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吃完中午饭,就对老爹说:“爸,
俺想去给爷爷奶奶他们上上坟。”
张爹说:“俺跟你一起去。
从你那回来时,俺去过,
那时候地还没化冻呢,光烧纸了,也没添土。”
张三爷俩就往外面走,小丫头还想跟着,
张妈没让,就让她看电视了。
张三从缸后拿出铁锨,就出门了。
他们爷俩先到小卖店,买了两捆烧纸。
张三用一张百元大钞在烧纸上拍了两下,这就算印好了。
用火一烧,到那边就是真钱了。
至于那边啥样,谁也不知道,可能那边的人挺得过的。得过,就是过的不错的意思。
要不只见这边的人有主动去那边的,
不见那边的人主动来这边的呢。
张三又买了五个红皮的塞进装烧纸的方便袋,拎着就跟老爹一起往坟地去了。
张三家的祖坟在屯子的西南,位于原先的南泡子边上。
大大小小的坟头也有几十个,分成五行,这就是说明已经有五带人长眠于此了。
张三先在爷爷奶奶的坟前点着了纸,然后又从火堆里抽出一些。
挨个坟头分了两张,这就算让他们借光了。
张三点了一根烟,把摆成一遛,就挨个点着了。
质量还不错,都是俩响。
这就是召唤爷爷奶奶来取钱呢。
烧完了纸,张三就开使用铁锨端土往坟头上添了。
这个也有个说道,就是不能在坟头的附近取土,
要走出百步开外才行,而且不能用土篮子啥的装土,
必须用铁锨往回端。听说这还是改良过的版本呢。
过去都是用手给捧回来的。可能这也是孝心的表现方式吧。
张三费了半天劲,才把土给添好了。
他就拄着铁锨在那喘气。喘了一阵,才喘匀乎了。
他指着上面一行的一个坟头问老爹:“这是咋回事呀?”
张爹往那个坟头看了一眼,见那个坟头上压了一张红纸。
就说:“去年你二太爷爷家的你弟弟结婚了,这就是来告诉祖宗一声。”
原来在张三老家这有个传统,家里有啥大事了都要告诉祖宗一声。
有喜事就在坟头上压张红纸,
要是有丧事,就在坟头上压张烧纸。
不管这支人离老家多远,都让家里的人回来在祖坟上压纸。
这就是不忘本的意思。张三扛着铁锨,又在坟地里遛得一圈,
见小时候跟爷爷,老爹他们种的榆树都快成才了。
一棵棵都有碗口粗了。
已经形成一大片的林子了。
树上还有挺多的喜鹊在那搭的窝。
还有不少的小鸟,在林间鸣叫,显得坟地更加幽静了。
这些坟头都是后来重新堆起来的,以前的都在****时期给平掉了。
那时候,是不让留坟头的,说要深埋啥的。
运动过去后,有的讲究人家,又给堆起来了。
现在殡葬改革了,不让土葬了。
但也只是要求火化,烧完后,大家还是把骨灰给拿回来,装进棺材里,给埋上了。
修的坟头还跟以前的一样大。也不知道火化跟土葬有啥区别。
好像除了让人民多花一笔火化费以外,在就没别的了。
张三爷俩上完坟了。
刚走到南村口,就看见王二叔家大门口围着一群人。
旁边还停着一辆小轿车,人们都在那吵吵吧火呢。
张三走到人群外,往里边一看,见到一个西装革履的干部正在那指手画脚的摆唬呢。
张三听了半天,才听明白了。
原来他说王二叔偷了国家的树了。
张三觉得这家伙就是裤角子扎麻绳——装屁呢。
那吗大的树礅子明晃晃的在那呢,你又不瞎,咋就看不见呢?
王二叔让这家伙气的直哆嗦,话都说不成个了。
正这个时候,王二牤牛子扛着二大镐从北边回来了。
他向大家一问,整明白了是咋回事后,
就对干部说:“你有几天没洗澡了?”
那个干部没整懂他的意思,还在那说呢:“我们天天都洗澡,不像......”
王二牤牛子不等他说完,就截住他的话茬,说:“不对呀,你天天洗,咋还皮子痒了呢?”
那个官员刚要瞪眼珠子。
王二牤牛子又说:“你还别不服气,那么大的树礅子在那处着呢,这明明就是人家门口的树被风给刮倒了,你偏要说成是偷你们的。
你这不是欠揍还是啥呀?”
