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9300000007

第7章 我们为什么爱评价?(2)

这让我想起了13年前的一次经历。当时,我去一个心理热线实习,观摩一个心理志愿者接电话。听众讲到了她童年时被针扎到的疼痛和没人管的辛酸。听到听众的故事,那个志愿者特别兴奋,因为她童年时也有一次被针扎得鲜血淋漓。她开始讲述她的体验以及后来的感悟,最后问对方:“你和我是一样的吧?”对方显然没有认同,在沉默中挂掉了电话。

看起来,这个故事和前面的故事完全不同,因为前面的两个来访者似乎有了共鸣,而后面的听众显然对心理志愿者起了抵触心理,但是,这两个故事真的有什么不同吗?前面两个来访者,他们真的是知己吗?所谓知己,是“你深深地知道我自己”。但我认为,这两个人不过是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而已,他们根本就没有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也对此丝毫不感兴趣,例如他们在那番“对话”中根本没有给予彼此回应。

你可以仔细观察任何两个在喋喋不休的人的对话。在多数情形下,你都可以看到,他们说得越高兴,就越是对对方不感兴趣。

在那些特别有表现力的影视作品中,两个相爱的人之间常会出现长长的沉默,但这沉默不是令他们更远,而是令他们更近,便是同样的原因。

我们内心越矛盾,就越自恋

德国哲人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著作《当下的力量》中称,绝大多数人都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将“我”等同于思维。关于这一点的最经典表述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我此前的文章《远离你自我实现的陷阱》中也谈到,因为我有一个想法“我是一个睡眠很浅的人”,而我果真被这个想法所左右,真的变成一个很容易被惊醒的人。这类故事典型地反映了我们是怎样被自己的思维所控制的。

思维只不过是“真我”的一个功能而已,而我们却将思维视为“真我”自身,这导致了我们各种各样的问题。

“真我”是恒定不变的,如果我们能与“真我”合一,那么我们将会获得真正的安全感。相反,由无数种思维组成的“小我”是一直处于变化中的,所有的想法都是有严重局限性的,而每一个想法的消失都会令“小我”感觉到自己要死去,所以,惧怕死亡的“小我”会极力维护自己的想法,以此维护“小我”的恒定性。

这是我们喜欢评价的根本原因,评价自然是来自思维,而我们如此挚爱评价,是因为我们多数情况下将“我”等同于思维,但这只是“小我”而已,而非“真我”。

“小我”的重要特征是自恋和二元对立。自恋,即“小我”会认为自己左右着世界,而“小我”既然是由无数种想法组成的,那么这种自恋的具体表现就是捍卫自己的所有想法,不管这些想法是什么,都急于将其付诸实施。

二元对立,即“小我”是矛盾的,“小我”的任何一个具体想法都有其对立者。譬如追求成功的对立是惧怕失败,渴望快乐的对立是惧怕悲伤……

二元对立带来了冲突,“小我”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想法的争斗,这种内部冲突令“小我”感到痛苦,于是“小我”渴望将内部冲突转化为外部冲突。那样的话,“小我”的痛苦不仅会有所减轻,而且外部冲突中的优势感还满足了“小我”的自恋需要。

结果,原本内心中喋喋不休的念头的争斗变成了外部的争斗,而评价便是外部争斗的初级表现,再发展下去便是控制、暴力和战争。

怎样才能放下评价,停止想喋喋不休的思维,而拥有清澈的感受呢?

一个很好的办法是,允许“空”的出现。

沉默便是“空”。在咨询室中,如果心理医生容纳沉默的发生,并帮助来访者捕捉到沉默中的信息,那么会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投射和认同的游戏,而这些游戏都是极具局限性的。例如,依赖者以为自己只有依赖别人才会被人爱,控制者以为自己只有强大才会被人爱,但这是真的吗?只要能清晰地觉察到这个游戏,来访者会很容易明白,自己所执着的逻辑是非常片面的,自己完全可以换一个活法,甚至换无数种活法。

聆听:你能给别人的最好礼物

普通的人际关系中,如果一个人能不加评价地倾听并容纳沉默的发生,一样可以导致类似的结果发生。对此,德国哲人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著作《当下的力量》中给予了引人入胜的描绘:

当你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要仅用你的大脑去聆听,还要用你的整个身体去聆听,在聆听的时候去感受你内在身体的能量场。这会将你的注意力从思维中带走,并创造一个真正没有思维干扰的、便于真正倾听的宁静空间。这样,你就会给予其他人空间—存在的空间。这是你可以给别人的最珍贵的礼物。

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去倾听别人说话,因为他们大部分注意力都被思维所占据。他们赋予自己思维的注意力比赋予别人说话内容的注意力要多得多,而对于真正重要的东西—别人的话语和思维之下的存在却丝毫未留意。当然,你只有通过自己的存在才能感受到别人的存在。这体现的就是合一,就是爱的开始。在存在更深的层面上,你与万物是合一的。

这是“空”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在其他关系中,“空”也具有神奇的力量。

我爱玩摄影,而资深的摄影爱好者知道,一张好照片的一个特征便是有“空间感”。要拍出这样的照片,就需要去注意取景范围中的空间,而不是将注意力全放在实物上。

并且,想拍出任何一张好照片都需要先腾空自己的脑袋,也即放下自己的思维,那样才能将注意力投诸被拍摄的对象上,从而能用心碰触到被拍摄对象的迷人之处。如果你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思维上,不管你怎么拍,都很难拍出震撼人心的照片。

一张照片并非仅仅是对拍摄物的表现,一张照片表达的是一种关系,是你的“真我”与被拍摄物的本真的关系。

心理咨询也一样,心理医生并不能“治好”来访者,而是提供一个关系,这不是心理医生野心勃勃的“正确小我”与来访者“错误小我”的较量,而是心理医生的“真我”与来访者的“真我”相遇。哪怕这样的相遇只是一瞬间,它也足以颠覆来访者的“小我”对自己某一片面逻辑的执着。

急于追求确定感,就会丧失创造力

为什么一个好的心理医生会不断问来访者的感觉,一个好的督导老师又不断问被督导的心理医生的感觉?

这涉及一个核心问题:感觉是什么?

对此,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回答是:感觉是我的本真与其他存在的本真相遇那一刻的产物。

不过,因为关于感觉的说法很多,不妨给这一定义加一个形容词:纯净。纯净的感觉是我的本真与其他存在的本真相遇那一刻的产物。

依照这一定义,假若你执着于“小我”,你也就不可能与其他存在的本真相遇了。

所以,不管一个心理医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那些知识必定是思维层面的内容。如果他执着于这些知识,他就不可能与来访者的“真我”相遇,好的疗效也就不能发生。

一个心理医生执着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执着于“小我”的自恋—“我早就知道咨询室中会发生的一切,我能左右咨询室中的一切”。而沉默则会突破这一自恋,它不仅会打断来访者和心理医生的投射与认同的孤独游戏,也是心理医生已事先假定“我并不知道咨询室会发生什么,我也不了解来访者,除非来访者映现出其真我”。

这一假定本身即“空”,只有当我们真的相信了这一点,我们的“真我”才能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本真相遇。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喜欢使用评价的人喜欢确定感,说起话来斩钉截铁,而富有创造力的人却势必能容忍甚至喜欢模糊状态。

这是因为,评价源自“小我”,而“小我”无比自恋,真以为自己知道一切、能左右一切,所以喜欢评价的人就喜欢表现“小我”的自恋。相反,富有创造力的人不会急着去解释。他们知道,所谓的模糊状态,也即自己的“真我”还没有和事物的本真相遇。这时,假若急着去解释,就是强行将“小我”强加给事物,于是就远离了事物的本质了。所以,容纳模糊状态也就是他们的“真我”和事物本真慢慢相遇的过程。

苏格拉底说,知道得越多越明白自己无知,而只有接受自己的无知状态,才可能知道更多。相反,那些总以为自己知道很多的人,也就是真的无知了。

牛顿构建起经典力学体系后,有物理学家开始认为,物理学走到尽头了,其他人只能弥补一些细节了。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又有人提出类似的观点。结果,量子力学又出现了。

