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9800000020

第20章 诀别之舞——撤离沙漠(1)

“那夜的雨声/我还记得/说了什么话/对你却都遗忘/晓梦/满天穿梭的彩蝶/扑向枕边说说/这就是朝生暮死/不,我不再记得什么/除了夜雨敲窗/爱情不是我永恒的信仰/只等待……”

——三毛《晓梦蝴蝶》

1.哭泣的骆驼

我常常跟随三毛的游记,在一个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里穿梭,看见那些鲜明而生动的脸在我的面前清晰起来,又乘着时光隧道被拉长了远去。我无法得知,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着三毛在那样虚无的沙漠中生存和写作,以至于拖垮了身体贻误了最佳治疗机会,以至于远离父母双亲和温暖故土?在她的好意被人误解的时候,她是怎样劝慰自己来平和心境的,面对纯真男童喊出的“杀死Echo、杀死荷西!”又是怎样的力量支撑她再一次沉默,坚持守候这方热血沸腾的神奇土地?

也许真的如她所说,这里有她灵魂的气息,是她前世留下的记忆。我不愿相信这荒诞的说法,宁肯相信这背后是她对沙漠爱得深沉。呼吸,是鬼魅的海市蜃楼,沙丘如同女人胴体般丝滑而丰满,肆意狂舞的风沙摧残着焦烈的大地,奇异生长的仙人掌在枯竭的河床上尽情战栗,定格的蓝空写下凌乱诡秘的历史,在这远离尘世喧嚣的古老国度,寂寥可以包容一切生命的疯狂和任性,风沙亦可自由生长成它们喜欢的模样,也许只有天地间最直接的温度变换,才可以满足三毛的心灵舞蹈。

荒漠无垠,大风肆虐,黄沙漫天,风沙过后,夕阳露出她美艳绝伦的脸,那艳光带出了一片旖旎风光,风息云止,古城披着黄色的纱衣显现在三毛的眼前,他的轮廓清俊好看,但因为时光的到来,将他变得破败、残旧,却又巍峨巨大,风度不减,依旧充满了魅力和个性,还有那藏在最深处的文化底蕴,等着三毛去探索。

撒哈拉对于三毛来说既是阔别重逢的亲人,像相知相爱的朋友,又似美丽浪漫的情人。如三毛所言:

“周围的世界,给她似魔术师的一挥手,好似一切都涨满了诗意的叹息,一丝丝地沾满了三毛全部的心怀意念里去,在三毛心里,世上再没有第二个撒哈拉了,也只有爱她的人,撒哈拉才向你呈现她的美丽和温柔,将你的爱情,用她亘古不变的大地和天空,默默地回报着你,静静地承诺着对你的保证,但愿你的子子孙孙都诞生在她的怀抱里。她就像擦亮了我的眼睛,打开了我的道路,在我已经自愿淹没的少年时代拉了我一把的恩师,今生今世原已不盼再见,只因在他的面前,一切有形的都已无法回报,我已失去了语言。”

撒哈拉沙漠,是一块有魔力的地方。彻底治愈了三毛曾经受过的伤害,以及因此而滋长的性格。这段时期的她,收获着爱情,心意前所未有的安定;收获了当地土著人对她的尊重,深感被需要的迫切;收获了文学上的巨大成功,在台北红极一时。无论是哪一层面,她都是开心和自信的,撒哈拉的阳光散去了她所有的雨季和阴霾,她因此变得阳光和开朗,变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乐小妇人。

三毛无法忘记那个混乱的夜晚,一场蓄谋已久的种族战争在撒哈拉风起云涌地爆发了。她在长篇小说《哭泣的骆驼》中,曾真实而动情地记载了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用苍凉悲怆的笔调写下游击队最终的失败,不是在战争中埋没,却是被同志们出卖。

无可考证这样的民族究竟有没有信仰,或者游牧的始祖便是在大戈壁你死我活地征战,然而这一场战争太近,就发生在三毛的眼前,故事中的主角,是她最最亲爱的朋友——沙伊达。

沙伊达面如皎月,眼眸似水,美貌异常。这个高雅的姑娘是沙漠里唯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姑娘,在镇医院做一名助产士。可怜她自幼父母双亡,又一直被沙漠中的女性嫉妒,始终是孤独一人。

