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2300000010

第10章 黄泥岗(4)

现在老爷子没了,黄九经自然地继承了老爷子的位置,不过他可不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农事。自打麻黑子来到黄家,一切农事由他支应着。快到端午节的日子,黄九经从集市上买来了糯米和红枣还有粽子叶,两个女人围在老八仙桌前包粽子。对于黄九芬来说这是最熟悉的活,可是小嫂却没包过粽子,她也从水里捞出糯米和枣子来,放在芦叶上就合不上了,于是不由得夸妹妹:“妹妹的粽子包得多好哇,鼓实,样子好看,棱是棱角是角的,你看我就是合不上。”

“嫂嫂也不差,那是你没干过。我告诉你,这样包,卷成一个带尖的筒,然后放上一个枣,哎,再放上米,再放一个枣……”黄九芬一边说一边包。

顾小慧在旁边看着,看得仔细,每一步都要模仿黄九芬,很快一个由自己制作的粽子就诞生了:“呀!我会包粽子了。”

顾小慧兴奋,黄九芬在一旁鼓励,又接连包了几个,虽说不怎么好看但总算成形了。黄九芬就夸小嫂聪明。

黄九芬的四岁儿子马宝来本来在院子里玩,忽然跑进屋。那孩子穿着开裆裤,张着小手要枣吃:“妈妈,我吃枣。”

黄九芬从水里捞出几个枣,将核去掉送入儿子的嘴里。顾小慧停下手里的活用心地注意着黄九芬的举动和眼前那个活泼乱跳的小外甥,看到小孩的小鸡鸡,眼里掠过一丝羡慕的眼神。

“妹妹的心真细。”小慧表示。

“你看出啥来了说我心细?”九芬问。

顾小慧回答:“你不是还将红枣去了核。”

黄九芬一笑:“哦,我是怕枣核噎着孩子。”

这时孩子又跑了出去,两个滚圆的屁股蛋子来回扭动,看得顾小慧舒服极了。黄九芬注意到了顾小慧的神态。不知不觉,盖帘上已经堆了一层粽子。

“你瞧,我们包了这么多粽子。哎哟!我有点累了。”顾小慧扶着桌角慢慢站起来。黄九芬这时有意看了看小嫂的肚子,发现已经显了形,就告诉她:“平时多走动走动,让血脉流通。”

顾小慧不好意思地笑了。

五月的田野一片银光,徐风吹过,一层一层的白色波浪上上下下滚动着飘向遥远的天际。老牛道土红色的车辙托浮着那些如玉如翠的麦穗招呼它的主人们。黄老爷子的土地与黄老五的土地连在了一起,看到就要收获的麦田大家笑得合不拢嘴,尤其黄老五更是高兴得厉害。可不是,原来他家里没有大牲口,所有的活都要借别人的,现在,与麻黑子合伙他当然高兴,麻黑子有马车有驴,农具也置得全。五月趁着小麦快熟的季节抓紧套种玉米,黄老五在前面拉着马,麻黑子在后面扶着犁,黄老师在后面点种。黄老师对于农活虽说不像妹夫那样在行,但农忙时也不免要帮把手。休息的时候麻黑子拴了牲口就蹲到一边吸烟去了。黄九经站在地头数垄背,看看还有多少没有种完。黄老五这家伙总是疲劳,随便弄点草在身下垫垫就睡了。太阳这时已经开始发威,身上开始有些发烫。老远黄九经就看到媳妇和妹妹沿着田间的土路向这边走来。每到忙时照惯例都要中间加次餐,这叫打尖。她俩慢悠悠地走着,驴子驮着两小桶米粥也一步一步不慌不忙地走着。一路上顾小慧看着这大好的五月风光心情甚好,于是大口呼吸清新的空气。不过挺着大肚子总是不便。她没有别的任务,就是到地里散心来的。要不是黄九芬非要拽她出来,她宁可在家里待着,与黄九经结婚一年多还没怎么出过门。黄九经急忙迎过去,埋怨妹妹将怀孕的媳妇带到地里来。黄九芬撇了一下嘴:“瞧把你心疼的,嫂子出来溜达溜达有好处。这你就不懂了。”

“来坐在这儿歇歇吧。”黄九经将一片草垫子垫在路边的石头上。顾小慧喘着粗气就坐在上面。

黄九芬大声招呼:“黑子,过来喝粥,把老五也叫过来。”

麻黑子凑到黄老五跟前正要用脚踢他,听他鼾声大作就说:“睡得好香。得啦,你慢慢睡,我到那边先打尖去。”于是就一个人到地头来。黄九芬便给黄老五留了两碗。

还有另外两副犁的把式一同过来一边聊天一边喝粥,其中一个汉子向黄九经打探:“大爷,坐着的就是新来的大奶奶吧?”

