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3000000010

第10章 一天两个红太阳(5)

我老家那里将皖河对岸称为洲上。因为隔了水,我小时候没去过洲上;在山顶望洲上,灰蒙蒙的一片,觉得很遥远。谁家要是有亲戚在洲上,来了,我会去探头探脑地看一会儿,仿佛洲上人有什么特别之处。洲上的新娘嫁到这边来,大家围追堵截,没少让她挨土疙瘩和雪团的打;这边也有女人嫁到洲上,哭嫁的情景让我感到震颤,好像嫁到了一个很不好的地方。

记得那时,很多年的夏天镇上散布着洲上破圩的消息,破圩意味着洪水冲毁了庄稼,淹没了家园。直到后来,我漫游洲上才知道洲上的圩堤很局,只是很多年前决过一次,而后破的只是大堤内的小圩而已,损失不大。我第一次到洲上,十七岁,有了一份在海口棉花收购站做临时工的工作。对异地的新奇胜过参加工作的激动。每天下班后,我就和我一样年轻的工友逛大堤,或划船撑筏闲荡。我们很快就被村民所认识,到任何一个村庄都受到客气招待,他们希望卖棉花时能够立即结款,而不是打白条子。几个月内,我们差不多跑遍了洲上所有的村庄。

几条大河穿过洲上,河道与大堤将洲上分成若干块区域,村民的房子多是建在土墩子上或者大坝上。河两岸是粗细不一的柳树,还有繁茂的芦苇。风刮过芦苇,发出呼呼的哨声。我们很少去钻芦苇丛,多是在村外欣赏大片大片的棉田。看见棉花在阳光下盛开,我一下子定格在那里,身子半天挪不动。在多情的少年眼里,摘棉花的女孩无一不美如天仙,现在想来可能采摘棉花的特定场景俘获了我的心,多么想娶一个洲上的女孩。如果不是不久我就离开了洲上,一定会有一个摘棉花的女孩在我唯美的目光前成为一轮爱情的太阳,但那样也必定会受很大的阻力和挫折,因为那时城镇青年娶乡下女孩是“很没出息的”,多是被看作找不到吃商品粮的女人而做的无奈之选择。

离开洲上后,已经多年没去过那里。2010年新年第一天,一位画家朋友邀我去洲上另一个朋友家玩。由于皖河上已架起了大桥,洲上与市区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它已划归安庆市大观区管辖。在我想象中,洲上已不是印象中的那个洲上了。朋友说,那地方仍是那么宁静优美,他常去作画,住在坝头上屋子里,感到舒适极了。那地方不仅风景特别宜人,就连月亮也非常的清明洁净,真是秀色可餐。听他这么一说,我眼前又浮现起棉田和摘棉花的女孩。即使这不是夏秋季节,见不到盛开的棉花,我也极想到洲上去看一看。

踏上洲上后,市衢的喧嚣渐渐消失了,尤其是到了内河的大堤上,乡野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兴奋。我们几个走在大堤上,赴向渡口,这时天是阴的,下着几滴小雨,我感觉到一种充满古意的自然韵味在四周弥漫。河水在渡口处形成一道河湾,线条弯曲流畅,如若大笔轻巧一钩,尽显卓然灵气。水岸接壤处起伏着黑色的泥土,与水面的波纹映衬,放着光亮,像是水彩大师特别的技艺呈现,乃至画家朋友也不由得凝神而视,发出赞叹。不一会儿,一只渡船从对岸开过来。在它的不远处,有一个小划子颠荡着,上面坐着一个汉子,几只鱼鹰像表演似的闪动着漂亮的身影,不时钻入水中,叼起白亮亮的鱼,献给汉子。渡船嘟嘟的声音,使泛着淡光的水面更显安静空阔。除了渡船,这段水面只有一个捕鱼者和他的几只鱼鹰,也就让人感觉格外的悠然平和,一切都是这么自然亲近。

