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5300000013

第13章 风险控制(6)

巴菲特是一个坚决的反投机主义者,在他看来,投机无疑是最危险的行为。因而,巴菲特经常提醒自己也告诫投资者:“短线投机等于就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赌博,如果你将大量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很可能血本无归。”

无论市场多么疯狂,投机主义多么盛行,巴菲特都能始终坚守住自己的原则,在他看来,那些短期内的高收益没有任何吸引力,反而意味着存有巨大的风险,所以他对此总是避之惟恐不及。美国1967~1970年之间的股票市场,最能说明巴菲特对投机的厌恶程度。

1967年,华尔街的氛围已经有些狂乱。电子类股票在华尔街上刮起一阵强烈的旋风,许多投资者这时候都变成了电子学的“狂热者”。这是一个争先恐后抢购电子股的时代,每一个电子类新股发行都立即在投资者的追捧下一路飙升。在抢购高科技电子股的浪潮之中,又紧接着掀起了一股兼并浪潮,许多投资者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不断兼并中的大企业集团,如国际电话公司,里腾工业集团,莱特维公司等。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股价中,投资者都充满了发财的梦想和自信。

与大多数投资者不同,巴菲特在1967年有些痛苦,他的投资开始变得困难,因为他再也找不到价格低廉的好股票了。他对自己的合伙人说:“尽管我们不分昼夜地拼命维持着,但我的灵感源泉已经变得只有‘点点滴滴’了。如果它们完全干涸,你们会收到我诚实而迅速的通知,或许我们会采取别的措施。”巴菲特的语气充满了不详的预兆,与华尔街的欢声不断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巴菲特将这个时代形容为华尔街令人心酸的投机时代。

是的,60年代是华尔街的投机时代,买空卖空的投机者越来越富裕,一个个暴富传闻吸引着更多投资者奋不顾身地投进股票浪潮之中,股价也令人满意的不断创出新高,这给人一种股市会一直涨下去的错觉。但巴菲特对此却越来越怀疑。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现在的投资浪潮,并不能令我的智慧满足,或许这是我的偏见,但无疑它们并不合我的胃口。我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投入我的资金。”巴菲特认为,此时的大多数投资者已经迷失了自己,他们已经找不到方向,而他此时虽然也正在为找不到投资机会而苦恼,但他却是清醒的。

投机的成功越来越眩目,巴菲特却感觉越来越危险,他急切地想把这种趋势刹住,但事实上,他无能为力。几乎所有投资者都陷入了疯狂,人们都知道投机的风险,却都想抓住机会赢得财富。巴菲特也不知道这场“盛筵”究竟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墙上贴满关于1929年股灾的剪报,目的是随时提醒自己风险的可怕;在接待区挂上富兰克林的名言“傻瓜和他的金钱会被很快的挥霍”来提醒自己投机行为的愚蠢。

但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理解巴菲特的行为,在他们看来,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已经没有用了,只有更为疯狂的投机才能赚到更多的利润。巴菲特就像个旁观者那样看着疯狂的投资者们被市场越拉越远,向着深渊一步步靠近。

到1968年,丝毫看不到投资机会,满眼只见风险的巴菲特坚决地解散了他的投资公司。合伙人各奔东西后,巴菲特就远离了市场。没有人会在意巴菲特的离开,此时的华尔街股指正攀上前所未有的高峰,没有人想到退却,只有更加疯狂地向前涌进。这就是投机行为的危险所在,它会让人失去所有理智,风险越高,反而让人越兴奋。

巴菲特的离开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股指的反转,却击溃了许多投资者的神经。1969年6月,股市急转直下,恐慌蔓延,因为过度的投机行为,造成了跌势的“狂妄”,股灾来得很快,许多人在顷刻间倾家荡产,华尔街转瞬已哀嚎一片,大批大批的投资者流离失所,很多神经脆弱者接受不了现实而自杀。投机的危害性在现实中显得无比残酷。