沙伊达惊艳的美貌深深地藏在面纱之下,曾经在三毛家中用餐时震惊了在场所有的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唯恐粗放的呼吸声会惊搅了那美貌。这其实是一个大胆而危险的行为,按照当地的风俗,女性的容貌不可以被外人看见,然而沙伊达所受的教育使她并未将此看得太过拘谨,她落落大方的处事态度让西班牙人赞赏不已,却让沙哈拉威人恨之入骨,女人们编出最恶毒的语言来咒骂她,男人们在她被行刑前疯狂地一拥而上强暴了她。

沙伊达其实并不是一个人,她有丈夫,甚至还有一个四岁的男孩儿。她的丈夫是当地游击队的首领,叫做巴西里,那几年一直带着游击队神出鬼没地东征西战,是沙哈拉威人心中不朽的英雄,也是令西班牙人和摩洛哥人闻风丧胆的头号人物。后来,西班牙人决定撤离这块土地,游击队便开始专心与摩洛哥人作战,巴西里害怕狡猾的摩洛哥人会拿妻子和孩子威胁他,于是对外隐瞒了他和沙伊达的婚姻,就连四岁的孩子也是放在孤儿院里寄养,以避人耳目。

据说摩洛哥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天生的侵略和野蛮。当时的国王哈珊,召募三十万志愿军进攻西属撒哈拉,却有两百多万人蜂拥报名,这支强悍而势不可当的军队一夜之间占领了首都阿雍,随后男女老少在街头狂欢跳舞、击掌饮酒,摩洛哥的国旗很快插遍了西属撒哈拉的每一寸领土,游击队终于在强大的侵略军团面前恐慌着作最后的抵抗,内部悄悄滋生和酝酿着叛徒。

任何一场战争都是这样,伴随着胜利与灭亡,滋生着腐败或贪欲。那些胜利的王或失败的寇,最终不是消亡在厮杀的战争中,就是消逝在无声的岁月里,这些或那些对于百姓来说都无所谓,他们沦为战争的奖励品被屡屡献祭,愁苦的容颜终也无法在稀薄的空气中平展。

沙伊达的美貌令当地不少人垂涎三尺,流氓阿吉比便是其中之一,摩洛哥人收买了不少沙哈拉威人做间谍,游击队领袖巴西里终于落入圈套被俘后遭遇杀害,阿吉比趁机诬陷是沙伊达通风报信给摩洛哥人,愤怒的沙哈拉威人围着广场将沙伊达高高绑起,进行民族的裁决与审问。

三毛在得知审问的消息后如同疯了一般地冲进广场,彼时沙伊达上身已经被愤怒的人群撕开,袒露的胸部如同她颓然枯萎的面部一样无助地暴露在众人面前,人群中的男子跃跃欲试,按照这个游牧民族的规矩,他们可以在强暴了沙伊达之后再行杀害,沙伊达是天主教,这和他们的信仰没有冲突。

三毛想要冲进去救沙伊达,却被邻居女孩紧紧地拉住。作为与西班牙人共事的同事,三毛已经招致年轻的沙哈拉威人的不满,此时若冲进去,只会令她自身难保,彼时愤怒的沙哈拉威人不知会将怎样的情绪引燃到她的身上。

三毛只好心痛地看着绑在柱子上的沙伊达,被阿吉比等人粗暴地扯下衣服和绑绳,几乎全身赤裸地被七八个男子按倒在地施行强暴,她狂叫着反抗,却根本无济于事,围观的沙哈拉威女人们似乎长长地出了一口恶气,这个曾经让无数个男人意淫过的美丽女子,就这么凄惨地在众人眼中嘶喊着。

人群中终于冲进了一个人,巴西里的弟弟鲁阿高举着手枪在人群中扫射,却被愤怒的沙哈拉威人用子弹埋没了,三毛只听见一阵弹雨,人群一哄而散,广场上只留下两具尸体,沙伊达和鲁阿,凄惨而默默,静止成永恒的姿态,伫立在三毛的心中。

风轻轻地叹,带走血腥的气息,这一度令三毛着迷的味道,如今却再也无法激起她内心最深处的反抗,她曾经深深迷恋这味道,可以帮助她看见自己的灵魂,像一服中药里顽固的引子,每当她失去斗志,每当她沉沦黑暗,这血腥是她走出迷茫的光亮。

