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600000003

第3章 儒学部(101种)(1)

鲁迅对儒学有分析、有批判,但并不反对更不敌视儒学。

这是鲁迅对儒学的基本姿态。鲁迅和他同时代的“理念人”一样,有一种源于儒学正见的道义担当,一种现代士大夫精神。看看鲁迅对儒学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鲁迅的情怀。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来看。

《汉文学史纲要》第2篇讨论《诗经》,鲁迅说:“《诗》三百篇,皆出北方……其民厚重,故虽直抒胸臆,犹能止乎礼义,忿而不戾,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虽诗歌,亦教训也。然此特后儒之言,实则激楚之言,奔放之词,《风》《雅》中亦常有,而孔子则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后儒因孔子告颜渊为邦,曰‘放郑声’。又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遂亦疑及《郑风》,以为淫逸,失其旨矣。”

这是一个重要意见。显然,鲁迅这话里并未对“厚重”之民的“止乎礼义”作出完全的否定,只是认为这不过是“后儒之言”,除此之外,尚有“激楚之言,奔放之词”。后面又引用孔子语录,说“后儒”因此认为《郑风》为“淫逸”是“失其旨”,也就是没有正确理解孔子“思无邪”之旨。

那么孔子之“旨”是什么呢?这里有三个方向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一个是对孔子本意的理解。孔子告诫颜回“为邦”,是对颜渊传授政治理念,他要颜渊将这个思想传达到执政者那里。郑声淫,民间可以娱乐,孔子并不要求邦国治理中遏制乃至于取缔这类“靡靡之音”,他只要求君王公侯要“远离”这些东西。孔子思想中没有干预民间自发秩序的倾向,虽然孔子本人确实是“恶紫之夺朱,恶郑声之乱雅乐,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但“恶”归“恶”,却从来不去“禁”,这就是自由襟怀。孔子删存《诗》三百篇,其中就保留了很多“郑声”。比起禁止“靡靡之音”,要求集权专制的后世,孔子要开明得多。即使在现代文明社会,也值得赞同。

为了让问题更清晰,可以文明邦国之流行音乐为例说明。麦当娜,作为流行歌星,民间娱乐从未封杀。但是文明邦国有它特殊的严肃性,政府虽然不干预,但也决不会邀请麦当娜这类“现代郑声”进入白宫或白金汉宫(庙堂)演出。这就是一种体现秩序与差异的现代经验。

《论语·阳货》:“子谓伯鱼曰:‘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孔子要自己的儿子伯鱼读的这些东西,就有关于性爱的诗歌,如《周南·汝坟》、《召南·野有死麇》。这从侧面证明了孔子并不全然反对“郑声”——他只是反对在“为邦”之政府活动中演奏“郑声”。所以鲁迅说“后儒”以为孔子主张“放郑声”为“失其旨”。

第二个方向,就是鲁迅在引述孔子语录之后的意见:“自心不净,则外物随之,嵇康曰:‘若夫郑声,是音声之至妙,妙音感人,犹美色惑志,耽荒酒,易以丧业,自非至人,孰能御之。’(本集《声无哀乐论》)世之欲捐窈窕之声,盖由于此,其理亦并通于文章。”这段话的意思是:郑声很美,但是容易诱惑没有定力的人,所以孔子要弟子远离郑声,有所谓“不见可欲”的意思。这样,就不能将“至妙”之“郑声”,简单地理解为“淫逸”。

第三个方向可能更重要,这要回到孔子的原话:“诗可以怨”。鲁迅虽然没有具体明说,但所谓“激楚之言,奔放之词”,就应该是“怨”——这才是“后儒”没有理解的孔子之“旨”。“思无邪”并不是省略“怨”,恰恰相反,只有保留了“怨”之一途,才是正见,否则即为邪见。孔子、孟子、荀子以及后世大儒,从来不省略对君王公侯的批判。鲁迅立身正大,对道德维度有坚守;更对批判精神有坚守。儒学的核心理念是“公道-仁德”,对君王公侯一向不乏“清议”——而“清议”就是批判。“怨”