当70年代初,巴菲特重回股市的时候,大多数投资者还未恢复过来,投机的损失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开始,而当巴菲特在股市上大量收购廉价股票的时候,他们还在为填饱肚子发愁。相信,在这种情况下,投机会让他们永远记住,投机是一种危险的投资行为。

巴菲特名言

人们总是会像灰姑娘一样,明明知道午夜来临的时候,香车和侍者都会变成南瓜和老鼠,但他们不愿须臾错过盛大的舞会。他们在那里呆得太久了,应该记住一些古老的教训:华尔街贩卖的东西是鱼龙混杂的;投机在看上去最容易做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候,此时你必须离开。

——巴菲特

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我只会成为一个在大街上手拎马口铁罐的流浪汉。

——巴菲特

10.坚守原则,以不变应万变

Although the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 of the assessment of the equity investment is not difficult, but even a seasoned, the witty analyst, estimated future annual coupon also very prone to error, we tr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 Berkshire in twoway, first we try to stick to our own abov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ustry, which means that they themselves are usually quite ****** and stable, if the enterprise is very complex, industry environment has been changing, and we really do not have enough smart intelligence to predict its future cash flows, it happens, this shortcoming is not to make us confused on investment,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not he know that in the end how much, bu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xactly how much is not know, investors do not need to spend too much time to do the right thing, as long as he was able to avoid major mistake to commit.

——摘自1992年巴菲特写给全体股东的年报

译文

虽然评估股权投资的数学计算式并不难,但即使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以及智慧过人的分析师,在对未来年度票息进行评估时也非常容易出错。在伯克希尔我们曾尝试过用两种方法解决出现的问题,首先我们尝试坚持在我们自认为最熟知的产业之上进行评估,这意味着它们通常是简单且稳定的,如果企业异常复杂的产业环境一直在变,我们真的没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对其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不得不说的是,这样的缺点根本没有,更不会让我们感到困扰。就投资而言,投资者应该注意的,不是他到底了解多少,而是应该关注自己到底有多少是不知道的。总的来说,投资者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只要他能够避免犯重大错误即可。

投资解读

巴菲特在从事股票投资时,有一套自己独创的原则。在他看来,这是他投资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巴菲特在投资生涯中经历过很多次大牛市和大熊市,因此他持有的股票,有时会上升,有时会下跌,而投资的资产值,也一样因为股市的升跌而出现波动。

巴菲特的股东以及他的朋友,在股票市场出现熊市之时,有些会和巴菲特讨论股票的问题。他们当中有人就建议,不如在熊市的时期,将手中的股票沽出,然后在熊市最低迷的时候,再在更低的价位买入。不过,巴菲特却断然拒绝这样做。

巴菲特有着自己的投资哲学和思想,因此他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第一,当股市出现熊市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股票都会出现价格下跌,但巴菲特所选的股票,却在很多时候并没有随股市下跌而下跌。除了初涉股市时出现过一些失误之外,之后的巴菲特在投资过程中,每一年的投资组合都是上扬的。这就是说,他若听他的朋友和股东的建议,在熊市之时沽出这些股票,就会遭受损失——这些股票是一路上升的,之后要买回,只能付出更高的价格。

第二,有些他所持有的股票价位的确是下跌了,甚至还有一家企业的股价下跌了50%,但巴菲特不但没有因此而信心动摇,反而告诉他的朋友和股东,就是因为股价下跌,使他有机会以更低价买入更多。如果不是因为出现熊市,他根本就不能以这样低的价位买入股票。他还说,他对这些企业有信心,所以股市跌价不抛售,而应吸纳。

第三,巴菲特还说,股票的买卖,并不是以投机心态作为出发点的,不是看到升市就要买入,跌市就要沽出,而是要看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如果企业的发展前景是好的,跌价反是一个机会,而不是危机。

巴菲特投资坚持自己的原则,为他赢得了无数的财富和荣誉。每一个投资者都应当学习巴菲特,在投资时真正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这样你才能够赢得更多。