此岸是海口洲,过了渡便是培文洲。海口、培文是行政区划上的称谓。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将这地方统称为洲上;或者有多少人知道洲上就是指海口、培文。朋友的朋友是洲上人,多年前离开洲上成为城里人,可就在人们纷纷涌向城里的时候,他却又在洲上临河的墩子上买下一栋老屋,经常回来住一住。他对我们说,如果愿意,可以提供一间房子让我们在这里画画和写作。这是一种美意。我想,说不定哪一天我真的决定来这里住段日子,再将洲上所有的村庄跑遍。

踩断黑瓦

咔嚓,咔嚓,踩断黑瓦,声音清脆好听。断碎的黑瓦散布在古镇旧房改造的空地上,被一只只脚踩踏,黑瓦断碎得更小。它们最后的声音必将踩入泥土,身影消失在水泥建筑之下。一同消失的是古镇,虽然它的名字没有改变,而文化变了,气息变了,味道变了。

黑瓦在脚底下飞出思乡的音符,将我高高地举起。飘浮,眩晕。那是在遥远的城市的一隅,我散步到一条河边,发现低洼的路段由瓦砾填平了,我踩上去,咔嚓,第一声就触动了心灵,思绪飞到千里之外的家乡。这些黑瓦最先断开是由城市支配的一只只手,有意为之;它再次断开,有多少如我一样撞入城市的游子的脚,无意造成?某种意义上,废瓦需要更多的脚踩踏,使这里早日成为平整的路基。

河边的黑瓦被黑夜慢慢覆盖,不远处一幢幢高楼,窗口亮起灯光。灯光与黑瓦没有一丝儿联系。黑瓦与光线原有的关系被城市疏离。月华下的黑瓦闪着灰光。月亮走了,天空的光线透过屋顶的缝隙,射下来;黑瓦给白玻璃制成的亮瓦让出位置,亮瓦吸光,黑瓦也被映衬得发亮。记忆中的这些景象,总在我踩断黑瓦时浮现。那些黑瓦不再发出声响后,我陷入了茫然。乡愁很苦,我却又喜欢主动惹起乡愁,乡愁反而成为了一种精神鸦片。明明听不到踩断黑瓦的声音,我却还在河边徘徊。那船上承载的是码放整齐的黑瓦吧!突然出现了幻觉,浅浅的河里哪里有船?这些天,我心系黑瓦,却不承认自己在怀旧,或者思想封闭,迷恋农耕文明。黑瓦的确是农耕文明的辉煌创造,但它并非不能融入现代文明,只是人们无法拥有黑瓦的那份恬静,那份一块挨一块所呈现的亲密安然。

曾经特意去寻找断碎的黑瓦,那是在离家十多公里的山口镇,我撇开玩牌的弟兄,独个儿从舅舅家走出来,到河滩搜寻瓦片,然后又攀上山冈,用脚踢一踢松动的土。据史书记载,山口(也叫皖口)在古代曾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城池即皖城。三国时魏、吴两邦为争皖口发生过多次战争;南朝陈武帝特在皖口筑城建镇;元末陈友谅追胡伯颜至皖口,赶上汛水上涨,胡因此被陈俘获……我在山冈上终于找到了一些细碎的瓦片,它真的是古代瓦片吗?我踩上去,它已发不出断裂之声了。这里的每寸土地都被无数人踩踏过,还有更沉重的时间的脚步,不停息地踩着,黑瓦只是残存的碎渣了。地下也许会有大一些的瓦片,或者完整的黑瓦,可我不想挖掘。

王安石有一首诗叫《过皖口h他这样写道:“皖城西去百重山,陈迹今埋杳霭间,白发行藏空自感,春风江上照衰颜。”那陈迹是指发生在皖口的战事、人事,还是什么?诗人凄切惆怅的心境仿佛正被当时皖口景象所映照,触景生情,古镇、衰颜,过皖口,引发诗人的却是这样的感叹!日月递嬗,人事更替,兴废自古皆然。皖河之水,一涨一落,注江而流。滔滔千古的长江,正是大小众多如皖河一样的水系汇聚而成。想到此,我走出了王安石诗句营造的沉重的氛围,变得坦然起来。

