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19500000104

第104章 李牧早年抗击匈奴

李牧凭着一己之神勇带领边境百姓抵抗,可他确实没有三头六臂,面对成千上万训练有素的匈奴骑兵,他杀不尽射不完,而他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边境百姓死在匈奴骑兵的马刀下。

杀是杀不完的,别说杀了,就是这些骑兵立马横刀不动,要杀完这些人,也要把他累得半死,何况这些骑兵不是稻草人,而是机动性很强,作战能力很强的马背上民族。

李牧看着所有的百姓在战斗中死去,看着他们的家园被焚毁,看着他们的财物被抢劫,而他被骑兵团团围住,想救这些百姓的生命财产是不可能的了。

他现在唯一该做的是杀出一条血路逃命,然后东山再起,再去复仇。

只李牧一人,是没有人能拦得他住的,他化悲痛为力量,振作精神,杀开一道口子,冲出了骑兵的包围。

匈奴骑兵哪肯善罢甘休,一直穷追不舍,李牧反身一箭,望准打头的将领射去,直穿心口而过,箭支又连连穿杀了后面的好几个骑兵的心口。

匈奴骑兵这才不敢猛追,李牧得以逃命。

经过这一战,他明白了,像这种小打小闹只会害死更多的边境百姓,要想彻底的打败匈奴大军,只有参军入伍,有朝一日手握重兵,然后再与匈奴骑兵决战。

他毅然地决定了,参军。

战国时代,兵丁都是强征或者强抢的,所以,只要你想参军,不仅不要找关系、使钱财,还能得到些许卖命钱,于是,李牧轻轻松松的就当上了赵国雁门一带的镇边军。

公元前266年,20岁的李牧当上了一名戍边小兵。

刚进军营,管你是龙是虎,只要不是皇帝打过招呼的,一律的从小兵做起。

但凭着李牧的本事,不出三个月就在军中脱颖而出了!

本事倒是有了,但他的上司不可能会无缘无故的说,李牧是个人才,表现不错,来,我把将军的位子让给你坐。

充其量只是让李牧做个小头领,说难听点就是让李牧做他的刀刃,平时不管你的死活,有难的时候拿你来挡刀。

李牧做梦都想当将军,然后训练一支铁兵,好去与匈奴决战。然而,他没有关系,也没有钱财,更没有机遇,只有做梦才能当将军。

他不可能用长鞭指着这驻守雁门关的戍边将领说,你个没用的废物,死开,让我来指挥。你是闲着没事干,占着茅房不拉屎,老子还有深仇大恨没有报呢!

李牧没有抱怨,只是苦苦的盼着一个机会,一个让他驰骋疆场的机会。

就在李牧投军不到半年,赵惠文王死了,匈奴王听到消息,就想趁火打劫,举兵来一次大抢劫。

雁门的守军与之交战,一触即溃,雁门守将被杀,李牧虽然神勇无敌,但只凭一己之力也难有作为,只得率兵南逃,伺机死守。

赵孝成王刚刚登基,匈奴骑兵就给他来这一手,实在让他头疼。自己的王位还没坐稳,秦国又虎视眈眈,现在边境又起烽火,这实在是祸不单行,雪上加霜。

赵国驻中原的军队对付秦国尚觉得吃力,实在难以再派去抵抗匈奴,怎么办呢?

当时的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赵奢,但自从赵惠文王死后,这些人都不太被重用。

于是,有老臣对赵孝成王报告:“老奴侍奉先王时,每每听先王说起边境之事,总是感慨颇多。但听先王常说起一个叫李牧的人,言其好生本事,竟凭一己之力抵抗匈奴骑兵数年不敢扰乱边境!”