就是大有情绪的批判,“激楚之言,奔放之词”就是犀利的批判。这是鲁迅与大儒最为相近的政治姿态。

在这样的文字中,看不到鲁迅“反儒”的倾向,相反,看到的是鲁迅对儒学正见的清醒认知和认同。

《四库全书总目》首列“经部”,但在“子部”又首列“儒学类”。今合《四库》“经部”与“子部·儒学”为一,作“儒学部”。

鲁迅读过的儒学部图书,现在可以统计到101种。本卷分为“经典”、“后儒”、“杂说”三个部类。“经典”为传统“十三经”以及相关诂经著述。“后儒”为秦汉以后大儒专著。“杂说”为各类与儒学相关之著述。

经典类(51种)

■《春秋》

春秋时期鲁国编年史。该书记载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242年间鲁国史实。一般以为是孔子所修。鲁迅屡屡提及此书,认为《春秋》是“圣人”所著,且“多直书无所讳”(《摩罗诗力说》)。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嘉业堂主人刘承干先生……对于明季的遗老很有同情,对于清初的文祸也颇不满。但奇怪的是他自己的文章却满是前清遗老的口风;书是民国刻的,‘’字还缺着末笔(作者按:为避清末帝溥之讳)。我想,试看明朝遗老的著作,反抗清朝的主旨,是在异族的入主中夏的,改换朝代,倒还在其次。所以要顶礼明末的遗民,必须接受他的民族思想,这才可以心心相印。现在以明遗老之仇的满清的遗老自居,却又引明遗老为同调,只着重在‘遗老’两个字,而毫不问遗于何族,遗在何时,这真可以说是‘为遗老而遗老’,和现在文坛上的‘为艺术而艺术’,成为一副绝好的对子了。//倘以为这是因为‘食古不化’的缘故,那可也并不然。中国的士大夫,该化的时候,就未必决不化。就如上面说过的《蜀龟鉴》,原是一部笔法都仿《春秋》的书,但写到‘圣祖仁皇帝康熙元年春正月’,就有‘赞’道:‘……明季之乱甚矣!风终豳,雅终《召旻》,托乱极思治之隐忧而无其实事,孰若臣祖亲见之,臣身亲被之乎?是编以元年正月终者,非徒谓体元表正,蔑以加兹;生逢盛世,荡荡难名,一以寄没世不忘之恩,一以见太平之业所由始耳!”显然,这是以遗老自居却又在颂美新朝。所以鲁迅评论道:“《春秋》上是没有这种笔法的。满洲的肃王的一箭,不但射死了张献忠,也感化了许多读书人,而且改变了‘春秋笔法’了。”

“春秋笔法”是由孔子发端的儒学“清议”,也即对君王公侯的德治教化、政治监督、理性批判。这是儒学中非常重要的政治功能。鲁迅一生不乏批判精神,所以对原典意义的“春秋笔法”抱有同情理解,而对颂美当局表示了轻鄙。这是理解鲁迅儒学精神的重要材料。“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已经是一个说老了的话题。鲁迅在审视这一话语传统的时候,表现了思想的现代性和穿透力,以及理性批判精神。

但鲁迅对“春秋笔法”也有怀疑。《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中说到印度小乘教,说到地狱恐吓,说到未来的报应,就表示了不同意见。