黄九经就势把他介绍给顾小慧:“这是咱东街的孙子。”

这男子顺便叫了声大奶奶:“您先歇着,我们干活去了。”

顾小慧心里想:“哪里有这样大的孙子,我如何当这个奶奶。”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歇息完,黄老五才醒了,一看大伙已经到了那边的地头,就懒洋洋地过来,一边走一边拭着嘴角流出的口水,到了地头大声说:“哟!姑奶奶、大奶奶都来了。大奶奶您瞧地里的风光畅快吧。”

怎么又来一个孙子呢?顾小慧真是不好意思当这个奶奶。黄老五进一步解释:“您不认识我?咱们是邻居,您家的西厢房后面就是我家。”

顾小慧答应着。

“老五,还给你留了两碗粥,黄九芬将马勺递给黄老五。黄老五接过马勺从桶底舀粥,不免有点埋怨:“咱黄家的姑爷也不招呼一声。”

麻黑子将烟杆磕了磕:“看你睡得香,你要是正娶媳妇给搅了,做得不损?”

还没容黄老五回答,黄九经就说话了:对了,看有合适的给张罗一个。”

听到说媳妇,黄老五连粥也不喝了:“大爷,我这儿谢谢您了,您得惦记您孙子这件事。我都快三十了,比您还大一岁呐。”

“行,你等着。这事我替你张罗。”黄九经满口答应。

午休后,黄九经赶着驴护着媳妇回家了,黄九芬接着替哥哥撒种。

没有多少时间,也就是几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大田里一片金黄,像满地铺满黄金,瓦蓝的天空与金黄的田野热烈而坦荡。顾小慧抚摸着自己突起的腹部充满希望地毎天看着原野里变化的色彩,黄九经更是充满渴望地等着命运对黄家的安排。这段时间他哪里看得下去书,时不时拿出《封神榜》看着里面的插图人物对着族谱发呆,也不知道这中间有什么联系。

日子过得虽然很快,黄九经却没有这样的感觉。他不希望黄家在这一辈出现女孩儿,因为如果没有儿子,黄家的延续就有问题了,所以他苦熬日子,因而时间就过得漫长了。不管是快还是慢,又到了大柳树上的树叶一层层飘尽的月份,顾小慧走路已经相当吃力。这段时间黄九经没事就向豆腐鞠讨教烹菜的程序。鞠昆的爹活着的时候就是远近有名的厨子,虽然鞠昆没有专心学做菜却做了豆腐,但多少知道一些。他陆续学了几手好菜,像熘肝尖、糖醋鱼、四喜丸子、山东扣肉之类,在家里实践,做好后也请鞠昆品尝并依据经验给予指点。鞠昆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每道菜与标准的味道有多少差别,一下就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是火候上的还是程序上的。经过用心的演练,黄九经已经能够亲手摆上一桌地道的菜肴,于是,便邀全家人和鞠师傅品尝。这时黄九经会试着动用黄福清留下来的锡制酒具,像模像样地烫上酒,几个男人举起兰花酒盅碰上几盅。这时候鞠昆也不忘恭维黄九经和顾小慧:“来来,为弟妹早点为黄家生个顶门立户的柱子干了。”

听到这话黄九经的眼睛都笑没了:“就借你的吉言。”

顾小慧也不断抚摸着肚子。

黄泥岗的大田里除了只有些零零散散的枯黄的秸秆在冷风中发抖外,已经看不到绿色。人们穿上了棉衣。三奶奶甩开小脚迈着有力的步伐来到了黄九经家里。黄九经此时紧张到了极点,他躲在自己的书房默默祈祷。妹妹依照三奶奶的意见烧水、换擦洗布、换水。当有个婴儿的声音高声地在黄家的大屋里叫了起来,黄九经的神经抽动了一下。那刻,他正在打开柜子用手不断地摸着那套丝绸的睡衣。三奶奶隔着屋帘高声地叫着:“带把儿的小子。”

黄九经一下子放松了。

那一天,黄九经亲自操厨与三奶奶黄秋香共饮,老堂屋里充满欢乐。

除夕很快就要到了,黄九经受到邀请到乡邻中为他们编对子、写春联。这一年的除夕黄九经过得最为得意。他提前清扫了留在堂屋门口的天地庙(旧时农民盖房子时特意在门口的外墙壁上留出洞装饰成小庙龛,留作年终供奉天地之用),决意好好地拜天。黄家有香火,这是上界赐予的,理应诚恳待之。新做人父,又是过年,总要讲究一番,黄九经特意穿上那身老式服装,告诉麻黑子宰两口猪,若有邻里来访就送一块肉。

一天,王八找到他要求给家里写副对联,黄九经才想起自己的这个学生,于是问:“你母亲有没有下落?”

