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2000000010

第10章 抗日战争況思录

——写在抗战胜利六十周年

翻开沉厚的历史书册,当我们去注目,那中国人民抗日奋战的一章。

请来年迈的老人,为我们再次讲起那日寇杀我同胞的惨状。

当我们打开音响,又一次倾听倾听悲壮的《黄河大合唱》……

——那一幕幕,风雨雷电的变幻。

就会呈现在眼前——那一股股,

翻涌起的热血,就会激荡在胸膛。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人,

就会激起无限的感慨。

如果你血管里流的是龙的血脉。

必定会引起万千的联想……

历史学家说,抗战的爆发,

是我们民族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

第一次全民奋起,抗战的胜利。

是我们百年来,饱尝屈辱后。

第一次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自强……

在我们的记忆中,曾几何时抗日战争。

留给我们的是——

《地道战》里村头的那口大钟,《地雷战》中山顶上的消息树。

八路军煤油桶里的鞭炮声声,武工队闹县城搅得鬼子不宁……

还有小嘎子们,烧掉鬼子炮楼的雀跃。

还有飞虎队员,扒上军火列车的浪漫……

——似乎,抗日战争,都是以我们的主动。

对付敌人的被动,都是以微小的代价。

换取胜利的果实……

然而,正视历史,我们就会发现。

抗战的画卷更为悲烈,抗战的歌声更为嘹亮。

抗战的洪流更为壮观,抗战的热浪更为高涨。

抗战是一次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地区、各阶层。

声势浩荡的总动员,抗战是所有中国抗日军民。

共赴国难的携手作战,抗战是中华民族。

不可战胜的写照,抗战是中国人民。

团结奋斗的典范,抗战不是二胡或琵琶的独奏。

是雄浑的多声部的交响乐团,抗战不是独幕或多幕剧。

是由历史导演的,规模宏大的战争巨片。

当年,历史把不公压给我们万里河山不加修饰。

就成了天然的舞台,亿万人民不容协商。

就已在镜头中出现……

平型关枪声震破了不败神话,淞沪大决战的拼杀异常惨烈。

娘子关战斗的号角气壮河山,武汉长江倒映着空战的机群。

长沙大火映红了通天的夜晚,太行山的运动转战出奇制胜。

敌战区的百团大战捷报频传……

抗日的烽火燃遍了,所有的城镇和边寨……

不分前方与后方,无论军人和百姓。

都编入了阵线,倾家荡产的海外华侨为国募捐。

码头的苦力尽义务把军火装卸,刚刚离开校园的学生上了前线。

卖报的孩子也把几个铜板奉献……

还有,流尽热血的国共士兵和将官。

更有,不远万里来自加拿大的医生。

美国的飞行员……

“一切为了抗战!”

成为我们的誓言。

那血与火的交织,那灵与肉的考验。

留给历史多少不朽的画面。

但,回想当年我们也有太多的缺憾。

——我们没有像苏联红军那样,反击敌寇。

把红旗插上敌人,国会大厦的顶端。

——我们没有,可以抛出的原子弹。

迫使敌人,早日放下手中带血的,军刀和太阳旗幡。

——我们却有,一伙伙缴械投降的军队。

一个个助纣为虐的汉奸,——我们也有。

一回回亲痛仇快的摩擦,一次次同室操戈的拼杀。

虽然胜利,我们却追不回被掠夺的无数财宝。

我们至今也排不尽,被敌人丢弃的毒弹。

我们,甚至太宽恕了。

像冈村宁次这样,十恶不赦的战犯……

只因为——

我们在刚刚取得胜利,来不及品尝一口和平的美酒。

来不及享受一个,宁静夜晚的香甜睡眠。

就,又有人挑起了争端,把我们再次推向内战的深渊。

致使,我们的百姓无奈中再遭涂炭。

我们的士兵,不得不又一次交战……

——所有这些,使我们的敌人。

即使战败了,也依然疑惑重重。

即使投降了,也似不心甘情愿。

不信请看——

事隔六十年,军国主义的阴魂不散。

也还有人顽固狡辩,发出这样的叫唤——

“没有南京大屠杀”