鲁迅认为这些东西无益于世道人心。他说:“……神道设教,于‘挽世道而正人心’的事,或者也还是不无裨益。况且,未能将坏人‘投畀豺虎’于生前,当然也只好口诛笔伐之于身后,孔子一车两马,倦游各国以还,抽出钢笔来作《春秋》,盖亦此志也。”鲁迅认为:“但是,时代迁流了,到现在,我以为这些老玩意,也只好骗骗极端老实人。连闹这些玩意儿的人们自己尚且未必信,更何况所谓坏人们。得罪人要受报应,平平常常,并不见得怎样奇特,有时说些宛转的话,是姑且客气客气的,何尝想借此免于下地狱。这是无法可想的,在我们不从容的人们的世界中,实在没有那许多工夫来摆臭绅士的臭架子了,要做就做,与其说明年喝酒,不如立刻喝水;待廿一世纪的剖拨戮尸,倒不如马上就给他一个嘴巴。至于将来,自有后起的人们,决不是现在人即将来所谓古人的世界,如果还是现在的世界,中国就会完!”鲁迅这里表示了两个意思:一个是自己不相信未来的报应,因此勇于独行;二是对于恶势力要敢于作出现世反应,不要惧怕恶势力的诅咒,不要用“春秋笔法”来做不敢反抗的借口。

但是,鲁迅对“春秋笔法”的怀疑归怀疑,他自己的文章,那一种现代性的“春秋笔法”依然是犀利的。一般来说,只要恶势力在,知识分子的“春秋笔法”是不会消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说鲁迅继承了“春秋笔法”的儒学传统,或不为过。

■《春秋传》

[宋]胡安国(1074-1138)撰。儒学典籍。又称《春秋胡氏传》。有《四部丛刊》本。见《日记·1934/9/15》。

胡安国,南宋大儒,所撰《春秋传》30卷,取《春秋》立场对当世权臣多有讽刺,且议论当局,极富批判精神。《四库全书提要》说:“其书作於南渡之後,故感激时事,往往借《春秋》以寓意,不必一一悉合於《经》旨。《朱子语录》曰:‘胡氏《春秋传》有牵强处,然议论有开合精神。’亦千古之定评也。”

■《春秋正义》

[唐]孔颖达(574-648)等撰。有《四部丛刊》本,36卷12册,见《日记·1934/12/29》。

孔颖达曾奉唐太宗之命,纂修《五经正义》,融合南北经学家意见,用以科举。该书即为《五经正义》之一。孔颖达,字冲远、仲达,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隋唐间儒家学者、经学家。孔颖达以精通“五经”著称于世。隋炀帝时,召诸儒官于东都论学,孔颖达水平最高,竟险遭妒者暗杀。入唐后,为著名的“十八学士”之一。历任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国子祭酒等职。曾参与撰写《隋书》。所著《五经正义》最为有名,且影响后世极深。

■《春秋左传杜注补辑》

[清]姚培谦辑。30卷,又称《增辑左传杜注》,有光绪年间刻本。“杜注”,指晋杜预对《春秋左传》的注释。《左传》一般理解为是对《春秋》的铺演和解释,后人渐将《左传》也归入儒学经部。朱熹作“四书五经”就收入《左传》,清阮元刻“十三经”,也收入《左传》。《左传》中最能直接体现儒学色彩的地方是事件叙述之后的“君子曰”——这是编纂者

(或为左丘明)对春秋事件的评论。

该书鲁迅购于直隶书局,见《日记·1925/12/26》。姚培谦,约当康熙雍正年间在世。此人好刻书,又好注书,有多种注本刊行,除此书外,尚有《经史臆见》、《乐善堂赋注》、《李义山诗笺》、《文心雕龙笺注》等。

■《春秋左传类编》

[宋]吕祖谦(1137-1181)撰。即《东莱吕太史春秋左传类编》,有《四部丛刊》本。《日记·1934/8/4》提及此书。吕祖谦,南宋大儒。

■《大戴礼记》

[汉]戴德编纂,[北周]卢辩注。13卷。鲁迅多次提及此书。

《汉文学史纲要》论及古文言之韵语,认为是出于记忆方便,且举例说明:“巫史非诗人,其职虽止于传事,然厥初亦凭口耳,虑有愆误,则练句协音,以便记诵。文字既作,固无愆误之虞矣,而简策繁重,书削为劳,故复当俭约其文,以省物力,或因旧习,仍作韵言。今所传有黄帝《道言》(见《吕氏春秋》),《金人铭》(《说苑》),颛顼《丹书》(《大戴礼记》),帝喾《政语》(《贾谊新书》),虽并出秦汉人书,不足凭信,而大抵协其音,偶其词,使读者易于上口,则殆犹古之道也。”这里说的“颛顼《丹书》”就出自《大戴礼记·武王践祚》,其文略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

