礼,他敢与天下所有诸侯为敌!“世人皆说我为蛮楚,那我就野蛮到底……”只是最后他才发现,原来这一切早已是命中注定!最可恨的还是那卞和,竟敢三番五次的拿石头来骗咱,是不是觉得咱是来自后世的“文明人”好欺负?告诉你,逼咱野蛮起来,那可不是你能Hold得住的……
热门推荐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名人语录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名人语录

    名人语录是一盏盏智慧的烛光,照耀每一颗年轻的心灵;名人的语录是一粒粒健康的种子,催发每一颗思想的萌芽。繁华尘世中,在心的行囊里怀揣一句语录的智慧,那么你也就比别人多拥有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的属于自己的精彩。
  • 花开辛夷只为君

    花开辛夷只为君

    他是上古之神,偏偏却没有一点上神的架子,傲娇,逗逼,暖男都是他。她是辛夷花树幻化成的人性,她从生到死都为了他。本来一段上好姻缘,本来一曲醉人恋歌,却偏偏被谁演绎成悲剧故事?他和她,又能否在命运的逆流里再遇彼此?成就那倾世绝恋。
  • 青涩挽歌

    青涩挽歌

    林栋、顾惜两个从高中便在一起的情侣。七年的日子,面对了彼此的蜕变。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们能守住初心吗?这其中,林栋、顾惜的身上是不是有太多你我的影子?珍惜每一次逝去。
  • 武君唐三

    武君唐三

    武者,以元气为体,以武技为用,而武者的最高境界则是武君。崛起行伍,扬威天下,百万雄师谁人能挡?刀光所指,血流成河,睥睨天下唯我独尊!平凡人唐三的不平凡之路。
  • 霸道总裁的萌萌妻,快到碗里来

    霸道总裁的萌萌妻,快到碗里来

    无意间闯入酒店,蓝小小发现自己最爱的清纯女神竟然一丝不挂地躺在一个男人的身下,她义愤填膺,冲进房间,却霸道地被侵犯了身体,从此,她的生活,一直被这个男人占据着!
  • 总裁的独宠小公主

    总裁的独宠小公主

    安氏的霸道总裁,安景轩,人称“安少”。在外对人冷漠,在内却对她宠爱有加。他只想给她不一样的独宠,只想为她一生一世。
  • 儒武争锋

    儒武争锋

    千年前穿越异世,成就一代儒圣,却遭武帝暗算身陨。千年后再世重生,武帝屠灭儒道传承,独尊天下,飞升天外之天。昔日儒圣秦枫面对武帝神像,握紧手中剑:“天外天重逢之日,便是你血债血偿,身死道消之时!”
  • EXO之热搜体质

    EXO之热搜体质

    半现实背景,女主角是在韩国演艺界打拼的中国女孩,作为一个并不红火的组合成员,她一个人在韩国安身立命,赚钱养活自己的梦想,从演艺圈菜鸟慢慢成长成为音乐界代表人物的故事。
  • 那年,雪很大

    那年,雪很大

    就如韩世玉这样资深的标致男人,这几十年在他身边流转过无数的漂亮女性,她们或是美丽动人的、温婉端庄的、清秀俏丽的、等等等等,但是从来没有像周墨兰这样的女人,刚一映入他的眼帘,就觉得她如诗一样美好,,在她身上总有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传递给她身边的人,但其实,她并不十分美丽,只是她带着清泉般的透彻,春风沐浴的娴静,致使她真的让很多人无法将她忘怀。
  • 豪门前妻:好聚不好散

    豪门前妻:好聚不好散

    新婚夜,得知她有个一岁的女儿,他摔门离去不听解释三年没碰她一根手指头。三年后,得知他的旧爱归来,这一纸不实婚约顿时消散如烟。某人看着他与她的曲终人散,心如刀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