这是一种很有趣的对比,而这种对比也体现在一切关系中。那些自以为掌握一切、能左右一切的人,最多只能将自己的“小我”凌驾于某一领域之内,他可以获得权力感,但总是会阻碍这一领域的进展;而那些能对这一领域真正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总是愿意承认自己无知的人。

同类推荐
  • 性格决定命运的24堂课

    性格决定命运的24堂课

    本书对人生性格做了精辟的分析和总结,告诉每一位读者,性格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因为,性格决定了你的命运,所以,改变性格即改变命运!书中的每一课都是成功者的经验,创造者的智慧。相信您全面阅读、深刻领悟后,必将突破人生性格的局限,获取非凡的成功和无穷的财富。
  • 做有志气的男孩

    做有志气的男孩

    《做有志气的男孩》讲述了:有志气的人不会被利益所诱惑,他有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失败后不颓废、逆境中压不垮、贫穷下不卑微。
  • 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在绝境求生存、求发展、创造机遇和把握机遇的典型案例,并加以说明和评论,从十二个方面分别展开,力求给读者新的启示,在求职、工作、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没有机会创造机会,化劣势为优势。
  • 理想·掌握自己的命运

    理想·掌握自己的命运

    本书是《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系列丛书之一。人生短短数十载,如果没有了理想,就像是一个人踽踽独行在黑暗无边的路上,没有光,没有方向,可想而知,当人生的征程结束,其意义在哪里得以凸显!所以年轻的人们,怀揣着你们的理想,撇下周遭之人对你们的批判和指责,坚定地走下去吧!本书旨在通过不同的关于对理想追求的小故事来告我们生命诚可贵,理想价更高,希望能给那些怀揣理想的青少年们一些鼓励和帮助!
  • 小事成就大事

    小事成就大事

    世界一流企业的杰出员工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好小事,能够抓住工作中的一些细节。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饶有哲理的故事,向读者表明了一个关键的人生和工作准则: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之前必须做好小事!
热门推荐
  • 破六道

    破六道

    怒破六道,纵横乾坤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末世之王者的天下

    末世之王者的天下

    末世开始,灾厄降临!世界重新洗牌,在末世里的人们该如何挣扎?
  • 小吃货李二烟

    小吃货李二烟

    李诗瞳,外号李二烟,是个名副其实的吃货,因为吃变成了小胖子,因为胖而感受到许多不平等的待遇。这一切逼着她不得不做出改变,也告别了美食。
  • 绝世锻造师

    绝世锻造师

    今天师傅刚走,我就跑来去隐居。直到一天,一不知情的少女闯进家门,才发现命运的开始。少年林凌,拿着锻造锤,跑来跑去,又一次穿越。时代的开始,呵呵,穿越到大型的城市,看见了一片不凡的风景,命运结束,是开始?一切尽在逆天锻造师。
  • 生育调节与流产

    生育调节与流产

    本书结合临床具体情况重点介绍常见的各种避孕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避孕失败后早期妊娠的终止方法;自然流产和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官腔镜、腹腔镜在计划生育中的应用。本书内容精练,通俗易懂,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适合广大医务人员、妇幼保健人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阅读参考。
  • 一个交易

    一个交易

    来做个交易吧,许下你的愿望,让我来实现它,拿出你的宝物,交易只有一次。
  • 你在我的花树下

    你在我的花树下

    美好的校园,纯洁的友谊,浓浓的爱情,青春,充满活力!
  • 我们的8090年代

    我们的8090年代

    《流年笑忘书》,副题为:一九八零年代至今趣闻轶事录。本书作者以80年代作家的个人视角,将1980年代以来三十年共同经历的历史记忆,以个人回忆的方式,书写的妙趣横生,读之其乐无穷。本书构思新颖,深刻领悟法国文豪罗兰.巴特的绝妙文笔与行文结构,并以意大利文坛奇才卡尔维诺和法国经典作家拉伯雷式童言无忌与放诞不羁的幽默精神,贯穿全文。在兼具日式童年漫画般幽默风格的同时,也附带了个人精神成长期内的感伤、思考与觉悟。全书50万字左右,文笔精练、简洁而诙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