鲁迅作《古小说钩沉》,从《大戴礼记·保傅》辑录《青史子》古小说二则。

戴德,字延君,约当公元前1世纪左右在世。西汉大儒。戴德曾与其兄之子戴圣同时习《礼》,时人称二人“大戴”、“小戴”,有《大戴礼记》、《小戴礼记》。《大戴礼记》到唐代已残缺不全。

■《大学》

《礼记》中的一篇。鲁迅屡作征引。参《礼记》条说。

《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中说:“以上的所谓‘革命成功’,是指暂时的事而言;其实是‘革命尚未成功’的。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鲁迅文中对《大学》“止于至善”说提出了不同意见。鲁迅不认为存在一个“至善”的社会,这应该是对传统儒学的一个修正。但儒学论“止于至善”,指的是社会秩序中角色分配的“当位”。如为人父,“慈”即“止于至善”;为人子,“孝”即“至于是善”;与共同体间的人交往,“信”即“止于至善”等。所以还不就是鲁迅这里说到的意思。鲁迅出于传统批判的目的,对原文做了引申处理,这是可以理解的。

■《读四书丛说》

[元]许谦(1270-1337)撰。又称《四书丛说》。对《四书》的解诂发挥。有《四部丛刊》本。《日记·1934/6/11》提及此书。

许谦,字益之,自号白云山人,东阳人。官府多次邀请他出任官职,皆坚辞不就。弟子迎其到东阳八华山开门讲学,从学之士自九州而至,执教近40年,有学生千余人。撰《八华讲义》及《学规》。许氏讲学重义理而不求利禄,从不以科举之文授人。如此讲学,堪称异数。这类独立于主流和官方的思想者姿态,应当对鲁迅有潜在影响。许氏著有《读书丛说》、《诗集传名物钞》、《白云集》、《温故管窥》等。

■《尔雅补郭》

[清]翟灏著。《尔雅》,是中国第一部训诂学专著,也是第一部词典。由于解释非常简单,所涉及的内容不易被人理解,因此后代出现多种注释、考证专著,如晋郭璞《尔雅注》、清邵晋涵《尔雅正义》、清郝懿行《尔雅义疏》、清马国翰《尔雅古注》、民国周祖谟《尔雅校笺》等。《尔雅》成书大约在战国到秦汉间,为儒学“十三经”之一。现在看到的都是注疏本。《尔雅补郭》为清人翟灏对晋人郭璞《尔雅注》的补注。鲁迅曾为残本作过补写,但墨迹今已不存。见《日记·丙辰/1/4》。

翟灏,字大川,号晴江,仁和人。乾隆进士,官金华教授。有《无不宜斋稿》。

■《尔雅疏》

[宋]邢(932-1010)疏。又称《尔雅注疏》。该书为鲁迅重要参考书、工具书之一。鲁迅屡次提及、征引此书。见《日记·1934/5/21》。

邢字叔明,大儒,经学家,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官至礼部尚书。曾撰《论语正义》,讨论心性命理,为后来理学家所采纳;与所撰《尔雅义疏》及《孝经正义》,均收入《十三经注疏》。

■《尔雅图赞》

[晋]江灌撰。《中国小说史略》说:“郭璞为《穆天子传》作注,又注《山海经》,作图赞,其后江灌亦有图赞……”江灌所注者非他,实乃《尔雅图赞》。

江灌,晋陈留(今属河南开封县)人,曾官至吴郡太守。据《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江灌所撰系《尔雅图赞》。

