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9300000024

第24章 周易心得: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易(1)

谈到《周易》,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太极八卦图。其实《周易》所阐述的思想的确是可以透过太极八卦图窥得一二的。至阴则阳,至阳则阴,阴中有阳,阳中含阴。万事万物都是在变易中不断前行的。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周易》中经常会出现“贞”这个字。“贞”实际上指的就是正道,即一种中正之道,即所谓的中庸。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仔细读这段话,你会发现里边隐含着某些哲理。实际上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好事降临时,都会伴随着很多困难,不经过困难而成功的,绝对不会是好事,轻易得到的东西也会很快失去,也就是说,真正要干成一件大事,就必须克服重重困难。

为了让弟子们更容易理解这段话,南怀瑾给大家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个人,他一生都过得很好。于是在他死后,阎王决定还是判他再到人世间做一回人,可对他投胎做人时要成为怎样一个人阎王拿不定主意,最后让他自己做决定,于是他对阎王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千亩良田丘丘水,十房妻妾个个美。父为宰相子封侯,我在堂前跷起腿。”阎王听完这话便哈哈大笑起来,他站起来说:“老兄!世间若有此种好事,那咱俩换换吧,你做阎王我做你。”

故事十分有趣,其中隐含的道理也非常深刻。是的,谁能不经奋斗就有现成的福可享呢?连阎王都明白这个道理。

有位好心的老人,在散步时偶然发现一个蛹,于是他把蛹带回了家。没过几天,有一道小小的裂缝出现在蛹壳上,他知道这是化蝶的前兆,但是蝴蝶在蛹壳里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还没出来,似乎是蛹壳卡住了它的身体。老人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于是,他用剪刀剪开蛹壳,帮助蝴蝶脱蛹而出。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只蝴蝶出来后身躯臃肿,翅膀也是干瘪的,看上去根本没有飞起来的可能,过了不久,它就悄然死去了。

蝴蝶之所以会死去,关键就在于它没有经历自主破茧这一关键过程。蝴蝶的成长必须经历这个痛苦的破茧过程,如若不然翅膀便不会强壮,即便因为外力因素破茧而出也命不长久。人也一样,不经过苦痛的磨炼,是不会成功的。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有在艰难困苦中磨炼出来的人,才有担大任的能力和成大业的本钱。

举世闻名的大文学家高尔基,幼年丧父,11岁时就给资本家当徒工,正是因为这段苦难经历使他读懂了人生,有了超出常人的生活阅历,正是因为这些生活阅历让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文学家。

彭德怀自幼家境贫寒,为了谋生,他给富人家放猪,生活的磨难使他意志更加坚强。

威廉?亨利布拉格是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他青年时曾在皇家学院求学。在皇家学院求学的学生大多是富家子弟,与他们比起来,衣衫褴褛、拖着一双比他的脚大得多的破旧大皮鞋的亨利布拉格显得有些不协调。可恶的是,那些富家子弟还栽诬他这双破皮鞋是偷来的。一天,老学监把他叫到办公室,双眼死死地盯着那双大号的破皮鞋。亨利布拉格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拿出一张小纸片交给了学监。这张小纸片实际上是他父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上面有这样几句话:“儿呀,真抱歉,但愿再过一两年,我的那双破皮鞋你穿在脚上不再嫌大。如果你一旦有了成就,我会引以为荣。因为我的儿子正是穿着我的破皮鞋努力奋斗成功的。”老学监在看完信后,被深深地感动了。