“先王常说,想在有生之年出兵雁门,与匈奴一战,势要再平北方。如果可以,顺便看看那个李牧是何许人矣,倘传闻属实,定要拜其为将,驻守北方,再筑一道长城。……唉,可惜……”

于是,赵孝成王就派使者去雁门,打听李牧的消息。

此时,李牧正在雁门关整兵驻守,坚壁不出,像一座大山一样死死阻止匈奴骑兵南下。

戍边将士见李牧神勇,肯在前面为他们挡刀,在他们将死之时,给敌人一箭救了他们的命,于是都心甘情愿听他的。

谁都知道,在太平之时,人们都想争高位,当头头,可在战场上,没有那个本事的,谁愿意去当出头鸟挨枪子。所以,李牧虽名义上不是戍边将军,实际上已经是戍边大将了。

赵王派出的使者见了李牧,打听清楚一切情况,就把细节一一快马报给赵孝成王。

很快,赵孝成王拜李牧为大将军,镇守雁门郡。

李牧掌握了军事实权,就开始部署,以防匈奴大军南下。

这些策略他还在少年时候就想过无数遍了,所以一旦掌兵,直接拿出来应对就是。

再者,李牧在雁门一带生活了很多年,他对这里的地理位置了如指掌,这里的百姓无不与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抗敌,岂有守不住的道理。

有李牧挡在前面,匈奴大军不得南下越雁门关半步,匈奴王见无利可图,只好回家睡觉,等睡醒了再出来打劫。

从此,李牧成了名符其实的雁门守将,开始了他与匈奴的长期角逐。

李牧从小生活在边境,非常清楚匈奴骑兵的生活习性,并多次与匈奴骑兵交过手,知道这些强盗是不好对付的。

他明白,匈奴骑兵没有固定的家园,靠帐篷和游牧为主,连抢劫行为也是随心所欲的。这些强盗,抢得过就抢,打不赢就跑,要想把他们一举歼灭、永绝后患是不大可能的。

针对匈奴骑兵的这一作战特点,李牧思前想后,得出了一个对策,一个长远的对策。

他明白,他此时身负万千将士的生命和保家卫国的重任,再不能像以前那样图一时之快、逞个人英雄主义。

所以,他要忍,要作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心里准备,甚至是二十年的心里准备。

李牧明白,要想战胜匈奴,必须先处理好君臣关系、军民关系、官兵关系,然后再采取正确的作战方略,如此方可大获全胜。

为了长远计,李牧做了以下几点:

1、在君臣关系上,李牧强调统帅的独立性和便宜行事权。他首先争取到赵孝成王同意,自己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而且本地的田赋税收也全部归雁门帅府,以用作军事开支,雁门郡的一切民政军事大权概由他审势决策。

2、在军民关系上,李牧力求不扰民,争取民众对军事活动的支持、配合。他严令三军,禁绝军士抢掠民财、奸人妻女、毁民田苗、乱占民间房舍等扰民行为,如有违抗者,必杀。除此之外,李牧还常常亲率士兵去抚孤问丧,安慰老者,逢年过节,还会给贫苦人家送去食物,遇到农忙之时,还会派士兵去帮忙收割栽种。

3、在官兵关系上,李牧注重厚待士卒,密切官兵关系。李牧为了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肥牛来犒劳士卒,他与士兵同食同住,时时不忘关心下属,将之当兄弟手足一般对待。他对待士兵不分亲疏贵贱,一视同仁,赏罚分明,从不徇私枉法。

为了跟匈奴来一场持久战,李牧作了如下准备:

第一,力求壮大自身实力。首先是军队战斗力,其次是组织完善力,再次是经济实力。对这三点,李牧都提出了得力措施:他每天教练士卒骑射,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为了完善组织力,他根据实战需要,设置官吏僚属,任命军士将领;为谋求壮大经济实力,他把当地的市租田地赋税全部交入帅府,作为军费。

第二,力求削弱、麻痹敌人。李牧为了麻痹敌人,故意伪装胆怯、不敢出战,以示弱于敌人。李牧下令士兵严明军纪:“匈奴入侵,急收入堡,有敢抵抗者斩”所以,每当匈奴入侵边境,烽火台一报警,士兵就立即收拾物资退入城堡固守,从不出战,使匈奴无从掳掠。

