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100000002

第2章 北洋时代局势概览

既然我们谈的是民国军阀,我们当然就得对民国这个时代作一下简单梳理。

狭义上的民国是从1912年清帝逊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38年时间,尽管时间短暂,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乱世。因为其集合了中国历史其余乱世的所有基本元素,甚至有些元素还是其他乱世没有的,具体哪些我们文中会聊。一共才38年时间的民国事儿倒是不少,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北洋军阀时代(1912~1928),这个时代以辛亥革命为序幕,以北伐战争为落幕。顾名思义,北洋军阀时代,指的就是北洋军阀主导的时代。

二、国民政府时代(1928~1937),这个时代以北伐战争为序幕,以抗日战争为落幕。当然,这是国民党主导的时代。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这就不用解释了。

四、国共第二次内战时期(1945~1949),这就更不用解释了。

因此我们介绍的第一个主角儿北洋军阀就得从北洋时代开始。

北洋时代那些人儿

北洋军阀的角儿们

既是说到北洋时代,首当其冲需要说的当然是主导这个时代的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的老头子是袁世凯,作为这个政治集团的创始者,在民国早期,袁世凯堪称中国政坛上执牛耳的人物,与另一个主角国民党中的孙中山一道并称绝代双娇。只是后世对二人评价迥异,袁世凯是绝对的丑角,而孙中山则变成了一个神圣的符号。老袁虽然掀起了不小的风浪,也做了一段时间的老大,甚至还当了几天皇帝,但是此人终究是历史的匆匆过客,皇帝没当几天就一命呜呼了,留下了一地鸡毛(貌似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中国足球,但是当时的民国也基本就是这个感觉)。

老袁走后,他的几个大腕级手下当然也是个个谋求曝光,抢当头号男主角,试图成为乱世之中的救世主。

这些人中一开始扑腾得最欢风头最劲的当属皖系老大段祺瑞,但是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老段的皖系也是北洋中最早失去竞争力的。老段自己性情刚猛,连自己的手下也不找个踏踏实实互补一点儿的。头号心腹徐树铮跟老段的性格一模一样,眼高于顶,谁都瞧不上,但就是练兵打仗不靠谱,让老段经营多年花钱无数的军队打了水漂,跟吴佩孚交战居然一触即溃,急得老段差点没自杀。自此段氏元气大伤,基本丧失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比较窝囊的是当代著名笑星,年年都上春晚,号称在相声界我演戏演得最好,演员里我导演导得最好,导演中我编剧编得最棒,玩的就是综合实力的冯巩的曾祖父冯国璋。此人为直系初期的首脑,在北洋三杰中被称为狗(老段是虎,还有一个在政治上飘忽不定的王士珍是龙)。为什么说他窝囊呢?因为他的地盘主要是长江流域,但是做了几年民国大总统还是在段祺瑞的地盘,在别人地盘想充老大当然日子不会太顺溜。如果说段祺瑞是鹰派,那么冯国璋就是鸽派。窝囊的是,老冯迁就的是当时实力远不如北洋的孙中山,结果让北洋颜面扫地。到后来,甚至同属直系的曹锟都觉得冯国璋谦让得过了,跟着段祺瑞去混了。另外,冯国璋是北洋要人中最早追随老主子的,在民国舞台上也属昙花一现。

北洋军阀中存活时间最长的还属张作霖的奉系,二代掌门——其长子小六子张学良居然成为了世纪老人。奉系一度控制了北京,不过那时北洋军阀已经走下坡路了。张学良易帜保留了东北军,但是“西安事变”后张公子被蒋介石软禁,缺乏二号人物的东北军也就基本解散了。张作霖死得很壮烈,可以说他是为了自身利益,也可以说是为国捐躯,但总之他没有低头,不像其子张学良一听说关东军发动兵变就吓得赶紧把东北给弃了。不管怎么说,老张是因为没有答应日本人的条件,才最终被关东军炸死。可怜的是,儿子没有能为老子报仇,反而畏敌如虎,这估计也让老张死不瞑目。

最有戏剧效果的是曹二傻子曹锟,别人在袁大头面前至少还能维持一定的尊严,唯有他见了老头子就觉得自己是个奴才,老头子训话从来连个屁都不敢放的。但是哪个爷爷不是从孙子当起的,爷爷死了,孙子就要变成爷爷!所以,当爷爷一直是曹锟的梦想,他想当总统都想疯了。好歹国家元首啊,曹家祖坟上得烧多粗的香才能有这一天,光宗耀祖,谁不想?老头子能当皇帝,老子还不能弄个总统干干?结果就出了民国历史上最找乐子的丑闻——贿选。曹锟终究只是个奴才命,所以就算机关用尽最终也难偿夙愿,他的下场就是被手下冯玉祥扣押,然后退出江湖,不问世事。