自古纨绔少伟男,古今中外历史上很少有纨绔子弟成就大业的。就用杜邦家族的例子来说,这个拥有亿万财富的家族,其后辈大多是平庸之辈,没几个是干大事业的。他们的精神空虚到了极点,有时竟以搞恶作剧为乐。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于躺在父辈们付出的辛苦上寻欢作乐,意志也因此而消沉。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鼓励孩子吃苦,培养孩子自立于世的能力,已成为世界性培养下一代的重要途径。这方面日本就开展得非常好。从幼儿园开始,他们就注重培训孩子“吃苦”意识的。在幼儿园中,从3岁开始,就要孩子学会自己端碗拿筷子吃饭,学会在老师的指导下独自穿衣;等到了6岁时,则要学会独自刷牙、洗脸、吃饭。一个幼儿园有一次做了“忆苦饭”给所有大班的学生吃,这种饭的原料是用粗菜杂饭混合而成,味道自然好不到哪去。孩子们哪里吃得惯这种食物,纷纷大哭起来。但园方并没有因此而手软,依然坚持让他们吃,而家长对此也并不反对,最后孩子们不得不吃下“忆苦饭”,着实接受了一次“忆苦思甜”教育。

在日本,中小学校每年都要举办“森林学校”或“孤岛学校”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既无电源又没有淡水的荒凉小岛上,扎营搭篷,寻找水源,捡拾柴草,采集野果、野味……然后自己生火,自己烧饭。让孩子“吃苦”,这是日本人重视孩子精神教育的一种做法。

美国有一个十分富有的大企业家,他让自己的“千金”白天上课,晚上做兼职,以赚取学杂费。别人对此有些不理解,但这个企业家却平静地说:“我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明白生活的不易,让她多得到一些锻炼。这样,她在长大后才会明白怎样把握自己的命运以及如何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有位伟人曾说过:“老年遭受艰难困苦是不幸的,这道理人们普遍知晓。少年未经艰难困苦也是不幸的,这道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的。享乐在先,或许令人羡慕,但这只是一个过程,不会永远乐下去,走到终点便是苦。吃苦在先,同样也是一个过程,不会永远苦下去,走到终点便是甜。”

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药虽苦,但是服下去后会换来健康的身体。云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就是一苦二甜三淡,象征了人之一生的三重境界。人们只有在年轻时历尽磨难,才能享受到中年之甜、老年之淡。

一个人如果年轻时不吃苦,那他中年时就必定要吃一些苦,如果中年不吃苦,那他老年必定过得不安然。也就是说,人的一生谁都免不了要吃点苦,如果该吃苦时不吃苦,那么到了不该吃苦时就一定会吃苦。南怀瑾先生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哲学,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业,想要成功,永远是不宁的,又想享福而又想成功,这是更不可能的。人都喜欢功名利禄,但是为了这些怕付出劳累,那是绝对得不到的。

总而言之,生活中遭遇一些困难并不可怕,不应该躲避困难,不要总想着过顺风顺水的生活。安逸的生活容易让人变得颓废甚至堕落,唯有艰难困苦才是成功的助推器。

君子以果行育德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这句话说的意思是:山下出泉,泉水从地下冒上来。就卦象而言,我们首先要在脑海中构成一个景象,山水蒙,那么景象是一座山,下面出水。透过这个现象,我们能有这样的一个概念,效法这个卦的精神——果行、育德——这是两个概念,用南怀瑾先生的话说就是行为要有聪;行为要有结果为果行。

所谓“德者得也”,“德”字在这里也有“好的成果”的意思,透过这个卦象,牵到人文文化层面来说,就是指人应当效法蒙卦的精神,做到果行育德。

南怀瑾先生用庄子讲的故事打比喻说,那些小鸟都在嘲笑大鹏鸟,其实那是它们夜郎自大,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而已。这里也能反映出来人应有的胸怀。不过,现实生活中有更加险恶的伪诈小人,他们不但自己飞不高,还常常怕别人高飞,看到别人飞高了,他们就要想方设法把人家弄下来。

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他所统领的军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岳家军。岳家军以军纪严明、作战英勇而著称,号称“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当时金军中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说法,由此可见岳飞的能力的确很不一般。

在岳飞等一干爱国将领的带领下,宋军收复了很多沦陷区。1140年秋天,岳家军在中原地区大败金兵,并准备把金兵赶出关外。就在他准备实现多年夙愿之际,宋高宗竟然连发12道金牌召他回京,这一命令毁掉了这些爱国将领的梦想。

