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0300000017

第17章 岁月的灯火(5)

祖父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谜,或者一场雾。这是我前不久才知道的——父亲告诉我,老家那儿解放前土匪甚多,土匪经常干的事一是绑票,一是进村抢劫。而百姓家有枪以防土匪的也为数不少。苏北地势低洼,水灾频繁,人家多堆土成墩再建房居住。这样的墩子既可御水又有利于抵抗土匪。那时还没有我的我家也是住在这样的一个墩子上,三面皆水,一方是一条与外界相通的长埂。一次,土匪来了,祖父和他弟弟一人一杆枪,与不断发起进攻的十几个土匪打了整整一夜,结果以土匪认输撤走而告结束。也许是那一次给土匪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土匪后来竟然再也没有来过。这个故事让我十分吃惊,我怎么也想象不出祖父顽强抵抗时开枪阻击的样子,因为在我印象中的祖父虽然固执,却似乎很是胆小怕事。

每个人都是不可想象的。

祖母

祖母对于我始终只是一个词,我仅仅知道她姓柏,她也只知道自己姓柏,在这个世界上活了五十八年的她,一直没有名字。连名字都没有的祖母这个词,更加没有任何形象能使我进入它,使它渐渐从抽象变化成她,一个活生生的人。

然而我是见过她的,足足七个月的每一个昼夜,为什么我对她的容貌毫无记忆?毫无记忆使见过变成了从未见过,祖母,成了一位陌生人。

我曾多次试图想象我躺在祖母的臂弯里啼哭或者嬉闹,试图想象睡在摇床里的我全神贯注地望着祖母在灶前灶后忙碌……但这些想象还没有开始便宣告了失败,因为我无法让祖母从虚无中出现,而且,我也不能允许自己毫无根据地将一个完全虚构的人想象成自己的祖母。

祖母因此永远隐藏在“祖母”这个词中,无形无象。我试图想象的情景无疑是发生过存在过的,它与祖母曾经有过血肉之躯一样真实无比。麻烦或许就在这里:真实是无法想象的。

真实只能被回忆。

回忆可以但也只能保持部分真实。

当回忆也因根本没有记忆而不能进行时,真实只存在于抽象之中。比如,我的祖母对于我只存在于“祖母”这个抽象的词语中。

只存在于抽象之中的真实都是陌生的,虽然祖母常常在“祖母”这个词中向我微笑。

祖母没有留下照片,也没有画像。

我不能满足于我只能拥有一个词中的祖母,但我又不能不放弃对这个词之外的祖母的渴望。“不能满足”是由于情感,“不能不放弃”则是因为现实。现实总是规定、限制,有时是反对着情感。

现实为何从不满足情感?这在于任何情感总是隐含着幻想性。幻想性这个词意味着夸大、虚构、缩小等,现实则不包含这些性质及功能。

也许,只有一种情感可以与现实并不龃龉地和谐共处,这就是宁静。宁静是一种零度情感状态。在祖母的墓前,我每次体验到的都是这种心情。之所以能够宁静,完全在于我所知道的祖母只是“祖母”这个词,一个抽象的词代表的祖母,无法引起任何超越零度的情感。

但我仍然怀念我的祖母。一九八七年我写过一首关于祖母的诗,题目是《林荫道》:

无月之夜/萤火引导着谁的足音走去/天空坐满祖母的树叶//死去的人们组成了林荫道/在树皮上刻满他们的姓名/歪歪斜斜/一线灯光,以最犀利的方法/漏出他们光屁股的童年/而后,生活这件衣服将他们重重包裹//祖母!你看着他们衣服渐渐穿破/他们的脸上渐渐蒙满尘土//落下的叶子终于认识了树/认识了一点儿林荫道/达达达达地/骨殖的泥土在树根下涌来/那声音好动听,祖母/我决定静听你叶子的吩咐母亲去世一周年了。我不知道这次是否能写完这篇文章:母亲的死,是我生命中不可承受又必须承受的痛。面对母亲的死亡,我彻底地感到弁承认自己的软弱与无能——即使是自己的母亲,也只能束手让她独自经历死。作为儿子,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啊。

甚至母亲去世时我还不在她身边——那是去年六月二日的子夜,在安庆的一盏灯下,我虽然并未入睡,但对母亲正在向死神安详地微笑竟一无所知!