其实,不管是早期的皖系还是晚期的奉系,都有日本人当靠山,都是硬茬子,之所以直系还能在强敌面前屡屡威风,主要还得归功于北洋军阀中最擅长打仗的吴佩孚。吴佩孚一生有三不,“不举外债、不住租界、不积私财”。是条好汉,也是我最佩服的人物,但是子玉不通权变,性情强拗,终未成一桶糨糊。不过吴佩孚再强,也是个二当家,功高震主了,难免事有不谐,因而直系一直都吵吵闹闹,不成体统,甚至一度有保曹、洛吴、津王(王承斌)三派相争,这还不包括长江流域那几个墙头草,闹到后来曹锟的傻弟弟曹锐居然想要借张作霖的手干掉吴佩孚,幸亏曹锟在大事上还算有拿捏。

当然了,直系中跟吴佩孚不对付的不光是曹锐,最著名不对付的是冯玉祥。这个人很牛啊,牛到什么地步呢?民国时期的三大主流政治集团中他都混过,翻脸比翻书还快,堪称投机到家的人物。但是史书居然对他评价还不低,这主要还是他最后想明白了,找准了靠山,而且颇有民族气节。冯玉祥在民国堪称是经历最丰富、思想最开放、路子最活泛的人物。

当然,到了接近北伐之时,直系又出了个孙传芳,但是此人出道太晚,资历不够,一生功业犹如昙花一现,他的名字很不幸就跟北洋时代的结束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充其量他在北洋系中也只能算得一个重要的过渡角色。

这就是北洋系的概况,闹得最欢死得最快的段皖;做总统做得憋屈,谈和谈得窝囊的冯直;发迹一隅,历时最长的张奉;风光一时,内讧不断的曹直。最终北洋诸系就在自己内院打打杀杀、乱乱哄哄中被国民党北伐赶下了台。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中国大势,总是分久必合,中国历史上的乱世都是军阀混战,但是没有一个军阀能够长远,由乱而治总是历史的潮流。可惜的是,打败北洋军的国民党也没有能够达到治的效果,他扮演了中国近代史中的过渡角色,最终为共产党做了嫁衣。

国民党的角儿们

北洋军阀的灭亡是因为两点:一是因为袁世凯死后派系分裂,内讧不断;二是直接用行动让他们灭亡的国民党。

国民党的第一代男主角当然是孙中山。孙公,国民党尊称其为国父,共产党尊其为革命的先行者,能够得到两股可以说势同水火的政治力量的同时认同,这本身就说明孙公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当然,政治人物的了不得和普通人的了不得,显然不是一码子事儿,历史上哪个温良恭俭让的政治人物会被冠以“了不得”的称谓?倒是如明朝建文帝朱允炆这样强调仁德孝悌的人物被我们屡屡斥为脑残,为啥?因为政客就是政客,政客自有其独特的评判标准,说一个政客了不得,是说他在这个评价体系里了不得,孙公作为一个标准意义上的政客,当然也是如此。

在孙公逝世后,国民党内部经历了一段为期不短的斗争。在政治上,胡汉民、汪精卫和蒋介石各据一方;在军事上,北伐胜利后,以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为代表的新派力量同样跟蒋介石有着一段时间的火并,其中分分合合,机巧诡诈,颇是值得我们研究。

国民党第二代男主角是当之无愧的蒋介石。蒋公是中国历史上的头号口水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对他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可怜蒋公作古多年,到现在不同利益派性的人都不愿放弃成见,站在一个超然的角度,给他一个公允的评判。没法子,这就是政治,出来混,而且混得那么开,就势必会惹上一身骚,尤其是蒋公这样混得那么开,最后还输得那么惨的人。但是,一个政治人物能做到谤满天下,誉满天下,这个人也算没白活一场了——蒋公,你没白活!

然后便是汪精卫。照道理来讲,汪精卫这样的经历,口水度就算不能和蒋公比,怎么也不至于到现在这般不温不火、半红不紫的状况。现在想想,汪精卫你丫还真冤,你这一生干了那么多事,在后世居然大家只用一个词就把你给概括了——汉奸。一个政治人物,最可悲的地方也就在于此,有争议不怕,怕的是大家众口一词就把你的一生给概括了。更怕的是,大家对你的了解也就停留在这个词的表面而已,要真让细说,却又似什么都说不出来。如今汪精卫就是这么个情况,两个字概括——可悲!