王马拴马马虎虎地表示:“听说跟秦老师过去了。我也到县城里找了找不到,没地方找去。”

“你和你媳妇过得怎样?”黄老师继续问。

“还行,那家伙怀了一次孕,到了生的时候,三奶奶拿过来一看差点吓死我,脸上只有一道缝,其他什么都没有,不过倒是个公的。让老婆用被子给捂死了。”王八大大咧咧地表示。

“你看写点什么好?”黄九经问。

“恭喜发财、吉庆有余什么的。”王八回答。

“来,你研墨,我想想。”黄老师将砚台推给王八,从壶里倒上些水研了起来。黄老师来回在屋里踱步,说了句:“有了,除邪需谢天恩浩荡,来日当有吉祥果报,横批是上天有灵。你看怎样?”

“我也不懂,您觉得好就好。”王马拴也稍微听出点什么,觉得顺口,也是对黄老师的一片崇敬,“你这对子一写,我家明年的邪气就没了。”

黄九经看王马拴墨已研稠就取出笔来,又将袖子向上捋了捋,然后,在老红纸上一挥而就。他让马拴提着对子自己又欣赏了一番,然后念了一遍,相当得意。老师得意,这个不孝子也就自然得意。外面的街上已经传来爆竹声和狗叫的声音。黄九经又送给王八一条肉,马拴相当高兴,连连鞠躬。

过年的这天,黄九经里里外外挂钱,贴对子、大福字,花花绿绿好不喜庆,按惯例在擦拭一新的天地龛两边也贴上了“上天言好事,下地见吉祥”的条幅。

入夜之后,天河由东北向西南划出一道丝样的银链,大大小小的星星诡秘地闪着晶亮的光斑,烛光在祖堂前忽闪着与天上的星光对话。黄九经没有一句话,坐在八仙桌前默想着这大善的世界。顾小慧撩开衣襟露出白嫩的奶子,怀里的孩子一下就嗅到了奶子发出的特有味道。她看着一颗正对着堂屋的亮星问黄九经:“那边知道咱们这里添人进口又过年吗?”

“嘭!嘭!”又两声爆响在漆黑的夜里炸出橙黄色的光。黄九经回答:“怎么不知道。我们的一切都是天安排的。”

每一年的这一天夜里他都要静下来和天上的神对话,向旁边的孩子指点星宿的位置。黄九经不知不觉有了两个男孩儿,大儿子黄开国,二儿子黄开新。这样的命运不能不使黄九经相信是天的恩赐。他不用担心黄家续不上香火了。

就在老坟被平掉没几年,还是秋香三奶奶接的生,那是自己的孙子,黄开国的儿子。在间隔了许多年之后,黄秋香又一次来到黄九经家,把黄九经的孙子接到了人世间。那年是一九八二年,她已经七十多岁了,黄九经也早已经从乡里的中心小学退休了。见到三辈人了,黄九经当然很高兴,又是他亲自张罗烹饪。不过这么多年屋里几乎没有什么原来的物件了,虽说里屋保存着一个老书架、一副案几和椅子,但毕竟不成体系,也没了那气氛。房子也破得要命,尤其是天地龛里也不时兴贴那些信符了,那里放了一包钉子,还有一把生锈的钳子。头年夏天大雨,房子漏了雨,老大才修补上。堂屋地上的砖早就粉了,坑坑洼洼的。老婆支上那张使了好几年的折叠桌,来回地跑厨房。一桌菜上齐,四口人,黄九经夫妇、儿子黄开国和三奶奶就围在圆桌前放松地絮叨开了。

黄开国给三奶奶满上一盅酒。三奶奶一直很尊重黄九经:“这孩子,先给你爹满上。”

黄九经将酒盅推向开国的酒壶这边:“您是黄家的贵客,甭说黄家,这个村子的人大多都是您接生的。所以照老话说,您是积大德的人,来,先敬您一杯!祝您高寿、健康。”

三奶奶是个乐天派:“大侄子这一家多好,这么多年一直挺顺利。咱那老二出去高就了,上了大学。黄泥岗也没几个上大学的,比你这辈学问又高了。”她举着酒杯对黄九经客套地回敬,说自己老了,这或许是最后一次接生了。