现在,我与黑瓦相遇纯属偶然的机缘。实际上乡下小镇也难见黑瓦了,除非专门到地处偏远的农村去看它。奇怪的是,平时不怎么在意黑瓦,而一旦听见黑瓦被踩断的声音,我犹如听到一曲悠扬而抒情的古典音乐。冬日,我和一帮朋友游览孔城老街,桐乡书院老屋前的空地上,发出一阵清脆的踩断黑瓦的声音,让人兴奋,陶醉。黑瓦具有音乐的质地,或者它本身就是一种乐器。第一次到孔城,熟悉,亲切,印象特别深刻,与踩断黑瓦有关?一只只脚杂乱地踩踏,声音却不杂乱,如娴熟的合奏,十分的自然,和谐,好听。

里,一个不熟悉的孩子会被他们接受吗?没有大人监护,会安全吗?孩子啼哭着,留在了屋内。孩子想上学,进幼儿园的钱太贵。孩子想看电视,没有电视。孩子唱歌,背诗,说故事,写字,画画,不断重复。……亥子在自找乐趣,自找记忆中的乐趣然后把它复制出来。我折纸给他,我学动物叫逗他,我的主动,赢得了他的好感,于是他总是缠着我,把我当成了他的玩伴。

虽然他是孩子,我是成人,但我们陷入了同一情境,他是否感觉到了情境改变行为和心理的力量?如果没有,大概就是我与他的区别吧,他的天真保护了他,而我的意识却在摧毁我的精神和躯体。面对孩子,我更愿意接受他的亲近,因为我不忍眼见他的天性在这狭小的空间里萎钝、寂灭。他的心灵应该是自由的,他得走出这都市里的井,去拥抱他的世界。当他陷入孤独的时候,他耽于幻想,除非期待着他成为一位哲学家,否则,他在这种环境里待的时间越长越不好,因为至少他在这里,得到的只是大人随便应付他的要求的冷漠,不够认真地回答他提出问题的无奈。

我理解他,因为我理解我自己。

天又黑了,虽然太阳还在天空上,而我们看不见它,它也看不见我们,我们之间被黑暗涂抹,大块地涂抹。就在黑夜过早地降临,这小区里不时响起汽车的防盗警报声。井,消失在夜色中;宁静,也消失在夜色中。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噩梦之夜,灵魂干渴之夜。

螺旋树

不想再去看那几棵螺旋树,可目光还是落到了上面。

最初,我看见它们,觉得很美,站在旁边像个小孩读一部童话,想象着每一层是一重天,蕴藏着无尽的秘密;下雪时,它们更富于童话般的意境,亦动亦静,旋转上升,带着我的遐思,飘荡于茫茫上空。后来,我看不出螺旋树的美了,也感觉不出一丝儿意境。我特意回避螺旋树,可又被它拉了回来。

附近没有其他绿地可以漫步,走来走去都围绕着螺旋树,像是一种图腾。螺旋树成了我生存之境的一种悖论,就像那些高层建筑一样,我穿行其间,常常有逃逸的冲动,却又离不开它们。那一日我在郊外迷路,看到低矮的平房和断垣残壁,大片荒芜的庄稼地,还有风声嗖嗖的树林,我顿生不安,比在城中迷路还慌乱,直到重新发现楼群,才松了一口气。

螺旋树在我面前更多的时候呈现生硬呆板,尽管它被灵巧的园艺工之手修剪得非常工整,阳面与阴面流线自然,可我脑海中总也摆脱不了先入为主的“人工树”的印象。

不断有人在螺旋树旁走过,仿佛没有人在意它——这些年来,我没发现有人像我一样停下脚步凝视它。我突然疑惑,我的凝视是一种有意识行为,想从它那里得到什么形而上的东西?得到了什么呢?没有看见鸟栖息于螺旋树。我想象着有我看不见的生命在上面旋转,驾着一种特殊工具,就像我乘坐电梯上升到十六楼,然后进入住房。一次,我回来晚了,恰逢停电,只得一层层往上爬,结果如钻进迷宫,花了很长时间才抵达熟悉的空间,在烛光下确证这是我睡觉的地方,终于舒了一口气。如果螺旋树上的虫子,从底部向上爬行,不断改变方向和层面,会不会使生命中固有的记忆秩序错乱?

