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3000000018

第18章 读诗笔记三札(3)

四川是一个移民大省,客家文化是入蜀的移民文化中尤为鲜艳的一朵奇葩。而龙泉,则是全川“客家人”最集中的区县。据龙泉驿区博物馆1999年的统计资料知,龙泉的“客家人”达28万人,约占全区人口的50%,龙泉区的“客家人”又占全成都“客家人”总数的50%。龙泉的洛带镇被称之为“西部客家第一镇”,蜚声海内外的“客家学术研讨会”每年也都在龙泉举行。这每年一度的研究成果,都在不断地充实着龙泉新世纪地域文化的宝库,也为龙泉居住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客家民系是我国汉民族众多民系中的一个很有特色和很有影响的民系。笔者插队在成都“东山”(龙潭公社)当知青时,曾有幸在客家人居住区生活了整整10年,3600多个日夜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艰苦创业、敬宗睦邻、爱国爱乡、包容重情的“客家精神”之魅力。客家籍书画家邱笑秋曾写过这么一首乡情诗:

豫闽粤川皆我家,

勤耕苦读勇开发。

乡音无改东山下,

百里桃林香客家。

笔者认为,客家人这种勤劳动、爱生活、善包容、重感情的优秀品质,是建设龙泉新居住区生活方式的重要精神源泉。

客家建筑有着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并注意与当地优秀建筑文化和川派园林艺术的结合。许多客家建筑的优秀遗产都在龙泉区,如洛带镇的广东会馆、江西会馆,再如十陵镇青龙村的碉楼民居——“周家老院子”、柏合镇二河村套院与祠堂一体的“钟家大瓦房”等等。研究民居的专家们情不自禁地感叹说:“世纪之交,在成都东郊有这样古风犹存的群体,实乃奇事”。

此外,在龙泉洛带镇东山坡上的四川联合经济学校之中,至今还保留着奇异的移民古树景观,一株株编了号的红豆木古树巍然屹立。这些树木是清前期从广东入川定居龙泉的客家人从岭南带来种植的,两百多年来,不仅老树挺拔葱绿,还繁衍了新的小树。红豆树远离热带在龙泉扎根繁衍的故事十分耐人寻味,每当山风撼树,枝叶的沙沙声仿佛就是在吟诵王维那流传千古的《相思》绝唱: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我们坚信,善于保护优秀传统积极进行文化交流的龙泉人,一定能在新世纪中创造出具有龙泉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新型最佳居住区。

2002年3月25日

说明:

2002年3月25日,成都市建委和龙泉驿区政府联合举办了“龙泉——二十一世纪成都最佳生态居住区建设研讨会”,万科老总王石等到会作了演讲。由于老朋友(龙泉区房管局局长)的数次邀请,笔者也赴会作了专题发言,本文即当时撰写的发言稿。2002年4月9日《成都晚报》刊登了这篇文稿,但对文中关于“地理(风水)优势”部分作了删减。为如实反映当时发言的内容,此文在收入本书之时,笔者作了复原。

乐哉仁者居 清深趣有余

——古人的美居理想与择居标准①

常言道:“安居方能乐业”、“有恒产者有恒心”。重视居住与购置家产,甚至把家宅看成是荫庇护子孙的百年基业,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所形成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一。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居可移气,养可移体,大哉居室”、“居善地,心善渊”和“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孟子、老子和荀子的以上四句名言,都讲的是住宅的重要性。所以,汉代的刘熙在《释名》中解释说:“宅,择也,言择吉处而营之也”。此后,南北朝的王征又在《黄帝宅经》中则进一步明确地指出:“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楷模,非夫博明贤而能悟斯道也”,“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若安,即家代吉昌;若不安,即门族衰微”,“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也就是说,在当今我们经常引用的英国名言“人造住宅,住宅造人”(丘吉尔语)发表之时的一千五百多年以前,我们的先辈就是已经把居住的重要性说得十分透彻了。