“不算是侵犯了中国”

“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更有人写出新的战争小说。

企图把历史篡,改妄想替罪责翻案。

这些人——

对别人无辜遭难视而不见,对自己“受害”却大加渲染。

——强盗毕竟有强盗的逻辑,

——做贼也自有做贼的奇谈。

作为正义的胜利者,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作为当年的受害人,这难道不该引起我们。

再次的警惕和不安,依心理学家分析。

这是一种不服输的,赌棍似的心理。

这是一种不认错的赖皮般的诡辩。

但——

这与我们上述的缺憾。

难道就没有一点关联,回首往事,除了缺憾。

更留下深刻的反思……

面对日寇的大炮、飞机我们的义勇军高唱的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土造的地雷,便成了优良的武器。

面对敌人的老式步枪,我们的民众不得不用更古老的方式。

以双手扒出,长长的地洞。

来抵御敌人的枪刺,用血肉筑起一道道长城。

来阻挡侵略者的铁蹄,甚至,我们不惜炸开花园口的黄河大堤……

为什么千里咆哮的黄河,冲不散侵略者的铁骑。

为什么,万里伟岸的长城。

挡不住入侵者的车履,而两颗千斤重的核弹。

却可以改变战争的程序,也使交战的双方少。

倒下无数的身躯……

只能说,那个时期我们太缺少强大和科技。

还有那,更可悲的一幕剧——

在南京城的中华门外,成千上万的军人和青年。

被敌人的枪口任意地驱使日寇如同使用。

一根根棍棒,在驱赶一群群牲畜。

当受尽凌辱之后,再把他们残暴地杀死。

深受封建禁锢的,中国良家妇女。

偶尔一次的失贞,就可能去投河自尽。

而敌人却对她们,施以百般的兽性蹂躏。

这,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手无寸铁。

只有束手待毙,上百年来国力虚弱。

灾难奇耻,使我们国人的心理素质太脆。

面对日寇的凶暴残忍,许多人失去了刚毅。

更没有鱼死网破的勇气……

如果,我们的女人,都是“八女投江”。

如果,我们的男人,都是“狼牙山五壮士”。

——我们岂能受如此强暴,——我们怎能忍这般辱欺。

我们的同胞中,不乏血气方刚的勇士。

也有软弱无力的兄弟,如同我们的传统中。

既有怒发冲冠的岳元帅,也有逆来顺受的儿皇帝。

有人容不下,骨肉兄弟同建一个中国。

却咽得下,侵略者的枪刺。

更有人面对敌人的淫威和利诱。

成了民族的败类。

所有这些——使我们的胜利。

来之不易,不得不以十倍百倍的代价来换取。

使我们的山河,支离破碎。

不得不用,数千万条的生命来挽回。

我们实在是付出的太多,太多……

无法,向后人诉说……

那段历史留给今天的,不仅仅是痛苦的回忆。

还更有历史学家的谜……

为什么,在当年的抗战中。

有人不断地上演,操戈同室的悲剧。

为什么,八年中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拥兵几百万。

决战数千回,竟没有一次。

“斯大林格勒”级的战役。

为什么,我们能让人缅作战的军队。

钻入原始森林的无人区,任凭死神白白地夺去,上万年轻士兵的生命。

却不能让他们和敌寇,面对面地决一个雄雌。

为什么我们既有少年英雄王二小的义举。

却又让伟人发出,“辽海燕冀,汉奸何多”的历史质疑……

为什么,当了汉奸的人们,连日寇也睥睨三分。

而面对跳崖的勇士,投江的烈女。

敌人也致以,郑重的军礼。

为什么,我们能迫使抗日英雄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为什么,我们能把爱国的张少帅。