“大侄子,说良心话,你差点要不成你们黄家的这个根。开国的媳妇胎位不正,有点斜,要是没经验就会憋在肚子里。我先给她顺过来,差一点也不行。”三奶奶卖弄着自己的接生经验。

“那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往医院跑,你几十年的好手段了得,他们比不了。”黄九经也恭维着。

三奶奶抬起头一眼瞥见堂屋门外的西厢房后面高出一截的红砖盖板新房,就顺便问了一句:“老五过几天也要添人口了,已经定下了让我为他的儿媳妇接生。我是真不愿意去。你瞧他那坏门风的媳妇,三天两头往外面跑,那老五一副反样。前些年婊着秦书记,现在听说又和镇上铁厂的厂长好上了。哼!不要脸的娘儿们!”

“唉!别说了,时代在变化。三奶奶你是知道的,过去我爹那会儿在村里那是道德人家吧,像我们家这个院子没几户。不说了,今非昔比呀!那孙子辈的黄老五硬是压爷爷一头。”黄九经唉声叹气。

老婆在一边插话:“都是你心眼好,那媳妇不是你找王媒婆子说的吗?”

老婆在一边奚落自己,黄九经有点不自在,一时语塞,喝了口酒接着反驳:“那你也是笑眼婆介绍来的呀!”

“哼!人家是给你上了心。媒婆,媒婆,搭上线就得。”老婆解析道。

的确,什么人什么命。老五这人本来是正经勤俭耐劳的庄稼人,自从找了县城西边的一个叫梅美的漂亮媳妇,慢慢就学懒了,嗜好也多了,最后竟多了好几个诨名:大酒缸、龟王、豆腐脑。

要说黄老五这个人与梅美确实极不相配,别的不说,个头就不相配,照现在以公分作计量单位,黄老五充其量也就一百六十公分,而梅美至少有一百七十公分,走在街上正好高他半头。这女人要是到了一百七十公分,线条就出来了,丰满的脸膛,一头青丝在脑后折成球状,平时用一个木制的簪子插拢着,把宽阔的脑门都亮出来。见了人爱说话,脸上总是流露出那么松驰的神态,走路时腰和臀部扭动的节奏显示出柔和和性感。一开始,男人们对黄老五找了这么一个媳妇实在羡慕不已,就连平时不爱讲话的麻黑子在一起干活时都刺激他的神经:“找这么个媳妇,当画看就看饱了。”

这时老五脸上很自然就流露出得意的神色。麻黑子这个人称“黑胖子”的家伙平时总爱光个脊梁,身上晒得黑红黑红的,大嘴唇看着人厚道,但嘴却贫得厉害,喜欢编排点语言解闷,只要一见到黄老五马上就问:“老五,这阵子是不是肾亏了?”

老五就板着面孔回答:“挺大人,正经点。”

“你看,你看,这是为你好,好媳妇也得悠着点。”一说完黑胖子就咯咯地笑开了。

同类推荐
  • 爱的切入点

    爱的切入点

    《爱的切入点》作者张记书的小小说里知识性的因素、新闻性的因素较多,可以说,他是靠一种机智的小小说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来启迪读者。张记书《不鼓掌的人》的构思、叙述以及立意的表达都十分理智和理性,不鼓掌的汉子用他独特的动作和神态对那种好大喜功、只追求表面政绩的领导是个直白的批评。张记书的小小说还注重情感与理性并重,双管齐下。《冠军轶事》一文,他在一种表面上不点破的情感故事罩机智地显影了一个金教授的教育艺术和阔大的爱心,情感性的感人故事包涵了一个理性的小小说内核。
  • 一路狂奔

    一路狂奔

    本书是一部现代都市报业大战的“战地日记”,作者以亲历者的视觉和切肤之痛,用细敏的笔触为读者勾勒出了现代都市报业大战波澜壮阔却无比惨烈的真实场景,以及发行员在现实生活泥潭里的血泪挣扎和他们曲折坎坷的命运悲歌。
  • 金三角之谜

    金三角之谜

    "20世纪50年代末期,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特务组织梅花党蠢蠢欲动,配合盘踞在台湾的蒋帮阴谋策划各种破坏活动。在东南亚金三角地区有一个特训班,从1948年起每期只招40个学员,其中20个男学员,20个女学员,来自世界各地,两年一期,毕业后分赴世界各地执行特殊任务。毕业生名单藏在金三角特训班教务长黄栌的书房里。深夜黄栌经常被书房里的警铃惊醒,是谁潜入书房企图盗取梅花图?是中共特工,苏联克格勃,还是美国的FBI?"
  • 金坛子