几千年来,在社会变革和生产发展的同时,中华民族也在为美好的居住理想而一代又一代地奋斗着,特殊的地理与文化环境,也逐步形成了民族的优秀居住传统和灿烂的居住文化。诗歌,作为时代的镜子,“感于事而发乎情”,便自然而然地记录了先辈们的居住状况与追求。翻开浩如烟海的中国历代诗词文赋,便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人(尤其是古代文人)在居住条件的创造与进步、居屋形式的形成与演变、居住文化的衍生与提升方面的追求与努力。

据《易·系辞》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孟子·滕文公》曰:“下者为窠,上者为营窟。”杜甫在《五盘》诗中对古人的这类居室的描写是“好鸟不妄飞,野人半窠居”。到了后来,既有“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②和“新宫实壮哉,云里望楼台”③之类的宫室官邸,也有“荜门不启扉,环堵蒙蒿榛”④和“野芦编作室,青蔓与为门”⑤之类的民居草庐;既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⑥与“十亩之宅,五亩之园”⑦的文人宅院,也有“庭院深深深几许”⑧与“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⑨之类的官宦府第。虽然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居住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历代流传下来的成千上万首栖居诗中,对宫廷官宦豪宅进行描写的相对较少,大量诗文主要都是在反映民间宅第、山居村舍的建筑形式、居住习俗与生活情趣。所以,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先贤们对居住理想的追求。根据自己读诗之感受,我把古代文人的择居标准和居住理想归纳为“三择”(择地、择境、择邻)和“三求”(求静、求安、求雅),分以下六点叙之:

一、择地

古人常说的“卜居”,即“择地居住”之义。“地段,地段,还是地段”,既是当今房产开发的首要原则,也是几千年来国人择居的首要标准,即明代王君荣《阳宅十书》所说的“卜其兆宅者,卜其地之美恶也”。用今天的话来说,择地,就是住宅地势和地理位置的选择。

唐代诗人白居易、张九龄、李峤都曾写过贤者择地而居的诗句(“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讲的都是《庄子·秋水》中关于“鹓鶵非梧桐不止”的故事。清代的乾隆皇帝也说过,“山无曲折不致灵,水无波澜不致清,室无高下不致情。然室不能自为高下,故因山构屋者其趣恒佳”⑩,这强调的是屋基地势之选择。即明人王君荣在《阳宅十书》中所说的“凡宅,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和清人吴才鼎《阳宅撮要·总论》中所说的“凡城市地基贵高”。所以,晋诗曰“山居是所乐,世路非我欲”,唐诗曰“站在最高处,千家恒眼前。题诗饮酒后,只对诸峰眠”、“草堂列仙楼,上在青山顶。户外窥数峰,阶前对双井”。关于地理位置,老子的观点是“居善地,心善渊”。以下几句诗文,可以看成是对古人心中的“善地”之注释。

丘壑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唐·白居易《中隐》)

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

(唐·杜甫《秋野》)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唐·杜甫《寄赞上人》)

山中幽绝不可久,要作平地学居仙。

(宋·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

须知大隐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静孤。

(宋·张伯端《悟真篇》)

福地安居自在,松间闲步烟萝。

(元·尹志平《西江月》)

锦城幽栖处,悠然远俗嚣。

种菊开三径,横琴咏九皋。

(元·赵善瑛《卜筑》)

凡结园林,无分村郭,地偏为胜。

(明·计成《园冶·园说》

出城相去路三里,闭户独眠书半床。

(明·王紱《静趣轩》)

这些诗文,用唐代医圣孙思邈《千金翼方》的话来解释就是:“择地,山林深远固是佳景,独往则多阻,数人则喧杂,必在人野相近,心远地偏。”用明代园艺家计成《园冶·相地》的标准来描述,即“足徵市隐,犹胜窠居,能为闹处寻幽,胡舍近方图远?……去城不数里,而往来可以任意,若为快也”。用今天的话来讲,即距市中心不远,生活方便,但又可隔断喧嚣,居住品质高的区域(即配套齐备的城边或近郊)才是最宜居之地。

二、择境

即选择宜居的生态环境,力求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这里,笔者从以下10首诗中作了摘句: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三国·曹操《龟虽寿》)

窠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晋·张华《情诗五首》)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晋·陶渊明《饮酒》)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唐·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

桃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唐·杜甫《卜居》)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唐·孟浩然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