那个干部可能开始是真没看见那个树礅子,这才整出来这么大个乌龙。
可后来发现了,又有点抹不开车了。
他还想坚持自己的说法呢,王二牤牛子往他跟前一凑乎,好悬没给他撞个大跟头。
这家伙,这才发现,有十多个老农民往他身边走呢。
他也不傻,就赶紧上车了。
开着车就跑了。
在农村,冤枉了别人,最好赶紧跑,不然让农民围住,你都整不清是谁打的。
做农村的工作,正经得讲点策略呢。
简单粗暴,只会把事情整的更糟。你要是认为农民好管理,那你就错翻了眼皮了。
这帮人犟着呢,各个都是认死理的家伙。
等人们都散开后,张三这才整明白那个干部为啥看不到那个树礅子了。
王二叔把截下来的树头正好放到树礅子的南边了,
那个干部从南边过来,只能看到支楞八翘的树头,看不到那个树礅子的。
可你后来弄明白了,你就走呗。
偏偏要把白的说成黑的,
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了。
要不然就是还没从以前的领导说啥就是啥的思想观念里转出来呢。
张三爷俩回到了家,张爹没让张三进屋。
他对着屋里的张妈喊:“我说,你把柜盖上的那瓶白酒给俺们拿出来。”
张妈就把酒瓶子递出来了。爷俩用白酒洗了手,这才进屋了。
张三刚在炕沿上坐了,闺女就爬到他身边了。
张三就抱起闺女,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继续跟爸妈唠嗑。
闺女可能知道老爹要走了,坐在张三腿上,小脸绷的紧梆梆的,不大乐呵。
张妈见了,就对儿子说:“你带她出去玩一会吧。”
张三低头看了一眼闺女,见她这个小模样,心里也不大好受,就抱着闺女往外走。
张妈赶紧给小孙女穿上了鞋,张三就把闺女抱到院子里了。
一阵风吹过,天上有一个塑料袋子飘过来了,飘的还挺高的。
小丫头就指着塑料袋说:“飞呀,飞呀。”
张三突然想起仓房里还有个自己以前玩的风筝呢,他就连忙进了仓房,从椽子上的钉子上摘下来了那个风筝。
这个风筝还是爷爷给小时候的张三扎的呢。
‘大蜻蜓’的式样依旧,只是颜色不是很鲜艳了。
张三拽了拽线,见还挺结实的,
就抱着闺女,拿着风筝出了仓房。
张三让小丫头在旁边站着看,他自己先把风筝线放出来一段,然后迎着西南风跑了两步,就把风筝往天上一抛,
立刻拉紧了线,等风筝飞起来后,在慢慢的放线。
只要风筝要往下落,张三就会把线拉紧,并且向迎风那边拽,这样反复几次,风筝就放到天上去了。
小丫头看着在天上飘飞的风筝,就又眉开眼笑的了。她还紧着在地上蹦跶,小胳臂还直扇乎,可能她也想飞上天吧。
张三陪闺女放了一个多小时的风筝,小丫头的兴奋劲才过去了,父女俩这才进屋了。
张三进屋一看,老妈正从冰箱里往外拿肉呢。
张三问:“妈,你拿肉干啥?”
张妈说:“俺想包点饺子。”
张三说:“前天不是吃过了吗?”
张妈说:“上车饺子,下车面。
出门时,吃点饺子,路上顺当。”
张三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见都四点了。
就说:“妈你快别忙了,不赶趟了。”
张妈也看了一眼挂钟,这才把肉又给放回冰箱了。
好像还挺后悔的样子。
张三说:“妈,我到省城在吃,俺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能饿着咋地呀?”
张妈看了一眼儿子,说:“那你路上小心点哈,俺领宝宝出去串门子了,
不然她要是跟着你,哭起来就不好了。”
说完就领着小孙女出去了。
张三看着老妈和闺女走出大门了,这才回到里屋,把自己的衣服,证件充电器啥的往那个装着‘铜钱’和小铁球的方便袋里一塞,拎着就出来了。
张爹看了儿子一眼,说:“你先等等。”
说完了,他又找出一个方便袋给套在外边了。
又对张三说:“外面要是不好混,你就回来哈,
咱家这不是还有地呢吗?”
张三点了点头,说了声:“爸,那俺走了哈。”
张爹点了点头,没出声。
张三就在春天的晚风中踏上了离乡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