第三,力求保持信息灵通,了解敌情。李牧将边防线的烽火台加以完善,派精兵严加守卫,同时增加情报侦察人员,完善情报网,随时侦探敌情、发出报警信号,以保持信息灵通。

第四,力求把握好时机。李牧为了找到一个能一举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开始抵御匈奴时,他就是不出击,即便被嘲讽为“不抵抗将军”、“胆小将军”,甚至遭受赵王责备、罢免,也不改初衷。时间一长,匈奴兵将总以为李牧胆小怯战,根本不把他放在心上;就是赵国边兵们有时亦在下面窃窃私议,以为李牧胆小怯战,有的愤愤不平。

第五,训练一支混合兵种协同作战。李牧认为单一兵种作战都有不足,各兵种应协同作战。于是,李牧开始打造战车,训练骑兵、步兵、弓弩兵,加紧演习战术,进行战斗编组,组建一支由各兵种编成的混合兵团。

第六,力求以己之长对敌之短。匈奴骑兵机动灵活、战斗力强,以掠夺为主要作战目的,但不善固守、打阵地战,李牧实施坚壁清野,避其狭长锋芒,使敌优势无从发挥,军需无法补充。

第七,在得失关系上,李牧认为有失方能有得,要敢于付出必要的代价以换取全局的胜利。李牧从不计较输赢得失,每次总是佯装溃败,让匈奴骑兵抢去无数牛羊和军需品,以先养足这伙强盗的贪欲。

第八,在攻防关系上,李牧认为守是攻的前提,先守而后能攻。只有当防守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准备就绪之后,方才出击。

同类推荐
  • 明末匹夫

    明末匹夫

    历史上从没有一个王朝如大明王朝一般始终被宿命缠绕:其起于农民起义,成于驱除鞑虏,而其又亡于农民起义,灭于鞑虏入侵;其开国之初文臣武将群星璀璨,惩腐肃贪冠绝历朝,而王朝末期竟无一良臣能将可撑起待倾大厦,官员的集体贪腐和对下政策的残酷,更是导致整个长江以北区域十室九空,饿殍遍野亲人相食!历史上也从没有一个王朝如大明王朝一般,在毁灭之时,诸臣死节者寥寥,而叛敌投附者竟如过江之卿,前赴后继,士子气节沦丧至尽!终至满清竟以十数万之武力而陷百万之师,以百万之蛮夷而统亿万华夏之灵;文明倒退,国土沦丧,华夏一族陷于众国奴役之下,历百年屈辱巨变!悲哉!痛哉!这是一部穿越小说,更是一部民族苦难史,和民族奋斗史!
  • 明雄天下

    明雄天下

    明朝初期,燕王朱棣篡位,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永乐末年,建文帝之子为夺回父亲的江山与朱棣展开长达三年的战争,半生光阴随之流逝。
  • 半星演义

    半星演义

    古老的半星大陆,尹、虎、詹、苏四国鼎力。而今詹国宦官当道,导致詹国日渐式微,群雄并起。因父亲遭山贼袭击而去世,独子齐明武继承威虎团,却遭官府与小人陷害,故而不得不举起反旗,开始了与各路英雄的争霸之路。神秘莫测的诺正卿,文武双全的邢彦,撒豆成兵的公良星宇,忠勇顽劣的余金荣。。。各路豪杰共同演绎乱世豪情。
  • 秦始皇出巡记

    秦始皇出巡记

    本书审视了两千多年以来鲜为人知的有关秦始皇出巡的历史,并恢复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发掘秦始皇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本质,佐证对秦始皇和秦代历史的研究。
  • 仙、侠、道

