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2200000020

第20章 炉火

在北方,每年的十一月中旬即是居民区的统一供暧时间。虽然天气晴朗,几乎每天都会见到阳光,可是空气已经是干燥而凛冽的了。即便几个多雾的日子,空气里水分是多了些,然而气温也愈加低。这时候的小城就是烟囱的世界,高高低低或粗或细的烟囱热烈地、争先恐后地往空中呵气。时而浓黑,时而灰白,天空因此黯淡了面孔。然而家家户户的屋子里却有了暖气,门窗一关,仿佛把春天给圈了进来,水仙在案几上一个劲地疯长。只是锅炉房的噪音实在搅扰得人格外烦躁,我们的楼层低,锅炉房就在窗外,巨大的鼓风机一直嗡嗡到子夜时分,刚停下的刹那,突然安静了下来,耳朵反而一时转不过弯,只觉得脑子深处依然在响。慢慢地终于有了睡意,几乎才刚刚睡着,黎明来临,嗡嗡声再度响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曾经在这样的不安生中度过两个寒冬,那是刚搬了新家的两年。到了第三年的年底,我们的锅炉房因为拖欠电费的原因被断了电而不能正常投人使用,眼看一天冷似一天,住宅楼混乱的物业管理依然没有解决的办法。于是只有自己想办法取暧了,一部部的空调安装了起来,却因为电量不足带不动。有人干脆架起了煤炉,铮亮的烟囱从窗户玻璃中伸出脖子来,肆无忌惮地吞云吐雾。我家也不例外,买回来一吨煤块,踏踏实实地准备生火过冬。生活由此添了个小小的麻烦,每天都得在清早紧张有限的时间里燃炉生火,离家时还得细心地盖炉封火。然而到了晚上,炉火的温暧和妙处自不必说,首先没有了鼓风机的聒燥。安静的夜晚里,一家人围炉而坐闲话家常,再往炉灰中埋个红薯,炉盖上烤几个柿子,不一会就满屋飘香,甜蜜而温馨。有客人的时候,我们就着炉火煮黄酒,单要煮当地著名的夏氏黄酒,酒浓味正,三杯两盏之后“酒面微红相映明”,话也逐渐多了起来,言语投机的当口,玻璃酒杯被激情碰撞地咣当直响,几许诗情迸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个引子,常常由此带出古人夜饮的佳句来:“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尊酒”……吟哦品味,冬夜的肃杀漫长被诗意炉火取而代之。

我因此喜欢冬天,总觉得冬天蕴藏有巨大的力量和无尽的激情。何尝不是呢,就连最卑微的野草,早已经在冰封的大地之下怀抱根的理想蓄势待发。而支撑我们自己的希望和热情的则是那些外表漆黑内心火红的煤块,因为它我们才有了炉火,因为炉火我更加喜欢冬天。

那些年在乡下工作,冬天取暖照样是一堆煤块一只煤炉,请个男同事将炉胆用稀泥抹光,放在院子里烧干后支起来,屋子被透过长长烟囱的窗户玻璃一隔,室外严冬屋内暧春。工作之余坐在炉火前读书,慢慢地竟有了些许倦意,于是找一只陶罐来,沏上绿茶坐在炉盖上,满室生香,一边小啜着,倦意渐消,书读得有了精神,有了趣味,一个下午便在书香茶香中度过。

乡下的夜生活原本单调得很,在冬夜就更加寂寥,恰恰又碰上停电,晚饭刚过天已黑了。三五个同事拿了蜡烛到我的小屋来,异口同声地说我的炉子暧和,要在我这儿玩扑克,于是聚在一起玩升级。却又多出一个人来,正好给大家烧山核桃煨炒茶,玩着玩着人越聚越多,都是寻着炒茶的香味来的。一只小茶罐,十来张迫不及待的嘴巴,每个人轮到喝一杯要好一阵的功夫,可是大家有耐心等着,反正回去也是一张冷床,谁愿意早早地去当一晚上“团长”呢。就这样玩到半夜,喝到半夜,着实困了才渐渐地散去。黑咕隆咚的院子里,有人不小心绊在遗落到地上的煤块上,只听“哎呀”一声后,一边嘟囔着一边就飞脚将煤块踢飞了,落地的一瞬间悉悉率率一阵响,大约是飞到花园的竹丛间去了。我睡不着,索性拿了手电筒将煤块捡回来,它不该遭此轻视和冷遇。只有我自己心里知道,所有对于冬天和炉火的偏爱,全都系在这小小的不起眼的煤块上。

