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6500000003

第3章 我的特务生涯(2)

中统组织庞大,机构复杂,遍布全国的特工近两万人,这些人一是来自蒋介石浙江官僚嫡系;二是蒋的私人关系;三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叛变大革命的叛徒、托派分子;四是从国民党中央党校(中央政治大学前身)、黄埔和中央军校中选拔的学生;五是从反动帮会、流氓集团中物色;六是反动党派;七是中统自办的训练班、海外班、侨训班、青干班、江北训练班、妇干班学员中选拔;八是由“CC”派和国民党中要人和私人关系介绍。

有一段时期中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特务机关,局本部认为做得最好的,是贵州省党部调查统计室(简称黔室),由谷正鼎亲自掌握,主持人是“四?一二”后的叛徒程惕予,又叫铁如、迪庐。此人长于训练,精通组织。黔室的特务工作效率高,纪律性也强,因此调了10余人到局本部工作,有的破格提升。

张道藩、谷正伦、谷正纲、谷正鼎等人的贵州地方势力也是中统的一股力量。黔室曾利用天主教神父在石门坎搞了三年多的调查工作,写了长达几十万字的专案材料交重庆局本部,还诱骗苗族中的富豪参加中统外围组织。

湖南调统室(简称湘室),主任是韩中石,他专门制造派系摩擦,局本部很不满意,他同薛岳也闹矛盾,因此湖南的工作时常遭到斥责。他被徐恩曾大骂一顿之后,才同军统局搞好了关系,在反共工作方面合作,曾在茶陵、攸县查出中共地下组织,专案报告重庆。

安徽调统室(简称皖室),主任甘秀春。他专与反蒋桂系军阀李品仙斗法,又与徐君佩为首的三青团势力搏斗,也是个摩擦专家。

中统办过青干班、江北青年干部训练班、海外情报工作人员训练班、中央青年干部训练班等,对受训人员施行政治、军事、技术、特技项目训练。

教材除《孙中山全集》之外,还有戴季陶和周佛海的著作,陈立夫的《唯生论》、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以及《政治哲学的历史根源》、《政治目的与政治手段的关系问题》、《政权问题》、《政治技术与群众心理》、《先秦政治思想》、《人类生物性的体察与政治运用》、《社会势力的诱导与运用》、《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唯物主义》、《议会政治与布尔什维克的比较研究》、《三民主义的政治效用》、《国际现势》等。

军事方面则施于班、排、连、营、团制式教练,教材有《步兵操典》、《野外勤务》、《筑城学》、《典范令》、《地形识别》、《夜间战术》、《射击教范》等。

蒋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命徐恩曾再搞一个组织,徐召集王思诚、谢永存和一批专员开会,决定搞一个全国性的“党员调查网”,为中央当耳目,作惩治奸邪、整肃贪污的调查机构。由谢永存起草办法,经徐恩曾、陈立夫在“CC”高级会议上提出修改补充后,再送蒋介石核准,以建立起这个规模巨大的特务外围组织,并在重庆各中央机关、军队、学校、社团、公会、工会、工厂、工商、邮电、交通部门开展建网工作。党网通信员由两个特务介绍加入,经审查委员会审查合格,予以接收。每人发给有代号的手册一份,内附蒋介石手令。调查对象把共产党列为首位,进步社团、党派、反蒋人物、地方军阀、日伪汉奸、帮会组织以及贪污舞弊、囤积居奇者等也都被列为对象。调查网办公室的代名是“许清”(即准许清查所列对象的活动),通信处是重庆邮政信箱91号,通信员用自己代号代替姓名,仅半年时间,便网罗了三四千人,有高级简任文官、少将武官、一般行政人员、教授、讲师、教师、大中学生、社团负责人、工人、商人及有党员身份的袍哥等各色人物。还搞了一个经济检查人员训练班,训练大批特务。训练教材有《情报业务概要》、《总裁言行录》、《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讲义》、《化装术》、《射击术》、《驾驶术》、《骑术》、《摄影术》、《擒拿术》、《跟踪盯梢》等,此外还训练爆破、绑架、暗杀、掩护、隐蔽、密写、密码、帮会组织黑话、江湖行当内幕等业务技巧及有关社会知识。