冥冥中真是仿若有神在?在那之前几日,母亲在妹妹的陪同下,来我这儿住了两天。我一再请她在我这儿再住一个星期,但母亲总是态度很坚决地说要回去。以前母亲来我这儿,一般也都住不了多久,因为她不习惯城市的闹声和空气,我也都随她,没坚决挽留过。这次不仅一再挽留,而且强调再住一个星期,是因为隐隐有些担心回乡下老家若是心脏病发作,没有好的抢救条件。不过,也只是微微有点这种隐忧,见她执意要回去,精神状态也不错,我就没坚持了,可谁知,两天后母亲就因心肌梗塞逝世了。没能留母亲多住几天,这是我至今仍然痛悔莫及的事,尽管友人劝我,心肌梗塞是险症,即使在安庆,也很难说。但我总是固执地想:如果是在安庆,也许就能抢救回来了。而且,我一直认为,大到一个国家,乃至世界,小到一个人,许多重大的事情都是由此前的某件不经意的小事引发的,如果母亲在我这儿住一个星期,甚至只多住一天再回去,那心肌梗塞也许就会避免了。

‘但是现在再说这些有什么用呢?事情只发生一次。所有的事情,尤其是关系到一个人命运的事,永远只发生一次,没有排演,没有再次重演。

母亲是因为预感大限将至,而来看我的吗?

一切都已无从知道,待我赶回家,母亲已经听不见我的哭喊。望着母亲最后的也是永远的安详的微笑,想到以后再也见不着母亲,再也不能喊“妈妈”了,我忍不住地将脸贴了上去,母亲的脸凉凉的,那是她七十七年生命积聚的所有凉意,此时才安然地散发出来了?

天下的母亲几乎都是含辛茹苦的,我的母亲也是如此。而这种辛苦,对于母亲来说,又异于他人:外祖父家几代乡绅,家境富裕,母亲又极受外《父疼爱,几乎没做过什么活,嫁到了我父亲家,却必须连日带夜地干活。这让我很是疑惑,在那婚姻是“父母之命”的时代,外祖父如何就把我母亲嫁给穷小子的我父亲了?我问过,母亲说:你外爷爷看中你父亲了呗。

母亲有一次向我说起过,嫁过来后,冬天夜里不能做别的事,就和婆我的祖母,一起搓草绳卖,要搓五十托(约八十米)才能睡觉。“那个生草,手真搓得出血。”母亲淡淡地说。后来又陆续有了我们兄弟、妹妹七人(长子夭折),仍是白天黑夜都要干活,以养育我们。但在我的记忆里,从没听她埋怨过,所有的辛酸苦痛,所有的生命的凉意,她都默默接受并深藏起来了,由此可见她的坚强,尤其是前不久,父亲主动向我说起母亲弥留之际,思路非常清晰地向他一一交代的后事,其中包括她去后父亲生活的安排,“你妈妈语气平静,直到去世,没流一滴眼泪。”父亲强调说。这样的坚强已经就是安详了。这是我,她的儿子以前没想到的——一位母亲如果是坚强的,这种坚强就总是连她的儿女也难以想象的。

守灵夜的傍晚,众多蝴蝶聚集在门前飞舞,一直持续到下半夜。让许多人感到迷茫——哪来的这么多蝴蝶?

是的,那是一种令人迷茫的情景,我也迷茫地看这只看那只看许多只一齐飞舞的蝴蝶——在那样的时刻。生命,有时就是蝴蝶的翅翼,那么轻,那么优美,而且毫无理由。

但是母亲一生中,除了童年、少年时期,她的生命有过蝴蝶这样轻盈的翅翼吗?我想是没有的。有的只是重,无法掂量的重。到了晚年,儿女成人成家,按说是可以颐享天年了,可又疾病缠身,终至子欲养而亲不在——些看似平常的话,非得要有亲身体验,才能领悟到其中的深意,母亲去世,我每想起“子欲养而亲不在”这句话,就不禁泪水盈眶——这是一句饱含千古热泪的话啊!

母亲周年忌日那天我回去祭奠,清明时见到的草都已经开花了,一群我以前没注意过的非常小的白蝴蝶,在草丛中飞舞——它们是飞舞给我母亲看的吗?山下,是母亲生前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所有人的故乡……我低低地唤了一声:“妈妈……”

父亲的老家之行

一个人越来越频繁地念叨起故乡,就可能真的老了。

我感受到这一点,是从父亲的变化上。

应该说,父亲早就老了,因为他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在有些人身上,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更重要,生理年龄不老,心理年龄老了,人也未老先衰;生理年龄老了,心理年龄不老,人便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我父亲属于后者,许多人都说看不出他的年纪。母亲去世后,父亲突然频繁地说起要回老家看看。老家在另一个省,从一九四七年祖父母带着全家从那儿漂泊外出,那儿就永久地成了“老家”。父亲是独子,老家除了一些亲戚,还有的,就只有父亲记忆中的地点了。父亲要回去看看,想看的,应该就是这些多年不见的亲戚和那些在地图上永远不能找到的地点吧?