    金坛子

    《金坛子》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斯蒂芬斯的代表作,由六个不同主题的故事组成。这是一部独特的作品,融合了哲学、爱尔兰民间故事和永远绕不开的两性探讨。全书文笔幽默而不失优雅,在出版后即大受欢迎,曾多次重印。
  • 奇人怪谈

    奇人怪谈

    令人生畏的生物馆趣闻、让人惊叹的超人能量、错综复杂的历史真相,如梦如幻地发生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热门推荐
  • 阳光下的豆丁

    阳光下的豆丁

    某女年芳二十有五,貌美如……豆芽【萌萌哒】,被逼相亲N次,看遍人生百态!一日遇某男,曰:“请问你是高富帅吗?”答:“抱歉了,我可能不符合你的要求,没有高血脂高血糖或者高血压。”婚后又某日:“你个混蛋,结婚前说什么时候都听我的,昨晚我说停你停了吗。”某男桃花眼一挑:“我是说什么时候都听你的,没说什么地方都听你的,还是说,你觉得床上这地方不好?今晚客厅试试?”“滚!!!”
  • 帝王宠:复仇媚妃

    帝王宠:复仇媚妃

    惨遭灭门之后变成杀手,为报仇入宫当选妃子。何料皇帝千般爱护?谁才是真正的灭门的幕后操纵者?“那个……朕是不是喜欢上你了。”她的眸光一现,但我只是一个无情的女杀手。素雪飞扬,月色迷蒙。十年岁月峥嵘,如一场梦幻,回首成空。
  • 时空旅行:我后悔了

    时空旅行:我后悔了

    某一日,在时空站呆的快发霉的乐心茗,对着旁边工作的妹妹抱怨,却被无视。一时愤怒的乐心茗干脆把自己妹妹丢下,自个逍遥去了,却一时不慎,被一老头忽悠了去,乐心茗一直想要的时空旅行就这样开始了........
  • 一偷钟情:无良小妻来报道

    一偷钟情:无良小妻来报道

    传闻顾氏大少爷x无能,就算身在花丛中也能够坐怀不乱。结婚前,柳依依想着各种办法缠着顾景行。“老公,夜已深啦,是不是该行夫妻大礼了?”柳依依眨眼,强行送去两个秋波。“……我可不记得娶过你这样毫无姿色的老婆。”结婚之后,某女三天见不到一次面。“那个谁谁,我现在在俄罗斯看阅兵,一个月之后回去,自己玩啊,乖~”顾大少爷俊脸一黑,把手机摔成了几大块。反了她了!“抓她回来,让她知道知道,什么叫做欠!收!拾!”
  • 轮回之争锋

    轮回之争锋

    轮回空间与主神空间的对抗?单个轮回士和无限小队的厮杀?让我们拭目以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江山如此多娇之护花天魔

    江山如此多娇之护花天魔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我本想炼炼丹升升级,和几个红颜相伴到永远,却为何你争我抢没有个完?冲冠一怒为红颜,霹雳神锤打破红尘的平静,为堂姐,百骑战万甲,为红颜肉身敢挡十万天兵!神锤震天下,一拳动封神,我本逍遥男,磨剑为红颜!神戟手中握,八步敢登天。
  • 健康一生的最佳习惯

    健康一生的最佳习惯

    我们的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的细节,都和我们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有些人习惯于早晨刷牙,有些人早晚都刷牙,但可能没有人去想究竟是早晨刷牙好,还是晚上刷牙好。生活中我们很多的习惯在不知不觉地吞噬着我们的机体,在无形中积累了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其实,“一个人的后半辈子是由习惯的组成的,而他的习惯却是前半辈子养成的”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好习惯可以使你长寿,好习惯可以伴你健康一生。
  • 总栽追妻记

    总栽追妻记

    他是商界叱咤风云的传奇,她是一名落魄的千金,传闻他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从不多看一眼女人,可他却时时对她纠缠不休。宠她入骨。最后,她怒了,一气之下买票离开,可还未到机场,前面一群黑衣人直直走来,道:“嫂子,大哥在车里等你。”她无奈,逃跑计划失败,她看着眼前笑得妖孽的男人,一拳过去:“你丫的还想困住我?”“对,困你一辈子。”
  • 司夜

    司夜

    那家酒楼叫做忘川,忘川的掌柜叫做花葬,她精通岐黄,擅制琼浆,她酿的每一坛酒都记载着一个个故事,那些盛开在她心底,如依米花般短暂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