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08300000002

第2章 贾明是谁?

那摞旧照片我好长时间没敢再碰,现在想想,当年如果胆子大点,回头再看看的话,或许以后的遭遇就未必是这样了。

那天傍晚,我们没有把这些事情告诉奶奶,但是决定要查个究竟,安顿好她老人家后,就商量着分头联系联系自己的初中同学。

成年人的好奇心早就被岁月磨砺的没有棱角了。刚开始几天,叔伯们还询问过几个老同学,但是大家对这个叫贾明的几乎没什么印象,只是模糊地记得有这个同学,毕竟初中毕业已经好多年了。打问了一阵子,毫无线索,叔伯逐渐失去了耐心,农村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很难让人由此“雅兴”。

我却无法释怀——这件事太诡异了。

我联系了不少中学同学,依然无线索。中学好朋友秦新朋建议我,问问班主任,并告诉了我他的地址。

我初中的班主任姓郭,教了我们四年数学课,那时候四十出头,现在已经“内退”了。听说离开教师岗位后,身体一直不太好。

他就住在我们镇上的小区里,听说老伴在几年前意外去世了,现在独自居住。我买了点水果按照新朋给的地址找到了班主任家的门,给我开门的正是十几年没见的班主任。他明显老了,脸上的皱纹格外明显。

简单地寒暄了几句,我俩就坐下聊了起来。

我们先聊了一会上学时的趣事,之后问起贾明。班主任脸上的微笑顿时僵住了,继而深吸了口气。沉默了大约一分钟,他缓缓地说:“这件事情还是有人提起了,已经缠绕了我十多年”。

他给我讲述了贾明刚转学时的情景。

那是一九九八年秋的一天,校长把他叫到办公室,一进门,看到了站在校长旁边的贾明。校长说,这是新转来的贾明,就分在九七级三班了,让班主任给他安排座位。班主任随即转身仔细瞅了瞅贾明,看到一双淡定的眼睛和淡定的脸。

从校长室出来后,班主任问贾明家是哪的,从哪个学校转来的,家里还有谁。贾明一直沉默着,班主任急了,声音也逐渐变大。贾明缓缓抬起头,异常淡定地看了班主任一眼,说,有些事情,你知道了未必好。那淡定的神情和冰冷的语言,让班主任感到一阵寒意。

之后,班主任去管学籍的同事办公室,想查查贾明的档案。没想到,一查更让人吃惊。他的档案很少,只有姓名和性别两项有内容,年龄和住址是“无”,其它地方要么是“无”要么是“不详”。

贾明一直住在学校宿舍里,那个时代学校的食宿条件特别差,好多学生就是因为学校离家较远,吃不好睡不好而辍学。我记得那时候的老师都很横,打骂学生是再普遍不过的事,就连学校伙房的买饭的在我们面前都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气势。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稀饭里舀出一只老鼠,当时十来个人抬着一桶稀饭,有人用筷子夹着老鼠,去伙房问罪,反倒被承包伙房的老板骂了出来。

随后,又去找校长,恰好他不在,管教务的副校长弯下腰,摘下眼镜仔细瞅了瞅,又抬起头问我们——死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死了。然后就没下文了。贾明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做起了寄宿生,而且好像周末也不回家。

从来没有人给他开过家长会,和他有关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做。毕业前夕,我们都互相签名写写寄语,唯有他从不找别人,也不给别人写。好像照完毕业照,他就“消失”了。

班主任曾通过不同渠道调查过贾明的信息,起初或许一半的原因是想了解自己的学生,另一半原因是处于好奇。查到最后则纯粹是处于好奇了——因为,无论是通过派出所管档案的,还是校长,都查不到贾明的任何信息。校长只是告诉班主任,贾明是上级领导委托转来借读了,不参加毕业考试。

各任课教师对贾明的印象很淡,因为老师们对习成绩中游的学生印象是最少的。

只有历史老师,对他颇有微词,原因是他总是把很简单的历史题目答错。

例如: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者,他多次填写了“勐”;对商纣王的评价,自古都是“荒淫无道、残忍成性”之类的;他却写的是“能文善武,颇有建树”;

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建功卓越,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发动了“玄武门事变”射杀了兄弟,架空了父亲,统治出了“贞观之治”以及旷古烁今的大唐王朝,贾明却评价李世民是个猥琐小人,百分之八十的江山是李建成打下的,只是太过仁义,反倒被李世民窃取了。