(元·张养浩《双调折桂令·过金山寺》)

人间何处宜闲住,除却桃源,便向潇湘去。

杨柳桃花千万树,不须更觅深深处。

(明·杨基《蝶恋花·卜居》)

仙人自爱楼居好,六面山屏晓镜妆。

(清·沈曾植《西湖杂诗》)

上述诗中的“卜宅”、“卜居”、“卜筑”中的“卜”,即“预测”、“选择”之义。从诗句中的“风寒”、“阴雨”、“草木”、“林泉”、“林塘”、“山水”、“柳桃”可以看出,古人择居,注重的是气候暖湿及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孟浩然和张养浩的“卜筑因自然”和“天与安排”两句,便将“天人合一”融入了居住标准之中。

三、择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中华大地妇孺皆知的两句成语。据《左传·昭公三年》记载,“谚曰:‘非宅是卜,惟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而“孟母三迁”的故事,则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择居标准的最通俗的诠释。这一点,也充分地反映在历代栖居诗(文)中。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晋·陶渊明《移居》)

孟母迁邻罢,将军辞令初。谁怜草玄处,独对一床书。

(唐·李峤《宅》)

居必择邻,行必依贤。

(唐·皮日休《足箴》)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扫洒潭中月,他时望德邻。

(唐·独孤及《答李滁州忆玉潭新居见寄》)

楚山有高士,梁园有遗老。筑室既相邻,向田复同道。

(唐·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陋室铭》)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人生孰若安居之乐?

(宋·辛弃疾《新居上梁文》)

左右前后惟此君。德不孤,必有邻。

(宋·杨万里《赵平甫幽居八操·竹斋操》)

高山流水知音许,古木苍烟入画图。

(元·马致远《任风子》)

不见古人卜居者,千金只为买乡邻。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他年买宅成高隐,只傍孤山处士家。

(清·梅枚《秋水园看梅花》)

境以居人重,情因遇故深。

(清·俞南史《过顾茂伦村居》)

上述十四句关于“择邻”的诗文,与如今我们强调的“买房就是买居住品质”,即强调居住区的居民素质、区域品位完全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现代的这些新的居住理念,实质上就是在我国优秀居住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的继承与弘扬。

四、求静

“静”,即:安静、静止、平静、娴静、安详、洁净。“至虚极,守静笃”,是老子的重要主张,以“静”修身养性,也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如《论语·雍也》的“仁者静”,《庄子》中的“静然可以补病”,《礼记》中的“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淮南子》中的“君子之道,处静以修身”,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等等。落实到宜居上,《左传》说得更加具体“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古人对“清静之境”的描述与追求,也体现在歌唱住所和咏吟居住环境的大量诗句之中。笔者大略地翻阅了一下自己能搜集得到的资料,仅从晋代到元代的诗词中,咏“清静”之诗句就有数百上千之多。而令人意外的是,对“清静之境”描写最多的诗人竟然是生活在宫廷乐舞及群臣与后妃丛中的宋太宗赵光义。在他的《缘识》等诗中,就有“清秋寂静华堂深,听之令我思沈吟”、“高山树叶翠森森,寂静因中道最深”、“寂静半斜闲,看书心更好”、“寂静人歌咏,愚情岂易知”、“玄元一气不相监,清静如存意马衔。大隐居鄽迷小道,绝巅顶上白云岩”等等。虽然,从遣词与意境上看,这些都算不上什么名句,但却也反映出即便是尊为“天子”的帝王,其实也是喜欢幽静环境的。因此,寄情于山水的文人雅士们则更是留下了咏唱“清音”、“清静”、“寂静”、“幽静”的大量栖居诗篇。笔者根据自己的偏好而摘录下来的有以下十来句: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晋·左思《招隐二首》)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南朝民歌《子夜四时歌》)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闹。

(唐·王维《桃源行》)

闲居日清静,修竹自檀栾。

(唐·王维《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寂无城市喧,渺有江湖趣。

(唐·白居易《闲居自题》)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

(宋·苏舜钦《沧浪静吟》)

只将清静为真乐,合住春秋岁八千。

(宋·崔敦礼《鹧鸪天》)