于是,这三个人基本也就概括了国民党的大人物而今的处境,要么大张旗鼓说伟大,而真要论论伟大的时候,却不知从何说起;要么口水满天飞,吵到死都吵不出个所以然;要么就是众口一词将其盖棺定论,但此人究竟如何,大伙却知之寥寥。简单说,这是一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而本书的目的,则正是带领大伙儿走进这些于我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当中。

北洋时代那些事儿

北洋时代的重大事件无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南北对峙;二、北洋内讧。

所谓南北对峙,无非就是坐镇北京的几个北洋系大佬和流亡广东的几个国民党大佬争争吵吵,打打杀杀的事儿。比较重要的,就是两件事儿,一是护法战争;二就是彻底改变了民国政治格局的北伐战争。

护法战争(1917年8月至1918年5月),说白了就是在二次革命后,被袁世凯搞了个灰头土脸以致流亡日本的孙中山借着段祺瑞所谓破坏临时约法的由头,联合西南方面几个对北洋政府同样不爽的大佬,所挑起的一场战争。简单说,这是一场孙中山想找回场子,最后却又碰了一鼻子灰的一次南北冲突。想想孙公也是可怜,明知道西南方面那几个货都不是省油的灯,末了还是得跟他们掰扯不清。混政治啊,尤其在乱世混政治,最怕的就是自己有一肚子的想法,结果看看手里头却什么牌都打不出去,最后还得去求爷爷告奶奶找几个不靠谱的人来帮腔。总结一下,为啥孙公看似抓住了人家的小辫子,到最后还是没辙?道理很简单,手里头没干货呀!

当然,正统的史书上,将孙中山击败割据广东的旧桂系,重回广东开府,倡言北伐,也称为护法,史称“二次护法”。但是这次护法同样很扯,因为既然是护法,对手就是那些在史书上被认为是十恶不赦的军阀——此次是直系。但问题是,孙公找的那票帮手中居然就包括了上一次护法所要讨伐的对象——皖系。大家想想,这叫哪门子护法?所以我一直不认可这次运动叫护法运动。

北伐战争之所以能改变民国的政治格局,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孙公在去世之前干了几件至关重要的实事儿。一是跟苏联合作,办了黄埔军校,培养了人才,同时还拿到了苏援;二是跟中共合作,尽管说当时的中共党员大部分还都是些怀揣着理想还没认识到政治险恶的热血青年。但是,要干大事,就是需要那种天塌地陷我不管,咬碎钢牙我也要跟你死磕到底的劲头;三是广西总算不吵吵着要跟广东干架了,以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为代表的新桂系投入到了革命的洪流中,成为北伐的一支劲旅。瞧瞧,在乱世搞政治就是这么个道理,只要有人有枪后方无忧,那就有办法把时局搞个天翻地覆,要是弄来弄去就两张嘴皮子上下翻,啥干的都没有,那就只能洗洗睡。

当然,南北对峙是一方面,北洋时代真正的主旋律是——内讧。

北洋时代的内讧,其实说白了就是几方面各自看对方不爽,总觉得别人拿得多,自己拿得少,家当分得不均,于是,在三言两语不合之下就找个机会单练去。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次:一是直皖战争(1920年7月)。顾名思义,就是直系的几个看皖系的几个不爽,然后双方择日不如撞日大打出手。妙的是,本以为要杀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的大战,其实满打满算也就5天,掐头去尾的话,也就3天——这比泼妇吵架的时间还短,这是咋回事呢?二是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年4月至5月)。此次大战本来是张作霖找好了各路神仙,准备让吴佩孚好看的,比如说,张作霖去找了吃斋念佛多年修身养性的段祺瑞,还找了在南方巴巴地瞅着吴佩孚眼中冒火的孙中山,甚至还挖了墙脚,让河南的赵倜后院放把火,一副里应外合、四面围殴的架势。结果呢?

三是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年9月至10月)。这次大战最有名的就是冯玉祥倒戈事件,具体情势又如何呢?

同类推荐
  • 平八荒

    平八荒

    男儿,应战于边疆,赴死于沙场。他王国最年轻的将军,他的逸字号凌家军,无人能挡。倾醉的红颜,玲珑阁的厮守——云国大公主所作——《神威》一舞龙吟枪,撼动九天威。一记惊天掌,破碎峰峦山。[欢迎加入平八荒粉丝群,群号码:612346040]
  • 和悦洲,小上海

    和悦洲,小上海

    本书介绍了和悦洲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帮派历史等。和悦洲位于长江中下游,抗战前被称作“小上海”,非常繁华,抗战后被炸毁了。这个地方称一江三镇,统领中心的镇叫大通,一共三镇,解放前是江南最大的盐的集散地,又是佛教圣地九华山的咽喉,被称为“大九华山头天门”。
  • 惑国妖姬

