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5400000010

第10章 中国西南民族保护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保护森林(2)

过去西南少数民族即使在砍树烧山时,对树木仍有一套保护的办法。以怒族和独龙族为例,砍树必留下二三尺高的树干以保护树根,使其易于发芽;砍伐后在树根周围还覆盖枝叶,以免树根晒死;烧山时再将枝叶扫开,以免烧死树根。

怒族和基诺族为了防止山林起火,烧去耕地以外的树木,还要铲去耕地四周的杂草,留下数尺宽的“隔火道”。这种办法曾为很多刀耕火种民族所实行(Conklin,1969)。

为了促使树林迅速恢复,独龙族还采取了人工培育树木的措施。他们发现当地有一种“水冬瓜树”(学名叫Alnus nepalensis D.Don),生长很快(一般5年可以成林),烧后灰文尽较多。当他们砍种一块新地的第一年便种下这种树苗,接连种地3年后仅丢荒两年又可砍种。这样便大大缩短了轮歇的周期,这是少数民族适应生态环境的又一创造。

当然,假如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长,刀耕火种农业最终不可避免会冲破传统的控制,而导致森林的破坏。这一现象在自然条件与中国西南部相似的东南亚各国也已出现,而且即使把刀耕火种农业全部转变为有固定耕地的集约农业,仍会带来新的矛盾。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有待于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通力合作,才能找到出路(Rambo,1982)。

三保护水源

水为人们生活所必需。少数民族通过世世代代的观察,已知植物对涵养水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对水源附近的树木和植物更加注意保护,禁止破坏。黎族谚语有云:

“树多水才多。”

又如基诺族不许砍山菁两侧的树,以防菁中无水;西双版纳族对水井旁边的大青树(banyan),绝对不许砍伐;盈江县傣族知道若砍去水源附近的树,水源就会枯竭;沧源县佤族甚至对水源附近的茅草也禁止砍割。其谚语有云:

“不能错砍一根社神的树,不能误割一揹湖边的茅草。”

一些以木槽引水的山居民族,水所来自的山对他们来说便是神山或龙山,山上一草一木当然更不能砍伐。树木和水的关系还反映在神话之中,如滇南一些民族认为大青树原是雨水之神。水池附近的大树往往作为神树加以崇拜。

在有条件的地方,少数民族相当重视对水的保护,防止污染,对饮用水尤其加以严格的选择。西双版纳傣族多临河而居,却不饮河水,而从旁有大青树的水井或从大树旁流下的山泉中挑水饮用。很多民族都认为植物覆盖下的泉水最适合饮用。如凉山彝族谚语有云:

“长在山顶上的松树最苍翠,出自竹根下的泉水最清凉。”(杨植森91982,63页)

各地傣族水井之清洁,常受来访者称道。井上必盖有井亭,以防泥土、污物落入;井旁备有公用取水器具,以保证井水的卫生。傣族也注意非饮用水的卫生。如西双版纳一些村寨规定,河水下游为妇女洗澡之处,中游为男子洗澡之处,而上游则为汲取生活用水之处,不得混淆。

在实行灌溉农业的地区,水是农业的命脉,人们对水资源更为珍惜。典型的例子是西双版纳的傣族。这里的灌溉农业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5世纪即出现了《景洪的水利灌溉》一书。景洪坝子上沟渠纵横,有一套水利管理办法。每条水沟和水渠流经的村寨,均设专人管理水利。栽种之前,各寨要派人修沟,以免堵塞或渗漏。西双版纳地方政府于1778年颁布的《议事庭长修水利命令》中有这样的规定:

大家应该一起疏通渠道,使水能顺畅地流进大家的田里,使水顺畅无阻。不得争吵,不得偷放水。(张公瑾,1980)为了合理利用水源,这里还建立了一套巧妙的分水办法:在各户水田和水渠连接处,根据水田数多少及距离主渠的远近,安置一个放水的竹筒。竹筒口径粗细不一,水田面积大和距离主渠较远者的竹筒较粗,反之便细。为了计算准确,还备有一种木制的“分水器”,专量竹筒的粗细,使水的分配公平合理,且不致浪费。傣文写成的法律中有这样的条文:

修理水沟时不参加,但又占用很多的水,不让给别人,罚三元。(《傣族社会历史调查》3,31)

其他民族也有类似规定。如黎族读语云:

“水位低大家灌溉,水位高大家疏通。”