唐朝也不甚强大,其国力和繁荣程度一直没恢复到隋朝的程度。这一切在历史老师眼中,就是胡说八道,自然对贾明印象也稍深了点。

贾明的谜一样的存在,让班主任疑惑不解,直到贾明转走了,他才逐渐从疑惑里走出来。这时,我们已经毕业了。

后来,班主任还是无意中了解到贾明的一点事情。

那是我们毕业半年后,教我们的那批老师又接手了初一新生,元旦聚会上,一个语文老师喝醉酒了,拍着班主任的肩膀说,你上一批学生里有个叫贾明的真是个怪才,好像能读懂春秋时期出土冥器上的金文。

班主任当时也喝了不少酒,有点晕乎,听了后立刻清醒了,揪着这个语文老师的衣领问是怎么回事。原来一年前,在河南出土了一批青铜器,上面刻有金文。当时好多报纸上都有报道,还附着清晰的照片。

晚自习休息时,语文老师从走廊经过,恰好看到贾明在读齐鲁晚报上青铜器照片上的铭文。处于好奇,他靠进了贾明。当时贾明坐在走廊边上,背对老师,大概没注意到身后有人。

只听到贾明一字一句地读了一个关于少数民族向周天子进贡的故事。这个语文老师也没太在意,他绝对不相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认古文,只是笑了一声便回到了办公室。

半年后,考古学家们终于译出了这些文字三分之二的内容,就是贾明那晚读的故事,只是贾明当晚读的内容更加详细。

班主任的话,让我一时无法接受。关于那次河南出土青铜器皿的报道我也看过,文物局调集了国内相关专家,甚至请来两位远在美国的美籍华人专家,足足用了六个月时间才译出了三分之二的内容。

据那名语文老师回忆,很显然贾明的翻译更详细一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惊奇地问班主任。他也摇摇头。他告诉我,这件事已经困扰了他十年。

在那个年代,通讯极不便利,班主任空有满腹疑惑,无法联系到贾明的父母,甚至是了解他的人。

我和班主任简单叙述了爷爷家的老照片以及大伯三叔的中学毕业照上有贾明的事,他差点背过气去,咳嗽的脸都红了。班主任没再说什么,好像突然间不想聊这些事了。我也看不出他变化的所以然,只得起身告辞。

当晚,我没意识当我说起旧照片时,班主任的反应。现在想想,那一刻,他很明显想到了什么,而且可能是那种醍醐灌顶似的想到。

离开班主任家时,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柔和的月光下公路两旁树影婆娑。我想起十几年前的那张淡定得有点不正常的脸,想起爷爷年少时的黑白照片,想起叔伯们的的话。我很想给这件事一个假设,说是巧合?总不会这么凑巧吧!就真的好像有个叫贾明的少年,重复出现在我们祖孙的初中时代里。这又怎么可能呢?

一切像个谜语,有提示,却没有答案。

同类推荐
  • 鬼差也风流

    鬼差也风流

    我本是地府鬼差,因为一个日常勾魂而接到特殊的任务。你听说过鬼重塑人身吗?什么是阴阳尸?世上还有双性僵尸?著名的双鱼玉佩到底是怎么回事!且看我鬼差一一为您揭开。
  • 发丘传

    发丘传

    诡异的战国楚墓,神秘的湘西蛊葬,雪山深处的冰雪宫殿,疑影重重的神农架......一代发丘中郎将传人,盗墓的同时卷入了一个无法逃离的阴谋。这些神秘的古墓中到底有什么?且看我发丘中郎将一一揭开其中的神秘面纱。正所谓——天官赐福,百无禁忌。
  • 无常在人间

    无常在人间

    本是平凡人,灵魂却意外进入地府,因长时间未回归故而身死,去地府报道却知生死簿上没有他的名字,地府无他的容身之处,无奈之下他以灵魂之体回归阳间。在阳间的他漫无目地的游荡,但因其为灵魂之体如无归所只能再存在七日,就在其即将消散之时,冥王现身与其签订契约,他将灵魂卖给了冥王,故此成为阴间的勾魂无常。在他还阳后本想过平静的日子,但是他却发现一切似乎都已经不一样了吗……三生石现,奈何桥塌,如是如非,不再奈何;千年之期,十世轮回,万载孤寂,终成正果;百鬼悲泣,血变惊天,阴谋诡计,难逃旋涡;樱花散落,尸骨遍地,吾名……吾名……吾名!
  • 炼鬼豪门

    炼鬼豪门

    家史上记载,我秦家祖先祖祖辈辈天生就带阴阳眼,到我太祖爷爷那,世道愈乱,冤死的人太多,许多鬼魂不肯进入轮回,为祸人间,后来出了一位茅山道士祖师爷,收服炼制了一批厉鬼,人间的戾气才渐渐消散。我的那位太祖爷爷在机缘之际,拜他为师,学了独门的炼鬼手艺,代代相传,秦家后人自此都成了炼鬼师。直到我这一代。我,没有阴阳眼。
  • 二次腐烂