自今师古训,念念贵清静。

(宋·陆游《小疾自警》)

仙官道家妆,静处立标格。

(宋·李石《腊梅二首》)

世俗不知幽静处,神仙隐在有无间。

(宋·白玉蟾《题上清法堂壁》)

乐恬淡、清静家风,一片灵台莹如洗。

(元·宋德方《雨霖铃 鸣鹤余音卷一》)

清静安居堪久计,住一日,胜千金。

(元·尹志平《江城子 别樊山先天观道友》)

不俗。不俗。清静志坚仙福。

(元·马钰《无梦令》)

居山寂静、悄悄实潇洒。

(元·王哲《心月照云溪》)

这些诗句中所说的“闲居日清静”、“ 寂无城市喧”、“静中情味世无双”、“乐恬淡、清静家风”、“ 只将清静为真乐,合住春秋岁八千”等等,实质上都是前人对幽静环境宜于居住和健康的经验总结与宜居理想的描述。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噪音会影响人的睡眠与情绪,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住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所以,一贯坚持反噪音污染的美国博士罗伊斯先生将噪音称为“现代瘟疫”。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来看中国古人咏幽静环境的诗篇,不禁使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居住文化之中确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与继承的宝藏。

五、求安

“安”,即:安全、安稳、安适、安逸。“平安是福”,这是中华民族世世相传的一句俗语。辛弃疾在《新居上梁文》中的名言“人生孰若安居之乐”,更是体现了中国人代代追求的居住理想。

关于“安居”,唐代诗人写的是“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宋代诗人写的是“安居岂城市,避世必林泉”、“迟日香生草木,淡风声和琴书。安”;元代诗人写的是“神气和同,子母得安居”、“福地安居自在,松间闲步烟萝”、“ 满目青山似画图,道人于此即安居”、“ 清静安居堪久计,住一日,胜千金”、“安得壮士挽天河,一洗烦郁清九区,坐令尔辈皆安居”。这些诗词所描写的“安居”,即社会安定、环境安静、邻里和睦。

客观地讲,由于中国民居(尤其是城市贫民和乡间民居)多为竹木结构,加之受居住习俗与生产力水平的影响,确不如西方石材结构的建筑牢固。以杜甫之宅为例,就经不起风雨的袭击,出现了“卷我屋上三重茅”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困境。但并非古人不讲求居屋的建筑质量,如宋代的苏轼就曾赞曰:“华堂夏屋有吴蜀之巧”,古代的文人们也在一些栖居诗中表现了自己对屋室建筑质量的追求。以下5首描写建房和拆迁之诗,便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唐·韩愈《石鼓歌》)

况兹是我宅,葺艺固其宜。

平旦领仆使,乘春亲指挥。

(唐·白居易《春葺新居》)

幽居有忙事,为竹绕墙隅。

雨后青葱否,风前安稳无。

(宋·曾几《二儿次韵予亦复次韵二首》)

同类推荐
  • 掌上流云

    掌上流云

    本书以散文的笔法描绘草原的生活图景,收录有:《雪地篝火》、《青草远道》、《月光手帕》、《静默草原》等。
  • 行走在路上的身体和灵魂

    行走在路上的身体和灵魂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骑行天下之时,在承接山水的滋养和灵润中的漫思之妙笔、逸想之绝唱;《行走在路上的身体和灵魂》就是你年轻心灵的一面镜子,展卷而读,从那字里行间,你将发现一个勇于冒险、无畏前行、融心大块的自我!
  •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作者高安侠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关注“人”,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在平静的文字背后暗藏悲天悯人的情怀,充满了个性和智慧。在文本中有很大比重的作品是对历史的独特诠释,作者常常试图叩开锈迹斑驳的历史之门,造访历史。《我们身边的空缺》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非常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时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令人耳目一新。
  • 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本书通过历史事实,不仅详细地阐述了开国帝王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而且更着重介绍了这些开国帝王在用人、纳谏、理政、变革、决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智慧。
  • 原野随笔:每天变傻一点点