这套办法保证水田能按时栽插,是少数民族能合理和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反映。

又湖南通道县侗族有“塞田坝水”的宗教仪式。每年二月二日,人们用糯米和一些可食的野生植物做成粑粑,祭祀神灵后分食。这种粑粑象征着以黏土和草堵塞田埂和沟渠。人们以此仪式提醒自己,及时修田修沟,以防漏水。这是少数民族节约水源的又一例证。

四保护和美化居住环境

少数民族不仅保护已有的海林,而且注意在村寨周围植树,以调节气候、遮蔽烈日和美化环境。壮族谚语云:

“植树盼人行,修路望人行。”

沧源佤族谚语云:

“祖父栽的大青树,父亲栽的围寨藤。”

这些谚语反映出他们曾有意识地绿化村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中除广种果树及经济林木(棕榈、竹子等)外,还在佛寺旁栽种各种宗教用的植物,如贝叶树(Coryphaumbraculifera)、菩提树(F.religiosa)等。盈江傣族还有路边植树的习惯,以利行人。贵州侗族喜欢在他们著名的“风雨桥”附近种树,美化村寨环境,方便行人纳凉、休息,称为“风水木”。

对于这些树木和水源附近的树木一样,按各族习惯法是不许砍伐的。其中有些已被神化,称为“神树”和“章树”。西双版纳傣族的《土司对百姓的训条》中说:

“寨子和其他地方的章树不能政。”

“寨子边的树林应保护,不能砍去。”

假如砍去,则要罚款。其法律中有这样规定:

很多民族都有这样的神树,如阿昌族的“色曼”、哈尼族的“龙树”等,均得到很好的保护。

如何处理垃圾,是保护居住环境的重要课题。西南少数民族以户为单位把垃圾和畜粪一起蓄积起来,化为天然肥料。因此在村寨中很难看到像城市中那样堆积如山的垃圾堆。他们并没有专门处理垃圾的机构和专职人员,而垃圾却不构成对居住环境的威胁。生态学家公认,这是处理垃圾的最好方法,既可防止污染,又可避免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损害(Wolman,1967,807)。

有的少数民族还能注意对居住环境的美化。各地傣族在种植观赏植物方面尤有优良的传统,他们种的缅桂花(Michiliaalba),香气袭人;而房屋四周多种仙人掌类植物,既美化了环境,又可起着篱笆的作用。

优美安静的环境不能没有鸟声,有几个西南民族有保护鸟类的良好习惯。西双版纳傣族并不禁止猎鸟,然鸟若飞入寨内,则对射猎有如下规定:

“用枪去打停在别人谷堆上的鸟,罚银四两八钱四分;”“用枪去打停落在已割倒的稻谷上的鸟,罚银三两六钱三分;”

“用枪去打停落在别人家屋顶上的鸟,罚银三两六钱三分。”

陇川县户腊撒有一个村寨特别喜欢白鹭。有个名叫汉宋寨的居民,世代相约禁止捕杀这种可爱的鸟,故白鹭入晚都到该寨树上栖宿。1973年5月21日黄昏,我路过该寨,曾见成千只白鹭停栖在寨边两棵大树上,蔚为壮观。大理某些地区白族也有禁止伤害白鹭之俗。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已经受到破坏。森林覆盖率的急剧下降,造成水土流失,河流干涸(如西双版纳的流沙河的流诏从1953年的4立方米秒,下降到1985年0.3立方米秒),泥石流时有发生,旱涝频繁。

目前西南地区和全国一样,面临着社会的剧烈变化。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避免生态糸统进一步恶化,继承和发展原来少数民族保护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是很有必要的。

今后兴办任何事业,不能仅考虑经济效益,还应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平衡;不能仅考虑眼前的利益,还应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生活。

对于传统的民族生态学,

应充分利用和因势利导。例如,我们当然不必提倡继续崇拜神山、神树,但可把它们宣布为宗教遗址和乡土文物而加以保护。习惯法中其他一些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成分,可以通过地方立法或订立乡规民约来重新肯定和加以巩固。在这些方面,人类学假如受到国家重视的话,原可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英文稿曾于1988年在萨格勒布第十二届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大会上宣读)