阳光无法完全照透螺旋树,也照不透它的同一面。螺旋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同一面”使得阳光在它上面扭曲变形,阳光被它吸纳消耗。它是树,又不是树。形式能够将本质(或本性)颠覆,瓦解。形式固定下来后,本质反而依附于形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园艺工拿着大钳子修剪螺旋树,让它保持原样。螺旋树缓慢生长,螺旋状的形体始终没有改变,因而树的本性还是被驱逐消遁了。

这次,我注视螺旋树,引起了别人对我的“注视”,他们用异样的目光,或不解或质疑地看着我。我就想,这些城里人不会觉得螺旋树有什么特别之处,更不会引发对生存环境的理性思考?他们把我当成了对什么都感到稀奇的乡下人?假如我用斧头去砍螺旋树,一定会有人上前制止,把我揪到派出所。有一天,我发现螺旋树旁空旷了一些,原来有几棵柳树不见了。几天后,空出来的地方栽上了两棵螺旋树,螺旋树一共有七棵了。

这时,仍保留着两棵古柳,它们挨得很近,像一对历经风雨的患难兄弟。在它们之间有条木头长凳,长凳上总是有人闲坐。也有人站在柳树下看斑痕累累的粗壮的树杆,看光秃秃的枝丫(冬天),看浓密的树冠(夏天),看阳光穿过枝叶画在地上的图案,看雨打在叶子上凝成水珠,水珠又滑落到另一片叶子上。最初的一颗水珠滑落到地上需要多长的路程啊!柳树虽老,却充满了入气。

我将柳树和螺旋树一比较,愈发觉得螺旋树不像树。它以树的形式存在,只是呈现每个相同的形式而已。作为观赏树,春夏秋冬没有色彩的变化,经不住人们眼球的反复接触,不再悦目,它们也就成了城市植物塑像,成为一种僵化的绿地符号。

搀扶的风险

同类推荐
  • 独行者

    独行者

    《独行者——罗锡文散文新作选》本集子是罗锡文在近些年创作的散文新作选。另,本集子名《独行者》,2011年3月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罗锡文已经出版十五部个人文学著作。
  • 橡皮:中国先锋文学

    橡皮:中国先锋文学

    13个先锋小说家、43个先锋诗人、11个先锋评论家——共278篇各种题材的先锋作品凝结成这吓人的《橡皮(中国先锋文学)》读本。这是中国当前最有写作才华的作者队伍,每一个人都那样特立独行、不拘常规、又敏锐多情。翻开杨黎主编的《橡皮(中国先锋文学)》,您将由他们带领,走进中国先锋文学大本营,领略目前中国文学最前沿的动态,关于当下中国先锋文学 ,无论是题材、文本结构,还是语言才华和思想张力,您都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获得一次丰富的精神滋养。
  • 山野现代舞

    山野现代舞

    本书收录了山野雕塑、京中美食、音乐之伴、写作的女人、怎一个“谢”字能了等多篇当代名人随笔。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外国文学通用教程

    外国文学通用教程

    本书共七编十七章,系统地阐述了古代至现代欧 美、俄苏、亚非及大洋洲的文学发历程,专门介绍和分析了各时期、各国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同时还涉及了其他相关的艺术门类。本书秉持了历时和共时,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视野,体系完备,辐射面广,内容丰富翔实,论述了简明扼要,是一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外国文学教材。
热门推荐
  • 京师三月樱

    京师三月樱

    一代卜卦师,通天本事,却遭人唾弃。世人道她是傻子,却不知她隐瞒天机。千年以后,穷酸大学生被一只篮球砸穿越。与鹤家小姐灵魂交换,这一切是巧合,还是有人蓄意为之?
  • 季少宠妻:9998朵玫瑰

    季少宠妻:9998朵玫瑰

    三年前,她在他的囚禁中逃离,他完成她的心愿。三年后,他与她的首次接触,他却不敢,他怕自己的心再次沉沦,最后,伤的还是自己。“boss……少夫人说……说”某男看了一眼自己的助理,“少夫人说什么?”某男继续自己的工作,过了好一会,助理才鼓起勇气说,“少夫人说她不要你了,少夫人要和你离婚,”办公室里一片寂静,突然,笔断声响起,“走,去‘请’你少夫人回家!”某男起身,走出办公室。妤染,我好不容易找到你,我怎有可能再次放你走呢!
  • 心中自有颜如玉