很多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遭遇失败,其实并不是败给经济政治的突变,而是败在自己过于相信他人。他们对于其他人给他们的建议都极为相信,结果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的建议,都是属于小道消息或是道听途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巴菲特的投资原则,就是从来都不相信其他人的分析。这还不算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坚持这一原则长达数十年。

至于他所买卖的都是优质企业股票的这一原则,巴菲特也是数十年来从来没有违背过。他的资本能够呈几何式跳升,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他坚守自己的原则而做到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投资原则,或即使有个投资原则但却不能够坚守,就等同于投资失败。这样的人在股市上很难获得很高的成就——没有自己的原则,或是抛弃自己订立的原则,最终他们只会成为股市的输家。投资需要有一套原则去遵守,而巴菲特能够坚守他个人订立的原则,这就是他的成功之处。虽然股票市场中有很多人进行投资,然而最终能够成为大师级投资人物的,却只有巴菲特。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能够坚守自己订立的投资原则。

巴菲特名言

对大多数从事投资的人来讲,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而是怎么正确地对待自己不明白的东西。只要投资者避免犯错误,他/她就没必要做太多事情。

——巴菲特

11.频繁交易会流失财富

Charlie and I decided to have and hold shares of the company, it is also a combination of personal ideas and financial considerations. For some people, this practice may be a bit unconventional (Charlie and I have long beento comply with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Ogilvy & Mather founder David Ogilvy, at a young age to develop your own specific style, etc. so when you go to the old people will not think you"re a freak), indeed, in recent years, frequent transactions happen in Wall Street, our attitude looks some maverick in that arena, the company shares are nothing but a bargaining chip.

But our attitude is completely in line with our personality, this is the life we want. Winston Churchill once said, we are very clear that we want how we want to shape mode, so we prefer to tell the object we liked and respected exchanges, even if therefore, than to deal with some of the people we hate or do not like, and less to get some return on investment does not matter, I think we probably never again encounter elements like the three main investee companies so that we are loved and respected.

——摘自1987年巴菲特写给全体股东的年报

译文

查理和我决定要持有并拥有一家公司的股份,一定是同时综合了个人想法以及财务方面的充分考量。对于某些投资人来说,我们这样的做法或许有些不符合常理(查理和我一直遵从奥美广告创办人大卫·奥美给出的建议,人在年轻时一定要不遗余力地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样等到老时,别人就不会觉得你是个思想怪异的人了),确实如此,在投资交易频繁的华尔街,我们自身的态度在很多人看来是特立独行的,在如此环境中,公司股票只不过是一个讨价还价的筹码。

但我们所持态度完全符合我们自身的人格特质,因为这是我们最渴望也是最想要过的生活。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说过,我们很清楚我们要如何去塑造我们想要的模式,因此我们宁愿跟被我们推崇或者钦佩的对象来往。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会跟一些我们唾弃或者不喜欢的人交往,就算没有得到丰厚的投资回报也不要紧,我想我们大概是很难再遇到像这三家主要的被投资公司组成分子一样,让我们推崇和喜爱了。

投资解读

同类推荐
  •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在肯定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革成果的同时,认为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影响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然后分别从货币传导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分析了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缺陷以及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
  • 每天一堂销售课

    每天一堂销售课

    从一个刚入行的销售菜鸟到业绩辉煌的顶级销售员,需要多长时间?销售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客户即是敌人又是战友。
  • 公正是最大的动力

    公正是最大的动力

    激发员工最大的动力是什么?这是很多企业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薪水是最大的动力。因此,大多数企业都把薪酬作为激发员工的第一动力。管理者通过提高薪酬待遇从外单位聘请优秀人才,对本企业内业绩突出的人才施以重金。但本书作者却认为是公正。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作者到底是怎么阐述这一理由的。
  •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什么是真正的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和个人是否能尽快地实现自身价值。现代社会中,公司、企业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而他们的成功与较强的执行力是分不开的。工作中,团队执行比个人执行更加重要,更加有效。任何团队中都由各类人才构成,如果这些人中的每个人执行力很高,但是不善于和其他同事配合,那么团队的执行力将十分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中没有合作精神。在成功的团队中,领导将团队执行能力的高低看得比团队成员是否拥有专业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很多工作不再是仅仅靠一两个能力超群的员工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有团队的配合。
  • 情景规划:为不确定的世界规划未来