    仙、侠、道

    中华哲学思想主要有道、儒、法、墨四家,儒、法、道三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得到过伸张,唯有墨家思想却一直没有得到君王得重视,本书是以秦汉时期为背景,假想墨家思想伸张后国家与人民的生活情况。本作品为王道作品,描写纯净的心里世界,弘扬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人无善恶之分,事无对错之意,不同的民族与不同想法的人通过特殊的事件达到互相尊重与理解的过程。
热门推荐
  • 殇雨

    殇雨

    一夜风雨酝酿着一个惊天大阴谋,他在别人的安排下,一步一步走向真相,到发现真相......
  • 莲花倾国

    莲花倾国

    宫深深,烟花繁,回眸一笑陌上开,后宫争宠步步惊心。荷袅袅,红尘辗,只羡鸳鸯不羡仙,结发情深久久并蒂。佟佳凤岚,怡然淡漠入宫来,殊不知笑里藏刀血染殇。为护身边人周全,她步步为营,在深宫的寒峰上越攀越勇。那年烟雨江南,她和他许下三生三世的诺言。后来大漠孤烟,他和她系上同心同德的玉结。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双生芙蓉鸳鸯飞,莲花倾国也。
  • 陆深而林静

    陆深而林静

    他是陆家独子她是林家千金她们是青梅竹马打小相识他是她的小哥哥。冥冥之中他们的关系早已变的不那么简单她们陷入爱河爱得很深却一次次经历离别。他成了一手遮天的商业王者陆氏集团执行CEO他称霸了整个商业帝国,而他的她成了家喻户晓的花旦不久后的国际影后再一次相遇的他们相爱相杀为彼此烙上属于彼此的烙印.....
  • 十里桃花涟涟艳

    十里桃花涟涟艳

    因为爱,他可以不择手段的步步逼近,让她注意到他的存在;因为爱,他可以在风清云淡的谈笑间,把她狠狠的推入无底深渊,再把近乎发疯的她拥入怀着,告诉她他的存在。他宛如地狱的修罗,精心的编织着一张精细的网,让猎物在不知不觉落入
  • 最后的人

    最后的人

    这是一个由人工海岛组成的世界,或许在千万年以前人类还居住在一片广阔的陆地上。人类在浩瀚无边的海洋中建立了一个海岛通信圈,这是属于人的领域。天生的气能者能够使用超出常人的能力。当一名没有过去的少年接触到只属于自己的历史的时候,真相揭开了
  • TFBOYS军文:少时,殇

    TFBOYS军文:少时,殇

    一个微不足道的约定,让她从高中追到了他的部队,她用了最血腥的方式告诉了他,“少看不起人了,你可以我就不可以吗?”一个看似是教官与学生的关系,让她从医生变成了能与他站在一起的军人,走之前她对他说:“我从来都没这么怕死过,因为你,我越来越变得贪生怕死。”一个无法逾越的家庭关系,让她越来越勇,哪怕是为了他死了也在所不惜,“我就问你最后一句,如果没有这层家庭关系我们彼此会不会更容易一点儿?”本文纯属虚构,切勿上升为真人
  • 岭圣

    岭圣

    少年穿越,异界争霸。这天下,唯我独尊。这天下,为我之地,穿梭到各个世界,成王霸道
  •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这是一本当代最为传奇的诗人海子的诗传,主要讲述了诗人海子的一生,从他生命的开始讲到最后留有许多疑团的自杀。里面穿插了海子的诗,增加了此书的可看性和收藏价值。是每一个海子迷不可错过的传记。
  • 红尘逆仙录

    红尘逆仙录

    于红尘搏击,百舸争流,逆战成仙,可当踏足仙域的那一刻,看到却是一场万古的骗局!从而揭开一场人与仙的战斗...
  • 超级万能仪

    超级万能仪

    一个没有工作到处碰壁的剩女,当她得到一个超级万能仪,她会做什么,是过过种田生活还是来一场热血的冒险呢,跟着主角一起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