抗日战争初期,由桂永清负责,在武昌珞珈山办了一个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训练团,以后迁至四川綦江县,吸收从马来西亚、新加坡、东印度、泰国、缅甸、越南等归国的华侨青年参加受训。桂永清与徐恩曾交换了一个名单,以一个来自新加坡叫罗剑雄的上校教官为首,以方博之(泰国)、古秉文(印尼)、陈锦江(婆罗洲)等为教官,负责海外情报人员的训练。

中统派往海外的特工是以国民党中央海外部名义作掩护开展工作的。

戴笠一直存心垄断国民党特务组织,一心想消灭中统。因此,利用徐恩曾搞走私的案件,布置倒徐工作,想一棍子打死中统。殊不知徐恩曾虽然垮了台,戴笠自己也坠机而死。戴死后,由叶秀峰继任中统局局长。蒋介石当然不能放弃这个组织,中统仍然存在,但逐渐老化衰弱,其原因有人事变迁、经费削减(中统是实支实报,无预算只有决算)、罪恶活动加剧、叛逆激增等。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中统在大陆也消亡了。

中统主要人物

徐恩曾,字可均,上海人,留美学工科,自己能驾驶和修理汽车、坦克。1935年,抛弃糟糠之妻,与留苏女叛徒费侠(湖北黄陂人)姘居。通过费侠拉拢留苏叛徒、托派分子西门宗华、叶青(任卓宣)为蒋介石效犬马之劳。平时对人一副伪善面孔,好似“敦厚长者”一样,实际是心怀险恶、凶狠毒辣之徒。此人嗜好收“干儿”、“养子”,如姚文元便是其中之一,他能厚着脸皮呼只长他十来岁的费侠“妈妈”!

刘次萧,山东人,曾在军阀、政客门下做幕僚。因是朱家骅系统人物,所以能接替濮孟九的主任秘书之职,但无实权。

王恩诚,四川江津(今属重庆)人,黄埔二期学生,中统老牌特务,任第二组组长,是徐恩曾的亲信,中统主要人物,后调粮食部当帮办,控制粮食部门。

梁辅承,改组派分子,抗战初期受到徐恩曾赏识,成为中统一时红人。特工非常讲究系统、资历和官阶,因他不是调查科出身,又不是“CC”分子,是半路出家的,所以非中统嫡系,徐的其他亲信都把他视为外人,因而免不了发生矛盾。终遭排斥,由张国栋接替他的第一组组长。

张国栋,广西人,留日学生。原是第一组二科科长,对徐恩曾绝对服从,做工作拼命卖力,不偷奸耍滑,所以在中统局里能够站得住脚,一直干到徐恩曾因走私案垮台后,才被“CC”调到内政部当司长。解放后被捕,1975年获宽大释放。

项本善,安徽人。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毕业,在中大读书时加入“CC”。他常在中大开黑名单,打秘密报告,徐恩曾很器重他。因此,他在中统局长期主管全国情报系统。后组织经济检查大队(简称经检队),查出日伪汉奸通过重庆官僚奸商大规模从沦陷区向重庆大后方走私情况,牵连到中央各部门的高级官员与南京汪记政权重要角色勾结的一条黑带,这条黑带也系着中统、军统的主要人物,使蒋介石和二陈大吃一惊。项是个独身主义者,至死未曾结婚。1940年,他不愿再干,要求离职,徐恩曾劝他留下,对他不使用纪律(中统是终身职务,提出离职是最大忌讳,轻则永远监禁,重则处死。特务自己说的“风吹得进去,雷打不出来”,他是未被执行纪律的仅有者)。他坚决要走,徐虽然很生气,但终于放他走了。后被陈诚派到三青团中央团部任调查处处长,是由他的亲戚郭骥(字外川,任过社会部人事处长)向陈诚推荐的。陈诚很器重他,把他培养成心腹。在一次到湖北途中,因汽车翻车而死。