    情景规划:为不确定的世界规划未来

    本书诠释了情景规划的思想精髓,详细介绍了情景规划的实施方法,并将未来世界的可能情景作为案例向读者作了介绍。
热门推荐
  • 美子的村上

    美子的村上

    美子,生于北方的农村,排行老三。虽然父亲重男轻女,但是美子从小聪明伶俐,古灵精怪,颇受村里的大人喜欢。不管是青梅竹马的李冬,还是大学认识的徐然,都是对她呵护有加,甚至连刁难痞性的陈猛都对她心生爱意。但是美子的家也因为父亲的病故,发生了些许变化,不管是对于坚强的母亲王妮,还是两个懂事的姐姐。。。。。。
  • 无上皇道

    无上皇道

    红尘凡间,世人修行,以求达到自身强大,长生不老。繁荣当世,一个封神的年代,百家争鸣,诸强斗得惊天动地。一个是星空另一端的大帝,另外一名是亡国的少年人皇。当大帝占领了少年人皇的身体时,苍穹之下,将风起云涌。修顶尖玄法,练最强武学。群雄逐鹿,武道尽头谁为峰?他手持双剑,战胜一切,率领大国入主沉浮,俯视苍生。PS:2014年咖啡最新力作,求各位兄弟支持!
  • 渣男闯仙界

    渣男闯仙界

    令爹娘头疼、邻居投诉、被老师同学取外号为‘祸害’的主人公樊南,意外穿越到了仙界,从此,开始了他祸害仙界的脚步。可怜的仙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幸苦维系了一千多年的宁静,终于开始鸡犬不宁……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心亦雪

    心亦雪

    她从来不知道一个男子竟会如此美。我是不是不该遇见,认识,爱上你呢。“”你们不会有结果的,神和魔怎么可能在一起,你们会遭天谴的。”男子望着怀里的女子轻轻笑道:“这可怎么办呢?”可脸上尽是戏谑的笑。“那我们就一同破了这天谴。”女子坚定的眼神中没有一丝惧怕。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 末等宫妃升职记

    末等宫妃升职记

    阁亭绕梅如雨,盈盈浅笑,翩若惊鸿。锦绣霓裳月半,难如争欢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霸道总裁的腹黑女友

    霸道总裁的腹黑女友

    在现代社会主要面临着择业和就业的问题,在女主欧阳钥面临着大学毕业没有工作的问题,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说“明天可以到林氏上班”女主一脸懵逼。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工作,女主肯定会去上班的,但是后面会发生什么小编也不知道了。
  • 风雨嘻哈唯我独尊

    风雨嘻哈唯我独尊

    从开始带结束,从平凡到登顶,这条路是多累!她雪府长女雪瑶梦兰慧心巧,一步步登上高位!岁月弄人!该来的总是要来!北远恒,让这一切都结束吧!没有我就没有今日的你,你就是这样对待你的恩人吗!你愿意陪我一生一世吗?南洋高浩,我愿意!时间弄人,很遗憾我们到最后一个孩子都没有!试链结束,更早的结束,只为迎接更残忍地将来!主人好,我来拉!若不是大雪纷纷,摇篮中谱一曲梦中乡
  • 腾龙大陆

    腾龙大陆

    在这片神奇的腾龙大陆中,魔法,科技,武学……一切的一切应有尽有,5个能力迥然不同的天才聚集在一起究竟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 农家生活

    农家生活

    农家小院,不一样的生活,酸甜苦辣回味无穷。王大柱一家怎样从一贫如洗到步入小康的。