其实,这一切都是当朝丞相秦桧在暗中捣鬼。当时朝廷内部有求和派和主战派两拨人,秦桧就是当朝最大的官僚。为了保存自己这一方的财产与官职,他主张尽快与金人议和,当时有许多官员也附和秦桧。而金国开出的求和条件就是要秦桧除掉岳飞,秦桧绞尽脑汁后想出了除掉岳飞之策。

第一步,诬陷岳飞手下的将领张宪谋反,然后又诬陷岳云和张宪共同图谋不轨。就这样,岳云与张宪莫名其妙地被关进了监牢。紧接着,他又借质问岳飞几个问题为由,让岳飞到当时的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去面见宋高宗。岳飞一到临安,根本没有机会见到皇帝,就被捕入狱了。

为了找杀死岳飞的理由,秦桧竟然宣称岳飞、岳云和张宪图谋不轨。当时的另一位抗金名将韩世忠对此还为岳飞鸣不平,他前去质问秦桧:“岳飞抗金,不记他功,反而说其谋反?岳飞谋反,证据何在?”秦桧支支吾吾地回答:“证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秦桧这话的意思是告诉韩世忠,岳飞的儿子岳云与张宪的书信里说的虽然不是很明显,但谋反这事嘛,大概是有的。“莫须有”的意思就是“大概也许有”。岳飞三人很快就被判处死刑。1142年腊月二十九日,年仅39岁的岳飞在杭州风波亭被杀害。

秦桧深知,除掉岳飞不是件易事,所以,岳飞被他扣上了一顶“莫须有”罪名的大帽子,说白了就是诬陷。正是因为这个残害忠良的故事,“莫须有”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像秦桧这样的人,虽然位高权重,但事实上他属于典型的没有胸襟的人,因而在他的心目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群体大局与国家大事,他所考虑的“大事”就是他的个人私利。

生活中我们应该提防这种随处可见的小人们,他们的私欲决定了他们心胸狭窄,他们的世界也就是很小的一块,而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难免会跟这样的人有交往,更难免会触碰到他们敏感的神经,因此对这样的人我们还是小心为妙。

唐朝有个叫卢杞的官员,是个心胸狭窄、阴险奸诈的人。他生来相貌奇丑,长得就像活鬼一样。也许是因为脸上长有胎记,卢杞有强烈的自卑心理,所以他对权力的欲望也很大,后来他曾官居要职。据《唐书》记载,当了宰相之后的卢杞忌能妒贤,凡是他看不顺眼的人,他总会想法子将其处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树立威信,巩固自己的权势。

与卢杞同朝为官的杨炎认为卢杞长得不仅难看,而且没有多少智慧,与他这样的人同朝为官感觉心里很是不爽。他对卢厌恶的结果,是被卢杞谮毀,被贬到崖州。

唐德宗因朱沘叛乱而逃亡到奉天,崔宁流泪谈论时事,卢杞非常反感崔宁的言论,于是在德宗面前说崔宁与朱沘关系不一般,崔宁因此被害身亡。

因为讨厌殿中侍御史颜真卿的直言,在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时,卢杞想借机会以李希烈之手杀害颜真卿。于是他派颜真卿前往劝谕,致使颜被李希烈缢死。

这样一个有强烈自卑心理、心胸非常狭窄的人,自然不会得到好的结果。卢杞在朝四年,朝野怨声载道。泾原兵变后,卢杞被大臣上疏问罪,被贬为新州司马,后来又被贬做澧州别驾,在赴澧州的途中病死,连老家都没有回去。古人常讲落叶归根,而卢杞却客死他乡,也算是他为人的报应吧。

无论秦桧还是卢杞,都曾位极人臣。他们本可以有一番作为,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只可惜他们虽位高权重,但心狭量窄,只能看到自己身边的小世界,手中的权柄也成为他们谋害忠良的凶器。纵观历史,这样的人与事还有很多,真是可悲、可叹、可气、可恨。