从父亲迫切的心情,我感到父亲真的老了。

这肯定与母亲的去世有关——母亲逝世对他的打击,绝不仅仅是失去五十多年朝夕相伴的妻子,还有提醒:你也老了,你真的老了……

原来,一个人的老,是一件刻骨铭心的事造成的。

仅仅只需要一件刻骨铭心的事,一个人就突然变老了!

一个变老的人,生死都一齐涌上心头。父亲定然是想起了他睽违已久的,留下他童年、少年和青年身影与足迹的那片土地,定然是不断品味着一个词:老家……

真的回到老家又如何?时间那头的身影与足迹,即使是老家的土地也不能保存,保存它们的,仅仅是父亲的记忆,而时移境迁,那片土地虽仍然在那儿,可形貌已经改变,不能与记忆吻合,沉浸在回忆中又被秋风冷雨唤醒的父亲,该会有怎样复杂的感受!

老家,对于游子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安慰。

我在猜想,从老家返回的父亲,会对我说些什么——也许,都只是一些见闻,他的那些感受,都不会说出,哪怕是对我,对他的儿子。

一个人,总有他不愿对任何人说出,甚至也不想对自己复述的话。父亲的老家之行因此虽为多人尽知,却又是一个只有他一个人翗道的秘密。

生死歌哭

生通向死。

明白了这一点,人类就与动物区别开了。而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知道了这一点,他自觉的生命就开始了。

一九六七年的春天,我第一次看见了死。

那年的春天虽然已喧嚣着“文革”那令人不安的疯狂气息,但在偏远的乡下,生活仍算正常地进行着,靠耕地种庄稼为生的农民,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扔下那生长着无穷无尽农活的土地。因此,那年的春天,乡村里油菜花仍然疯狂地盛开,草籽田仍然在一块接一块地翻耕,浅浅的春水里,刚刚翻耕过来的新土与星星点点露出来的草籽的红花或紫花以及绿色的长圆形小叶子亲亲密密,青蛙拼命地鸣叫,牛和已经卷起裤腿干活的人都显得格外生气勃勃。就在这时,我父亲一位朋友的老母去世了,我父亲因为忙,实在抽不开身,便叫辍学在家的我代替他前去吊唁。

那时我十二岁。第一次代替父亲“出使”,俨然自己已长成大人,于是全然不计较差事乃是吊唁,一味地快乐不已,走在路上,脚底生风似飘飘荡荡。那人家离我家不算远,只有七华里,但这短暂的七华里的空间,已经足够放下一个世界:途中,有一条翻滚着春天的泥沙的河流,有一个小集镇,河这边是平原,河那边是渐渐升高的山,山成一脉狭长的走廊,半月形地抱着一湖沉静的春水;河这边平原和山中星星点点地安放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村落。而坟墓,都在只长草木的山坡上。但我对这些已经看习惯了的风景没多大兴趣,我感兴趣的是沿途都可以看到的草籽田。因为我刚刚从一本无头无尾的破书上知道,草籽的学名是“苜蓿”。“苜蓿”,什么意思?没有意思就突然变得神秘,仿佛咒语,生出无穷魔力,使平平常常的草籽顿时发生了变化,让我反复寻味不已。

命名是意味深长的。许多年后我才想到了这一点,并由此联想到为什么孩子长大了才正式给他取个大名的民间习俗——那是成年礼,他将带着这个命名面对一切,“坐不改姓,行不更名”,直到生命结束,将这个名字刻上石头墓碑。

我去吊唁的这位女性老人没有正式的命名,她的名字只有一个不是名字的“氏”字,姓倒有两个,一个是夫家的,一个是她父亲的。她是几千年中一生都不曾有过正式命名的那无数无名氏中的一位,也是没有名字的最后那批人中的一位。在她家堂轩边的一间厢房里,我见到了她——这位我第一次见到的老人,躺在一扇置于地面的门板上,神态安详,但脸色蜡黄。看着她紧闭的双眼,我第一次意识到人是会死的,死亡的活生生的形象,就是这位没有呼吸、没有任何知觉,只能躺在这儿的陌生老妇人。第一次直接让我看见的死亡,强烈地震撼了我才十二岁的懵懂幼稚的心灵,两滴泪水,不知不觉地从我眼中流了出来。

那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就像一个哲学家那样苦苦思考着生命的奥秘,并为此而苦恼。但这是我个人的心灵秘密,我不愿告诉任何人。