禁闭成耄耋老人,我们能让善战的叶将军。

坐穿了牢底……

有人说,假如当年。

我们国内不是,国共的“摩擦”和内斥。

假如当年,我们的将军都是。

张自忠和杨靖宇,假如,我们的士兵。

都是八百壮士,假如,我们的战役。

都是平型关、台儿庄。

也许,两个日本、三个日本。

也不敢把中国親视,更有人说。

如果在战争之前,祖国就已繁荣强盛。

敌人安敢贸然以兵相试,也许,战争初始。

我们就先掌握了主动,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又何须,以十几年的大好时光。

以亿万人的青春和生命,以半个中国被烧焦的土地。

去换取那——

使人为之悲泣的胜利……

——但,历史毕竟不允许有。

太多的假如和也许……

如今,六十年过去,我们不想再详细地评说。

那到底属于谁的过与失,但,历史的真实必须牢记。

如今,当我们再次擦去。

镜面上的尘灰,便不能不产生。

些许的疑虑——

如果,今天卢沟桥的枪声。

再次响起,国破家亡的危机。

又一次来临,谁敢担保——

我们的民族,不再出现汪精卫。

有人不再重演,“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不再会有人,趁着国难去发财投机。

顾盼左右,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

——不是有人为了,蝇头小利。

不惜出卖,巨大的国家利益。

谁能期望,这些人会为国捐躯。

——有人面对着。

百万失学的孩子,依然咽得下。

公款换来的美酒宴席。

谁敢肯定,他们呆在后方。

会不再“紧吃”,有人见死不救。

逃之夭夭,谁能想象。

他们在前线不临阵逃离,有人还没有国难当头。

就敢将百万巨款,中饱私囊,谁能动员他们会为了前方。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疑虑不能消除。

我们就等于忘却了过去……

今天,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海峡对岸的中国同胞们。

往事重提,我们又该说出些什么.

当年抗日是一面旗,团结起一代仁人志士。

抗日是检验器,区分出不同人们的良知。

抗日是凝合剂,使相互仇视的兄弟。

不再怒目相视,抗日是报警钟。

呼唤起几亿,“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抗日是进行曲,使我们民族队列中的亿万双腿脚。

步调一致……

正面战场,我们部署着千里战线的防御敌后战区。

我们进行着万次歼敌的游击。

还有无数,自发的爱国队伍、

扯起抗日的旗帜。“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成为我们的宗旨——

夺取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但——

缺少谅解,缺少默契。

多少回,也曾让敌人钻了空子……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如今,面对世界。

面对人类,面对和平。

面对先烈,——面对新的世界格局。

我们听到,广岛和平的钟声。

每年都准时响起,而有人却还把。

细菌杀人、活体解剖的真相一再地回避。

我们看到,面对新世纪的太阳。

港澳已经回归祖国。

有人还要寻找种种依据,

搞什么“台湾独立”……

有些人当年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却想利用和平的交易,在“正常”的交往中得到满意……

谁又能说这不是一次新的战役,

一次新的危机,历史的经验,谁都不能忘记。

在此新的时期,无论谁都没有理由。

再分贫富高低,再分你我彼此。

无论什么借口,都不能推辞、

最后的山河完整,最终的民族统一。

过去,一度战败的惨痛。

使多少将军与士兵,一同站在了敌人俘虏的队列里。

使多少平民与贵族。

齐声唱着“松花江上”的曲子。

成了患难的兄弟……

战争,曾把地位悬殊的人们之间的等级。

一笔抹去战争,也曾使人与人之间的隔距。

霎时间变为理智,一切爱国的党派和人士。

都向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

难道今天,六十年之后。

我们就不能,共举一杆大旗。

塑造一个,伟大中华的繁荣崛起。

当年,抗日,是历史压给我们民族的巨大灾难与不公。

抗日,也是历史赋予。

我们民族的,一次挑战和考试,使我们经受血与火的洗礼,

使我们在涅槃中再次飞起!