世间有那么多心胸狭窄的小人,这种人做普通百姓时心性狭隘,害人却不利己,要是做官的话就会大贪特贪,如果做君主的话就会奢侈荒淫。这样的人心中其实就只想着自己,而不想着别人的。这种人做事不会有什么建树,但对身边的人与社会危害却是极大。南怀瑾先生说的圣人境界、大丈夫气概应该是毁誉不惊。心量狭隘的小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睚眦必报,把眼界落在争斗之间,最终害人又害己。

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就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人。严挺之是李林甫的政敌,后来此人被贬为绛州刺史。后来,唐玄宗突然想起了他,便问李林甫:“严挺之现在人在哪里?这个人其实还是很有才华的。”

李林甫估计皇上大概是要重用严挺之了,于是他在退朝之后便去找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他假惺惺地和严损之叙旧,假言对严家兄弟敬重有加,也非常怀念昔日的友情,如果彼此之间有什么芥蒂或者误会,也都是有人在存心挑拨,其实不过只是误会而已。一席话说得严损之感动得差点掉下眼泪。

最后,李林甫用那种“绝密”的口吻告诉严损之,严挺之可能会重新得到皇帝的重用,而且还给严损之一个应对诀窍:“虽然皇帝把绛州看得非常重要,但依我之见,挺之应寻一合适理由,辞官回京等待皇上召见,皇上以后一定会重用他的。”

被李林甫一片虚情假意迷惑而感动的严损之,迅速将这番话转告给哥哥严挺之。没过多久,严挺之果然以有病在身为理由,向唐玄宗请求回京师治病。李林甫听到这个消息后,就赶紧向唐玄宗报告:“严挺之告诉我说他现在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他很想找一个闲差来保养身体,不想做什么大事了。”

唐玄宗听了这番话后觉得很可惜,然后就真的给严挺之找了一个“员外詹事”的闲职让他做。严挺之接到任命之后十分惊讶,差点气到吐血,最后直气得大病缠身,没多久就辞世了。

李林甫作为一朝宰相,不能知人善任,反而陷害忠良,最后就只有被世人唾骂了。

生活中就有那些心胸狭窄的人,总是采取各种方法去欺骗、迷惑别人,使别人落入他的陷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看到身边有人直上青云就去溜须拍马,看到别人发展顺利就在人家背后造谣生事,或者是向上层去进谗言,陷其于不利之中,当看到自己的欺骗、谎言和圈套甚至阴谋套在别人身上,使别人翻身落马时,他们只会做一件事,就是看着别人堕入困境,自己却幸灾乐祸,趁火打劫。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一个人的心中容不得他人,他是很难做到泽被四方的。古往今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小人至多不过是生前锦衣玉食、死后背一骂名而已。我们在生活中要警惕这样的人,小心提防自己也变成那种人。在为人处世方面,应该把心胸再放宽一些,把目光再放远一些,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天地更通泰、世界更宽广。

曾子说他一天要反省自己三次,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谨记。“一日三省吾身”,这对于提高自己的境界来说也是一门必修课。

同类推荐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菜根谭

    菜根谭

    本书为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每篇文章都有:原文、译文、相关链接。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热门推荐
  • 王妃非善类:迫嫁妖孽殿下

    王妃非善类:迫嫁妖孽殿下

    睡上一觉也能穿越!!还莫名其妙遭遇一妖孽!!据说,这只妖孽是天下第一美人,据说,这只妖孽有着冠世武功,据说,妖孽很冷血,很冷血。坏心眼的将她嫁给别的男人,又坏心眼的从别人手中把她抢走。。。“璃儿,这一生一世,你都是我的,任何人都别想抢走你!”“想走可以,除非是我死了。。。”“沐烟璃,既然这么恨我,那就亲手杀了我。。。”这是爱,也是恨,爱恨纠缠,最终,她该何去何从?
  • tfboys之盛夏的孤独

    tfboys之盛夏的孤独

    她们是三位千金大小姐(是全球前三富的女儿。)博士毕业,却因为父亲们(女主们不是亲姐妹,所以父亲们是指女主各自的父亲。)让她们再去重庆上高中偶遇tfboys,他们之间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请看《tfboys之盛夏的孤独》。
  • 仙界旅游指南