小城曾经的煤矿在南部山区,一个贫瘠的高寒地区,一个当时叫做化垭的地方。大约是三十年前了,我的父亲就在化垭当老师,随着弟弟的出生,母亲把我交给了父亲来带。记忆中最难忘的是冬天去化垭,那时候没有班车,父亲背着我在盘山公路上走走停停,希望能等到一辆上山运煤的货车。终于拦下一辆大东风车来,满脸黑胡子的司机将我一把抱上车,塞在旁边副驾驶座上另外两个搭乘人的怀里,示意父亲到车厢里去。这样就生生地把我和父亲隔开了,车一行走我便大哭,父亲从车厢沿上俯下头来哄我,这更让我伤心,闹着也要在司机头上去。我分明看见父亲是在司机头上和我说话,可抱着我的陌生人却笑起来了,说司机头是不能坐人的。我哪里会信他的话,不依不饶就是要闹,黑脸的司机一语不发,直把车开得飞快。一个小时后,化垭到了,父亲拖着冻僵的腿艰难地从车厢爬下来抱我,我的嗓子已经哭哑了。那个黑脸司机接过父亲递给他的黄金叶香烟,点上火美美地吸上一口,瓮声瓮气地说:没见过谁家的女娃子有你的这娃牛!保证是个属牛的娃。父亲很尴尬地笑着,给司机说了谢谢,抱着我回了学校。

因为搭车的困难,后来父亲常带着我走小路去化垭,小路要经过一道长长的凉水峡。父女俩走一会歇一会,多数时候我是在父亲背上,因为没有暂时的分离,还有我觉得凉水峡是个很美的地方,所以走小路的日子我格外听话也格外愉快。记得一次出门时天色不太好,母亲把家里唯一的一把油布大黑伞让我们带上。父亲背着我的时候,那把黑伞就垫在我的屁股底下,坐下来歇气时也是放倒了让我坐。可是走着走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把伞给丢了。父亲既自责又懊恼,也不嫌累,背着我顺原路往回找,这条道上人稀,没准还能找到呢。

果然往回走了不到两里路,遇见一个背背篓的大叔手里拿着我们的伞上来了,父亲赶紧上前搭话,说明想要回伞的意思,可大叔死活说那是他的伞,怎么也不肯给了。我们只好相跟着一起上山,后来父亲提出拿钱赎回我们的伞,大叔犹豫了一会终于承认是他在路上捡的,也答应愿意赎给我们。父亲拿出身上仅有的一块二毛钱换回了自己的伞,大叔也高兴了,一路上说了好多话。我才知道大叔是化垭煤矿的挖煤工人,这天该他休息,于是下山去给家里买菜。我看见他背着一背萎土豆,似乎很重很重,腰深深地弯下去。就算到了平路上也是这个姿势,父亲问他,是不是常年从矿洞背煤养成的习惯?大叔憨憨地笑着对父亲说:你还怪了解人的。父亲说挖煤是个苦活,时时要注意安全哩。大叔不言语了,半晌才自言自语地说,像我这样只有一身蛮力的人,不做苦活再能做啥,哪敢和你这样的干部比啊。说完又问父亲在哪个单位工作,父亲一说自己是老师,大叔忽然很不自在了,好在已到化垭街上,彼此打过招呼也就分手了。

第二天一大早,还不到上课的时间,父亲的房门就被咚咚地敲开了,是父亲学校里的一个男学生,高高大大的,手里拎着一布袋毛栗子,说是他爸爸让送来的,就是昨天和我们一起同行的大叔。我看见父亲一副很感动的样子,亲切地拍着学生的肩膀说:好好念书,考个好学校!你爸爸是个厚道人,等你将来吃上轻松饭了,你爸也就不用去干挖煤的辛苦活了。

那天中午休息的时候,父亲在火盆里拢了一堆煤火,将铁锅架在火盆上给我炒毛栗子,调皮的栗子在锅里欢蹦乱跳,噼啪作响,我等不及地拈了一个放进嘴里一咬,嘭一声炸我满嘴热气,甜甜的栗子面糊在嘴唇上,奇香无比。那些栗子我整整吃了三天,记得那是我吃过的最香的毛栗子,要知道那实在是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直到来年我还惦记香香的栗子,忍不住和父亲提起大叔送栗子的事儿。父亲却慢慢地说:你那个大叔今年不攒劲了,在煤矿上砸伤了腿,可怜他的儿子也不念书了,被照顾安排在煤矿当了工人。我默默地注视着墙角一堆烧剩的煤渣,似懂非懂地听着父亲的叙述,心里一片模糊的忧伤。只知道煤块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温暖,可谁知道它还带来了伤害!