三毛终于在时光静止中感受到了不可回流的时光,那些逝去的生命,曾经是她最最亲爱的朋友,那些冷漠的脸庞,曾经是她施舍与帮助过的人们。

“是的,总是死了,真是死了,无论是短短的几日,长长的一生,哭、笑、爱、憎,梦里梦外颠颠倒倒,竟都有它消失的一日。洁白如雪的沙地上,看不见死去的人影,就连夜晚的风都没有送来他们的叹息。”

——三毛《哭泣的骆驼》

她就那么怔怔然地站在广场上,直到荷西找到她。

荷西拿着机票,那是他们最后逃离的希望,但是三毛惊恐地发现那里只有一张机票,她慌忙去翻荷西的包和裤兜,依然没有寻到另一张机票。荷西告诉她,因为公司要组织人员撤离物资,要求他留守,为了三毛的安全,她必须先一步撤离阿尤恩,回到西班牙。

荷西会在半个月左右,回到西班牙,回到三毛的身边。

《哭泣的骆驼》采用倒叙的手法将故事层层展开,情节曲折复杂,涉及人物众多,是三毛作品中罕见的驾驭较好的文稿,也被人评论为她作品中体现哲学思想和意义的最高水平。虽说三毛的作品不乏才气,她在大学也一直主修哲学系,但是她大部分作品的哲学层次始终停留在她十几岁时的状态,这似乎与她内心里一直拒绝成长和交流有关。《哭泣的骆驼》是仅有的一次突破,也因此成了《撒哈拉的故事》集中最夺目的一篇。

2.撤离撒哈拉

漆黑的夜,镇外的公路上又响起震耳的地雷爆炸声,紧接着有坦克一辆一辆开过的声音,三毛在家中紧闭门窗,绞上双重铰链,不敢多开一盏灯。屋子里是几个整理好的旅行包和箱子,里面是她与荷西在这儿三年多的时光里积攒下来的家用物品,但那房子中他们亲手打造的家具,那些拾荒而来的精致的烤漆灯具,他们是带不走的了。三毛最后一次抚摸着那些光亮清洁的物品,细细感受她曾在上面留下的爱,仿佛看见时间从指尖缓缓地流过。

门外有人“剥剥”地敲门,是来接三毛去机场的荷西同事,三毛拎起两个旅行包,回头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屋子,被催促着上了吉普车,急速驶向机场。

这是1975年10月30日的真实场景,这一年三毛三十岁,她在这一天坐飞机离开了撒哈拉沙漠,从此再也没能回来过这片令她魂牵梦绕的地方。她与荷西在这里生活了三年零八个月,与当地散漫封闭的土著民族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当时摩洛哥军队已经占领了绝大部分的西属撒哈拉,三毛是最后几名撤离的异族妇女之一,说她这趟撤离是狼狈的逃生一点儿也不夸张。

为了不成为累赘,她先荷西一步,飞离沙漠。撒哈拉沙漠,是三毛最一往情深的地方。她说,这片土地是她的“前世乡愁”,是她“梦里的情人”,荷西对三毛的昵称是“我的撒哈拉之心”。他们在这里结婚,成了永生永世的夫妻,又白手起家,建成沙漠里最美丽的家庭。这里的一切,都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中。

飞机越飞越高,路边错落的帐篷渐渐消失,阿尤恩成了一个小小的黑点。只有沙漠——寂寥而伟大的撒哈拉,像一张静默而忧伤的渔网,闪烁着神秘的微光。那些鲜血、狂杀、海市蜃楼、异域音乐、宽袍长裙……形成旖旎的意象杂糅在三毛的感观里,就好像一张褪去了胭脂的容颜印在她的心中。让她肝肠寸断、万般难舍,一生一世不会忘却。

人生太多事不可知,太多事不能遂人愿,她多么想在这里多停留些时日,让她的眼多看几眼这婀娜的沙漠古城,她的心再次感悟这苦行纯粹的人生滋味。可是她终究要离开,当然她一世都忘不了,她曾经来过。

别了,亲爱的撒哈拉,亲爱的沙哈拉威人,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三毛挥手默默告别,含泪开始了新的寻梦征途。