陈文昭,女,叛徒。她掌握一批男女喽啰专搞资料,把全部资料分目增删,完全由她设计指挥。

高骞,中央大学学生,由“CC”送其往意大利留学,专在罗马学习法西斯特务工作。是中统局少壮派人物,很受徐恩曾信任,任第三组组长,专搞特务训练。

谢永存,中央政大毕业,陈立夫得意门生,所以能接替高骞的第三组组长,所训练的特务散布全国。

徐白光,广东梅县人,在中统仅次于徐恩曾、王思诚、濮孟九的地位,控制全国公路铁路特务系统。

杨为,字拔一,江苏人,留苏叛徒,在中统局任研究室主任,对共产党组织和保卫工作很内行,专门研究用共产党的工作方法来对付共产党。

孙翼谋,江苏人,任人事科科长,专管人事升迁调补、表册、档案、证件。

陈庆斋,江苏人,中统老牌特务。原是帮会流氓头子,任过重庆实验区区长,专搞行动工作。跟随徐恩曾直到徐垮台。l949年逃往台湾,后迁居美国。

加入干社

我投入“CC”之后,在南京市小组活动。l935年春,陈立夫召我谈话,给我一封信,要我去上海原公共租界汉口路绸业银行三楼“晨报新闻资料编辑部”,见上海市党部执行委员王延松。同时告诉我,他已同王通了长途电话,讲了我去上海见王的事。我当天乘快车去上海,见了王延松之后,才知他不仅是上海市党部执委,还是总商会常务理事、绸业银行总经理、大新绸缎公司总经理。所谓“晨报新闻资料编辑部”是掩饰“上海联欢社”的面纱,联欢社实质上是“CC”党政军特人员和上海金融界头面人物、帮会头子的秘密活动地点,也是“CC”化身——干社的社址。

军统的灵魂是复兴社。中统的灵魂是“CC”,“CC”化身是干社。王延松对我说:“立夫先生要你来上海见我,是要你加入干社,同时要你加入青帮。你在“CC”资历不深,不能直接拜在立夫先生门下,由我介绍你拜在潘公展先生门下,加入干社也由我介绍。”

第二天我填了入社申请书和誓词,随即在孙中山先生遗像和蒋介石像前宣誓入社。

干社是遵照蒋介石号召的“苦干、实干、硬干”的含义来命名。它以德国法西斯党为模式,采用绝对秘密和隐蔽手段,对社员实行单线、纵向的组织联系,绝对不准发生横向的关系。除奉行“三民主义”、“一个领袖”、“誓死保卫最高领袖蒋委员长”外,其目的是“消灭共产党”、“反共救国”。入社人必须是国民党员和“CC”分子,由社长、副社长介绍,填入社申请书和宣誓,入社后不发证件,只有档案和卡片。

干社设正副社长各一人,社长是吴醒亚,湖北黄陂人,留日学生,曾在大元帅府任机要秘书,后任安徽省党部主任委员兼民政厅厅长,代理安徽省主席,又是中央委员。在上海势力很大,青帮辈分高,与杨虎、杜月笙平起平坐。副社长潘公展,浙江湖州人,与陈立夫兄弟是同乡,与虞洽卿和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私交密切,同为蒋介石核心人物。

社长下设干事会,以“甘世威”为代名,干事会下设新闻、出版、教育、宣传、戏剧、电影等组,各组有正、副主任各一人,组员若干人,各组设秘书一人。

干事会干事长丁默村,湖南人,是与戴笠、徐恩曾齐名的特务头子,曾为汪记国民党中常委、特工总部主任、社会部部长、浙江省省主席。副干事长陶百川,浙江绍兴人,上海市党部执委、《晨报》总主笔、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处长,是西山会议派叶楚伧亲信。

文书组主任黄教斋,“CC”中坚分子;事务组主任陈宝骅(化名肖赐),是陈立夫嫡堂兄弟,“CC”血亲骨干,中统少将级人员;情报组主任李士群,浙江人,留苏学生,中共叛徒,中统少将级特务,后为汪记和日寇特工头子,被日寇毒死。