后来长大了些,我喜欢读郭沫若的《炉中煤》,那优美的诗句,诗句中激荡的勃勃生机,以及诗人煤火一样燃烧的歌颂,曾经那样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热爱煤块,但我更加热爱那让漆黑的煤块重见天日的采煤工。于是有关煤矿的新闻报道也是我关注的重点,不幸的是一提及煤矿,必是和矿难连在一起,依然是塌方、瓦斯爆炸、透水事故等等。许多事故都是发生在管理不善的小煤窑上,政策每天都呼吁关闭小煤窑,可是一不留神国家重点经营的大煤窑照样出了事。

这样的情形让我心生恐惧,我都不敢再看这方面的新闻。似乎心一天比一天硬了起来,不看煤窑新闻了,冬天依旧生煤炉,许多个午后都是在温暖的炉火旁度过,看漆黑的煤块在深深的炉膛里熊熊燃烧,渐渐变得火红,最后又化为灰烬,一次次地被我端出去倒掉。许多煤块的一生就这样在我的火炉里快速终结,留给我余温、热水、热茶、还有嘎嘣脆的干馍片,当然也有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的栗子,不过都是外边炒好了买进来的,只有凉的时候才放在炉子上烘烤一下,但不管咋弄,总是没有当年大叔的毛栗子香。越是找不到当年的味道,越是怀念挖煤的大叔,想来大叔的儿子如今也是他爸爸当年的年龄了,化垭煤矿早已停止开采,也不知道大叔的儿子如今在哪里谋生?

有一天,作家迟子建把她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呈现在了亿万读者的面前,我看到的时候这篇作品已经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面对作家笔下的夜晚,我曾经有好多个夜晚不曾安睡。我一面感佩于作家犀利的文笔和惊人的发现,一面又讶异于作为女人的迟子建在这里给我们的一副冷静地近乎残酷的叙事表情。从此不能忘了小说中那个叫做乌塘的小镇;那个热心的曾经当过采煤工、每天出门前都要多看老婆孩子几眼的周二;许多从贫困地区赶来乌塘“嫁死”的像鬼一样可恨的女人;最不忍忘掉的就是不能掩埋死去丈夫的蒋百嫂,还有那座沉默的冰山。一切都是围绕乌塘的煤矿铺陈开来的,是煤块给乌塘带来了财富和不尽的热闹,也是煤块给乌塘带来了不幸和许多无法愈合的哀伤。可是我们能抱怨这一切竟是煤的过错吗?是它们把火热的心埋在地下千万年,可是重见天日后它们看到的却是人类早已变态的私心。我用迟子建的文字蒙住自己羞愧的脸,我知道煤块是会笑话我们的。

今年的冬天的确来地早,刚进十一月,一场寒流就把个美丽的金秋吹得烟消云散。母亲家的煤炉早早地生着了,我从娘家回来觉得自己的屋子格外地寒凉。于是也动手生火,寒流让煤价上涨了一些,不过也是能接受的。就在我买回煤块开炉生火的当天,网上报道黑龙江鹤岗煤矿发生特大矿难,94人死亡,14人失踪,就在一瞬间的功夫,近百条活生生的生命消失在漆黑的地下作业点上,而地面上上百个家庭将面临着怎样的不幸和打击?

我坐在火炉旁,又一次对乌黑闪亮的煤块产生了恐惧,我努力地不去看它们,可我又无时不刻地能感受到它们,温暧和热量就是有力的存在。在这个依然寒冷的季节里,我离不开它的牺牲和释放。诗友王鸿翔在他的《煤语》中曾经深情地把埋藏地底的煤块想象成怀春的少女,她恋爱的心里只有那些拼命出力的采煤工,她给他们爱的呼唤和启迪,热切地想让他们带自己逃离,虽然在拥有的瞬间也是分离的幵始,然而那个可爱的漆面素装的女郎在化成灰的最后一刻,心里依然充满了有情人的满足和甜蜜。和采煤工比起来,煤块是幸运和有福的。

鹤岗矿难每天都在播报最新消息,截止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死亡人数达到107人,失踪1人。我不想看最后的处理结果,所有的矿难处理大同小异。玩忽职守的领导虽然被撤了职,可是谁能保证他这辈子就不再烧煤?谁又知道当他看见红红的炉火的时候,心里会不会有别样的感受?这些都不是我能够了解的,我只想用文字表达一点自己对于采煤工和煤块的感恩,也算是对所有矿难中不幸逝去的生命的薄奠。