■《尔雅翼》

[宋]罗愿(1136-1184)撰。32卷6册,《日记·癸丑/2/2》等提及此书,鲁迅寄周作人阅后转周建人。参《埤雅》条说。《四库全书提要》评价此书说:“其书考据精博,而体例谨严,在陆佃《埤雅》之上。应麟《後序》称其即物精思,体用相涵,本末靡遗、殆非溢美。”

罗愿,字端良,号存斋,徽州歙县人。博学好古,为文师法秦汉,朱熹曾推重其文。知鄂州,有治绩。

■《尔雅音图》

[后晋]毋昭裔注音,[清]姚之麟绘图。解说《尔雅》的辞书。鲁迅喜欢收藏古代图绘文本,该书是其收藏之一,为石印本,1882年,上海同文书局据元人影写的宋钞绘图本出版。见《日记·丙辰/7/13》。毋昭裔,是后蜀大臣,著名学者。曾与赵崇祚辑唐、五代词五百首为《花间集》,对后世影响很大。他出私财百万营建学馆,并雕版印刷了《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等,还建议蜀主孟昶刊刻《九经》。虽当乱世,但儒学经典却不致湮灭,毋氏功殊大。姚之麟,字虎臣,号南溪,为阮元幕客。工书善画、好藏金石、喜拓钟鼎、古泉(钱)。

■《尔雅正义》

[晋]郭璞(276-324)注,[清]邵晋涵(1743-1796)正义。20卷10册,鲁迅1元购得,见《日记·甲寅/12/20》。

郭璞,晋代学者、文学家。西晋末年郭璞预感战乱将起,于是避地东南。东晋后,任著作佐郎,迁尚书郎。后任大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因劝阻王敦图逆,被害。后追赠“弘农太守”。郭璞在古文字学和训诂学方面造诣极深,曾注释《周易》、《山海经》、《尔雅》、《方言》及《楚辞》等古籍。明张溥辑有《郭弘农集》2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邵晋涵,清代著名史学家、经学家。他博闻强记,广涉百家,所撰《尔雅正义》为研究训诂学的重要著作。

■《公羊传》

[周]公羊高著。又名《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一部解释《春秋》的书。鲁迅多次提及此书。

同类推荐
  • 稀薄的秋凉

    稀薄的秋凉

    作者倾情于人的生存,大地的处境。身边工业化进程日新月异,而旷野却日渐凌乱。那些蔓延的青草与树木,淤泥的田园与农耕都被覆盖,人与事俱不能怀旧。精神或物质处在双重夹缝中,境况窘迫。不可尽言。分为经过北坡、月夜无眠、稀薄的秋凉、折断布谷、李白那只酒瓶、蝉声满树、春雾迷离、水与泥、随手九辑,收录了《谛听早晨》、《春天已经走远》、《阳光灼伤这个盛夏》等60多篇散文。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共收录了1905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片小说精品4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短篇小说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现经修订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由毛信德和李遵进担任编著。
  • 听说

    听说

    本书作者宏玖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主持《读书俱乐部》节目已经八年。在这八年的时间里,他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有留守儿童,有顽强战胜癌症的女心理咨询师,有微笑面对白血病的花季少女……作者用真挚的语言将这些人的故事写成《听说》这本书,给人以鼓舞,向读者和社会传递正能量。
  • 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

    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

    该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文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的专著,是比较文学跨学科与跨文化研究的新收获,对于文艺学、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等相关学科都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作者在探讨文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热点讨论之中,该书中有相当长的篇幅是与另一位学者刘小枫就基督教在中国的文化位置展开的对话讨论。收入书中的相关文章在著名的“文化研究”网站连载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较为广泛的争论,光明日报等报刊也先后发表有关此书的访谈。
  • 中华对联(第九卷)