    惑国妖姬

    世人皆知雪域少主无情,却不知她早心有所属,为了他甘愿双手沾满鲜血,为了他就算杀尽天下人又如何?
  • 回到三国做奸商

    回到三国做奸商

    21世纪的黑心商人,因为一把古兵器,穿越回了三国,成为了董卓的救命恩人,同时开始了自己玩转三国的首富励志之旅……
  • 二十四史精华(第一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一卷)

    二十四史不仅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且还全面地反映历史,所谓“全面”,是指二十四史涵盖了上起五帝、下迄清初的全部历史。而对于每一个朝代,尽可能把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要事件都容纳其中。在反映各个朝代的历史时,基本上坚持了客观、中正、真实的原则。本书选取二十四史中的重要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解读。
热门推荐
  • 界度时空

    界度时空

    六大界层,征战不断,最终以圣界与人界联军惨胜告终。看着满目疮痍的大地,两界首领目光迷茫、心灰意冷。最后双双牺牲自己的生命,运转神器把各界层的结界通道封印。然而,这到底是好。。。还是坏。。。
  • 系统狂潮

    系统狂潮

    一万年前的意识,在121世纪重生,却成了一个实体——娃娃,有了一个女主人。这个世纪,不再是血肉的世纪,而是系统智能与合金的世纪,是战乱频发的世纪……
  • 会说话的三笔财富

    会说话的三笔财富

    《会说话的三笔财富》主要介绍了口才对一个人的成功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修炼口才的技巧与方法。
  • 龙族4命运之城

    龙族4命运之城

    天谴最终还是启动了,六枚达摩克利斯之剑划破了夜空,那是王者头上的利剑,王者应该能在那利剑之下端坐。如今它降临,带着审判的意志,审判那不配为王的人。“你这样卑微的物种!怎敢跟我同样高贵?”“你徒有龙王的血,却没有龙王的心!”“你这卑贱的逆命之人!”自己写的同人,花了我半年的时间,希望诸位能喜欢。(每天五千字左右)
  • 冥鬼界

    冥鬼界

    一花一世界,一符一天地!惶惶冥鬼凌,苍生尽涂汰!吾欲以满腔之热血,荡尽天下之邪祟!朗朗乾坤之日,吾辈功成时!此去即是诀别,心中唯有一事难挂怀。卿之容颜难忘却,思卿成疾!心之所念者,唯有卿……天地之悠悠,望来世有缘再相见!卿,珍重!吾,提剑去也……
  • 我的大学这么过

    我的大学这么过

    “寒窗十载”曾经是古人的成才标准,窗外是否真的冰雪交加我们不得而知,但十年的夜以继日、悬梁刺股却是货真价实、毫无懈怠的。但这要是搁在80、90一代身上,那也就是个义务教育外加不幸留级一年的时间,你还别嫌多,这也就是打个基础,扫扫盲啥的。那依你说,得多少年才行啊?十二年起,还不打折,假如少了那称谓就变了,古代叫神童,我们现在叫superman(超人)。十二年你也别嫌长,顶多也就是一个“顺产过程”,不服气你可以比比人家范进同学,那是模范,能把考试当做毕生事业来追求的人,在悠悠历史中也并不少见!记得在高中毕业时就有同学感叹到:“十二年,恍如隔日!”另一人一听此语,便若有所思:“是啊!十二年,媳妇都熬成婆了,小鬼子都打跑1.5回了,还隔日,你再给我隔一看看。”……
  • 逍遥游星天

    逍遥游星天

    古老宫殿,沉睡少年,悄然苏醒。“我要领略这个世界的美好!”此便是少年的梦想。“把酒话逍遥,谁待我乐逍遥”便是少年游历大陆的方针。看少年如何逍遥天下,如何独霸四方。他的身世又是何?
  • 剑仙行

    剑仙行

    江湖是纷乱的江湖,也是有仙的江湖,谱写剑仙、刻画江湖,为情、为义、为生,这就是江湖,有仙的江湖。
  • 小道人在都市

    小道人在都市

    在大山里生活了12年的张正则下山了,回到自己的家后,没想到自己的继父带了个“拖油瓶”。这个拖油瓶居然还是个混混!喜欢喝酒,喜欢打架,喜欢敲诈。“土包子,快去帮我把衣服洗了!”一身正气的张正则坐在沙发上,仰天长叹:“我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个混混……哦不……这么个妹妹”
  • 觅取记

    觅取记

    贞元年间,这片神奇的大陆上分布着八枚勋章,附有神秘力量。见过的人少之又少。知晓其神秘力量的,只有寥寥数人。可传说可谓是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