那一日,她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那诵经的真言;那一月,她握一把热烈的沙堆,不为超度,只为梦的感觉触摸在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梦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降临在梦想的国度;那一刻,她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这美丽的梦幻。

飞机缓缓降落,却并不是预期中的西班牙,而是西班牙在北非的另一块殖民地——大西洋中的大加纳利岛。大加纳利与撒哈拉,只有一水之隔。这座美丽的小岛如同大西洋中的珍珠,圆润而富足,没有棱角,只有温和的光芒。三毛暂时降落在这里,是为了等待她的荷西。

彼时荷西依然留守在阿尤恩的公司里,和同事们一起撤离最后的物资。三毛在等待的日子里惊心动魄、度日如年,她不知道荷西究竟哪一天才能回到她的身边,她得到的答案永远是“快了,快了宝贝”,却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头。摩洛哥军队是骁勇善战的精兵,挥舞的刀枪随时进入到她的梦里,架在荷西的脖子上。

那些梦都很不吉利,伴着嘈杂的海涛声,拍击在三毛的胸腔里,形成洪亮的回声,久久压抑着她的神经。有时候是一把撑不开的雨伞,有时候是一面破碎的镜子,碎片如同刀锋一样闪闪发光,三毛在这样那样徒劳的梦魇里,变成了一个念念有词的女巫,时刻跳起来解开那些未名的咒语,以保全荷西的平安。

这荒诞的行为背后,是她掩盖不住的慌张。经历了撒哈拉浪漫而艰苦的相守时光,三毛已经将自己的灵魂毫不吝啬地附在了荷西身上,荷西活着,她便存在,倘若荷西遭遇了不测,那她一定也会痛苦地死去。这样一种生死承诺并没有在她来到撒哈拉之前存在过,她记得之前自己并没有这般深爱荷西,即使是在她与他结婚的时刻,也并不曾认为这世界上非荷西不可。毕竟,她有那么多年轻富有的追随者,荷西只不过恰巧在她的梦幻中,她因追梦而被困于此,心甘情愿地甜蜜着。

是沙漠艰难的岁月,那些贫困的日子,那些相濡以沫的日子,那些共同经历了炮火和战争的日子,那些一起编织未来的日子。没有亲人和密友的沙漠生活,默默地把荷西变成了她的唯一,如今她已习惯他相伴左右的生活,如果荷西不能回来……三毛不敢想下去了,在她自由而放荡不羁的心灵里,第一次出现了恐慌这个词。

无边的恐慌,像总也走不出的黑暗。这恐慌与她幼时的害怕和孤独不同,幼时的她因没有目标而害怕,如今的她因害怕失去目标而恐慌。三毛感觉自己不再像一个游侠,而是变成了深闺中的怨妇,抑或青楼里风尘魅惑的娼妓,她叼着烟卷从房子的这头走到那头,看过眼的却都是一成不变的海涛与浪花,琐碎的步子丈量不出荷西归来的时间,不知不觉中房子里已是一地的烟头,她伸向抽屉取烟的手不觉停住——那里面空空如也,竟是一根烟也不曾剩下。

等待荷西归来的日子,是三毛状态最差的日子。她每天要抽掉整整三盒烟,睡眠几乎完全毁掉,不吃饭只喝水,就这样,瑟缩的身躯噤若寒蝉地撑了十四天,直到第十五天荷西回来了。

三毛已然苍白如纸,当荷西奇迹般地出现在三毛的眼前时,她已无法出声,只有喜极而泣的眼泪表达着她的感情与热情,喉头的哽咽使得她无法发声,爱人温暖的拥抱终将她的灵魂释放。她的生命在荷西的面前是这样悲哀和低贱,请将我的爱紧握在你的掌心,我们永远不要分离。

3.大西洋的珍珠

同类推荐
  • 旷代逸才冯梦龙

    旷代逸才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在这些被选的宰相中,有的直言敢谏,有的阿谀逢迎;有的胆识非凡,有的才识平庸;有的清廉刚正,有的卖官鬻爵;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世遗臭。
  • 宋美龄传

    宋美龄传

    宋美龄(1897—2003),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本书是一部严谨的宋美龄人物传记,作者参阅了各种历史资料,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宋美龄。本书在台湾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岛内石之瑜的《宋美龄与中国》一书曾请作者杨树标作序,岛内公共电视台曾专程赴大陆采访两位作者评说宋美龄。
  • 名臣的智慧