    二次腐烂

    黑夜笼罩,罪恶蔓延,无数贪婪蠢蠢欲动。留神你的心,它正在活生生腐烂。
热门推荐
  • 武侠高手聚一班

    武侠高手聚一班

    一群年轻有活力的少年少女在LER班里开心玩耍,学校第一班级LER班。
  • 末代天师秘闻录

    末代天师秘闻录

    身负特殊使命,行走于危难之中,与各路妖魔鬼怪,凶灵邪道,斗智斗勇。历经世间光怪陆离,体会尘俗百态。自那一次演算之法失效,一张无形的大网便将他笼罩,百般求索,终究还是逃不脱宿命的倾轧!道法,自在人心!古老巫族,代代掌权者,错综复杂,耗尽数千载光阴,编织出一幕永生的迷局。诸位,且随末代天师张唯心一道,揭开绵延数千年的惊天隐密!
  • 千与寻

    千与寻

    17岁花季的千寻在似打翻五味瓶的青春里,让她尝尽了青春里的酸甜苦辣。身患疾病的她因朋友薛衍的代考顺利考上重点高中,但暗恋多年的李允却被别人毫无反抗的夺走。她是一个对待爱情只有用模糊来形容的女孩。高中时期的她在情敌唐君宜的欺负下遍体鳞伤毫无缚鸡之力去反抗,爱情却失之交臂。但在爱情模糊之中被别人发现她的美丽。大学时期的她因父亲肺癌晚期被迫辍学。遭遇了口蜜腹剑的情敌加以毒害。走出校园的象牙塔她会如何去选择呢?她在迷茫中寻找,用尽一生时光去寻找自己曾经遗失的青春。一位遗失青春少女千方百计找寻自己的青春,最终会如何找到呢?如果章是流离失所的序,序是破碎喷薄的节,节是酣畅淋漓的句,句是吹弹可破的字,字就是寻,寻找遗失的青春。
  •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智慧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智慧

    本书运用古代案例解读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智慧宝库中的经典,并称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双璧”。《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全书脉络清晰、结构严谨。不仅是一部不朽的军事着作,而且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爱尔兰的哲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过:“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或许很多人对经济学概念还很陌生,觉得这是一门遥远而专业的学问。但是,经济学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影响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即使你头脑中并没有“经济”的意识,经济学也会在你身边体现和发生。
  • 谁曾路过春暖花开

    谁曾路过春暖花开

    《谁曾路过春暖花开》是90后新锐作家李琬愔的短篇小说集,由10篇小说组成。故事大多以上世纪90年代为背景,以温柔的文字,娓娓道来少男少女的青春情怀。散文式的笔触,细致清新,优美老练,读来有丝丝风雅之意,犹如欣赏一卷旧时光里的风雅画卷,背景隐约回响着淡淡的忧伤的古乐。古镇水乡、破碎的家庭、青梅竹马的玩伴、死去的挚友、年少时不得善果的爱情、支离破碎的理想……那些只细细勾勒的旧时光,看似平淡无奇,却在小处见大,把亲情、友情、爱情,把青春期的困惑和忧愁,把少年时代的欢乐和美好一一描绘下来,披着仿古的外衣,套着温情的秋裤,讲最平实的凡人故事,有关梦想,有关情意,每每让人感动。
  • 箫默行

    箫默行

    一个资质低劣的少年,因其妹妹拜入一个修仙门派。在这个金丹满地走,元婴多如狗的世界。看他如何搅起一片风云!前世本孤魂,借尸还魂亲缠身,不为长生愿,只为向天夺人!
  • 呼啸山庄
  • 剑与烟花的交响曲

    剑与烟花的交响曲

    这是剑与魔法的世界,这是波澜壮阔的时代。雪山森林之上巨龙翱翔,熔岩瘴气之中恶魔咆哮,幽暗密林内,冒险者们寻找着迎接着机遇或死亡。在喧嚣的市集,在奢华的宫殿,在危机四伏的荒野,无数或低贱或高贵的人们,正怀揣着自己或伟大或卑微的梦想,随着时间长河滚滚向前。我们的主角艾伦只是芸芸众生中毫不起眼的一员,而这个长长的故事,要从这个武技废了大半的年轻剑客,混进了学院蹭魔法课讲起。(新人新书求收藏!)
  • 哥,结婚去!

    哥,结婚去!

    “莫程煜。”好久不见!本以为他会责怪她直呼他大名的坏毛病,然而他用温和到滴水的语气居然在教育她不能边喝冷饮边吹冷风?这男人身边那么多莺莺燕燕不管不顾,非要和她的衣食住行打交道吗?管了她这么多年,被他压榨了这么多年,他好不容易出国了四年零五个月,接着她被解放了四年零五个月。现在他回来了,觉得她还会很怂的忘记反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