今天,面对新的现实。

中华民族又面临着,一次新的机遇。

我们依然需要,以民族忠诚之魂。

去把新的长城筑起,用全体炎黄子孙。

凝聚的意志,去迎接新世纪的冲刺。

啊,忆起抗战,引起多少人的。

哀思与沉痛,说起抗战。

激起多少人的热血在沸腾。

提起抗战又使多少人陷入羞愧的困窘…

抗战已成为,一面巨大反光镜。

照映着我们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抗战已成为,一块耸立的碑石,记载着我们国家的,耻辱、苦难和光荣。

愿抗战是一尊不朽的洪钟。

永远发出浑厚的响声,愿抗战精神。

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新时代的图腾。

1995年作,全文连载于《甘肃广播电视报》,以后部分节选于《中流》杂志。1998年,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曾全文配乐朗诵播出。2005年再次修改。

同类推荐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闲言絮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闲言絮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之“闲言絮语”收录了当代名家的散文佳作。作者就像拉家常一样述说着生活的闲言絮语,他们闲话做人,纪事童年,他们对男人对女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他们对失恋各有态度,对生死另有认识……
  • 完美等待

    完美等待

    一个女孩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失败,失恋,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但她觉得还不够完美,她等待的是……
  • 而立闲语

    而立闲语

    本书为作者自选散文集。书中主要描写了作者对家乡、对人生、对儿女亲情的种种思考。
  •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出国,一个新鲜而梦幻的字眼。出国之旅,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赫尔辛基、巴黎、卢森堡、慕尼黑、佛罗伦萨、罗马、梵帝冈、威尼斯……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国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脑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记述里。
  • 小说艺术探胜

    小说艺术探胜

    雷达文学评论集,对驰名全国的佳作和活跃于文坛的许多优秀作家,做了颇有见解的评价和深入的品评与研究。对创作中的艺术问题,给予有益的研究和分析。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的玫瑰爱人

    我的玫瑰爱人

    他是冷冽而又遥远的她的仰望,他是执着而又沉默的她的前方,他从来不说对她于他怎样,只是沉默地注视着,她的方向。
  • 剑傲天下

    剑傲天下

    刀光剑影狭路相逢,炽热情怀复仇切。英雄美人惊天地,爱恨情仇泣鬼神。江湖,永远的争斗,永恒的话题,看一个小人物是如何一步步走入真正的江湖,踏上那条充满荆棘的道路的。
  • 时空与世界

    时空与世界

    时间2020年12月1日,华夏未来科技研究出跨时代智能系统时空。使全球科技前进一大步!随后,未来科技推出一款大型网游众神之诚。琴天明由这个游戏改变自身命运…………
  • 桃运兵王

    桃运兵王

    兵王秦东风回归都市,本想老实工作却有了意外收获,做个生意日进斗金,认识个美女被接连示爱,清纯警花、美女总裁、富家千金、绝色少妇……一个又一个美女出现在他生活里,看他如何在滚滚红尘中一路高歌凯旋,桃运不断。
  • 三生三世相思烬

    三生三世相思烬

    (本文先停更)第一世,她是冷清淡漠的神医,而她是误闯她生命的天真少女。她爱他如命,他弃如敝履。第二世,他是无欲无求的神君陛下,而她,仰慕不得,只求能陪在他身边。”我喜欢你。“千万次的郑重在他眼里始终不起波澜。转世轮回,千年万年,她终于还是遇见他,爱上她,义无反顾。他能爱了,她却不能了。是缘是劫,还是天命?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 你来自遥远时空中

    你来自遥远时空中

    如果某天早晨你醒过来,突然发现自己床上多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口口声声说是你未来的老公,臭不要脸地赖在你家里,你会怎么办?粟薇薇一脚把“天降老公”踹到床底下,拎起来丢到垃圾桶打包,清理出门直接扔垃圾压缩站。纪程然:“老婆,娘子,baby,亲爱的你不能对我这么狠……”粟薇薇:“……滚!谁是你老婆!”
  • 术冠仙林
  • 童年记事

    童年记事

    作者周卫国,原上海大学文学院英语教师。(童年记事)讲述的是我儿时的故事,上海儿童弄堂生活的故事,老上海的故事。它来自我童年生活的记忆,主要是发生在一九六五年初到一九六六年初的一年间。不少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其余是我的童年伙伴(主要人物有八个)、同学和他们亲人的故事。(童年记事)约五十万字。(童年记事)以儿童视角来观察生活,借孩童的语气来叙说那个时代的故事。它通过对往事一件件、一桩桩的记忆,就像一部记录片,多角度、多层面地把我们的所见所闻,自己生活时代的点点滴滴都统统地摄入镜头,再回放给读者。她是一部我们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