    仙界旅游指南

    一个落魄的失业青年,被一块昆仑古玉送到传说中的昆仑仙境,从此开始一段奇妙的旅行。
  • 天际战歌

    天际战歌

    莫歌,一位深居魔界联邦边境星域的少年,却是被一手将自己养大了的退伍军人给鼓弄的去参加什么征兵。莫歌虽然满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不料异变突生,人族竟是趁征兵之机大举入侵魔都赛布里西斯?!天际中绯红色的漩涡在凝聚,肆虐的战火在侵袭。最要命的是自己还被卷进了这场战争。机甲部队,红莲骑士,最高研究所之密?!造神计划!一切都毫无预兆的降临在了莫歌的身上。飘摇的风雨中,那朵血红色的勿忘我正在凛然地开着,且看我:熠熠双翼踏秋风,饮血笑傲三界中!裁决天启双临世,屠戮奸邪荐苍生!
  • 千年妖恋

    千年妖恋

    妖和神不能在一起吗?精彩一:“你那是害怕我师父。”钟离依云无可奈何的吐气,走到叶清辰面前,伸出纤长的手指狠狠戳着他的额头“叶清辰!你是不是傻瓜?!我比你师父还大一千多岁,如果他能降住我,还用得着你在这里死皮赖脸的粘着我?”精彩二:钟离依云早已泪眼模糊“你爱我吗?”皇甫旋空双手握拳,颤抖道“爱”钟离依云突然扬起嘲讽的唇角“我幻想过万千遍你说爱我的场景,未曾想过会在牢狱之中。皇甫旋空,太子,你爱我,会用我换取太子之位。”精彩三:他双手握拳,凝视早已匿迹的红色,苍白骨节的手指拾起钟离依云留下的发尾,咬着牙,泪水流淌,第一次尝尽痛彻心扉,无助地跪在地面声音凄嚎。青丝,情丝,割断青丝,斩落尘缘。
  • 神医再世

    神医再世

    全国重点农业大学生,毕业表白之际却惨遭心仪之人无情羞辱,一怒之下回到家乡,立志创业改变族人的生活状况,一次意外发现自己乃神医李时珍第15代玄孙,继承祖宗衣钵,历经痛苦卓绝的药浴,觉醒体内传承精血,以一手绝顶医术,闯荡现代都市,重振神医族人声威....上演现实版屌丝逆袭,啪啪打脸女主,从此快意恩仇,是神医也是刽子手……
  • 灭土

    灭土

    一步,跨过永恒,一眸,星河倒坠,一剑,刺破生死,一吼,万古皆寂。一手生命,一手时空。不死,永生,千百世轮回,生命更迭,沧海与桑田,逝者已已,生者未生。龙人,传承,无尽岁月,万千生命,筑起最后一道屏障,必将是,血与泪的洗礼。悲壮,撕裂,披着血衣,前行。灭土,起源,毁灭,终结,腥风血雨,哀嚎遍野,那是生与死的交汇点。最后的疯狂,在这里扬帆,或者谢幕。
  • 总裁太霸道:小娇妻有点萌

    总裁太霸道:小娇妻有点萌

    洛嫣气喘吁吁的跑到楼道转角处,“啊——”傅捷霸道的一个公主抱,女人就又回到了他的怀抱,不由分说的强吻,“呜——呜——你——混蛋”。原本想冰块一样的脸上更加黑了,“好,我就混蛋给你看”
  • Political Economy

    Political Econom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光苜蓿

    逆光苜蓿

    “如果这一生重新来过,你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吗?”“没有什么如果,我不相信有如果!”“我是说,如果有如果呢?”“那我也不会后悔,我做的选择,绝不后悔!”“这无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