2009年11月

同类推荐
  • 送别

    送别

    《送别》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其作品主要包括诗词,如《春风》、《醉夜》、《无题》等;谱曲如《送别》、《祖国歌》;文赋如《悲智颂》、《李卓吾像赞》等,表现了这位大师出尘脱俗的艺术魅力。“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先生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 没有人烟

    没有人烟

    对“诗是语言的艺术”的说法似乎没有争议,但是,何物“语言”?这就有歧义了!我们可以遇见古今两种常见说法。第一种是诗与散文使用同一种语言;第二种是诗使用自造的专属语言。
  • 智慧毕现(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智慧毕现(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西滢闲话

    西滢闲话

    《西滢闲话》是陈源通伯先生在五四时期的主要作品结集。身为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他的这些随笔本来确为"闲话",但他忍不住要对时事发表议论的作法,使这些文章成为与大是大非相关的论题,绝非一个"闲"字可以了得。文集中的部分篇什确为无关"大局"的"闲话"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热门推荐
  • 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

    本书站在科学的立场,以考古发掘为依据,以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为分界点,对世界考古的重大发现进行生动传神的解说,力求重新再现历史文明,再次演绎古老传说,帮助人们揭开了地下沉睡千年的秘密。阅读本书,读者即可重读先人的思想,透视发达的古代文明,又可收获到心灵的愉悦与知识的富足。
  • 刘帝传

    刘帝传

    2016年的一位37岁男子,遭遇车祸灵魂偶然穿越时空,来到异界,穿越后附身于刘家村15岁少年刘俊身上,且看少年成神之路。
  • 林府嫡女纪实

    林府嫡女纪实

    重生了志愿将宅斗进行到底。唉,对手太强大后台硬,心计重,是只打不死的小强。我忍。暗自谋划,寻找后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喰种天堂

    喰种天堂

    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导致自己唯一的独生女被突变丧尸——狩猎者劫持。本已看破一切的喰种猎人王义毅然拿起武器踏上了拯救女儿的道路。让他没想到的是,随着拯救行动的开始。一场潜于水底的巨大阴谋慢慢浮出了水面……
  • 睡神附体

    睡神附体

    一个喜欢做梦的高三学生陈浩,意外的得到了一个睡神的系统,它可以通过做梦来构建自己的世界,还可以把自己梦中的东西拿到现实世界里来,可谓梦想成真,最恐怖的是陈浩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甚至控制别人的梦境,这就尴尬了,陈浩只想大声说一句:吾好梦中杀人!
  • 拿来时代:危机下的发展之路

    拿来时代:危机下的发展之路

    本书内容分为三篇:上篇,拿来的现实意义中篇,拿与不拿只是心态问题下篇,锁定“拿来”。作者阐释了在现代环境下的拿来主义的含义,以及在危机之下如何运用拿来主义来实现自己的计划,达到自己的目标。
  • 噬荒者

    噬荒者

    人类在这片大陆上远不是最智慧最强大最全能的生物,而是真正的弱者,无法翻身的弱者。唯一能够与其他种族对抗的,唯有噬荒者。
  • 我传:一个男人的三生三世

    我传:一个男人的三生三世

    重庆大学学生王琪在毕业前三天的一场舞会上为了3分钱门票踢了别人下裆,被学校开除,多年苦读付之东流,人生轨迹由此改变。没想到他却开启了传奇人生:运作庞氏骗局、边境赌石、赌场洗码、跨国绑架、英雄救美、“入住”世上最高牢房、动辄上百万的豪赌、险遭活埋……死里逃生之后他的人生又将驶向怎样一个未来?
  • 洪亮传奇

    洪亮传奇

    二人朝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少年朝二人走来。身高在140左右,有着形似火焰的黑发,穿着一件敞怀的蓝黑色运动服和一件纯黑色的裤子,脚脖上绑着类似于忍者的绷带,鞋是最普通的黑色老头鞋。最引人注目的是背上那一把大约80公分的长剑。花衣男子看了看背剑少年,起身朝背剑少年走去。两人相距一米左右。背剑少年与花衣男子四目相对,眼神上谁也不输给谁。
  • 你的出现如烟花

    你的出现如烟花

    她早已不记得他们的初识,没有长久的暗恋,没有浪漫的一见钟情。也许,在他的心中,她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一个一时感兴趣的玩具罢了。自那之后,一切都悄无声息的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