    原野随笔:每天变傻一点点

    本书收入了作者的“生生不息”、“梦想”、“幸福可以分为两种”、“财富离幸福仍然很远”、“每天变傻一点点”等90余篇随笔。
热门推荐
  • 蜜语甜言

    蜜语甜言

    陈蜜的平凡校园生活。真的很平凡(⊙﹏⊙)平凡地让陈蜜觉得,主角光环失效了吧……
  • 流星的召唤

    流星的召唤

    主角晨逸在暴风雨的袭击中不幸遭到天谴(雷劈)大难不死,而又在梦中得到几门神奇的功法,从此晨逸在宗门最底层突飞猛进。
  • 废柴公主逆袭之路

    废柴公主逆袭之路

    她是白家大小姐,原本拥有一切,却被妹妹夺去,落入异世,摇身一变,成了公主。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她又该怎样活下去……
  • 穿越千年的眷恋

    穿越千年的眷恋

    他,冷艳杀手转世,重生在史称“分桃”的主人公身上;肆意挥洒人生,舞断东周列国;书写一世繁华的别样人生;他,少年王侯,惊才艳艳笑傲群雄;为了他,抛却江山,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只为能与他相伴左右;看他们如何扭转乾坤,主宰命运,打破既定的宿命,谱写旷世的爱恋
  • 大邦神

    大邦神

    “历尽万年重生,只为亲手把你葬送!”“爱我不爱我,我都等着你!”一场蕴含诡异的乡村屠戮!一段攸关生死的远古神话!一个独行少年的传奇人生!一个人,一套功法,一段情缘!大邦神,正在连载书友群:73028497,欢迎加入讨论。
  • 神奇宝贝之终极传奇

    神奇宝贝之终极传奇

    神奇宝贝传奇的番外之作,大家可以搜索《神奇宝贝:传奇》。前作更加注重剧情,而本作将为大家带来酣畅淋漓的极爽战斗!既是力量与技巧的比拼,邪恶与正义的战斗,也是智慧和诡计的轮回!
  • 山海寻妖录

    山海寻妖录

    五年前,一起突然爆发的妖兽狂潮,使天朝的人们第一次知道了妖兽的存在,而为了应对突然出现的强大妖兽,天朝最强部队“炎黄”也不得不提前启动了名为“超然”的计划,同时,随着妖兽的出现,那些隐藏在都市之下的神秘组织为了获得妖兽的强大力量,也渐渐曝光在炎黄的视线中,与炎黄争夺起了妖兽的控制权,而妖兽的力量也在慢慢聚集,多方人物齐聚一堂为了各自的目的斗智斗勇,却不知他们早已被一只巨大的黑手牢牢掌控,随意把玩……
  • 易是烊光千万玺i

    易是烊光千万玺i

    易烊千玺,你笑起来的时候,梨涡很好看,比春风更醉人。你唱歌的时候咬字很好听,一言一语,字字分明。你说话的时候,声线有点点沙哑,听上去像羽毛抚过指尖,恼人又挠人。你跳舞的时候气场全开,举手投足都极具风采。你真的很好!未来十年,不要怕,我们陪你一起走
  • 超级丹田空间

    超级丹田空间

    刚刚上班一个月,单位就倒闭,被碰瓷坑了遣散费的林飞,苦逼的人生,得到了转机,碰瓷物居然让他激发了异能,并且丹田出现了神秘的空间!霸道的阳刚异能身体,居然是天下间各种妖魔鬼怪流口水的对象,而阳刚的气质,更是对美女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苦逼的林飞却需要苦受自己的处男底线。苦逼的林飞泪眼汪汪,这一切他喵的都是坑爹的丹田空间惹的祸啊!
  • 盛医世妃

    盛医世妃

    她是神医之后,却因一道冰冷圣旨家破人亡,流落街头,那年她五岁。不幸被卖,怨妇揍打,临死之际,得上天眷顾,被人救走,得贵人授传世医术,修自家医经,成至圣医道。一次邂逅,王子留情,种终世情缘,十年,她历经千苦终平自家冤案,可也自此成就了她至圣王妃之路。本书共分三卷,第一卷娟飞蠕动;第二卷作茧自缚;第三卷破茧成蝶。盛医世妃,欢迎点看,绝对不是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