    中华对联(第九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热门推荐
  • 如果泡沫不需要制造者

    如果泡沫不需要制造者

    爸爸和继母联手杀了妈妈,继母为了家产能全部转到自己儿子的名下,又急切的想要把我杀害。我没有选择,只能先把她赶出这个家。一个夜晚,被一个毫不相识的男人看完身体,一次绑架,又差点被另一个男人窒息而亡。他们都是富绔子弟,我想逃出这个爱的漩涡,但却越陷越深。在十八岁的生日时,爸爸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想要早点为我物色结婚对象,就把我送去和一群男的一起住,我不想尴尬的和他们生活,于是选择了女扮男装,可是我复仇怎么办?
  • 汉江平原上的人家

    汉江平原上的人家

    以江岩、章瑜、余雲为主人翁展开的半生虐心情感家庭生活故事,且不论对与错,却仅以此文献给那些弱智的人和不愿意让子女接受教育的父母......
  • 龙族之重生

    龙族之重生

    “纵然只留一丝残魂,我也会战斗到底!”龙皇神秘的陨落、军师最后的希望和一个宿命之人,谱写出贯通六界的传说!从踏入异世到回归本源,总会有那么一丝改变!历练的路程上,悲伤和喜悦不会只出现一种,但也不会只出现这两种!也许,这个劫难,只是为了找回失去的东西!
  • 阴阳至圣

    阴阳至圣

    他原是家族中的翩翩公子哥,却落得虎落平阳;他发誓要成为武者,却因为神秘太极玉佩,得到了无上的传承;他必将成为那踏破云霄,登临绝顶的强者,因为他有着别人没有的际遇、决心、毅力。且看罗候,一个小家族的落魄少年,如何搅动风云,毁天灭地,霸九天之灵源,成万古之强者,成就一代掌握阴阳、判决生死的至尊。
  • 小心有毒

    小心有毒

    我是谁,这一切又是什么,我究竟是什么,我从何而来,要往何处去,真的是命运吗……
  • 时光不再十年之间

    时光不再十年之间

    这是李雅和林一的故事,两人的恋情跨越了高中、大学、毕业工作,期间有过苦、有过累,但还算是累并快乐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眼看着好日子就要来了,可是意外却发生了。十年之间,你我相伴。我陪你走过了3650个日夜,历经了春夏秋冬的一个有一个轮回。只是我们却走失在???现在的李雅在小城镇开了一家小店,名字叫做“时光”,贩卖青春、打发时间、养家糊口。独自抚养三岁的儿子,赡养双方的父母。很累,累到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可是林一,你在哪?
  • 七月七雨不是情人节

    七月七雨不是情人节

    韩风的初恋在校园,可是他却一直不相信校园里的爱情——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说这个故事。不为什么,为了韩风。七月七这一天不是情人节,这一天有雨,有离别……也是韩风最痛的一天……
  • 神助手

    神助手

    一个家族,来到地球,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生存下来。每个人都带有异能,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秘密。家族里的庇佑神,是否会出现?让家族度过百年大劫!
  • 爱杀17:迷雾中的爱丽丝

    爱杀17:迷雾中的爱丽丝

    群:139973456(一场意外牵扯出错误悲凉的爱情)——我有喜欢的人了,可惜他并不爱我。——他说,喜欢与爱是不一样的。十二年前,姐姐冰晓岚坠楼死亡纸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所有人都误认为,为情自杀,妹妹冰雪玲不相信一个那么热爱生命为了理想努力的姐姐怎么可能因喜欢的人不喜欢她而自杀?……她放弃了重点大学,不顾大家期望去了所艺术大学,只为寻找一个真相。所谓的真相是什么?疑团重重。当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时……她像爱丽丝般找不到出口……谁又是那个能带她走出迷雾那个人?
  • 无限之奥特曼的心

    无限之奥特曼的心

    穿越无数世界,寻找属于自己的心,属于自己,身为奥特曼的心。嘛,开始准备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