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基本技术
一、手型
拳四指卷屈,拇指扣压在中指、食指的第二手指上。手指自然握拢,不可挝紧。
掌五指微屈,自然分开,虎口成弧形。注意掌指不可僵直、用力,也不要屈曲松软,腕部应保持松活。
勾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
二、头部练习太极拳时,对头部的要求是“虚领顶劲”,就是说头要正,颈要直,头部不可左右、前后歪斜或自由摇晃;头要轻轻上顶,将意念集中在百会穴。
要使头正、顶平,就必须颈项竖直,下颌里收。顶劲不可过分用力,要有自然虚领之意。做到虚领顶劲,精神才提得起来,动作才能沉稳。头颈动作要随着身体姿势和动作方向的变换而变换,与旋转的躯干上下连贯,协调一致。
三、躯干
胸背演练太极拳时要求“含胸拔背”。含胸,是指胸廓略向内虚含,使胸部有舒宽的感觉;拔背。是在胸略向内含虚时背部肌肉向下松沉,两肩中间颈下第三脊骨鼓起、上提,并略向后上方拉起,这样背部肌肉就会有一定的张、弹力。在两肩锁关节放松两肩微含、两肋微敛的姿势下,通过动作使胸腔上下径放长,使横膈有下降舒展的机会。如此既能使重心下降,又能使肺和横膈活动加强,有利于做好腹式呼吸。应注意“含胸拔背”时,胸背肌肉须松沉,不能使胸肋间肌肉紧张而影响呼吸。
腰演练太极拳要求“松腰”。太极拳要求习练者含胸、沉气,因此在含胸时就必须:松腰。因为腰部是人体转动的主轴,松腰不仅能帮助沉气和稳固下肢,更重要的是对身体动作的变化以及调整和稳定重心起着主导作用。练习时,无论进退或旋转,凡是由虚而逐渐落实的动作,腰部都应随之有意识地向下松垂,这样可使气顺利地下贯到脚部,增加两腿力量,稳固下盘,让动作更加圆活、完整。
脊演练太极拳要求“尾闾中正”。“尾阊中正”是关系到身躯、动作姿势“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的准星。
尾闾中正直接影响着下盘的稳固,它可使躯干、上肢、下肢的内在劲力和外在动作达到完整如一的地步。
因此,不论是直的或是斜的动作姿势,都必须保持尾闾与脊椎成一条直线,也就是处于“中正”状态。
臀部演练太极拳要求“收腹敛臀”。这是指在含胸拔背和松腰的基础上使腹、臀收敛,尽量放松臀、腰部肌肉,使臀肌向外下方舒展。这样做有助于保持脊柱的自然形态,维持躯干的正直,保证内气的顺畅。“收腹敛臀”和“虚领顶劲”一样,要用意识去调整、引导,决不可用拙力去控制。
四、下肢演练太极拳对裆部的要求是“圆裆松胯”。裆即会阴部。裆要圆,胯撑开,两膝微向里扣,加上腰部松沉,臀部收敛,自然产生裆劲。头顶百会穴处的“虚领顶劲”要与会阴穴上下相应,这是保持身法端正、气贯上下的绝妙方法。
太极拳练习讲究“迈步如猫行”,即要求步法轻灵稳健、虚实分明,而避免重心同时落在两腿上(起、收势例外)。因此,髋部关节须放松,膝关节须灵活,才能保证换步灵活和上体旋转自如。一般来讲,一腿支撑身体大部分体重时,该腿为实,另一腿为虚,虚腿起着辅助支撑点的作用,以维持平衡。
下肢动作的进退变换、虚实分明和周身的稳定程度,对太极拳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练习者要特别重视对下肢动作的要求。
五、上肢
肩和肘演练太极拳要求“沉肩坠肘”,就是指在松肩的前提下“沉肩坠肘”。两臂由于肩、肘的下坠会有一种沉实的有内劲的感觉,这就是上肢内在的劲道。
总体而言,练太极拳时,上肢动作要做到连绵不断,轻而不浮,沉而不僵,灵活自然,不可突然断劲。
手练太极拳对手部动作的要求是“舒指坐腕”。舒指,即掌指自然伸直;坐腕,则是腕关节向手背、虎口一侧自然屈起。
演练太极拳,凡是做手掌前推动作时,除了注意沉肩坠肘外,同时手腕要微下塌,但又不可弯得太死;收掌动作应含蓄,但不可软化、飘浮。手法的屈伸翻转,要力求轻松灵活,出掌要自然,手指舒展(微屈),拳要松握。
套路动作名称及动作线路
一、动作名称第一组
起势
左右野马分鬃
白鹤亮翅第二组
左右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
左右倒卷肱第三组
左揽雀尾
右揽雀尾第四组
单鞭
云手
单鞭第五组.高探马
右蹬脚
双峰贯耳
转身左蹬脚第六组.左下势独立
右下势独立第七组.左右穿梭
海底针
闪通臂第八组.转身搬拦捶
如封似闭
十字手
收势
二、动作线路图套路技术第一组.起势体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目视前方,两臂慢慢向前平举,同肩宽,掌心向下,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目视前方。
学法要点:
头颈正直,下颌微收,身体放松,收腹敛臀,气沉丹田,两臂自然垂于体侧。两臂上抬时配合吸气,两手高与肩平。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屈。屈膝松腰敛臀,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易犯错误:
开步距离不与肩等宽时,可利用反复练习开步找到距离感,做到一步到位。两臂上举高过肩时,可注意上举时用眼睛余光比较肩与手的高度是否水平。两臂下按与屈膝下蹲不能协调时,应注意屈膝与屈肘同时开始,并以屈肘下坠带动双掌下按。
左右野马分鬃
(1)左野马分鬃上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同时右臂上提收至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左手。
(2)右野马分鬃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度。),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手臂内旋收至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目视左手。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右手。
(3)左野马分鬃动作、图同(1)
学法要点:
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带动上肢做动作;移动重心时上体要保持平稳,不可前俯后仰;胸部要宽松舒展。
攻防含义:
以左势“野马分鬃”至右势“野马分鬃”为例。设想随身体重心的后移,用左手拥接对方(设对方左脚、左手在前)推掌的左腕;然后身体重心前移,左掌粘住对方的左掌向左引化;同时右手下托掌(成抱球),右脚向对方左腿后上步;随之在左手持接对方左腕的同时,右掌分掖至对方左腋下或躯干左侧,将其向自己的右侧方摔出。
易犯错误:
迈步不轻,脚一落地重心已有所跟进时,应注意迈步时重心全在支撑腿上。等迈出腿轻轻落地并落实后,重心再随转体开始前移。“左野马分鬃”至“右野马分鬃”过程中右腿由后向前收至左脚内侧并向前迈步,速度不均匀时,应注意等重心完全移至左腿后右脚再开始前收,并在右脚尖点地稍停顿后经左脚侧向前迈出。成弓步、转体前移和分手动作不能协调统一时,或有的动作已结束而其余动作还在进行时,应注意以转腰带动分手动作,分手相对快些(因转腰距离短,分手距离长),这样就能保证所有动作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白鹤亮翅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目视左手。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内,左手落于左胯前,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学法要点:
两手抱球与右脚跟进半步要协调一致,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协调一致;转动动作要以腰带臂,虚步动作要收腹敛臀,臀部与脚跟在一条垂直线上。
攻防含义:
用分掌动作化解对方的进攻动作,并设想以“白鹤亮翅”的姿势作为再次即将攻防的预备势,观察对方的进攻意图,随时准备再次化解对方的进攻而迅速反击。
易犯错误:
直接从抱球转正身体并完成动作而没有稍向右转体,然后再向回转正身体时,应注意重心后移时稍向右转体,等再向左转正身体时,再出左脚,并完成分掌动作。
第二组
左右搂膝拗步
(1)左搂膝拗步右手从体前下落,由下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肩外侧,肘微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左手由左下向上、向右下方划弧至右胸前,手心斜向下,同时上体先微向左再向右转,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目视右手。上体左转,左脚向前(偏左)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搂过落于左胯旁,指尖向前,目视右手右搂膝拗步①右腿慢慢屈膝,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转,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前弓,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左手向外翻掌,由左后向上划弧至左肩外侧,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右手随转体向上、向左下划弧落于左胸前,手心斜向下目视左手。
②上体右转,右脚向前(偏左)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右手向下,由右膝前搂过,落于右胯旁,指尖向前,目视右手。
(3)左搂膝拗步动作、图同(1)
学法要点:
腿前弓成弓步的同时,手掌向前推出;身体不可前俯后仰,要松腰松胯;推掌时要沉肩坠肘,坐腕舒掌,同时须与松腰、弓腿上下协调一致,弓步时,两脚跟的横向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