很自然地的,我并没有能够像一个哲学家那样对生命得出哲学的思考结论,但没有结论的对于生和死的严肃思考,仍然可以使人变得坚强起来。二十多年后,当我目睹我吊唁过的那位老人的儿子弥留前奄奄一息的状态时,我已将看到的视为常态,只是在心里叹息一声:又一个生命又要离去了。我甚至还很坦然地抱过即将咽下最后一口气的老人。那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到一位亦师亦友的人家去,一进门,便见一家人乱成一团,原来他重病卧床多年的老父已昏迷过去,估计即将撒手人寰。打电话到附近的医院,医院说救护车不在家,要送医院便自己送来,但他家中的人却谁也不愿意背送老人——是害怕老人在自己身上断气?我见状便上前抱起老人,老人竟然其轻无比,如同婴儿,无须背负,半抱半托即可。送到医院,没一会儿老人便与世长辞了。他的亲人的哭声中,突然有一个婴儿的啼哭声加入了进来,那是从斜对面的妇产科中传来的。生和死,生命的这端与另一端,竟然如此生动地并列到了一起。

是的,生只通向死,别无其他终点。人类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而变辱无比坚强,生命也正是因此而无比美丽。珍惜生命,让生命开出尽可能多的璀璨的花朵,结出尽可能多的果实来,这就是人的使命与责任。而即吏只是邮票大小的那么一小块地方,之所以也能安放下一个世界,完全只生于有无数生命绵延不绝地死死生生于其间,歌哭劳作于其间。

那邮票一样大小的地方,不是一个人的故乡,就是一个人长期生活的也方。

同类推荐
  • 我的舞台我的家

    我的舞台我的家

    这是一位资深文学组织工作者自叙一甲子文学生涯的纪实散文集。本书视野开阔,材料翔实,感情真挚,文风质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纪实佳作。本书从作者个人的视角,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人和事。从书中你可以清晰听到作者在文学舞台跑龙套尝到的酸甜苦辣,和在文坛风风雨雨中的独特遭际、命运。你也可以真切了解作者所熟悉、敬重的文坛前辈、名家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文学的真知灼见。书中收入的有关作家协会重要文学活动、文学组织工作、儿童文学工作的演讲、访谈、述评、报道等,有助于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研究当代文学史,特别是中国作协的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
  • 深秋红枫

    深秋红枫

    本文共分为:搬家录;九江怀古;美哉狼山;瑞雪;茶楼闲话;好一杯虞山茶;电视机情思;生日礼物;雾;扬州杂感;北京,真好;周庄断想;清明泪;老人的情怀;尚湖的傍晚;校园二景;清茶一杯度晚年等。
  • 古典情思

    古典情思

    从书中可以看出,“仙作”之美,美在材质,美在工艺,美在工艺中的文化内涵,三者缺一不可。传扬“仙作”之美,理所当然要向这三个维度深入,才可能直逼古典工艺家具之美的内核。在这一方面,志忠除了向各大媒体提供新闻稿件,广泛报道“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的发展动态外,还深入研究,深度挖掘,试图全方位展现古典工艺家具的独特魅力。志忠虽不是工艺师,也不是专业的文化研究者,但他是明智的,也是用心的,以自己的悟性和才情,穿越古典工艺家具繁简不一外表下的迷障,向着这三个维度深入,把貌似简单其实复杂的“仙作”说得有眉有眼,有滋有味,颇为引人入胜。
  • 热爱

    热爱

    1950年,新中国刚刚解放,留苏归来的热血青年苏明涛与身份不明的沈寒秋在桥上相遇,一刹那,爱情的种子已在苏明涛的,心中深深地扎根。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即将掉入一场劫难!苏明涛与沈寒秋再次相遇,可为什么沈寒秋冷若冰霜,恍如陌生人?为什么沈寒秋行踪诡异,对自己的过往遮遮掩掩?又为什么会忽然离开他,与他亲同手足的兄弟许军走在一起?到底她是谁?这是一个情节曲折、充满悬念的反特爱情故事,剧中的主人公秉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在动荡的年代尽情抒写他们的青春故事,当一切褪去,唯有热爱被人铭记。
  • 消逝的钟声

    消逝的钟声

    散文集,收有《消逝的钟声》、《白沙河情愫》、《老井》等作品,其中《消逝的钟声》入编《2010中国散文经典》一书,并获2010年度最佳散文奖。
热门推荐
  • 如果,我们只是演了一场爱情戏