    名臣的智慧

    《名臣的智慧》讲述了中国古代名臣谋略的故事,全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名扬天下、感动天下、震撼天下、引导天下、恩赐天下。《名臣的智慧》是由长安出版社出版。
  • 维多利亚女王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本书记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她尽忠职守。颇具治国之才;她忠于丈夫,对子女要求严格,堪称一代女性楷模。她开创了英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成就了前无古人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转向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充分发展,所有这些都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热门推荐
  • 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在今天的展览厅中邀集了跨时越空的古时文明,其中有神态从容的仪仗出行,流光溢彩的鎏金铜龙,贴金彩绘的文武官俑,威武勇猛的汉代辟邪,颇感震撼的围屏石榻,举世瞩目的多重宝函,……真可谓:周秦汉唐大巡礼,西物东观成晟事。浦江数度示瑰宝,甲申一展夺新丽。琴文剑胆旧营起,诗意军魂三秦地。金银装点何家村,宝函稳坐法门寺。西周逨鼎破混沌,唐墓壁画融神奇。茂陵铜马铸汉威,渭陵玉鹰承坚毅。安伽石榻镇雷霆,狮纹白玉惊艺史。周秦雄风汉唐歌,盛世文物千年稀。
  • 混沌游戏学院

    混沌游戏学院

    现实和游戏相接,虚幻与真实相连。灾厄灭世,降临新生,这,不仅仅是个游戏。
  • 回生术

    回生术

    《法句经》: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但,我不信,我不相信你已离我而去。我只信你一定等在某个角落,等我带你回来。哪怕这只是一份执念……
  • 能受委屈,才是大才

    能受委屈,才是大才

    本书运用富有人生哲理的论述以及大量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鲜活的事例,围绕如何战胜挫折与困苦以及受得了委屈是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展开详细的论述,向读者深刻地揭示了“能受委屈,才是人才”的主旨,从而使读者用平和的心态以及顽强的精神战胜人生中的一切困苦,成为真正的“人才”。
  • 人间瓷话

    人间瓷话

    不想当金丝雀,也绝不做冷苑弃子。她成功争夺到了这身体的控制权,却也走到了死境。如果能替你重活一次,即使顶着云泥之别的容貌,也势要将乾坤反转!
  • 邪王追妃之神魔帝妃

    邪王追妃之神魔帝妃

    她21世纪的王牌杀手!代号:炙棂她!邪神鬼医!亦正亦邪!传说她只看心情救人!她心情好的时候!不管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她都救!当她心情不好时!不管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她都杀!人们对她又爱又恨!再一次业余爱好中【盗墓】……她!暗夜殿殿主!冷酷无情!如麻!心狠手辣……传闻她的心是死的!当她穿越异世时!又会发生真样的事情!还会医手遮天和噬血猎手?
  • 汉末大开发

    汉末大开发

    吴襄来到了汉末,发现自己才八岁,老爹是将来的苍梧太守,刘表现在的部将吴巨,而现在诸侯讨董已经开始。那么吴襄该怎么再这样的乱世中生存呢?虽然不知道有谁会加书友群,但是我还是厚颜无耻的建了一个,群号是497108935,欢迎大家进来!!!
  • 乙肝患者健康箴言:明明白白治乙肝

    乙肝患者健康箴言:明明白白治乙肝

    本书作者为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病学博士,从事乙肝临床诊疗工作多年,为全国科普专家组成员。他将自己多年来发表在医学与健康类杂志的200余篇科普文章系统整理汇编成本书,以“明白怎样得的乙肝”、“明白乙肝到底是咱回事 ”、“明白乙肝的异常表现有哪些”、“明白乙肝的轻重程度”、“明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真相”、“明白得了乙肝怎样生活”、“明白乙肝怎样治疗”等为主线,详细介绍了乙肝的基础知识、传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指标、轻重程度、与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预防保健措施、转归等。
  • 挽倾

    挽倾

    我中了一种毒,名字叫做相思引。鲛人泣泪成珠,却失了最最珍贵的记忆。冰棺之中女子紧锁眉头,在等待王子,经历百般磨难,生死沉沦,最后重获新生。
  • 贤愚因缘经

    贤愚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