攻防含义:
以右势搂膝拗步至左势为例。随着身体重心的后移和向右转身,先用左掌化解对方的拳、掌进攻,继而再用左掌搂开对方踢来的腿,在左脚向对方两腿之间上步的同时,以右掌前推对方的胸部。
易犯错误:
迈步跟进身体时,应注意保持一腿支撑重心至另一腿轻迈出落地后再向前移动身体。前推掌直臂塌腕时,应注意前推至肘微屈即可,手腕自然坐腕不得用力,手指自然舒展。
手挥琵琶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转至右腿上,上体半面向右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微屈,同时左手由左下向上挑举,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肘里侧,掌心向左,眼看左手食指。
学法要点:
身体重心转变带动上肢动作,上下协调一致;左手上起时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带弧形;身体姿势要平稳自然,沉肩坠肘,胸部放松。
攻防含义:
设想对方用右拳向我胸部击来,我先在跟步的同时,用右掌粘住其右手腕,随之用左掌向上挑托其右肘,双手将对方右臂反关节托拿。
易犯错误:
左手上挑时直臂并端肩;注意肩部保持松沉,左肘微屈并且稍带弧形上挑。
左右倒卷肱
(1)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臂微屈,左手随即翻掌向上,视线随着向右转体先向右看,再转向前方看左手。
(2)右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左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撤至左肋外侧,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后(偏左)退一步,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慢慢踏实,身体重心移到左腿上,成右虚步,右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目视右手。
(3)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掌,掌心向上,跟随转体先向左看,再转向前方看右手。
(4)左臂屈肘折向前,左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右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撤至右肋外侧,同时右腿轻轻提起向后(偏右)退一步,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慢慢踏实,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成左虚步,左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目视左手。
(5)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左手随即翻掌,掌心向上,眼随转体先向右看,再转向前方看左手。
(6)与(2)动作相同。
(7)与(3)动作相同。
学法要点:
前推的手臂微屈,后撤的手随转体走弧线;前推时要转腰松胯,两手的速度要一致;转体时前脚以脚掌为轴扭正;退左脚略向左后斜,退右脚略向右后斜,避免使两脚落在一条直线上。
攻防含义:
以“左倒卷肱”至“右倒卷肱”为例,设想被对方抓住了我左掌;我在退步的同时,以左前臂外旋化解对方的抓握,随之用右掌推击对方的面部。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动作过程中若身体重心上下起伏时,应注意保持腿的弯曲度,使身体平稳移动。
第三组
左揽雀尾
(1)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左手放松,手心向下,目视左手。
身体继续向右转,左手自然下落逐渐翻掌经腹前划弧至右肋前,手心向上,右臂屈肘,手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目视前方。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上体继续向左转,右腿自然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左前方掤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前臂外侧和手背向前方掤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