同类推荐
  • 阳光的轨迹

    阳光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44篇文章,记录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点点滴滴,包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成长》、《汗水洒绿了校园》、《六位中学校长搭建起来的数学系》、《赛仓教授与合作民族师专》等。
  •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本书旗帜鲜明地提出党报品牌这一中心概念,从党报品牌定义、内涵,当前党报品牌的现状,存在问题,党报品牌建设指导思想和道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党报品牌建设这一课题的特殊性、深刻性、系统性、实用性四个方面系统展开论述,力求有所突破。本书材料丰富,论述充分,言之成理,颇有创意。总体来看,刻篇论文立论正确,结构严谨,论证周密,表述清晰,文献综述丰实,引用资料规范,显示了作者较强的独立科研水平。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电视采访

    电视采访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本书紧贴国内外形势,围绕气候变化涉及的自然科学、国际政治和国内政策选择等领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主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着眼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格局,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2010年全球出版业共同面临了金融危机,数字出版等新命题,各国出版业在技术研发、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调整,其中不乏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转型之举。作为“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之一,本书包括出版、动漫游戏、印刷与纸张、发行、版权、阅读、政策管理、海外看中国等几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了2010年世界各国出版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中国出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盛世巅峰

    网游之盛世巅峰

    缺乏安全感,却喜欢一个人,是性格还是经历过刻痕
  • 愚恋

    愚恋

    喜欢一个人,曾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粉嫩桃花泛玉脂,芙蓉出水润如诗。沉鱼虽美羡君色,一笑倾城百媚时。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奥特曼之黑暗无限

    奥特曼之黑暗无限

    黑暗给予人强大的力量,你确定你能掌控好你心中的黑暗吗?恐惧、悲伤、绝望、嫉妒与愤怒将成为你力量的粮食,也会成为你内心永远的痛楚。成为真正的奥特曼,并不简单。(嗯,不定期更新,并且字数由心情而定,望大家多多包涵(*??╰╯`?))
  • 重生之绝色少年

    重生之绝色少年

    夏松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遭到雷劈,却意外的基因重组,开始了一段新的路程征途,身边靓妹围绕,兄弟一帮,却也小人无数。
  • 旋风少女之念草有原

    旋风少女之念草有原

    【草原夫妇】百草喜欢初原,而初原却想离开她,把她给若白。若白听到百草说把自己当师兄,亲人,哥哥的时候选择跟随沈柠教练当教练,训练基地结束后和沈柠去了,初原也走了。随着若白,初原的离开,百草在昌海道馆在世青赛之前举办的美少女踢擂赛第一场比赛就被一名无名小卒给ko了,廷皓打电话告诉初原百草现在的情况,让他回来,初原会回来吗?若白呢他又该怎样?亦枫和晓莹之间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旋风少女之情之桓》作者另一本书。
  • 奇迹存在的地方

    奇迹存在的地方

    相遇分离,是否找得回那些?曾经现在,可否变得回以前?
  • 尸原

    尸原

    十六年的八王之乱,耗尽汉民族的最后一点力量,中华大地陷入300年大动乱。五胡乱华,中华5000年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中华儿女不命如草芥;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羌、夫余、乌桓(东胡与匈奴混血)、和入侵辽宁的高句丽,这些在汉民族强盛时,瑟瑟发抖摇尾乞怜的民族,在看到中华式微时全都扑上来撕咬汉民族的血肉,肆意掳掠屠杀汉家儿女。杨永,一个从21世纪,无意间穿越时间长河的过客,面对这个人吃人的黑暗时代,且看他何去何从。是灭胡兴汉,重振汉家儿郎的脊梁,还是随波追流湮没于这个大动乱的时代。
  • 剑尊后世

    剑尊后世

    年轻懵懂的少年雷鸣是一个生长在穷山僻壤的傻小子,他坚强善良,乐观开朗,十分珍惜和父亲生活的每一天,当父亲重病将要离世时,却告诉他:他不是亲生的。伴随着一系列奇妙的遭遇,雷鸣的身世之谜终于揭晓,然而,正是这个时候,一场毁天灭地的灾难也即将到来,面对生与死,雷鸣将如何选择?不一样的玄幻,不一样的剧情,希望大家能看得高兴!
  • 40周营养饮食百科

    40周营养饮食百科

    本书不仅按孕月提炼了营养重点,还以周为单位,进行了详细地营养分析与指导,并总结归纳了21种孕期必备营养食材,以及13种关键营养素。还针对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出现的常见疾病和症状,提供了不用去医院就可以治疗的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