社员来源主要是吴醒亚、潘公展、“CC”分子及中统系统、中央党部系统的人。

社员通信,以社员名序编有代号,代替姓名。

干社下属的外围单位:晨报社,是“CC”机关报,社长潘公展,总笔陶百川,主笔樊仲云、王新命、袁学裕。总编何西亚,总经理宓季芳。

社会新闻周刊社,社长丁默邨,撰稿人李士群、唐惠民、张师石、陈霭云(女,中共叛徒)。

外论编辑社,社长方复如,主编袁学易,是三日刊,用日、法、英、俄、德文印刷。

社会主义月刊社(原名《民族主义月刊》),社长主编都是周毓英一人唱独角戏。

大沪晚报社,社长李思弘,主编张修明,我为驻京记者。

上海工人运动促进会(代名力社),会长陆京士,组织有一个庞大的“工人行动大队”,有统一服装,配有武器和自行车,由陆京士指挥。

上海妇女协会,会长金光楣(代名“进社”),勾结天厨味精厂老板娘吴载仪,以协会取代上海市妇女会。

上海大学生联谊会(代名“青社”),骨干分子有严祖仁、何景文、刘修如等(均“干社”社员),光华大学有胡志宁,上海法学院有沈新儒,中法工学院有梁梅初,东吴大学有任立群,这些人都配有武器,专门制造学潮,嫁祸中共。

又入青帮

1935年在上海,我经王延松引进投入潘公展门下为徒,开始厕身于帮会的活动。

我的投师的仪式是在王延松家大厅举行的。潘公展长袍马褂端坐中间太师椅上,手捧黄旗,两边肃立10余个贴身徒弟,大徒弟传下话来:“引进师导新贵人‘记名头’。”王延松引我进厅,向潘公展磕了三个头,交上填好祖宗三代的文表,便退到厅外。王延松对我说,这是第一步手续。休息片刻后又引我进厅,行“小香堂”仪式。抬头一看香案上供着潘祖师香位,一炉香一对烛,旁边有小王爷牌位(即门外小爷),我上香行礼后,退到外面“刷船”(即净面),再进厅请潘公展“传道”,这叫“传称”,从此以后,“外出姓潘,在家本姓”。王延松说:“这是‘小香堂’,是半步手续。”

正午至饭厅吃午饭后,进“大香堂”,香案上是五炉香,三对烛,一炉叫“子孙炉”,一根红绳叫“牵头联香火”。潘公展身边坐了六七个不认识的人,他们是不同字辈的“传道师”,其中一个高声说:“三节两寿要去拜,送礼磕头礼应该。”(三节是春节、端午、中秋,两寿是师父、师母生日)。

我肃立潘公展面前,恭请师父“传道”。潘公展便传“心、顶、佛、吒、罗、呢”六法,一面以手示意位置:“心”在心口、“顶”在头顶、“佛”在口部、“吒”在左肩、“罗”在右肩、“呢”在腹脐。“大香堂”完毕后,便是“开山门”仪式。这项仪式颇严肃,潘公展端坐中间,手捧黄旗,两脚左右八字分开,身边站着“开过山门”的“三老”(引进师、传道师、本命师)。我肃立中间,大徒弟接过他手中黄旗,潘公展起身以右手按我心、顶、佛、吒、罗、呢六部位点法。然后,将我左右手分开叫“开山门”。回身坐在太师椅上,开口说:“你从今以后可在帮内人面前,左手大拇指成弓形,别人便知你是开过山门的人。”接着,向我宣布“四不”:一不准奸淫偷盗;二不准提闸放水;三不准背师收徒;四不准欺师灭祖。如有违犯,“轻则开除,重则处死”。

稍停片刻,接着宣布九条铁律:投师如投胎,一岁为师百岁为徒;一徒不拜二师;同参(字辈)如手足;只准师不认徒,不准徒不认师;不准出卖帮规……如有违犯处以剥皮抽筋极刑。

我叩头后说:“谨遵师训。”便退出到餐厅用晚餐。这是师父的“家宴”,有鸡鸭鱼鹅,取“四海”之意,五个小包子是“五湖”,一杯酒乃“一心要皈依佛法”。“家宴”后,王延松传我帮中暗号:

同类推荐
  •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无话可说。就像是平时,见到陌生人,硬生生打完招呼就卡在那里,不会找话题不会聊天,甚至自己一个人开始发呆,不知道说什么。在那段时间里,我写不了一个字,连自己曾经的那点伤春悲秋都没有,连谈论自己的欲望都没有。那一段时间是我最难熬的。后来慢慢地我尝试写短句,每天记下流水账,写一点自己的心情。慢慢地我发现,不是我无法写作,而是时间改变了我。十年里,我们邂逅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久别重逢,而是故人归来。
  • 山水诗前史

    山水诗前史

    本书旨在考察朝向山水诗演进中诗类审美经验的变迁。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诗歌文本所呈现的创作者应对外在世界的感性体验方式,从《古诗十九首》到玄言诗审美经验的变迁作为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都生动而细致地演绎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观、艺术观乃至行为选择对现实社会秩序的厌离、反动与超越。
  • 铁锤锻打的玫瑰

    铁锤锻打的玫瑰

    本书收有:《爱的圣经》、《生命凝固的雕塑》、《男人不浪漫》、《摇滚与诗歌的沉没》、《相爱是一种天意》、《爱情也生病》等散文。
  • 对联

    对联

    清高宗乾隆南巡时驻跸通州,出上联。纪昀以下联应对。下联末“东西”一词为名词,在此与上联方位词“南北”相对,是此联巧妙之处。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0余篇,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文学大师对社会的见解和生活的智慧,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随笔经典之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热门推荐
  •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看似屌丝垃圾的少年却用自己的神技征服了极品美女,却无意间救了美女总裁,我的一生都改变了!
  • 重生倾城:冷艳公主太厉害

    重生倾城:冷艳公主太厉害

    她是九华宫最不受宠的九公主,她是最小最柔弱的九公主,她饱受折磨,她历经生死……当灵魂交错只是,她猛然睁开双眼,万丈光华,逆天而行——
  • 辰雪大陆

    辰雪大陆

    人间传出七个分别不一样的珠子,合称七珠,每一珠都是一个界,合称七界,分别是正气珠,邪恶珠,光明珠,黑暗珠,天珠,地珠,人珠。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世的相守,为了红颜知己。大陆争霸,
  • 异灵之我的小鬼弟弟

    异灵之我的小鬼弟弟

    刚到医院实习便无意撞见上司与夜班医生偷情,意外卷入一场道法对决。原本一直在我身体里沉睡的孪生弟弟,被一个胖道士法术激活。十八年前我的孪生弟弟居然依附在我身上,让我发生尴尬的改变……
  • 牛郎织女传

    牛郎织女传

    天帝之女彩依与放牛郎逸相逢在天河边,一段缠绵的爱情开始了,只是彩依身上早已背负沉重的命运枷锁,他们命中注定万世不得结为夫妻,这一万次轮回后,他们还能在一起吗?请看牛郎织女传。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绝世倾城:嫡女大小姐

    绝世倾城:嫡女大小姐

    她是杀手界第一人,遭遇背叛穿越到幻碧大陆将军府的刁蛮大小姐。
  • 商海:纵横

    商海:纵横

    云:男儿,要么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要么披上西装,纵横商海!而那一天,上官瑾,踏入了商海,面对敌人,他是否应该放手一搏?
  • 那个2C的年代

    那个2C的年代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大起航

    大起航

    末日来袭,地球毁灭。罗东带领2万人类被迫起航。这是人类文明的延续,还是毁灭?死亡、黑暗、探索、恐惧……无限未知。科技的碰撞、文明的摩擦,人类如何在夹缝中生存?*一部以科技生命为主线,推理判断为矛盾的宇宙漂流类硬科幻小说*
  • 宦挽杀.

    宦挽杀.

    宦官横行,扰乱四野。江湖却是不在寂静。美女相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兼造化武功,是无数热血男儿的梦。一场权势的阴谋,不知颠覆与葬送了多少人的性命。天下纷争,武林大乱。乱也为宦,然宦却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