    心中自有颜如玉

    本文原名《何处安宁》==真是不知点解用不了这个书名。。。所以随便取了个名字,大家凑合看吧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一个宋子亚,他和你青梅竹马,他和你称兄道弟,当你还没明白爱情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他就在你的生命里消失的无影无踪每个人的生命中也许也会遇到一个安宁,你很爱他,但他未必爱你。这是冯美玉的爱情故事,纵然并非都是快乐,但她选择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某科学的半衰期操控

    某科学的半衰期操控

    我知道这文的名字有些蛋疼,但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名字了。读者比较冷清,但还是不会太监,至少有人投过推荐票嘛。更新较慢,但只要我能碰到电脑就会更新。就如本文名,这是一篇某科学的超电磁炮的同人,其他人设什么的,会随作者的写文对人物的考量上不断变化,但大体不变。另外来一句,本人喜欢黑暗向文。
  • 修夜

    修夜

    风沙里的少女手握风刃,御风而立,风姿绝然。百万大军,尽在掌握。末夜,古武世家的296代天才家主,36行无一不精通。夜初,夜家嫡女,却废柴无比,空有相貌,任人欺凌。这是命运的赌局,她们以命为注,换一生次重生,一次傲立顶峰的机会。“我生来就是王者,为胜利而生!”“既然重生,那就要不负天下,不负自己。”神云大陆,奇幻之地。随心所欲,称霸群雄,血海深仇。魔法,炼药,御兽,看她如何玩转异界。“其实我真的真的只喜欢钱,我发誓,嘿嘿。”“其实我勾搭你,真的只是看上你的脸。”“其实我只是看你不爽,比较好骗,才坑你的。”
  • 武神破世

    武神破世

    半神武仙渡天劫,化武神、游现世、诛地煞、化天罡、破苍穹、动乾坤、斗冥王,战破天、踏破地、毁焚众生!
  • 细雨湿流光

    细雨湿流光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当初为什么相爱。孤独也许可以持续百年,梦境也可以匍匐前进,只有青春的流光一闪而过。这是他们一见钟情后,兵荒马乱的爱情故事。余思经典长篇代表作《细雨湿流光》作为青春成长的经典长篇代表作,曾得到《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编剧王海鸰和青春文学代表人物饶雪漫的携手力推。花火青春疼痛系列,抒写最现实的爱与青春最永恒的话题——爱与青春。本文用独特的笔触,呈现了一出最现实的爱情故事,那些张扬与伤痛,都是青春里最真实的记忆。全新再版,完美修订时隔六年全新再版,内容更加精致。
  • 花千骨之画骨爱恋

    花千骨之画骨爱恋

    花千骨出生在皇宫里,和自己的姐妹们一起来到了长留,她的姐姐也和她一样爱上了白子画,但,她姐姐的爱,跟不就不及花千骨,威胁不到她们,而霓漫天的心归杀阡陌所有,十方神器再次出现,这会对花千骨和白子画以后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 网游之覆手遮天

    网游之覆手遮天

    一屌丝连房租都交不起,终于在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少女,其留下的游戏头盔使他改变了一生,成为了虚拟网游那唯一一位能够覆手遮天的人!
  • 逐神梦者

    逐神梦者

    失去记忆的他,貌似很强的样子?他的身世是个迷,能力也尚未可知,不过没关系,他的身体却都还记得找回记忆的旅途上,他会结识一批个性十足的伙伴,并在相互扶持下走得越来越远,最后一步步发现自己以及这个世界的秘密“啊?你说他啊?他就是个傻子,什么都不懂。”“是白痴。”“很强。”“怎么说呢?不太好形容,不过挺合我口味的......哎哎哎!你们用那种眼神看着我干嘛?”“啾啾啾啾啾啾!”“欸?让我回答问题啊?你有酒吗?”“爱人。”“我没有那家伙的详细资料,不好分析,但他身上似乎有一种特质,让人自然而然地对他产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