    如果,我们只是演了一场爱情戏

    冉晓清,一个乡下姑娘,孤身一人来到大城市谋求发展,误打误撞成了经纪公司的小职员,有一天突然被公司调去做凑数的实习生,没想到辛苦练习的她与当红明星拍摄广告传出绯闻而一炮走红,以至于遇到了几个与她纠缠不清的人.......
  • 英雄联盟之全能弑神

    英雄联盟之全能弑神

    一本书,让他预言了未来。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个个无畏的勇士,开辟了电竞的先河,一双金眸,让他看到了荣耀。昔日,圣坛陨落,今日,再争辉煌。在破旧的图书馆中发现的一本书,改变了他的一生。同样的场地,同样的敌人,共争弑神荣耀!
  • 王者荣耀:猴狐之恋

    王者荣耀:猴狐之恋

    如何让你遇见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经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悟空哥哥,我喜欢你。”“可我爱的是紫霞。”深深地创伤,倔强的忍耐,这条爱情的道路,比顽石还要坚硬。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 风里来

    风里来

    人生在世三万天,唯独爱你两万五。哪有那么多的无缘无故,只有遇见了你才是。
  • 小妻难养:和我的霸道监护人

    小妻难养:和我的霸道监护人

    跟着母亲嫁入豪门的关晓宁,备受继姐欺凌,又被无良的继父和母亲天价卖给了一个神秘的男人苏逸清。刚出虎口又入狼窝,没想到这个男人居然大大方方在她面前一丝不挂。拜托啊,大叔,身材好干嘛不去做人体模特?好歹也考虑一下人家还是未成年人啊!原以为被他监护只有这一年,却没想到这辈子都跟他缠在了一起,怎么都逃不出他的手心。谈个男朋友被他祸害,仰慕一个男神也被他搅和。关晓宁啊关晓宁,你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怎么就遇上这样一个坏男人啊!
  • 乌戈尔朵拉

    乌戈尔朵拉

    讲述被命运这同一根脐带所缠绕的三五个孩子,他们各自在不同的胎盘里长大的故事,请自持自备极端爱国主义与民族偏念的剪刀,初次习作,难免生涩,枉文处字,清汤挂面,望多包涵,如若不适,可自狂喷,勿见疑。铭记九一八事变,缅怀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牺牲的英烈!时刻警惕那场灾难浩劫与祸端给两国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乌朵待续,如日冢填……
  • 云翻澜起

    云翻澜起

    回首嫣然一笑,是迷了谁的眸?挥手淡然离开,是伤了谁的心?心甘以命换命,是为了谁了情?当你的情覆上我的心,心心相印,相执手,思念相投;不愿松开你温暖的手,悲痛欲绝,再回首,已是白头。
  • 向阳向暖,未曾离开

    向阳向暖,未曾离开

    “唐小暖,别怕,我还在”“唐小暖,别哭,我会陪着你的”“唐小暖,能不能别和其他男生走这么近”“唐小暖,我想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唐小暖,我会给你一个完美的婚礼”“刘子阳,还好你在”“刘子阳,我好像离不开你了”“刘子阳,不要离开我,你是我的依靠”“刘子阳,我好像爱上你了”“刘子阳,等我回来,我们就结婚吧”
  • 九夜神途

    九夜神途

    世界是不公平的。七年前,云般若被母亲毁掉灵根,她说,非凡是错。七年后,云般若被人陷害而死,他们却说,平凡是罪。重生后的云般若踏上修行之路,他想飞往天河的彼岸,问问母亲为什么,他更想走到神途的尽头,求世间的一份公平。遥远的神途谁又能与他相依相伴?也许是那命中注定的紫衣神女,或是那条与他灵魂相连的白龙,亦或是那等待千年的红粉骷髅……
  • 素手翻云之倾天下

    素手翻云之倾天下

    (美男多多又益善,各位大大赶快抱)萧琴自打来到异世,阅美男无数,不由心生抗体。可为什么她扮男子时居然有人对她芳心暗许,而且还是个将军!她的贴身保镖(俗称暗卫)不是同性恋吗?为什么他眼神中炙热满满,尤其在看向她时?一个清冷男子只因一次旅行冒险,种下了果;而妖孽放荡不羁的他,因表面与内心死死挣扎。她会是纠结还是留恋,又为谁而恋?一切迷局揭开时,记忆深埋里的人儿居然又重现,是梦?是喜?还是劫?前世今生,熟悉亦是陌生?身陷迷局,谁在执棋,潮起潮落,淡看云起。权利与爱情,谁利用了谁?半壁江山,谁能看透?且看萧琴如何闯江湖,闹江山,虏获美男!驰聘天下,谁当先!素手翻云,撩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